(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中日现代绘本艺术比较研究.pdf_第1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中日现代绘本艺术比较研究.pdf_第2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中日现代绘本艺术比较研究.pdf_第3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中日现代绘本艺术比较研究.pdf_第4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中日现代绘本艺术比较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日现代绘本艺术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 中b 现代绘本艺术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 “现代绘本”作为一种新兴的图书形式,其学术名称的确立与释义因题材、内容、 表现形式、传播方式和受众群体等方面的独特性而极具争议性。作为一种独立的书籍 形式,它强调图与文的内在联系、精致的编排设计及动态的视觉传达。同属亚裔国家 的中国和日本,在这一领域呈现出了各自不同的发展状态。本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 通过比较进而分析二者在文化渊源、审美志趣、设计理念、创作风格、编排方式、受 众群体和出版发行等方面的差异性和相似性。总结概括出各自在现代绘本方面的发展 特点、得失经验,并思索我们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从而为研 究我国现代绘本艺术提供可资借鉴的翔实资料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绘本中国日本比较 作者:王慧宁 指导老师:廖军 s i n o - j a p a n e s ec o m p a r a t i v es t u d yo f t h em o d e r np i c t u r eb o o k a b s t r a c t ”m o d e mp i c t u r eb o o k ”a sa ne m e r g i n gf o r mo fb o o k s ,t h ea c a d e m i c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a n d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o ft h en a m eb e c a u s eo fs u b j e c tm a t t e r ,c o n t e n t ,e x p r e s s i o n s ,m e a n so f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a u d i e n c e ,e t c t h eu n i q u e n e s si sh i g h l yc o n t r o v e r s i a l a sa ni n d e p e n d e n t b o o kf o r m ,w h i c he m p h a s i z e st h ei n t r i n s i cm a pw i t ht e x tl i n k s ,r e f i n e dd e s i g na n dd y n a m i c a r r a n g e m e n to fv i s u a l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a s i a nc o u n t r i e sa r ec h i n aa n dj a p a n ,i nt h i s a r e a s h o w e dt h e i rd i f f e r e n td e v e l o p m e n ts t a t u s t h i sa r t i c l ei su s e da st h es t a r t i n gp o i n t ,a n d t h e na n a l y z e db yc o m p a r i n gt h et w oo r i g i n si nt h ec u l t u r a l ,a e s t h e t i ci n t e r e s t s ,d e s i g ni d e a s , w r i t i n gs t y l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a u d i e n c eg r o u p s ,s u c ha sp u b l i c a t i o na n d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sa n ds i m i l a r i t i e s s u m m e du pt h e i ro w np i c t u r eb o o k si nt h em o d e m d e v e l o p m e n tf e a t u r e s ,g a i na n d l o s se x p e r i e n c e :a n dt h i n k i n ga b o u to u rf u t u r e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t h ep r o c e s so ff a c i n gs o m ep r o b l e m sa n dc h a l l e n g e s ,s oa st os t u d yt h ea r t so fm o d e m p i c t u r eb o o k st op r o v i d er e f e r e n c ei n f o r m a t i o na n d t h ed e t a i l e dt h e o r e t i c a lb a s i s k e y w o r d s :p i c t u r eb o o kc h i n aj a p a nc o m p a r e i l a u t h o r :h u i n i n gw a n g t u t o r :j u nl i a o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的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 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 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州大学 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 责任。 研究生签名:逝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文 合作部、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 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 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 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 包括刊登)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论文的公布( 包括刊登) 授权苏州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l - - b _ 躲键签名:7 够j 导师签名: 日期:之1 2 缸虱! 踊 e t 期:趋脚、 中日现代绘本艺术比较研究 引言 引言 1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绘本”作为一种独特的图书,它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包含很多种类:成人绘 本、儿童绘本、古籍绘本、传统绘本、现代绘本、摄影绘本、传记绘本、神话绘本等 等。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仅限“现代绘本 这一类,而且以比较为切入点,研究范围仅 为中日两国的现代绘本。 “现代绘本”作为一个新兴的图书概念一直处在学术界和大众理解与接受的边 缘地带甚至是盲区之中。有人将其混同于漫画书、连环画( 小人书) ;有人甚至称“现 代绘本”这一图书形式及图书名称是商品经济时期的一种商业炒作。 这些并非普通大众的困惑,更是许多专业人士的不解之处。与此同时,这些也正 是应该从学术上严格区分和界定的概念。本文将通过以下几个部分对绘本及中日现代 绘本艺术展开深入探究。( 1 ) 绘本的基本概念;( 2 ) 中日现代绘本溯源;( 3 ) 中日现代绘本 流变;( 4 ) 中日现代绘本艺术之异同;( 5 ) 中国现代绘本现状分析。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绘本 作为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强调图与文的内在联系、精致的编排设计及 动态的视觉传达。其独特的设计风格、深邃的文化内涵、多元的艺术特色成为读图时 代信息传播、文化推广的重要媒介。本文通过对中日现代绘本设计在历史溯源、现代 传承、编排设计、创作风格、文化内涵、审美特性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总结概括出各 自在现代绘本方面的发展特点、得失经验,进一步探究中国绘本设计如何在借鉴学习 的过程中去粗取精,深入发展本土的绘本设计,确立属于中国的设计风格。并思索我 们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从而为研究我国现代绘本艺术提供可 资借鉴的翔实资料和理论依据。 3 研究现状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和受众审美情趣的转移,使得绘本风 靡世界。我国的图书市场中也看到越来越多优秀、畅销、深受读者喜爱的各式绘本。 同属亚裔国家的日本,在这个领域发展迅速,其绘本设计在专业研究的基础上注重民 族文化的传播,编排设计新颖独特、创作形式灵活多变,具有浓厚的东瀛审美特征。 我国对绘本在设计风格、创作手法、阅读推广等方面的专业研究和理论探析都较为系 统,并日渐完善,比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沙海燕在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美术与 中日现代绘本艺术比较研究 引言 设计版) 发表的中国流行绘本现状研究,李瑛在编辑之友中发表的当代大 陆绘本发展的问题和出路和作为历史形态的中国绘本发展,裴永刚在中国出 版杂志中发表的i j i , 童绘本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逢伟、孙延军的阅读狂 潮何以被掀起几米绘本在青年中流行的心理学探析,深圳市后海小学“绘本快 乐阅读课题组”研究的绘本阅读课的基本原则和教学方式,薛蕾在出版参考 杂志中发表的绘本类图书本土市场亟待发展,都是很好的研究成果。 以上这些研究大多是以儿童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专业理论为基础,其中绝大部分的 论述也只是从本土绘本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以中日比较为切入点研究中国绘本的文 章及相关学术论著尚未发现,学术论文也相对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对中日现代绘本 的比较研究就显得尤其重要,通过比较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现代绘本这种独特的 书籍形式,使其更好的被我们的大众认识和了解。 4 创新点 ( 1 ) 本文通过对绘本基本概念的诠释,以中日比较为切入点和研究方式对中日现 代绘本特别是中国绘本,进行理论的研究及综合分析。 ( 2 ) 本文以平面设计、文化背景、历史渊源、审美情趣和出版印刷等方面的专业 理论为论据,对中日现代绘本异同进行相关论点的论证、比较、归纳和总结。 ( 3 ) 现代绘本这一书籍形式属新兴的图书类型,绘本这一名词概念更是极具争议 性,因此对它的研究本身就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 5 研究方法 ( 1 )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借助于历史文献来佐证的研究方法。本文广泛收集与中 日现代绘本相关的文献信息,借由此了解现代绘本的历史渊源及发展现状,并以此作 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2 ) 、实地调研法,通过对图书市场及书店进行实地调研考察,收 集第一手相关资料,研究有关中日现代绘本艺术的前沿资料。( 3 ) 、比较分析法:比较 分析法是把事物、现象、概念分成比较的个体单元,通过比较找出这些部分的异同点。 本文主要运用此类方法对绘本进行深入、翔实的研究,进而分析、归纳出中日现代绘 本的异同之处。( 4 ) 、图片资料分析:主要以图片例证为主,通过查找、拍摄的方式收 集、归纳、整理相应的图片资料,以此为论据更加充实、直观、生动、形象、具体的 展示并阐释中日现代绘本间的差异。 2 中n 现代绘率艺术比较研究 第章结本的蓬本概禽 第一章绘本的基本概念 蒸篡菱圈篓 i 异:篆;薹= 鬈。黑恶。震黼辫 熏蒌萝蠛叠 爱誊鬻藻藤 ;磊薹豳露豳 中日现代绘本艺术m 较研究第一章绘车的基本概念 环画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兴的图书形式, 日本人将其最先定义为“绘本”。这两 个汉字组成的名词概念,于1 0 年前从 日本经台湾传人中国大陆,进而在亚洲 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推广、使用。 更具体、全面的分析:形式上,它 是一种注重编排、装帧,强调强烈的视 觉互动、信息互动,具有连动、强烈、 独特的视觉传达系统的书籍,利用图画 的逻辑性、连动性、传达书籍内容,表 现故事情节,通过丰富、精彩、灵动的 图形语言、图形符号整合信息、传递信 息;内容上,它包罗万象:日常生活、 哲思名言、经典故事、人物传记、心灵 感悟等;视觉上,它就象一部优美的电 影,随着书页的翻动、延展,读者仿佛 置身于充满无数奇幻、流畅、灵动的蒙 太奇效果的电影世界之中;类型上,按 图1 6 翻 圈卜8 图卜9 鬟。 图11 0 受众可分为:儿童绘本( 图l 一1 ) 、( 图卜2 ) 和成人绘本( 图卜3 ) ;按题材可分为: 德育绘本、科普绘本( 图卜4 ) 、( 图卜5 ) 、成长绘本( 图卜6 ) 、休闲绘本( 图1 - 7 ) 、 故事绘本、传记绘本( 图卜8 ) 、风俗绘本等;按( 创作) 手法可分为:摄影绘本( 图 卜9 ) 、手绘绘本( 图卜1 0 ) 、贴图绘本( 图卜1 1 ) 、概念绘本( 图卜1 2 ) ;按色彩可 分为:黑白绘本( 图卜1 3 ) 、彩色绘本、专色绘本( 图1 1 4 ) :按( 图文) 编排可分 为:插图绘本( 图卜1 5 ) 、图文绘本( 图卜1 6 ) 、( 图1 - 1 7 ) 、图形绘本( 无字书) ( 图 卜1 8 ) 、( 图卜1 9 ) ;按( 创作、出版) 时间可分为:古籍绘本( 图卜2 0 ) 、( 图卜2 1 ) 、 传统绘本( 图卜2 2 ) 、( 图卜2 3 ) 、现代绘本( 图卜2 4 ) 。 2 绘本与其它类型图书之比较绘本与连环画( 小人书) 、漫画的区别 国皙鼍茔 图 毋净9蕊p争0 中日现代绘率艺术比较研究 第一章绘丰的基本概念 ( 1 ) 学术概念比较 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连环画:俗称小 人书,是按故事情节连续排列的许多幅画。一般每幅 画都有文字说明。小人书:装订成册的连环画。”因此, 二者在概念上是相同的,只是表述略有不同,一个是学 名一个是俗称。它们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都以单幅 的、静止的图画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情景,同时图 画下面配有一段编排工整的文字说明,以此做元素构成 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的发展过程的书籍 形式。其创作内容多根据文学作品故事改编,或取材于 现实生活。一般以黑白线描为主,也有彩色的。可分为 漫画连环画( 小人书) 、木刻 连环画( 小人书) 、年画连环 画( 小人书) 、影视连环画( 小 人书) 和卡通连环画( 小人书) 等创作类型。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漫 画是这样解释的:“用简单而 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 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 象征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 的画面,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 效果。”慢画作为独特的艺术 门类,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因 此,被称为没有国界的世界语, 并被西方艺术评论家们誉为 “第九艺术”。 图1 1 2 蘸雾甏。_ 1 :。固 1 l 隧谬墓掣i 。:罗 蘸鍪 。 r 瑟 与连环画和漫画不同,“绘本”这一学术名词来自日本语系。由于是舶来词,所 以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中只有分别对这两个字的解释:“绘”亦作绩,五 彩的绣花绘画描摹,形容;“本”书册等。( 另:“印有文字供阅读的东西”日 中日现代培奉艺术比较研究 第一章拄车的基车概念 本叫“本”;中国叫“书”) 。 由这些概念的语意解释就可以直观的看到绘本与连环画( 小人书) 有着某些相似 之处,但与漫画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 2 ) 信息传播方式比较 、_ :_ 。凳: j 0 一鼍,i , 。 , t 图1 1 8 曼 臣? 憋| | i 中日现代给奉艺术出较醉究第一章嫠车曲基率播念 连环画( 小人书) 、 漫画这些书籍类型在 进行编排设计和信息 传达的过程中“图” 只是其中一部分,文字 是另一个重要部分,文 字和图的编排在装帧 设计的过程中同等重 要。而绘本的编排设计 一定是以图为主导,图 在整个的设计过程中 处于持续的、稳固的核 心地位,可以说撮终呈 现在读者面前的效果 “成也在图,败也在 图”。因此,有人说“绘 本没有文字可以,但没 有图画是万万 不行的”,著名 绘本设计师几 米也说“阅读 绘本其实是可 以从忘记文字 开始”o 。日本 绘本之父松居 直更是用下列 圈l 1 9 图卜2 0图l 一2 1图1 2 2 公式来说明带插图的书与绘本的区别:文+ 画= 带插图的书:文画= 绘本。 由此不难看出,绘本与连环画( 小人书) 、漫画在信息传播方面同中存异,三者 的传播途径存在某些相似性,都是利用“图”作为媒介进行传播。但它们传播的方式 。几米官方月站w ”w j 帅町地c o mt 忆淀( 几米随笔) 7 ! ! 婴! ! ! ! ! 墼! ! 略有不同,其根本区别就在于对图的把 握、应用、诠释和传达方式的不同。总 之,它们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绘本与连环画( 小人书) 是同门别类, 存在着血脉相承的关系;而它与漫画则 是别类异质,互不关联不可混为一谈- 总之,绘本是一种形式新颖、内容 精彩、种类丰富、设计独特的书籍形式。 它以图言物、以图传神、阻图悦众、以 图制胜,它之所以能受到现代社会广大 受众的欢迎和喜爱,风靡一时的原因也 正在于此。 第一章绘车的基本概念 图12 3 攀一 攀溪攀i 7 卜0 :i 二一 :z ; 一 彳,: ” : 图1 2 4 中日现代绘本艺术比较研究 第= 章中日现代绘本溯源 第二章中日现代绘本溯源 “现代绘本”作为绘率的一种,这一称谓虽属时下流行的新颖名词,但这样的书 籍形式却古已有之。中日两国的现代绘本更是渊源己久。“绘本”这两个汉字组成的 词语源自日文,这一名词经由台湾传入中国大陆。然而,日本现代绘本的原始形式又 承继于中国古代佛教美术中的唐绘经卷。这看似曲折而又矛盾的关系就是中日绘本的 渊源所在,也正是我将中日绘本进行比较的重要原因。 1 文化渊源:佛教文化是中日绘本艺术间的纽带 佛教在印度产生之后,开始向亚洲及其它国家传播。总体上分为“南支”和“北 支”,向两个方面传播与发展。所谓“南支”,即估向东南亚地区的一支,称为“小 乘佛教”。“北支”先传入中国,在中国经历了一些“民族化”的改造后又传入了朝 鲜半岛和日本。北支又称为“大乘佛教”,具有朴素的哲学思辨的特点,对中国、朝 鲜和日本的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公元3 8 4 年佛教从中国的东晋传人朝鲜百济,之后于5 3 8 年( 公传年在学术界现 有三种说法,一个是:5 3 8 年,一个是:5 4 8 年,一个是:5 5 2 年。因此,佛教由朝 鲜百济传八日本的年代,说法不一。依据法王帝说所载的戊午年,即公元5 3 8 年。这和日本书纪所 载钦明十三年( 公元5 5 2 年) ,佛教始由百济传八 曰本的年代不同。日本学 者一般赞同法王帝说 的说法,即佛教在公元 5 3 8 年,始由百济正式传 八日本- ) 。传入日本。佛 圈2 1圈2 2 教的传入,佛教文化的传 播,寺院的兴建和兴盛使得日本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佛教美术的推广更使其在艺 术、文化和建筑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许多新的艺术门类和工种。也 o i 忡涛西重南日本史 民m 版社2 0 0 8 年1 月第一版第3 7 页 9 中日现代绘车艺术比较研究 第= 章中日现代绘奉溯源 正因此,佛教美术成为日本诸多现代艺术的鼻祖,中国和日本作为北传佛教系统的佛 教美术大国,“现代绘本”这种艺术形式正是如此而来。 2 艺术渊源:佛教 美术一一中日现代 绘本艺术的早期雏 形 佛教美术( 图 2 - 1 ) 是伴随佛教活动 而形成的一门艺术。 它根据佛教的思想信 仰,服从佛教特有的 偶像崇拜和礼仪上的 要求,应教化活动或 集团生活的需要而产 生。它具有佛教的意 义、内容、用途、机 能,涉及美术的各部 门。具体地说,在建 筑上主要是塔和伽蓝 ( 图2 2 ) ,在雕塑上 主要是佛、菩萨、罗 汉及诸天像,绘画上 主要是佛、菩萨等单 个形象和说法图( 图 23 ) 及各种佛传( 图 2 4 ) 、本生( 图2 - 5 ) 、 变相( 图2 6 ) 、曼茶罗 ( 图2 7 ) 、故事画( 图 图26 图2 - 9 图2 - 4 图27 十日现代绘本艺术比较研究 第= 章中日现代绘本棚源 28 ) 、( 图2 9 ) ;工艺美术上主要是各种佛具。佛教美术大致上可以分为3 个体系: 早期以佛塔的营建和崇拜为主体。佛像还仅集中于释迦佛,佛教题材以本生图、佛传 图为主,一般在内容上比较简单。传往斯里兰卡、东南亚所谓南传佛教诸国及中国傣 族地区的美术,大体上属于这一体系。即使在北传佛教系统的中亚、中国、朝鲜、日 本,这种以佛塔和释迦像为主的美术,在早期仍占主流,只是以后才与第2 体系并行 发展。以佛像为主体、以诸佛以下诸尊的形像的制作和崇拜为中心而展开的大乘美 术。它除了在北传佛教诸国取得充分拉展外,还传播到印度支那和印度尼西亚。密 教美术。从7 世纪起开始在印度出现,其中的一支迅速从中国传到日本,又扩展到印 度尼西亚;另一支从尼泊尔进入中国西藏后,与当地原始钵教融合,发展为独特的喇 嘛教美术( 亦称藏传佛教美术) ,又传播到中国北部和东北部。这样,随佛教而传播 的佛教美术,成为东方古代美术的主流。 顺此线索,经多方考证、探究之后,我进一步发现中国现代绘本的原始雏形是佛 教故事画,日本现代绘本的早期雏形则源于平安时代后期受中国“唐绘”经卷影响而 产生的“大和绘”,更确切地说是大和绘绘卷物中的“草纸绘”,而非一些人所说的 “日本的现代绘本源于江户时代的浮世绘”。 3 历史渊源中日现代绘本图书形式并非“新貌”而属“旧颜” ( 1 ) 中日现代绘本图书形式溯源 现代绘本虽然属于当今读图时代炙手可热的一种 全新概念的图书形式,但在信息传达方式和审美表现 特征等方面,无论中国还是日本都并非“新貌”而属 “旧颜”。 中国现代绘本这种图书形式 最早可以追溯到北魏时期的敦煌 壁画中由连续的画幅来描绘的佛 教故事画。例如:九色鹿本生 ( 图2 - i o ) 、阁肉贸鸽圈等 佛本生故事画。之后魏晋时期的 卷轴画就已经具备了现代绘本中 信息传达的特点,如东晋顾恺之 图2 1 0 图2 一l l 中日现代绘本艺术比较研究第二章中日现代绘奉溯源 ( 美术史研究专家刘晓路在其编著的日本 图2 - 1 4 美术史话中阐释“大和绘”是日本美术界于平安时期诞生的一种新的绘画形式 。坞疆才解读“读图时代”h l r p :z h l d a o b m d u m 自u e n i o 们靳3 3 8 7h u n l 1 2 中日现代培率艺术被研究第二章中b 现代绘本溯源 相对于我国的唐绘而言,也叫倭绘,指描绘日本山水风物的绘画,后被用来泛指具有 日本式画法的绘画。其绘画风格及创作表现手法 多模仿和借鉴于我国的唐绘,创作形式丰富多样, 主要包括:障屏绘、装饰经卷、绘卷物、大和绘 性质的肖像画和似绘等) 。 日本现代“绘本之父”、著名绘本创作大师 松居直在绘本之力一书中讲到“日本( 人) 是特别喜欢故事画的民族,我们的绘本有着深厚 的传统,我们有图说敲事的丰富文化,这些传统 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像鸟兽战画这样 籍由圈在表现故事的传统绘卷( 物) 和近代的绘 本形式就不谋而合,”他所提到的绘卷物( 图 2 - 1 5 ) 如前文所述,是大和绘的主要种类,是表 现文学作品的绘卷的总称,是集绘画、书法、装 帧、工艺于一体的综合艺术,通过画面来表现连 贯的故事内容,并附有解说词。绘卷物分为男绘、 女绘和草纸绘。其中草纸绘( 图2 - i 6 ) 、( 图2 一i 7 ) 与日本现代绘本渊源关系最为密切,是平安后期 丈和绘的另一种重要的创作彤式。草纸是当时的 笔记小说,绘草纸是这种小说的图解,以画为主, 文字为辅,内容有佛教和世俗生活两大类。1 1 世 纪,日本的物语文学和佛教文化十分繁盛。起初, 由仆人读故事,主人自己翻阅配套的画册,后来, 画师们为了方便人们阅读并适应时代对这种艺术 和文化的需求,把二者结合在了一起,于是就创 造出了这种通过画面的连贯性表达故事内容,并 附有解说词:以及以画为主,文字为辅的笔记小 说的绘画形式。这与现代绘本图文交融,以图画 的连动性叙述故事情节的形式,有着异曲同工之 处。又如松居直先生所说“绘卷有连续性、画面 图21 5 图2 - 1 7 中日现代绘本艺术比较研究 第二章中日现代绘本溯源 会产生变化,图之间的连结很重要,在手法上,可以说和绘本一样。所谓的同步表现, 异时同图表现,这些绘卷的手法都大量的运用到绘本上。”哪由此可见,虽跨越千年, 但近乎相同的表现形式、创作手法和传达信息的特殊方式再次证明二者深厚的渊源关 系。 ( 2 ) 中日现代绘本信息传播方式溯源 早在远古时代,图形、图像就是人们相互传递信息的媒介、它被约定俗成了各种 含义,人们彼此心领神会,之后才出现了最初的文字。我国的象形文字就是一个很好 的例证。由此可以看出图形图像的直观性、易读性、使得它成了人们最初对信息的原 始记忆和辨识,也使得它成为先于文字而首先出现于人类文明史上的信息要素。常宁 生和顾华明在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一书总序的开篇就提出“人类文化从视觉认 识和感受的角度,可以分为文本和图像文化两大类。文本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 为了更系统准确的传达和沟通的需要而创造的一种符号系统,图像则是人类对自然世 界的模仿和想象所创造的另一种表现与传达方式。在文字还未出现之前的史前时代, 原始人类已经开始制作图像。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从未中断。 所以,人类早期 的书籍形式都是以图为主或是图文并茂、图文互补的,传达信息、诠释信息主要通过 图形图像。正如叶德群在书林清活中所说:“所谓图书,原意是图籍和书籍的和 称。文不足以图补之,图不尽而文说之,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圆 综上分析,一系列学术观点及历史事实充分证明,现代绘本并非空穴来潮和一时 的商业炒作。它是一种跨越千年的创作形式、阅读方式和信息传播方式的延续、发展, 这种图书形式的复兴与回潮再次开启了人们对图画、图像的崇拜。两个时代虽存在巨 大的差异性,但人们对于文化信息的诉求却有着惊人的趋同性。无论中国还是日本, 越来越纷繁复杂的现代信息社会,使得大众不得不被追并枯燥的接受许多纷杂、烦乱 的信息,于是人们迫切希望通过一种简明、直观、直白的方式解读信息、整合信息、 传播信息、使用信息,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回归原始。人们对于文化和信息的接受与理 解又回归到了一种原始的、自然的、纯净的、直观的状态。这正是我对绘本渊源探究 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对中日绘本进行比较研究所解决的第一个重要问题。 。【日】松居直河合隼雄柳田邦男著林真美译绘本之力远流出版社2 0 0 5 年9 月第版第1 5 0 页 圆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 0 0 6 年1 2 月第2 5 卷第6 期李瑛作为历时形态的中国绘本发展 1 4 中自现代绘本艺术较研究 第三章中日现代等本流变 第三章中日现代绘本流变 中日两国的绘本既然有着如此深厚的文化和历史捌源,那么发展到现在它们作为 现代意义的绘本各自现状如何? 二者间又存在着哪些相似和不同之处? 1 中b 两国现代绘本发展概况 这两个问题的探究要从中日两国由传统绘本跨入现代 绘本的起始年代说起。2 0 世纪末中国太陆绘本市场在沉寂 了多年之后,迎来了以全新概念和陌生样式出现的现代绘本 时代。1 9 9 9 年,以朱德庸为代表创作的台湾绘本打入大陆的 图书市场,并开始在太陆的书籍领域刮起一股现代绘本的狂 潮。2 0 0 2 年初,台湾绘本画家几米,带有诗人气质的绘本 作品向左走向右走( 图3 - 1 ) 和月亮忘记了( 图32 ) 经由三联书店、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从此,“现代绘本” 的概念正式进入大陆学术领域、书籍市场和读者的视野之 中。使人们重新对图画与文字的奇妙编排产生极大的兴趣, 从而使得中国的现代绘本呈现出勃发的喜人局面。 而日本在这一方面明显早于我国近4 0 多年。1 9 5 6 年由 日本现代绘本之父松居直先生创办的日本第一本绘本月刊 儿童之友( 图33 ) 开肩了日本现代绘本的发展之路。 当时日本的现代绘本出版几乎是一片空白,儿童之友以 坚持不懈的精神,源源不断地为受众和日本绘本界制作最优 秀的绘本。其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如松居直本人所说“对于 典型的、通俗的绘本绘画,我深感不满,也因此,我企图将 包括日本画、西洋画、水彩画、版画、平面设计、咀及漫画 在内的所有视觉艺术全部纳入绘本的绘画表现。此外,在精 确的描绘动物、植物、交通工具之余,又能呈现丰富表情的 图3 3 绘画,也是绘本所不能或缺的部分。”创作题材不断拓展,主要包括:古典童话、原 创童话、翻译故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5 0 多年的发展中,儿童之友不断推 陈出新,大胆创新。1 9 6 1 年7 月号儿童之友,在顶着各界巨大的舆论压力下开始 一一一 中日现代绘本艺术比较研究 第三章中日现代绘本流变 采取横开的版型,及横排的文字。1 9 6 2 年4 月,月刊增加到2 8 页,此时的绘本创作 已初具规模。1 9 6 3 年,儿童之友刊登的工匠和鬼六在美国出了英文版,成为 最早卖出国外版权的日本绘本。目前为止,儿童之友共出版了8 0 0 多册绘本,已 有5 3 0 本以上在国外被翻译成4 0 多种语言出版发行,对日本现代绘本的勃兴起到了 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为许多世界级绘本作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创作平台和展示平台。 两国在经历了由传统绘本向现代绘本的历史转型后,分别迈向了不同的发展轨道。形 成了各自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表现形式。下面我将通过它们各自的流变趋势、代表设计 师和经典作品,进一步深入比较两国的现代绘本在编排设计、装帧风格、创作内容、 表现形式、审美志趣、文化内涵等层面所表现出的异同之处。 中日现代绘本流变趋势比较 日本美术研究方面的专家张夫也教授在他编著的日本美术一书中说“从古至 今,由朝鲜到中国,再由中国到印度、波斯、拜占庭,再通过印度到希腊,直到后来 的西欧各国的美术,特别是西班牙、葡萄牙、荷兰,以及近代的意大利、法国、德国 等国家和地区的美术,不断流入日本并被日本民族消化吸收转化为自身的养分,成为 日本美术具备多样性的根源。日本固有的样式和新兴样式的反复出现及其相互影响, 构成了日本美术发展的丰富内容。本民族美术的自身的力量不断开拓新的语言,而从 外国输入、介绍进来的珍奇的风格样式,也因过去的内容不同而迅速展开,这就促成 了日本美术样式的发展和不断变化,从而形成多样性以及渐进的、倾斜的、阶段性的、 甚至是突然变异的特点。”由此不难看出,日本美术的流变发展既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更是一种文化交融促进的必然,日本现代绘本的流变发展亦是如此。由最初的空白状 态,到创办第一期绘本月刊,再到绘本出版的正规化、系统化;由单一的个人创作形 式到多元化的集体创作,再到整合型创作;由单调、凌乱的编排设计到丰富而又个性 化的图文编排,再到独特、精致的整体装帧;由含蓄单一的民族风格到兼容并蓄的世 界语言。日本的现代绘本一路走来,正是在日本美术这种多样性、阶段性、突变性的 专业背景与文化氛围下曲折、渐进不断发展,并日趋走向成熟和完善。正如张夫也教 授所说,“日本美术不断吸收各国艺术的养分,并将其与自身固有文化结合,构成了 日本美术不断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也正是日本现代绘本流变发展的重要原因 和必然趋势。 。张夫也日本美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第一版第8 页 1 6 中日现代绘本艺术比较研究 第三章中日现代绘本流变 而在中国,现代绘本的发展道路与之截然不同。它是在对历史和传统的反思与突 破中不断成长、壮大的。正如著名学者易中天所说,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在世界历史 上属于先富起来的”。这就使我们想当然的屹立于文化之颠,身背传统文化的 重负,正是在这种状态下使得我们艺术和文化在现代的发展过程中每向前推进一步, 就不得不认真的审视和反思过往的所谓的“传统 。于是,我们任何一种艺术形态的 发展无不都是在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上煞费苦心,步履艰辛充满矛盾的向前攀登。 一种渴望突破渴望包容并蓄的理念与一种期待保留传统、继承传统、发扬传统的思想 在不断冲击着现在渴望腾飞和发展的中国文化领域、艺术领域乃至整个中国社会。儒 学中一句“合而不同 的经典古训,在现代的中国社会变成各个领域突破传统迎接发 展、保留民族进军国际的口号。中国现代绘本正是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流变发展的。如 果说日本现代绘本的发展是在突破一种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丰富和冲击的矛盾,那 么中国现代绘本则是在面临一种强烈的世界多元文化冲击下,进行不断变革自身民族 文化的超越挑战。如果说日本是在本土与外来相互影响、不断撞击,突破矛盾的状态 下发展、成熟,那么中国则是在自身文化的土壤下不断扩充、丰富,并逐步进行自我 变革的趋势下蓬勃壮大的。正如著名书籍设计师吕敬人在书艺问道一书中所说“中 国在悠久的文化历史长河里,书籍艺术一直以动态的姿态在变化、发展着。书籍设计 者们不拘泥于束缚发展的旧模式,不满足于已有现状,敢思敢想,虚心向世界各国民 族的优秀文化学习,达到不摹古却饱浸东方品位,不拟洋又焕发时代精神的追求。继 承与创新、民族化与国际化、传统手段与现代科技的探索,都能为书籍艺术呈非静止 化的动态发展注入活力,而达到道之动的真正境界。 就是在这种“继承与创 新、民族化与国际化、传统手段与现代科技的探索 中,中国现代绘本突破了重重束 缚得到了全新的发展和变革。由最初从台湾借版印刷,到现在自主出版、自主销售,i 由最初大众的疑惑和排斥到现在受众的热衷和喜爱;由最初生硬的照搬学习到现在个 性、灵活的设计创作;由最初的传统编排到现在的个性装帧;由最初的模仿到现在的 原创,中国现代绘本艺术正在日趋正规、系统、全面的走向成熟发展的道路。 从中日现代绘本的流变发展还可以看出他们异中存同:二者都是从单色单版印刷 到彩色、专色多版印刷;从儿童读物到大众枕边书;从叙说故事到哲思伦理、生活百 态、人情冷暖;从启蒙益智到抚慰心灵、净化思想、美化生活。出版样式的变革、题 材内容的丰富、创作形式的成熟、审美效应的改变、受众需求的提高,使得中日现代 绘本如同一卵共生的同胞兄弟,以越来越成熟的状态呈现于世界绘本领域。 中日现代绘本艺术比较研究 第三章中e t 现代绘本流变 正是在这种异中存同、同中求异的发展过程中,两国才涌现出了许多不同风格的 优秀的现代绘本设计师和经典的现代绘本作品,才有了我对二者进行比较的意义。下 面我将通过这两个方面进一步阐释中日现代绘本间的异同之处。 1 8 中日现代绘车艺术比较研究 第四章中日现代结奉艺术之异同 第四章中e l 现代绘本艺术之异同 1 中日现代绘本代表设计师比较 说到两国的代表设计师,我的论述首先要从几米和松居直这两位中日现代绘本界 的标志性人物谈起。只因他们一位是中国现代绘本的开山者和引路人,一位是日本现 代绘本之父。 几米( 图4 1 ) ,本名:廖福 彬1 9 5 8 年1 1 月15 日生于台湾宜 兰,毕业于文化大学美术系设计 组,台湾著名的现代绘本设计师。 曾在广告公司工作十二年,现为自 由设计师,创作绘本兼为报纸、杂 志等各种出版品画插画。在中国大 陆“几米”几乎成了“绘本”的代 名词。无论是时髦的现代人还是普 通的市井百姓几乎一说便舸:因此, 每当有人问我“绘本是什么? ”, 我只需简单的回答“就是几米的 向左走,向右走那样的书。”由 此可见他和他的作品在中国大陆的 受欢_ j 虫程度和熟悉程度。 然而,也许鲜有人知:几米真 正的绘本创作生涯始于1 9 9 3 年底, 一个寒冷冬夜的地下命相馆。当时 一位声音粗嗄女相士的一句“你不 要再寄人篱下了,要自己创业。1 9 9 5 年将会太发,独当一面,不费吹灰 之力,财源滚滚,从此平步青云走 上人生高峰! ”道中了他末来的人 雷4 5 图4 6 ! ! 墨堡堡至至查堕墼堕窒 生发展道路。隔年他结束长达十二 年的广告生涯,开始作一个全职的 插画设计师。( 图4 2 ) 然而,就在 他刚刚开始编织属于自己的梦想 时,上帝却跟他开了一个很大的玩 笑1 9 9 5 年2 月下旬,医生确诊 他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也就是血 癌。就是在这样一段生命惊心动魄 第四章中日现代鳢本艺术之异同 转折的日子里 对梦想的追 求。康复之 后,在他的 随笔里几米 是这样说的 “我感念那 一段饱受折 磨的伤痛时 光,让我变 得感性而敏 锐,许多平 凡的小事变 得重要而 许多非凡的 大事又变得 无足轻重。 他都没有放弃自己 图4 - 1 2图41 3图4 - 1 4 我终于明白那一年生命大发的意义了。”也许正是这样不凡的人生经历,筑就了几米 不凡的创作风格,铺陈出他不凡的成功之路。病愈之后的几米,从1 9 9 8 年开始首次 进行绘本创作。森林里的秘密( 图4 - 3 ) 、微笑的鱼( 图4 - 4 ) 以清新的形 象,不俗的风格示人;1 9 9 9 年至2 0 0 1 年陆续以向左走向右走、月亮忘记 了、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 图4 - 5 ) 、地下铁( 图4 - 8 ) 等多部作品, 中日现代绘$ 艺术比鞍研究 第四章中日现代绘本艺术之异同 展现出惊人的创作力和多变的叙事风格 不减的绘本创作风潮,并延伸到了电影 商业领域:2 0 0 2 年我只能为你画 一张小卡片( 图4 7 ) 、布瓜的世 界( 图4 8 ) 两部作品,持续令人 充满惊喜,广受两岸三地读者的喜 爱;2 0 0 3 年最新长篇作品幸运儿 ( 图4 - 9 ) ,一本悲悯与传奇之书, 突破以往的创作手法,带领我们进 八几米创作的另个境界。即让“图 像”成为另一种清新舒洁的文学语言, 在他的作品里营造出流畅诗意的画面, 散发出深情迷人的风采。2 0 0 4 年的开 始( 图4 一】0 ) 是一本笔记书,收录几 米生病之初、成名之前的画作。用几米 的话说,“对我而言,生命的变化 虽然太大太快,但每一个模糊的开始, 都可能充满着无限美丽的期待。读者可 以在本书中开始一个灵感或想法,也可 以作为新的一年、新的心境的开始。”。 之后,2 0 0 4 年又陆续出版了又寂寞 又美好等作品,内容风格上不断突破。 2 0 0 5 年的遗失了一只猫( 图41 1 ) 、 履历表( 图41 2 ) 、小蝴蝶小披风 在出版市场兴起了一阵持续至今热力 舞台剧与动画等不同艺术文化甚至是 匦 图4 1 6 图41 9图4 2 0 ( 图41 3 ) 开始经营角色,多变的故事节奏有不同于以往的阅读趣味。2 0 0 6 年到2 0 0 7 年又陆续出版了失乐园( 图4 1 4 ) 、蓝石头( 图4 - 1 5 、谢谢你毛毛兔这个下 午真好玩( 图4 - 1 6 ) 、恋之风景( 图4 一1 7 ) 、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 图4 - 1 8 ) 等。2 0 0 8 年,几米迎来了他绘本创作的十周年,( 图4 - 1 9 ) 为此他于今年9 月在台北 特意举办了畿米惊喜,故事台北户外公共艺术展和室内艺术展。与此同时,他还 。几米官方月站w w w j l m r 岬生命f 太发j 的意义( 几米随笔 2 l 中日现代绘车艺术比较研究 第四章中目现代结奉艺术之异同 在今年的9 月1 日发行了他的新书躲进世界的落( 图4 - 2 0 ) 。目前为止,他的 作品深受读者喜爱,风靡两岸三地,美、法、德、希腊、韩、日、泰等国皆有译本。 从他这些历年的绘本作品可咀看出,几米的创作风格与他丰富而波折的人生经历是密 不可分的。他的作品贴近生活、深入人心、这些都源自他对生活的真切体验。与病魔 抗争的经历使他的绘本中多了许多对生活的感悟、感谢和感动i 事业的波折使得他的 绘本中多了一分技法上的灵动与丰富;对生活的热爱使得他画笔下的人物虽没有日式 漫画动辄出现的八头身的美形角色,也没有西式嘻哈的夸张造型,但两个小黑点的眼 睛,和一道简单弧线的鼻子、嘴巴,就构成了真实、生动、可爱而又不同寻常的人物 形象。正如几米在他的随笔中所说“一开始我对我画里的任何讣人都没有投入情 感,他们只是我赚钱谋生的工具。我就像是一个脸色苍白、冷血无情的驯兽师,挥舞 着皮鞭,日夜鞭打训练他们,期待他们表现出众,可以早日将他们推上表演魄舞台, 获取掌声,为我赚钱。我从耒觉得必须对他们付出任何的关爱。他们是他们,我是我a 直到有一天我累得病了。我病得很重,躺在医院与世界隔离,跟生死搏斗。好长一段 时间我下不了床,我不能会客,那里都不能去。看到窗外飘动的白云艳丽的落日, 甚至是偶尔停驻窗台的寻常鸽子,都会让我忍不住激动掉泪。我体会到身不由己的悲 哀,我开始疯狂思念我的仆人。我后悔学习感谢。当我身体日渐好转、不荐哭 泣的时候,我开始为他们编写他们的故事,同时也编入我自己的心情。微笑的鱼 就是我跟我的小人,在这段生命重生的日子 里,所共同创作出的一个浪漫奇情,且温馨感人 的故事( 图4 2 1 ) 、( 图4 - 2 2 ) 。它有些甜美,也 有些伤感。而许许多多的忧伤,以及无法诉说的 情绪,就在这段创作的过程中,一点一滴地慢慢 释放出来。l ,j 、人就这样不断的被创造出来, 而我希望他们的故事也将会不断的被画出来、写 出来。他们己变成了我,我也变成了他们。”对 自然的细心观察,使得画面的安排富有动感,风、 云、鸟、梯子等图像的频繁出现,人物不停在人 群中穿行奔跑,常带给读者一种跑着看书的感觉。 小鸟、兔子、小猪、树木、花草等可爱、清新的 形象在他的画笔下经常客串出不同寻常的角色。 图4 2 2 中日现代绘奉艺术比较研究第四章中日现代绘车艺术之! 塑 对视觉形象敏锐的捕捉和专业的处理,使得他的绘本画面充满新奇、魔幻和天马行空 的曼妙感觉。几米自己是这样说的“或许来自想像,或许来自梦境。他们让我感动欢 喜,然后就一直在脑中盘旋,逐渐的明朗清晰,甚至连细微处也惊人的放大刻画。他 们不定时的出现,有时候觉得已经遗忘,却又在不经意时突然蹦了出来。我记住一个 画面。一个占据整面巨墙的大水族箱,各式各样色彩鲜艳的鱼游来游去,一个面无表 情的男子寂寞的站在中间,安静的仰望凝视。画面华丽却哀伤。我记住一个画面- 一 群人寂寞的站在大水族箱前,专注的凝望一蔓小鱼,眼神安静地随者鱼儿摇摇摆摆, 忽高忽低忽左忽右我记住一个画面,一复玻璃鱼缸,盛着发出微微绿光的小鱼, 飘浮在午夜无人的街头,整个城市淹没在蓝色的海洋中,小小的绿光转入巷尾转入树 林转入草丛转入大海,小鱼像乌儿般的缓缓飞翔这几个简单的画面,占据在我脑 海中久久不去,引出微笑的鱼这本书中其它一页页天马行空的画面。然后才有了 场景,有了情绪,有了故事。”。也许,正是这种天马行空且深入人心的感觉使得很 多人被他的绘本深深吸引。 松居直( 图4 - 2 3 ) ,则是一位与几米,风格截然不同的 绘本设计师。他1 9 2 6 年出生于日本东京,1 9 5 1 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