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汉语词汇的系统性问题研究.pdf_第1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汉语词汇的系统性问题研究.pdf_第2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汉语词汇的系统性问题研究.pdf_第3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汉语词汇的系统性问题研究.pdf_第4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汉语词汇的系统性问题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摘 要 本课题对长期为学界所争论不休的“汉语词汇的系统性”命题做了全面系统的 研究。全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引论,介绍了本课题的选题缘起、研究思路和创新 点以及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等。第二章对学界关于“汉语词汇的系统性”命题的研究 情况从命题的提出背景、命题的研究角度以及命题的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考 释。我们认为这种研究方法跟传统研究方法相比,有别于传统做法的重列举陈述而 欠分析研究,是有创新性的。第三章中本文对“词汇” 、 “系统性”以及“词汇和词 义”三个概念进行了辨析,对某些通常意义上的理解方式提出了一些有益的疑议。 第四章中本文在前面几个章节的基础上,对“汉语词汇的系统性”命题重新进行了 考察和分析,并初步以汉藏语系核心词比较研究为例,进行了映证性的讨论。第五 章为全文结语。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注重通过对传统研究方法里的逻辑思想的分 析,探求研究的合理性并用于指导本论文自身的研究,在一些基本的普遍理论问题 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关键词:词汇 词 系统性 经典范式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abstract the study on the systematic features of the vocabulary of chines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udes of lexical study in chinese.this thesis is made up of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was about the introduction; the second chapter introduced and analyzed the history of the research on the systematic features of the vocabulary of chinese.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d the concept of the lexical、 systematic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xical and the semantics. the fourth chapter was based upon the former chapters and analyzed the topic from our own views. the fifth chapter was the conclusion. this thesis has provided some valuable materials and ideas for the study on the reasearch of vocabulary. key words: vocabulary、word、systematic features、classical models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 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 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 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在_ 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本论文属于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1 引引 论论 1.1 选题缘起选题缘起 1.1.1 课题研究现状简述课题研究现状简述 汉语词汇的“系统性” (或称“体系性” )命题,一般认为包括汉语词汇到底是 不是一个系统,应该怎样认识汉语词汇的系统性两个方面。半个世纪以来,这个命 题一直为几代学者所广泛关注,并引起了深刻而漫长的研究与争论。时至今日,我 们仍然不能说这两个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好地解决。 比如说,关于判断词汇是否存在“系统性”的问题,我们的判断依据仍然是宏 观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遍联系观点 1,思想方法仍然是稍显宽泛的一般系统论2,研究 思路仍然大多是为了迎合系统性所内在要求的普遍联系而不加甄选地寻找联系,研 究结论自然也就大多是稍欠说服力地仓促认同系统性的存在。当然,上述各种认识 论、方法论上的理论观点,对于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指导意义是不容质疑的,关键 在于,在这些最高的、普遍意义上的理论观点与最终的结论之间,汉语词汇学缺乏 本体性的、反映词汇现象本质的论证过程,而这一点对于一套完整、成熟的理论来 说,是不可或缺的。 再比如说,现在学术界在讨论汉语词汇的系统性问题时,往往是先认同系统性 的存在,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总结描述词汇内部要素表现出来的种种联系,并将这 些联系现象统统归于词汇的系统性, 这种研究思路在逻辑上来说, 属于局部归纳法, 它缺乏必要的理论概括性和普遍适用性。当然,这些研究工作是对词汇学研究的有 益尝试,有助于我们对问题的深入理解,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问题在于,目前我 们所描述的种种联系,大多仅限于对词汇学的已有成果的梳理与总结,如从语音、 语义、语法、词汇、文字等方面研究词汇系统中的聚合联系现象,从词语的语法功 1黄景欣先生曾经指出: “根据唯物辩证法,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矛盾、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构成 是一个整体、体系。语言里的词汇作为一种客观事物,也应该是一个有许多相互联系、相互矛盾制约的要素构 成的完整整体,并以这样一个整体的形式反映客观世界的体系。 ” (黄景欣,1961) 。此外,武占坤先生、王勤 先生(武占坤、王勤,1983) 、周国光先生等也都采用过这个角度来立论。如周国光先生曾经指出: “根据唯物 辩证法关于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来看,词语作为形式、意义、功能、结构四位一体的语言符号,其 间应该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词汇也应该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语言符号构成的一个体系。 ” (周国光,2002) 2 徐国庆先生根据一般系统论关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理论,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划分为构词词汇层与造句词 汇层两个词汇层,作为词汇系统的最高词汇层次,并进行了下属层级的详细后续研究。 (徐国庆,1998)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能、语用表现等方面来研究词汇系统的层次性。这就必然带来了一个似曾相识的问 题:我们所寄予厚望的词汇系统理论,难道仅仅是对既有结论的重新包装?同时, 很多研究在大费周章地判断了词汇系统性的存在以后,便就此收笔,更无下文。由 于无法从中体会到对后续研究的开拓性意义,这种研究,也就给了我们强烈的虎头 蛇尾的感觉。 另外,目前对汉语词汇系统性的研究,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缺乏严密而统 一的概念术语,缺乏全局性的、基础性的理论框架,缺乏本体性的、统一的研究方 法,各执一说,让人不知所从。这就必然带来了在研究标准上、范畴界定上、理论 适用上的诸多问题,这显然与现代汉语词汇学的发展要求是有出入的。刘叔新先生 曾经说过: “应该看到,现代汉语词汇作为一个体系,是从体系较宽的衡量尺度来 说的,它并不是很完善和充分。原因在于这个体系的层次性相当薄弱,或者说,层 次少而又不明显。 ” (刘叔新,1990)十余年过后,刘叔新先生的话仍然具有很强烈 的现实意义。蒋绍愚先生新近也在文章中提到: “词义和词汇是有系统性的,这一 点已经是大家的共识。但是,怎样把握词义和词汇系统?怎样描写汉语词义和词汇 系统的历史发展?这些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 ” (蒋绍愚,2006) 汉语词汇学相较于音韵学、语法学来说,其研究历来都是比较薄弱的。吕叔湘 先生曾经多次提到这一点:“汉语史研究中最薄弱的部分应该说是语汇的研究。 ” 3 (吕 叔湘,1961)又说: “汉语的历史词汇学是比较薄弱的部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力 量跟这项工作的繁难程度很不相称。 ” 4(吕叔湘,1982)张玉来先生也曾经说过: “长期以来,汉语词汇的研究比较薄弱。传统训诂学以训释词语为主要任务,所做 的词汇研究是零散的,没有能够进行系统的研究,所以词汇研究的薄弱有历史的根 源。加之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多限于词的构成、词义组成等几个方面,所以取得的成 绩并不很令人满意。 ” 5(张玉来,2005) 任何一套理论、 任何一种学说, 只有具备了坚挺的理论基础、 严密的论证方法、 严格的概念范畴、广泛的适用性和独特的创建性,能够真正为某一领域的研究开拓 新的局面,才能称得上具备基本的理论价值,否则无异于一纸空谈,于学术发展并 无变革性的意义。 “汉语词汇的系统性”理论乃至于整个汉语词汇学,似乎正是需 要这样的一种理论提升。 3 汉语研究工作者的当前任务 , 中国语文1961 年第 4 期。 4 新版读后 , 中国语文1982 年第 3 期。 5 现代汉语词汇系统问题 ,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 年第 2 期。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1.1.2 课题的重要性与复杂性课题的重要性与复杂性 a、课题的重要性a、课题的重要性 “汉语词汇系统”从作为一个概念被提出,到被上升为汉语词汇学研究的一种 理论 6,始终都被视为汉语词汇学发展历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被寄予很高的 理论期望。徐国庆先生曾经说过: “ 词汇系统的概念是词汇学研究的首要概念和 基础概念,对于词汇学研究具有最一般、最普遍的本体论意义。 ” (徐国庆,1999) 周国光先生在汉语词汇的系统性问题上作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工作,他也反复强调: “确立词汇的体系性,是词汇研究中的重大问题。这一问题在汉语词汇的研究中尤 其重要如果我们认为词汇是一个体系,我们就会把词汇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这 个体系的内部构造和体系内部各个分系统之间的联系;如果我们认为词汇不是一个 体系,那么对词汇只能进行零散的、相对独立的研究。因此词汇是否成为一个体 系是词汇研究中关乎大局的大问题。 ” (周国光,2003)学术界对汉语词汇的系统 性问题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但是, “汉语词汇的系统性”问题的重要性,并不单单体现在学者们对它的重 视程度上。更为关键的是,由于学界在这一问题上旷日持久的研究和争论,对于这 一问题的理解、对于相关概念的分析、界定等等,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了相关领域的 研究;一些并不严密、并不成熟的观点,却早已先入为主地、甚至是想当然地深入 人心。以致于如果现在的人要重新审视这一问题,首先面对的就是一种积重难返的 “惯性”压力。从这个角度来讲,本课题的重要性,更多地体现在是要以一种冷静、 客观的心理,去重新考察学界对于“汉语词汇的系统性”的整个研究历程,并在此 基础上,尽可能地分析问题之所在,以期有益于思考。 b、 课题的复杂性课题的复杂性 正是因为汉语词汇的系统性“学说”对于相对薄弱的汉语词汇学来说,似乎具 有重要的基本概念意义和潜在的理论价值,几代学者都试图从这个概念开始,寻求 构建汉语词汇学本体性的理论框架的突破点。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有时候甚 至是来自于“汉语词汇的系统性”这个概念本身的原因,这种理论探索是曲折复杂 的,已有的结论也大多是莫衷一是的。半个世纪的学术争论尚未能让这个问题的解 6 刘晓红先生认为: “在 60 年代之前,虽然有人提出词汇系统/体系的观念和术语,但没有人试图证明词汇 的系统性或体系性。 ”先生又说: “六十年代初,正式提出词汇系统和词汇单位 词汇要素的术语和 概念” (刘晓红,2003)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决落锤定音,足见其复杂性了。我们认为, “汉语词汇系统性”问题的复杂性,主 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换句话说,如果下述问题未能得到圆满的论证解决,那么 我们关于汉语词汇系统方面的理论探索就始终都是迟滞不前而谈不上建树的。 .和英语词汇研究的对照问题.和英语词汇研究的对照问题。在我们尚未真正进入对“汉语词汇的系统性” 这个问题的讨论之前,我想,我们就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尴尬、难以回避却似乎又 未曾引起重视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英语的研究过程中未曾深入地谈英语词汇的 系统性问题?未曾如同汉语词汇的研究那样,千方百计地为证明系统性的存在而寻 找词汇单位之间的种种联系 7?虽然目前国内在讨论这个问题时, 即便有些学者在文 章中未曾冠以“汉语”这个限定词,而直接使用“词汇系统”这个术语,但都无一 例外地是以汉语词汇作为研究对象。但是很显然,无论是从国内学者在讨论汉语词 汇系统性问题时,所使用的理据来讲,还是普通语言学关于语言系统的构成理论来 说,词汇的系统性问题,应该具有普遍意义。换句话说,如果汉语的词汇是一个系 统,那么英语的词汇也应该是一个系统;用于研究汉语词汇的系统性的方法,对于 英语词汇来说,也应该具有一定程度的适用性至少在某种程度上的共性理论层 面具有普遍适用性。这么一来,汉语词汇的系统性问题和英语词汇的系统性问题自 然要放在同一个理论层面上来分析,而国内关于汉语词汇的系统性问题的某些现有 结论,如对汉语词汇单位之间的某些联系的分析方法,其是否属于系统性内涵 8的具 体表现,就要存疑待问、值得商榷了。比如音节上的等量关系、文字上的构型关系、 词源上的亲属关系等等联系特征。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对于不同的语言系统来说, 由于其系统构成情况、包括子系统的下位系统的构成情况并不相同,造成了在描述 其系统特征时的结果不同。但我们认为,这些结果的不同属于细节性的、下位性的 理论层次,在语言系统的大背景下,不同语言的词汇系统的机制、作用、运作情况 应该是有普遍共性的。 .概念术语与理论前提的统一问题.概念术语与理论前提的统一问题。前面已经说过,目前学术界在讨论汉语 词汇的系统性问题时,缺乏准确而统一的概念术语,缺乏本体性的、严密的理论前 提。我们认为,抛开研究对象不谈,单从理论研究的一般规律这个层面上来讲,仅 此一条,目前学术界各执一说的局面也在情理之中了。 从字面意义上来认识“汉语词汇的系统性”这个问题,就涉及到如何理解汉语 7 这里所说的英语词汇单位之间的联系,同历史语言学中所探讨的词汇单位间的发生学关系,并不是一回事。 8 我们所说的“系统性内涵” ,指的是真正符合一般系统论的理论要求,符合词汇学理论的内在需要,在成熟严 密的本体性理论框架之下,对复杂的词汇系统这个对象的内在机制的揭示与描述。没有上述理论条件而空谈联 系,并将其毫无原则地统统归于所谓的“系统性”的体现,是非科学的,非理性的。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言系统的构成问题、词汇的定义问题、如何认识“系统性”这个概念诸多问题。而 如何认识“系统性”这个概念的问题,现在就应该指出,事实上包括两个相反的理 解角度:其一是在什么样的衡量标准下才能称得上是系统?其二是我们在使用“系 统性” 这个概念时究竟用意何在, 换句话说, 系统性这个概念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 这两点是需要权衡考虑的,但在目前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们往往只看到其中一面 或者说过于强调其中一面而忽视另一面,从而导致一种理论倾向上的偏执与盲从。 关于如何理解汉语言系统的构成情况这个问题, 既涉及到普通语言学理论的研 究现状问题, 又涉及到汉语自身的结构特点问题, 这些都是非常宏大而复杂的问题, 要想有所理论建树并为学术界所广泛认可,其难度是不可逆料的。 还有“词汇”这个概念的界定问题。一方面,几代学者为这个词汇学的基本术 语的界定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 “近百年来,汉语词汇学界对确定(词汇)成分的 基本原则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但真正把它们作为词汇学课题提出并做了有益探 索的,却是 60 年代初期的事。 ” (刘晓红,2003) ,而另外一方面,汉语研究领域也 有一支影响日益广泛的研究力量,他们主张“ 词是印欧系语言的一种基本结构 单位,汉语的词是从西方语言学中输入的一种语言结构单位,其内涵与字 有重要区别词是一种舶来品,在汉语中没有根 ,而形、音、义三位一 体的字是汉语的载体,而且也是汉文化的根 ,因而需要以字这个纲为 基础探索汉语的结构规律、演变规律、习得机制、学习规律和运用规律,不然就难 以有效地实现语言研究的预期目标,找到普遍有效地规律。 ” 9(徐通锵,2005)不 难发现, “词”以及“词汇”这个概念在汉语语言研究领域,本身就是充满异议的。 借用徐通锵先生的话: “以字为汉语基本结构单位的字本位理论与现在通 行的以词为汉语基本结构单位的语言理论是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 ” (徐通锵, 2005)对于本篇论文来说,虽然主题讨论的是汉语词汇系统性研究,但是,我们的 研究却并不急于进入任何一种理论体系而限制自己的视野和辨别能力。我们的目的 是要理清“汉语词汇的系统性”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辨析其真正的题旨用意所在, 同时通过这种辨析,起到启发思考、有助于考释“词汇”等重要概念的效果。 9 字本位理论倡导者把汉字作为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对汉语进行研究,并以此与以“词”为基本结构单位的研 究思路相对立、相区别,认为它们属于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并认为印欧系语言“富有形态变化,以词 和句为基本结构单位都是围绕着词与句的关系展开它们的语法研究,探索名、动、形的词类划分和它 们与语句结构成分之间的有规律的对应关系,建立语法理论。语法,这是两大传统的核心,或者说,是印欧语 研究传统的核心。汉语没有形态变化,没有印欧语类型的那种词和句 ,因而也就没有印欧语类型的语 法;它以字为基本结构单位,从文字、音韵、训诂三个方面研究自得构造规则,突出语义,形成汉语特有 的研究传统。 ” (徐通锵,2005)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词汇与语法的关系问题.词汇与语法的关系问题。单从上面“字”本位理论和“词”本位理论的学 术争论就不难发现, “词”以及“词汇”概念的由来,本身就和语法有着千丝万缕 的微妙关系。高名凯先生甚至将词汇和语法看成是语言系统的构成要素,认为词汇 和语法中的各个成分都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物: “词汇和语法是语言符号的层极性 问题。 ” (高名凯,1995)现代汉语语法认为语法包括构词法和句法,而构词法又包 括语素组合成词以及词组合成词组两类规则。徐国庆先生也认为: “词汇系统中起 码存在着语音、语义、词汇、语法、文字这五种聚合系统关系。 ” (徐国庆,1999) 可见词的产生与运用都和语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涉及到本文所讨论的汉语词汇 的系统性问题, 我们不得不面对另外一个问题: 那就是如果我们认同词汇的系统性, 那么语法在词汇的系统性里面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用语法意义上的某些联系(如 徐国庆先生所说的语法上的聚合关系)来描述词汇系统是否能触及问题的实质?将 这个问题稍做演绎,便是如何理解语法和词汇在汉语言这个上位系统中的存在及两 者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首先将有待于对汉语言系统的构成情况有一 个科学的认识与描述,进而在此基础上形成对下位概念的准确把握。而就目前的研 究状况来说,我们对汉语言系统的构成情况的认识,除了耳熟能详的语音、词汇、 语法三个子系统的“三分说” (也有学者赞成语音、词汇、语法、语义四个子系统 的“四分说” )以外,我们没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对于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的研 究更是浮泛,至于对各个子系统的内部构成机制的研究,则更是十分薄弱。举例来 说,汉语语法研究自马氏文通以来,时过百年,发展迅速,被公认为是汉语言 研究中发展得比较成熟的一个领域,但是,如何描述汉语语法的系统性?恐怕仍然 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这本身就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所津津乐道的汉语词汇系统 这个概念,其由来恐怕也包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人云亦云” 。当然,对 于“人云亦云”的“系统性” ,非本论文的讨论对象,但是其所起到的推波助澜的 影响,却不能被忽视。 .词汇与词义的关系问题.词汇与词义的关系问题。汉语词义的系统性一直被看作是与词汇的系统性 休戚相关的问题。相比起词汇系统与语法系统之间的关系,词汇系统和词义系统之 间的关系则似乎要自然和直接得多。因此,学术界对这两个问题向来是相提并论甚 至是参照互证的。 朱星先生在研究汉语词汇的系统性问题时就认为: “词汇的系统主要是建立在 词义上,至于语音、词形上的系统不是主要的。 ” (朱星,1981) 。朱星先生将词汇 分为词音系统、词形系统和词义系统三个部分,又将词义系统分为同义词系统、类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义词系统、个别词的多义系统、对义词系统、反义词系统等小系统。词汇划分为基 本词、常用词和专业词三个部分 10。洪成玉先生认为: “词汇系统的本质是词汇的意 义结构系统,而词义存在着系统的特征,即词义的类聚性,又可分为同义类聚、同 形类聚、同音类聚(即同源词)和方言类聚;词义的结构性;词义的依存性;词义 的互补性。 ” (洪成玉,1987) 刘叔新先生也曾经明确指出: “建立词汇体系的问题是与词汇的语义体系紧相 关联的。如果建立起表明所有词汇单位间的意义对应关系的语义体系,那就相应地 存在词汇体系。 ” (刘叔新,1984)事实上,刘叔新先生正是以意义为唯一标准来考 察词汇系统的。起初,他根据一些似乎并不和其它词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词语 现象,认为: “词语并不能根据它们意义上的联系和制约而构成词汇的语义体系。 ” (刘叔新,1964) ,但后来,刘叔新先生在其新著汉语描写词汇学中,将以前 的结论,即同义、反义、分割对象、固定搭配等几种词项结构之外,又补充了依赖、 挨连、级次、同素等几种词项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先前的观点做出了修正 11。 但是,对于词汇如何依据词义而形成体系,词语间为什么必然存在着相互联系、相 互制约的关系,刘叔新先生仍未能从理论上加以论证。 上面我们说过刘叔新先生也未能解释清楚“词汇如何依据词义而形成体系” 。 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学界在研究汉语词汇的系统性问题时,往往直截 了当地把问题转移到“词义的系统性”上来,认为把“词义的系统性”问题解释清 楚了, “词汇的系统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两个问题的研究往往不分家, 混为一谈。但事实上回过头来一看,就学界现有的研究成果而言,我们可以清晰完 整地把关于“词义系统的研究”从“词汇的系统性研究”中剥离出来,换句话说, 到头来,两种研究还是两张皮,与其说对“词义的系统性”的研究是“词汇的系统 性”研究的一部分,还不如说学界对于前者的研究,是额外的收获,是一个全新的 独立研究领域。 还有一点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关于刘叔新先生对词义的系统性表现的描述,我 们认为,这种划分门类过于繁多细致的研究方法 12,其本身也在不经意间对自身的 10 朱星先生对词义系统的划分方式比较具有代表性,反映了绝大多数学者在研究词义系统、词汇系统问题时的 思路。但是我们认为,这种对词义系统的划分方式,颇有对各个局部研究成果的简单堆积之嫌,如果硬要放在 词义“系统”这个大前提下,总是给人一种欠缺说服力的感觉。 11 刘先生至此认为: “以前的不可以认为词汇是一个体系的结论就需要大大更改。 ” (刘叔新,1995) 12 事实上,有很多研究成果在对词汇系统、词义系统进行描述的时候,其划分的门类结果是繁多芜杂的,我们 认为,对于任何一套理论来说,概括性、完备性都是其不可或缺的理论品格。如果无穷尽地陷入一个划分门类 的循环怪圈,那么本身就说明这个思路是值得怀疑的。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理论价值打了折扣: 似乎总也概括不完, 总有遗漏的东西并明显带有很强的主观性。 换句话说,这种研究思路没有把握住问题的实质,象是在捉泥鳅,总是难以拿住要 害。类似的这种研究“不乏其说” 。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现代语义学的发展,对词义及词义系统的研究,越来越受 到学界的重视。词汇系统的研究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这方面的影响的。贾 彦德、符怀青、张志毅、张庆云等多位先生都在借鉴西方语义学和语义场理论来研 究汉语词汇系统(当然主要是词义系统)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 我们认为,把词汇与词义混为一谈、等量齐观是有悖于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系统 观的。在索绪尔的语言理论体系里,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是为语言社会所普遍使 用的交际工具,其符号性和工具性是其本质属性。符号性是用于说明语言如何从一 套音位符号开始,在一套组合与聚合规则的支配下,形成一个工具系统的: “语言 学家的任务是要确定究竟是什么使得语言在全部符号事实中成为一个特殊的系 统。 ” 13而工具性则说明了语言的客观性和媒介性,即符号是客观的,不同的人对符 号的组合利用(即言语作品)也是客观的,但是符号组合(即言语作品)所传达的 意义却是主观的,个体性的,是交际各方之间的思维成果,是语言符号系统以外的 另一个层面的事物。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里没有谈及词义,只讨论符号的 价值。索绪尔反对将价值和“意义”混为一谈: “这价值跟人们所称的意义又有什 么不同呢?这两个词是同义词吗?我们相信不是,尽管很容易混淆,特别是因为这 种混淆与其说是由术语的类似引起的,不如说是由它们所标志的区别很细微引起 的” 14。国内很多研究者望文生义,认为价值指的是符号的所指,这当然是搬 用索绪尔的原话,但接着武断地认为这个所指即“词的整个词义” ,这种表面看来 似乎自然而然的等量关系却是大有问题的。 本文认为这两个问题属于彼此互相独立的领域、层面,并无干系,或者说,根 据目前国内学者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所使用的依据以及预设,如果汉语词汇存在系 统性,那么它自身就是成系统的,与词义系统性的有无并无关系,后者只是另外一 个层面、另外一个领域的问题。为探讨词汇的系统性而将词义的系统性牵扯进来, 于事无益又无端增加了复杂性。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统一性问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统一性问题。如果说上述几点多数属于宏观的理论层 面的话,那么现在要讨论的这个问题就涉及到具体的技术层面了。我想有以下几点 13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p37,商务印书馆,1983。 14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p159,商务印书馆,1983。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值得一提。 首先,我们这里所讨论的汉语词汇的系统性问题是一个语言学问题,而不是一 个哲学问题,更不是利用语言系统中的某些现象来验证哲学的系统论问题 。虽然从 问题的源流上来讲,一般认为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周祖谟先生受斯大林马 克思主义何语言学问题中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论述的启发,认为语言的词汇是 有一定的系统的, 虽然复杂, 但并非是一堆庞杂而无体系的东西。 ”(李润生, 2004) , 同时前面已经说过,现代学界在论述这个问题时,也大都直接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普 遍联系观为基本也是唯一的依据,但是,我们还是主张,不管这个问题的最终结论 是什么,都应该有语言学本体性的论证过程。我们所讨论的“汉语词汇的系统性问 题” ,其源流应该来自于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系统观,否则这个问题也就丧失了语言 学的理论意义。但是这样就产生了一个很容易导致误解的问题,因为索绪尔时期的 “语言符号系统观”和现代学者所津津乐道的“一般系统论的系统观”是有一定的 出入的。前者更接近于一种朴素的、范畴稍显宽泛的语用上的“说法” ,而后者则 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才兴起的一门学科。这么一来,我们今天所争论不休的词 汇的系统性问题,到底是对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的一种深化与发展呢,还是矫枉过 正、想当然地钻牛角尖?事实上,就目前的讨论来看,对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并没 有带来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 其次,要分清语言系统内部的“现象”和语言系统的“机制规律”的区别。这 个问题是目前学界在很多语言学领域都普遍存在的一个理论误区。从大的背景上来 说,这是我们的语言学理论框架不成熟的直接表现,是我们没有把握好主观性与客 观性的区别而时常将其混为一谈甚至颠倒因果的直接表现。比如说很多研究词汇系 统性的文章里都提到过类似这样的论据:词义的聚合包括同类词(如人、狗、猫、 鸡可以被看作为脊椎动物的一个聚合) 、同义词(盯、瞧、望、看、观、瞟) 、反义 词(黑、白,长、短,散、整) ,这些聚合类别经常被视为词与词之间存在意义联 系的表现,换言之就是“词汇的系统性”的表现。如果我们稍稍做一下冷静的思考, 就会发现, “人”和“狗”并不是因为需要作为脊椎动物的类属成员而成为语言的 符号, “盯”和“看” 、 “黑”和“白”之间的微妙区别也并不简单地是为了作为“彼 此”的同义词或反义词而存在,我们之所以对这些词汇成分作出这种加工处理,完 全是依据主观的某一个思想方法而得到的结论。事实上,作为客观存在的语言符号 系统来说,每一个符号成分都会在必要的时候,为人类提供恰当的言语材料,以供 交际需求。 “人”和“狗”都是语言符号系统里地位平等的符号元素,如果我们硬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要把“人”和“狗”能够被归为一类、绑在一起的某些主观想法,当作语言符号系 统的客观机制,甚至当作词汇存在系统性的证据,那么我们的理论分析实在难免是 流于主观而毫无意义的 15。 另外,需要严格区别和界定历时分析与共时分析的问题、各种社会方言(包括 专业用语)词语的“地位”问题。我们认为,汉语词汇的系统性问题,应该是一个 严格意义上的共时平面的研究,即针对汉语言系统的共时状况,研究词汇系统的结 构机制。即便可能存在历时层面研究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本文也将只做共时平面的 分析。 “历时”和“共时”这两个研究角度的区别主要在于词汇的范围问题。比如说 现在偶见使用的文言词语、各个学科的专业术语(特别是翻译、借用过来的术语) 等等,到底算不算现代汉语词汇的成分?本文将采用这样一种理念:凡是在一个共 时平面能够看到的、可能被用到的词语,都将被视为词汇系统的一个成员,因为实 在是没有理由将其排除在外:任何试图将词语分成三六九等的做法,其实无不是基 于某种特定的主观考虑,这不利于定义的完备性。事实上,在后面的论述中我们就 能发现:在词语的归属问题上纠缠不休的做法,是顽固保守的。因为语言是发展变 化的,只要是利用汉语系统中的符号成分,不管是历史上的也好,外来的也好,新 造的也好,明天可能即将被淘汰的也好,都是汉语言符号系统运作的表现。打个比 方,当代的汉语普通话的定义和半个世纪以前下定义之初时完全一样,但当代汉语 普通话的具体符号成分和当初相比肯定是有巨大差别的,但谁也不能否认当代汉语 普通话的仍然是汉语普通话。 一些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在被冷落了几十年后, 又被今天的人们所广为接受和频繁使用的词语如“皇帝” 、 “帝王” 、 “太监”等等, 它们的隐现起伏,引申移用等等,都是社会选择的结果,是汉语言系统演变运作的 结果, 我们不能否认它们是现代汉语词汇的成员的地位而将其武断打入 “历史词汇” 的冷宫。 关于社会方言词语、特定领域的专业术语是否具有词汇系统成员地位的问题, 我们仍然坚持上面的观点:它们和常见的“典范”词语一样,也是完全合法的词汇 成员。事实上这个问题跟上述“历史词汇地位界定”问题比起来,没有本质区别。 15 关于语言系统的语言现象同语言系统的机制的区别, 是当代汉语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和冷静思 考的问题,从我们所列举的几个小的例子引申开去,不难发现,当今学界很多研究,都难逃于把自己的主观想 法贴上语言符号系统的内在机制的标签。我们认为宣称并推广自己的学术理论本无可厚非,但理论的主观性和 研究对象内在的客观性是否一致,这本身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需要谨慎处理。当今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这种 问题尤为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词汇学等邻近学科的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它们被汉语言符号系统所接受、创造、淘汰等等的过程,是语言符号系统运作 功能的具体体现,而这其中的种种过程,我们认为正触及了“词汇”这个概念的真 正内涵。 上述几点初步提到了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统一性问题在“汉语词汇的系统性” 研究中的一些体现。总的来说,对于“汉语词汇的系统性”这一命题,我们提倡要 注意把握住问题的内涵与本质,把握住研究方法必要的客观性和概括性,而不能仅 仅依据主观上的某些思路,依据研究对象外在的某些现象,而违背“词汇”问题自 身的内在规律和机制。 1.1.3 小结小结 从上面的论述已经可以看出, “汉语词汇的系统性”命题是一个牵涉广泛的问 题:涉及到普通语言学理论、对语言系统的构成情况的理解、词汇学自身的学科理 论发展等等。事实上,即便是这些方方面面与之相关的问题本身之间,也无不是彼 此交叉联系,十分错综复杂的。因此,如果仅仅认为利用哲学的普遍联系原理就能 断定汉语词汇存在系统性,利用语言符号系统所体现出来的表面现象、即所谓的联 系就能揭示词汇系统的内在机制,那将是一种缺乏科学精神、违背该问题的研究初 衷的做法,于学科发展并无益处。并且我们已经看到,在这种浮泛的逻辑方法的支 配下,学界对“汉语词汇的系统性”的讨论远没有带来预期的理论建树。 从后面的论述中我们还可以看出, “汉语词汇的系统性”问题,它的被提出, 既有一定的偶然性,又有一定的必然性;半个世纪以来,其一直为学界所关注,既 在某些方面启发了研究的方向,又似乎已然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禁锢人们的思维活动 的桎梏 16。因此,客观地认识这个问题本身的内涵,客观地分析当前学界对这个问 题的研究方法,同时在理解与分析中提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思路以及自己的看 法,便是本论文研究的初衷,亦即选题的缘起。 1.2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2.1 研究思路研究思路 本论文开篇便已交待过,汉语词汇的系统性问题,一般认为,包括“汉语词汇 16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汉语词汇的系统性”问题上,普遍为学者们所采用的“一般系统论”的观点,表 面看来是体现了当今学科交叉发展的趋势的,但是,由此而引申开去的种种研究思路,却明显已经成为限制人 们跳出这个思维模式的桎梏。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是否存在系统性”和“如果汉语词汇存在系统性,那么如何描述这种系统性”两个 方面的问题。但是,由于这个问题在从被提出到迄今为止的论证过程中,有着特殊 的背景和复杂性, 如果仍旧沿袭目前学界所广泛采用的研究方法, 则很容易陷入 “用 语言系统的现象验证哲学的普遍联系理论”这个潜在的怪圈,这种研究方法是难有 突破的。 通过对“汉语词汇的系统性”这个问题的反复思考,本文认为,与其说这个问 题存在着巨大的理论价值,倒不如暂且说与此有关的各方面问题更具有发人深省的 研究意义。原因有三:其一,目前“就问题研究问题”的惯性思路缺乏实质性的、 有突破性意义的成果;其二, “汉语词汇的系统性”这个命题由于缺乏明确的衡量 标准和目的性,其本身就是“不无问题”的;其三,事实上,如果把与之相关的一 些问题搞清楚了,该问题的神秘性似乎也就不攻自破了,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 对这个命题的理解。 本论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汉语词汇的系统性问题”进行研究。 .考镜源流.考镜源流。对“汉语词汇的系统性”这个命题自提出之初,到迄今为止的 研究历程进行整理、总结,并对其中具有代表性意义的研究思路、方法加以评述。 同时,在总结整理的基础上,从学术发展史的角度,对该问题的背景、意图以及真 正内涵加以剖析,探索该命题之所以会被提出的思想渊源。比如说:通过这些研究 整理工作,我们很容易发现,命题中所谓的“系统性” ,既源于索绪尔的语言符号 系统观,又在很大程度上与之有别,而这种差别,才真正决定了该命题的性质与内 涵,也在无形之中深刻地影响着研究者们一直以来的思想立场和研究方法。 .辨章学术.辨章学术。对“汉语词汇的系统性”这个命题中的“词汇”和“系统性” 以及相关的概念、术语进行辨析,以期弄清该命题的概念前提和真正有价值的研究 目的。尽可能地澄清“词汇”这个概念的界定问题: “词汇”在汉语言系统中究竟 指的是哪种符号现象、以及我们所说的“系统性”究竟应该怎样理解的问题。通过 这一部分的研究,在前一部分中对该命题所形成的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希望能够对 “汉语词汇的系统性”这个命题有更加清晰明确的认识,既包括概念范畴的界定, 更包括在这个命题本身的研究目的上:我们为什么要判定词汇是否存在系统性?词 汇的“系统性”对于我们究竟有什么价值?前面已经提到过,学界目前的研究,往 往是一种验证式的研究,很多研究者在判断了系统性之存在以后,便就此收笔,更 无下文, 也就给了我们强烈的虎头蛇尾的感觉。 在对研究目的进行深入地剖析之后, 有利于对这个问题本身形成新的认识,并对一些与之相关的概念、术语的理解有启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发作用,同时,对于前面所罗列的诸种与之相关的复杂性问题,也会有一些尝试性 的探索。 .紧跟前沿.紧跟前沿。前面已经说过, “词汇”在汉语言系统中是一个有很多争议的概 念,但词汇问题对于汉语研究来说,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历代学者都在为寻 找词汇学理论的新突破而不懈努力。在对“汉语词汇的系统性”问题有了比较客观 深入的分析之后,如何利用从中得到的有益的思想方法指导研究,同时,词汇学研 究前沿和这种思想方法都有哪些联系,本论文将以汉藏语系核心词比较研究 17为例, 对核心词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一些反映“词汇”现象本质的思想方法进行论述,指 出核心词研究对于汉语词汇研究的独特意义所在 18。通过这种研究,有助于进一步 揭示所谓的“汉语词汇的系统性”的真正内涵所在,有利于深化对“词汇”的理解 和认识。 1.2.2 创新点创新点 本论文对于“汉语词汇的系统性”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有 别于以往以及目前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与认识。 .既重视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继承与发展,同时又始终保持研究的独立性与客 观性,不盲从,不落窠臼,对一些基本的原则秉持始终。比如说本文坚持从语言学 角度,而不是哲学角度来研究汉语词汇的系统性问题,确保所进行的研究是语言学 本体性的研究而不是“利用语言学中的词汇现象来论证哲学的系统性理论” 。再比 如说在研究过程中,本文注重理论及概念前提的辨析,极力避免在前提尚且含混不 清的情况下草率进入问题的论证。 .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研究问题之所以被提出的源流始末,理清问题真实的思 想内涵及其方法论意义。 “汉语词汇的系统性”这个命题中的几个要素,如“词汇” 、 “系统性”以及其它一些相关的概念,在其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均有不尽相同的 内涵,有着不同的研究背景和学术渊源,如果不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地考察,并利 用考察的成果来对照问题本身的研究,难免会影响我们对问题内涵的正确认识,进 而限制甚至误导我们的思路。 .从逻辑学的方法论角度,对现有研究成果,特别是一些似是而非的研究方 17 本文将主要以黄树先先生多年来所进行的汉藏语系核心词研究为基础, 利用汉语词汇的系统性问题所反映出 来的一些思想,对核心词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一些系统性观点进行分析,指出核心词研究对于汉语词汇系统性 研究的独创性意义所在。 18 黄树先先生曾经说过: “核心词是语言中最主要的部分,词汇的奥秘必须依靠核心词才有望解开这些研 究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词汇的本质有着重要意义”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4 法和结论,进行客观地分析,揭示其逻辑本质,并进而对其理论价值进行评价。 .对现代语言学的前沿理论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汉语词汇的系统性”是 一个牵涉广泛的命题,涉及到语言学的很多基本理论,而这些基本理论本身也往往 是广有争议的,为了进行本论文课题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这些基本理论。 本文在综合比较分析各种学说的基础上,针对本课题,提出了一些基本的观点,和 理论预设,如提出“语言是社会选择的结果 19”这一说法,对照并有别于一般认识 上的“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 。 .紧跟前沿,探索“汉语词汇的系统性”这一命题的真正理论意义。 “汉语词 汇的系统性”这一命题,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揭示“词汇”概念内涵,增进人们对 其内部结构机制的认识。本论文将在对该命题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汉藏语系核心词 研究,分析两者在研究思路上的理论共同点,这样既是对本命题研究成果合理性的 一次检验,又是一次与前沿研究相结合的有益尝试。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课题的研究意义 通过对“汉语词汇的系统性”这一命题的研究,本论文在以下三个方面具有鲜 明的意义: .尝试和探索一种新的整理总结之研究方法。 “汉语词汇的系统性”这一命题 为学术界所关注已有半个世纪,至今仍无定论,这其中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在前 面的叙述中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