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件工程资料表格范本.doc_第1页
首件工程资料表格范本.doc_第2页
首件工程资料表格范本.doc_第3页
首件工程资料表格范本.doc_第4页
首件工程资料表格范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缠垭口至克图段宁缠垭口至克图段 NK-SG6NK-SG6 标标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编编 制:制: 审审 核:核: 审审 批:批: 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目目 录录 综合应急救援预案综合应急救援预案 .- - 3 3 - - 坍塌事故应急预案坍塌事故应急预案 .- - 1717 - -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 3535 - - 触电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触电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 3737 - - 食物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食物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 3939 - - 机械伤害专项应急预案机械伤害专项应急预案 .- - 4242 - -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 4848 - - 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 5050 - - 防汛防暑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防汛防暑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 .- - 5252 - - 道路管线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道路管线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 .- - 5555 - - 起重伤害专项应急预案起重伤害专项应急预案 .- - 5757 - - 物体打击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物体打击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 - 6262 - - 爆炸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爆炸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 - 6767 - -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 - 7171 - - 基坑坍塌应急预案基坑坍塌应急预案 .- - 7878 - - 综合应急救援预案综合应急救援预案 一、总一、总 则则 1、为优质、高效完成国道 569 曼德拉至大通段公路 NKSG6 标工程施工 任务,提高本项目对各种险情及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以防突发性事件对 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结合本标段工程实际,特制定综合应 急预案及专项应急预案。 2、应急预案应遵循以防为主、防救结合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避免 伤亡原则,做到责任明确、程序简洁、分工合理、反应灵敏,以应对可能 出现的各类险情及紧急情况。 3、应急预案应以“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为补 救方针,要切合工程实际,具有可行性,以便能持续提高本项目应急补救 反应能力。 4、为加强对突发性事件(事故)应急反应的组织领导工作,项目部成 立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组织指挥重特大突发性事件(事故)的救援、抢险 工作,经理部要成立相应组织,确保救援、抢险工作反应迅速、组织有序、 效果突出。 5、应急预案的制定除要符合中交一公局有关文件精神外,还应符合国 家有关法令、强制性规范的规定。 二二 、术、术 语语 1、防护用品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发生和职业病危害的个人随身穿 (佩)戴的用品。 2、防护设施 在生产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发生和职业病危害的公共防护设备。 3、高处作业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2m 以上(含 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4、悬空作业 在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 5、 “三相五线” 施工现场供电系统除三根相线及一根工作零线外,还应设一根保护零线。 6、 “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施工现场使用的电气设备,应实行一台设备配备一个专用开关一个漏电 保护器和一个配电箱,避免由于人的失误导致触电伤害事故。 三、三、 编制目的编制目的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以对国家、人民高度负责 的精神,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按照以人为本、避免伤亡原 则和以防为主、防救结合的方针,建立健全各种预案,做到责任明确、程 序简洁、分工合理、反应灵敏,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类险情及紧急情况, 控制事态的扩大,减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四、编制依据及原则四、编制依据及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知识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理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交通部、青海省省关于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的有关精神。 应急救援原则 1、常备不懈 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 3、迅速、准确 五、工程简介五、工程简介 1、工程性质与建设意义 国道 569 曼德拉至大通公路宁缠垭口至克图段公路工程是青海省重要 的北部出口通道之一,建成后将起到连通青海、甘肃、内蒙古、宁夏、陕 西等西北五省区的作用,也是西宁向北方向快速出口通道,是 G227 重要的 备用通道。其建设对于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巩固国防,优化区域路网结 构,带动沿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工程位置与工程规模 国道 569 曼德拉至大通公路宁缠垭口至克图段公路工程 NKSG6 合同段 线路起点(YK73+160、ZK73+190)位于门源县东川镇甘沟村,终点 (K78+581.099)位于门源县东川镇香卡村。 NK-SG6 标合同段线路起讫桩号为 YK73+160、ZK73+190K78+581.099,路线全长 5.421Km,包括路基土石方、 涵洞、桥梁、隧道工程,其中包含路基挖方 4304m3,填方 55.6 万 m3,香 卡特大桥 1 座长 1510m,大桥 2 座共长 680m,香卡隧道左洞长 1529m,右 洞长 1527m,通道 3 座。 六、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六、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为加强对突发性事件(事故)应急反应的组织领导工作,项目部成立应 急救援领导小组,组织指挥重特大突发性事件(事故)的救援、抢险工作。 各项目队要成立相应组织,确保救援、抢险工作反应迅速、组织有序、效 果突出。 1、组织机构: 组 长:何仁清(项目经理) 副组长:张新虎(副经理) 辛志军(项目总工) 孙德环(副经理) 曹志兵(安全总监) 王志宾(质量总监) 王孟林(常务副经理) 成 员:赵 龙(经营部部长) 张东源(人财部长) 张晶晶(综合办主任) 肖传刚(材料部长) 颜 杰(工程部长) 郝丽清(试验室主任) 赵瑞卿(测量组长) 孔永华(安全监督部部长) 事故救护办公室设在经理部安全监督部。 值班电话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1)指挥组职责 组长:何仁清 项目部值班人员接到事故信息后第一时间上报事故应急救援组组长(项 目负责人) 。由救援组组长立即发出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指令,同时立即赶往 事故现场。项目部调度负责传达指令,通知救援组副组长和各专业组长接 到指令后以第一时间内并及时到达事故现场,亲自指挥。迅速制定抢险措 施,对伤员积极进行抢救。同时组织协调好应急救援人员、应急车辆以及 应急所需物资设备开展救援工作,把事故损失降低到最小。 (2)通讯联络组职责 组长:张晶晶 接信息报告后,应获取事故的简要概况及性质,通讯组组长立即向指挥 组组长报告并接受指令,起用各种通讯工具,向 120 和其他需求助的单位 和部门发出信息。同时做好收、发记录。 (3)抢险抢修组职责 组长:孙德环 张新虎 收到信息或指令后,迅速到达出事现场,在指挥组组长的统一指挥下, 根据事故地点、危险程度、事故性质、有效地开展抢修工作,调集人员清 理危险品,排除危险源,做好防护。 (4)技术处理组职责 组长:王志宾 制订其可操作性的施工应急响应方案,为事故现场提供有效的技术储备、 图纸。应急预案启动后,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及时向应急总指挥提供科 学的工程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文件。 (5)救护组职责 组长:张东源 对救出的伤员进行应急处理,并负责送往就近医院抢救,对及时救护伤 员,送往医院的全过程负责。 (6)后勤保障组职责 组长:肖传刚 按照指挥组组长指令或出事现场实际需求,对抢修抢救组所需物资设备, 必须迅速组织人力及时送到事故地点,不得延误时间。 (7)安全保卫组职责 组长:孔永华 负责损失控制,人员、物资抢救,对事故现场划定警戒区,阻止与工程 无关人员进入现场,保护事故现场不遭破坏。负责现场车辆疏导,为救援 工作创造第一时间抢救的条件。 (8)事故调查组职责 组长:王孟林 根据事故报告程序逐级上报,保护好事故现场,对出事地点设专人看管, 不许任何人移动和破坏事故现场,并及时获取事故发生的第一手资料,根 据事故性质(死亡)通知业主、监理部门和当地公安部门。 (9)善后处理组职责 组长:何仁清 负责处理事故善后工作,并且应对媒体,发布事故救援信息情况。 各组人员都要统一听从指挥组组长指挥,密切协作,为把事故损失降到 最少而团结合作。 七、应急物资准备七、应急物资准备 1、大于 25cm 圆木、3-5 米长、8 根;14 工字钢、6-8 米长、4 根; 5cm 木棱填塞短木、2 立方米。 2、格栅钢架、锚杆、钢筋网。 3、应急灯、扒钉、木工锯、大锤、撬棍等。 4、消防器材。 5、临时发电机、空压机、电焊机、气焊设备一套,喷射混凝土设备、 有线电话、担架。 6、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 7、指挥车。 八、应急预案处置原则八、应急预案处置原则 1、以防为主原则 雪灾、寒潮、火灾、水灾、中毒和施工安全重在预防,要早做准备,严 密组织、严格措施,加强预测、预控,做到常备不懈。 2、以人为本原则 (1)面对强大的自然力,应在加强人员防护的基础上科学组织防、抗 和应急救助。进入灾害多发季节之前,施工平台、隧道塌方、现浇膺架、 架桥机和运梁车等危险位置的人员必须全部撤离,巡视人员要精心挑选, 并须穿戴好救生衣等防护用品,且须 2 人以上,并保持不间断联络。 (2) 面对火灾、水灾、施工中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要立即组织危险区 域的人员撤离,进行安全防护,组织抢险救灾。 (3)对中毒事件,要立即护送伤员就近就医,封存食品,协助调查。 3、快速有效原则 应急反应必须快速有效,采取措施和报告必须是第一时间,以争取抢险 和施救的时间,人、财、物均需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任何人不得以任何 理由拖延。 4、统一协调、互相配合原则 项目部的应急救援工作必须服从项目经理部、总监办、项目办和当地有 关部门的统一协调,顾全大局、相互配合,形成防、抗、抢险的合力,提 高抢险、救助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九、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九、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 1、防范措施 1防火措施 加强对员工的安全防火教育,提高安全意识。严禁私自搭设电线、使用 电器设备。加强对线路、配电房等的检查,确保其保持良好状态。易燃易 爆场所,加强看守,严禁火源。对生活区、易燃物资区等必须配置灭火器、 砂料和水池等必备的消防器材。 2、防中毒措施 加强对厨师的食品卫生和思想觉悟教育,提高思想觉悟。采购蔬菜、食 品必须新鲜卫生。操作间要保持清洁卫生。非操作人员严禁进入厨房。加 强对厨房的管理和日常检查工作。 3、施工安全重点作业项目防范措施 3.1 作业平台和钻机必须确保其安全稳定。 3.1.2 跨公路交叉作业。严格制定施工方案和交通疏解方案并按程序经 监理、地方交通部门和业主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施工中进行封闭,加强 安全防护。 3.1.3 支架现浇作业。重点控制支架检算和地基处理,确保支架的强度、 刚度和稳定性,并进行 100%的试压,使其满足设计荷载要求。 3.1.4 高空作业。设置栏杆和安全网,高处作业人员进行身体检查,高 血压、心脏病人严禁高处作业,严禁从高处抛下工、料具。 3.1.5 起吊运输作业。起吊设备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加强日常检查维护。 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2 隧道突发事故预防措施 3.2.1 项目部成立隧道施工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认真做好现 场施工安全管理,事故发生时,调配所有相关单位和各工程队尽一切力量 为抢险施救提供人员、机械设备、后勤等资源,确保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顺利进行,及时整改安全隐患并组织好恢复生产工作等; 3.2.2 项目部各部室、各施工队要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 时时、事事、处处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严格执行施工规范,落实好各项 规章制度和防范措施; 3.2.3 项目部及各隧道队安全员要对隧道施工加强日常检查和安全管理, 严格施工程序,施工前必须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2.4 雨季施工要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对洞口及地质薄弱段进行重点 监测,防止地质灾害造成事故; 3.2.5 现场施工注意事项:a.隧道洞门顶排水天沟和施工现场临时排水 设施,保证排水顺畅;b. 仰坡应放坡开挖并及时做好钢筋网锚喷工作;c. 装载机进行出渣作业时应遵守操作规程,防止碰损支护和衬砌及倒车伤人; d.施工人员应戴安全帽及其他必要的防护用品;e.爆破作业必须由持证上 岗的爆破人员施工,严格控制装药量,防止飞石伤人;f.隧道施工要加强 洞内施工照明和通风除尘,防止视野不清造成误伤和职业危害;g.加强现 场施工用电管理,防止触电事故发生;h.爆破后安全员应先到作业面检查 是否有瞎炮须处理,并详细检查支护是否牢固,顶板和两邦是否稳定,如 有松动石块和裂缝,应及时予以清除或支护。找顶排除危石后,其它人员 方可进入作业面。排除危石应专人操作,一人负责监护,严禁踏蹬机械和 扶梯操作;i.二衬作业时电线和风管通过衬砌台车应设置绝缘活动装置和 分节安装;j.隧道火工品临时存放点由仓管员保管,遵守火工品的领、退、 销等规定;k.隧道空压机属特种设备(压力容器) ,操作员必须持证上岗并 做好日常维护及检修;瞎炮应由原装炮人员当班处理,处理瞎炮过程中, 严禁将带有雷管的药包从炮孔内拉出来,也不准拉住电雷管上的导线,把 电雷管从炸药包内拔出来。 2、应急处置 2.2 中毒事故应急处置 2.2.1 中毒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现第一人应立即大声呼救,报告管理人 员或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人员接到电话报告后,应在第一时间赶 赴现场,了解和掌握疫情,开展抢救和维护现场次序。 2.2.2 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和 120 急救电话求援。讲清中毒人员症 状、持续时间、人数、地点,并到主要路口引导急救车到达现场。 2.2.3 立即向总监办项目办、公司上报事件的初步原因、范围、估计后 果。 2.2.4 保护事故现场,利用干净塑料袋等容器封存事故现场获得中毒食 品的化验样品,如食堂剩余食物、呕吐物等,供卫生防疫部门检验。 2.2.5 当事人被送入医院抢救后,项目部领导小组立即指令善后人员做 出现突发事件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开始工作 报告现场监理报告业主加强监测 分析原因 制定应急处理方案、措施 实施应急处理方案 观察处理效果 调整应急处理方案、措施 完成应急处理实施应急处理方案 急救中心地方主管部门 好与当事人家属的接洽善后处理工作,并做好与有关部门的沟通、汇报工 作。 2.3 火灾事故应急处置 2.3.1 火灾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现第一人应立即拨打 119 报警,同时报 告管理人员或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2.3.2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立即赶赴现场在确保现场所有人员自身安全的 前提下组织义务消防员和员工,及时切断电源,组织抢救伤亡人员,隔离 火灾危险源和重点物资,并根据燃烧物的性质,合理选择水、灭火器、消 防沙等进行扑救,扑救火灾时要按照“先控制、后灭火;救人重于救火: 先重点、后一般”的灭火战术原则。若有人员伤亡要立即拨打 120 急救中 心。 2.3.3 当专业消防队到达火灾现场后,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现场 负责人要简要地向消防队负责人说明火灾情况,并全力支持消防队员灭火, 要听从专业消防队的指挥,齐心协力,共同灭火。 2.3.4 现场保护 当火灾发生时和扑救完毕后,领导小组要派人保护现场,维护现场次序, 等待对事故原因及责任人的调查。同时应做好善后工作,及时清理,将火 灾造成的垃圾分类处理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从而将火灾事故对环境造成 的污染降低到最底限度。 2.4 隧道安全事故应急处置 2.4.1 隧道坍塌事故 (1)发生坍塌事故后,由事故应急救援小组组长(项目负责人)负责 现场总指挥; (2)发现事故发生施工人员首先高声呼喊,通知现场安全员,由安全 员组织施工人员紧急撤离至安全区域; (3)如有人员受伤,立即拨打事故抢救电话“120” ,并向上级有关部 门或医院打电话求救; (4)抢险抢修组组长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清理土方或杂物,如有人员被埋, 应首先按部位进行抢救人员,其他组员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防止事故发展 扩大; (5)向有关部门打抢救电话,同时救护组对轻伤人员在现场采取可行的 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 发生; (6)应急救援小组人员分工,各负其责,重伤人员送外抢救,通讯组在 关键性岔路口迎接来救护的车辆。 2.4.2 隧道爆炸事故 (1)隧道内发生爆炸事故,应疏散人群,全部撤离至安全区域; (2)技术处理组查明爆炸类型(火工物品、化学物品、瓦斯等)并发 出警报; (3)召集人员佩戴抢救救护装备,迅速赶到现场救护,进行针对性的 处理尽可能控制事故在最小限度、减小危害性、减少伤亡人员; (4)紧急上报施工负责人,总监办,各级指挥部,同时向当地公安机 关派出所报警,清楚说明发生爆炸标段、时间、地点、方位、爆炸类型及 爆炸威力大小等情况; (5)立即启动项目部爆炸应急救援预案。 2.4.3 隧道机械伤害事故 (1)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由事故应急救援组组长(项目负责人)负 责现场总指挥; (2)发生事故发生人员首先高声呼喊,通知现场安全员,由安全员打 事故抢救电话“120” ; (3)向上级有关部门或医院打电话抢救,同时通知救护组组长组织救 护小组进行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 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 (4)通讯联络组在做好一切通知工作后需要在关键岔路口迎接来救护 的车辆; (5)各应急救援小组严格按程序的处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 人员和财产损失。 如事故严重,应立即报告项目办指挥部及有关部门,并启动项目部应急 救援预案。 2.4.4 隧道运输事故 隧道内发生运输事故,根据事故现场情况,进行事故抢救,利用各种工 具,设备将伤员救出,并保护事故现场。根据伤情对伤员进行必要的包扎, 伤势严重应立即转送至所在地附近医院或急救中心进行抢救。 2.4.5 隧道电、水、气体事故 如遇到电、水、瓦斯及不明气体发生危害,现场人员应按以下方法避灾 抢救: (1)隧道内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或用干燥的木棒或绝缘物挑开身 上的电源,关闭开关触电人脱离电源后,应立即将其抬到新鲜风流处,平 放并解开衣裤,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法急救。急救是需要耐心,防止 “假死”现象,并且不要打强心针。 (2)隧道内施工发现大量涌水时,就即令工人停止工作,撤至安全地 点,利用电力抽水设备,加大抽水量,如水势急,冲力大,有人员被冲走, 应尽快把溺水者捞救出水,利用各种救护方法施救。同时上报情况。隧道 内发生火灾,正确确定火源位置,火热大小,并迅速向外发出信号。及时 利用现场消防器材灭火,控制火势大小,组织人员撤退出火区。如火势不 能扑灭,应急时向所在地公安消防机关报警,寻求帮助。 (3)隧道内发现瓦斯或不明气体,应及时加强通风,采取防范措施。 如发生瓦斯爆炸及发现不明气体,就做好自救工作,迅速协助伤员一齐撤 出到通风安全地区。有人受到有毒气体伤害,应将其运至有新鲜风流的安 全地区,并立即检查伤员的心跳,脉搏,呼吸及瞳孔,并注意保暖,同时 保持伤者呼吸通畅。如受一氧化碳中毒,中毒者还没有停止呼吸或呼吸停 止但心脏仍跳动,要立即着搓摩他的皮肤,温暖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 心脏停止,应迅速进行体外心脏挤压,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如因瓦斯或二 氧化碳等窒息,情况不严重时,抬至新鲜风流中稍作休息,即会苏醒。如 窒息时间较长,就要在皮肤搓摩后进行人工呼吸。情况严重时应立即拨打 事故抢救电话“120” ,向上级有关部门或医院打电话抢救。 3、应急救援联络电话 门源安全监督管理局电话门源县交通管理局电话门源县林业环保局电话仙米乡卫生院电话公司应急值班电话火 警 119 报 警 110 医 疗 120 交通事故 122 总监办值班电话项目部值班电话十、事故调查和处理十、事故调查和处理 本项目部无特大、重大安全事故调查权限,但必须配合有关部门调查 组调查取证工作,为之提供工作上的方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或干 预事故调查工作。认为调查组的事故原因、责任分析不符事实时,应通过 项目部向业主项目办或总监办等正常渠道反映,不得向调查组作出施压甚 至恐吓及其他非法手段来影响事故的处理,否则由其承担其不法行为的法 律责任。 十一、善后工作及复工十一、善后工作及复工 1、按照最后审批结案的结果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行政处分直至刑事处分; 2、对因工负伤的职工和死者家属要亲切关怀,给予慰问,按国家有关 规定落实对伤亡人员赔偿、抚恤等工作; 3、经事故调查组和有关方确认后清理事故现场,根据调查组意见和有 关规定落实防范措施,确保在安全前提下早日恢复施工生产。 本预案未明确事项按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以上是本项目综合性应急救援预案,下列为各类生产事故专项应急救援 预案。 坍塌事故应急预案坍塌事故应急预案 一、总则一、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了加强隧洞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项目 从业人员在施工生产和经营活动中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加强施工生产中坍 塌事故的防范,及时控制事故引起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 失和影响,尽快恢复正常施工。特制订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主席令 70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主席令 91 号)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393 号) 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 (建质200382 号)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国道 569 曼德拉至大通段 公路 NKSG6 标项目工程的施工作业。 1.4 应急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 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 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周边人民 群众的基础作用。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本项目部主要领导和相应负责人的组织 协调下,其他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事故灾害的应急管理和 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 (3)保证重点,属地为主。出现较大范围事故灾害时,应当把保障员 工生命和项目部财产为重点,事故灾害现场应急处置的领导和指挥在地方 人民政府介入后应服从地方政府的指挥,与地方人民政府密切配合,充分 发挥指导和协调作用。 (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作用, 实行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 威性和可操作性。 (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 理”的方针,坚持事故灾害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项目部主要负责人应 该经常和当地相关政府部门联系,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 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 二、应急策划二、应急策划 2.1 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 认真组织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特制定隧洞发生紧急情 况或事故的应急措施,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现场操作人员 应急能力,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和不良环境影响。其应急准备和响应 工作程序详见下图。 图 1 应急准备和响应工程程序图 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辨识、评价 编制应急预案 成立抢险领导小组 组建抢险队、救护车 配备应急物资、设备 应急知识教育培训定期评审 进行评审、修订 实施应急预案 未发生 发生 2.2 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 为确保正常施工,预防突发事件以及某些预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 件发生,事前有充分的技术措施、抢险物资的储备,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 伤亡、国家财产和经济损失,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和预防。 2.2.1 突发事件、紧急情况及风险分析 对于坍塌我们要防范于未然,避免事故的发生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 也是我们要努力的目标,做到及时发现隐患及时处理,把一切不安全因素 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安全施工。 (1)围岩坍方前兆 围岩的变形破坏、失稳坍方,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过程中, 在围岩的工程水文地质特征及岩石力学反应出一些征兆。根据征兆预测围 岩稳定性,进行地质预报,保证施工安全,防治基坑、隧洞等工程坍方。 特殊和不良地质,如断层及破碎带、地下水、松散地层等稳定性差的围岩 的变形破坏、失稳坍方,有以下征兆: 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如干燥的围岩突然出水、地下水突然增多、 水质由清变浊(地下水将断层泥带走)等都是即将发生坍方的前兆; 基坑周边、拱顶不断掉下小石块,甚至较大的石块相继掉落,预示 着围岩即将发生坍方; 围岩节理面裂缝逐步扩大; 支护状态变形(拱架接头挤偏或压劈、喷射混凝土出现大量的明显 裂纹或剥落等) 、敲击发声清脆有力、甚至发出声响; 围岩或初期支护,拱脚附近的水平收敛率大于 0.2mm/d,拱顶下沉 量大于 0.1mm/d,并继续增大时,说明围岩仍在发生变形,处于不稳定的 状态,有可能出现失稳坍方。 (2)发生塌方地质隐患 地质因素 a、隧洞穿过断层及其破碎带,一经开挖,潜在应力释放,承压快,围 岩失稳而坍塌。 b、当通过各种堆积体时,由于结构松散,颗粒间无胶结或胶结差,开 挖后引起坍塌。 c、在挤压破碎带,岩脉穿插带、节理密集等碎裂结构地层中。岩块间 互相挤压钳制,一经开挖则失稳,常见围岩掉块、坍落。在软弱结构面发 育的情况下,或泥质充填物过多,均易产生较大坍塌。 d、薄层岩体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形成的小褶曲、错动发育地段,施工 中常常发生坍方。 e、岩层软硬相间或有软弱夹层地岩体,在地下水的作用下,软弱夹层 地岩体强度大大降低,因而发生滑塌。 f、地下水地软化、浸泡、冲蚀、溶解等作用加剧岩体的失稳和坍落。 、施工方法和措施不当 a、施工方法选择不当,或工序间距安排不合理。各工序间距拉得较长, 地层暴露时间过久,引起围岩松动、风化,招致坍方的发生。 b、支护不及时,或支护质量、厚度、强度不符合要求。 c、采用钢支撑时,支撑架设质量欠佳,支撑与围岩不密贴,两者间的 空隙填塞不密实,或联结不够牢固,不能满足围岩压力所需要的强度要求。 d、有时抽换支撑操作不当,或者当支撑以出现受力过大的现象而未及 时加固。 e、爆破作业不当,用药量过多。 f、处理危石措施不当,引起危石坠落,牵动岩层坍塌。 2.3 坍塌预防措施 (1)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尤其是施工开挖接近设计探明的富水、富 泥及断层破碎带时,要认真及时地分析和观察开挖工作面岩性变化,遇有 探孔突水、涌泥、渗水增大和整体性变差等现象,及时改变施工方案。 (2)加强围岩量测工作。通过对量测数据分析处理,按照时间位移曲 线规律,及时调整和加强支护,同时重视混凝土衬砌及时施作。 (3)严格控制爆破装药量,尽量减小对软弱破碎围岩的扰动。 (4)保证施工质量,超前预注浆固结止水,钢架制作、初期支护和混凝 土衬砌混凝土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及验标要求。 (5)严格控制开挖工序,尤其是一次开挖进尺,杜绝各种违章施工。 (6)施工期间,洞口应常备一定数量的坍方抢险材料,如方木、型钢钢 架等,以备急用。 (7)有下述现象发生时,应先撤出工作面上的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指 定专人观察和进行加固处理。 围岩量测所反映的围岩变形速度急剧加快。 围岩面不断掉块剥落。 初期支护喷混凝土表面龟裂、裂缝或脱皮掉块,钢架严重变形。 2.4 应急资源分析 、应急力量的组成及分布:项目部领导班子和部门负责人、其它有 关人成员:监理、业主等。 、应急设备、物资准备:医疗设备、救援车充足,药品齐全,各架 子队作业班组配有对讲机。地方可用的主要应急资源是救护车。 、上级救援机构: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及集团公司应急领导小组。 三、应急准备三、应急准备 3.1 机构与职责 成立应急抢险救援小组 组 长:何仁清 副组长:曹志兵 王孟林 刘美茂 王志宾 孙德环 张新虎 各职能组及组长: 通讯联络组(张晶晶) 、抢险抢修组(张海龙) 、救 护组(张东源) 、安全保卫组(王绍康) 、技术处理组(颜杰) 、事故调查组 (张志林) 、后勤保障组(肖传刚) 、善后处理组(孔永华) 3.2 应急抢险救援小组职责 (1)查明事故的基本情况,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领导报告,实施救援。 (2)根据施工现场条件,实施救援行动,维持现场稳定,调动所需抢险物 资、设备、人员,在第一时间内实施救助,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3)提供工程概况、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日志,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事 发地点示意图,提交事故技术分析报告。 (4)负责对应急人员的培训和预案的演练。 项目突发事故应急救援程序图 一旦发生紧急事故,项目按照“应急事故处置程序”图,采取 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 应急联动电话:匪警:110、火警:119、急救:120、 仙米乡卫生院项目主管部门:门源县安监部门监理部应急指挥部门业主项目办应急指挥部3.3 应急资源 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根据潜在事故性 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的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 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 主要应急物资储备和供应情况: (1)日常配备应急可充电工作灯、防爆电筒、危险区域隔离警戒带、 各类安全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标志牌、安全带、安全绳、软梯等专用应 急设备和物资; (2)内部电话、对讲机等联系工具保持畅通; (3)自备发电机和照明专线保持良好工作状态; (4)基坑、洞内和通道口预备沙袋等物资,利于堵水和引导水流方向; 应急领导小组组长 或副组长 发现人 查明事故情况,迅速做出判断,实施救援,报告 项目主管部门及上级领导,维护现场,进行医疗 救助。 应急小组成员 发现事故后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或现场负责人报 告,必要时要呼救通知其他人。 根据应急指令及预案措施,进行救援。 项目主管部门 根据应急指令及预案措施,进行救援。 (5)部分属现场的救援设备或物资放置在现场,并挂标识牌。急救箱、 担架等物品统一由综合办公室负责; (6)应急物资、设备和设施的维护保养由材设部负责,确保应急设备 和设施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保证能在应急状态下有效使用; (7)其它应急物资根据施工进度需要,与相关单位签订救援物资的供 应,应无条件满足抢险救援。 四、应急救援行动程序四、应急救援行动程序 应急救援行动是指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为及时营救人员、疏散撤离现 场、减缓事故后果和控制灾情而采取的一系列抢救援助行动。一旦事故发 生时,及时调动并合理利用应急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投入行动, 在事故现场,针对事故的具体情况选择应急对策和行动方案,从而能有效 地使伤害和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和范围。 4.1 应急级别划分 本工程应急级别划分为三级 a.一级预警,最低应急级别,可以控制的异常事件或容易被控制 的事件。 b.二级现场应急,属于中间应急级别,不会超出项目界限。外部 人员和财产一般不会受事故的影响。这种级别表明项目内人员已经不能或 不能立即控制事故,需要外部援助(如消防、医疗单位的援助) c.三级全体应急,这是最严重的紧急情况,表明事故已扩散到项 目外。根据不同事故类型和外部人群可能受到的影响,可决定进行安全避 难或疏散。同时需要医疗和其他机构人员的支持。 特别关注的事情,应急救援行动的优先原则: A、员工和救援人员的安全优先; B、防止事故扩散优先; C、保护环境优先。 如果事故仍在进一步扩大,相关人员的安全受到威胁,但对救援人员 的进入也存在很大的生命威胁,则决不允许盲目采取救援行动,避免伤亡 事故进一步扩大。要采取万无一失的措施或方案实施救援行动。 4.2 事故发生区 事故现场、项目负责人或安全质量部应采取以下行动: (1)掌握情况。不论现场何种局面,必须掌握的情况有:事故发生的 时间和地点;种类、强度;已知的危害方向;事故现场伤亡情况,现场人 员是否已安全撤离;是否进行抢险活动;有无火灾与爆炸伴随;现场的方 向、风速;事故危及项目外的可能性。 (2)报告与通报。在掌握事故情况,并判明或已经发现事故危及项目 外时,应急总指挥(或项目授权人)应立即向有关单位或部门进行报告: 报告业主,报告公司直接领导部门和集团公司安全质量部:根据事故的严 重程度及情况的紧急程度,按预案的应急级别发出警报。 (3)组织抢救与抢险。制止危害扩散的最有效措施是迅速消除危险源, 制止事故扩展。同时因本项目最熟悉事故设施和设备的性能,懂得抢险方 法,必须组织尽早抢救与抢险。要迅速组织力量和未受伤岗位员工,投入 先期抢险,包括:抢救受伤人员和在危险区的人员,组织经培训过的救护 人员抢救伤员,并将伤员转移至安全地带;停止设备运转、灭火、隔离危 险区;清点撤出现场人员数量,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组织力量为前来应 急救援的人员创造条件。 4.3 应急指挥中心 (1)值班人员的行动:记录事故发生区报告的基本情况;按预案规定, 通知指挥部所有人员到达集中地点,并规定限时到达事故发生区;根据情 况的危急程度,或按预案规定通知各应急救援组织做好应急出动准备。 (2)应急救援工作小组的行动:根据事故发生区报告的情况,指示安 全技术人员进行危害估算;判断情况,研究应急行动方案,并向总指挥提 出建议。其主要内容是:事故危害后果及可能发展趋势的判断,应急的等 级与规模,需要调动的力量及其部署,公众应采取的防护措施;按总指挥 的指令调动并指挥各应急救援组投入行动。 4.4 通告程序 一旦项目管理人员、操作人员或警卫人员发现紧急情况,要立即用电 话通知信息管理人员,信息管理人员在应急总指挥未到位前,确定应急级 别,临时担任项目应急指挥,向项目应急总指挥、管理层通报,项目总指 挥接到通报后,按实施程序启动应急反应组织,并向项目外机构(业主、 业主代表、监理工程师)通报。 根据应急类型、发生时间和严重程度,依照法律、法规和标准向项目 外通报。在应急总指挥的指导下,信息管理人员按应急预案规定进行通讯 联络,核实各应急小组到位情况,并向应急总指挥汇报。 按法律法规的要求向员工、公众提供有关活动的信息。 报警电话须知 说明生产安全事故基本情况和已采用了哪些措施,以便救援人员事 1 先做好急救准备。 讲清楚事故发生的具体位置。 2 说明报救者单位、姓名、 (事发地)的电话,以便救护车(消防车、 3 警车)找不到地方时随时电话联系。 获取进一步信息,确认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 4 通完话后派人在现场外等候接应,同时清除现场道路上的障碍,以 5 便救护车能及时进行救护。 应急行动级别。 6 五、应急响应五、应急响应 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或驻地发生无法预料的需要紧急抢救处理的危险 时,应迅速逐级上报,次序为现场、安全质量部、抢险领导小组、上级主 管部门。由安全质量部收集、记录、整理紧急情况信息并向小组及时传递, 由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主持紧急情况处理会议,协调、派遣和统一指挥所有 车辆、设备、人员、物资等实施紧急抢救和向上级汇报。事故处理根据事 故大小情况来确定,如果事故特别小,根据上级指示可自行直接进行处理。 如果事故较大或施工单位处理不了则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进行请示,请求 启动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建设单位报预案仍不能进行处理,则由建设单 位安全质量部向政府部门请示启动上一级救援预。应急事故发生处理流程 如图 5。 值班电话 24 小时保持畅通。 紧急情况发生后,现场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护现场,及时抢 救伤员和财产,并由在现场的项目部最高级别负责人指挥,在 3 分钟内电 话报到值班室,主要说明紧急情况性质、地点、发生时间、有无伤亡、是 否需要派救护车、消防车或警力支援到现场实施抢救,如需要可直接拨打 120、110 等求救电话。 值班人员在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必须在 2 分钟内将情况报告到紧急 情况领导小组人员和副组长。小组组长组织讨论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出如 何进行现场处置的指令。分派人员车辆等到现场进行抢救、警戒、疏散和 保护现场等。由综合办公室在 30 分钟内以小组名义打电话向上一级有关部 门报告。 遇到紧急情况,全体职工应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主动积极地投身 到紧急情况的处理中去。各种设备、车辆、器材、物资等应统一调遣,各 类人员必须坚决无条件服从组长或副组长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诿、 阻碍紧急情况的处理。 六、突发事件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应急处置 6.1 人员财产保护 (1)安全撤离、人员查点 施工过程中若发生坍塌紧急情况时,现场值班人员要在第一时间立即 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如果情况危急时,应立即组织所有现场施工人员尽可 能地撤离疏散到安全地带,洞内施工人员由班组长带队全部撤离。被困施 工人员来不及撤离的,应选择衬砌台车等安全平台进行自我保护,等待项 目组织救援,同时根据实施情况迅速组织救护工作。由应急指挥人员指定 保卫人员对疏散人员进行查点,并对查点情况向项目副指挥汇报,项目副 指挥向总指挥汇报。确保无安全威胁的人员后,再将受安全威胁的施工机 械财产实施转移至安全地带。将加以安置保护, (2)危险区进入管制:根据现场危险情况,设立警示或警告标示,只 能由抢救人员、事故调查人员进入,确保无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 (3)组织抢救 各班组及时清点人员,确认有无被困人员,并集结待命,不得私自 外出; 组织抢险突击队,由各工班抽调精壮工人组成,负责安装挡护拱架, 堆砌砂带; 在配备充分照明、救生设备时,由项目部决定组织身体素质好、水 性高的工人进洞执行搜索救援活动; 卫生员做好准备,并视情况提前与定点医院联系。 (4)供电与照明 在坍塌可能危及到洞内变配电设施时,应果断断电,防止个别线路 漏电发生意外;险情排除后,经检查确认安全后可恢复供电; 启动专用照明线路,保障隧洞内必要的照明需要。 (5)设备 在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