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普罗科菲耶夫( s e r g e yp r o k o f i e v ) 是二十世纪前半叶活跃的、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 钢琴家、指挥家,他结合了巴洛克和古典时代传统形式及现代作曲技法创作了数量非常多 的优秀作品,是二十世纪具有代表性的伟大、杰出的俄罗斯音乐家。 本文主要通过理论知识、及作曲家的音乐风格与第三钢琴协奏曲相结合去分析这首作 品。首先从作曲家生活的时代背景开始,生活经历,创作历程,各个创作时期的特点、有 关于钢琴协奏曲的概要说明、作曲家创作第三协奏曲时的背景及风格特点等等,然后通过 这些理论知识起到帮助演奏的作用 关键词: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音乐特征 n a b s t r a c t s e r g e yp r o k o f i e v i st h ef i r s th a l fo ft h e2 0 t hc e n t u r ya c t i v e ,t h eg r e a tr u s s i a nc o m p o s o r , p i a n i s t ,c o n d u c t o r , h ec o m b i n e st h eb a r o q u ea n d c l a s s i c a le r a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f o r m sa n dt e c h n i q u e so fm o d e m c o m p o s e rc r e a t e dan u m b e ro fv e r ym a n yo u t s t a n d i n gw o r k s ,a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o ft h et w e n t i e t he e n t u r y sg r e a t , o u t s t a n d i n gr u s s i a nm u s i c i a n s i nt h i sp a p e r , t h et h e o r e t i c a lk n o w l e d g e ,a n dt h ec o m p o s e r sm u s i ca n ds t y l eo f c o m b i n i n gt h et i f f r dp i a n oc o n c e r t ot ot h ef i r s ta n a l y s i so ft h i sw o r k f i r s t ,f r o mt h e c o m p o s e ra g a i n s tt h eb a c k d r o p o fk f e ,l i f ee x p e r i e n c e s ,c r e a t i v ep r o c e s s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v a r i o u sc r e a t i v ep e r i o d ,o nt h eo u t l i n eo ft h ep i a n oc o n c e r t o ,t h e n i r dc o n c e r t o ,t h ec o m p o s e rc r e a t e dt h eb a c k g r o u n da n d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e so fs t y l e , a n d s oo n , t h e nt h e s et h e o r i e so f k n o w l e d g eh e l p f u lt op l a yt h er o l e k e yw o r d s :s e r g e yp r o k o f i e v t h et h i r d p i a n oc o n c e r t om u s i cf e a t u r e s 1 1 1 致谢与声明 致谢 在论文的撰写期间,衷心感谢导师李民副教授对本人的精心指导。此外, 还要感谢我所有的课程老师和系领导老师们的热情帮助和支持! 老师的言传身教 将使我终生受益! = = = = = = = 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 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 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 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签名: 3 0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国音乐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 中国音乐学院拥有在著作权法规定范围内学位论文的使用权, 其中包括:( 1 ) 已获学位的研究生必须按学校规定提交学位论文, 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研究生上交的学位论 文;( 2 ) 为教学和科研目的,学校可以将公开的学位论文作为资料 在图书馆、资料室等场所供校内师生阅读,或在校园网上供校内师 生浏览部分内容;( 3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 法,向国家图书馆报送可以公开的学位论文。 本人保证遵守上述规定。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绪论 普罗科菲耶夫( s e r g e yp r o k o f i e v ,1 8 9 1 1 9 5 3 ) 是二十世纪前半叶伟大的 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他结合巴洛克和古典时期传统创作形式及现 代作曲技法创作了数量非常多的优秀作品,是二十世纪具有代表性的俄罗斯音 乐家。 在我准备毕业音乐会曲目的过程中,一直希望能够在毕业音乐会上演奏一 首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作品,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推敲,我选择了他的五首协奏 曲当中的最主要的作品之一第三钢琴协奏曲作为我毕业音乐会的曲目, 因为这是他创作于成熟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要弹奏好这首作品, 需要从了解普罗科菲耶夫的生平、整个创作生涯每个时期的特点及其主要钢琴 作品出发,对作曲家所处时代的背景及有关第三钢琴协奏曲音乐风格的详细研 究。 普罗科菲耶夫所生活的二十世纪俄罗斯,当时社会比较混乱,又逢战争时 期,因此在作曲家的创作中也综合了包括后期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 n e o 一弋l a s s i c i s m )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s o c i a l i s tr e a l i s m ) 等不同的风格,在具 备这些风格的同时,他的音乐作品还具有抒情性、古典性、革新性、律动性 ( 托卡塔) 及奇特幽默( g r o t e s q u e ) 五大音乐创作特点,由此可见,要充分了 解他的音乐创作是有很大挑战性的。 同时,普罗科菲耶夫是2 0 世纪最多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几乎遍布了 所有的创作体裁,比如说钢琴奏鸣曲、协奏曲、交响乐、大合唱、歌剧、舞 剧、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儿童音乐、民歌改编曲、戏剧及电影的配 乐、浪漫曲、歌曲、清唱剧等等,其中钢琴作品在作曲家整个创作生涯中占有 重要位置,而在他所有钢琴作品中,第三钢琴协奏曲至今是被演奏次数最多 的,经典中的经典之作,是伟大的钢琴作品之一。 本文主要通过理论知识及作曲家的音乐创作风格等对第三钢琴协奏曲进行 分析。首先从作曲家生活的时代背景开始,包括生活经历、创作历程以及各个 创作时期的特点、有关于作曲家创作第三协奏曲时的背景及风格特点等等,可 以通过对这些相应的理论知识了解起到帮助演奏的重要作用。我相信,通过对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文学艺术的创作方法之一这个术语及其定义是在1 9 3 2 至1 9 3 4 年苏联文艺界关于 创作方法问题讨论过程中,由作家和理论家提出、经斯大林同意后确定下来的。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 定义,在1 9 3 4 年全苏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通过的苏联作家协会章程里作了如下的表述:“社会主义现实主 义,作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 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 务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保证艺术创作有特殊的可能性去发挥创造的主动性,去选择各种各样的形 式、风格和体裁” v 普罗科菲耶夫整个生平、音乐作品、音乐风格、以及对第三钢琴协奏曲的音乐 风格分析,可以让我在实际演奏中的音乐处理上体现出具有理论背景的演奏。 第一章创作背景 第一节2 0 世纪俄罗斯音乐流派及时代的背景 在普罗科菲耶夫生存的年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战争年代,但是也正是这样 的一个时局下,造就了这样一位伟大的音乐家、艺术家。 在1 9 世纪中叶以前,可以说当时的欧洲音乐是以德奥体系为中心的,但 是,到了1 9 世纪末,创作脱离德奥音乐传统模式、弘扬自己国家民族特性的作 品的潮流,在俄罗斯、东欧地区、北欧地区及西班牙等各地方开始盛行,也就是 民族主义音乐( 是在浪漫主义音乐语汇中加入民族音乐特征的一种音乐形式) , 当时跟随潮流的作曲家们所创作的( 运用民歌旋律、民族舞蹈、舞曲、民族历史 素材等) 音乐作品中,可以找到这类民族主义音乐的因素。 在俄罗斯,音乐方面的民族主义运动最为活跃,代表人物有著名作曲家格林 卡( m g 1 i n k a ,1 8 0 4 1 8 5 7 ) ,他创作的歌剧伊凡苏萨宁( i v a ns u s a n i n ) 又 名为沙皇献身( al i f ef o rt h et s a r ) ,这部运用俄罗斯的民歌旋律、民族 舞蹈的节奏、民族的历史、传说等等作为素材创作的作品,更加激发了当时的俄 罗斯的民族主义运动。在格林卡的带领下,俄罗斯五人组( t h er u s s i a nf i v e ) 也跟着活跃起来。俄罗斯五人组在确立脱离意大利、法国、德奥等欧洲音乐影响 的、独特的并只属于俄罗斯风格的音乐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十世纪前半叶,1 9 1 7 年苏联革命前后,开始形成了苏联( 俄罗斯) 现代音 乐,这一时期的民族主义、神秘主义、新古典主义、原始主义及后期浪漫主义的 作曲家回活动非常频繁。这些作曲家们基本分为两派:固守传统俄罗斯音乐的传 统派,及想要将俄罗斯传统音乐向现代化音乐发展的激进的革新派。相比传统 派,革新派的规模小一些,但是更加积极进取,他们主办了由艺术世界( w o r l d o fh t ) 运动的领导者们组织的系列音乐会之一“现代音乐之夜”,通过这次机 会,普罗科菲耶夫向世人们演奏了自己的钢琴作品,并作为作曲家开始正式在世 界乐坛上活动,他运用了大胆的不和谐音响使他被认为是“前卫 ( a v a n t - g a r d e ) m 俄罗斯五人组:鲍罗丁九b o r o d i n ,1 8 3 3 - - 1 8 8 7 、区伊c c u i ,1 8 3 5 - - 1 9 1 8 、巴拉基列夫l i b a l a k i r e v 。1 7 1 9 1 0 、穆索尔斯基m m u s s o r g s k y ,1 8 3 9 - - 1 8 8 1 、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n l i m s k y k o r s a k o v ,1 8 4 4 - - 1 9 0 8 。浪漫主义者:格拉祖诺夫( a g l a z u n o v ,1 8 6 5 1 9 3 6 ) ,神秘主义者:斯卡里亚宾( a s c r i a b i n , 1 8 7 2 一l 9 1 5 ) ,原始主义及新古典主义:斯特拉文斯基( i s t r a v i n s k y 1 8 8 2 1 9 7 1 ) ,后期浪漫主义:拉赫马尼诺夫 ( s r a c h m n i n o v ,1 8 8 2 一1 9 7 1 ) 艺术的音乐家而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1 9 1 7 年,由于苏维埃革命共产主义政府的建立,从此之后苏联的作曲家们必 须创作支持并强化政府思想的音乐。列宁政府时期,虽然在音乐文化活动方面对 于音乐家的表现给予了更多的自由,但是斯大林执政后,为了强化共产主义观 念,只保护赞扬政府的音乐,严格的审查艺术作品,由于这个原因,使包括普罗 科菲耶夫在内的大部分艺术家都离开了俄罗斯去往欧洲或美国等国家生活、创 作。但是随着普罗科菲耶夫在国外生活的时间越久,就会感到越来越缺少创作的 源泉,所以他最终还是决定结束长达十几年旅居国外的生活,于1 9 3 6 年归国。 归国之后,他尝试了实用性更强的音乐( 电影音乐、宣传性的歌剧、教育方面使 用的音乐、为了孩子创作的音乐等等) 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s o c i a l i s tr e a l i s m ) 音乐,也表现出了更为简洁的音乐创作风格。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俄罗斯音乐因为普罗科菲耶夫、哈恰图良( a k h a c h a t u r i a n ,1 9 0 3 一- 1 9 7 8 ) 、肖斯塔科维奇( d s h o s t a k o v i c h ,1 9 0 6 - - 1 9 7 5 ) 等杰 出的音乐家得到了更好的发展,特别是在确立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s o c i a l i s t r e a l i s m ) 的音乐创作风格及用音乐体现人生与音乐之间的感情内容方面做出了极 大的贡献。 在斯大林逝世后,俄罗斯政府发表了想要帮助音乐家创作的想法之后,所有 当时被批评为形式主义的十二音体系、无调性等音乐形式都得到了更自由的发 展。 第二节普罗科菲耶夫的生平及其作品 一、普罗科菲耶夫的生平及作品概述 谢尔盖谢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 s e r g e ys e r g e y e v i c hp r o k o f i e v ) 1 8 9 1 年4 月2 3 日出生于松佐夫卡村,于1 9 5 3 年3 月5 日与斯大林同一天逝世。他出 身于一个农艺师的家庭,五岁开始在其母亲的指导下学习音乐,1 9 0 2 年至1 9 0 3 年跟随格里埃尔( p r g 1 i e r e l 8 7 5 _ 1 9 5 6 ) 学习作曲。在作曲家1 4 岁时就考入圣 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及作曲,在这之前他已经创作了四部歌剧、一部交响 曲、两首奏鸣曲及一些钢琴小品,是一个极富有天赋的作曲家。他在音乐学院期 间学习作曲时师从于里亚多夫( a k l i a d o v ,1 8 8 5 - - 1 9 1 4 ) 、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 ( n a r i m s k i k o r s a k o w ,1 8 4 4 - - 1 9 0 8 ) ,在上指挥班时跟随车列普宁 ( n t c h e r e p n i n ,1 8 7 3 1 9 4 5 ) 学习,在学习钢琴时师承于叶西波娃( a n n a o a v a n t g a r d e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从欧洲兴起的艺术运动,他们否定既成观念及其他流派,要形成一个 新的由立体派、表现主义、达达主义( d a d a i s m ) 、超现实主义等革新艺术组成的统称为a v a n t - g a r d e 2 e s p o v a ) ,他的老师们都是在音乐领域著名的、杰出的音乐家。 普罗科菲耶夫作为一个作曲家,对一些新奇的表现方法体现出了浓厚的兴 趣,并愿意尝试各个音乐领域的创作,虽然他创作的作品大部分是钢琴音乐,但 是并不局限于钢琴,比如说他在革命前就创作了很多涉及各个体裁的作品:钢琴 作品有四首奏鸣曲、两首协奏曲、还有套曲讽刺、瞬间、 托卡塔等 等,除此以外,其他作品还有玛达琳娜、赌徒两部歌剧,舞剧七个爱 开玩笑的丑角的故事,第一交响曲等等。 从1 9 0 8 年开始,普罗科菲耶夫以一个钢琴家及指挥家的身份在音乐领域展开 了广泛的音乐活动,他于1 9 1 8 年起往返于美国与欧洲各国,直至他1 9 3 6 年正式归 国。他在国外期间的前期,举行了很多音乐会活动,演出自己的作品。1 9 2 2 年他 居住在德国,次年移居法国巴黎。普罗科菲耶夫在国外的这段时期,对戏剧题材 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在国外时期创作的歌剧有三个橘子的爱情、火天 使之后,在1 9 2 5 至1 9 3 0 年间,他分别为佳基列夫剧团创作了钢花跳跃、 浪子,及为大歌剧歌剧院写了舞剧在德涅柏河上。在作曲家的这段期间 创作的主要器乐作品有:第三、第四、第五钢琴协奏曲,第五钢琴奏鸣曲及第 三、第四交响曲。到了侨居生活的最后几年,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原动力不像在 祖国时期那么旺盛,他认为这是因为离开了祖国时间过长导致的,用他自己的话 说,就是“我的双耳必须听到俄罗斯语言,我必须和我的同胞说话,只有他们才 能使我重新得到这里所得不到的东西:自己的歌,我的歌” 由此可见,俄罗 斯的生活才是他真正的创作源泉及原动力。 旅居国外的期间,由于政治环境的影响,普罗科菲耶夫几次回访苏联都曾遭 遇不太愉快的经历。比如说1 9 2 9 年,由于“无产阶级音乐协会”的抗议,舞剧 钢花跳跃不得不停演。尽管如此,普罗科菲耶夫仍然于1 9 3 6 年携同全家坚定 地回到祖国。普罗科菲耶夫归国后,他积极投入了教学工作,也积极推动了俄罗 斯音乐的发展,在1 9 3 9 年至1 9 4 1 年间,担任了莫斯科作曲家协会副主席。然而这 都没能保证他的音乐不受政治打击。1 9 4 8 年,联共( 布) 中央委员会以“形式主 义”的名义批判了普罗科菲耶夫( 同时遭到批判的还有:肖斯塔科维奇、哈恰图 良等。反对“形式主义”的口号排除一切被认为不恰当的艺术追求) 。比如说, 普罗科菲耶夫曾在一份对自己的批评性文章中写道:“西方艺术已经发展到艺术 的形式和手段高于内容的阶段广大群众无法理解形式上的变化:我自己也犯有 同样的错误,因受到西方某些流派的影响而存在形式上的缺陷毫无疑问,我已 犯下无调性的错误 并在忏悔末尾加上:“我将寻求一种清晰的音乐语言,能 使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理解的音乐语言静回 。生卒不祥,曾师从于莱谢蒂茨基( t h e o d o rl e s c h e t i z k y 。1 8 3 0 一1 9 1 5 ) 。普罗科菲耶夫文化艺术出版社徐月初辑译p 2 环球经典名曲导读续集3 9 普罗科菲耶夫 上海音乐出版社陌 3 虽然他在归国后有不甚愉快的遭遇,但是正是在这一创作时期,他真正进入 到了一个繁盛、多产的新时期。主要代表作有: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俄罗 斯艺术乃至世界艺术的杰出作品,完美的结合了原作莎士比亚的思想深度及现实 主义。以俄罗斯题材创作了歌剧谢苗科特科,这为俄罗斯歌剧艺术开创了 新的道路。在电影音乐上也具有深远的影响,主要代表作有为电影亚历山 大涅夫斯基创作的电影音乐,以及结合了民族主义风格的伊凡雷帝的电 影音乐。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是普罗科菲耶夫儿童音乐作品的著名代表作,创 作手法非常新颖。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在同时期( 卫国战争开始后) 回,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 融入了很深的战争色彩,大部分作品都以战争为主题,是他整个创作生涯当中非 常重要的时期。在器乐曲方面最著名的就是他的第六、第七、第八这三首战争奏 鸣曲,及第五、第六交响曲。同时体现战争题材的还有抒情歌剧修道院里订终 身、舞剧灰姑娘,歌剧真正的人( 作曲家最后一部歌剧) ,尤其是根 据托尔斯泰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创作的歌剧,是作曲家的代表作之一,也是 俄罗斯歌剧艺术史上辉煌的一页。 战后,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透出了明朗、纯朴的音乐特征及清晰的古典主义 风格。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第九钢琴奏鸣曲、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青少年题 材的冬日的篝火及保卫和平( 这两部作品曾获得苏联国家奖金) 、舞剧 宝石花的故事。第七交响曲这部作品让普罗科菲耶夫在1 9 5 7 年成为了第一个 获得列宁奖金的人。 在作曲家德整个创作历程中多次获锝国家荣誉,1 9 4 7 年,获俄罗斯联邦人民 艺术家称号;1 9 4 3 - 1 9 5 1 年,6 次获苏联国家奖金。1 9 5 7 年获列宁奖金。 二、普罗科菲耶夫各个时期的主要钢琴作品 作为二十世纪前半叶活跃的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普罗科菲耶夫是2 0 世纪创 作钢琴作品的作曲家中,最多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整个创作生涯中,基本可分 为三个时期,分别是从青年时期到离开俄罗斯去欧洲之前( 1 9 0 7 - 1 9 1 8 ) ,去欧 洲活动的时期( 1 9 1 8 - 1 9 3 6 ) 和结束国外旅居生活归国后到作曲家去世期间( 1 9 3 6 1 9 5 3 ) 。他的作品按照活动的年份及国家分为早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期。 ( 一) 早期( 1 9 0 7 - 1 9 1 8 ) 这个时期普罗科菲耶夫在创作作品时频繁使用后期浪漫主义半音阶,反对过 度精致的创作技巧,并充满乐观主义的精神。他同时运用钢琴丰富的音响特点和 钢琴本身所具有的打击乐特质创作钢琴作品。虽然他早期的作品不像后期作品充 满了抒情因素,但是早期的钢琴作品律动感非常强,大胆的旋律进行,华丽的乐 1 9 4 1 年6 月1 9 4 5 年5 月,历时4 年的苏德战争,苏联人称之为。伟大卫田战争” 4 段等,这需要演奏者具备相当敏捷的技巧和力量。 主要钢琴作品有:降d 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o p 1 0 ) 、g , b 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 o p 1 6 ) 、f d , 调第一钢琴奏鸣曲( o p 1 ) 、d i , 调第二钢琴奏鸣曲( o p 1 4 ) 、a 小调 第三钢琴奏鸣曲( o p 2 8 ) 、c 小调第四钢琴奏鸣曲( o p 2 9 ) 、四首钢琴练习曲( o p 2 ) 、钢琴小品各四首( o p 2 、3 ) 、c 大调钢琴托卡塔曲( o p 1 1 ) 、钢琴小品十首( o p 1 2 ) 、钢琴套曲讽刺( o p 1 7 ) 、瞬间( o p 2 2 ) 。 ( 二) 中期( 1 9 1 8 1 9 3 6 ) 这期间是在美国和巴黎渡过的时期,当时,他的名声比起作曲家更有名的是 钢琴家。初期作品中的活力已经消失,大部分是在后期作品中也能看到的普罗科 菲耶夫的抒情性可以说还没有到完全成熟的时期。 这个时期主要钢琴作品有:c 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 o p 2 6 ) 、降b 大调左手第 四钢琴协奏曲( o p 5 3 ) 、g 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 o p 5 5 ) 、c 大调第五钢琴奏鸣曲( o p 3 8 ) 、两首钢琴小奏鸣曲( o p 5 4 ) 、钢琴套曲老祖母的故事( o p 3 1 ) 、钢琴 小品四首( o p 3 2 ) 、歌剧三个橘子的爱情选段改编成钢琴协奏( o p 3 3 ) 、自 在之物( o p 4 5 ) 、钢琴小品三首( o p 5 9 ) 、钢琴套曲思念( o p 6 2 ) 、儿童 音乐简易钢琴小品十二首( o p 6 5 ) 。 ( 三) 后期( 1 9 3 6 1 9 5 3 ) 再一次回到祖国后的期间,作曲中含有大量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内 容,但是从形式及创作体裁上来讲最多样的时期。他创造出的作品,在这段时期 的后半段在处理上越来越表现出抒情、安定、温和等倾向。虽然表现了现代技法, 几乎没有违反原则及复杂的感觉,透明、容易理解的方式中,以古典为原则的音 乐角度上创作作品。这一时期是作曲家创作的繁盛时期。 后期钢琴代表作品:被称为“战争奏鸣曲”的三首钢琴奏鸣曲第六号( o p 8 2 ) ,第七号( o p 8 3 ) ,第八号( o p 8 4 ) 及钢琴奏鸣曲第九号( o p 1 0 3 ) ,c 大调第五 钢琴奏鸣曲( o p 1 3 5 ) 、未完成的e d , 调第十钢琴奏鸣曲( o p 1 3 7 ) 和两台钢琴与弦 乐队协奏曲、钢琴小品十首罗米欧与朱丽叶( o p 7 5 ) 、加伏特舞曲第四号一选 自戏剧哈母雷特中的音乐( o p 7 7 - a ) ,改编自灰姑娘中的三首小曲( o p 9 5 ) 、l o 首小曲集( o p 9 7 ) 、5 首小曲集( o p 1 0 2 ) ”等、钢琴小品集( o p 9 6 ) 。 5 第二章普罗科菲耶夫钢琴音乐的主要特征 第一节概述 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音乐创作数量繁多,体裁也非常丰富,在这些多样的音 乐体裁当中,对他的创作风格的研究有很多,也有很多的学术论点,但是有五个 因素是在他的自传中提到的:“在我创作的作品中有这样的几个原则:首先是古 典性,在我幼儿时期倾听母亲演奏的贝多芬奏鸣曲时就深深扎根于我的内心当 中,古典音乐给我的影响可以在奏鸣曲、协奏曲这样新古典主义的作品中看出 来;第二个就是革新性,我开始追求音乐创作的革新性是在塔涅耶夫( s e r g e ii v a l l o v i c ht a n e i e f f ,1 8 5 6 1 9 1 5 ) 嘲笑我早期作品的和声之后开始的,一开始只 是追求突出个性,但是后来慢慢变成寻求怎样才能更强烈的表现情感的音乐语 汇;第三个是托卡塔( t o c c a t a ) 及动力性( m o t o r ) 因素,这是受到了舒曼( r s c h u n m a l l l l ,1 8 1 0 一1 8 5 6 ) 的托卡塔性的影响;第四个因素是抒情性,虽然偶尔没有与旋 律相结合,但是大部分抒情性都通过幻想式的旋律体现出来了。而且维持长的旋 律线经常是为了保持其梦幻抒情性。我对抒情性虽然一开始很长时间持否定态 度,但是慢慢在我的作品中体现出来并成为了不可取代的功能性;第五个是奇特 的幽默因素,在我的字典中g r o t e s c o 这个词解释为通过奇特的幽默因素在创 作中表现出滑稽戏弄嘲笑讽刺暗示等情绪”这五大音 乐特征,我认为很有代表性,也表达得很贴切的,就是作曲家在创作时遵循的五 个原则,即:古典性、革新性、托卡塔式的节奏音型、抒情性及奇特的幽默风 格。一 第二节创作五大原则 一、古典性 普罗科菲耶夫在小的时候,是每次在母亲弹奏贝多芬的琴声下进入梦乡的, 而对于古典主义的喜爱深深渗入到他的作品当中。例如他在2 6 岁时创作的d 大调 第一交响曲就命名为“古典”,这部作品传承了古典作曲技法,运用了传统曲式 来紧扣乐曲主旨,可见他对古典音乐风格的追求及继承。在西欧的作曲家中,他 最尊敬的也是贝多芬,他把贝多芬看成大胆的革新家。 二、革新性 普罗科菲耶夫的革新性主要体现在他为了进一步追求可以更加强烈地表达感 m 钢琴音乐 作者:j o h ng i l l e s p i e 金京林译大丘大学出版社p 4 1 8 6 情的手段,试图在1 7 、1 8 世纪古典原理的基础上加入属于自己的和声语言方面。 比如说,在他的作品中不难听出类似不规则的节拍、全音阶进行中的不谐和音、 节奏的不规则性、多重调性( p o l y t o n a li t y ) 、积极的前奏等创作特点,都是对于 传统的和声观念的大胆革新。这一特性在作曲家的大部分作品当中都体现了出 来。 三、托卡塔式的节奏音型 作曲家创作中的托卡塔因素主要体现在节奏方面,这一因素对节奏的生命力 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主要采用持续反复的节奏模式,节奏非常强烈及明确;在快 速音乐中,为了达到强烈的极端效果,重复使用简单的固定音型的模型。比如 说这首协奏曲第一乐章的呈示部及再现部副部的后半部分,不断的在一个音区重 复着同样的三连音节奏型( 参考谱例6 ) 。 四、抒情性 普罗科菲耶夫是在2 0 世纪作曲家中,在采用抒情性旋律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作 家。他认为旋律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并且在构思旋律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到其 抒情性,例如第三钢琴协奏曲中第三乐章的抒情乐段,音域宽广,混合大跳及 半音进行( 参照谱例2 2 ) 的抒情旋律同时具备了抒情气质及俄罗斯风格。他的带 有俄罗斯风格的抒情在后期的作品中表现的更加浓厚。 五、奇特幽默风格( g r o t e s q u e ) 回 这是普罗科菲耶夫特有的一种包含略带淘气的可爱、嘲弄、讽刺、暗示等内 容的新奇风格( g r o t e s q u e ) ,而且在这基础上还增添了些许滑稽幽默的成份。这 一特点不仅体现在它的器乐作品当中,在很多歌剧、舞剧等创作题材中也显现出 来作曲家特有的新奇的幽默性,比如说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三个橘子的爱 情故事、灰姑娘等等作品中都可以领略到其带点讽刺的幽默感。 普罗科菲耶夫提到的这五大创作原则,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这些原则有机 地结合在他的作品中,当然也包括第三钢琴协奏曲。同时,我认为他创作中的民 族性特点也是非常突出的,尽管这一点作曲家本人并未提及。 从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为自己身为俄罗斯人而感到骄傲,他 。固定音垄 o s t i n a t o :起源于意大利k - - s t u b b o r n ( 顽固) ,指在整个乐曲中同样的声部及音高,不断重复 的同样的音型,这个音型可能是一个节奏模式、主题的一部分,也可能是一段完整的旋律 。e w e nd a v i d ( t h en e wb o o ko fm o d e r nc o 叩s e r s p 3 0 2 g r o t e s q u e :一种以词义本意定义的艺术风格一原来从意大利语“g r o t e s c o ”起源,在口语中,g r o t e s q u e 通常被解释为梦幻的、异乎寻常的、奇怪的,但是在形容艺术风格时,是一个不带贬义的、客观的中性 词 7 的民族自豪感强烈地驱使他在创作中追求俄罗斯民族风格。虽然他的生命中曾有 一段漫长的国外生活,但是并没有削减普罗科菲耶夫对俄罗斯的想念与热爱。他 的俄罗斯风格不仅体现在和声及旋律方面,虺表现在音乐形象刻画上面,例如第 三钢琴协奏曲中,他运用了只属于俄罗斯的音乐语言及特有的和声语汇来描绘生 动的音乐形象,让我深深体会到了俄罗斯民族的个性色彩。 综上所述,普罗科菲耶夫所创作的钢琴音乐作品中,在结合了古典性、革新 性、托卡塔式的节奏音型、抒情性及奇特的幽默风格的基础上,注入了浓厚的俄 罗斯风格,在体现钢琴音乐的这些基本创作特征方面,第三钢琴协奏曲可以说是 其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这五大创作特征及民族性在本曲终体现得淋漓尽 致。 8 第三章钢琴音乐主要特征实例分析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 第一节第三钢琴协奏曲创作背景概述 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于1 9 2 1 年在法国创作完成,那时是他的旅 居国外时期,是集作曲家创作技巧、风格、特征之大成的,也是现在古典乐坛上 广为流传并受人喜爱的一部杰出的作品。但是这部作品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事实 上是一部积累多年的优秀作品,曲中大部分主题旋律是作曲家之前就写好的,例 如,第二乐章的主题写于1 9 1 3 年( 参照谱例1 ) ,第三乐章的第一及第二主题来 源于1 9 1 8 年作曲家构思的未完成的弦乐四重奏。这首作品除了具有技巧性及强 烈的民族性之外,还巧妙地运用了托卡塔式的动感因素、古典性、抒情性、革新 性、充满奇特幽默风格等普罗科菲耶夫所遵循的五大创作特征。 谱例1 : t吼厂1 :;i y - jh 1 门。i f 一、 商一妻。一一 三。一 脚马ct 芒二 l 警曼, i - _ 、- _ 王j墨量 苷i 。r i 。1 :li套 善一 置 、 另一方面,整个作品除了突出体现了作曲家的五大创作特征,还具有浓厚的 俄罗斯民族风格,并且他认为俄罗斯的音乐文化具有很深远辉煌的未来。普罗科 菲耶夫特有的民族风格不仅仅是体现在旋律及和声方面,也体现在形象刻画上 面,这在第三钢琴协奏曲中尤显突出。 o 酱罗科菲耶夫文选回忆录评传 徐月初辑译p 1 3 3 9 第二节乐章分析 一、第一乐章 一开始由没有任何伴奏的单簧管演奏出的乐队主题旋律带有俄罗斯式的抒 情,( 参照谱例2 ) 谱例2 : (orohe。s警tra) 1 本曲的第一乐章的钢琴主题,出现得非常有特点,在乐队奏完共十小节的带有俄 罗斯民歌风格的段落后,有一段由一连串急速的经过句作为呈示部主题的引子 ( 参照谱例3 ) ,引出钢琴的主部主题( 参照谱例4 ) 。像凭空出现一样,成为迎 接朝气蓬勃的主部的铺垫。主部节奏刚毅、尖锐的个性形象,行云流水般的乐队 经过句和钢琴之间形成了相互呼应的紧张效果。 谱例3 : 一,一 一it777 了 t 。 。 乙o c 睨 n 一 1o 谱例4 : 副部主题也是非常富有普罗科菲耶夫的风格,包含了带点古典风格的典雅、 带点新奇淘气的幽默、又有点抒情性等特征。( 参照谱例5 ) 谱例5 : 在乐队一次,钢琴两次的副部主题呈现后,音乐变得越来越尖锐,节奏更快 而且变成交错、跳跃的三连音,与乐队部分相互衬托、呼应,在最后部分钢琴的 ,、k,、,、1 三连音与乐队的十六分音符纠错之间到达副部的高潮,这是本乐章的第一次高 点。( 参照谱例6 ) 谱例6 : , 皇| t i ei 警 t j e j 七d , e i - _j _ i _ + 卜 ,_ ,j 一 , n 一,1 j 一 , 耵一r _ _ 一,_ 一n _ _ 。- _ 一1 1 - _ _ 蔓一 一 妒 u 妒 u 一 8 “1 ;一考粤 ,_ _ _ 一 ,彳节寻烀寻籽呼崞孵9 7 q 口? i l l , a l l 一一一一 谱例7 : 为了从展开部回到主题,采用t 2 5 d 、节的一个很长的经过句,而这段由十六 分音符构成的经过句正是再现部主题的引子( 参照谱例8 ) ,主要素材取材自呈 示部主题的引子( 参照谱例9 ) 。可想而知,作曲家在创作本曲时是深思熟虑 的,为以后的发展设计早就做好了铺垫。 13 谱例8 : 唾一 ; 。1jj l 一_ 一一 一一一一一f 牟i e _ 一 ,ill生iij ij一一 一 fllffiilii 。 。 ,- - 一 。_ - _- - 一- - - - - - - i 量p ,。0 印i d 一一lj 一|i ,。 -7 。 一 , ; 在这个主题引子的引申后,和乐队一起冲向明朗的再现部主题。主题再次出 现后,变得更加强劲,也显得更加活力充沛。副部由更加错综复杂、跳跃的经过 句及气势雄伟的和弦经过旬构成,整体情绪也变得更加激烈、紧张。 1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尾声部分又重现了主部主题的引子( 参照谱例1 0 ) ,非常快速、均匀的跑动 经过旬之后突然打断一样在c 大调主音上辉煌的结束了第一乐章。 谱例1 0 : - 一 。- l _ _ _ _ - _ - 15 谱例1 1 : n a 墨喝l o - , 。c 性i 一i q r in i l、专 _ _ i jiiiiir 1 q l l = ( i 【 i 1 工 ,i l ,c i 二 : ijll 第一变奏钢琴保持了主题的旋律线条,在原有的基础上作了非常动听、精致、美 妙的修饰。( 参照谱例1 2 ) l 。工1 彗1 嗥j 曼皇b 善名“jj1i 牖;。:i 施; 7 ii til。 io 。k l 一 脚 岛乏 1 o 印 l | 三 i 置 叩e # e d i m 。 # 霉 e # 暑 第二变奏由整体急促的十六分音符跑动旬构成,尖锐而又富有个性,如狂风骤雨 般让人措手不及。这时作曲家青年时期想要破坏传统的想法体现了出来,他仿佛 重新解释了变奏曲式的意义,从第二变奏开始,就急剧地想要改变原来的旋律。 ( 参照谱例1 3 ) 16 谱例1 3 : 两 一。o iee 已l iii 严fiii 。 严芦fl oio i 。 一:暑- h 1 i v u ,、 垂砉i二广r 。 1l卤驿垂摹 一 脚 、: f a l l e g r o c o t 7 t r - b - 一 - _。_ 。 ; 善 摹誊善 尊善 工 霉d _ k-y o 一 谱例1 4 : v 童t 第四变奏是慢板,在这段当中,情绪急速降温,变得非常冷酷,甚至显得有些恐 怖。在毫无血色的旋律进行下,略带印象主义的和声色彩制造了神秘的色彩。 ( 参照谱例1 5 ) t7 谱例1 5 : 第五变奏是第二乐章情绪最为饱满的部分,积极向上、明朗化的进行让之前阴霾 的气氛一扫而光,在充满乐观精神的强烈的钢琴与乐队合奏中把气氛推向第二乐 章的顶点后,走向原有旋律构成的结束部。结束部钢琴反而变得较为次要,作为 乐队旋律的伴奏衬托以主题作为本乐章的结束。( 参照谱例1 6 ) 谱例1 6 : 整个第二乐章情绪起伏非常明显,每个变奏都具有自己特有的个性形象,但 是作曲家在每个变奏的结束部分都采用了同样的终止式( 参照谱例1 7 一a 、b 、c 、 d 、e 、f ) ,体现了他高超的作曲技巧以及勇于创新的革新精神,结合了传统的 曲式,同时保持了他一向的俄罗斯风格,并且运用了尖锐、幽默、动感等风格要 18 素。 谱例1 7 - a :主题终止式 东- :l i - 。宣il 塞 翥 j i u f ll =i ”瓠昏 e 夕 7 1 厅 , 皇k 兰 二、 i 2i 。一 1 9 | |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 | 谱例1 7 - d :第三变奏终止式 f l 严f4 。暑f 。一 叫 - - q - - l一一:习 i _ 一 一一 ”u,iii 一 f _ ,l a t t 一,_ - 一、l f# e # e 至 磊- 。 i 、 , l _ - - _ 薯l 。l k i 、一 , ,;。 ll := = :i 。、j _- - - -一r,下一i , 卿j , f严ii 一一p 冬b 赵。 爹: poeori u 三、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可谓是整曲最精彩的部分。同第一乐章一样,也是技巧性、动力性 很强,集抒情、托卡塔式的快速进行为一体的。 第三乐章的主题一开始就显现出了充满弹力的托卡塔式的动力性及愈加尖锐 的发展,( 参照谱例1 8 ) 谱例1 8 : n n ,f a l r e ,l 柚 _ _ e = =节 复杂、丰满的织体及突破调性的和弦跳跃制造了积极、乐观、欢乐的气氛,在主 部主题呈示之后,钢琴与乐队进入错杂的三对八的副部进行当中( 参照谱例l 9 ) ,动感的节奏交错进行着,复杂的织体及尖锐的线条仿佛在渲染夸张的音乐 形象,普罗科菲耶夫就像一个漫画家一样,用属于自己的幽默向人们诉说着故 事。 2 1 谱例1 9 : 副部之后有一段主题的发展部分。,为最后辉煌、雄伟的欢乐之歌做出了充分的铺 垫,也和之后的抒情性中部形成了音乐形象上强烈的对比。首先,乐队演奏完中 部抒情主题( 参照谱例2 0 ) , 谱例2 0 : h h 之后出现了一段不和谐的钢琴部分插部,制造了怪异、阴森、略带恐怖的气氛。 ( 参照谱例2 1 ) 谱例2 l : 普罗在热情的表现方法体现在随后出现的歌唱性主题上( 参照谱例2 2 ) ,这段充 满俄罗斯民族风情的歌唱性主题,由于调性变化、无限宽广的音程和声色彩使整 个音响听起来更加饱满,旋律和内在的织体发展完美的配合,仿佛在叙述着生命 的美好,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以及坚定的信念,这段是整曲当中一支最让人心醉、 典雅高贵、充满神秘色彩并具有浓厚的俄罗斯风格的旋律,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 2 3 概念中,旋律的地位是很高的,他认为旋律永远都不会枯竭,并且一定要用自己 的语言表达出感情来,所以他的抒情音乐形象具有他特有的气质,非常清澈、含 蓄、纯洁、幻想般的浪漫主义气息,同时又不失冷静,又让人感受到温暖以及动 人性。 谱例2 2 : 愉快积极的再现部出现在了热情洋溢的抒情中部之后,在原有旋律的基础上 有所发展,气势更加宏伟,壮士般勇猛,整个织体丰满、强大。( 参照谱例2 3 ) 2 4 谱例2 3 : u 本乐章的再现部取消了副部,这在常理来看是有点不合逻辑的,普罗科菲耶 夫古典性的音乐特征正是体现在了他经常运用传统曲式创作作品,但是同时,他 的革新性又是体现在经常打破传统作曲技法上面。在第三乐章的再现部,他把带 有调性回归作用的副部去掉,主要发展进行了主题,让主题的发展代替副部进行 调性回归,这是对自己创作技巧的自信,也是结合传统和革新的作曲家独特的方 式。 再现部加强了托卡塔式的动力性,敲击性,作曲家想方设法地运用各种好像 偶然出现的音与和弦一起堆积使主题旋律( 参照谱例2 4 ) 更加激化、尖锐化、律 动感更强、带有“胡椒味”。越来越强烈的动力性节奏、炫耀的技巧性、充满 弹性的敲击性把整曲推向顶点,扣人心弦的结束部让人激动不已。 o 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 涅斯齐耶夫著选自普罗科菲耶夫文选回忆录评传 徐月初译p 1 3 7 一一 ”匹i 百。牵竿军丰 b 叫, 。 。,- 。 ii u1 rr r rr ij 1 i l ,鼬 l j 谨 li- ji 型 高芦帚 ” ,孓苫i - 3 - 0。 一 i 拿 阜字督 事 ,? ? ,t i - 事f? 。 , j ) 主 t f r型至厦1 堇诉r i j ,口 #蓍 r :售 # ,看 兰9 兰 一o l 脚 , r - - - l 第二节整体创作风格综述 这首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加气混凝土配料浇注工安全规范考核试卷及答案
- 社会辅导班营销方案策划
- 品牌展演活动策划方案
- 黄河护理入团考试题及答案
- 公司财务季度预算编制与执行指导
- 农机服务合同范本与风险提示
- 工程质量管理手势图解
- 园林景观台施工方案
-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与测试题
- 富民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
- 2023年建筑三类人员(B类)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2024年社会工作者之初级社会综合能力考试题库含答案
- 学校品牌塑造校园文化的关键因素报告
- 企业会计学学习资料
- 学校宿舍的卫生与定期清洁策略
- 危险化学品码头安全管理制度(3篇)
- 《电力机车构造(第2版)》课件 任务三 HXD3型电力机车空气管路系统分析
- 2019版 苏教版 高中通-用技术 必修 技术与设计1《第五章 设计图样的绘制》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
- 《列车运行图编制》课件
- 国际物流运输合同参考范本
- 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二)亮点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