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专业论文)论塞撒尔·弗朗克《交响变奏曲》的创作特征及演奏诠释.pdf_第1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论塞撒尔·弗朗克《交响变奏曲》的创作特征及演奏诠释.pdf_第2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论塞撒尔·弗朗克《交响变奏曲》的创作特征及演奏诠释.pdf_第3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论塞撒尔·弗朗克《交响变奏曲》的创作特征及演奏诠释.pdf_第4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论塞撒尔·弗朗克《交响变奏曲》的创作特征及演奏诠释.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塞撒尔弗朗克的创作主要在交响乐、室内乐和管风琴音乐方面,1 8 4 5 年 起,他撒手停止钢琴曲的写作,在钢琴创作方面留下了近四十年的空白,直到 1 8 8 4 年才又重新踏入这一领域,最为著名的便是1 8 8 5 年为钢琴与乐队而写的交 响变奏曲,其钢琴作品虽然为数不多,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加之作者本人 也曾因为这部作品获得法国“荣誉十字军团骑士 称号,足以说明这首作品在钢 琴文献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意义。 由于交响变奏曲整个作品结构复杂、和声变化丰富、音响布局精细,给 理解和演奏这部作品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所以本课题在研究中力求从作曲家生 平、音乐文化变迁、音乐作品的结构、和声、情感内涵、欣赏、演奏等多角度去 分析作品,目的是帮助演奏者更深入的理解作品的内涵和外延,从理性上梳理作 品的创作特征,比如变化性、循环性、交响性、变奏性、管风琴化的特点;从感 性上贴近作曲家的美学倾向,比如作品中所表达的对比性、戏剧性和肃穆内省的 情感特点;就演奏者而言,只有将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同时还要注意一定的演 奏技法,才能在演奏中合理的布局诠释作品。另外文中所涉及的有关情绪调查问 卷的结果也可供演奏者参考。 笔者认为,演奏者只有多接触不同风格的作品才能打开眼界;才会有更多的 审美体验;才会有丰富的灵感去诠释作品;希望以此文打开法国钢琴音乐之门, 相信在弗朗克这位宗师引领之后的法国音乐更加精彩,也为大家研究法国民族乐 派的创作与演奏提供一条线索。 关键词:弗朗克交响变奏曲音乐文化创作特征演奏技法情感内 涵情绪体验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c e s a rf r a n kf o c u s e dh i sc o m p o s i t i o n so ns y m p h o n y ,c h a m b e ra n d o r g a nm u s i c i n18 4 5 ,h ec e a s e dc o m p o s i n gp i a n om u s i ca n dt h u sab l a n k o fn e a r l y4 0y e a r s d u r i n gw h i c hh ed i dn o t h i n gi nt h ef i e l dc a m ei n t o b e i n g i n18 8 4 ,h ee n t e r e dt h ea r e ao n c em o r e t ob e g i nc r e a t i n gn e ww o r k s , o fw h i c ht h em o s tf a m o u sw a ss y m p h o n i cv a r i a t i o n s ,w h i c hw a s c o m p o s e df o rt h ep i a n oa n dt h eo r c h e s t r ai n18 4 5a n df o rw h i c hh ew a s a w a r d e dt h et i t l eo ff r e n c hh o n o r a r y t h er i b b o no fac h e v a l i e rd el a l e g i o nd h o n n e u f i tf u l l ys h o w st h ei m p o r t a n ta n ds i g n i f i c a n tr o l et h e w o r kp l a y sa m o n g p i a n ol i t e r a t u r e a l t h o u g ht h en u m b e ro fc o m p o s i t i o n s t h a tc e s a rf r a n kc o m p o s e df o rt h ep i a n oi s n ts ol a r g e ,t h ew o r k s w h i c hh ec r e a t e da r eo fq u i t e g r e a ta r t i s t i cv a l u e w i t hi t sc o m p l i c a t e ds t r u c t u r e ,c h a n g e f u lh a r m o n ya n ds u b t l et o n a l i t y l a y o u t ,s y m p h o n i cv a r i a t i o n sb r i n g sg r e a tc h a l l e n g e s t oe x e c u t a n t s c o m p r e h e n d i n ga n dp l a y i n gi t t h e r e f o r e ,t h ea u t h o ro ft h i st h e s i s i s t r y i n gt oa n a l y z ec e s a rf r a n k sc o m p o s i t i o na td i f f e r e n ta n g l e sl i k eh i s c a r e e r ,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m u s i c a lc u l t u r e ,t h es t r u c t u r eo fm u s i c a l w o r k s ,h a r m o n y , e m o t i o n a lm e a n i n g s ,a p p r e c i a t i v em o o d s ,e t c ,w i t ht h e p u r p o s e o fa s s i s t i n ge x e c u t a n t si n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t h em e a n i n ga n d e x t e n s i o no ft h ew o r km u c hf u r t h e r ,t h a ti s ,t og r a s pr a t i o n a l l yt h e c o m p o s i n g f e a t u r e ss u c ha s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s ,c i r c u l a t i o n s ,h a r m o n y , v a r i a t i o n sa n do r g a nc o m p o s t i o nf e a t u r e s ,a n dt og e ts e n s u a l l yt ot h e c o m p o s e r sa e s t h e t i c t e n d e n c i e sl i k e c o m p a r i s o n s ,d r a m a a n dt h e e m o t i o n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s o l e m ns e l f - e x a m i n a t i o n a sf a ra s e x e c u t a n t sa r ec o n c e r n e d ,o n l yb yc o m b i n i n gt h et w oa s p e c t sa n du s i n g c e r t a i np l a y i n gt e c h n i q u e s ,c a nt h e yi n t e r p r e tt h ew o r kp r o p e r l ya n d s o u n d l yw h i l ep l a y i n gi t i na d d i t i o n ,t h er e s u l t so ft h e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o n m o o d si nt h et h e s i sc a na l s ob er e f e r r e dt ob ye x e c u t a n t s i nt h ea u t h o r s o p i n i o n ,o n l yt h r o u g hc o n t a c t i n gc o m p o s i t i o n so f d i f f e r e n ts t y l e sc a ne x e c u t a n t sw i d e nt h e i rv i e w s ,g a i nm o r ee x p e r i e n c ei n a e s t h e t i c sa n dc a t c hm o r ei n s p i r a t i o n st oi n t e r p r e tw o r k s w i t hab e l i e f t h a tw i t ht h ef o r e b e a r ,f r a n k ,i nt h el e a df r e n c hm u s i cw i l lb e c o m em o r e w o n d e r f u l ,t h ea u t h o rh o p e st oo p e nt h ed o o ro ff r e n c hp i a n om u s i cb y p r e s e n t i n g t h i st h e s i sa n dg i v eac l u et ot h er e s e a r c hi n t ot h ec o m p o s i n g a n dt h ep l a y i n go ff r e n c hn a t i o n a lm u s i c k e yw o r d s :c e s a rf r a n k ;s y m p h o n i cv a r i a t i o n s ; m u s i ca n d c u l t u r e ; m e a n i n g ; c o m p o s i n gf e a t u r e s ;p e r f o r m a n c et e c h n i q u e s ;e m o t i o n a l m o o de x p e r i e n c e 目录 图目录 图3 1 聆听感受的调查2 2 图3 2 听交响变奏曲产生的联想2 3 图3 3 偏好那些艺术门类与音乐结合2 3 图3 4 听音乐目的2 4 图3 5 演奏作品前所关注信息2 4 图3 6 音乐情绪是什么2 5 图3 7 演奏中应该重视什么2 5 致谢与声明 致谢 在此衷心感谢我的导师葛德月教授,在求学期间给予我的帮助、指导。感谢 刘沛教授对我毕业论文细节修改提出的宝贵建议。感谢法国巴黎索邦大学现代艺 术史教授f r a n c o i s ek u n z i 帮助我查找论文资料。此外还要感谢院系领导给予我 学习期间的引导支持! 特别是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所有教授我课程的老师,是老师 传授我知识教会我做人,使我受益匪浅! 最后要向一直鼓励我的家人、朋友致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以上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本人进行独立研 究的工作成果。在认真核对后,除了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 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论文中所涉及的研究内容给予帮 助的个人,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签名:日期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国音乐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中国音乐学院拥有在著作权法规定范围内学位论文的使用权,其中包 括:( 1 ) 已获学位的研究生必须按学校规定提交学位论文,学校可以 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研究生上交的学位论文;( 2 ) 为 教学和科研目的,学校可以将公开的学位论文作为资料在图书馆、资 料室等场所供校内师生阅读,或在校园网上供校内师生浏览部分内 容;( 3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向国家图 书馆报送可以公开的学位论文。 本人保证遵守上述规定。 作者签名: 日期: 导师签名: 蔫主垒目 日期: 前言 上- j 刖吾 梅里亚姆说:“音乐是人的产物,它有自己的结构,但是它的结构不能脱离 产生它的人类行为而独立存在。因此,要想了解一种音乐结构为什么以它现有的 方式存在,我们就必须了解产生它的人类行为是怎样的简单得说就是要了解 “制造”一首音乐作品中所发生的所有事情。” 提到法国音乐,人们熟知的是圣桑、福列、德彪西、拉威尔、柏辽兹。而探 究法国民族乐派的鼻祖,不可忽视的还是塞撒尔弗朗克,他近5 0 岁时创立“全 国音乐协会 ,提倡发展法国本民族的器乐作品,使得钢琴音乐的创作又一次复 兴。他所引领的法国民族音乐正在逐渐退离浪漫主义风格,与法国歌剧的重墨浓 彩也形成鲜明对比,作品中所呈现的色彩、幽默、高雅都表明一种新的美学倾向 正在涌动,弗朗克创作中对于古典精神的体现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笔者在阅读 法国文化史时,对“普法战争”和城市变迁的关注比较多,正好与弗朗克所处的 时代契合,想到法国民族乐派的形成也是需要一个时间的线索,特殊时代的特殊 产物必定有其根源,音乐与文化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对其音乐作品的研究也 会使得民族文化的特性显现出来。此外,由于笔者在本科阶段对浪漫主义的标题 音乐做了比较深入的了解,然而法国民族乐派所呈现的反浪漫主义倾向使得我更 加有兴趣从音乐美学的角度去探究法国音乐作品,尤其是对法国民族音乐奠基人 塞撒尔弗朗克的交响变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学习交响变奏曲让人受益匪浅。不论是平时学习,或是参赛,它都 是钢琴文献中重要的曲目。本文试图在整个音乐活动过程中分析研究弗朗克的 交响变奏曲,从创作、演奏、欣赏的各环节去探究作品,从而透过这一作品 深入了解作曲家、了解作品产生的背景、理解作品的写作特点、体验作品的情感 表达,学习作品的演奏诠释。 第一章弗朗克作品创作风格的形成 第一章弗朗克作品创作风格的形成 1 1 弗朗克的成长环境对其创作之影响 纵观弗朗克的音乐作品,主要有,清唱剧:鲁斯( 1 8 4 6 ) 、巴别塔 ( 1 8 6 5 ) 、赎罪( 1 8 7 2 ) 、八福( 1 8 8 0 ) 、吕贝卡( 1 8 8 1 ) 教堂音乐:三 部弥撒曲、经文歌、奉献经、诗篇歌一百五十首歌剧:于尔达( 蒙特卡 洛,1 8 9 4 ) 、吉赛尔( 蒙特卡洛,1 8 9 6 ) 管弦乐曲:d 小调交响曲、交响诗 风神、可憎的猎人、恶魔( 钢琴与乐队) 、赛奇( 合唱与乐队) 室内 乐:弦乐四重奏、钢琴五重奏、钢琴三重奏四首、小提琴奏鸣曲钢琴曲:前奏 曲、众赞歌与赋格、前奏曲、咏叹调与终曲、钢琴与乐队交响变奏曲管 风琴曲:众赞歌三首及零星小曲宗教题材较多的出现在弗朗克的作品中,与他 在青年时代在教堂演奏管风琴的经历有密切关系。 这位1 8 2 2 年生于比利时列日城( l i e g e ) 的法国作曲家自幼受到了良好的音 乐教育,1 8 3 0 年父亲送他进列日城的音乐学院,1 8 3 3 - 1 8 3 5 随d i r e c t o r d a u s s o i g n e 学习和声,十一岁时,弗朗克已在比利时进行旅行演奏,他早期的创 作非常鲜活。十三岁获得学院里的钢琴演奏一等奖1 8 3 5 年,弗朗克家庭迁居巴 黎,后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1 8 3 7 年1 0 月开始随z i m m e r m a n 继续学习钢琴, 并随l e b o r n e 学习对位。弗朗克十五岁时已经写出一部钢琴协奏曲,翌年又写出 三首三重奏这时弗朗克已经明显倾向于专搞创作而他的父亲希望他成为钢琴 演奏家式的人物,这并不是他所热衷的。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给了他良好的音 乐基础,使得他早期的弦乐三重奏( 作品1 ) 得到李斯特、肖邦的赏识,也给他 走上创作之路以信心。1 8 4 5 年他得了严重的疾病,从而停止了钢琴作品的创作, 创作留下了4 0 年的空白,加之他的作品r u t h 演出后反响不大,使得一心希望他 搞演奏的父亲非常失望,1 8 4 6 年夏天,他离开父母的住处,为了谋生,他教一 些私人学生,并教授一些公共课。先后于1 8 4 7 年在洛莱特圣母院、1 8 5 8 年在圣 克洛蒂尔教堂弹奏管风琴。弗朗克除了在1 8 7 2 年后兼任巴黎音乐学院管风琴教 授外,他的主要工作在教学,以弹奏管风琴为专业1 8 8 4 年又踏上钢琴创作这一领 域。交响变奏曲则是这一时期所创作。 他的母亲是德国血统,弗朗克成年后在教堂弹奏管风琴、在音乐学院教授管 风琴的经历,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他偏爱德国巴洛克时期的复调音乐风格。巴 赫在音乐中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境界对他的影响是极大的,特别是宗教音乐 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意义都使他趋向自我克制、洁身自好的创作中去。宗教信仰决 3 陈霏硕士学位论文:论塞撒尔弗朗克( ( 交响变奏曲的创作特征及演奏诠释 定了他的人生态度,不问功名,虔诚的赞美上帝,用心体验、思考,继而勤奋的 写作。他几乎每天都起的很早,给自己留出1 - 2 小时安静而充足的时间创作,然 后忙碌的一天,他对学生们说,他们创作出的曲子给他听就是最好的享受,仿佛 一切都沉浸在音乐之中。勒巴泰的音乐史中指出:“事实上,弗朗克写交响 乐和钢琴作品,总是想起他的管风琴职业,同时,弹起管风琴又俨然成了钢琴家 和交响乐作者。 他个人的生活经历,无疑对创作有着极大的影响。美国当代著 名作曲家乔治克拉姆曾说过:“我相信音乐反映人类灵魂最深处的能力甚至超 过了语言,”“对我来说似乎任何时期任何风格的优秀音乐都呈现出灵感和 思想的完美平衡”由此可见,作曲家不会毫无目的的创作,他的创作情绪的由来 和灵感的激发都是基于对生活的感受,音乐创作无疑是表达个人思想和艺术经历 的产物它胜过言语的表达,塞撒尔弗朗克的创作也不例外。 1 2 时代音乐风格的渗透 1 9 世纪初,法国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群众性歌曲的迅猛兴起,在风 云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歌曲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1 9 世纪下半叶,法国传统的 音乐与欧洲正在兴起的民族主义潮流交织在一起,同时兼有“纯音乐”和“民族 性 两方面的特点。在音乐上,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区别不如文学和绘画明 显,就法国具体情况而言,意大利歌剧与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结合而构成的歌剧形 式根深蒂固,虽没有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但以瓦格纳为代表的德国“交响化风 格 席卷整个欧洲,仍然有一定冲击。而巴黎对此反感,法国人奉歌剧为正统音 乐的传统观念直至1 9 世纪的最后3 0 年才真正动摇。法国音乐家们由于受到古典 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只重视歌剧创作,梅耶贝尔这些歌剧大师也曾写过一些器 乐曲,但都没有引起什么反响。靠着柏辽兹的天才和不懈的努力,改变了法国器 乐音乐的凝滞状态,使法国音乐在德国音乐、意大利音乐的夹缝里顽强地开出了 灿烂的花朵,不幸的是这位天才音乐家于1 8 6 9 年辞世,另外两位具有浪漫主义 倾向的作曲家:梅耶贝尔和奥贝尔也分别于1 8 6 4 年和1 8 7 1 年去世。 在这样一种音乐文化推动下,法国浪漫主义音乐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弗朗克 将其在巴黎音乐学院执教的管风琴课发展为探讨当时新的音乐思想,目的是在古 典主义架构内谱写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 处在这一时期的弗朗克,他的创作风格主要体现在,第一:恢复德国式的复 调音乐手法,最好的的例子就是小提琴奏鸣曲卡农式的末乐章。第二,受到瓦格 纳、李斯特的循环原则的影响,( 也叫套曲形式或者串联形式,主要运用于多乐 章音乐作品中的结构技术) 由于音乐家希望脱离文学台本而使音乐上升到独立的 地位,发明了主导动机、固定乐思,或主导旋律。为了使戏剧性表达的连贯,1 9 4 第一章弗朗克作品创作风格的形成 世纪中叶又产生了单乐章的交响诗,这也是与弗朗克同期的一些创作风格对他创 作风格的影响。弗朗克年轻时代写下的升f 小调钢琴三重奏就是使用了这种 形式。第三,在作品中运用半音化和声进行,调性对置于旋律转调技术。以上可 见,弗朗克的创作其实处于一个坚持自我,但又矛盾的状态,因为整个时代的风 格他不可逆转,必须容纳,但他其实坚持的是去恢复大家所忽略的东西,比如复 调。尽管他的一些基本音乐语言来源于瓦格纳和李斯特,但他却又能在自己营造 的氛围里过着虔诚信仰音乐的生活。如朗多米尔在西方音乐史中指出:“人 们看到这位作曲家的圣德般的信仰,不图名利,用一个宗教徒般的热忱去感动那 些务实纯粹音乐的听众。” 1 3 社会文化流变的渗透 文化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文化形态丧失了相对的稳定性,思潮纷陈,观念 和形式的更迭明显的加快。纵观法国社会的变迁,从1 7 8 9 年革命后法国社会就 不断经历着社会的动荡,比如热月政变,拿破仑帝国的建立,波旁王朝复辟,1 8 3 0 年革命,1 8 4 8 年革命,普法战争,巴黎公社等。弗朗克所生活的年代,正好经 历了工业革命的完成,随着政治、经济、交通、农业的普遍提高,对音乐文化的 需求也相应的提高。 而1 8 3 5 年弗朗克随父母迁居巴黎,也正好经历着城市的改建,两千多年前, 巴黎只不过是赛纳河中斯德岛的一个小村落,当时称这个岛为“路德几亚”意为 水中之屋,从公元5 8 年,凯撒出征高卢,加速了罗马化过程,公元5 世纪第一 道堡垒墙的建立,还有公元9 8 7 年,第二道堡垒墙的建立,于11 6 3 年兴建巴黎 圣母院。使城市的面貌不断变化,1 3 世纪,左岸居住的人口比右岸多的多,形 成了大学区。中世纪的动荡,1 8 世纪在巴黎的生活中,越来越鲜明的反映出贫 富的强烈对比,巴黎也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摇篮。1 8 4 8 年,拿破仑三世认为,建 设现代化城市是一种必然趋势。1 9 世纪改建后的巴黎成为了高水平的国际文化 城市,弗朗克一方面,身处这样的国际大都市,能与当时的大师交往,在创作方 面得到指引,同时又一门心思搞自己的兴趣所好,一种潜心创作的状态又与整个 时代风貌不甚吻合。1 8 7 0 年普法战争后,法国各阶层的民族感情被唤醒,1 8 7 1 年,担任教师的弗朗克影响了一群富有献身精神的学生,这个“弗朗克帮”的核 心人物有:丹第、杜巴克、肖松、佩尔纳、罗巴兹、赫尔波、波德斯、杜卡斯, 他们成立了一个社团,杜巴克是早期的的组织者,他也成为全国音乐协会的前身, 以弗朗克为代表的“全国音乐协会 提倡发展本民族的器乐作品,钢琴创作又 一次得到复兴。建立了坚实的法国音乐语汇。弗朗克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引领了 。s o c i e t en 撕o n m ed em u s i q u e ,有人译:“民族音乐学会”该协会的宗旨是弘扬民族音乐 5 陈霏硕士学位论文:论塞撒尔- 弗朗克( ( 交响变奏曲的创作特征及演奏诠释 法国民族乐派的创作,成为法国民族乐派的奠基人。 从文化自身的角度来看,古典主义统治文学、美术、音乐、建筑等领域长达 近两个世纪,在长达两个世纪的“规范化作业,作家和艺术家迫切需要自由的 文化空气,所以雨果把浪漫主义概括为“文学上的自由主义”。从这时起,法国 的文化高悬起“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两面旗帜,其核心内容是要求承认艺 术的美不应以是否符合既定的规范以及符合的程度为标准,而应以开发个人的精 神能量以及开发的程度为标准。弗朗克在作品中所反映的抒情性和精神层面的宗 教性也都与整个文化大潮所契合。有人说:“弗朗克的伟大,就在于他重新将音 乐和感情融为一体。”这个判断有些简单,却也明确指出了弗朗克音乐的一个重 要特征。他一方面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领略感官享受,另一方面,又在肃穆宁静 的天国面前感到惴惴不安,这种矛盾心理造成了作品复杂的感情。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弗朗克自幼所受到的良好音乐训练,以及他的管风琴师 经历,他的作品中多多少少流露出对复调的推崇和宗教的肃穆之感。在教堂演奏 管风琴期间,他离群索居,与同时代的音乐家显得有距离感,使得他的音乐中透 露出一种孤独的坚持。而晚年思想上受到社会音乐文化的影响,大力提倡发展法 国本民族器乐音乐,更促使他成为法国音乐史上一位重要的、具有特殊意义的音 乐家。他作品中秉承法国音乐自由和个性两大浪漫主义思潮,另外也受到同时代 的大师的影响,在半音化的过程和循环创作的特点下,显示了他丰富的情感和复 杂而严密的音乐语言。可见,在成长环境、时代音乐风格、社会文化变迁的共同 作用下,缔造了特殊时代的特殊人物。三者之间与音乐创作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 的。 圆吉莱( l o u i sg i l l e t ) ,法国艺术史( h i s t o r i r e d el a r tf r a n c a i s ) ,佐迪亚克出版社( e d z o d i a q u e ) ,卷2 , p 3 7 5 6 第二章弗朗克交响变奏曲的创作特征 第二章弗朗克交响变奏曲的创作特征 2 1 从音乐本体看 | l 主蚴_ o 一 豸! 爿 茎 ”一| | = = il 习 t,一 节e 一; 号一酽业 咀娃,)井n h j 琴渐计卜 、- 7 主妒章 一 贮# 一 “ 1 1 1 。梦再; ;一 。vf 毫害i螽#垂一一 另外还有第三主题明亮清澈的在a 大调上用弦乐与木管奏出。( 谱例3 ) 。 7 iilj(、ll、ili,、ili 陈霏硕士学位论文:论塞撒尔弗朗克( 交响变奏曲的创作特征及演奏诠释 t,1r, 7 。i 芦芦罔i ,7 ”i ii 。i 。i 。l 。f 。f 。l 。 。 l i 一 一 一一 2 0 - l = 囝1璺 tj 焉日墩署差 这三个主题在变化统一中发展了全曲,根据b e v e r i d g ew e b s t e r 编辑弗朗克 作品的版本,笔者认为可以把谱面上a _ z 的2 1 个段落分为6 个变奏,比如a 段 ( 2 3 2 5 小节) 就是把第一主题音程变化为小三度。增加了色彩变化性。( 谱例 4 ) j ;q 一一,哎j 霉芍。,; 比如变奏一( d - e 段) 中,d 段以低音弦乐轻轻奏出第一主题的音乐素材, 然后钢琴在e 段回应第一主题下行半音的音调。就是将乐曲开始的两个主题进行 了变化发展。而e 段中( 7 8 9 2 小节) 则是对第二主题的节奏的装饰性变化, 在速度上也有稍许渐慢。( 谱例5 ) ,了、 帮# 一至歪、:鬲 r _ r - - 3 俐i 一皇;j ,l 蚓 ;j 井耋一担。i - “ u一 ;0 n 细蒜i 8 p o c口品0 c d 陀匹眦f 盯f r 娃n 。争如b o 斗一j , j _ f 生1 i毋1 kh l b 厂、 善掰= ,日。一l 罔罔弓毒 荡”一;j 一lii 昱;一j e 一一。斗j 少 u 尹r n r m1o ,k _ 、 ”;毒1 计苹fj f 一 。一叶一一一b 墨一 i l 还有第二变奏( f _ l 段) ,是以第二主题为主进行变奏的,f 段中钢琴与弦 乐、木管组的交替进行。g 段k 段乐队部分的旋律隐藏着第三主题的旋律,但是 主题是隐藏在其中的,与钢琴旋律同步走,听起来富有变化性。( 谱例6 a 、6 b ) lj、l【,lil,、ll fi-,、-ft、 第二章弗朗克交响变奏曲的创作特征 逗9h 蘧一jj 4 事年:妻:fi 套囊:,罩l 马#罩id r r 舞; y 7 hi 【r u ”1 蔓j r i 7 u f 。嫩f ,玎o f 沈胛翻p d j j 艟一舅么- 酷鱼曼纳雪渲蓟夔乒叫 9 ;曩秽荽: 一 一 一【j i o 一 ii- 一i 。r ,叩产 又比如第三变奏( m _ _ n 段) m 段音乐转到升f 大调,由大提琴首先缓慢而悠 然的奏出第二主题,钢琴非常弱奏出分解和弦,有一种梦幻般的感觉。n 段音乐 又转到升f 小调,弦乐很有表情的奏出,色彩也变得暗淡。乐队旋律在第2 主题 上做了节奏的变化,保留了增二度的下行特点和半音进行的特点。( 谱例7 ) 9 陈罪硕士学位论文:论塞撒尔弗朗克( ( 交响变奏曲的创作特征及演奏诠释 l in 广1 千卞丧u :1 弋同i 厂r 胃一 厂m # ,- h 一ii 口一h 。ii 一1 。l l l 一一|l ;i 1 1 fl f l | ! ff,;i1 it 1 u ”i 一;妒一j 1 一 训l ! | ;el ;芒酬 一 t 1士厂、 量: ”li 善。_ 尹i n _ -u 1 1 1 、i i- u l- il,l 11i_ ju - jl、li 1。 i i一 - 1 1 ii 一j_ul i i l ,u * ”1 1l _ j iii11uiil_ i | | | | | | | | | | - 7 7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章弗朗克( ( 交响变奏曲的创作特征 楚j ”l i2,7 e f l 一 厂、u l u , 、 i 合 u “no 乍lf l 允_ i ij 、广一i广一一 东再h tu ”狂h ”舞b l # 墨一主。t 一差 ¥h2 # p,一 u 伽 f 广 f r f 厂 rr 。 r f 。i hl i 。0 # 1 ,二 -产 ,* u i l lilr ,1 l u ”r- 乙- - ,、1 lu ,k u 盎ul u - 一 oh uj | i 广t ,* u i l u l ,l1 l唰c ,a t :s s t m ,o 一 nt lui l一- 从全曲中我们一直能发现主题的影子,它以音型、节奏、调性、声部、速度、 的变化穿插其中。为这首作品增添了几分变化上的新意。 2 1 2 循环性_ 调性布局的循环性。 如前文所述,弗朗克忘我的创作风格,很好的将音乐和感情融为一体,在这 部作品中,他将传统所熟悉,习惯的和声布局方法摒弃不用,试图在创作上独树 一帜,采用新颖的自由转调手法,采用线性和声,混合使用大小调,以及他偏爱 的三级调连接。但在听觉上仍能保持自然,这使得作品中各变奏的衔接富有表现 意义。 全曲的调性布局是:# f - a 一一# c c g 一一# f 一一# f b - d 一一# f 一一# f 一一# c 一一# c : # f # c 一# f - 卜f - 一d 一降e 一# f 。这是典型的浪漫派“近关系调 ,这显然与弗 朗克所提倡的在古典主义音乐的结构下创作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所吻合,调性上 的布局体现出了一种徘徊,但又并未走出很远。开始的两个对比性的主题在调性 上用的是一对关系大小调,则为全曲后面的色彩对比材料做了铺垫,比如全曲开 始的和弦,运用了一对关系大小调,具有柔和抒情的旋律在升f 小调上奏出,和 声的进行表现了敏感与渴求,从d d d 9 一s i l 7 一d d v i l 7 v i d 7 t 。变奏中从 对比的属调开始,经过三度调性,仍被主调吸引,最终回到属调。结尾的c o d a , 明朗的同主音大调打破了对峙的局面,从降v i 级到d 大调,经过下属方向的三 度调,上行半音旋律进入到三个降号调,与前调形成色彩对比。这样的调性布局 恰恰反映了弗朗克音乐中透露出的内省和蜕变。从他的创作中也反映出了他的个 人经历和当时的社会音乐文化风貌。他有传统的一面,但他同时又在不断尝试, 不断找寻,最终还是要回到开始的地方。交响变奏曲2 1 个段落的衔接靠的就 是这种摒弃传统的衔接,初看感觉材料很零碎,但是再仔细看,能看出弗朗克还 是精心布局了调性结构,一切显得很自然,加之上文提到的主题变化,使得全曲 在循环中前进,仿佛预示着由开始的游离不安在逐渐奔向光明。 陈霏硕士学位论文:论塞撒尔弗朗克( ( 交响变奏曲的创作特征及演奏诠释 2 1 3 交响性一交响风格的贯穿 交响变奏曲缺少一般协奏曲乐队与钢琴竞奏的关系,而是更多的注重乐 队与钢琴互为衬托、伴奏的关系。因此把二者看作一个整体,我们很容易从庞大 的循环结构中找到它气势恢宏或是音响丰富的交响性风格的体现。 下面请看全曲的结构图:( 图中a - x 表示2 1 段,p 表示钢琴,o 表示乐队, t 表示主题,括号中的1 、2 、3 表示主题序号,箭头表示乐队与钢琴衔接顺序。) 引子 p t 7 o t ( 1 ) ab ( 2 ) p 琶音 材料 o t ( 1 ) o t ( 3 ) gh p 隐藏 旋律 o t ( 3 ) 0 问答句 m p 线性 半音 o t ( 3 ) 变奏 n p 线性 半音 o t ( 2 ) cd p t ( 2 ) p 琶 7 i 材 | o t ( 1 ) 0 p 线性 半音 o t ( 2 ) e 音p ,1 1 1 ( 2 )曰r 厶, 帮 、 f 问答句 0 t ( 1 ) 0 j k l p t ( 1 ) p 半音p 半音 0 兰连音o t 3 ) 变奏o t ( 1 )三连音( 3 ) 变奏( ) pq r p t ( 2 ) 节奏变形 o t ( 2 ) 节奏变形 o t l ( 2 ) 性格变奏 stuvwic o d a p t ( 2 ) p 线性p 线性p 三连音p t ( 1 ) p t ( 2 ) 节奏模仿旋律 琶音 j r节奏模仿尸性格变奏 - o t ( 2 ) o t ( 2 ) o t ( 2 )o t ,( 2 ) 节奏变形节奏、旋律变形 从上图可见,主题方面:乐队与钢琴的一直交互出现,其中有9 处段落是交 错出现,制造出了相互回应的效果。乐队主题声部在音型、节奏上也变化较多, 时常给人音响体验上的新鲜感,其它几段主题与新材料是同步发展的,有连绵不 息的流动感。和声方面:线性和声的运用集中出现在护。段,使得全曲的音响 布局也非常有层次感。调性方面的变化上文已经提到。这些都使得全曲的音响变 化非常丰富的。结构方面:笔者据上图分析全曲分为引子、a _ e 第一变奏、f - - l 第二变奏、卅_ n 第三变奏、o _ _ q 第四变奏、i 卜- s 第五变奏、1 i v 第六变奏、w - - x 尾声几个部分。各段落之中的主题的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又衔接的很自然,不像 通常的变奏曲中段落的明显划分,结构上的巧妙之处也体现了它的循环原则。加 之细节布局的缜密比如琶音、三连音、线性半音、节奏变形、性格变奏等写作手 1 2 p 厂 弦和 d p ( 第二章弗朗克交响变奏曲的创作特征 法的运用,更加体现了乐队与钢琴间不断相互衬托的互动性。也更加说明了此曲 是富有交响风格、布局精细的经典之作。( 管野浩和将全曲分为呈示主题及4 变 奏。林逸聪划分的则是主题与5 个变奏。圆) 2 1 4 变奏性一一变奏形式的新颖 变奏的基本原理是音乐的装饰,改变一个主题、音型、或者经过句,仍能 使人认出它是由原型变化而得。 纵观1 9 世纪的变奏曲的发展,舒伯特以美妙的 旋律与和声闻名,比如a 小调弦乐四重奏,它早期为人熟知的变奏曲多是基于自 己国家的民谣所创作,如d 8 5 0 ,d 8 9 4 ,d 9 5 8 。在流浪者幻想曲中调性方面 变化一般不会超出近关系调。1 8 2 0 - - - 1 8 3 0 年变奏曲大量的变奏曲形式来自于流 行的曲调,以各种方式出现在序曲或终曲中。有时相同的主题也会被用到另一首 曲子中去。舒曼发现大部分的变奏曲是无聊的缺乏意义的,a b m a r x 也认为, 变奏曲应当区别与幻想曲。变奏曲的旋律、调性、曲式、节奏等都应该较多变化。 舒曼的变奏曲更富于个性,也更加强调个人情感,比如他的a b e g gv a r i a t i o no p 1 就是为克拉拉而写。后来的c a r n a v a lo p 9 也更多宣泄个人的情感,调性的运 用也较之早期浪漫主义有更多的变化发展。勃拉姆斯尝试着用变奏曲替代奏鸣曲 的某个乐章,在o e 6 0c 小调钢琴四重奏中,短短8 小节的旋律被发展为3 个变 奏;o e 2 6 中是围绕降b 大调展开的三个变奏,勃拉姆斯更赞成主题做为串联全 曲的线索而不是普通的出现一次。他的海顿主题变奏曲也是独具匠心的。 而弗朗克的这首变奏曲更是独树一帜,他的创作手法是既规范又创新的, 它遵循用主题展开各段旋律,而他的创新更是体现在了对全曲的布局上,这部作 品一改往日他惯用的复调化的创作手法,主要是通过主调织体写成,加之他对和 声的想象力,从调性、节奏、音型等的全面布局,使得全曲非常有感染力和推动 力。由于它的结构复杂,主题变化的多样,和声变化的新颖使得整个曲子的形式 也非常有新意,区别与浪漫主义时期的变奏曲,也是变奏曲演变发展的必然结果, 作曲家不想过多的拘束与普通的流行旋律,更多动人的主题动机才会产生。另外 随着浪漫主义的情感抒发的要求,作品中的意味也将是创作中要考虑布局的,所 以细节的各种变化是为音乐整体效果和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服务的。这首作品的变 化之多也正体现了弗朗克创作的独到之处和变奏曲发展的新颖之处。 2 1 5 管风琴化的写作手法 弗朗克对巴赫作品的接触以及在教堂演奏管风琴对其钢琴作品的创作也产 。李哲洋主编名曲解说全集9 协奏曲2 大陆书店中华民国七十七年a y j - - - t - e i 出版发行,p 2 7 4 - 2 7 7 。林逸聪音乐圣经( 上) ,华夏 i :版社,1 9 9 年1 月第l 版,p 4 7 3 引自上海音乐研究所外国音乐辞典上海音乐出版社 1 9 8 8 年8 月第1 版,p 8 1 4 1 3 陈霏硕士学位论文:论塞撒尔弗朗克( ( 交响变奏曲的创作特征及演奏诠释 生了影响。管风琴上音栓的使用和多层键盘的转换制造了很宽广的音域。而大跨 度的跑动在钢琴上演奏显得没有那么方便做。在交响变奏曲中c 段左手开 放式的琶音跑动与右手的八度旋律也造成了宽广的气势,这也是管风琴的写作手 法在钢琴上的应用。( 谱例1 0 ) ,、一 、。 办hh 拿难垂警拿挲程 舾i 。# ”暑 彝车至 l- 一- r - 暮耳车 ; 罡萎巨 9 ”il 霉 j 到 扰暑l l x l l1 廿 蛰 鼍謦国 蛰壁。 一手p一手 ,一m j ,1 ff ,f 一 # 乱l l lf 差l ul l | 尹剖l l l 手芒l ul l 手 商量;p 写奄曹穹害篁譬罩写誊兰穹高;i 霹葛毫穹富簪 苎苎穹 i 譬斗# # 一#垂车#堆#竖砼 呈毫 - “畔。l ff 珥p 0 ”ff叠 b ) ”f一一i u # 霉雄q q 蹴#f # 垂垂芒a , f - - 羊! 苎 吐考霉霉霉 # ”l | 暑臣“ = = # :车 ;fll | | | 手# 手”| l j:if ;i | 选打乱划毫l 打 枷岂拦,羔一= 毳 叼” b u 。删踞。# 箨一 差 一;巨垂二。r r 艇1 , l - 1 p 。r ;薯。 i一l 一 l ff ff1 f 。i h1 flff,ii ,p ,lll , 1 1 螫“暂毡出圩琶山出守刮出 1 9 世纪的管风琴师着迷于手指按半音阶在键盘上划来划去,类似于即兴的发 挥。弗朗克也偏爱此做法,交响变奏曲中一段双手的半音跑动就体现了管风 琴化的写作手法。( 谱例1 1 ) 1 4 第二章弗朗克交响交奏曲的创作特征 e 盆 l i :二。, ,# 产爿,1 ,b 。憎。芦箨h ,乜r 一,性,q p 一# p * ,卜 ! r # j ! ! ! ! 。鼻牢蝉 孥 w uh b ,。删,b ,h 。一。 i ,。,i 一k 一;,一l 】肆一 委h 1 一”宦1 if e # fj 。| _ r i - 一1 鲈一姻牟# f 释抖# 曩竺1 e 芒ie 。 。e 这种管风琴化的写作手法在他的前奏曲、圣咏与赋格中也有体现。这里 不再赘述。 有这样的评述:“管风琴挽救了他。最初在洛莱特圣母院,随后在圣克罗提 尔德教堂,这时他离群索居,同当时的社会与当代的大师们相远离,他从一开始 就直接接触到巴赫的作品,并且完全一任自己的个性来发展:他越来越远地离开 了他同时代的人。这时,他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才华,并在没有丝毫外来帮助和支 持之下,通过了自己内在的、沉思默想的艰苦努力,把这种才华加以发展,但与 此同时,他却遭到了孤立因此,弗朗克不得不单独来开创自己的道路,没有 得到任何的指引 不论怎样,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创作风格,哪怕不被认可。但经过时间的洗 礼,这首宏大的、多变的、新颖的、结构缜密的作品也正在散发着它的魅力。 2 2 交响变奏曲的内涵 2 2 1 情感内涵 弗朗克认为“形式只是作品的躯壳,情感与内涵才是作品的灵魂。 他在 创作中一直追寻着这样的原则,使得作品更加以情感人,并且富于表现力。理解 交响变奏曲的关键在于去贴近体验弗朗克的情感。他几乎所有的作品都会体 现宗教的理念,相信艺术家有严肃的社会使命。在6 8 岁时,他的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