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程颂万是近代著名的诗人、教育家、实干家,在近代诗坛上享有盛名,王闽 运、陈三立等人都对其诗歌极为赞誉。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现存诗歌著作 达十种,收录诗歌四千多首。诗歌内容反映时代风云变幻,展示其人生经历、思 想变迁,关注百姓大众生活。诗歌风格或词藻华美,或典雅清淡,或沉郁清冷。 本文充分利用第一手材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力图对其生平事迹、诗学渊源、思 想变迁以及诗歌风格进行全面的探讨。全文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章“家学渊源 。全面考证程颂万的家世背景、人际交往,着重分析堂 兄程颂藩对颂万人生及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第二章“志业思想与诗歌内容。论述程颂万的人生经历及其一生所创事业。 分析诗歌内容的变化,理顺其思想变化的轨迹。程颂万的思想经历了两次重大的 转型。由青少年追求文章救国,希翼建功立业积极入世,到中年思想日趋成熟, 力行实干救国,切实为人民谋福利,济世救民。晚年倍遭挫折,疾病缠身,生活 艰难,遂归隐田园,独善其身,追求平淡。 第三章“创作风格与诗风变迁 。人生经历的变化导致程颂万的思想发生了 两次转变,因而其诗歌风格也发生了变化。由早期的辞藻华丽、词旨温婉,气势 恢宏到中期变为平淡沉着,隐晦曲折。至晚期则再变为诗风沉郁抑忧、清冷幽寂。 关键词:程颂万;诗歌;思想变迁;诗风变化 程颂万诗歌研究 a b s t r a c t c h e n gs o n g w a n i sam o d e r na n df a m o u sp o e t ,e d u c a t i o n i s ta n dd o e r ,f a m o u s e di n t h em o d e r np o e t r yc i r c l e sa n dw o ng o o dp r a i s ef r o m1 v v a n gk a i y u n ,c h e ns a n l ie t c h eh a sc r e a t e dal a r g en u m b e ro fp o e m si na uh i sl i f e ,t h ee x t a n tp o e mo fh i sw o r k r e a c h e st e nk i n d s ,i n c l u d em o r et h a n4 ,0 0 0p o e m s t h ec o n t e n to fh i sp o e mr e f l e c t s t h es o c i a lc h a n g eo ft h et i m e s ,s h o w e sh i se x p e r i e n c ea n dt h i n kt r a n s i t i o n ,p a yc l o s e a t t e n t i o nt 0t h el i f e0 fc o m m o np e o p l e t h ev e r s es t y l es o m e t i m e sw a sn a m b o y a n t a n dt e n d e r ,s o m e t i m e sw a se l e g a n ta n de a s y ,o t h e r t i m e sw a so p p r e s s i v ea n dd e s e r t e d t h i s p a p e r m a k e sf u uu s eo ft h ef i r s t h a n dm a t e r i a l s ,c o m b i n ew i t hr e l e v a n t l i t e r a t u r e s ,s 0a st oc a r r y0 nt h e0 v e r a l ld i s c u s s i o no nh i sl i f es t o r y ,p o e m0 r i g i n , t h o u g h tc h a n g e sa n dp o e ms t y l e t h i sp a p e ri sc o n s i s to ft h r e ep a r t s c h a p t e ro n ei sa b o u tt h ep o e t sf a m i l yb a c k g r o u n da n dh i sp o e mo r i g i n t h i s s e c t i o nr e s e a r c h e so nh i sb a c k g r o u n da n ds o c i a lr e l a t i o n si na na l l - r o u n dw a y , a n a l y z e sh o wd o e sh i sc o u s i nc h e n gs o n g p a na f f e c th i sg r o w t ha n dp o e mc r e a t i o n t h es e c o n d c h a p t e r i sa b o u th i sc a r e e ra n dt h o u g h tc h a n g e s , a n dp o e m c o n t e n t t h i sc h a p t e rs t u d i e s0 nt h ee x p e r i e n c ea n de n t e r p r i s eo fh i sl i f e a tt h es a m e t i m e ,w h i c ha n a l y z e st h ec h a n g eo ft h ep o e t r yc o n t e n ta n dc l a r i f yt h ep r o c e s so fh i s t h o u g h tc h a n g e s c h e n ge x p e r i e n c e dt w ot i m e so ft h o u g h tt r a n s i t i o n s w h e nh ew a s y o u n g ,h ea n c h o r e dh i sh o p eo na r t i c l et or e n d e rm e r i t o r i o u ss e r v i c e ,a n dw i s h e dt o m a k e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a n db u i l dh i se n t e r p r i s ea c t i v e l y w h e nc a m et ot h em i d d l ea g e w i t hh i st h o u g h tb e c o mm o r ea n dm o r em a t u r e ,h et r i e dt oc a r r yo u th i sh o p ei n t o r e a l i t y ,b e c a m es t r e n g t h e na n dc o m p e t e n tt 0p r a c t i s es o m er e a lw o r kt 0s a v et h e n a t i o n ,w o r k e df o rt h ew e l f a r eo ft h ep e o p l ec o n s c i e n t i o u s l y w h e ni tc a m et oh i s d e c l i n i n gy e a r s ,h ew o u l dl i k et ob ei m m u n ef r o mt h ei l ls o c i e t y ,t h e nc h a s e da n o r d i n a r yl i f ea f e rh i ss u f f e r i n gf r o mi l l n e s sa n ds e v e r a ls e t b a c k s c h a p t e rt h r e ei s “t h ec h a n g eo fc h e n g sv e r s es t y l e ”t h ed i f f e r e n tl i f ee x p e r i e n c e l e dt 0t h ef a c to fc h e n g st w i c et h o u g h tt r a n s i t i o n s , m o r e o v e r , m a d eh i sv e r s e s t y l ev a r i e t yt a k e np l a c e h i sv e r s es t y l ew a sf l a m b o y a n ta n dt e n d e ra tt h eb e g g i n g , t h e nb e c a m ee l e g a n ta n de a s y ,s o m e t i m e sw i t hv e i l e dm e a n i n gi ni t ,b u ti tt u r n e di n t o 0 p p r e s s i v ea n dd e s e r ta tl a s t k e yw o r d s :c h e n gs o n g w a n ;p o e t r y ;t h o u g h tt r a n s i t i o n ;v e r s es t y l ec h a n g e 湖南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 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彰寺够 日期:刎绎鲰彳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 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 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 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团。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加眸月彳日 日期:砂静厂月舻日 今t 元乃 1 、寄惦 哆午 彭纷 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程颂万( 1 8 6 5 1 9 3 2 ) 字子大,一字鹿川,号鹿川田父、十发,晚号十发居 士、十发老人。曾自取海绥为号,与伯翰兄商议认为不当,遂以其父所命“子大 为字。室名十发盒、十发寄庐,别署定巢、石巢,又室名楚望阁、鹿川阁、美人 长寿盒。湖南宁乡人,世居一都竹山湾( 今属望城县) 。同治四年生于长沙高正 街口晏家塘,卒于民国二十一年,享年六十七岁。程颂万在近代史上是颇有影响 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勤奋好学,对时局新学甚为热心,为张之洞、张百熙所倚重, 曾充湖广抚署文案。在全国率先创办私立湖北中西通艺学堂、攻木局,又曾任湖 北自强学堂、方言学堂提调,兼管湖北洋务局学堂所。在他任职期间延聘洋教习, 兼办翻译西书等,为学堂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程颂万除负责学堂领导工作外, 还兼英、俄、日、德、法五堂的汉文教习,学识渊博。其著作中还保存了自强学 堂的许多珍贵史料。此后又曾任湖北高等工艺学堂监督,兼管湖北工艺局,创办 广艺兴公司、造纸厂等。4 1 岁时发明宽窄两用铁木织布机,提高了织机工效。 程颂万毕生致力于教育和实业,擅长书法,篆、隶、楷均精,岳麓书院二门两旁 对联“纳于大麓,藏之名山 ,爱晚亭联:“山径晚红舒,五百天桃新种得;峡云 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一及放鹤亭“放鹤”二字和“二南诗刻 均为程颂万 所书。其著作极富,有鹿川诗集、鹿川田父诗、鹿川近稿、石巢诗集、 石巢画石诗、楚望阁诗集、斋诗录、蛮语集等诗集。另著有鹿川词、 定巢词集、 美人长寿庵词集、:三程词钞、欧笑集、十键词钞、鹿川 文集、鹿川田父集、 十发庵集字楹帖、十发庵丛书等。又编有 :湖北自 强学堂成绩录、强学编、证道居士医述、通艺孰程等其它书籍。 程颂万诗尤有名于时,与汉寿易顺鼎、长沙曾传钧并称为“湖南三诗人 。 然而程颂万及其诗歌少有人研究。当今的近代文学研究对多数政要大员、风云人 物,如梁启超、左宗棠、曾国藩、陈去病、李鸿章、谭嗣同、秋瑾、宋教仁、林 则徐等人及诗作都有研究并形成热潮。但对程颂万这类诗人及诗作研究甚少,这 不利于全面了解湖南近代诗歌发展轨迹及全貌,因此研究程颂万诗歌具有较大的 文学史价值。 程颂万诗歌研究 1 1 诗礼之家 第一章家学渊源弟一早永- 子渊源 根据光绪刻本的湖南乡试朱卷,光绪辛卯( 1 7 年) 科一卷记载,程颂万出生于 书香门第,祖上很多人都曾做过高官。他家族南迁的始祖名庚一,讳鹏翮,新安 歙县人,曾经在元朝做官,官至部曹。高祖名泽绍,字述先,太学生,触赠文林 郎,诰赠奉政大夫,对医理钻研很深,平时经常施药济人,关爱左邻右舍。曾祖 名昭配,字赞甫,太学生,敕赠文林郎,诰赠奉政大夫。程昭配年少时就擅长文 辞,待人真诚,孝顺父母,曾经置办过祭祀的田地,并扩展了祠堂的规范。训诫 子侄遵守礼法。祖父名惠吉,字炳堂,邑优廪生,道光年问的举人,候选知县, 钦加同知衔,诰封奉直大夫,著有读经质疑、迪贻堂文集、迪贻堂制艺学、 半斋塾课待等。程惠吉为人严肃,但对人和蔼可亲,他认为交际应酬都应谨 遵礼法,经常与邓显鹤、黄本骥、孙鼎臣、邓瑶切磋礼法,并记有札记。他曾经 说:“程朱训故,差后汉儒,而其究天人之微,通圣贤之阶,则汉唐诸儒未之逮 也。”惠吉作文章既宏阔博大,又切于事理。他曾经亲手摘录过方苞、姚鼐的古 文,标举桐城派的义法,并以此教育他的学生。 、颂万的父亲名霖寿,字箕仲,号汝沧,邑优廪生,咸丰年间举人,曾考取觉 罗官学教习,同治年间特授为城步县训导,随后升任常德府教授,钦加五品衔, 诰授奉直大夫。程霖寿曾经在武昌为巡抚胡林翼校刊过读史兵略一统舆图。 胡林翼在益阳筹建箴言书院,倡导他的父亲胡达源的教育思想,聘请霖寿担任主 讲席。为城步训导时兼管白云书院,其教学以儒家经典为本,考试主要侧重学生 对儒家经典的掌握。光绪四年,他升任常德府教授,每年都捐献大笔钱财奖励优 秀学子,十分重视德才兼备人才的培养。光绪十二年九月霖寿死于任上,享年五 十七岁。霖寿教育子侄做人、学习要以诚为本。他对儒家经典探究颇深,善于写 文作词,著有万涵堂集钞、湖天晓角词。同年好友王闽运读了他的词之后, 感叹当时无人能比。况周仪也称赞他的作品是两百年间仅见之- 作。程霖寿饱读诗 书,功力深厚,潜心教学,指导后进。虽然不擅长做诗,但是他的文学功底十分 深厚,所以仍然对程颂万的诗歌创作起过重要的指导作用。程颂藩给颂万的书信 中就说:“二伯父( 程颂万的父亲) 虽不多做诗、古文,然一动手则不懈,而及 于古,非吾辈心思笔力所能及,望弟时引庭训相告,兄欲弟常奉教于老父,实胜 。周震麟等宁乡县志一百四十八卷蛟湖程氏佑祉惠吉荣寿传民国3 0 年( 1 9 4 1 ) 铅印本 2 硕士学位论文 外人纷纷之谈。又烦以兄寄元妹诗钞呈二伯父,以为如何? 兄早年有以词掩意之 病,实由二伯父时时谆谆戒之,始痛改也。至于程颂万词的创作就更受益于擅 长词作的父亲。父子二人的词都写得清婉绵丽,清而不枯,艳而有骨。 程颂万的父亲生有三个儿子,颂万排行第三。大哥程颂熏,字子朴,附贡生, 四品衔,候选同知。其性情非常淳朴,为人厚道,不善于作文写词。他担任浏阳 盐课十多年,因受奸商所骗,在任上亏损了大量钱财。当时端方担任两淮盐政, 考虑到颂熏为人诚笃、厚道,只是从轻处罚,要求其赔偿一小部分亏款而已。颂 熏晚年修习道家,据传某一日早晨登楼看飞鸟,坐着离开人世。颂万非常敬重大 哥的为人,诗歌中常常表现出对大哥的关心、惦挂,如郑州寄兄子朴用坡公郑 州西门别子由韵: 中原世事非畴昔,老我邯郸悲挟瑟几时誓隐脱朝簪,与君共课农桑职 在诗中程颂万向大哥倾诉了内心的困惑与苦闷,希望得到大哥的安慰,并一 同归隐田园。又申江别子朴游杭玉复先在却寄: 白石贤可招,青波影嵌底我昔梦游杭,无处印屐齿。惟余诗撑肠,胜揽 负在咫飘飘京国去,好句哪可拟请偕还故巢,述景为偻指劳思不我赓, 望眼洗云水 临行前与大哥依依惜别,白石、青波尚在,人却分离,此情此景,难以言表。二 哥颂芬,字彦清,邑庠生。因为伯父椿寿没有儿子,过继给他做子嗣。因此二哥 和颂万生活在一起的时间很少,颂万在诗中很少提及他。颂芬的词作写得非常好, 颇有生父霖寿之风。颂芬累踬乡闱,郁郁不自得,于是遍访吴越湖山胜迹,以解 胸中的压抑、郁闷。他所作的诗词哀感顽艳,特别擅长写小令,著有牧庄遗稿 钞牧庄词。后人将程霖寿、程颂芬、程颂万的词合编为宁乡三程词钞, 三人的词各有特色。 颂万还有程琼、程珏两个姐姐,也都能文善画,与颂万感情深厚,姐弟间常 以诗词切磋学问、交流情感。大姐程琼又名玉复,跟颂万心意相通,关系十分密 切,常有诗歌往来。如寄子大弟: ,。 次第书来沅澧寒,亲恩枨触泪泱澜。花阴寂寂月无语,孤雁一声人倚阑 玉复在诗中表达了对弟弟的深切挂念,自己一人在外的孤独寂寞,盼望能和亲人 团聚。颂万也有信阳道中述寄玉复女兄即题贞林秋忆图和四十岁生日同玉 复饭宝通寺等诗相酬,后者云: 留郢如浔暂得回,江城一塔倚崔嵬中年促促官淹去,野寺依依佛饭来 样里焦糟添旧供,廊边醉竹换新胎平生此意委能识,娉节忘劬媲老菜 中年以后还有玉复六十生日: 。程颂万编程颂藩著程伯翰先生遗集卷三与子大弟论诗四民国1 7 年( 1 9 2 8 ) 海上汐庐铅印本 3 程颂万诗歌研究 换巢江址又西风,且喜吾委六十同贪话重阳先日酒,毋违二老百年中 关心煮石无多事,洗眼看花有近功消得浮生胡尔累,直应清白与天通 两人年事已高、历经沧桑,屡遭变故,但姐弟情谊却未曾改变。二姐程珏,又名 玉双,适朱姓人家,生活稳定,晚年儿孙满堂、幸福美满。颂万与二姐也有诗歌 往来,从诗中可以看出虽然不像和大姐玉复那样心灵相通,但是两人情意还是颇 深的颂万:过仲姊山居留题庭中牡丹云: 辨晓别祠墓,嬉晴来戚家。呼僮缦系马,待食且看花舞态龙庭霁,狂香 簇障纱靥回慵褪粉,肢燠半烘霞。雌白终能守,蜂黄任有衙一魂蔓国艳, 三日恋春奢富贵羞城市,睽离久物华裴回讯阿姊,归咫又天涯 他在二姐家赏花品食,十分惬意,“归咫又天涯 ,离开后仍恋恋不舍。程珏去世, 子大作朱氏仲姊挽词三首悼道: 竹性慈而让,梅情敬以专。可怜支病骨,犹及度残年海舶儿惊梦,山舆 女共旋去春归访姊,恨隔牡丹先 铭旌书易代,褒德向风斜药气犹在寝,冉魂今出家孙雏惊傍媳,弱女 走呼耶共哭山堂晚,春条黯雪花。 国变封难替,名存里所贤人难量死到,客共话生前溪水摇鸣佩,山花 作宝钿。然鬓吾有愧,应许墓铭镌。 表现出对去世姐姐的深深悲痛和无比怀念。 一 程颂万的叔父荣寿育有四子:程颂藩、程颂藻、程颂葆、程颂芳。颂藻字仲 燮,邑优增生。颂葆,字季锡,光禄寺署正衔,早逝。颂芳字海年,宁乡县学优 附生,肄业于城南求忠书院。光绪八年中举人,后被选为广东乐昌县知县。颂万 和颂芳的感情很好,两人往来非常密切,相互酬赠之诗极多,其中既有赠答题画 之作,又有切磋诗艺、交流情感、相互关慰之篇。如送兄海年入黔省大定君二 首: 东风吹短发,一夜去潇湘。予亦思燕蓟,君先向夜郎祗宣贫对酒,那复 梦连床。四海平生憾,飘零远自将。伯氏三年伎,吾生万感并。( 谓先兄伯翰 先生) 人传文字哭,天阮弟兄名有酒春皆病,无歌泪自盈明早岳云外,回 首马王城天末黔西郡,云中济火台白头阿叔健,黄犊喜君来狍鸟晨呼骑, 蛮花夜拥杯争知清白吏,相蔚子孙才朋簪三月社,一半别长沙此夕真成 梦,何时共忆家天边悬马色,江路问桃花莫比西南徼,劳劳减鬓华。 在诗中,程颂万表达了对海年的依依惜别之情,期望他在他乡建功立业。又和 家兄海年游君山: 澄波直接大江流,独倚曾涯落木秋斜日灵旗湘女庙,楚天凉雨故人舟 寒鸦树色东陵晚,断雁云低北渚愁安得飞倦与携手,一尊同上岳阳楼 4 硕士学位论文 抒写的是与颂芳同游君山,共赏如画美景的愉悦之情。又寄和海年兄都门秋感: 九月寒霜待授衣,燕台有客未言归工催内苑金茎铸,诏下中原铁骑飞 汉代山河勤远略,贾生才调与时违怜君负米长安道,臣朔毋为自苦饥。 既惋惜海年的怀才不遇,又忧心国计民生。又寄寿海年家兄广州四十初度次自 题相韵二首: 拙宦犹能见性真,艰难萍海两藏身呼笙岛外骑羊客,横笛楼头跨鹤人 蒿目河山同揖让,附庸哀乐未平均语君四十年来梦,好向灵岩证夙因身外 功名槎欲犯,胸中方寸岳难平。 既是给其兄祝寿,又抒发了自己胸中的抑郁不平之气。又次韵海年自沪寄怀二 首: 风波盗贼三千里,兄弟居游五十年宦况末苏终国破,诗穷无住乞天怜 素书君讶嵇中散,秦梦吾忘沈下贤 既写国家时事的窘迫,又述兄弟的漂泊游离。又题海年桐月吟秋图卷: 凉意歇藻井,背看虫吐丝。肯留无用月,回照有人时老觉丹心折,贫为 爨尾宜秋风尔何物,偷眼入窗帷。一鸟界空孤,萧然长物无。天寒祈兄弟, 国破剩江湖诗蜕身悬榻,心中酒在壶画图凄掩径,嗒尔敢忘吾 通过题画既表达对堂兄的关怀,又表现了自己面对破碎河山的无奈之感。 1 2 兄长为师 兄弟之中对颂万影响最大的是颂藩。颂藩无论在思想、为人处事,还是文章 学问、诗歌创作等方面都给以颂万重大的影响,是颂万的良师益友。 程颂藩字伯翰,十七岁时考试古学得了第一名,同治癸酉科拔贡生,甲戌朝 考一等第一名,保和殿覆试一等第四名,钦用户部七品小京官,江西司行走,签 分户部。他天资聪颖,博览群书,才华横溢,在近代诗坛上享有盛名,诗学造诣 颇深,被汪辟疆的光宣诗坛点将录封为“天暴星两头蛇解珍 。颂藩和颂万 常以书信相往来,讨论治学为人之道,切磋诗艺。程颂藩非常注重经史,强调无 论是作诗、作词还是作古文都必须以经史为依托。他说:“六经群圣之书,世所 不可一日无也。 还说:“乾隆以来。有力之文人。其自立不在词赋小家,即孙、 洪、孔之盛业,亦附于经学而益光。 圆因此他要求颂万首先要学好经史,为诗歌 的创作打下基础。颂万也非常赞同,认为:“为学必求之经史以为根柢 。颂 藩又指出当时学人学经的弊端说:“前之人冥心而自谓能焉,而不胜其弊也。后 。周震麟等宁乡县志一百四十八卷故事编第十先民传民国3 0 年( 1 9 4 1 ) 铅印本 国周震麟等宁乡县志一百四十八卷故事编第十先民传民国3 0 年( 1 9 4 1 ) 铅印本 西程颂万编程颂藩著程伯翰先生遗集卷三与子大弟论诗二民国1 7 年( 1 9 2 8 ) 海上汐庐铅印本 5 程颂万诗歌研究 之人泥迹而刻求,广已而造大,其识不越博士之业,推行皆滞,而自信后之胜前, 此五十步百步之相笑也。 认为经典一定不是庸愚的人所能学通透的,学经不能 溺于经,要能钻进去而又能跳出来,学得通透才能有所得。并告诫颂万,近来汉 学泛滥,许多子弟专门搜集冷僻的书籍,在诗文中堆积生字僻典来炫耀才华,这 实际上是对经典的亵渎。“夫韩苏所以不朽,传之愈尊者,沉酣古籍,脱胎换骨 ( 非篇夺而句换,斤斤为之,乃沈酣之至,神与古化) 之,弟以语琢字削为炼, 未知古人之文,真气流衍,浩乎沛然。无一奇字险句,咀之而味愈出,乃炼之至 也。若夫其言不朽,不由炼来,则其人遗世独立,超越文人,如汉之董、晋之陶、 隋之文中,其文无窠臼,不可阶而升也。又若濂溪、横渠、明道、伊川、考亭, 直接思孟,吐词为经,视汉以下如邾莒矣。若鄙炼之说,则必尽束辞章于高阁, 专求之六经,主敬穷理,反躬实践,黯淡无华,馨香弥远。吾弟此时力量未能, 恐无所得而岐,而废,而坚僻也。 圆 他认为学问能养心,然后词章气象亦自不可同日而语,说:“诗必耐学而后 成,道理甚大,非俗子所可窃取。试看顾亭林诗集,不襞积词华,不借助仙 佛奇语,只说人情物理,而自不可泯灭,便知学人之足贵,才人之靠不住,此公 经济亦好也。兄三十之年始能悔悟,弟今年才十八,得兄提醒而勉励用功,大成 可望。断不可以诗文自域,而不求之本原也。一 在这里颂藩告诫颂万作诗千万要 以为人、学问为本原,这才是作诗的最佳途径,不能把目光局限于诗文中。 颂万听从颂藩的教导,十分重视经史的学习,注意鄙弃“古董玩经之习, 不耗费心思在雕琢华丽的辞藻,追求难字僻典上。因此颂万的诗歌既沉厚有力、 颇见功底,诗作中随处可见引经化典之句,又深入浅出、不着痕迹,不见粉饰堆 砌之辞。 程颂藩认为诗歌创作的核心是“性情 ,诗歌有真性情才能动人,他说:“夫 诗之道,消息甚微,非沉潜以求古人之意,奋迅以几古人之迹,不能有成。又诗 以道性情,根柢所由立也。每下笔必思如何,而后可达性情如何,而后不背古人 根柢性情之真。此又不徒在摹古人之形貌也。吾弟具有才情,咏古言情之作,实 有几句油然感人之语,如闻子野歌而欲唤奈何。即令不依兄言,到老我用我法, 犹不失为中晚佳品。何如信兄言之能成高手乎? ” 建议颂万发挥自己的才情、 个性,融古通今,写出具有“性情 的佳品。 颂藩还以自己的经验指导颂万区分诗歌的各种体裁,根据不同体裁的特点, 周震麟等 周震麟等 程颂万编 周震麟等 程颂万编 宁乡县志一百四十八卷故事编第十先民传民国3 0 年( 1 9 4 1 ) 铅印本 宁乡县志一百四十八卷故事编第十先民传民国3 0 年( 1 9 4 1 ) 铅印本 程颂藩著程伯翰先生遗集卷三与子大弟论学二民国1 7 年( 1 9 2 8 ) 海上汐庐铅印本 宁乡县志一百四十八卷故事编第十先民传民国3 0 年( 1 9 4 1 ) 铅印本 程颂藩著程伯翰先生遗集卷三与子大弟论诗三民国1 7 年( 1 9 2 8 ) 海上汐庐铅印本 6 硕士学位论文 吸取前人的精华,创作出具有新意的好诗,说:“用功总须熟服老杜全集,然后 纵观唐宋元明,上溯汉魏六朝之诗,久之,脚跟乃定,本朝诗暂可少看。作五律 诗不可好拗,拗乱则无律,试看老杜五律拗者甚少。唐人有拗法即有救法,宋人 乃不讲究;明人七子,其复古者也。初学守约莫若王渔洋,古诗选次之。 又说: “颂万七古,规陶园以学太白,成了则为大家,不成则流于放纵,委巷歌谣之不 若。所以须读老杜中年以前之七古,学其擒纵开合、工力悉敌之处,切莫借口仙 笔随意涂抹,又用典、下字、押韵须的确。五古之体最尊,不宜入俗纤故事。七 古亦然。近体稍宽,然不可俗,此非多读书不能辨。 在与子大弟论诗四 中又说:“弟之于诗可谓勤矣。惟少年文笔,只闻恭维,不闻箴规,兄以为大患 也。又弟体甚弱,诗宜多为优游平中之音,少为回肠荡气之语,以收放心而葆元 气。以一篇有一篇之意,一题作数诗须联络相生,数篇不可划断章节,而只如一 大篇之意。古文之论上论中论下亦然。至其意立矣,而后词附之而生。有必修词 之诗,词修而意愈显。有不必修词之诗,词质而意如生。总以意为主,意高而后 词高,而后笔气格俱高。弟若贪词贪格,则意必弱,恐兵嚣而将不能制矣。弟前 寄兄诗,大约摹兄去岁寄仲弟之作,那诗原有意,却非兄高作。然弟摹之恐又降 焉。昨寄元妹诗,其诗自在中流,实成为我之诗,不摹古而不背于古,稿中存之 矣。此境非旦夕可几。兄虑弟用力之猛而遽仿之,以至于野战也,故切属焉。弟 今年才十六,望多读少做。多做五古五律,少做七律,更少做七古。一题到手必 思如何,而后成为我之诗。 他还告知作诗必须专心,不可同时作词又作诗。因 为填词与作诗的思维与手法不同,两者兼顾往往适得其反。颂藩自己早年屡次想 要填词,但是为了不妨碍作诗都一意摈弃,专心作诗。他要求颂万一定要等诗歌 有所成了,才能进行词的创作。 程颂藩提倡朴实清丽之文,他在 :何维棣遗集序中说:“颂万初好六朝骈 丽之文,士之侈浮华骛声气者引重焉。颂藩心勿善,遂专治散体悉弃其余。 颂 藩在覆阎季蓉书曾评论说:“宋欧阳氏,粹然儒者之言,次则颖滨,晚年优 游平中,突过父兄。元虞伯生,温然、超然。明归震川,见地正大,文清纯近道。 文之气象,不可伪为,其平易近人,而言切于人人之心,必其反身修德而血气已 平者也。或学虽未至而质性温良,渊源虽未晰而能不惑于偏岐。因文见道,略窥 圣人不得已而言之旨,退然有不敢言,恻然有不忍言。而近世曲学之巨子,动薄 归氏为空疏,夫既谓之文未有不能空而可谓文者也,未有不疏而入古者也。 他 。程颂万编 o 程颂万编 圆程颂万编 回周震麟等 o 周震麟等 程颂藩著程伯翰先生遗集卷三与子大弟论诗一民国1 7 年( 1 9 2 8 ) 海上汐庐铅印本 程颂藩著程伯翰先生遗集卷三与子大弟论诗一民国1 7 年( 1 9 2 8 ) 海上汐庐铅印本 程颂藩著程伯翰先生遗集卷三与子大弟论诗四民国1 7 年( 1 9 2 8 ) 海上汐庐铅印本 宁乡县志一百四十八卷故事编第十先民传民国3 0 年( 1 9 4 1 ) 铅印本 宁乡县志一百四十八卷故事编第十先民传民国3 0 年( 1 9 4 1 ) 铅印本 7 程颂万诗歌研究 极为欣赏欧阳修、颖滨、虞伯生、归有光的温然超然的儒者风范,称赞他们质性 纯良,满腹才华,文辞却平易近人。颂藩认为:“词章必读古人书,博观约取, 始有门庭可循,尤贵涵养性情,归于平中,然后辅以卷轴,乃有真血脉、真面目。 他与颂万不仅论诗谈文,切磋学问,还谈到为人处世之理。颂藩说:“外人惟文 字之交素相切磋者,方可上下其议论。若广众中有一二生人,即不可谈文,惹人 之厌,背后生谤。此皆兄阅历过来者,弟须留神。阎季蓉先生学有根柢,兄在湘 潭阅卷共事,深知其人。弟必须虚心请教,阎君肯直言,受益不浅也。一“凡 人不可轻交友,尤不可轻从师,关系人品,成败不小,不仅声名也。兄于诗、古 文直以古人为师,今虽未成,亦思过半矣。有下交于兄者,必权衡其间,宁守约, 不为利与名之所动也。夫感恩知己,文士常态,要知文章,兄可自怡悦,传不传 听之于天。若斤斤讲生气,求知己,则惑矣。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颂藩 希望子大弟求得良师益友,以使学问人品大有长进。 颂万、颂藩两兄弟感情甚笃,颂藩非常关心这位堂弟,叮嘱颂万读书不要太 累,要量力而行,注意自己的身体等等。在颂万去永顺当幕宾时,颂藩对年纪轻 轻,独自出门在外的弟弟极为担心、牵挂,为之赋诗北征有日送弟颂万客永顺 戊子:“谁知陟屺征人泪,重以传经伯父悲。念汝蛉摒从劝学,共余灯火宵相师。 东头西屋刚三岁,北马南船又一时。天地清寥成独往,何年风雨是前期。可惜 颂藩英年早逝,光绪十四年七月因为疾病去逝,年仅三十七岁。颂万对这位兄长 的去世悲痛万分,为他撰写程伯翰先生行状,潜心整理他的诗文为程伯翰 先生遗集,又作节庵赠诗迫念先兄答和志感云:“昆弟交亲老境闲,遗书廿 载补还删。独凭天地为神识,不废江河在鬼关。栖风楼中赠兄句,鹤铭岩下访君 还。艰辛涕泪何年剩,阡表灵风恸麓山。 。周震麟等宁乡县志一百四十八卷故事编第十先民传民国3 0 年( 1 9 4 1 ) 铅印本 。程颂万编程颂藩著程伯翰先生遗集卷三与子大弟论诗二民国1 7 年( 1 9 2 8 ) 海上汐庐铅印本 国程颂万编程颂藩著程伯翰先生遗集卷三与子大弟论诗三民国1 7 年( 1 9 2 8 ) 海上汐庐铅印本 8 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志业思想与诗歌内容 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是言志抒怀,诗的形象世界无疑是诗人心灵的迹化。从 抒情主体的心态入手,我们就能深入到诗歌思维的内在层面。上一章我们对程颂 万的生平、家世、家学渊源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研究。不过,要想真正理解一 个生活在一百年多前的诗人和他的诗歌,我们还必须努力考察保存的文献,理顺 他的人生履迹,尤其要走入他心灵世界的深处,寻找其诗兴的触发点。正如前辈 学者所说的,给予他一个“了解之同情 。综观程颂万现存的全部诗词文章,结 合其人生履历,我们发现程颂万一生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而其诗歌创作的心态 也相应发生了两次转变。从十四岁写作岳麓一篇艺惊四座,初露才华,到三 十二岁入湖北当通判之前的近二十年时间是颂万的青年游学时期。这一时期,他 积极地参加科举考试,寻求展露才华的机会,虽屡遭挫折而不改积极乐观心态。 从三十二岁进入湖北当通判到五十岁受湖南都督汤芗铭聘纂写官书的这段时间, 颂万主要在湖北做官办实业。人到中年,颂万的心态渐趋平缓、踏实。从五十一 岁在长沙养病直至六十八岁颂万去世的十多年,随着年龄的增长,颂万赋闲在家, 追求平凡的庸常心态占据了主导地位。程颂万的一生,由于时代的风云变幻,个 人宦海的浮沉和种种不测的遭际,他的思想心态发生了二次显著的变化。而思想 心态的变化进而影响到他的诗歌创作。因此,这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 探讨。 2 1 “吾侪意气凌风尘 一一青年游学 2 1 1 初露锋芒 程颂万天资聪颖,五岁就能属对,十余岁就开始作诗,其十四岁所作岳麓 一诗,云: 秀插玉芙蓉,青葱几万重岭堆残腊雪,涛响隔江钟日暮回孤艇,苍茫 见远峰欲寻高士隐,缥缈白云封 诗作描写了岳麓的美景,这里树木青葱茂盛,山岭苍茫连绵,大江奔腾流荡。诗 歌清新秀丽,意境悠远,显示出颂万的文学才华。接着又有新燕篇云: 桃花初开柳絮飞,卷廉遥见双燕归沉沉廉幕东风静,旧时王谢寻乌衣 鸟衣旧主偏依恋,闲庭春静人初倦。惯把泥衔玳瑁梁,那堪钗掷芙蓉院风雨 陈寅恪陈寅恪文集之三金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0 ,2 4 8 9 程颂万诗歌研究 迷离上巳时,夕阳红上海棠枝去年曾与青丝系,今日归来碧草滋紫陌香尘 春未老,巢成苦见莺啼早呢喃儿女总情痴,澹沱轻风太娇小娇小情痂春画 长,阿侬偷唤玉真娘谁家庭院衔芳草,何处人家伴画梁瑶光当日怜心散, 化作青衣堕银汉唐殿宫人匣未开,璇归美女魂初断匣开魂断总虚无,绣箔 珠帘映碧疏年年岁岁燕犹到,岁岁年年人不如雕楹画栋过寒食,羡尔飞飞 双比翼治春陌上漫相逢,斜日檐边软无力陌上檐边思悄然,花朝又过艳阳 天可怜掌上频教舞,莫向帷中独自眠斗帐轻寒破香雾,翩跹高下频来去 肯学鸳鸯对对飞,休教蛱蝶双双妒。雨丝云片最销魂,翠雨雕阑怨晓昏愁绝 江南人去也,杏花春雨闭重门 1 。 整首诗描写的虽然是儿女情思,但诗人化用多个典故,化用前人诗句于无形,写 得清丽流宕,花团簇锦,思致绵远。少年的颂万在父兄的指导下阅读了大量的经 典书籍、诗词名篇,打下坚实的基础,加之他聪明伶俐、才思敏捷,因此才十几 岁就能够写出如此佳篇,震惊当时文界长老。此诗一出,颂万就已才名远著。但 颂万不骄傲于眼前的成绩,又向当时的古文大家杨彝珍学习古文,在求学的道路 上继续孜孜追求。他十七岁跟随父亲在鼎州读书时,学使江标听闻其名,亲自登 门,愿意给予优贡之位。但此时颂万年轻气盛、踌躇满志,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 金榜题名,并未接受学使的好意。他辗转于长沙、益阳、常德等地游览求学,往 来于湘鄂之间,结交了阎镇珩、易顺鼎、易顺豫、何维朴、何维棣、王景峨、王 景崧、赵启霖、谭献、邓绎、邓辅纶、郑襄、陈三立、梁鼎芬等诗词名家,时时 与这些友朋酬唱应和,请教研究诗艺,以开阔视野,进一步增长学识,提高诗歌 创作的艺术水平。随着颂万和诗词名家交往的增多,他的人品、学问及其诗歌创 作,日益被人所熟知、了解,博得了亲朋挚友的盛誉,其名气也更为远扬。 2 1 2 胸 不壮志 年少的颂万,在学初有成之后入于永顺知府张抑仲幕下,开始了全新的幕僚 生活。永顺是所谓“地犹楚徼,天接蛮云 之处,民风淳朴彪悍,风光奇异雄 壮。他在这里饱览美景,与曾游览这里的前人“相知憾晚 ,于千载之下与古 人神交于此。“每好妙赏文,登山临水,琴歌酒赋,不绝于时。 9 他在此地写下 了大量的诗篇,并于光绪十五年结集出版成蛮语集。从这些诗篇中既可以“辨 竹王之旧塞,稽斑阑之殊俗 ,也可以睹见“子大弱冠慕道,壮游橐笔,视簿 1 0 本本本本刻刻刻刻沙沙沙沙长长长长、,、j、,、, l l l l o o 0 o 9 9 9 9 l l l l,l,l 年年年年 7 7 7 7 2 2 2 2 绪绪绪绪光光光光清清清清序序序序集集集集 语语语语 蛮蛮蛮蛮 集集集集 诗诗诗诗 阁阁阁阁望望望望楚楚楚楚万万万万颂颂颂颂程程程程 。口o o 硕士学位论文 领犹糠秕,倚文酒为性命,放意于溪山之外,腾藻于烟墨之中 的英姿。诗人 或拟古人诗歌抒写自己雄伟的理想抱负,或借助于雄山大川、长风巨浪、飞瀑流 云、美酒明月等种种物象来表达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如将迸酒: 君不见秦皇汉武一代雄,只今埋骨烟蒿中又不见唐陵宋阙多迁改,几度 桑田变成海。镜中白发人共悲,冉冉红颜岂长在举杯属君君当歌,我为起舞 影婆娑阑干北斗黯愁色,天上白榆凋渐多花前有酒须斟酌,西风莫遣悲摇 落一声铁笛起霜空,何处仙楼控黄鹤。李夫子,陶先生,醉中往往多豪情 我欲招君下洞庭,茫茫大月空江横狂呼三百杯,痛饮一千载。古人有酒不我 待,空教留此太阴魄,长句人间斗光彩我闻蜀江水碧如酒浓,愿学长鲸吸引 波涛中。连山喷雪一间水,酒波浩瀚泻东溟,便向龙门骑赤鲤共君将进酒, 进酒毋徘徊,瑟弹湘渚怨,琴奏雍门哀丈夫得意且为乐,拔剑击柱何为哉 将进酒,归去来。 他十分认同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以布衣直取卿相的豪情 壮志,又深慕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屈服于小人权贵高尚的品格,但同时 又表现了自己绝不同流合污的浩然正气,及无法实现理想抱负的痛苦,借两位古 人,他抒发了自己想要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又少年行: 路人争识羽林郎,宝马貂裘锦带装向晚城南归射猎,成阳桥上月如霜 羽林郎身着貂裘,坐骑宝马,得到世人的拥戴敬仰。诗人十分的羡慕,向往有朝 日能建立功业,受此厚待。又不二门: 仰窥不二门,俯瞰猛峒河岩光忽中断,峡势争箍涡峻天石作峰,倒景 梯缘坡神工明一线,日色迷双螺架木接悬狄,探崖挽垂萝云光昼铬砑, 树色鼋嵯峨伟哉果勇绩,横空书擘窠( 有果勇候杨芳摩崖书) 代远趣岂隔, 鳖危履不颇归辔整向夕,昏钟度林阿 颂万游览于奇山异水,悬崖峭壁之中,为一览果勇候杨芳的摩崖书,他不畏艰险, 攀岩探崖。“代远趣岂隔 ,虽然和杨芳所处的时代已经不同了,但诗人和果勇候 志趣相投,希望也能驰骋沙场,建立功勋。又会溪观铜柱二首: 万弩横冲倒峡船,舣舟凭吊一茫然插江精铁三千尺,开国雄边二百年 胜有风雷号巨壑,未容蛟蜃下长川惭予文字镌题目,风雨碑亭护一椽 诗人描写的是风雷、巨壑、蛟龙、长川等壮大景物,羡慕的是开国雄边二百年的 丰功伟绩,而对自己的无功无绩甚是惭愧,由此我们可以读出颂万胸中的不凡抱 负。读他此时的诗,我们无法不被他的豪情所感染,并不自觉地进入诗人所创造 的超凡脱俗的境界中,去体验他豪气万丈的昂扬精神。颂万博涉群籍,广览众书, 德才兼备,然而却局居僻地,壮志被阻,令人扼腕不已。但他并不因为才能埋没 。程颂万楚望阁诗集蛮语集序清光绪2 7 年( 1 9 0 1 ) 长沙刻本 1 1 程颂万诗歌研究 于丛山荒僻之地,而失去信心与壮志,仍然苦苦寻觅机会,希望能到更广阔的天 空中大展鸿图。 光绪十七年( 1 8 9 1 ) ,当时湖南思想界非常活跃,许多文人志士皆雅集于长 沙,颂万也回到了长沙,他与易顺鼎、易顺豫、张之洞等好友数十人建湘社于此, 经常集会,或论议时政,或诗酒唱和,盛况空前,人称“光绪之年即元嘉太康之 代,湘中之集亦楚台梁苑之朋。徐珂的六忆词记载了湘社当时的盛况:“光 绪辛卯,龙阳易实甫观察顺鼎,叔由大令顺豫,宁乡程海年大令颂芳,子大观察 颂万,假长沙周氏蜕园,结湘社,月必数集,文采风流,极一时之盛,海内称之。 谭献的复堂日记辛卯论湘社之集亦称:“宁乡程颂万子大,在长沙联湘社 唱酬,如二易、何、王,英英侠少。 辛卯年三月,颂万与易顺鼎将集会歌诗编 成湘社集四卷,其中诗一卷。二十七岁的颂万颇为关注时事,多与当时政治、 文化名流谈论时事政治,谈论分析祖国的现实状况,探讨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 颂万湘社集的诗作多为时事政治,及慨古讽今、关心国家危亡之内容,抒发 力挽危国于狂澜,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的壮志理想。如湘阴县: : 积气拥飞楼,愁心耻江国树影出千家,湖灯非一色波长屿渐隐,云暗 天始墨。击楫度通川,维舟感兹夕行塍百余里,悠悠膳灵匹夫君郁时疼, 微契在骚域运迫道则丰,邦危志可择乃知鹏止座,远愧鹏培翮遗编触孤 愤,荒江睇瑶魄惭非鳓鹤姿,熙饨蛟鼍食申章恍嘉侣,川鎏复无极 “愁心耻江国 ,颂万面对阴霾的国家现状,不能不为之担忧愁闷。然而“运迫 道则丰,邦危志可择,这也是颂万实现理想的大好机会,自古乱世出英雄,诗 人希望抓住机遇,成为大鹏,扶摇直上,施展宏伟的抱负。又落日: 落日符离道,依人鬓欲残诗成先贮腹,酒薄不登鞍城郭愁边出,江山 战后看民穷生事拙,向晚独盘桓 诗人愁肠满腹,担忧民生疾苦,经常是彻夜不能眠。此时诗人更加坚定了自己的 壮志理想,力求国家尽快从战后恢复,让人民安居乐业。同时,衰微、破败的现 实状况,日益紧张的时事政局,使颂万坐立难安,急切地想把心中的壮志蓝图实 践于现实社会当中。此时颂万对理想的追求就更加淋漓尽致地反映在诗作中。 光绪二十一年( 1 8 9 5 )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 的马关条约。国家情势真可谓“海水四溢,大陆就沉,上有殷忧,下惟坐论” 回。具有浓浓爱国之心、报国之情的程颂万此时异常激愤,其中实归自台湾自 。程颂万楚望阁诗集湘社集叙清光绪2 7 年( 1 9 0 1 ) 长沙刻本 。徐珂六忆词一卷清宣统3 年( 1 9 1 1 ) 上海国学扶轮社铅印本 。谭献( 著) 范旭仑、牟晓朋( 整理) 复堂日记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 0 0 l 。1 9 8 。程颂万楚望阁诗集楚望阁诗集初编序清光绪2 7 年( 1 9 0 1 ) 长沙刻本 硕士学位论文 号哭盍因题其( 三魂集) 五首写道: 飓风吹客海南回,湖上波涛吼怒雷身后有盒先谥哭,眼中无斗可量才 麒麟碧葬留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作总结:管理能力得到良好展现
- 产品结构三维建模设计实践方案
- 化学工业供货方管理细则
- 如何在学业中取得进步
- 如何预防中学生辍学问题
- 煤炭煤岩动力灾害预报
- 绿色能源100MW潮汐能发电项目容量及建设形态可行性研究报告
- 绿色节能1000吨年生物质炭基纳米材料研发及市场推广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前冲刺练习题带答案详解(综合卷)
- 2024高升专试题预测试卷附答案详解(基础题)
- 风力发电机自动消防系统
- 公益性岗位业务培训课件
- 时光老人与流浪汉课件
-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 学校安保培训课件
- 政务中心面试常见问题与答案详解
- 《儿童腺病毒肺炎重症肺炎防治指南》解读课件
- 2025年高考英语新课标Ⅱ卷点评及2026备考方向 课件
- 怎样合理减肥健康教育
- 美容师(皮肤管理师)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
- 人才储备机制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