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中国近代小说繁荣之酝酿.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摘要 近代小说创作的数量多、品类杂、资料多而散。据目前所知,在从道光 二十年( 1 8 4 0 ) 到宣统三年( 1 9 1 1 ) 共7 2 年间,小说创作可考查的数量有2 6 8 2 部之多,而这7 2 年的最后1 7 年的创作数量有2 5 3 2 部,占了总数量的约 9 4 4 ,形成了曾被研究者称为“晚清小说的繁荣”的局面。这最后1 7 年的 头8 年,小说创作数量达到1 5 5 部,相当于此前5 5 年小说创作数量的总和。 而在这8 年之后的9 年里,小说创作更是达到了“繁荣”,创作数最高达2 3 7 7 部,是之前6 3 年的创作数量总和的近八倍。因此可以说,从光绪二十一年 ( 1 8 9 5 ) 到光绪二十八年( 1 9 0 2 ) ,是晚清小说繁荣的一个“酝酿阶段”。晚 清小说在这8 年的时间里开始兴起,得益于小说作者对传统文言小说和白话 小说写作技巧及题旨的延承、西方传教士的努力推广、报业的逐渐商业化、 新式教育和留学的逐渐普及、客观上有益的政治环境。此八年之初,英国传 教士傅兰雅的征集小说广告得到一定回应,康有为、梁启超等有影响的文人 参与到小说创作中来;此八年之末,梁启超发表了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此八年之前,有韩邦庆、王韬等说界元老,此八年之中,有林纾、李宝嘉、 严复、梁启超等集大成者,此八年之后,新秀群起,陈景韩、包天笑、吴趼 人、周作人等等,开创了中国近代小说的繁荣局面。本文第一章主要概述这 一时期小说的形式、小说作品内容和小说理论三个方面的情况。第二章分析 这一时期小说兴起的外部原因,包括来自清政府小说政策、西方、日本、以 及租界的影响。第三章分析这时期小说兴起的内部原因,分析作者群体的 产生以及他们所作的努力。 关键词:中国近代小说近代留学翻译小说传教士近代报干日小说 a b s t r a c t m o d e r nc h i n e s e n o v e l s ( 1 8 4 0 1 9 1 1 ) a r e k n o w nf o rt h e i rr e m a r k a b l e q u a n t i t y , v a r i e t yo fs t y l e sa n dn u m e r o u s s c a t t e r e do r i g i n a lm a t e r i a l s a sw h a ti s l i s t e d i nc h r o n i c l eo fm o d e r nc h i n e s en o v e lb yp r o f d a k a n gc h e n ,e a s t c h i n a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 , s h a n g h a i , t h e r ea r e2 6 8 2e x t a n tn o v e l sp r o d u c e d d u r i n g7 2y e a r sf r o m1 8 4 0t o1 9 1 1 ,i nt h el a s t1 7y e a r so fw h i c h2 5 3 2n o v e l s w e r e p r o d u c e d ,o c c u p y i n g9 4 4 o f t h et o t a l ,a n dt h u sf o r m e dt h e “b o o mo f l a t e q i n gn o v e l ”n a m e db yr e s e a r c h e r s i n t h ef i r s t8 y e a r s o ft h e s e1 7 y e a r s ( 1 8 9 5 - 1 9 0 2 ) ,1 5 5n o v e l sw e r ep r o d u c e d ,w h i c he q u a l st ot h et o t a lo u t p u t o ft h ep a s t5 5y e a r s ,a n di nt h ef o l l o w i n g9y e a r s ,n o v e lp r o d u c t i o nr e a c h e d a na l t i p l a n o ,w i t ha q u a n t i t yo f2 3 7 7 ,w h i c hi sn e a r l ye i g h tt i m e so ft h et o t a l o u t p u to ft h ep a s t6 3y e a r s f r o mt h i sp o i n t ,t h ep e r i o do f1 8 9 5 - 1 9 0 2i s a p r e p a r a t i o no f t h er i s eo fc h i n e s en o v e li nl a t eq i n g t h a tn o v e lb e g a nr i s i n gi n t h e s e8 y e a r si nl a t eq i n gi sp r o f i t e d f r o mt h ei n h e r i t a n c eo f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n o v e l ,t h e e f f o r t sm a d e b y t h ew e s t e r n m i s s i o n a r i e s ,t h e c o m m e r c i a l i z a t i o no fm o d e r n n e w s p a p e r i n g ,t h ep e r m e a t i o n o fw e s t e r n e d u c a t i o na n d s t u d y o v e r s e a sa n dt h e o b j e c t i v e l y c o n v e n i e n t p o l i t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tt h eb e g i n n i n go ft h e s e8 y e a r s ,b r i t i s hm i s s i o n a r y j o h n f r y e rr e c e i v e dap o s i t i v er e p l yt oh i s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o fr e q u i s i t i o no fn o v e l ,a n d c e l e b r i t i e si nt h en e a rf u t u r el i k ey o u w e i ,k a n ga n dq i c h a o ,l i a n g ,s e tf o o ti n n o v e l a tt h ee n do ft h e s e8y e a r s ,q i c h a ol i a n g s e s s a y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v b e t w e e nn o v e la n d d e m o c r a c y t a ow a n g ,b a n g q i n gh a na n do t h e rm a s t e r s w e r e a l r e a d yv e r ya c t i v eb e f o r e1 8 9 5 ,a n dd u r i n gt h e s e8y e a r s ,t h e r ew e r es h u l i n ,b a o j i al i ,f uy a n ,q i c h a ol i a n ga n do t h e rf a m o u sw r i t e r sa n dt r a n s l a t o r s a f t e r1 9 0 2 ,m a n yn e ww r i t e r ss u c ha sj i n h a nc h e n ,t i a n x i a ob a o ,j i a n r e nw u a n dz u o r e nz h o us t a r t e dt h e i rl i t e r a r yl i f e ,w h i c hl e dt ot h eb o o mo fm o d e m c h i n e s en o v e l k e yw o r d :m o d e r nc h i n e s e n o v e lm o d e r no v e r s e a ss t u d v t r a n s l a t e dn o v e l m i s s i o n a r y m o d e m n e w s p a p e r n o v e l 遵盟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姓名职称单位备注 齐森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主席 谭帆教授华东师范大学 赵山林教授华东师范大学 程华平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 王冉冉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弓1 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 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 示谢意 作者始扯 日期:巫乡 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 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 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奎阕。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 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 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日期:逝照:! 塑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珲甲曰 1 日期: 导癖签名: 御兮奎2 ; 阮。像 引言 1 9 世纪末2 0 世纪初中国小说所呈现出的繁荣景象,历来为众多学者所 注目,他们从各个方面留意到这一时期中国小说的繁荣。当时类似的言论颇 繁,此处不一一赘述,仅列举一二:光绪三十二年( 1 9 0 6 ) 寅半生( 小说 闲评) 叙中提到:“十年前之世界为八股世界,近则忽变为小说世界。” 1 同年吴沃尧在其( 月月小说) 序中也说;“吾感夫饮冰子小说与群 治之关系之说出,提倡改良小说,不数年而吾国之新著新译之小说,几于 汗万牛充万栋,犹复日出不已而未有穷期也。”2 光绪二十三年( 1 9 0 7 ) 俞 明震说:“小说书岁亦出百余种”3 ,同年黄人在( 小说林) 发刊词中 也说:“新闻报纸告栏中,异军特起者,小说也;竹罄南山,金高北斗, 聚珍摄影,钞腕欲脱,操奇计赢,舞袖益长者,小说也。”4 开始分析这一时期小说兴盛的原因、较有影响的言论是1 9 2 3 年鲁迅在 其中国小说史略中分析的谴责小说的兴起及其原因,虽不足盈篇,然而 影响至今: 光绪庚子( 1 9 0 0 ) 后,谴责小说之出特盛,盖嘉庆以来,虽屡平内乱 ( 白莲教,太平天国,捻,回) ,亦屡挫于外敌( 荚,法,日本) ,细民 暗昧,尚啜茗听平逆武功,有识者则已翻然恩改革,凭敌忾之心,呼 维新与爱国,而于“富强”尤致意焉。戊戌变政既不成,越二年即庚 子岁而有义和团之变,群乃知政府不足与图治,顿有剖击之意矣。其 在小说,则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或更扩充, 并及风俗。虽命意在于匡世,似与讽刺小说同伦,而辞气浮露,笔无 藏锋,甚且过甚其辞,以合时人嗜好,则其度量技术之相去亦远矣, 故别谓之谴责小说。5 1 1 9 0 5 年游戏世界第1 期寅半生( 小说闲评) 叙。 2 1 9 0 6 年月月小说第一年第1 号吴沃尧( 月月小说) 序。 3 1 9 0 7 年小说林第7 期俞明震觚庵漫笔。 4 1 9 0 7 年摩西( 小说林) 发刊词小说林第1 期。 5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8 年。 承此结论,2 0 世纪5 0 至6 0 年代的近代小说研究的学术论著,如复旦 大学所编中国近代文学史稿6 、北京大学所编中国文学史7 、中国 小说史稿8 、吉林大学编中国文学史稿。,都设有专门的章节论述晚清 谴责小说繁荣的原因。这些论著将晚清谴责小说兴盛的原因归结为:一、甲 午战败后民族危机日深,民众开始寻求自强之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兴起,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将小说作为宣传的武器;二、资产阶级小说理论的大力发 展论证了小说的重要意义,也指导了小说创作的发展方向;三、近代资本主 义大都市的蹬现,为小说的创作和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四、外 国小说的大量译入,形成了晚清小说史的一道别致风景。此结论可谓中肯、 把中经脉,正如中国小说史稿所述: 上海在五口通商以后,成为帝国主义逆行经济、文化侵略的基地。 而中国的民族工业,也大都集中在上海一带。因此,几十年间,上海 就迅速发达为东方最大的近代都市之一。经济的畸形繁荣与印刷出版 事业的进步,加上新思想的活跃与言禁的比较松弛,使当时许多小说 作家都集中在上海,绣像小说* ,月月小说等刊物也先后在上 海发行。这样,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上海便成为全国最大的 文化与出版中t 心。 资产阶级形成独立政治力量以后,小说成为资产阶级新文化与 封建主义旧文化斗争的一种有力武器,形成了所谓晚清小说( 指 j 9 0 0 3 9 】j 年) 的繁荣。这时期小说理论较为发达,不投极力鼓吹小说 创作,而且阐述小说的社会意义,肯定古典小说中水浒传、红 楼梦、三国演义等优秀作品,对小说发展起了先导作用。同时, 6 复旦大学编中国近代文学曼稿,中华书局,1 9 5 6 年5 月,第1 9 9 页。 7 北京大学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3 9 年9 月,第四册第2 8 3 页。 5 北京大学编中国小说史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6 0 年4 月第1 版,第3 3 8 页。 9 吉林大学编中国文学史捣,吉林人民出版社,1 9 6 0 年9 月,清及近代部分第2 0 2 页。 专门刊载小说的杂志也应运而生,翻译作品也随之而风起云涌。 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至少在千种以上。” 此中涉及到的原因有:民族危机日深,成为新小说创作和理论产生重要 原因,此其一;大都市的形成,给小说的现代性商业传播带来可能,此其二; 出版事业的进步,此其三;小说理论的导向,此其四;翻译小说的兴盛为晚 清小说繁荣的现象之一,原因应为西方文化的影响导致西方小说的译入,此 其五。 这样的论述总结,明显也是受到了阿英的影响。系统地分析近代小说繁 荣的原因,阿英是第一人。在其晚清小说史中,阿英指出: 造成这空前繁荣局面在事实上有些怎样的原因呢? 第一,当然 是由于印刷事业的发达,没有前此那样刻书的困难;由于新闻事业的 发达,在应用上需要多量产生。第二,是当时知识阶级受了西洋文化 影响,从社会意义上,认识了小说的重要性。第三,就是清室屡挫于 外敌,政治又极窳败,大家知道不足与有为,遂写作小说,以事抨击 并提倡维新与革命。” 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结论,此后的著作论及晚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时,多全段引用,并按照同样的思路加以总结,或稍加拓展。2 0 世纪6 0 年 代的近代小说研究研究对晚清小说繁荣原因的论述,比起阿英的简要总结, 因考虑到了翻译小说,稍显完善,然而仅仅将这些原因用来解释“谴责小说” 的兴盛,却未能系统地揭示当时整个小说创作的状况,并且也尚未展开,加 以深入论述,是一憾事。“文革”结束后至今,论著益多,视角愈丰富:时 萌中国近代文学论稿”、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袁进中 ”北京大学中文系一九五五级中国小说史稿编辑委员会,中国小说史稿,人 民文学出版社,1 9 6 0 年4 月第1 版,第3 3 8 页。 “阿英晚清小说史东方出版社,第1 页。 ”时萌中国近代文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6 年1 0 月。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杜,2 0 0 3 年7 月。 国小说的近代变革“和上海近代文学史“、欧阳健晚清小说史”、 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赖芳伶清末小说与社会政治变迁 ( 1 8 9 5 1 9 1 1 ) ”等等。比起之前的研究论著,这些论著自成体系,在前人 研究的基础上侧重某些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多有突破;论及近代小说繁 荣原因之处,也较前人论述丰满了数倍,然轻重各异。如陈伯海、袁进的上 海近代文学史着重把眼光放在上海这个地域内,分析论述该地域在近代文 学史上的典型意义和地位,并将上海成为全国近代小说中心的原因与中国近 代小说繁荣的原因结合起来分析,揭示了中国近代小说的繁荣即是上海近代 小说的繁荣。当然,内中不仅仅论述小说,还包括其他文学体裁,如近代诗 文、词、包括南派京剧和新剧在内的近代戏剧。这一研究继承了前人研究 的成果并发展得更加成熟,将都市研究引入到文学研究、小说研究,而不单 纯将眼光局限于文学领域,这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成果。这样,近代小说的 繁荣原因,就包拓了中国近代大都市上海的兴起、特定读名群的大量出现, 上海租界这一特殊而宽松的小说创作、传播环境,深入地揭示了当时文人的 心理、观念的变化。这一成果也多为研究者所借鉴。然而该著作重在探讨城 市、文化与文学的关系,关于近代小说繁荣的种种论述分散在各篇,论述时 代上下数百年,所以近代小说繁荣的原因并菲该著作着力之处。郭延礼在其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中最为集中、明确详细地论述了晚清小说繁荣的原 因,将其归为五点:、与近代黑暗腐败的社会现实有关;二、与近代普遍 的社会心理有关;三、与小说理论的倡导有关;四、与西方文化的影响有关; 五、与市民阶层的扩大、读者需求量的增加有关。以上五点是近代中魏小说 繁荣局面形成的主要因素。至于印刷业的发达、文学刊物的大量出现、小晚 稿酬的确立、商品意识的强化,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它们共同造就了近代 中期小说繁荣的新局面。” ”囊进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中国社会科学山版社,1 9 9 2 年6 片。 ”陈伯海、袁进上海近代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9 3 年2 月。 ”欧刚健,晚清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 9 9 7 年6 月第1 版。 ”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高铬教育出版社。2 0 0 1 年7t ;5 。 ”赖芳伶清末小说与社会政治变迁( 1 8 9 5 1 9 1 1 ) ,台北大安1 9 9 4 。 ”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0 1 年7 月,第3 0 2 3 0 6 页。 此分析很显然吸收了最近的研究成果,并且也试图分析种种原因的来龙 去脉。然而,毕竟近代小说形貌庞杂,繁荣的原因绝非只言片语可以述尽。 由于篇幅所限,对许多重要原因只能一笔带过,未能详细分析种种原因之间 的关系:印刷业的发达其实是与西方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的。中国近代报刊 绝对是一个舶来品,整个报纸运行的方式是完全西方化的。文学刊物的大量 出现以及小说稿酬制度的确立都是和近代资本主义大都市( 上海) 的兴起密 不可分的,而这主要源于租界特殊的环境。至于商品意识的强化,前面两点 都是其具体表现,但是归根到底还是源于近代都市租界内的资本主义因素。 国外的中国近代小说研究者中日本学者历来有研究汉学的传统,然较为 注重资料的搜集和中国近代小说中某些作品特定方面的研究。如2 0 世纪8 0 年代的著名学者樽本照雄在中国近代小说研究领域的贡献十分引人注目,他 是日本研究中国近代文学( 尤其是小说) 著名专家,日本大阪经济大学教授, 其清末民初小说年表2 0清末民初小说目录2 及该书的不断修订版本: 新编清末民初小说目录”、新编增补清末民初小说目录2 3资料翔 实,是中国近代小说研究的重要工具书。此外,他还著有清末小说闲谈 ( 1 9 8 2 ) 、清末小蜕论集( 1 9 9 2 ) 和清末小说探索( 1 9 9 8 ) 。此前 则有橘朴、松井秀吉、小野忍、中野美代子、泽田瑞穗等,但多侧重中国近 代小说中官僚生活等方面的研究,如橘朴的中国官僚的特殊性“和地 方官僚的生活2 5 松井秀吉的小说中出现的清末官吏社会”,还有小野 忍的官僚批判的文学2 嗨等。 西方研究者及其著作中,比较注重某几部具体作品和小说结构等方面的 研究,较有影响的有米列娜的从传统到现代1 9 至2 0 世纪转折时期的 中国小说”、捷克著名汉学家普实克编著的中国历史与文学研究集”、 ”樽本照雄清末民初小说年表,清末小说研究会,1 9 9 9 年版。 ”樽本照雄清末民初小说目录,清末小说研究会,1 9 9 9 年版。 ”樽本照雄新编清末民初小说目录,文部省出版赞助,清末小说研究会,1 9 9 7 年版。 ”樽本照雄新编增补清末民初小说目录,齐鲁啦杜,2 0 0 2 年版。 ”橘朴中国官僚的特殊性,中国研究第1 号,1 9 2 4 年1 2 月。 ”橘朴地方官僚的生活,中国研究第3 号,1 9 2 5 年2 月。 2 6 松井秀吉小说中出现的清末官吏社会,满蒙1 9 3 4 年第7 号。 ”小野忍官僚批判的文学,中国文学第1 0 2 号,1 9 4 7 年1 2 月。 ”米列娜编从传统到现代1 9 至2 0 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小说,伍晓明译,北京 大学出版社,1 9 9 1 年1 0 月。 美国学者韩南的论文集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等等,此外还有美籍华人 学者夏志清、美国学者马幼垣、加拿大学者特兰德哜赤利奇、德国学者汉斯倔 柏纳、英国学者约翰d 科尔曼、韩国学者吴淳邦等的研究也十分引人注 目。西方学者的研究补充了中国近代小说研究的资料。也提供了不同的研究 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近代小说繁荣的酝酿阶段的特点及中国近代小说繁 荣局面的成因,首先有几个概念需要界定。第一,本文所说的中国近代小说, 指的是从道光二十年( 1 8 4 0 ) 到宣统三年( 1 9 1 1 ) 这个时间段的所有中文小 说,包括中国固有的各种白话、文言的传统题材的小说,也包括在题材、体 例、思想等方面其有“近代精神”“的小说,当然也包括翻译小说。“晚清 小说”这一提法本文在论述时不使用,以避免概念混淆,只有当其在引文中 出现时予以沿用。第二,本文所说的“中国近代小既的繁荣”,指的是从光 绪二十八年( 1 9 0 2 ) 开始到宣统三年( 1 9 1i ) 的小说创作所呈现的数量多、 品种新等等积极变化的局面。正如欧阳健在其晚清小况史中所述,“到 了1 9 0 1 年之后,晚清小说骤然繁荣起来”“。本文认为,以粱启超译 印政治小说序的发表为标志,将光绪二十八年( 1 9 0 2 ) 作为“中国近代小 说的繁荣”的开端,是比较合理的。 根据道光二十年( 1 8 4 0 ) 到宣统三年( 1 9 11 ) 7 2 年问的中国小说创作、 翻译作品的统计,在这7 z 年阊,小说创作可考查韵数量有2 6 8 2 部之多, 而这7 2 年的最后1 7 年的创作数量有2 5 3 2 部,占了总数量的约9 4 4 ,形 成了曾被研究者称为“晚请小说的繁荣”的局面。这最后1 7 年的头8 年( 光 绪二十一年( 1 8 9 5 ) 到光绪二十八年( 1 9 0 2 ) ) ,小说创作数量达到1 5 5 部,相当于此前5 5 年小说创作数量约总和。面在这八年之后的9 年里,小 说创作更是达到了“繁荣”,创作数量高达2 3 7 7 部,是之前6 3 年的创作数 量总和的近八倍,这七十二年的小说出版状况详见下表: 2 9 普实克编著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湖南文艺山版社1 9 8 7 年版。 ”韩南著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徐侠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 0 0 4 年5 好,。 ”欧刚健晚清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 9 9 7 年6 月弟1 版引言第8 页 ”欧阳健晚清小说史浙江古箱出版社,1 9 9 7 年6 月第1 版引言第2 页。 图表1 近代小说作品数量表3 3 创作 时间段翻泽小说总数 通俗小说文言小说 道光二十年至三十年( 共1 1 年) 1 27l2 0 咸丰元年至十一年( 共1 1 年)1 24l1 7 同治元年至十三年( 共1 3 年) 52 032 8 光绪元年至十年屯乓l o 年) 1 13 2l4 4 光绪十一年至二十年( 共l o 年) 2 51 5l4 1 光绪二十一年至二十八年( 共8 年)1 0 254 81 5 5 光绪二十九年至宣统三年( 共9 年)1 4 2 21 39 4 22 3 7 7 合计1 5 8 99 69 9 72 6 8 2 从该表的统计不难看出,光绪二十一年( 1 8 9 5 ) 到= 十八年( 1 9 0 2 ) 这8 年的小说创作、翻译活动是其后9 年中国近代小说“繁荣”阶段的一个 铺垫和准备,在数量、内容上,它已经较光绪二十一年之前5 5 年的状况有 了大幅的增加和改变,这一改变在光绪二十九年之后,急速加剧,以致造成 在接下来的9 年里,小说的数量占了道光二十年( 1 8 4 0 ) 到宣统三年( 1 9 1 1 ) 7 2 年问小说总量的8 8 6 2 ,而光绪二十一年( 1 8 9 5 ) 到二十八年( 1 9 0 2 ) 的小说数量则占了5 7 8 ,二者加起来共占9 4 4 0 。为何在漫漫5 5 年内, 小说的数量都变化不大,而从光绪二十一年起则开始了历时八年的“酝酿”, 并最终开始了中国古典小说向现代小随的转型? 这八年内小说的发展状况 以及各种新因素导致的小说的日渐繁荣,都是十分有意义的研究对象。 ”陈大康中国近代小说编年,华东师范大学山版社,2 0 0 2 年,前言第1 页。 第一章甲午后八年中中国小说的发展轨迹 综述 中国的小说创作、翻译以及出版活动,在光绪二十一年至二十八年的八 年间,经历了形式、内容和功能方面的发展和转变。在形式上,报刊连载小 说的形式渐渐和书局石印单行本小说的形式平分秋色,在光绪二十七年之后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西方报业的影响、报刊的普及和盛行是客观的原因, 康有为、梁启超、汪康年等大批文人的参与促成和实现了小说通过报刊连载 的方式得以盛行。在内容方面,虽然西方传教士长久以来一直努力要将包括 宗教、科技、教育以及文学在内的西方文明通过翻译事业传到中国,但是在 光绪二十一年之后西方小说以及日本小说的中文译本才真正开始在中国社 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的繁盛期( 1 9 0 7 年1 9 1 9 年) ”正 是以这段时期的翻译活动作为基础铺垫的。小说的功能方面,渐渐从“忠孝 节义”的教化作用为主流的定位,向政治化发展,成为资产阶级宣传民主政 治、唤醒国民的途径,同时伴随着多元化的因素,娱乐的功能仍是小说的功 能之一。此八年刊行小说的篇目及数目如下表所示: 图表2 光绪二十一至二十八年单行本小说和报载小说对比( 一) 3 5 单行本小说篇数报载小说篇数小计 光绪二十一年 1 8 22 0 光绪二十二年1 231 5 光绪二十三年1 2 2 3 光绪二十四年 4 81 2 光绪二t 五年2 312 4 光绪二十六年1 331 6 光绪二十七年j 63 45 0 光绪二十八年1 2 2 9 4 1 总计1 0 9 9 22 0 l ”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 9 9 8 年,第2 2 页。 3 3 根据陈大康中国近代小说编年光绪二十一年至二二f 八年记录整理,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2 0 0 2 年。 图表3 光绪二十一至二十八年单行本小说和报载小说对比( 二) ” 第一节小说出版形式的发展单行本与报刊连载 小说出版的形式,在近代主要包括单行本小说和日报期刊刊载小说,这 直接关系到小说的传播形式。日报期干q 连载小说虽然不是此阶段出现的新事 物,然而这种传播形式却是在这一时期内真正兴盛起来。光绪二十一年到二 一i - k 年发行的单行本小说和日报期刊刊载小说一共有2 0 1 部( 篇) 37 ( 含重 复印次) 八年下来几经起伏,单行本小说共1 0 9 部( 篇) ,报载小说9 2 部( 篇) 。在此八年之初的光绪二十一年( 1 8 9 5 ) 和第二年,以及清廷在 戊戌变法后颁布了禁报令后的光绪二十四年( 1 8 9 8 ) d 、说创作刊行数量骤减, 此后的二十五年( 1 8 9 9 ) 和次年,单行本小说复占优势,甚至在光绪二十五 年( 1 8 9 9 ) 达到年产2 3 部的高峰,第二年也有1 3 部,远高于报载小说在光 绪二十五年( 1 8 9 9 ) 的仅仅l 部和次年的3 部。在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丁末 ( 1 9 9 i 年1 月2 9 目) 清廷颁布上谕,“壹意振兴,严祛新旧乏名,浑融中外 之迹”之后,报载小说猛增至一年3 4 部( 篇) ,次年达到2 9 部( 篇) , ”根据陈大康中国近代小说编年光绪二十一年至二十八年记录整理,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2 0 0 2 年。 7 根据陈大康中国近代小说编年光绪= 十一年至二十八年记录整理,华东师范大 学山版杜,2 0 0 2 年。 3 8 光绪朝东华录总第4 6 0 1 4 6 0 2 页,朱寿朋编,中华郫局1 9 5 8 年。 远高出同期单行本小说1 6 部和1 8 部的产量。除去清廷管制的因素,报纸等 新载体在小说传播上的特点是容量化整为零、流传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有 固定的读者群。如昌言报在光绪二十四年八月时外部销售直隶、山东、 河南、四川、广西、东三省、山西、陕西、贵州、甘肃、云南以及外国,除 去这些较远的地方,“此外各埠,概无寄费,其余书籍,亦无寄费”,并且 “报如届时不到请即函告本馆”。资力雄厚的报纸,如清议报,光绪 二十五年一月时除在日本各地销售外,其销售范围更是覆盖了汉口、安庆、 香港上环、黑龙江、新加坡、澳大利亚、上海、福建、天津、广东、海参威、 韩国仁川、美国檀香山、旧金山等地”。而就算像励学译编这样的小报, 在光绪二十七年三月( 1 9 0 1 ) 第二期时也都可以在苏州、上海、无锡、杭州、 南昌、南浔、日本有代售处,并且寄售各书。而像申报这样当时数一数 二的大报,传播更为便利。据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记载,还是在八、 九岁时( 约1 8 8 4 年) ,包天笑就订了一份上海申报。因为苏州距上海 仅约1 0 0 公里,因而申报出版后第二天便能投到苏州了。到十四五岁( 约 1 9 0 0 年) ,包天笑己略谙时事,对报纸、新闻的兴趣更是大为增强。这时 包家因经济拮据已不再订报。包清桩便每天到舅祖吴清卿家看报。除申报 外这时新闻报、中外月报也已创刊。每日垂暮,包天笑便跑到吴 家,将所有报纸都仔细阅读一遍。吴清卿身为富商,对新闻也极感兴趣,基 于当时不论是新闻报道与论说都没有圈点,吴清卿便a q 包天笑将所有论说都 圈点一遍,他认为这样一来可以了解论说内容,二来对文字上可能也会有所 长进呢。吴清卿这一番见解,是包天笑从年头到年初将读报作为每天必修的 功课。申报的销路在当时已经上万份,其传播信息的能力可以想见,而 小说活动有了这样的载体,就渐渐走上了不同于传统单行本小说的道路。然 而在报刊刊登小漉和进行小说活动之初,反应却十分冷淡。 据韩南( p a r r i c kh a n a n ) 的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所载,在报刊上 连载小说,始于1 9 世纪7 0 年代初,“蠡勺居士”翻译了英国1 9 世纪7 0 ”昌言报第五册,光绪二十四年八月。 ”清议报第七册,光绪l 2 十五年一月二十一日。 ”包天笑铡影楼回忆录,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民国笔记小说大观第 四辑。 4 2 韩南( p a t r i c k h a n a n ) 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 t h e r i s e o f m o d e r n c h i n e s e n o v e l ) 2 0 0 4 l o 年代与狄更斯齐名的作家爱德华布威利顿( e d w a r db u l w e rl y t t o n , 1 8 0 3 1 8 7 3 ) 的长篇小说夜与晨( n i g h ta n d m o r n i n g , 1 8 4 1 ) 的上半部, 于1 8 7 3 至1 8 7 5 年在上海的月刊瀛寰琐记上分2 6 期连载,瀛寰琐记 上的连载结束后,申报发布了“全帙”的广告,但译文草草收场,整部 作品也没有引起任何效仿。韩南分析了两个原因:一是起源于英国的小说连 载于报刊的方式中国读者不太习惯,二是在中国此时没有足够大的外国小说 读者群。 所以此时在光绪三年丁丑十月十七日( 1 8 7 7 年1 1 月2 1 日) ,“寓沪 远客”在申报上刊登的“有图求说出售”的广告反应不佳,也是意 料之中。其广告云: 兹有精细画图十幅,钉成 一册,名曰图求说,托申 报馆代售,每册收回工价钱 三十丈,但图中之人名、地名 以及事实,皆未深悉,尚祈海 内才人,照图编成小说一部, 约五万字,限于十二月十五日 以前,缮成清本,由申报 馆转交。择其文理犹佳者一 卷,原送润笔二十元,次卷送 洋十元,便即装印成书出卖, 余卷仍发还作者,决不有误,惟望赐教为幸。” 鹈凌 鹩赣汀黢 懒鹳赣 煞= i :飘辅 攀曩粪鏊 桀娄鑫蠢 枣也辨 簿飘f i 竣 蔷尘篓磊 错 谯舔 到十二月十五日期满,应征者只有一人。到光绪四年戊寅四月二十一i = l ( 1 8 7 8 年5 月2 5 日) ,“寓沪远客”公布结果,该同申报载有“有图 求说取例”的启事: 年5 月第1 0 2 至1 3 0 页。 ”中报光绪三年十月十七日( 1 8 7 7 年1 1 月2 1 日) 。 黎,海瞧幸媳繇辍墨小漶簿持 。 氛蘧守辍较中i耄嚣十嚣秘搿翦 羧 鞯蠛_簸末热侉禳蚀撼客撵黪客 觏薏谯嚣冬躲遥骂鬻浮l十 兔穗套潺黪十戈德l静酶忿臻辔 批霞簸蘸辨鬏瀵碍灌溉幕巍骥 麓黪。薅鏊零 警l_一 鼹潞谂铀憋 启者,前所请撰之小说,仅 仅受到安闲先生与蓬山居士两卷 而已,俱未见甚佳,皆难刊印, 惟依原白强分甲乙,以安闲先生 为一,酬洋二十圆,蓬山居士居 二,酬洋十圆,准于本月二十二 日三点钟,在申报馆面交, 届期莫误。此后,如有能撰得更 佳而合刊印者,亦许酬谢,特此 谨白。“ 警 海 濂n 馨 罄 垮 戆 :嚣 这样的结果是可以预见的。在传统的公案小说、才予佳人小蜕、侠义小 说和狭邪小说等等大多都以板刻本、石印本刊行的时代,报刊在小说方面的 影响是有限的。虽然申报是当时中国销量居首位的大报,但是便利的传 播方式并不能改变大多数人只关注传统小说的目光。 然丽进入2 0 世纪8 0 年代后,这一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新小既的倡导 者英国传教士傅兰雅j o h nf r y e r ( 1 8 3 9 一t 9 2 8 年) 的求著时新小说启,在 申报上刊登了五次,还刊登在万国公报上。同一则广告还刊登在中 国记事6 月号上,在杂志底页的广告当中,与一则英文启事登在一起。申 报上的广告如下: 窃以感动人心,变易风俗,莫如小说。推行广速,传之不久辄能 家喻户晓。气息不难为之一变。今中华积弊最重大者,计有三端:一 鸦片,一时文,一缠足。若不设法更改,终非富强之兆。兹欲请中华 人士愿本国兴盛者,撰着新趣小说,合显此三事之大害,并祛各弊之 妙法,立案演说,结构成编,贯穿为部,使人阅之心为感动,力为革 除。辞句以浅明为要,语意以趣雅为综,虽妇人幼子皆能得而明之。 述事务取近今易有,切莫抄袭1 日套。立意毋尚稀奇古怪,免使骇目惊 心。限七月底满期收齐,细心评取。首名酬洋五十元,次名三十元, “申报光绪四年戊寅四月二十一日( 1 8 7 8 年5 月2 5 日) 。 “h镰蒜蓑媾馐毒电熬臻躐鬻鬟嗡鑫鹱舞禳m 茹蔫素嘉羲拳垡 一 k终羲摊姆睡锯慰觐褒 一蒙蟹警蠡蛾骧湖萄毒玺蔫m 飘撵二+辫臻墩磐镬罄爨 瀵|l黼滂巾瓣簿溆誊藏: 申0髓i”旗簿醺唪舔辩龇蕊冀辑船撼臻b暴螂静 巍缨壤辩池鬃氇莛绋囊 “羲巷缛艇瓣翳毙疆翁 三名二十元,四名十六元,五名十四元,六名十二元,七名八元。果 有嘉作足劝人心,亦当印行问世,并拟请其常撰同类之书,以为恒业。 凡撰成者,包好弥封,外填名姓,送至上海三马路格致书室。收入发 给收条。出案发洋亦在斯处。荚国儒士傅兰雅谨启。 ” 光绪二十二年( 1 8 9 6 年3 月) ,最终报告出来了。奖金增加了5 0 元, 获奖人数增加到2 0 名。获奖者名单在申报上公布,1 6 2 名作者的全表 加上一篇说明被送往万国公报和中西教会报。至少有一半参赛者属 于教会学校。在报告的最后,傅兰雅写道: 在中国人当中新观点很缺乏,由此,许多尝试不过是旧文学的垃 圾,中n 人的创造力水平很低是常见的评语,这个事实在这些小 说中得以充分表现。它们体现出来的创造力极少然而,这个实验 也发掘了凡部真正值得发表的小说,希望其中一些在年底之前会得到 发行,以便满足对具备健康而道德的语气和有益、有指导性特质的简 易读物的急切需求。“ 这篇报告无疑标志着他对竞赛结果的失望。以申报万余份的发行量、 丰厚的奖金、傅兰雅的影响力及其大力宣传,仅1 6 2 人应征,而且质量都不 高,然而,比起八年前的那次征小说,确是成功多了,这也是中国小说发展 史上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因为光绪三年( 1 8 7 7 ) 的征稿,纯粹是为了售 卖书刊,而傅兰雅的小说竞赛,明确提出了小说的新规范、新思想,提出要 更改积弊,使中国富强。从此中国小说的创作开始考虑新的因素,不仅在题 材内容上,也在传播方式上。在未来的八年内,特别是庚子国变之后,小说 更是借助于报刊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征文活动越来越广泛,不仅仅是小说, 其他文体,如诗歌等,也因为报刊这一载体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一些对二、 三十年后的中国小说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作家,这一时期也已经通过报刊征文 活动开始尝试他们的文学创作。新建设1 9 5 9 年1 2 月号发表的路工鲁 4 5 申报光绪二十一年五月初二( 1 8 9 5 年5 爿2 5 日) 。 4 6 中西教会报1 8 9 5 年1 0 月。 迅与民间文学文,说:“十八岁的鲁迅,离_ 丌了故乡,到南京去求学, 放假时,回家仍i 曰接连地去看社戏,他并没有因为受到洋教育就看不起 土东西。这时,上海正是小报风行,我国著名的晚清讽刺小说家李伯元, 主持编辑着游戏报,并设文社,经常出题目征文,鲁迅参加了这个社会 性的文艺活动。在光绪二十五年末( 1 8 9 9 年1 2 月1 9 日) 游戏报公布 征诗得奖名单里,周树人的名字列在前十名中。这里可以看出鲁迅在后期具 有高度战斗的杂文的风格,和巧妙的运用民间笑话、寓言、歌谣、谚语去讽 刺当时政治的黑暗,是受到了晚清讽刺文学不少的影响。”虽然不能确定 当时鲁迅的旧诗是否是惜花四律,但据此可见鲁迅当时已经通过游戏 报的征文活动开始尝试创作,也可知当时报刊的征文活动对文学传播所起 的作用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者找到了异常快捷的新渠道来公开自己的作 品,即使是零散的章回,也能够通过报纸及时地发表出来,不用等到完成全 书才拿到书局付印,边创作边发表的方式更能鼓励人们大量创作,而不必担 心是否应该把书稿完成之后再予以公布。 诚然,书局仍然在小说的传播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刊登小说的 报纸也与日俱增。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报纸,是西方传教士最先兴办的。 所以,早期的报纸有许多是传教士交流信息、宣传教义的渠道,如稀乐知 ( y o u n gj o h na 1 l e n ) 的中西教会报等等。除文艺性小报外,新闻和西 方知识是这时期报刊的主要内容,八九十年代与申报并立的同文沪报 当时有数千份销量。光绪十九年( 1 8 9 3 ) 上海又大报新闻报创刊,“初 发行,即驾沪报而上之”。尽管当时报馆屡屡叹息销量不够多,但二三十年 间从无到有,不算那些旋起旋落的几百份报纸,仅三份大报就有数万的销路。 ”大报不一定要依靠刊登小说来打开销路,但是众多的小报就需要考虑生计 问题了。报刊是小说的新的传播工具夕卜,刊登小说反过来也可以促进报刊的 销路,以致到了光绪三十一年( 1 9 0 5 ) 左右,“正是上海渐激盛行小说的当 儿,读者颇能知所选择。小说与报纸的销路大有关系,往往一种情节曲折、 文笔优美的小说,可以抓住了报纸的读者。”o 在梁启超创办的中国第份 4 7 魏绍昌编李伯元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0 第5 页。 ”海上漱石生: 新闻报三十年来之圆顾。载薪闻报馆编印新闻报三十年纪念, 1 9 2 3 年。 4 9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t l j n & - 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民国笔记小说大观第 小说期刊新小说之前,现在所知的从光绪二十一年( 1 8 9 5 ) 到二十八年 ( 1 9 0 2 ) 中创刊的1 6 2 种报刊中刊载了小说的报刊有3 5 种,占总数的 2 1 6 0 。” 报刊登载小说对小说发展的影响,正如陈平原所说:报刊登载与小说书 籍的大量出版对小说形式发展的决定性影响在两个方面。一,造成了一些有 形的变异。报纸、杂志刊载小说这一文学现象,一方面促使长篇小说中各章、 回自成起讫,一方面促成了短篇小说的迅速成长正是这些短篇小说,特 别是横断面式的短篇小说,为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二, 更主要的影响在于传播方式的转变促使作家认真思考并重新建立作者与读 者之间的关系。作家不再拟想着自己是在说书场中对着听众讲故事,而是明 白意识到坐在自己书桌前给每一个孤立的读者写小说。如此,说书人的腔调 就不再是必不可少的了。正因为是写给读者的,许多过去不可想象的表现手 法,一下子交得好理解了。所以,传播方式的改变强化了小说的书面化倾向, 而小说的书面化倾向的加强又促进了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第二节小说内容的发展 这一时期小说的内容比起之前的小说,也产生了许多新的因素。但是, 传统模式的小说,仍然占掘了很大的比重。这不仅仅反映在传统的传播方式 仍然盛行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中国危险品运输车辆改装市场供需分析报告
- 2026中国危险品从业人员VR安全培训系统商业化前景报告
- 2026中国医院建筑设计节能标准与运营成本研究报告
- 2026中国医疗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运营模式重塑报告
- 2026中国医疗云平台数据安全标准与应用推广障碍报告
- 2026中国医用纳米材料行业技术突破与市场应用前景分析报告
- 七年级语文修辞手法专项练习题
-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方案集
- 影视剪辑软件入门教程及案例分享
-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训练
- 红色电影影视鉴赏课件
- 大学写作十五讲 课件 第9-15讲 学术论文写作-AI赋能学术写作
- 2025年食品销售食品安全管理员试题(附答案)
- 肝胆外科中医饮食护理
- DB3401∕T 288-2023 园林设计规范
- 地铁培训课件模板
- 常见战伤心理护理
- 小学生禁毒课件模板
- 护理核心制度试题及答案问卷星n1
- 管培生合同协议书
- 新疆开放大学2025年春《国家安全教育》形考作业1-4终考作业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