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论文)中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pdf_第1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中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pdf_第2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中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pdf_第3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中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pdf_第4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中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前言 金融业是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人体的神经中枢相比其 他经济门类金融业有着更强的外部性一旦一国的金融业发生风险就可能引 发整个社会信用链条的中断 和社会清算系统的瘫痪危及整个社会经济的正常 运行直至爆发经济危机 我国的金融业由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组成其中银行业经营的金融资产 占全部金融资产的 2/3以上而国有商业银行即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 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经营着银行业 70%-80%的资产份额在我国金融体 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程度日益加深我国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以及我 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后中国经济各领域的全方位开放中国的银行业将于 2006 年取消外资银行经营区域和经营范围的限制中国的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 商业银行将面临来自外资银行的平等竞争 国有商业银行的赢利能力与外资银行相距较大 这为许多业内外的认识所熟 知但是我国银行的防控风险的能力也与西方先进银行存在相当的差距这种情 况尚未引起国有银行足够的重视 近年来我国银行界发生的大案要案数额之大频率之高高级管理人员涉 案之广可谓触目惊心 巨额不良资产更成为银行发展的沉重包袱如何有效的防 范银行部门发生的各类风险不仅是商业银行内部的要务而且关乎整个银行业 的健康发展和国民经济稳健运行 本文试图通过以下内容回顾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念和理论,分析研究国有 商业银行的风险成因比较中外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式最终探究符合中国国情的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战略和措施 2 提要 风险管理是西方商业银行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 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正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而日益突出2006 年底我 国将对外资银行经营范围和地域解除限制中外银行将展开平等竞争国有商业 银行经营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决定了国有商业银行的成败 能否在短时间内尽快 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降低风险实现健康发展是摆在国有商业银行面前的一道 严峻课题本文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风险内容和成因的研究提出防范风险管 理风险的思路与对策本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章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入手阐述了商业银行风险成因 管理的基本原则程序和风险管理的内容使大家了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轮 廓 随后介绍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发展情况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思路 提供理论依据 第二章描述了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具体模式从组织结构 内控制度方面 探究成功经验 为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供可以借鉴的方法 第三章阐述了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的内容 随后分析了主要 风险的成因认为产权制度缺陷外部市场缺陷信用法制环境不完善风险管 理的技术手段落后是制约目前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 第四章根据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现状结合风险管理理论和国外实践经验 提出改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思路和对策本文认为完善制度环 境改善银行内部治理加强外部监管是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主要 路径 关键字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内部治理 3 a b s t r a c t risk management is one of the core content of western commercial bank management. the significance and urgency of the risk management in our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with the whole-scale opening up of our bank industry to outside world. by the end of 2006, our country will deregulate the foreign banks in their business scope and areas so that the banks at home and abroad can compete equally. the ability in operation and risk management decide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a tough task confronted the state-owned banks is whether they can increase their risk management ability as soon as possible in a short time and decrease the risk and thus develop healthily. through careful study of the content and the cause of formation of risk concerning the state-owned banks, the thesis put forward my thinking and countermeasures in preventing and manipulating risks. my thesis is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four parts. chapter one starts from the basic concepts of risk management of the commercial banks by explaining the cause of formation as far as the risks are concerned, the basic managerial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as well as the contents of risk management in an attempt to familiarize the readers with the outline of risk management of our commercial banks. then i introduced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risk management, thus providing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isk management thinking. chapter two depicts the specific patterns of the risk management of the commercial banks in wester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try to find out the approaches that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s in managing the risks by exploring into their successful experience in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internal management systems. chapter three expounds the contents of the main risks confronted our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in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n analyzed the cause of formation of the main risks. i hold the opinion that the key factors that curb the improvement of risk management in our state-owned banks are as follows: the limitation of the property right system, the imperfectness of the credit legal system and the backwardness of the technological means in risk management. chapter four puts forward my thinking and countermeasures in improving the ability in risk management of 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based on the current risk situation with a reference to risk management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the foreign banks. the thesis holds the point that the principal methods in improving the risk management ability of our state-owned banks are to perfect the system, the internal rectification and external supervision. key words:commercial bank, risk management,internal rectification 5 第一章 商业银行风险与风险管理 第一节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述 一商业银行风险分类及风险管理的概念 商业银行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而招致经济 损失的可能性按风险成因可以分为1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这是由于 客户违约导致商业银行资产损失的风险2 国家风险 指的是在特定的环境下 产生于国际经济往来过程中 与国家主权行为相关而无法为个人或企业行为所左 右导致经济损失的风险包括主权风险政治风险等3汇率风险由于汇 率的波动使银行在交易中蒙受的风险4操作风险指商业银行在业务营运 过程中由于内部管理和操作不当导致的风险5流动性风险这是指商业银 行缺少足够的现金清偿债务 或保证客户提取存款从而导致银行信誉受损甚至倒 闭的风险6环境风险由于国家政策发生了变化使银行面临损失的风险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通过风险分析风险预测风险控制等方法预 防回避排除或者转移经营中的风险从而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保证经营资 金的安全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收益一定条件下的风险最小 化二是风险一定条件下的收益最大化 二商业银行风险成因 1. 主观原因是指由于人为因素如管理人员和员工素质较低整个机构的管理 水平较差造成的对于主观因素导致风险的管理是商业银行管理的中心内容主 观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激励约束制度不健全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方总会从自身利益出发 往往作出对委托方不利的选择在约束激励制度不健全的条件下管理人员和一 般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不易被充分调动 2 由于对借款人的资信评价不准确或对项目的可行性评估不充分导致决 策失误 商业银行在贷款和其他业务中 应调查借款人的资信状况 和财务状况 尤其要关注公司历史上的现金流状况从而作出科学的决策 3 信息不对称由于商业银行掌握的信息数据不准确导致决策失误 6 4 银行经营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经营管理水平低员工业务技术不过硬也 是导致风险的因素之一 2. 客观原因商业银行的部分风险来自于外部这些原因是非预测性的或突发 的比如自然灾害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政治局势的动荡都会给商业银 行的经营带来压力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原则 1.风险管理应全面建立在全面系统的风险分析上 商业银行面临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种类繁多的经营品种以及人为主观造 成的风险交错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全面分析风险的成因系统把握风险有的放 矢 2.妥善处理赢利与风险的关系 风险是与收益密切相关的要获取收益就必须要承担一定的风险防范风 险的目的是要把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商业银行要防止单纯追求赢 利而忽略风险管理控制又要防止过度强调风险控制影响业务发展的倾向 靠业务研发创新实现赢利避免同业进行同质化竞争或者展开价格战,是防范 传统业务风险的较为现实的选择 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程序 风险管理的过程或者说步骤按照逻辑顺序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 风险识别 识别风险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为了避免或减少风险 首先要借助了解的信息认识风险鉴定它的性质如发放一笔贷款之前要对贷 款企业产品的质量成本销售情况市场动态以及商业环境和财务状况经理 人员素质等等 2. 风险评价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是估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第二是估价风险发 生后导致的损失银行的业务普遍存在一定的风险性银行经营的艺术就在于把 风险性收益性和流动性结合在一起对于贷款和投资项目就需要业务人员运 7 用相应的资料技术方法和经验估算出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风险发生之 后可能带来的损失 风险估价的方法主要有 1) 比率分析法即对若干比例指标进行计算再与一定的标准对比明确差距 以此为基础对风险进行估计 2) 概率分布法运用几种常见的概率分布估计风险发生概率的方法如正态分 布等 3. 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包括避免消除或减少风险发生的机会限制已经发生的损失如 逾期贷款的催收等 继续扩大的一切措施风险控制的过程即是经营者力求改变 引起风险的条件的过程风险控制的措施因不同企业不同项目不同业务的具 体情况的不同而不同 风险控制需要专门知识因此银行经营者必须求助于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市场 分析人员风险控制的主要策略如下 1 风险回避指事先分析风险的成因并采取措施加以规避风险回避可能 彻底消除某些风险 但也往往意味着要失去某些赢利机会因为风险与机会是紧 密相关联的风险回避在某种意义上会导致行动比较消极 2 风险转嫁 指采用各种措施降低风险概率及减少经济损失或者说把风险 转移出去分散出去风险转嫁是在对风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的控制风险的积极 措施主要方式有以下四类 a运用担保贷款抵押贷款银团贷款以及浮动 利率贷款等方式将风险转移出去b在金融市场上运用外汇掉期交易远期 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将外汇风险转移出去c银行也可以运用金融期货 交易期权交易将证券投资的风险转嫁出去获得稳定的收益d运用向保险公 司投保的方式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 3 风险自担这是商业银行最常用的方式在此情况下银行风险财务处理 的方式有a损失发生时将其打入营业成本b损失发生时设立待摊费 用账户以后数月或数年里陆续摊销这样可能将风险代价均匀分布在一定时期 内 8 第二节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一般理论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自商业银行产生以来 就一直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 内容但真正作为一门科学并进而有效指导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实践以提高 商业银行安全度要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风险管理到七八十年代得到充 实完善和修正成为一门完整系统的理论科学并在商业银行中广泛应用深 受重视以下理论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有重要作用 1. 资产风险管理理论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最初主要偏重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即贷款业务的 风险管理这是因为商业银行经营中最直接最经常性的风险来自资产业务一 笔大额信贷资产的失误 常常是导致一家银行周转困难 倒闭停业的最直接原因 所以商业银行一直重视对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资产风险管理理论先后经历了 “商业性贷款理论”“转移理论”“预期收入理论” 1 商业性贷款理论 又称真实票据论 或生产贷款理论商业贷款理论是从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 吸收进来的存款这一现实出发从保持资产的流动性考虑认为商业银行应发放 短期的与商品周转相联系或与生产物资储备相适应的自偿性贷款 2 转移理论 又称可转换理论该理论认为银行能否保持其资产的流动性关键在于资 产的变现能力只要银行所掌握的证券具有信誉好期限短易于变现的条件 在需要资金时 可以迅速的 不受损失的出售或转让出去 银行就能保持流动性 转移理论的出现使商业银行资产范围扩大业务经营更加灵活多样 3 预期收入理论 预期收入理论认为 无论短期商业性贷款还是可转让的资产其贷款偿还或 变现能力都是以未来的收入为基础的如果一项投资的未来收入都有保证哪 怕是长期放款 仍然可以保持流动性 反之 如果一项投资的未来收入没有保证 即使短期放款也有发生坏账和到期不能收回的危险 2. 负债风险管理理论 9 该理论认为银行在保持流动性方面没有必要完全依赖建立分层次的流动 性储备资产一旦需要周转资金可以通过对外筹措加以解决变被动负债为主 动负债按照对外筹措资金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购买理论和销售理论 1 购买理论 购买理论认为银行对于负债并非消极被动而可以主动购买资金进行主 动负债按购买理论银行可以向同业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国际货币市场吸收 资金以主动购买资金行为保持银行流动性 2 销售理论 销售理论的主要内涵是通过向顾客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全方位服务 吸收资金 3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资产风险管理关注于资产业务的风险偏重安全性和流动性在一定条件 下以牺牲盈利为代价 不利于鼓励进取精神负债管理理论虽然能够较好的实现 流动性与盈利性间的均衡但更多依赖与外部条件往往带来很大风险资产负 债管理理论强调对资产业务风险负债业务风险协调管理通过资产结构负债 结构的共同调整在保证商业银行一定的收益性流动性的前提下谋求商业银 行风险最小化以保证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 4.新巴塞尔资本协议 1988 年出台的巴塞尔协议是国际银行界加强风险控制规范竞争的重要产 物随着银行业的快速发展旧协议已不适应形势的发展2001 年 1 月巴塞尔 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新资本协议 新协议是对 1998 年的旧协议的完善和创新 修改稿体现了全面管理风险的思想本着以下三条原则进行了修改一是既要控 制信用风险 又要控制其它风险 二是不但要通过金融监管当局来控制经营风险 还要发挥内部管理的约束力和市场的约束力 三是要有更灵活有效的风险衡量方 式鉴于此新巴塞尔协议确定了防范银行风险的三大支柱即最低资本要 求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市场约束信息披露 1三大支柱分别从内部和外 注释 1 章彰.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m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0 0 2 . 1 9 5 10 部对对银行风险管理构筑起三道防线首先商业银行作为高负债行业保持一 定的资本充足率是抗御风险的前提其次仅有充足的资本是不够的监管当局 的监管十分必要 因为银行的自律是有限的在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会增加潜 在风险 比如向某一行业发放过多的贷款 此时监管当局的风险预警将十分必要 最后当监管当局不能够全面及时监督银行风险状况时通过信息披露制度由 市场参与者掌握商业银行的风险情况 巴塞尔协议确定的三大支柱对我国国有商 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5.现代公司治理理论 现代公司治理理论是研究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以后 如何使经营者保 障所有者的权益实现所有者权益最大化的理论完善的公司治理可以约束经理 人的不当行为激励经理人采用正确的方法为股东谋取利益也就是说可以避免 出现内部人控制从而防范道德风险公司治理的内容包括内部治理和外部 治理两个方面公司内部治理是一种公司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股东的权力 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张维迎1999可见公司的内部治理就是一种产权制度 下的权力分配结构公司的外部治理是通过外部控制权市场经理人市场和产 品竞争市场来实现的 外部市场会向外界传达出足够的有关公司经营的信息继 而对公司的运营及经营者行为进行客观的评价从而形成一种竞争的市场环境 和交易成本低廉的优胜劣汰机制 以达到对公司经营者进行有效激励和监督的目 的 2毫无疑问 有效的内外部治理可以帮助约束代理人的不良行为提高公司 效益防范经营风险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是国有独资银行全体人民是所有者 国务院行使代理权目前尚未建立真正的内部治理结构造成所有者虚置极易 导致银行内部人控制引发道德风险因此现阶段公司治理理论对国有银行 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2 田银华 龙翠红 论产权安排 竞争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j 湖南社会科学 2 0 0 5 1 1 0 1 11 第二章 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经验借鉴 第一节 西方商业银行基本风险管理模式 1. 风险管理理念 西方国家普遍奉行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不仅针对各业务单元进行风险控制更多的是立足于整个银行的层次全 面监控来自内外部的各种风险致力于在可控的合意的风险水平下实现股东 价值最大化 2在金融活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银行关注的重点更加侧重于综合衡量管理 其在全球范围内的风险承担系统的防范在全球范围内可能发生的不利事件 2. 风险管理模式 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式分为集中管理模式和分散管理模式 1 风险集中管理模式 主要特点是与整个银行的管理体系配套由总行统一管理风险企业大额 授信由总行风险部门统一管理经核定后分配给分支机构使用为了管理需要 风险管理信息向总行风险管理部门集中 风险管理效果取决于汇总后的风险信息 质量及相关人员的分析水平 3 2 风险的分散管理模式 主要特点是 控制风险的权限下放由分支机构根据各自面临的风险实施管 理根据本地区客户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风险限额风险管理信息分散于各个 决策主体 总行风险管理部门和审计部门具有监督职能以保证风险不会给银行 带来巨大风险 4 3. 组织架构 西方商业银行认为恰当的公司组织架构是确保权力被正确运用的基础因 此设计合理的组织架构是控制银行风险的重要前提以下是几家银行的风险管 理组织架构图 注释 3 章彰.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m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0 0 2 . 1 6 . 4 章彰.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m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0 0 2 . 1 6 12 董事会 信用风险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 基金管理部 国际业务 部 信贷部证券交易部 图 2.1 德国商业银行集中风险管理基本模式 资料来源田玲 德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科学出版社 德国商业银行董事会下设信用风险委员会与风险管理委员会 信用风险管理 委员会负责制定信用风险监控原则与风险分散政策 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利 率汇率等其他风险管理原则与政策以及交易限额的分配与控制并且主管操 作风险的识别衡量指导原则的制定与危机管理 5 德国银行风险内控体系的特点是 a.由上而下的风险管理程序即董事会要明确建立银行对承担风险的态度对风 险的偏好以及承担和控制风险的责任分配另外董事会要批准银行风险政策 和风险限额系统并在系统基础上定期检查这些工作 b.风险管理职能的独立存在德国商业银行为确保银行风险管理的有效运行将 风险管理从业务领域中独立出来作为控制或监督职能而存在风险管理职能的 内容有收集分析监控和发布与银行风险有关的信息以便董事会和高管及 业务部门了解风险情况保证银行风险的有效分析评价和控制监控风险额度 的合理使用 c.操作程序的监督与牵制德国商业银行的各项交易活动具有明确的职能分工 注释 5 田玲. 德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 0 0 4 . 4 8 13 包括一线交易后线结算会计审核监控 6 董事会 风险管理委员会 (由部分董事, 总裁, 风险部) 稽核委员会 首席风险 主管 信用和交易风险委员会由风 险主管和公司业务负责人等8 人) 授信审批业务 人员 操作风险 执行委员 会 操作风险 信用和市场风 险 新产品开发委 员会 图 2.2澳大利亚 a n z 银行风险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章彰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 澳大利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的特点是 a.董事会是全行业务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 b.各行都成立了风险管理委员会全面监管风险确立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政 策 注释 6 田玲. 德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 0 0 4 . 4 9 14 c.总行风险管理部门或风险管理委员会具有较高层次的管理职能侧重于制定授 信管理政策动态调整授权方案监督检查授信执行情况 d.体现以人为本和明确个人责任的原则 除了信贷委员会执行大金额授信审批职能外 所有银行贷款实行个人审批个人负 责的个人审批制度 e. 强调风险管理部门的组合管理信贷检查职能 第二节 西方商业银行基本风险管理经验借鉴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经过上百年发展在风险管理方面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 的管理经验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一 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关于公司所有权配置的制度安排 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 行基本实行股份制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会董事会任命经营管理人员良好的公 司治理结构有利于公司设定合理的经营发展战略 制定和执行明确的责任和义务 界限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多数银行最终成为上市公司所以必须接受来自市场 各方面的监督和制约 提高信息透明度客观上也限制了公司内部各方面的不当 行为从而降低了风险 二 清晰风险管理战略完整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 风险管理战略是方向性的内容表明了风险管理要达到的目标具体内容包 括银行对承担风险的态度 对风险的偏好 以及承担和控制风险的责任分配 7 一些商业银行设有独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风险管理包括授信政策管理 办法的制定和指导建立信贷评级系统 设定授信权限 管理国别风险和行业风险 对信贷集中性风险进行控制对问题资产采取保全措施风险管理委员会下属的 市场风险管理部信用风险管理部审计部和其他业务部门也参与风险管理 8 明晰的风险管理战略和组织机构保证了整个银行对风险的管理制度化专业化 三 完善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授权管理 规章制度确保银行的风险管理政策落实到每一天每个人每一笔业务使 注释 7 田玲. 德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 0 0 4 . 4 8 8 章彰.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m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0 0 2 . 3 4 15 银行的内部控制实现规范化日常化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可以有效的减少银行 内部的违规操作降低操作风险并有利于责任追究授权管理也是发达国家商 业银行有效控制风险的手段被授权的人和部门只能在授权范围内从事经营活 动总行一般会根据各分支机构所处的市场和经济环境资产规模和业务量资 产质量和盈利水平 内控制度建设情况和风险管理能力对各分支机构进行授权 权限的动态调整体现差别授权的原则 9 四 运用信息技术和数理统计模型对主要风险实行定量管理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普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授信信息管理系统 进行了授信基 础数据积累并实行适时更新主要用于完善和推广风险评级体系加强对行业 风险地区风险和主要客户风险的研究和监控以信用风险管理为核心运用信 用风险评级模型计算出客户的违约率和违约损失率 为信贷评级提供参考运用 决策模型可以通过借款人评级额度种类评级预期使用比例还贷类别相应 所需要的资本金预期收益等因素可以计算出信贷额度的资本回报率为信贷 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10通过模型评级 决策可以有效避免过多依靠主观经验 判断或者由高层人员左右决策结果等风险使授信决策更具客观性和科学性 五 因地制宜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风险管理模式 以新加坡的商业银行为例各大银行采取的风险管理模式组织架构不尽相 同但都在防范风险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华侨银行在业务部门内部分设市场 人员和风险管理人员采用双重审批制大华银行则只对业务部门人员授权风 险管理人员没有授信审批决策权但都达到了有效控制风险的效果 注释 9 章彰.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m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0 0 2 . 3 4 - 3 5 10 章彰.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m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0 0 2 . 3 4 16 第三章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分析 第一节 国有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 我国的市场经济尚处于初级阶段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也正处于起步 阶段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国有商业银行不仅面临着绝大多数国外商业银行 同样面临的经营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更面临着一些特有的 风险如资本充足率偏低的风险不平等竞争的风险等等在特定时期由于信 用风险形成的不良资产居高不下 和资本充足率偏低造成的不能足额拨备准备金 问题已成为国有银行风险管理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下面对我国商业银行面临 的主要风险的内容进行阐述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首要风险具体表现为贷款占总资产现金 资产贷款资产证券投资资产及固定资产信托租赁资产比重过高约 占 60%西方银行这一比例约为 40%国有银行贷款 80%投向国有企业且投 向行业集中出现风险集中趋势可以用“大”来形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状 况大量贷款流向了大企业主要城市的政府和大的基建项目最近的趋势还包 括大地产项目银行追逐一小群客户的结果就是银行忽视了对借款人的仔细审 查 上海银监局最近披露了相关的贷款数字 证明了银行确实存在贷款集中风险 在去年底5%的上海企业拥有 6000 亿银行贷款余额的 60%前 1300 家企业各 自拥有至少 1 亿贷款甚至更多而前 100 家企业总共拥有贷款 2500 多亿而上 海附近的宁波市的贷款集中度就更大0.3%的企业拥有 40%的贷款贷款期限 过长中长期贷款比重上升不良资产数量巨大呆帐准备金拨备比例不足四 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达 2 万亿占总资产的 20%中国银监会公布截至 2003 年末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按“一逾两呆”的口径为 1.59 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 16.86%按五级分类口径不良贷款余额为 1.92 万亿元 不良贷款率为 20.36%其中按五级分类口径已披露的工行不良贷款率为 21.3%中行不良比率为 15.92%建行不良贷款率为 10%以下中国银监会最新 统计数字2004 年末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 15751 亿元比年初减少 3499 亿元不良贷款率 15.6%比年初下降 4.8 个百分点四大行的不良资产状况跟 17 上年相比虽有改善但跟国际水平相比尚有明显差距离国内银行上市的要求也 有距离因为目前世界排位前 100 名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大约为 2%至 3%而国 内上市股份制银行平均不良率水平也在 6%以下 二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市场上一个或多个价格因素发生变化 导致商业银行某一头寸 或某一组合发生损失使商业银行资产收益减少或负债成本增加的风险主要有 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近年来逐步深入随着中国加入 wto 的进程的深化我国利率市场化将进入实质阶段国有商业银行的利率风 险将变大主要表现为第一资产负债价值不对称风险 商业银行由于在缺 乏管理利率风险的意识和经验的情况下 可能会造成某一时期内银行需要重新调 整利率的资产与需要重新调整利率的负债数量不相等即出现利率敏感性缺口 时银行再吸收存款或贷款所蒙受的利率风险第二利率结构风险主要是存 贷款利率波动幅度不一致造成的 11自 2004 年 10 月中央银行调整利率后 中国 为抑制通货膨胀极有可能进入新一轮加息周期 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借 短贷长现象存款到期后利率调高贷款尚未到期利率不变利差缩小表 现为中长期贷款收益下降另据经济观察报报道某国有银行的资金运营部 负责人透露加息 25 个基本点后银行的债券投资在账面上相当于损失了 400 亿人民币进入升息通道后占国有银行总资产 10%的约 3 万亿元债券可能出 现的损失将是所有在银行间债市中投资的银行面临的重大课题 汇率风险则包括 外汇买卖风险交易结算风险等 汇率风险主要来自于国际金融市场汇率的频 繁变动 它将直接影响外汇资产及负债的市场价值的稳定性使拥有大量外汇资 产和经营外汇业务的国有商业银行面临高汇率风险 我国人民币汇率一直以来实 行盯住美元的政策由于美元对世界主要币种的大幅度贬值导致人民币对欧元 大幅度贬值我国企业对外筹借的大量欧洲商业贷款其担保人多为国有商业银 行过高的债务成本会使企业还款压力大增从而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如果企业 因经营困难而导致无力偿还外债 结果将由银行承担还款责任使银行蒙受汇率 风险 三资本充足率风险 注释 11 刘华. 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研究 j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 0 0 3 , 1 2 : 1 5 6 18 资本充足率是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值 反映了银行商业银行在 资本方面抵御风险的能力和经营管理的稳健性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对资本充足 率做出了明确规定即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8%其中核心资本即一级资 本普通股优先股公开储备不低于 4%1989 年以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 的资本充足率都在 9%以上1996 年跌到 4.34% 12中央财政曾经于 1998 年发 行 2700 元特别国债补充四大商业银行的资本金2003 年 12 月国家又拨出 450 亿美元补充中行和建行的资本金使得上述两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到 8% 以上但是到 2003 年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降至 5.75% 13 依 据中国银监会 2005 年公布的数据 2004 年末 国有商业银行资产余额 169320.50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1.3%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例 53.6%总负债 162146.2 , 比上年同期增长11.1% 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例53.5% 平均资本充足率为4.2% 远低于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近几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新 增利润相当数量用于冲销不良资产和计提坏账准备因此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靠 自身利润补充资本金的速度慢于自身资产增长的速度 资本金问题将长期成为困 扰银行发展的问题 四不公平竞争风险 2004 年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有全国存款贷款市场份额的 60%左右目 前在市场上居于领先地位但是国有商业银行将面临激烈的竞争主要竞争对手 是跨国经营的外资银行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遍布全国大中城市的城市商业银 行 截止 2004 年 10 月共有 19 个国家和地区的 62 家外资银行在华设立了 204 家营业机构其中已有 105 家外资银行机构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其中 61 家已 获准向中资企业提供人民币业务外资银行还设立了 223 家代表处 14在华外资 银行资产总额为 659 亿美元约占中国银行业金融资产的 1.8% 15 2004 年前三 个季度外资金融机构发放外汇贷款 73.4 亿美元 占全部新增外汇贷款的 46% 同 比提高 37 个百分点 16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有 12 家 外资银行的主要优势有 注释 12 戴小平, 付一书.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问题研究 j . 金融理论与实践, 2 0 0 4 , 2 : 4 13 巴曙松, 刘清涛, 牛播坤. 中国资本充足监管框架的形成及其市场影响 j . 财经科学, 2 0 0 5 , 1 : 1 4 14 李若愚. 2 0 0 5 年外资银行对中国经济影响分析 j . 经济要参, 2 0 0 5 , 9 : 3 5 15 汪叔夜 黄金老. 当前在华外资银行的业务发展竞争战略分析 j . 国际金融研究, 2 0 0 5 , 2 : 4 3 16 李若愚. 2 0 0 5 年外资银行对中国经济影响分析 j . 经济要参, 2 0 0 5 , 9 : 3 5 19 1混业经营经营范围遍及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领域2雄厚的资本优 势极强的盈利能力和研发创新能力3区位优势集约化经营与四大国有 银行不同之处在于外资银行的布局集中在沿海地区和内陆中心城市业务集中 于国际结算等高利润的中间业务客户集中于跨国企业和国内优质大公司业务 资源丰富2006年我国将全面履行入世承诺放开所有外资及金融机构经营的 业务范围和地域限制中资银行将不再享受政策上的保护和优惠在其业务范围 内与外资银行展开平等的竞争如果考虑到外资银行所得税率15%明显低于 中资银行 33%并且开展混业经营的事实 外资银行实际上享受了超国民待遇 另外来自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也不容忽视他们也在四大银行的传统领 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以贷款为例 2002 年底股份制银行所占据的新增贷款市场 份额已从 1997 年的 8.1%上升到 24.8% 17市场份额急剧上升 中外银行机构竞 争能力比较见下表 2 0 0 1 年银行资产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比较 指标 四大国有商 业银行 国内股份制 商业银行平 均状况 北美最大 100 家商业银行 欧洲最大 100 家商业银行 平 均资产收 益率 0.23% 0.44% 1.12% 0.65% 流动资产/短 期负债 20.63% 37.88% 24.13% 23.84% 资本充足率 4.58% 12.38% 11.70% 11.01% 引自黑龙江金融 2004 年第 5 期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现状分析与预 测 作者范明 李友华 五道德风险 商业银行道德风险是指银行从业人员在其自身需要得不到有效满足 并受其 思想状况 道德修养 价值取向的影响和左右 为满足自身需要 未使其业务 职 务行为最优化从而引起或故意导致金融运行处于风险状态的可能性它的特 征是银行业员工以放弃有关法规制度 职业道德和本企业的效益为代价以满足 自己的需要保全自己谋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为价值取向其结果是使银行没 有获得最大利润或造成运行处于风险状态 18近年来四大国有银行大案要案不 注释 17 范明 李友华.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现状分析与预测 j . 黑龙江金融, 2 0 0 4 , 5 : 2 0 18 束兰根, 于亮. 商业银行道德风险形成机制及防范路径 j . 新金融, 2 0 0 4 , 1 2 : 3 7 20 断 案件涉及机构从储蓄所到分行甚至总行 人员涉及从普通业务员到总行行长 金额涉及数百万到几十亿不等较为常见的类型有以贷谋私挪用侵吞客户资 金违规经营私设小金库贪污受贿为亲属谋取私利通过处置不良资产从 中牟利等近年来四大银行的高官纷纷落马前中行王雪冰中银香港刘金宝 农行赵安歌 直到最近的建行张恩照 都是与职务犯罪有关 属于道德风险范畴 从 1993 年起的八年间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前后三任行长余振东许超凡 许国俊等人贪污挪用 4.83 亿美元的巨额公款逃往美国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 哈尔滨河松街支行行长高山贪污挪用 12 亿人民币逃往国外属于典型的道德风 险 六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也称支付风险主要体现为商业银行对客户提取现金支付能力 不足的风险,无力满足必要的贷款需求的风险无力迅速筹资的能力2004 年三 月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备付金率为 3.88%而年初数为 6.47%低于我国央 行对备付金率 5%的最低要求且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流动性风险开始显现 据中央银行公开数据2003 年 1-9 月我国新增贷款 24715 亿元同比增加 1.2 万亿其中中长期贷款占比 43.4% 19 令人担忧的是 我国信贷结构有中长期 化的趋势 2004年上半年短期贷款同比少增 1684 亿元 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 738 亿元 20中长期贷款的比重过大 且上升势头不减造成银行资产流动性的下 降增加了流动性风险另据报道2004 年 6 月底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 币负债余额 28.65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5.1%而国有商业银行负债总额为 15.45 万亿元比上年仅增长 10%低于同业 5.1 个百分点吸收存款能力的下 降就意味着流动性风险的进一步增加 再有 近年兴起的住房贷款期限多为 20-30 年 由于我国尚未开办资产证券化业务 将近 3 万亿的房地产贷款的流动性极差 另外外资银行已将目光投向吸收人民币存款业务上来截至 2004 年 6 月底外 资银行人民币存款高达 488 亿元同比增长 96% 21增势迅猛 预计随着 2006 年外资银行将可以获准经营对个人人民币业务之后 人民币储蓄及对公存款的分 流将不可避免国有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大的流动性风险 注释 19 范方志.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注资股改与道德风险评价 j . 社会科学辑刊, 2 0 0 4 , 6 : 8 6 20 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 宏观调控形势下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对策思考 j . 金融论坛, 2 0 0 4 , 1 0 : 1 2 21 汪叔夜 黄金老. 当前在华外资银行的业务发展竞争战略分析 j . 国际金融研究, 2 0 0 5 , 2 : 4 2 21 七操作风险 是指商业银行在业务营运过程中由于内部管理和操作不当产生的经营风险 操作风险分为非善意操作风险和善意操作风险 非善意操作风险一种是由于工作 人员责任心不强注意力分散而造成的风险另一种是由于员工怕麻烦图方便 而违规操作造成的风险 22 善意操作风险是操作人员出于方便客户的考虑 未 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而酿成的风险由于工作人员的出发点是善意的因此 类风险具有隐蔽性 第二节 我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成因 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其成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可 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 产权制度缺陷 制度缺陷的最根本的表现在于产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一股独大国有 银行在经营中势必处处听命于国家的政策或行政命令难以真正实现市场化运 作股权不合理引发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国有银行职能错位 一直以来 国家没有把国有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的职能和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 分开作为前者强调的是竞争性盈利性作为后者强调的是公共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