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清代平湖张氏家族文学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清代平湖张氏家族文学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清代平湖张氏家族文学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清代平湖张氏家族文学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清代平湖张氏家族文学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清代平湖张氏家族文学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 广西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禾二学位论文使二竺黔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 果和相关知识产权属广西大学所有。除已注明部分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 发表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为获得其它学位而使用过的内容。对本文的研 究工作提供过重要帮助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明确说明并致谢。 论文作者签名:苍i 钚陟 2 0 1 0 年0 6 月0 1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广西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本人保证不以其它单位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或使用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 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 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请选择发布时间: 酿| 】时发布口解密后发布 ( 保密论文需注明,并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辫胥 导师签名: 2 0 1 0 年0 6 月 必谊 二十四世张诰修张氏家乘乾隆 五十九年( 1 7 9 4 ) 刻本 张元善续修张氏家乘稿本 生清 钮河 莒巾帮 掌,7 运9 六 先 。:k 一五i := 一鸶漉 清河人先生诗选光绪- 二十八 年( 1 9 0 2 ) 刻本 二十五世张庆成续修张氏家乘 嘉庆刻本 警搿 二二十八世张培英续修张氏家乘 光绪五年( 1 8 7 9 ) 稿本 张氏历代先人作品提要 ( 嘉兴范学森先生藏) 浮黪穸l 。囊纛霹芏参镌 蘩霉黪籀糕 纛 。雾“謦w 蘑重韩遭舄蚌弛鱼,坤蚌丰ii卑巍辩骨。日_卅氛惹#蹿,扎一,t蝣哪w”q警是t鼻二毫睁一蛾 屯臂疋羲峄 辱羊亡夸气辛屯蕾馥呻j鸯砷i概甚磷性嘲莹p屹p担缓tt壤致如锚舻4臼暑醇 年t#蔓也暂 却奎量t瞥产以嚏五气嚏 雏翱参喜耄敏 张诫梅花诗话稿本 鼎搽 擎器:曩连璃 潍浏 挣雒:, 露; ; ;5 蘑翟 薄l i ;l 毫馨 沈鑫能闲草堂稿抱璞,亭诗集附录本 钱蘅生梅花l 刳遗诗光绪 四年( 1 8 7 8 ) 刻本 张湘任抱璞亭诗集光绪 元年( 1 8 7 5 ) 刻本 张金镛绛跌山馆词录 同治十年( 1 8 7 1 ) 刻本 张灿壁抱山楼词录光绪 十五年( 1 8 8 9 ) 刻本 张宪和受月轩诗草稿本 朱壬林辑当湖义系衲编 光绪十五年( 1 8 8 9 ) 刻本 i 叩湖 i:嚣& 鬻 b 鬟、蓥嚣 瑚喘鬟刍 t ,;瓤琏鹤絮瑷 。簇期 ;二甓耗 ,熬凿馨 赫:耗意 壤【姻好 袁弗。眷 薷 擗蔫 曩 鲜事秘耋 净誓凡 吵蠹 髑 譬鳞帝 啕 镌 朔 菇 史 趱 豢 一 张宪和辑当湖诗文逸民国 十八年( 1 9 2 9 ) 刻本 平湖图- l s 馆藏钞本先贤录 ( 记载张藏入祀乡贤祠) 诗 缓抟糖虢t ,惹孽 m 僻仆他 锵孽朔韬 涮谨麒碳“w黢配耀辨涛确穗髓 姒觌挂枷粥碍锕 箍嚷鼯正避苫范醇纷鳆何嚣簪俘嚣齐不知碾 袅付键向簿申姨扮懿佳人折禽持爵畴也 清代平湖张氏家族文学研究 摘要 张氏家族是平湖地方清望,科甲鼎盛,闻人辈出。文化方面的贡献 尤巨,从二十二世n - - 十七世一门六代,自清初康熙至晚清民国二百馀年 间,有作品传世的作家4 0 馀人,现存作品集6 0 馀种。作品涉及经学、文 学、绘画、棋弈、医学、军事等等。本文主要对张氏家族的文学成就予以 考查。全文分三个部分共五章,第一部分为第一、二两章,第一章概述平 湖一邑的历史文化渊源,第二章梳理平湖张氏家族的世系及其家族背景; 第二部分为第三、四两章,着重考查张氏第二十二世至二十七世代表作家 的诗歌创作成就:第三部分为第五章,从闺秀作家和张氏家族文学选本角 度多方面考查其文学成就,并单独论述张馘梅花诗话稿本,廓清了历 代学者对于这一诗话著作的不实之论。本文在大量原始文献调查的基础 上,力图还原张氏家族当日创作场景,再给予判断,避免史与论游离。第 一部分着力还原张氏历代创作的外围环境,在大量文献考证基础上还原历 史:第二部分是作家作品论,参考严迪昌先生清诗史、清词史的论 述思路,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特色,对作品本身进 行简要分析。第三部分除闺秀作家仍属不同角度作家作品论外,选本和梅 花诗话则是张氏家族文学创作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平湖张氏家族世系闺秀作家选本梅花诗话 f a m i l yl i t e r a t u r eo fz h a n gi np i n g h uc o u n t y a to i n gd y n a s t y t h ef a m o u sf a m i l yo fz h a n ga t p i n g h uc o u n t y i si m p e r i a l ,f a m o u s p e r s o n sb l a s t e df o r t hi nl a r g en u m b e r s i np a r t i c u l a r , t h e i rc o n t r i b u t i o nf o r c u l t u r e i sg i a n t , s i xg e n e r a t i o n so fz h a n gf a m i l y , f r o ma te a r l yq i n gd y n a s t y , e m p e r o r k a n g x i , t ol a t eo i n gd y n a s t y , t w oh u n d r e dy e a r s ,t h e r e a r em o r et h a n4 0 w r i t e r s , w h oh a n d e dd o w n6 0s p e c i e so fw o r k s i n v o l v i n g t h es c h o l a r s , l i t e r a t u r e ,p a i n t i n g , c h e s s ,m e d i c a l ,m i l i t a r y , a n d s oo n t h ep a p e rd e a l sw i t ht h e l i t e r a r ys u c c e s so fz h a n gf a m i l y t h ef u l l t e x tc o n s i s t so ft h r e ep a r t s ,f i v e c h a p t e r s t h ef i r s tp a r ti n c l u d e st h ef i r s ta n ds e c o n dc h a p t e r s t h ef i r s tc h a p t e rd a t e s f r o mt h eh i s t o r i c a la n dc u l t u r a lo r i g i n so fp i n g h uc o u n t y , c h a p t e rt w oc a r d st h e g e n e r a t i o n so ff a m i l yz h a n go fp i n g h uc o u n t ya n df a m i l yb a c k g r o u n d t h e s e c o n dp a r t ,t h et h i r da n df o u r t hc h a p t e r s ,f o c u s e so na c h i e v e m e n t so fp o e t r yo f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w r i t e r so ff a m i l yz h a n g ,f r o mt h e2 2 r i dt o 2 7 t hg e n e r a t i o n s t h e t h i r dp a r t ,c h a p t e rf i v e ,f r o mt h ef e m a l ew r i t e r sa n dt h el i t e r a r ya n t h o l o g yo f f a m i l yz h a n ge x a m i n e st h el i t e r a r y a c h i e v e m e n t si nv a r i o u sa n g l e s ,a n da s e p a r a t ed i s c o u r s e ,t h em a n u s c r i p to fp l u mb l o s s o mp o e t r yb yz h a n gx i a n , c l a r i f y i n gt h ef a l s eo p i n i o n so f s c h o l a r so fd i f f e r e n tp e r i o d s t h ep a p e r , b a s e do nt h e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o fal a r g en u m b e ro fo r i g i n a l d o c u m e n t s ,t r y i n gt or e s t o r et h ec r e a t i v es c e n eo ff a m i l yz h a n gt h a tv e r yd a y , t o a v o i dt h es e p a r a t i o no fh i s t o r ya n dt h e o r y t h ef i r s tp a r tt r yt or e s t o r et h eo u t e r c r e a t i o ne n v i r o n m e n to ff a m i l yz h a n g ,o nt h eb a s i so ft h ee x t e n s i v el i t e r a t u r e r e d u c t i o n ,t or e s t o r eh i s t o r i c a lt m t h t h es e c o n dp a r tm a k e st h ew r i t e r sa n dt h e i r w o r k so nt h er e f e r e n c et oh i s t o r yo fp o e t r ya to i n gd y n a s t ya n dh i s t o r yo f c i a to i n gd y n a s t yb ym r y a nd i c h a n g ,g e t t i n gt oab r i e fa n a l y s i so ft h ew o r k i t s e l f , c o m b i n i n gt h ew r i t e r sw i t h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t i m e s i na d d i t i o nt ot h e d i s c u s s i o no ff e m a l ew r i t e r s ,t h et h i r dp a r t , m a i n l yi n v o l v e st h ea n t h o l o g ya n d p l u mb l o s s o m p o e t r y , w h i c hh a v et h ed e e pi n f l u e n c eo nl a t e rl i t e r a t u r e k e y w o r d s :p i n g h uc o u n t y ;z h a n gf a m i l y ;f e m a l ew r i t e r s :a n t h o l o g y ; p l u mb l o s s o mp o e t r 3 目录 ! 昔论】【 第一章清代平湖文坛概述7 第一节清代平湖地方望族与文学8 第二节清代平湖诗社考1 7 第三节平湖地方诗文总集的编纂2 3 第二章张氏家族文学创作背景2 8 第一节当湖张氏世系考2 9 第二节张氏家族的科第、姻娅3 4 第三节张氏家族的艺术氛围3 9 第三章张氏家族的文学创作( 上) 。4 9 第一节二十二世:张逢年及其怀永堂诗存5 1 第二节二十三世:张世昌、张世仁兄弟的诗歌创作5 5 第三节二十四世:张诰、张馘兄弟的诗歌创作6 1 第四章张氏家族的文学创作( 中) 7 1 第一节二十五世:张达庆、张庆成兄弟的诗歌创作7 1 第二节二十六世:张金镐的诗歌创作:7 7 第三节二十七世:张宪和的诗歌创作8 1 第五章张氏家族的文学创作( 下) 8 6 第一节灿若群星的闺秀作家群8 6 第二节历代张氏作品选本9 1 第三节张馘及其梅花诗话9 5 结语1 0 ( ) 参考文献1 0 2 附录1 :清代平湖张氏家族主要作家小传1 0 6 附录2 :现存张氏家族文学作品目录( 按平湖图书馆馆藏目录顾序捧列) 1 1 2 致谢1 1 5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1 1 6 硕士学位论文清代平湖张氏家族文学研究 绪论 浙江平湖地处长江三角洲的钱塘江湾北岸,春秋时为越国武原乡( 今海盐) 地。秦王政二十五年( 公元前2 2 2 ) 置海盐县,平湖属焉。秦末汉初,县治陷为柘 湖,移治于武原乡( 今平湖东湖一带) 。东汉永建二年( 1 2 7 ) 县治陷为当湖,迁 治齐景乡故邑山( 今平湖乍浦镇) 。东晋咸康七年( 3 4 1 ) ,县治从故邑山移治马 啤城( 今海盐县武原镇东南) 。明宣德五年( 1 4 3 0 ) 析海盐为大易、武原、齐景、 华亭四乡,建平湖县,县治设当湖,属嘉兴府,隶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因其地汉 时陷为当湖,“其后土脉坟起,陷者渐平,故名平湖 ,又东邻当湖( 又称东湖) , 别称当湖。自此之后,建置长期不变,境域基本稳定。平湖濒海,古来出海贸易 极为便利,乍浦港为天然良港,明清时期,已有日本商船来往贸易。福建木材缘 海而上,至乍浦上岸,集散于江浙诸省。江南米粮、丝绸、瓷器亦从此上船,沿 海而达于闽广以至于南洋。自赵宋南渡,平湖一带近为畿辅之地,文教斯张。元 末张士诚割据长江下游一带,在苏州建立大周政权,平湖属焉。后朱元璋一统南 北,建立明王朝,从此平湖一带政治经济一直太平繁荣。也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 的繁荣兴盛,自宣德五年( 1 4 3 0 ) 置县至清术,平湖先后出过2 0 9 名进士。由于 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渊源的双重因素,平湖一地自明清以降,重商崇儒之风,流 衍不息。 地域文化的繁荣,往往与若干地域望族的倡导风气分不开。严迪昌先生在比 较了豪门、寒门和文化世族后认为,前二者经常因社会风云的际会,呈现出很大 的不稳定性,而文化世族或文化家族则相对稳定,“它在家族承衍过程中,尽管 其文化建树的具体实践也会受到政治经济地位的兴衰消长的影响,但其在特定文 化氛围熏陶下的积累,包含着文化素质、精神以至各门类技艺能力的积累,则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积丰厚,愈显优势。于是,人才辈出现象不仅呈现长久的绵 延性,并且在共时性阶段构成爆发力极强的密集群体。 故地域、家族研究近年 来已逐渐成为文化、文学研究的新视角和热点,尤其是对明清文学、文化研究。 受历史文化等诸多条件的影响,家族文化研究的地域多集中于江浙,即文学史概 念的“吴中 “江南”一带。因为地域文化、文学的繁荣,经常离不开若干望族 严迪i 口i 文化山= 族。j 吴中文苑,见严迪l 口l 臼选论文集,中国书店2 0 0 5 年8 月版,页2 8 2 。下0 l 版奉 i r d 此,1 i 另“j i 丰。 1 硕士学位论文清代平湖张氏家族文学研究 的领导与影响,所以地域与家族研究,是一而二、二而一融为体的。这研究 的拓荒者是潘光旦先生的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奠基人是已故苏州大学的严 迪昌教授,如兴化李氏与“昭阳诗群”、海宁查家词话、文化世族与吴中 文苑、铲市隐心态与吴中明清文化世族、明清新兴世族与吴文化的发展 等等。严迪昌教授的专著清词史与清诗史在考察有清一代诗词创作时, 也将家族内部的创作张力,作为构建清代诗歌史的因素之一。在此之后,家族文 化研究更是蔚为大观,如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家庭家族宗族研究 系列丛书、浙江文化研究成果文库系列丛书等。相比较于这些宏观的综合类 丛书而言,更多的则是微观的地域或家族文学个案研究,如吴安仁明清时期上 海地区的著姓望族、明清江南望族与社会经济文化、江庆柏明清苏南望族 文化研究、蔡静平明清之际汾湖叶氏文学世家研究、洪水铿等海宁查氏家 族文化研究、曹一平的柳洲词派研究个独特的江南文人群体、李康化 明清之际江南词学思想研究、沙先一吴中词派研究以及同本人池泽滋子 吴越钱氏文人群体研究等等。 平湖地域望族的兴起始自随宋高宗南渡的扈跸族群,其多是来自中原的旧 姓。如鲁氏、冯氏、沈氏等。张氏家族也不例外。据新编平湖县志统计,全 县张姓3 4 5 4 6 人,占全县人口7 5 3 ,为平湖境内第一大姓。张氏家族是一个 典型的以风雅传家的江南文化世家。从康熙后期直至清末民初,祖孙六代,闻人 辈出,在当湖畔修造园林、结社吟咏、丹青棋弈,风流绵延了二百馀年。仅现存 于世的张氏一门之著作,多达六十馀部。其家族的文化成就主要表现在经学、史 学、医学、弈学、文学、绘画等各个方面。上述六十馀种著述,文学作品占2 3 强。张氏的文学创作,在诗、词、文章和文学批评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代有 作者,人有著述。张氏族人保存和传刊其先人作品的意识很自觉。除了其家族自 刊作品外,张氏后人还邀请友朋为其先人汇纂作品总集、建专门的藏书楼以储先 人作品。张氏家族作品之所以能完好地保存至今且数量庞大,与其家族后辈这种 有意识的保存是分不开的。除了代有其人和作品数量丰富之外,张氏家族的闺秀 创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也是不容忽视的个重要方面,笔者寓目的有作品传 世的张氏闺秀作家即涉及2 3 世至2 7 世5 代共9 人。雍正年间,二十三世张云锦 浙江省 i :科联世家人族课题组主编“合p 湖”下的世家人族第四章转0 i ,中因义史 l :版 i :2 0 0 8 年1 月版贝1 3 0 。下0 l 版奉i 川此,小另出注。 2 硕士学位论文 清代平湖张氏家族文学研究 尝应浙江总督李卫之聘,与沈德潜、厉鹗等人修纂浙江通志;乾隆时,二十 四世张诫是位博学渊雅集大成式的人物,其梅花诗话二十七卷,是一部梅花 百科全书,在中国诗话史上,有填补空白的首创之功;嘉道年间,二十六世张金 镛与其弟炳垫有“二陆 之目,兄弟二人的绛跗山馆词录和抱山楼词录 在清代中后期享有很高的声誉。金镛尝出任湖南学政,王闽运即出其门下,实为 开近代湘学一派之祖;炳垄尝协助海盐黄燮清汇编国朝词综续编;清季二十 七世张宪和,是位著述颇富的经学家,他汇总其祖上著述,刊布曾祖熙河公( 馘) 婴山小园诗集、文集、其父金镛绛跗山馆全集,又选编当湖诗文逸 二十二卷、当湖脞录十六卷,对于保存乡邦文献,厥功甚伟。咸丰年间,张 氏子侄在当湖畔的张氏私邸南园结竹林诗社,社员除沈钦禄外,皆为张氏叔侄兄 弟,这是一个以张金镛为首的家族诗社,这在中国诗歌史上不多见,此足见张氏 一门文风之盛。张氏除了注意先世作品的传刊外,还尝六修家乘,不仅保存了其 家族清晰的传衍脉络,也保存了大量文学作品,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宝贵资料。 对于张氏家族的研究,民国以前基本上以作品选编为主,作家评论次之。新 时期以来,开始有人对张氏作家进行有意识的理论研究,但仍处于比较浅层次的 作家介绍和作品概述。最早对张氏作家进行评述的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地方志, 如光绪平湖县志、民国平湖县志、当湖外志、续当湖外志、当湖历 代画人传、平湖经籍志等,这些书中都收录了大量张氏族众的传记资料和作 品评论。但这些还不能称之为完整意义上的文学研究。其二是作品选评。袁枚随 园诗话卷十四对张馘梅花诗话有过一段评论,还选录张馘诗入续同人集。 此外,王昶、卢文诏、顾光旭、毕沅、吴泰来、查虞昌、郎秋牧等人都对梅花 诗话予以较高评价,尤其是王昶,除给梅花诗话题辞外,还专门就是书和 张馘通信讨论,又在其湖海诗传卷三十六对张馘推誉有加。但这些评论或因 应酬、或因为贤者讳,还很难说是较为客观的文学评论。王昶编国朝词综, 卷三十三收录张云锦词十三首。后来海盐黄燮清编纂国朝词综续编,张炳堑 为之增订,其中卷二收录其祖父张馘词六首,卷七收其父张湘任词二首,卷十八 收其兄张会镛词三十九首,收他本人词十一首。徐世昌晚晴移诗汇、胡昌基 续横李诗系、张元济等辑楠李文系、叶恭绰全清词钞分别选录张氏族 人作品若干,详见本文第五章第二节。这些选本均对作家作品有评论,已是比较 3 硕士学位论文 清代平湖张氏家族文学研究 中肯的文学研究了。选本中有一部比较特殊的是清河六先生诗选,收二十三 世世昌、世仁、二十四世藏、诰、二十五世达庆、庆成诗,这是张氏后人敦请平 湖清望朱为弼等人为其先祖选刊的诗歌专集,不能算作完全意义上的文学批评选 本。第三是新时期对张氏诸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料的汇集上,如钱仲联先生 清诗纪事续编对张氏作家史迹的梳理及作品的选登。严迪昌先生近代词钞 选录张金镛词二十四首,炳垄词3 4 首,词作之前都有三百馀字的作者小传,对 金镛兄弟及其词有较为客观的评价,这是对张氏作家第一次现代学术意义的研 究。蒋寅先生清诗话考和张寅彭先生新订清人诗学书目对梅花诗话 皆有著录,尤其是前者,还对这部诗话有评论,值得参考。杨柏岭近代上海词 学系年对张炳垄在上海的词学活动也有记载。 在张氏家族的文学创作中,梅花诗话是应该一部值得特别关注的作品。 袁枚随园诗话卷十四称张诫“作梅花诗话一百卷 ,后世多有沿其说者, 如王昶湖海诗传、钱仲联清诗纪事乾隆朝卷;张诰张氏家乘i w - - 十 卷,光绪嘉兴府志、光绪平湖县志、今人傅逅勒嘉兴历代人物考略因 之;蒋寅先生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藏光绪年间张宪和刊婴山小 园文集的选辑本著录为一卷,张寅彭新订清人诗学书目亦著录一卷。1 9 7 5 年,台湾学生书局出版台湾师范大学郑静若教授的清代诗话叙录、1 9 7 7 年台 湾吴宏一先生博士论文正式出版,后附清代诗话知见录( 2 0 0 2 年,台湾中央 研究院文哲研究所单行清代诗话知见录) ,1 9 8 2 年1 2 月,台湾大学中文系毕 业生宋隆发以吴文为基础,为学生书局书目季刊辑中国历代诗话总目汇编 ( 刊书目季刊第十六卷第三、四期) 。本世纪初,鉴于清代诗话书目散佚难 求,吴宏一获得香港资教局两年研究计划资助,在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成立“清 代诗话考述”研究小组,于2 0 0 6 年出版两巨册清代诗话考述。该书的出版, 是对港台诗话文献的次总结,其究竟是否著录梅花诗话并著录如何,因笔 者未见上述诸书,未敢蘧下结论。但自上世纪9 0 年代始,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蒋 寅先生亦从事清代诗话文献的搜集整理工作( 中间蒋寅先生亦参与到吴宏一在香 港中文大学的研究小组中,可参见蒋寅就( 清诗话考) 回应吴宏一教授,载 博览群书2 0 0 7 年第1 期) ,并于2 0 0 5 年出版了清诗话考一书,又是对 1 i f 湖图书馆藏婴山小园文集中无此一卷本梅花诗话。 4 硕士学位论文清代平湖张氏家族文学研究 此前研究成果的一次整合。所以据此推知,港台诸家的数种书目即使著录了梅 花诗话,其范围也不会超出蒋著。此外,蔡镇楚先生是大陆研究诗话的专家, 也曾有诗话书目著作,但蒋寅先生已在其清诗话考中吸收了蔡著的相关成果, 所以蔡著对梅花诗话的研究,也不会超出蒋著。 由于“五四以来新文化对古代文学的冲击和批判,传统的明清文学研究, 一般都集中在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体裁。尤其是小说中的“六大名著 ( 美国 浦林斯顿大学浦安迪教授在传统的“四大名著之外加上金瓶梅和儒林外 史,合称“六大名著”) 等最为研究者所关注。小说研究方面已有多种专业性极 强的研究集刊,如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明清小说研究中心主办的明清 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的红楼梦研究集刊等,各地各 级也都成立了不同形式的明清小说研究专业协会。相对于小说戏曲而言,明清诗 文研究还一直处于冷寂状态,这不符合明清文学的创作实绩。据江苏省社会科学 院文学研究所明清小说研究中心主编的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统计,截止清 朝灭亡( 1 9 1 1 ) 前的千馀年间,我国的白话小说总量仅为1 1 6 4 部,再据宁稼雨 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统计,先秦至1 9 1 9 年,汉语单篇文言小说、文言小 说集、文言小说丛书、文言小说类书,共2 1 8 4 种,即使加上剔除书目2 9 2 种,伪讹书目1 7 2 种,全书共收2 6 4 8 种。即截止1 9 1 9 年,我国传统的小说 作品的数量,其数量当在3 3 4 8 部左右。庄一拂的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一书著 录古典戏曲总量为4 7 0 0 种左右,而与这些属于通俗文学的小说戏曲相比,仅历 来被贬称为“未技小道”的词,单是清代顺康两朝,其数量已超过6 万首, 据全清词现任主编张宏生教授估计,有清一代,词人及创作数量,保守估计 当分别在1 万和2 5 万首以上。而清代诗歌和散文的创作数量,现在根本无法统 计和预估。如此庞大的创作数量,在二十世纪以来的古典文学研究中,相对于戏 曲小说研究,诗歌和散文等传统文体样式的研究,远远地滞后于通俗文学。而在 整个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唐宋阶段的文学研究,已经出现了“人满为患”的局面。 仅以古典文学研究的基本资料而言,诗、文、词、戏剧、小说等文体样式,清代 以前的总揽一代之总集,截止目前基本都已编讫告竣,唯独清代除散曲这小的 体裁有通代总集外,其他文体皆付阙如,其研究状况由此可知。我们仅需排比二 十世纪众多文学史著作的章节安排,就不难看出通俗文学与传统文学样式之间被 5 硕士学位论文清代平湖张氏家族文学研究 关注的差异。张氏家族的六七代数十位作家中,其创作成就表现在传统文艺的各 个层面,唯独小说,付诸阙如。这样一个文学家族,正好可以为研究者提供一个 实践上述研究思路的范本。这种家族创作中独缺通俗文艺,也可以为明清雅俗文 学、家族创作动机等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笔者以为,清代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文献资料的汇总,个案研 究的深入。以全清词为例,自1 9 8 2 年立项编纂到2 0 0 2 年顺康卷面世,历时 二十载,全集之成,尚无时r 。所以上述第一点并非一人一夕之力可以完成。清 代文学研究目前最可行的是有针对性地进行作家和作家群的个案研究,随着文献 整理工作和个案研究的深入,则这种“点”的研究势必会逐渐走向清代文学研究 之“面。严迪昌先生在清诗史绪论部分尝言,清代文学地图并不只是由若 干“名家”“大家”所绘制,而更多地是那些“寒士诗群 “布衣诗群”的二三流 作家和地域流派以及家族作家群共同构筑起来的繁烂星空。他称自己的清诗史 就是“决意为三千灵鬼传存他们驻于纸上的心魂 。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和想法,本文选择了清代平湖张氏家族一f - t k 代在康熙后 期至清末数位作者的诗歌创作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这一并不是流创 作实绩的文学家族的考察,丰富清代文学研究个案,从而为整个清代文学中某些 具有规律性的理论探索作些基础工作。这就是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6 硕士学位论文清代平湖张氏家族文学研究 第一章清代平湖文坛概述 清代平湖文坛可以用三个基本点来概括:望族、诗社、地域性文学总集。清 代平湖望族分别是陆、沈、张三家,三家在有清一代,闻人辈出,而三家同时又 有着错综复杂的联姻关系,从而又形成了一张更为复杂的平湖地域作家网络;除 三家之外,比较小的姓氏如胡、朱、钱、金等族,也分别有若干作家作品传世, 从而使清代平湖地域作家网络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元的时空格局。平湖作家群的创 作活动以及作家本身的活动范围一般不出平湖一邑,虽然也有陆奎勋、沈初这样 的居京高官,但他们并没有象府城嘉兴稍早的秀水诗派,在平湖之外的京师形成 一个独立的创作诗派。他们甚至在致仕里居之后,将精力投入到推动地方文学创 作活动之中。这样就使得平湖的文学创作形式主要表现为乡里文人的结社唱和。 平湖诗社的兴废,历有清二百七十馀年,不绝如缕,仅可考知的诗社就有十五个, 且遍布城乡。由于地方文学创作的繁荣兴盛,平湖作家很注意对乡贤作品的搜集 整理刊布,这些作品集一般有诗文别集、地域性总集、棹歌以及大量经学学术作 品。诗文别集多为家族后裔为保存传扬先人遗泽,光大家族风气而刊刻;总集一 般多由地方文人主持编纂,贤达襄助,甚至借吏绅力量刊行,其目的是发扬一邑 的人文传统,给后来者以一种文韵流风的精神昭示与启迪,故这种郡邑诗文选本, 是最能体现一个地方某一时代文学创作烈貌的文献资料。 7 硕士学位论文清代平湖张氏家族文学研究 第一节清代平湖地方望族与文学 平湖一邑的望族从现有人数方面来讲,当是张、沈、王、陆,但就历代科举、 文学等方面的影响来说,却是陆、沈、张三家,清人马承昭云:“湖中故家,虽 沈陆之盛,不能如此二氏( 按:指王、喻二姓) 之奇。而目前存世作品最多的, 则推张家。本节着重对陆、沈二家在平湖清代文坛上的影响加以介绍,同时对其 他家族也予以简介。 一、陆氏家族 文选卷二十八陆士衡吴趋行这样描述吴中著姓:“八族未足侈,四姓 实名家。 李善注云:“四姓,朱、张、顾、陆也。圆宋代张九成云:“江南多 巨族,论其盛,未有加于陆氏者也。 陆氏为江南旧姓之一,与南宋以降望族 多来自中原不同,其迁吴始祖为汉代陆贾子陆烈,后族众日繁,散居江南各地, 东吴陆逊、陆抗以及西晋陆机、陆云兄弟亦为此陆一族,唐时名相陆贽亦为此陆 一派。烈传至十七世闳,官至尚书令,避乱至海盐华亭谷泖凤凰基( 今平湖南阳 村) ,是为平湖陆氏之祖。平湖陆氏又有靖献、灵溪、祥里、南陆、当湖诸支。 因平湖立县是在宣德五年( 1 4 3 0 ) ,故论及平湖陆氏,也自明朝中期始。明清两代, 平湖陆氏闻人辈出,明代陆氏进士2 1 人,清代1 9 人。 清代平湖陆氏各支在文学创作方面,都有不菲的成就。其领导平湖一时文风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结社酬唱、编纂诗文总集。康熙中期,陆蓁与女婿沈季友、 张培源以及叶待堂、孙啸夫、李延星、诗僧元璨等,倡吟于东湖畔,何金蔺云: “东湖距桐不百里,而人物秀惠,风气道上。雅坪陆太史,以东观宏才,与诸素 士鼓歌相从,而此数君,又皆能脱略形骸,遗弃外物。其言大约轻富贵,齐得失, 借花鸟虫鱼,山川人物,以写其闲居磊落之概。词调风格,成一家言。即四方名 彦之游于湖者,无勿殷勤往复,文酒流连。”暑后选编成东湖唱和集二卷刊行, 这是平湖诗史上的一个重要罩程碑,对平湖后来的诗坛影响极大。并导致了平湖 马承f i f 撰,郭杰光整理当湖外忠续当湖外b ,、i c 湖史忠办排e 1 j 奉,灭2 6 。下川i r d 此版奉,小另 f ; 注。 圆见萧统文选,中华书局1 9 7 7 年影印嘉庆l 叫年( 1 8 0 9 ) 胡克家刻奉,负3 9 9 “会i ,湖”下的世家人族转l j i 陆凤i f l 陆氏世黹j 芋,贝7 2 鲫i 叫j - ,负7 3 何合蔺东湖唱和集序,见陆惟辏,i 湖绛辂忠l 湖史忠办2 0 0 8 年手j i :e i j 本贝1 5 3 。下0 ii 司此版本, 不另出注。 8 硕士学位论文清代平湖张氏家族文学研究 清代诗史上第一个最重要的诗社洛如诗社的诞生。洛如诗社祭酒为陆莱 的侄子奎勋,这是一个以陆氏子侄为中心的诗社,由奎勋主持的社集洛如诗钞 还被入选四库馆,其宗风所及,可以想见。乾隆年间,张云锦慕洛如风雅,再举 续洛如诗社,友朋唱酬,以光大洛如风雅馀韵,在平湖诗坛影响甚大,并选编有 续洛如诗钞二卷,后来马恒锡又选辑再续洛如诗一卷,详见本章第二节 诗社考中相关论述。陆菜胞兄世楷守南雄州时,与同里沈嗥日及晚年尝客居平湖 的著名遗民僧人今释澹归( 金堡) r 夕唱和,后由菜结集为甲辰唱和集,今 释为序。陆氏编纂文学总集以陆蓁( 1 6 3 0 - - - 1 6 9 9 ) 及其从子奎勋( 1 6 6 3 1 7 3 8 ) 为代表,且各有特色。陆菜,字义山,号雅坪,康熙六年( 1 6 6 7 ) 进士,后举博 学鸿词科,康熙三十三年( 1 6 9 4 ) 考试诸官,擢菜为第一,官至内阁学士、礼部 侍郎,充续修唐类函总裁, 三朝国史、平定方略、大清会典、大清 一统志副总裁。著有雅坪文稿十卷、诗稿四十卷等。陆莱的文学选本, 带有普遍的文学意义,与后来平湖地方文坛涌现出的众多地域性选本不同,故其 影响非仅限于地域文学。他编有历朝赋格十五卷,康熙二十五年( 1 6 8 6 ) 刊 本,四库全书总目总集类存目四云:“是编汇选历代之赋,分为三格,日文赋, 日骚赋,日骈赋。于三格之中,又各分为五类,日天文,日地理,日帝治,日人 事,日物类。起自荀卿、宋玉,下迄元明。每格前有小引,皆其婿沈季友所作, 骚赋之引,则为骚赋一篇,骈赋之引,则为骈赋一篇,殊为纤仄,古无是例也。 以其体例新颖,为四库馆臣所屏,仅入存目。陆莱又有雅坪词谱三卷,康 熙二十六年( 1 6 8 7 ) 刊本。清代词学号称中兴,然清初仍沿袭晚明以降的艳冶之 风,明人又好为自度腔,音律乖舛,词别于诗歌、散曲之本色尽失。故有朱彝尊 尊奉南宋姜夔、张炎,崇雅正,严声律,促成了影响有清一代词坛浙西词派的形 成。李延星云:“娴于词学者推尊先生,不日秦日柳,而以姜白石、史梅溪比之, 盖推先生之独能峰持其馀,不致流于歌曲,其矜贵固独绝耳。 圆阳羡词派健将蒋 景祁亦云:“夫所谓当行本色者,要须不直不逼,宛转回护,与诗体微别,勿令 径尽耳。( 中略) 义山先生诸作,体致修洁,运棹清新,极刻丽而不流倔强,极 旖旎而不涉轻靡,真是姜白石、史邦卿佳境,谈词者当奉为金科也。”以前论浙 水珞等撰p q 库伞书总口贝1 7 7 1 ,中毕书局1 9 9 5 年6 月版。 宝李延叠雅坪例晰序,见l i 湖经篇忠“1 5 3 。 陆篥雅坪词谱跋,见、l 湖绛籍占负1 5 4 。 9 硕士学位论文清代平湖张氏家族文学研究 西词派的经典文献时,一般皆注意到康熙十七年( 1 6 7 8 ) 汪森裘杼楼增订本词 综和次年( 1 6 7 9 ) 仁和龚氏小玲珑阁刊浙西六家词,这两种其实都是从创 作风气上为浙西词派树立典范,而成书于这两书之间的雅坪词谱则在创作实 践上,为浙派张帜,所以视之为浙西词派的羽翼,当不为过。陆莱的侄子奎勋, 字聚缑,号坡星,康熙五十八年( 1 7 1 9 ) 以诸生身份与海宁查慎行同任江西通 志总裁。雍正间,主持广西秀峰书院,创立学规,从学者众。秀水朱彝尊题其 堂日陆堂,学者遂尊称为陆堂先生,著有陆掌诗集、续集等。陆奎勋乃一 代经学巨擘,其编纂的文学总集范围超出乃叔,而与平湖一邑的地方文学发展关 系密切。他曾欲继从姐夫沈季友的槁李诗系,编纂续槁李诗系,后因故未 果,却在朱壬林汇编的当湖文系初编中留下了徵刻续槁李诗系启这篇文 章。奎勋又编纂了洛如诗社的社集洛如诗钞,详见本章第三节相关部分论述。 此外,奎勋还编有 :八代诗揆五卷、补遗一卷、唐人安诗集二卷、 补 遗一卷、帖体类编等。 平湖陆氏除陆菜和奎勋外,在清代也代有作者,如 靖献支:陆陇其( 1 6 3 0 - - 1 6 9 2 ) ,初名龙其,字稼书。著名理学家,雍正四 年( 1 7 2 6 ) 从祀孔庙,为清代从祀孔庙第一人。著有三鱼堂文集等三十八种, 入选四库者十三种。 南陆支:陆浚睿,字以愚,号未庵,顺治三年( 1 6 4 6 ) 举人,著有未庵诗 十刻;浚睿长子世楷,字英一,号孝山,晚号锢翁,顺治三年( 1 6 4 6 ) 拔贡, 有孝山诗集、种玉亭词、踞胜台词;次子世枋( 后更名莱) ,已见前论; 季子世来,字上扶与朱彝尊、沈岸登等往还,并与从子奎勋结社唱和,有梓园 诗词稿、陶轩集;世楷子奎勋,己见上论;奎勋长子载纪,字抱青,乾隆十 七年( 1 7 5 2 ) 岁贡,与修浙江、江西二省通志? 有鸿渐楼集七卷;次子纶, 字怀雅,号渔乡,康熙五十六年( 1 7 1 7 ) 举人,官梧州、永州等知府,有允斋 诗集、莞尔词等;从子载昆,字伯玑,号渔沧,康熙时诸生,年十三工吟咏, 入洛如诗社,与修浙江通志,有渔沧诗选六卷。 灵溪支:陆之祺,字筠修,力历四十七年( 1 6 1 9 ) 进士,入清转山西命政使, 有滋树轩诗集、文集,今释为序;长子瑶林,字以玫,顺治十五年( 1 6 5 8 ) 进士,官江西会溪知县,有听松轩诗集、九畹阁诗馀;少子玮林,与修康 1 0 硕:l :学位论文清代平湖张氏家族文学研究 熙平湖县志,选授直隶安肃知县,归里后与二三知己唱和南村,有拈啸轩 偶存;玮林子光旭,字鹤田,号屈亭,顺治九年( 1 6 5 2 ) 进士,官至陕西道御 使,有屈亭遗稿。该支还有陆上澜,字芳洲,号狂生,崇祯九年( 1 6 3 9 ) 应 天府乡试第二名,刻有三国六朝文选、陆子三编,未刻者诗文集二十卷。 槁李诗系谓“我湖称博雅者,近代以来,未之敢匹也 。子来章,字孟公, 为“当湖七子 之一。陆培,字翼风,号南香,雍正二年( 1 7 2 4 ) 进士,知东流、 贵池诸县。有烟草唱和集、菊江唱和诗、白蕉词等。陆培妻李贞嫒,字 椒云,有凝香阁集。 平湖陆氏支派流衍,族众繁多,据平湖经籍志统计,仅陆氏一门有著作 者,就多达1 3 9 人。上举数家,仅是具有代表性者而已,限于篇幅,不一一胪举。 平湖经籍志作者陆惟鋈,即出平湖陆氏祥里支。 二、沈氏家族 平湖沈氏是在元季由吴兴( 今浙江湖州) 迁入的,南朝沈约即吴兴之沈。 马承昭云:“吴兴沈氏,巨族也。国初,以罪籍其家,身戍关外,后以修城功得 还。脚迁届平湖后,沈氏支派繁盛,影响较大的主要有清溪沈氏和石庄沈氏两支。 沈氏因在平湖析县后首出了两名进士,开启了一邑科举鼎甲的先河,明清两代又 有进士9 人,举人1 8 人,贡生3 2 人,故影响极大。方复祥、单惠芳两位先生对 沈氏家族的评价主要集中在科甲与清望两个方面,尤其是清溪支,他们总结沈氏 之所以能在迁平湖后崛起为地方望族,主要是其家族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形 成了沈氏独有的六方面家族文化内涵:重宗法礼义、重公益、重清望、重教育、 重文学、重姻娅。固这六个方面乍看与传统望族差异不大,但沈氏却将其中的每 一个环节都融入到家族生活的每一个成员身上,从而形成一种较为稳固的家族传 统,愈积愈厚,终而成为平湖地方上受人尊敬的大家族。沈氏在平湖的主要影响 在道德风操方面,而不象陆氏那样在文坛影响之大。沈氏在文学方面的主要贡献 一是为浙西六家贡献了其中的两位重要词人,二是沈季友编纂的大型郡邑诗选 樵李诗系。兹就沈氏在清代平湖文坛上影响简单介绍如下。 5 此说据“余l ,湖”下的世家人族。掂陆十忙攀八i 匕岁t 岛龄的族弟陆惟擎先生云,j e 族众原已酿资童修 该房族黹朱几抗战爆发,术果。小知“盒r - 湖”下的吐家人族所厶何据。 2 马片;:n 当i 耶, l - 忠续当湖外,占! j j :2 7 “金i ,湖”下的世家人族爽1 1 6 1 2 3 硕士学位论文 清代平湖张氏家族文学研究 词学在清代号称中兴,这是词学界的共识,而在清代词坛影响最大的首推 浙西词派,浙西派首倡者为秀水朱彝尊,后经厉鹗、王昶、吴锡麒、郭唐等推尊 传扬,在嘉道间常州派崛起之前,基本上一统清代词坛,谭献箧中词云:“锡 鬯、其年出,而本朝词派始成。( 中略) 嘉庆以前,为二家牢笼者,十居七八。 而以陈维崧为代表的阳羡派自其年物化后,基本处于群龙无首的散乱状态,其 影响根本无法与浙西派抗衡。 文廷式也云“二百年来,不为( 浙派) 笼绊者, 盖亦仅矣 康熙十七年( 1 6 7 8 ) 汪森刊布了浙西派经典文献词综,次年杭 州龚翔麟在南京汇刻浙西六家词十一卷,更进一步推动了浙西词派的影响。 六家为朱彝尊、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