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随着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和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来华学习 的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多,给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 的留学生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迫切地需要改革。如何实现 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国际化,使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已成 为留学生教育工作中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结合了我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当前留学生教育的发展状 况,介绍了留学生教育管理国际化的研究概况,分析了目前我国留学生教育管 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留学生教育管理国际化的模式,阐述了留学生教育 管理国际化的过程,提出了留学生教育管理国际化实现的途径。 关键词:留学生;教育;管理;国际化 i i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w i t hc h i n e s e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e x c h a n g ea n d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p o s i t i o ng r o w , t h e n u m b e ro ff o r e i g ns t u d e n t ss t u d y i n gi nc h i n ai n c r e a s e se a c hy e a r t h i sr e q u i r e s h i g h e rs t a n d a r d si nt h ee d u c a t i o na n dm a n a g e m e n to f f o r e i g ns t u d e n t s 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 m a n a g e m e n tm o d ef o rf o r e i g ns t u d e n t sc a nn o tk e e pu pw i mt o d a y sd e v e l o p m e n t s a n dd e m a n d s , a n di tn e e d st h er e f o r m sv e r yu r g e n t l y h o wt oa c h i e v eo u rg o a l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i z a t i o no fe d u c a t i o n a lm a n a g e m e n tf o rf b r e i 弘s t u d e n t sa n dg r a d u a l l y m e r g eo u rm a n a g e m e n ts t a n d a r do ff o r e i g ns t u d e n t sw i t ht h e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s t a n d a r di n 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h a sb e c o m ea nu r g e n ti s s u ei no u re d u c a t i o nf o rf o r e i g ns t u d e n t s i nt h i sp a p e r ) w e v ec o m b i n e dt h eh i s t o r i c a lb a c k g r o u n da n dc u r r e n ts i t u a t i o n so f c h i n e s ef o r e i g ns t u d e n t s e d u c a t i o n , m a d es o m ei n t r o d u c f i o na b o u tt h el a t e s tr e s e a r c h r e s u l t si nt h e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i z a t i o no f e d u c a t i o n a lm a n a g e m e n tf o rf o r e i g ns t u d e n t sa n d a n a l y z o dt h ep r o b l e m si no u rc u r r e n tm a n a g e m e n tm o d ef o rf o r e i g ns t u d e n t s w e d i s c u s s e dt h em o d e l sf o rt h e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i z a t i o no fe d u c a t i o n a lm a n a g e m e n tf o r f o r e i g ns t u d e n t s ,e x p l a i n e dt h ep r o c e s so f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i z a t i o n o fe d u c a t i o n a l m a n a g e m e n tf o rf o r e i g ns t u d e n t sa n dp o i n t e do u tt h ea p p r o a c h e st oa c h i e v eo u rg o a l 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i z a t i o no f e d u c a t i o n a lm a n a g e m e n tf o rf o r e i g ns t u d e n t s k e yw o r d s :f o r e i g ns t u d e n t s ,e d u c a t i o n , m a n a g e m e n t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i z a t i o n i i i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 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直昌太堂或其他教育 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 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直昌太堂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 和借阅。本人授权直昌太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同 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 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雠文储签澎& 导师繇芳已 签字日期:伽年,0 月,占日签字日期:胡年,z 月l 二日 第1 章引言 第1 章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地球村”的边缘在迅速延伸, 我们可以感受到如今信息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形成一种彼 此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局面。作为“地球村”中的重要一员,中国在东方的 崛起和腾飞让世界瞩目,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把目光投向这个文明古国,在仰慕 其辉煌历史的同时,也关注其再次领先世界的各个领域。由此,来中国旅居、 留学的外国人数量也就快速增长起来,从而使留学生教育工作再度被提上国家 以及各高校的重要议程。 从国际留学生市场来看,中国市场有很大的开发潜力,留学生教育管理国 际化正适应了开发该市场的需要,中国国内教育支付能力的提高也为中外合作 办学奠定了经济基础;从国家政策上来看,国家鼓励引进外国优势教育资源,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优惠政策,依法自主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从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现状来看,随着我国经济地位的提高、我国与世界交流 与合作的加强以及国内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逐步实现,我国国内不少高校已经整 合了国际上的部分优势教育资源,留学生招生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再加上现 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都使留学生教育管理国际化初见端倪并且有可能 全面实现。 留学生教育管理国际化是要整合世界各国的优势教育资源( 包括学科设置、 教材编写、教学管理、师资力量、生源国别等) 并将其应用于留学生教育管理 领域,逐步提高留学生教育及管理水平,从而推动留学生教育再发展,形成良 性循环。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我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专门研 究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与管理国际化的论文很少,这方面的研究是比较零散的, 缺少从全球化视野进行的全面而系统的整体审视与把握。研究大多侧重对国外 教育思想、制度、课程与方法的借鉴与学习,而忽略了本国在这方面的创新与 探索。综观世界,比照国际,我国高校在留学生教育与管理上还存在着很多问 题,有很多空白要填补。为此,本课题设立的研究目标就是要把高等教育国际 化与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与管理结合起来,开创留学生教育与管理国际化的道 第l 章引言 路,使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既能立足现实,又能面向未来,从而实现我国高校 留学生教育与管理的国际化;推进我国留学生教育与管理的制度化建设;建立 我国留学生教育与管理的评估体系;规范我国留学生教育与管理行为;全面提 高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与管理水平。 本论文用管理科学的原理,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与管理模式存 在的问题,探讨了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与管理国际化的模式,阐述了我国高校 留学生教育与管理国际化的过程,提出了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与管理国际化实 现的途径。同时,本文还将高等教育国际化成果应用于留学生教育与管理的研 究领域,该理念在目前国内研究和实践中是缺乏理性认识的,本文将会带来这 一方面的创新。 本课题在研究方法上实现了“三结合”,即结合了当前我国高校留学生教 育的发展形势、结合了高校现有的国际教育资源、结合了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工 作实践。课题中还有诸如留学生教学语言多样化、教育管理专业化和课程设置 国际化等之类的操作性很强的环节本课题对这些环节的研究和实践在深度和 广度上超越以往,并且有不断细化、标准化、制度化的倾向,这在我国现有的 课题研究中也是不多见的。 本课题的研究将有利于推动各国高校问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校园文化和学 术氛围的活跃,提高各国优势教育资源的整合效率,培养适应世界形势的国际 化优秀人才,以及带动相关学科和领域的科学研究。同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和实践,笔者希望能为我国高校招收、管理外国留学生提供指导与借鉴,从而 形成留学生招生的良性循环,推动留学生教育管理事业健康、持续发展,为我 国政治建设、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2 第2 章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发展状况 第2 章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发展状况 2 1 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的情况概述 2 1 1 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的历史背景 外国人到中国来学习的历史非常悠久。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几个鼎盛时期, 都有外国人来华留学,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一直让外国人无限向往。到了近代, 由于国力衰弱,闭关锁国,特别是科学技术水平落后,致使来华留学成为极少 数外国人的选择。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自1 9 5 0 年起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从 最初的3 3 人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是来之不易的。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来华处原处长胡志平认为,从我国来华留学政策 的演变来看,来华留学生教育主要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时期:“第一个时期是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这一个时期来华留学政策上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履行 国际主义义务,为友好国家培养人才。这一时期,国家是接受留学生的主 体,学校以承担国家任务的形式对来华留学生进行培养教育。”“第二个时期 是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1 9 7 8 年开始到8 0 年代末。作为改革开放的一项 重要标志,自费留学生开始进入我国。这个时期中,尽管那些负责培养中 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的学校被允许招收自费留学生,但国家仍对招生的学 校和学校招生的规模甚至对学生本人直接进行审批和管理。”“第三个时期是 9 0 年代以来我国进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时期。这一时期主要特征是 学校成为留学生教育的主体,自费留学生成为来华留学生的主流。”( 胡志平, 2 0 0 0 ) 接受外国留学生是我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国 家及教育部领导的重视和关怀。遵循“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保证质量、规范 管理”的来华留学工作思路,教育部尽力开拓来华留学新渠道,推动外国政府 及中国企业设立来华留学奖学金;进一步优化来华留学环境,提高来华留学教 育质量,完善专家咨询机制;实行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制度;并积极 做好来华留学对外宣传工作及留华毕业生工作。 第2 章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发展状况 2 1 2 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的发展状况 2 0 世纪6 0 年代以来,国际教育人员的交流无论在规模上、数量上,还是从 接受国和派出国的教育政策及资助上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1 9 6 0 年全世界高等 学校中共有外国学生2 4 5 万余人。1 9 7 1 年全世界高等教育中外国学生达5 2 8 7 7 4 人,1 9 8 0 年全世界有留学生9 15 8 5 9 人,1 9 9 0 年增长到l1 7 7 5 8 3 人。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最新统计资料显示:2 0 0 0 年至2 0 0 4 年,全球范围内各国吸收外国学生 总数增长4 1 ,从1 7 5 万增加到2 5 0 万。据调查,我国每年接受来华留学生的 增长速度达2 0 ,1 9 9 8 年来华留学生4 3 万,截至2 0 0 6 年1 2 月3 1 日,2 0 0 6 年全年共有来自1 8 4 个国家和地区的1 6 2 ,6 9 5 名各类来华留学人员在我国3 1 个 省、自治区、直辖市( 不含台湾省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的5 1 9 所高等学 校和其它教学、科研机构学习。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无论 在学生规模、生源国别、学习类型、专业分布,还是教育层次、接受院校以及 在整个高等教育事业中的地位等诸方面,都获得了极大发展与提升。从1 9 5 0 年 接受第一批东欧国家3 3 名留学生至今,来华留学生规模已达1 6 万多人,生源 国别从最初的东欧5 国发展到目前的1 8 4 个国家,包含了语言生、各类进修 生以及各层次全日制学生,专业分布覆盖文、理、工、农、医、艺术、体育、 经济等学科,留学生接受院校从清华大学l 所发展到目前的5 1 9 所各类学校。 来华留学生教育规模逐步壮大,经历了从边缘化向中心化的地位转变,成为我 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桥梁与纽带。2 0 0 6 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来华留学生数 量最多、生源国家和地区数量最多、就读学校数量最多的一年。从1 9 5 0 年至2 0 0 6 年底,我国已累计接受各类来华留学人员l ,0 4 7 ,0 1 0 名。与2 0 0 5 年相比,2 0 0 6 年来华留学生总人数增加了2 1 ,6 0 8 名,涨幅1 5 3 。其中包括中国政府奖学金 生8 , 4 8 4 名,比2 0 0 5 年增长了1 , 2 6 6 名,涨幅1 4 9 ;自费生1 5 4 ,2 1 1 名,增长 了2 0 ,3 4 2 名,涨幅1 3 2 。按学习期限统计,2 0 0 6 年来华留学生中长期留学生 1 1 9 ,7 3 3 名,短期留学生( 留学期限6 个月以内) 4 2 ,9 6 2 名。按洲别统计,来自 亚洲的留学生人数仍然占首位,计1 2 0 ,9 3 0 名,占全年来华留学生总数的7 4 3 3 ;欧洲为2 0 ,6 7 6 名,占1 2 7 l ;美洲为1 5 , 6 1 9 名,占9 6 ;非洲为3 , 7 3 7 名, 占2 - 3 ;大洋洲为1 , 7 3 3 名,占1 0 7 。按国别统计,来华留学生人数排在前 五位的国家与2 0 0 5 年相同,为韩国、日本、美国、越南和印度尼西亚,人数分 别为5 7 ,5 0 4 名、1 8 ,3 6 3 名、1 1 , 7 8 4 名、7 ,3 1 0 名和5 , 6 5 2 名。按留学生类别统计, 4 第2 章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发展状况 学历生5 4 ,8 5 9 名,占总数3 3 7 2 ,比2 0 0 5 年增加了2 2 3 l ,高于留学生平均 增长速度;非学历生1 j 0 7 ,8 3 6 名,占总数6 6 2 8 ,比2 0 0 5 年增加了1 1 , 6 0 0 人, 增幅1 2 0 5 。按学科类别统计,文科1 1 4 ,8 4 6 名( 含汉语类9 8 ,7 0 1 名、艺术类 2 ,1 1 8 名) ,医科2 0 ,3 5 5 名( 含西医1 3 , 2 2 5 名、中医7 ,1 3 0 名) ,经济7 ,3 0 8 名,管 理5 ,9 5 4 名,工科5 ,8 0 3 名,法学3 , 6 6 7 名,教育l ,7 3 0 名( 含体育类1 , 3 3 2 名) , 理科1 ,0 0 7 名,历史9 0 4 名,哲学6 8 1 名,农科4 4 0 名。 2 。1 3 我国留学生教育的国家政策 为加强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的法制化管理,规范和简化外国留学生来华申 请手续,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教育部先后颁布了中小学接 受外国学生管理暂行办法0 9 9 9 年7 月2 1 日教育部令第4 号) 和高等学校接 受外国学生管理规定( 2 0 0 0 年1 月3 1 日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令第9 号) 此 外,为了扩大中国教育的对外宣传,吸引更多的外国学生来华留学,国家留学 基金管理委员会和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还分别在各自的互联网主页上开设来华留 学专栏,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还组织高校赴境外举办中国留学说明会并且提供奖 学金制度,我国教育部已为外国优秀留学生和学者设立了“长城奖学金”( 通过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 、优秀生奖学金”、“外国汉语教师短期研修奖学金”、“h sk 优胜者奖学金”和“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等专项奖学金。近l o 年来,中国政 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人数从开始接受每年四千余人发展到现在每年七千多人。 2 0 0 5 年与1 9 9 8 年相比增加了8 0 。其中有来自皿洲的学生、也有来自非洲、欧 洲、美洲、大洋洲。所学专业也涵盖了中国高校开设的1 1 个门类,其中以文科 和工科为主。学习文科的外国留学生中占4 1 9 ,m 科占到1 9 2 。国家留学基 金管理委员会张秀琴秘书长在教育部2 0 0 6 年第1 3 次新闻发布会说:中国政府 奖学金的人数听起来好象不太多,才七干多。但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在发展来华 留学这项工作当中所起的示范性和辐射性以及导向型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有 很多省份、高校根据本地的情况纷纷的学习中国政府奖学金的设立原则和方法, 设立本校的奖学金,同时在管理当中,也参照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做法,取得了 非常好的成绩和效果。由于我们国家外国留学生教育的声誉不断提高以及我们 高校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留学基金委不断接到一些外国的政府或者机构来函、 来人商谈,委托留学基金委管理和执行外国政府奖学金的项目。到目前为止国 第2 牵我国搿投整学生教育发展的掰变背爨殷发袋状况 家鬻学麓鑫管纛委燕京撬孬熬癸濒欢寤奖掌金鬻越素数蛮鳍镪舔熬奖学愈、已 基斯坦筒等教育委员会的奖擘金、坦桑尼驻奖学金以及泰国置业委员会设立的 奖学金。朱华奖学金谯下步的发展目标,教蠢部提嫩早弱使中国成为夕 凰罄 攀生馨警器兹黧。 2 1 4 中外留学兰e 教育发袋状况的比较 爨警魏魏,我潼瑷毒夔鼙学夔教育戈论簸瓣攘上矮是藏鼹次主寒落郄还是 与我国的大国蛾位极不相符酌。 2 0 0 6 龛球教宵摘要报告称,全球六大留学 目的国,接纳了留学嫩总数的6 7 。这6 个国家及其接纳留学生的份额分别是; 美鬻穆3 争罅、蒸溺( 1 2 事镑,德瓣l l 警镑、法瓣( 1 蛰q 、漠太弱戳7 亵秘搴5 9 蟹。 一蹙菲渊溺家缝释寒麓教弯簸窭,没存程零l 劐繇悸整攀裳。2 0 0 6 每巍牮斡备类 外国留学人员1 6 2 ,6 9 5 名,这个数字与我豳对外歼放程度及经济增长速度等不成 比铡,奄我锻的大国虫鏊往报举褶称。留学艇豹鬏次在举嗣嚣家也是琴嗣酌。在 秀轰雾豢袋学熬褰擎黧屠次蘩遗较岗,魏鬟主婺遴孬专照魏谖窝蜜鬻技裁瓣学 习,硕士博士研究生麟多;两前来华留学的学嫩层次比较低,以语畜生斑期培 训为主,学历生比较少。在2 0 0 5 2 0 0 6 学年中赴荚留举的中鞠学生中,有7 6 熬学生读研究鬟,1 5 读零辩,嚣这个数掌述在逐年臻长;露溪家蜜攀鏊众委员 衾统f l - ,2 0 0 4 荦采肇黧学生巾,学历垒蠢3 1 6 1 6 人,蠢留学警总数瀚2 8 5 叠铥。 其中:本科2 5 ,3 5 1 人,占留学生总数的2 2 8 7 ;硕研3 ,8 8 3 人,占3 5 # 博 磷1 , 9 3 2 入,鑫1 锚。耱魄褥吝,美嚣豹一皴院校袋戳整学生零辑生浆接生 数,磷瓷生在蘩掌耄巾赛鑫赫毙镶缀褰。在舞零鍪鑫赞誉辫釜孛,疆褒整砉 8 0 7 ,本科生蠢1 3 4 。 我们知道,美圈f l - _ 战结束以来就一崖是墩界第一犬骜学生接受国,多# 且 出晕英敢稔嚣懿翡考懑,美鬻逐裂惩蠡骞纛大瓣态震爨魏齑簿教蠹系统秘设立 名辫繁多舶奖学金项隧,努力营造一种吸弓f 井瀚留学嫩的大嬲:境,来使自飘保 持这种大国地位。英翻作为老牌资本主义网家,其留学耋l 三数爨即使是1 9 8 3 叠f 的 最戳点4 ,2 0 0 0 条夫,憩大约穰姿予我嚣建簪裁熬窳平。连舂爱起之秀靛薪嚣兰, 虽然奁戮上令鬟鳃苹我束另。教野餐学玻策,健是箕努蓬蘩擘生入数爨2 0 0 2 年也已经达到8 万人。这些留学生教育比较成熟的国粼在管理上有些欺间的 特点;“一是在熬学生的管理上法襻化、规范化程度爨,社会努王明确。 6 第2 章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发展状况 二是政府的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力度较大。三是在招生与教学管理上采取 宽进严出的政策,吸引了很多学生。四是在学费收取、奖学金发放、学籍 管理等方面采取国民待遇,即与本国学生的机会均等。”( 张铁明,2 0 0 3 ) 综观世界,比照国际,我国在留学生教育管理上还有很多空白要填补。为 什么中国不能吸引到大量高素质的留学生昵? 经济、政治、文化及教育管理等 诸多因素都在起着作用,我们认为最核心的一点是:中国的高等教育存在问题, 中国的留学生教育管理出了问题。中国高等教育、留学生教育管理迫切需要国 际化。 2 2 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国际化的研究概况 2 2 1 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 高等教育国际化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和埃及那时,人们去寺庙游学,学 习高深的科学知识。各国的教学内容也比较相似,一切课程都是用当时的强势 语言希腊语和拉丁语教授。各国人员往来频繁,用通用语言教学,初步具备了 教育国际化的雏形。人员流动的主要目的是追求学问和传播知识。 1 6 世纪到1 8 世纪,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各国高等教育均以本国国家 利益为重,国际间交流一度受阻,但是各国还是吸收别国教育的长处,移植别 国教育模式。 二战以后,高等教育国际化获得了新的含义这一时期国际课程数量大幅 增加,发达国家纷纷在国外开设分校,开展网络远程教育。实现了教学内容、 教育方法的现代化。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学习他国经验教i ) i i ,为本国高等教 育发展服务。高等教育的功利性明显,是政治运作的结果。 高等教育国际化在2 0 世纪7 0 年代在全球成为热门话题,中国顺应这一潮流, 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不少成就。如罗晋辉国际化:世界高等教育的开 放与协作( 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 9 9 9 年第2 期) ,何畏、胡夏闽、万 风华国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高等建设教育的几点启示( 高等 建筑教育2 0 0 2 年1 2 月第4 期) 等文阐述了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表现,认为高 等教育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课程中的国际内容,交流办学经验、交换情报资 料、参与国际学术活动和合作研究与开发项目、交换学者和互派留学生等方面。” 7 第2 章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发展状况 向隆万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 0 0 0 年第2 期) 一文,介绍了发达国家如美国的高等学校的国际化实现方式:“美国教育界认 识到,不仅要吸收各国留学生到美国学习,美国也要派学生到外国去学习。” “美利坚大学在国际交流上步子很大,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 他们正在建立g l o b a lu n i v e r s i t y ( 环球大学) 。” 卢晓东、孙燕君实用性:全球化中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 复旦教育论 坛2 0 0 4 年第2 卷第2 期) ,魏大鹏应对经济全球化,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 与发展(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 0 0 4 年6 月第1 9 卷第2 期) 则提出了实现高等 教育国际化的一些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包括:“1 聘请国外教师授课,特别在 技术和科学领域。2 使用原版教材,直接把学生带到知识进步的最前沿。3 坚 定不移地将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作为教育中的重要目标,鼓励教师用“双语” 教学。4 应当与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学历、学位和学分方面实 现相互协调和认可,促进多方面对先进知识的吸收。5 积极派出教师、学生参 加国际学术会议和短期互访,直接吸收最先进的知识。” 还有袁慧从跨文化交际理论看如何提高留学生的适应能力( 太原城 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0 0 5 年第l 期) 、姚玲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跨文化 管理( 黑龙江高教研究2 0 0 5 年第9 期) 等文探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 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及其困难和解决方法。 国内教育国际化问题的研究是比较零散的,缺少从全球化视野进行的全面 而系统的整体审视与把握。虽然成果数量不少,但除去重复、雷同的部分,真 正有价值的并不多。再次,研究大多侧重对国外教育思想、制度、课程与方法 的借鉴与学习,而忽略了本国在这方面的创新与探索。 较少从教育的本质与内涵来探讨国际化问题,缺乏道德方面的教育。对发 达国家的经验介绍的多,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的研究和对比少。另外,现 存的研究多停留在抽象的认识与思辨方面,缺乏具体的实践研究和方法研究, 难以形成可操作的建议。 2 2 2 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国际化研究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我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专门研 究留学生教育管理国际化的论文不多。目前,留学生教育管理类论文主要有以 8 第2 章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殿发展状况 下强令方霾: 2 2 2 1 从簸学生管理工作往质的角度指出留学生繁理工作的熏瑟性,如蔡 一帆试论外嗣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广州师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1 9 9 9 年第2 0 卷第l l 期) 、张融融完善塑学生教鸯管理体制,扩大留学生娥模( 北 索第二矫莓语擎貌学报2 0 0 2 年第3 麓) 、阮爱萍对黧学生教育静一些愚考 ( 上海金融商等专科学校学报2 0 0 3 荦第4 期) ,认为“留学生教肖管理工作 不仅是教育外搴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衡量学校国际化程度和教育规模、办学 爨次、教学覆鬟,管理承平等方瑟载重要獾振。” 2 2 2 2 鞋:技研究国内岛国际现有的留学生管理模式及特点,如徐海宁、张 务一英国外网留学生教育臀理及对我们的启示( 江苏高教1 9 9 6 年科教 兴翟专嚣) ,豫海宁孛美鞠兰重蜜学熏教育的狭提麓政策比较研究( 河 悲科技大学学报( 柱会科学敝) 2 0 0 1 年6 旁第2 l 卷第1 期) ,张铁明中外餐 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之异同( 中国林业教育2 0 0 3 年第2 期) ,刘新芝新西 黧的留学生教落及管理( 世界教育信息2 0 0 4 年1 - 2 ) 等等。 2 2 。2 。3 扶鬣学生管理黑俸获薤入葶,定义整学黧管理工露入爨所痉吴备 的素质,如由继禹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素质探析( 沈阳师范学 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0 年5 月第2 4 卷第3 期) ,吴缄中、鹿士义世纪之交 穆唳整学生警纛堍钱佬( 孛重裹教研究2 0 0 1 年繁l 期) ,王磊浅谈裹校 留学生管理工作的管理模式釉入员素质( 由东教育学院学报2 0 0 3 年第2 期) 。 然而,这贱研究成果都是在发现高等院校存在的网际化趋势以殿在国际化 进程中存在的闯题之后所作的被动研究,也就是说,怒发现闯题之聪寻找原因 芬狻滚获麓簿凌瀚题豹疆究。尽警这些磷究霹燕抉实瑗嵩等教弯嚣踩亿起鬟了 搬动作用,但寓们也只是把对外交流作为实现自身国簖化的手段,而忽略了国 际化资源也可利用于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并以此来扩火留学生招生数量和提高 黧学生摆玺层次,麸瑟又捺动褒校熬鋈鼯织,絮建疆臻往复,形残熬学生教育 管理的良性循环。例如吕福军、于凤银离校开展国际交流有关闯题探讨( 辽 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7 辫第1 期) 就持有这样的观点:“应该 把来华留学工侈作为走向世界、实现国琢纯静重要任务爿乏抓。” 当然,诸藏郑彝荣毒l 绉来华聱学受教育发震懿嚣索探辑( 教育导司 2 0 0 5 年2 月号) 类的研究也分析到我国商等教育缺乏网际性课程、授课语言单 一等因素制约了留学生教育发展,黄兴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国际化刍议( 中 9 第2 章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发展状况 国高教研究2 0 0 1 年第3 期) 也提到留学生教育管理国际化的问题,但是,这方 面研究的成果很少,基本上没有系统的研究,即使有的高校在实践中特别是在 国际合作办学的项目中已经运用了留学生教育管理国际化的理念,这些实践也 是不自觉的。 目前我国对英、美、法、德、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留学生教育管 理政策和经验介绍得比较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教训介绍得不够。介绍的很 多经验并不符合中国的实际,缺乏操作性。国内专门从事留学生问题的研究成 果不多。大多介绍西方发达国家留学生教育政策,散落于那些探讨高等教育国 际化的研究成果之中。 1 0 第3 章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与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第3 章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与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留学生管理是留学生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意义上的留学生管理 一般分为招生管理、学籍管理、签证及居留证管理、教学管理和生活管理等。 留学生管理水平的高低能决定留学生在华的学习和生活质量。本章重点分析了 留学生的教学管理、生活管理和招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3 1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高等教育发达程度上,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主要体 现在教材陈旧,教法古板,科研成果不多,缺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这 种现象在自然科学领域尤其明显。 我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国际上的综合捧名在2 0 0 名之后,在 国际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被引用的次数普遍较低,甚至落后于印度和俄罗斯,1 5 1 个被调查国家中排名在1 2 0 位以后。另外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由黄伯荣、廖序 东于1 9 8 3 年主编的现代汉语目前还是很多高校中文系学生的教材,教材内 容落伍程度可见一斑。 大学生素质不高,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我国高等教育还是以政府包办为主, 学校自主发展为辅。高校普遍缺乏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培养的人才在国际教 育市场上我国高校竞争力普遍不强。 2 0 0 7 年中国高校有将近5 0 0 万大学生毕业,其中有将近3 0 毕业后无法就 业,同时又存在很多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的问题。高校之供和社会之需之间明 显存在矛盾。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大学课程设置不合理,学习的知识在社会上无 用武之地,大学教育与现实脱节比较严重。 我国高等教育目前仍然属于精英模式,走的是应试教育的老路。学生过分 关注考试成绩高低,不注意创新思维的培养,信息鉴赏获取能力明显较差,高 科技核心领域中国人屈指可数。 目前中国大学生的素质可以用高分低能来形容。很多大学生讲起理论来头 头是道。做起事来一塌糊涂,普遍问题是动手能力比较差。 第3 章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与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课程缺少国际化的内容,学生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比较弱,国际竞争 力不够。很多大学生只关心考试成绩,不看任何教科书以外的书。对国家大事, 国际形势漠不关心。高校课程设置又缺乏这样的内容,结果很多学生闭目塞听, 对异域文化一点也不了解,在国际交往时屡屡碰壁。 3 2 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留学生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 2 1 留学生教育层次较低,以汉语、中医教学为主,专业课程教学为辅。 大多数留学生来华只是为了学习汉语,满足交流的需要,这说明我国留学生教 育还处于初级阶段。高校缺乏吸引留学生的强势学科。 3 2 2 教学目标单一,缺乏素质教育,不利于留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很多 学校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在开展汉语教学时只是单纯地传授语言知识和医学知 识,中国文化教育,品德教育被明显忽略。留学生对中国了解不够,对中国感 情不深。品德教育的缺失容易造成留学生的性格缺陷。 3 2 3 汉语课程偏多,多语课程偏少。对于非语言课程教学,多数学校都是 以汉语为教学语言,使用双语、多语教学的课程很少。很多留学生汉语水平有 限,接受教师汉语授课困难不小,有些学生甚至因为语言问题放弃专业课的学 习。 3 2 4 专业课程外文原版教材应用较少。目前留学生使用的专业课教材大多 都是从国外翻译过来的,教师直接选用国外教材进行教学的情况并不常见。教 材从出版到翻译通常会有一个很长的时间问隔,使用翻译教材不能保证学生学 习到最新的知识。此外,翻译过程难免会出现失误,导致信息失真。 3 2 5 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缺乏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国内知名高校,大都 非常重视留学生教育,依托自身学科优势,投入优秀师资到课程教学中去,教 学质量很高。开展留学生教育时间比较短的学校,由于缺乏经验且师资力量欠 佳,整体教学质量不高。由于尚无统一的衡量标准,各高校留学生教育质量无 法比较,高校留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也不容易被发觉。 3 2 6 硬件配备不足,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很多高校留学生教育投入严重 不足,留学生学习条件,生活条件和科研条件比较差,现代化教学设施不足。 1 2 第3 章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与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3 3 我国高校留学生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3 3 1 留学生待遇特殊化 给予留学生部分特殊照顾是有必要的。这些特殊照顾可以帮助留学生更好 地适应在华生活。但这些特殊待遇应该是暂时的,是起短期辅助作用的。过了 适应期以后,特殊待遇就应该逐渐减少甚至取消,让留学生置身于真实的中国 人生活中,锻炼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太多特殊照顾容易使留学生失去锻炼 的机会,同时也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3 3 2 重管理轻服务 目前留学生管理体系中,约束和限制留学生活动的条条框框太多,留学生 不能在广阔的空间中,锻炼自己的能力留学生管理人员通常对留学生具体情 况了解不够,提供给留学生的大多是他们并不需要的无效服务。留学生的真实 需求,反而不能得到满足。发现有效需求,提供有效服务”,是当前和今后 一段时间内留学生管理的努力方向。 3 3 3 管理人员素质欠佳 目前高校留学生管理人员素质欠佳,业务技能和外语能力不过关,缺少跨 文化交际的能力,缺乏对异域文化的敏感和欣赏。而且,管理人员工作态度不 够认真,办事效率较低,时间观念不强,敬业精神、奉献精神不够。这种现象 在一些刚开展留学生教育的院校,体现得尤其明显,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留学生 对高校的印象,进而影响了来华留学生的数量。 3 3 4 留学生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程度不够 很多高校对留学生管理规律研究不够,多数规章制度都是从别的院校直接 移植过来的,不一定适合自己学校的具体情况,管理行为不够科学。此外,虽 然制定了很多管理制度,但是不能落到实处。违规现象比较普遍,长期下来, 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第3 章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与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3 4 我国高校留学生招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3 4 1 观念陈旧落后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许多高校往往缺乏商品经济意识和市场竞争 意识,对争夺国际生源市场则缺乏认识,对外国留学生教育产业属性认识不足, 有时甚至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少主动性。表现在招生宣传的策略 选择上,以往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陈旧观念仍存在,因而造成宣传不够积 极,难以使高校的品牌得到有效传播。 3 4 2 留学生工作的系统性不够 由于留学生招生和管理工作涉及面广,与校内许多部门和院系都有关系, 绝不仅仅是留学生主管部门的事,但有些高校还不够重视上下形成一股合力来 发展留学生规模,换句话说,并不是每个教职员工都对留学生工作具有高度的 责任心与服务意识,“而任何一个员工在任何一方面的缺失或低质素都不可避 免的对全局造成影响”( 秦洪雷,2 0 0 6 ) 。高校应该根据教育市场的需要和本 校的实际制定和实施更为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旄等从而以更灵活的方式适应 国际教育市场经济的发展。 3 4 3 教育和管理水平不高 高等教育水平是影响外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高等教 育水平不高,国内几所一流高校都还未能跻身于世界一流高校之列。而且,我 国高等教育专业和课程设置也存在专业太细、课程内容过窄、语言单一、实用 性不强等问题。这就制约了来华留学生特别是高质量生源的数量。此外,有些 高校在好不容易招收到留学生之后,又疏于管理或管理不善,使留学生对学校 的满意度大打折扣,这种重招生而轻管理的观念,只能造成“一锤子买卖”。 3 4 4 资金投入不足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留学生教育的市场化、产业化已发展到相当成熟的地步, 1 4 第3 章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与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它们投入大量资本,积极参与国际教育市场的竞争,并从中获得丰厚收益。而 我国高校用于发展留学生教育的经济能力不够强,设置的来华留学生奖学金金 额标准较低,覆盖面较窄,在来华留学生教育上的软、硬件建设也远远低于国 际标准水平。受各种因素的制约,高校也难以投入大量资金来发展留学生教育。 第4 章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与管理国际化模式的构建 第4 章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与管理国际化模式的构建 4 1 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国际化的内涵 留学生教育管理国际化的内涵丰富,人们对此的理解不同。不同的学者从 不同的角度所给予的解释各不相同,但存在许多共识。关于留学生教育管理国 际化,一般有两种理解,一是理解为一种结果,即“国际化了的留学生教育管 理”,它应当是一个先进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体系,是近乎理想的留学生 教育管理模式,二是理解为一种趋势和过程。它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的教育体 系而言的,它注意的不单是“国际化”实现的程度,而是更强调实现。国际化” 的过程。留学生教育管理国际化是指在教育思想、管理模式、教学内容以及课 程、教材、教师、学生等诸方面国际间交流的趋势。留学生教育管理国际化主 要表现在:l 、教学资源丰富:包括教材教法的国际化、师资力量的国际化等; 2 、教学手段先进:包括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设备、教学管理软件国际化标准;3 、 教学语言多样:可满足不同国家、不同语种的外国留学生来华进行专业学习的 需要;4 、教育文化交流频繁:中外师生交流频繁,中外合作举办各种国际学术 交流和学术会议,开展各类中外艺术交流和跨国演出等i5 、科研水平提高:中 外合作开发国际研究课题、研究项目等;6 、教育管理专业,留学生教育管理队 伍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更加专业、先进。 4 2 留学生教育管理国际化的目的 留学生教育管理国际化的目的是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方法,整合全世 界优秀的教育管理资源,吸引更多的高层次留学生来我国就读,并把来华留学 生培养成为了解中国,对我友好,具有全球视野,适应性强,有国际交往合作 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有用人才。最终使世界优秀文化相互交融,促进人类的共 同发展。 4 3 留学生教育管理国际化的意义 1 6 第4 章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与管理国际化模式的构建 留学生教育管理国际化,有利于推动各国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校园 文化和学术氛围的活跃,提高各国优势教育资源的整合效率,培养适应世界形 势的优秀人才,以及带动相关学科和领域的科学研究。因此,留学生教育管理 国际化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 4 3 1 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留学生教育管理国际化,有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留学生教 育位于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最前沿,有大量机会接触到外国先进的教育理念 和管理方式。经过适当改造之后,高校完全可以将这些理念和管理方式应用到 国内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上去,实现高校教育模式、管理体制的改革,最终提高 我国高等教育实力,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留学生群体对高等教育国际化也起着重要作用。留学生教育管理国际化可 以实现中国学生和留学生的良性互动。使中国学生和留学生互相了解,熟悉彼 此的文化、习俗,形成校园国际氛围。留学生的国际视野能够潜移默化影响中 国学生,开阔他们的眼界,增进他们对异域文化的宽容和理解,锻炼国际交往 能力。 留学生教育的国际化,有助于引进国外先进教材,了解国外在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新鲜经验,使中国高校紧跟时代步伐。借鉴国外经验,我国 高校在学术思想、理论和研究方法上有望获得突破。同时国际课程的加入,可 以培养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 4 3 2 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 高等教育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产业,是服务贸易的一部分。美国每年的 留学生学费收入可达1 0 0 亿美元,美国高校已成为美国从海外获取利益的第五 大行业。澳大利亚将留学教育称为“出口行业”,该行业已成为澳大利亚第九 大外汇来源,澳政府准备在2 0 1 0 年接受2 0 万留学生,创汇可高达7 2 亿澳元。 留学生教育管理国际化实现后,可以吸引更多学生来华留学。这可以使中 国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具体收益包括留学生学费收入,生活费用收入等等。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来华留学生给中国教育市场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北京市 2 0 0 1 年此项收入就达9 亿人民币。此项收入可以用来增加教育投入,实现高校 第4 章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与管理国际化模式的构建 跨越式发展。对于负债严重的高校,留学生教育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高 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劳动关系协调员》考试模拟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 综合效应量化方法研究-洞察与解读
- 虚拟社交技能训练-洞察与解读
- 2025年劳务员基础(劳务员)新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电子商务类综合专业能力测试试卷:真题模拟详解
- 2025年事业单位面试真题模拟试卷:面试考前押题卷与心理调适
- 福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模拟试卷
- 红外线护理考试题及答案
- 赫贤入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 培训项目衰退期风险防控-洞察与解读
- 自备车补贴申请表
- 信息论与编码(第4版)完整全套课件
- 汽修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 GB/T 2679.7-2005纸板戳穿强度的测定
- GB/T 25840-2010规定电气设备部件(特别是接线端子)允许温升的导则
- GB/T 25146-2010工业设备化学清洗质量验收规范
- 参考资深同传
- 多功能注氧仪说明书课件
- 科隆电磁流量计培训课件
- 全集举一反三课件奥数五年级(数学)
- 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导读课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