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专业论文)淡泊的美学思想研究.pdf_第1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淡泊的美学思想研究.pdf_第2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淡泊的美学思想研究.pdf_第3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淡泊的美学思想研究.pdf_第4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淡泊的美学思想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淡泊的审美艺术是中国古典审美中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审美范畴, 源自 于老子道德经第十五章中的“澹兮其若海”。这种审美艺术追求自然、淡雅、 豁达、飘逸、忘我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内涵博大精深,融汇了道、儒、释(包涵 玄学和禅学思想)三家思想,形成了中国古代文人“入世、出世、退隐”三位一 体的人生哲学。老子的“虚静”观、庄子的“心斋和坐忘”观、儒家的“修身” 观、佛家的“空无”思想等相互贯通,铸成了淡泊的审美风格,影响了历代艺术 家的创作风格。淡泊的审美体现了人的主体意识和人的理性精神。其追求的是个 性心灵的自由,达到“大味必淡”的审美感受,形成了感性、理性和志性三位一 体的审美结构,更具有空灵性和可透视性。它体现的是东方文化“天人合一”、 “心物合一” 、 “虚实相依”以及“中和为贵”的整体思维和追求心灵超脱、容纳 百川的宽阔胸襟,这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审美体验,是一种精神内向性的审美活 动,它把人的思想从不和谐的外在世界拉回到和谐的内心世界,强调“内圣”、 “忘我”与“和谐统一”。“淡泊”的审美精神表现为历代中国艺术家所标榜的 那种艺术理想:沉着、含蓄、冲淡、自然、质朴、高古、旷达和超逸,推崇“出 污泥而不染”的生存状态,追求“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和“素朴 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审美理想。 淡泊是一种理性哲学, 这种理性思维体现了中国文化的 “自强不息” 和 “厚 德载物”的辩证统一思想,可以用来矫正流行于西方社会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 的极端行为。在后现代语境下,指导人类未来发展的思想意识必须冲破资本主 义的意识形态系统,到东方哲学里寻找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哲学法则。在人 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上,淡泊审美追求人类的自我克制。即:自我节制社会物 质生活需求,自我节制社会精神生活需求,并且努力使这种欲望限制在一定限度 之内而勿使其任意膨胀,这是一个自觉的精神活动过程。显然,要使这种个体性 的精神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就需要有共同的社会教育,同时,还有待于提高个人 的修养。 这种共同的社会教育的内容的主旋律就是淡泊精神, 是由统治者倡导的、 被社会教育系统普遍遵循着并且最终完成的。 个人修养的提高是这种社会共同教 育的必然要求,这是淡泊审美思想形成的社会性因素。 中国的淡泊审美和当下流行的“新理性”哲学思潮有很大的关联性。“新理 性”是一种以现代性为指导、以新人文精神为内涵和核心、以交往和对话为精神 纽带而确立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新的思维方式, 它包容了自然感性与文化理性的 精神,是一种对人类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实行兼容并包的、开放的实践理性。其目 的是摆脱思想压制,进行自由交流。这种“新理性”就是自己能证实一个种 淡泊的美学思想研究 ii 类为了生存必须依靠语言的交往和合作的结构,在交往与合作的过程中进 行理性的判断和理性行为。以此来摆脱现代主义的工具理性或科技理性的 奴役,使人类重新回归人的社会主体性的地位,人类活动重新回归到心灵 的自由和解放。“新理性”是西方学者在对西方文化进行反省、对东方文化进 行西式解读之后的一个重大发现,有鲜明的东方式的淡泊意识。 淡泊审美更看重人的精神感受,更看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人与 自然的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关系,它是一种高、古、清、雅、逸的审美思想, 是一种“胸罗宇宙,思接千古”的超越物象之外的对人生和宇宙的独特的空灵感 悟,这对人类的永续发展更富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淡泊审美;心灵自由;意境;“大味必淡”;理性;“新理性”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abstract the detachment aesthetics is a classical chinese aesthetics characteristic of an oriental aesthetic aspects of culture, which came from the lao tzu, tao in chapter xv, “being detachment like the ocean. this aesthetics pursue natural, elegant, open-minded, graceful, selfless world view and outlook on life. its connotation of breadth and depth, and combination of road, confucianism, buddhism three ideas, formed the ancient chinese literatis three-in-one philosophy on life, go into society, go out of society, and renounce the world”. lao tzus emptiness and quietness concept, chuang-tzus heart of fasting and period concept, the confucian self concept, the buddhist emptiness merged each other through ideas, make a aesthetics style of detachment, and influenced the creation character of artists in history, which manifested the human consciousness and the rational spirit. its pursuit of individual freedom of mind to the big flavor will be light, formed the emotional, rational and aesthetic chi of one structure, more intangible and perspective of spirituality. it embodied the east cultur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unity of mind and matter, actual situation dependency and in harmony of the overall thinking and the pursuit of spiritual detachment, to accommodate the wide rivers mind. this is a highly subjective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a spirit of aesthetic activity to which the idea of people from the disharmony of the outside world back to the inner world of harmony, stressed that saint, ecstasy and harmony.” the detachment aesthetic spirit performed as chinese artists who advocated the kind of artistic ideal: calm, subtle and dilute, natural, simple, high-ancient, free and natural quantm and promoted the idea that emerge unstained from filth”, pursue the aesthetic ideal of emptiness and quietness, inaction, detachment loneness, and all of these are the root of the world and suppleness is the worlds highest beauty”. detachment is a rational philosophy, which embodies the rational thinking of the chinese culture self and the tenet the dialectical unity of thought, can be used to correct the social darwinism of the extreme acts of thinking which is prevalent in the west. in the post-modern context,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need to break through the ideology of the capitalist system, to the oriental philosoph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o find the philosophy of law.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human beings themselves, detachment purses the human self-restraint. namely: self-restraint of material needs, self-restraint 淡泊的美学思想研究 iv of spiritual needs, and to make such a desire to a certain limit without discretional expansion, it is a conscious process of mental activities. it is clear that to make such a spirit of individual activities to be carried out smoothly, we need a common social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remains to improve the personal cultivation. this common social education is the spirit of detachment; the theme is promoted by the rulers and society, in general followed by the educational system and eventually completed. the improvement of personal community education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which is the social factor that detachment aesthetic thinking is formed. chinas detachment aesthetics is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popular current aesthetic “new rationality philosophical ideas. new rationality takes modernity as a guide, the spirit of the new humanities as the core content and the exchange and dialogue as the spiritual bond between people; it embodies the natural emotional and the spirit of rational culture. it is an open and practical rationality in which all valuable things are included. the aim is to get rid of idea oppression for free exchange. this new rationality is itself can that a species is depend on the structure of language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in order to survive, and makes rational behavior and rational judgments in the process of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so as to get rid of modernism as a means of tools rational or scientific reason of slavery, and help people to get back to the dominant status in society and get the liberation and freedom of their souls. the new rational is a major discovery by the western scholars who reflected the western cultures and interpreted the eastern cultures in a western way, and it has a distinct eastern sense of detachment. detachment aesthetics pays more attention to peoples feelings,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s well as the interdependent and symbi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t is a high, old, clear, graceful and elegant aesthetic thinking, is a kind of unique insights that “cosmic law chest, then thinking through the ages, which is more positiv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nkind. key words: detachment aesthetic ; soul freedom ; artistic conception ; big flavor will be light;rational;new rationality. 中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 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 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 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 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 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中南民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 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 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导 言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淡泊审美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审美范畴, 它和雄壮一齐形成了中国古 代审美思想的审美范式。淡泊审美表现了人类个体追求心灵自由的主体意识,同时,还 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群体之间的和谐共生的和谐关系。在理性的基 础上,增加了志性,志性体现的是个体内心世界已经固化了的定向性的心理追求,是理 性之上的一种超理性行为。一旦形成,就不轻易改变,老子辞官化胡,庄子拒绝出仕就 是一种志性的行为,其审美内涵比西方的优美要丰富的多。这是中国古今文人一种普遍 的审美行为,中国传统的文学、书法、绘画、音乐、建筑等艺术均体现出淡泊的风格。 理性智慧不极端行事,思考问题周全,具有“天、地、人”三位一体的思维模式,能够 把人的理性行为置于现实环境的可接受范围之内, 一旦出现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的矛盾 时,就回归志性,通过淡泊态度实现主体内心与现实环境的和谐共存。 选题的目的是试图在中国诗学的话语空间和概念系统内研究方面做出一些探索, 梳 理出淡泊审美的渊源、中国古代文人因袭相传的淡泊审美风格、淡泊与意境的交相融合 中的主观性审美活动等、淡泊的理性精神以及淡泊与“新理性”精神的关联性等,试图 通过使用中国传统审美范畴,结合中西对比的视角,为构建中国诗学的话语系统做出一 些探索。 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美学思想, 却并没有作为独立学术体系的美学学科, 所以, 如果要建构中国美学体系,就必须重视对自身美学思想中的概念和话语体系的诠释,可 以适当借鉴西方美学的学术体系、学术话语等,开拓中国美学研究的新领域,有意识地 探索中国美学话语系统的诠释;然后,在中西比较的语境下,通过对中国美学特点的分 析和诠释,构建有自身的话语和概念系统。 在意义方面,中国的淡泊审美可以弥补西方哲学的一些重大缺憾,淡泊审美的哲学 思想更适合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法则,尤其是在后工业社会时期。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发 展过程中,社会达尔文主义被新兴的资产阶级视为在世界各地自由圈钱的自然法理。在 一定的时期内,社会达尔文主义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是,根据托马斯公理(如果人将某 种状况作为现实把握,那状况作为结果就是现实) 的原理, 如果一味地把此种理念过分地 牵强附会于所有的领域,就会成为一朵艳丽的罂粟花,毒害公共领域的思想,成为少数 人自由圈钱、多数人走向贫穷和毁灭的的理论工具,从而成为导致人类冲突不断升级和 社会不公平的理论依据。当前爆发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很恰当的例子。淡泊审 美思想可以矫正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进化论思想的极端行为,即:大自然不是竞争与流血 的斗鸡场,人类不能凌驾在大自然的其他分子之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冷酷无情的 竞争关系。 另外,中国古典哲学是以“事”与“心”为基本范畴的天人关系论,在“心”的主 导下,看重“事”与“心”关系。在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上,淡泊审美是追求自我 淡泊的美学思想研究 2 克制的,自我节制社会物质生活需求,自我节制社会精神生活需求,并且努力使这种欲 望限制在一定限度之内而勿使其任意膨胀,这是一个自觉的精神活动过程。 在后现代语境之下,哲学家们在对现代性的理性思想的反省过程中,纷纷提出“新 理性”的概念。“新理性”是一种以现代性为指导、以新人文精神为内涵和核心、以交 往对话精神确立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新的思维方式,它包容了感性与文化的理性精神, 是一种对人类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实行兼容并包的、开放的实践理性,也是一种文化、文 学艺术的价值观。 “新理性”旨在重建人文理性、实践理性和解决话语间的不可通约性, 促进人与人之间以及各范式各话语之间的交往对话关系。这种实践在中国早就有了,在 等级制度非常森严、等级观念非常浓厚的汉代,司马迁在史记中就为那些被当时上 层社会所不齿的侠客义士们立传,并且公开给予褒扬,使其与统治阶级所颂扬的帝王将 相处于平起平坐的位置,这就是一种“新理性”精神的萌芽。“新理性”是西方学者在 对西方文化进行反省、对东方文化进行西式解读之后的一个重大发现,有鲜明的东方式 的淡泊意识。它是一种新的人文精神,即在协调人与人、自然、社会、科技关系中,融 合成一种既有利于过去受到压抑的个人的自由进取, 又使人际关系获得融洽发展的互为 依存的新的精神,达到马克思所说的最终使人获得全面自由发展的文化理想。它主张以 平等对话的关系来改造人与人的关系;提倡感性认识,但是认同感性认识应受到文化理 性的制约的观念。这些都是淡泊美学思想所包含着的体现了人类共同理想的,通过自制 而实现社会和谐、自然永续发展的哲学理念。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华文化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固然应该学习现代文艺理论,吸 收西方文艺理论,同时也应当重视祖国的古代文论。我们反对“厚古薄今”,也反对“厚 今非古”。所以,二十一世纪的文艺理论,应该是古今中外文艺理论一切优良成分的继 承和发展。近阶段,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出现了丰硕的成果,出现了一些大家。但是, 目前为止,还没有专家、学者把淡泊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思想进行研究,古今文艺家们 对淡泊的论述多散见于文论和文章之中。这里,作者试图作出一点尝试,把淡泊作为一 种审美范畴加以研究。唐朝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论述过“冲淡” : “素处以默,妙 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遇之匪深, 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这里,冲淡表现的是清虚淡泊的胸怀,给人以宁静、 高雅、和穆、闲淡和清远的美感。冲淡之中自有不尽之韵味。司空图最为推崇的以陶渊 明、王维、韦应物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派。 庄子知北游说: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 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这样,用朴素、平易的语言,自然而然地 创造出含有不尽余韵的深邃意境。 其冲淡的意境就是: 饮太和之气, 洞悉自然生生之理, 因而心平气和;与孤鹤同飞,远离尘世;任春风拂衣,听风吹竹丛之声韵,恬静而自得 其乐。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春秋之时,就有人提出淡泊审美的生活方式,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说:“吴 公子季礼来聘请观于周乐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 忧而不困者也。为之歌王,曰: 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孔子在礼 记经解中说:“温柔敦厚,诗教也。”梅尧臣较早提出平淡说:“做诗无古今,惟 造平淡难”(读邵不疑学士诗卷杜挺之忽来因出示之且伏高致书一时之语以奉呈) 姚鼐说:“文章之境,莫佳于平淡。”(与王铁夫书)关于平淡的含义,宋代张表 臣有“平夷恬淡”的说法。平淡同自然一样,往往也从雕琢中来,葛立方说:“大抵欲 造平淡,当自组丽中来,落其华芬,然后可造平淡之境”(韵语阳秋卷一)黄庭坚 谈到杜甫夔州后古律,认为是“平淡而山高水深。”(与王观复书)平淡是同自然 比较接近的审美追求,情感比较平和。 徐复观认为:生命的境界是一种“大清明”的世界,是生命的本真的存在。这种“本 真”就是即善即美。他以“心的文化”来概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他的“心”说包括儒家 的“仁心”、道家的“虚静之心”,他认为,这是人性本根的生命蕴涵,是人的应然和 必然。徐复观还认为,人的生命的至高境界是“仁境的栖居”之地,也是“虚静的安顿” 之所。他提出了儒、道思想是根脉相生、园融无碍、思转自圆的观点。这种观点很有意 义,为我的淡泊美学思想的论述展开了思路,也印证了我的淡泊融汇了道、儒、释(包 涵玄学和禅学思想)三家思想,形成了中国古代文人“入世、出世、退隐”三位一体的 人生哲学的论断。徐复观所认为的生命境界就是一个“大清明”的世界的思想其实就是 精神的家园的澄明。 怎样才能做到精神的家园的真正澄明?这就是淡泊审美思想所要回 答的问题。 另外,很多美学家在论述意境、气韵、神思、风骨、滋味、格调等方面审美时,对 淡泊审美也有所涉及,不再罗列。 淡泊的美学思想研究 4 第一章 淡泊审美的渊源与中国历代文人的淡泊风格 辞海里解释“淡”的基本字义有三个:1、浅、薄,如庄子山木“君子 之交淡如水”,2、不兴旺,3、无关紧要、无聊。辞海里解释“澹”的意思是:安 静貌,例如:老子“澹兮其若海”。解释“淡泊”为“恬淡寡欲。”例如:曹植蝉 赋“实淡泊而寡欲兮,独咍乐而长吟。” 辞海里解释“泊”的基本义也有三个: 1、停船靠岸,2、停留、暂住,3、恬静、淡泊,例如: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 “泊 乎无为。 ” 淡泊就是对名利淡漠,不看重。就是孔子说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云” ( 论语述而 ) ,老子说的“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 老 子 ) 。这里的“泊”字,陈鼓应先生解释为“淡泊,恬静。 ”这句话的翻译是: “而我独 个儿淡泊恬静啊,不炫耀自己。 ” 在中国古代,淡泊审美思想属于德行修养的范畴,其最初渊源应该出自周易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 。这里的 天就是自然的意思,天的运动刚强劲健,与之相应,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 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这里的“君子”就是顺应天时的人,就 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人,就是老子所说的“上德若 谷” 、 “上善若水”的人。 周易之第五十三卦 “渐”卦中这样说: “象曰:山上有木, 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也是这个意思,山上木缺水,但是要坚强,要锻造品性, 培养才能,磨练意志,修养德行,把自己修炼成会做人,能做事的贤德之人。这说明周 易也强调人的德行,把与他人他物和谐相处看成一种美德。这种和谐相处的美德就是 淡泊的人生态度。 周易的阴阳思想是淡泊审美思想萌芽的源头,其一阴一阳之谓道 和趋时尚中的思想成了后来的文人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参悟出了淡泊的美学思想的渊源。 其实, 周易就是关于天体运行、人类生存和天人相互依存的辩证法思想,这种思想 被后来的历代文人因袭相传,不停地被演绎、被遵循着。 第一节 “澹兮其若海”与虚静、自然的和谐社会理想 淡泊是中国艺术审美中一个很重要的审美范畴, 和雄浑一齐构成了中国的古代的审 美样式。其直接源头是老子的道德经第十五章中的“澹兮其若海”句, 陈鼓应先 生注释“澹”的意义为澹泊、沉静,同时,他还引用了范应元的解释:“澹,水深也。 澹兮,深不可测” 在今译里,陈鼓应先生把“澹兮其若海”翻译为:“沉静恬淡 啊,好像湛深的大海。” 淡泊审美是道德经一书的主要审美思想之一,影响后世 直至今日。 辞海 (中)第 2215 页,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版。 辞海 (中)第 2098 页,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版。 【台湾】陈鼓应著:老子注释及评介第 140146 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版 【台湾】陈鼓应著:老子注释及评介第11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台湾】陈鼓应著:老子注释及评介第119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台湾】陈鼓应著:老子注释及评介第12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老子的道德经仅九九八十一章,语句精炼,框架宏大,它以简洁优美的五千文 字,洋洋洒洒、深邃博大地表达了朴素自然、淡泊守静的宇宙观、人生观和方法论。它 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他奠定了中国美学的“澹兮 其若海”的基础,形成了一种顺其自然、淡泊守静的审美风格。 道德经中“淡泊”的章节不少,例如:老子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 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 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说的是让人放弃物欲,持守内心的安宁,确保固有的天 真。老子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 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 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说的是不以 宠辱荣患损易其身,才可以担负起天下的重任。老子第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微 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 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兮若无 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 新成。”写出了体道之士的容貌和心境:慎重、威仪、融合、敦厚、浑朴、恬静、飘逸 等人格修养的精神风貌。老子第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 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 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 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说的是在生活态度上,人不能一味地和世俗的价值取 向苟和,世俗的人,熙熙攘攘,纵情于声色货利,不足仰慕;高尚的人应甘守淡泊,但 求精神上的提升,显示出和众人不同的“阳春白雪”式的雅士追求。老子第四十五 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 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说的是“大成”、 “大盈”的人格形态:具有“大成”、 “大盈”的人格形态的人往往表现为“若缺”、“若冲(冲训:虚)”、“若曲”、“若 拙”、“若衲”的样子。也就是说,完美无缺的人格,往往不在外形上的表露,而在于 内敛含藏。 老子的淡泊思想非常丰富,主要是通过对“道”和“德”两个名词的涵义的阐释体 现出来的,这里的“道”和“德”就是顺其自然的意思。老子强调“万物莫不尊道而贵 德” ,他对于“道” (包括“德” )的描述,很有层次性, 道德经深入地剖析了宇宙、 国家、自然万物、人类以及人本身的各项内涵。老子之“道”运用到社会就是“小国寡 民,无为而治” ;运用到人就是清静无为;运用到人体内部就是他的修养之法。后世的 许多思想家,诸如庄子、列子、葛洪等人的著作均延续老子的思想多层次地论证顺其自 然的自然之道。 老子从他的认识论出发,认为治理国家应该“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并 非什么都不干,而是要无所为而为,也就是凡事要顺乎自然。正如佛家提出的“所知障” 【台湾】陈鼓应著:老子注释及评介第9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淡泊的美学思想研究 6 一样,老子也认为知识多了就要妨碍“为道” 。老子认为: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 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所谓“为道” ,就是通过冥想直接认识处于混 沌状态的“道” ,如此就可减少思虑、欲望和感觉经验,使之越少越好,即“损之又损, 以至于无为” 。在治国方面,老子认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 “天下 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 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 “柔弱胜刚强。鱼 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在人与自然的关 系上,老子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是万物创生的根源,所以人、 地、天都要法“道” ,但道并不是毫无规则的,为所欲为的, “道”必须以自然为法则。 “自然”是自然而然,是“道”的精神所在,即“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 老子坚持“道”和“德”的价值就在于自然, 他的人生哲学、政治思想哲学都以自然 为宗,他的宇宙论观念也以自然为法。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思想的哲学观念是 “自然” ,老子思想的哲学法则也是“自然” 。老子的思想体现在人生的哲学上时,就是 无欲无私、无为无争,前者是修己的根本,后者是处人的原则,因为无欲所以能够 知足,因为不争所以能够谦和;知足者常乐,谦和者受益。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 私。 ”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其争。 ”无私则能成其私,不争则莫能与此争,都是依 据自然的结果。对于“圣人” ,老子认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所谓的无常心, 就是无私心,顺应自然, “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 。如果圣人做管理者,其目标就是 要“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 ” “我无为而民自化” 。自然无为的结果是“功 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无论是面对自然界还是面对人生,无论是治理国政还是 修身养性,老子的思想无不以自然为本。因此从哲学的角度来说,老子的思想的哲学观 念是“自然” ,老子的思想的哲学法则是“自然” ,老子的审美思想是淡泊,老子的出世 态度也是淡泊。通过“自然” 、淡泊的人生态度使社会的和谐、安宁,达到治世的目的。 第二节 “心斋”、“坐忘”与追求个体心灵自由 所谓心斋,就是“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 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人间世) 所 谓坐忘,就是“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大宗师) 可以看到,庄子所谓“心斋”,就是要人保持虚静之心,即保持无知、无欲、无情;而 要保持这种虚静之心,又必须通过“坐忘”来达到,就是要摆脱一切生理和心里的贪欲。 庄子的淡泊思想是刻意地克制个人的欲望, 通过克制个人的欲望达到追求个体心灵自由 的目的,他放弃了救世的理想,转而救人本身。这一点,比老子的淡泊更具体,更有约 束性。 在大宗师中,庄子曾借孔子弟子颜回之口,描述了具体的“坐忘”过程:颜回 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 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 【清】王先谦撰:庄子集解第 28 页,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 年版。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 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由此可见,“心斋”和“坐忘”是一个内外结合、逐步解脱限制的修养过程:首先 是抛弃仁义社会关于人的精神生活的规范; 其次是礼乐社会关于人的外在行为 的规范;最后是抛弃的是生理欲望和心灵智慧,达到“死生一观,物我两忘”的逍遥自 由的境界。庄子幻想回到无智无欲的理想社会中去,于是庄子改变了孔子、老子那些企 图改变社会的救世思想,因为庄子生活的社会现实比孔子、老子那时的社会动荡要更剧 烈得多。既然社会现实已无可逆转,救世已不可能,庄子就只有另辟蹊径了变救世 为救人。老子的救人,不是救人于水火,不是把人从社会的苦难深重中解救出来,而是 要救世,他认为,只有先救世,才能再救人。庄子认为,救世显然已经不可能,那救人 于水火也就不可能了。所以,庄子就提倡在人的思想观念中来一场革命,把人们头脑中 的那“有智”、“有欲”、“有为”等东西彻底抛弃掉。 于是,庄子就构想出超凡脱俗的“无名”、“无功”、“无己”的真人理想人格, 并赋予他无与伦比的魔力, 宣扬 “大浸稽天而不溺, 大旱金石流, 土山焦而不热。 ” ( 逍 遥游);“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氵互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 (齐物论);“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大宗师)庄子所构 想的个体精神逍遥自由的理想人格,无论怎样说,对当时追逐物欲的人们来说,起了解 放思想的作用,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庄子的“心斋”、“坐忘”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真人”的境界。大宗师从天 人关系中把握“真人”之境,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 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 是知之盛也。虽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讵知吾所谓天 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 ”庄子认为,知天与知人是人生的 极致。天之所为出于自然,人之所为出于智。但智力也是人生来就有的,也是“天之所 为者” 。人不应当谋求智力的增长,而应以智力所及的养生之道,保养智力所不及的寿 命之数,庶几能尽其天年,不至中道夭亡,这就算尽了智力的能事了。因为智力、知识 所待的对象往往是飘忽不定、难以把握的。只有忘却知识、纯任自然的“真人” ,才会 有“真知” 。 “真人”是天生自然的人,不在徒劳无益的人为造作中伤害自己的天性,专心做心 灵虚静的修养工夫,以达到“天人合一”之境。 “真人”不欺凌寡少,不自满于成功, 不妄为也不强求难以完成的“使命” 。纵然有过失也无追悔,行事得当也不自以为得意, 登高不怕下坠,入水不怕溺毙,蹈火不怕烧死,在得失、安危之际,能够坦然自处。 “真 人”睡时不做梦,醒来无忧虑,没有口腹耳目之欲;呼吸深沉,直达丹田,直通脚跟。 “真人”与俗人的区别在于:俗人生命气息短浅,呼吸仅及咽喉,嗜欲甚深,精神无内 敛涵藏,天然的根气自然寡浅;真人的心灵悠然淡泊,可以清冷如铁,也可温暖如春, 淡泊的美学思想研究 8 生命感受与四时相通。真人之心虚静无为,与天地万物有自然感应。真人之境是“天人 合一”之境: “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 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 ” ( 庄子大宗师 )真人守真抱朴, 与天为徒;同时又随俗而行,与人为徒;既不背离天理,又不脱离人事。为此,天与人 不相排斥、不相争胜而冥同合一。达到物我、主客、天人同一境界的人,才是真人。 庄子之真人、至人、神人、圣人,都是道的化身,与道同体,因而都具有淡泊、超 越、逍遥、放达、解脱的秉性,实际上是一种心灵上的自由、无穷、无限的境界。这深 刻地表达了人类崇高的理想追求与向往。 这种自然无为、 逍遥天放之境, 看似玄秘莫测, 但实际上并不是脱离实际生活的。任何现实的人都有理想,都有真、善、美的追求,而 道家的理想境界,就是至真、至善、至美的合一之境。 庄子认为,追求名义、仁义、礼仪,这不但不能使社会达到太平,反而是社会动荡 不安的原因。庄子假孔子之口说:“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 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名誉、仁义不仅是祸乱的根源, 而且还会造成人的自然本性的丧失。 “夫孝悌仁义, 忠信贞廉, 此皆自勉以役其德者也。 ” (天运) “屈折礼乐,口句俞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 (骈拇) 在庄子看来,“仁义”改变了人的自然本性,使人失去了人原本就有的真性。故“自三 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 圣人则以身殉天下。 故此数子者, 事业不同, 名声异号, 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 ” ( 骈 拇)因此,作为理想人格的真人,就不能为仁义、名声所役,否则就会失却人的自然 本性。“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 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应帝王)庄子本人可以说是淡泊功名利禄的典范。在常人眼中,那高居于百官之 上的相位可以说是心向往之,梦寐以求不可得的,但在庄子眼里,相位不过如“腐鼠” 一样,不屑一顾。 这与庄子一向倡导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修养理 念是一致的。所谓“圣人无名”,就是说,作为理想人格的“圣人”,应该是淡泊名利, 不为名利所左右。 第三节 中国历代文人淡泊的风格 清人李重华论诗时说: “诗以风骨为要,何以不论?曰:风含于神,骨备于气,知 神气即风骨在其中” ( 清诗话 ) 。 文心雕龙 (风骨第二十八)说“ 诗总六义, 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沈吟铺辞,莫 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 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若丰藻克赡,风骨不飞,则振采失鲜,负声无力。是以缀虑裁 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其为文用,譬征鸟之使翼也。” 淡泊的风格特 点是:风清气爽、言温辞和,文意婉曲。这里,抛开“骨”字,单看风格,便知古代文 【清】王夫之 等撰清诗话第 50 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版。 周振赋撰:文心雕龙今译第 264 页,北京:中华书局,2005 版。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人委婉含蓄的一面。风格来源于神韵,风为作诗的第一考虑因素。中国历来都有文如其 人之说,有了慧心才会有秀口,有了内定的精神上的风格,笔下才会有风清气爽、言温 辞和的锦绣文章。中国历代文人雅士也大都讲究风格,风淡格雅是他们共有的特征。很 多人都以“淡泊”心境处世,留下千载佳话。如:明朝的海瑞令箴里说:“不以誉 喜,不以毁怒” , 清朝的钱琦在钱公良测语导儒中说: “不好名者,斯不好利; 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 。 班固的汉书扬雄传中说: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 贫贱” 。 蔡锷集序及按语中说: “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 三国的诸葛 亮在诫子书说: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 致远” 。 明朝的薛宣在读书录中说: “少欲则心静,心静则事简” ; “欲淡则心虚, 心虚则气清,气清则理明” 。 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说: “修身以寡欲为要,行已 以恭俭为先” 论语述而中说: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宋朝范仲淹岳 阳楼记说: “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 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