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低氧习服预适应研究进展.doc_第1页
国内外低氧习服预适应研究进展.doc_第2页
国内外低氧习服预适应研究进展.doc_第3页
国内外低氧习服预适应研究进展.doc_第4页
国内外低氧习服预适应研究进展.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内外低氧习服预适应研究进展 李良刘晓峰李中孔庆平 (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5) 【摘要】快速进驻高原地区时,进驻人员会发生急性高原反应、高原昏迷和高原肺水肿等情况(acutemountainsickness,AMS)。研究结果表明:在海拔20002500m地区结合阶梯习服的适应性体格锻炼,习服效果更为显著。缓慢阶梯间断性缺氧复合运动锻炼,可显著改善机体心肺功能,提高劳动能力。高原医学研究表明:配合适当运动训练,对于促进高原习服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关键词低氧习服;预适应;高原反应 快速进驻高原地区时,进驻人员会发生急性高原反应,高原昏迷和高原肺水肿等情况(acutemountainsickness,AMS),常见表现有厌食、头痛、疲乏、呕吐、眩晕、失眠等,重则出现重症高原反应,高原脑水肿、高原肺水肿等,严重威胁到急进高原人员的生命。 统计数据显示:高原反应的发生率为6090,高原昏迷和高原肺水肿的发生率为12。在急进高原作训和作战时,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生率会更高,造成各类军事人员活动能力受限,进而影响部队战斗力。西藏某部在军事演习中统计的数据显示:高原适应不全症的发病率可达2332。 虽然机体对高原环境具有强大的习服适应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机体在短时间缺氧后,对继发缺氧性损伤具有很强的抵御和保护效应。机体对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可以通过预缺氧的方式加快建立机体习服机制。 低氧预适应能够有效促进高原习服的行程,是一种通过自身保护机制来提高缺氧耐力的有效方法。具体措施是通过一次或多次低氧刺激(短暂、非致死性),使机体获得的对继发低氧性损伤的耐受性。 由于高原地区进行实地训练难度较大,实现起来颇费人力,财力,特别是阶梯式上升训练需要的时间很长,所以大多采用模拟舱内间歇性低氧方式进行低氧预适应训练。这种方式也可以提高机体低氧通气反应和低氧工作能力,从而降低急性高原病的发生,与高原环境实地训练效果相似。 与进驻高海拔地区实地持续低氧暴露训练不同,采用模拟舱内间歇性缺氧预适应训练可以产生明显的习服效应。这种训练每次低氧暴露时间相对较短,采取的缺氧程度相对较高,可根据所要到达的目的地高度设定相应的氧分压。通过对人员暴露在低氧阶段中的状态研究,确定预适应产生的习服效果与训练状态,保障习服建立程度的科学性。 据SenGupta研究报道:经过中间海拔高度,进行连续的体力锻炼可以改善缺氧耐力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最终研究结果表明中间海拔高度适应足够长的时间,结合体力锻炼比单纯适应或单纯海平面体力锻炼的效果均好。Miller等人的研究表明,预缺氧能够显著增强小鼠对随后的大脑缺血性损伤的抵抗作用和保护效应。大量研究也证明了预缺氧对集体具有保护效应。巴塞罗那大学利用减压舱在模拟间断性缺氧,缺氧过程中辅以低强度运动,可改善通气功能,从而促进对高原的习服。Khotoshin研究表明,连续的间歇性低氧训练使呼吸系统调节机能增强,可以提高机体在低氧状态下的肺通气功能,保证机体维持在一个较正常的水平。 还有研究资料推荐了间歇性暴露法(IAE),即间歇性接触高原低氧环境以使机体发生代偿性适应性变化,能更有效降低AMS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研究显示间歇性常压低氧训练(INH)可增强机体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性,有助于增强被试者的低氧耐力。 国内研究成果表明,低氧预适应可显著降低快速进入高海拔地区后的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减轻急性高原病症状,并可显著提高进入高原后的劳动能力。 适应性运动锻炼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预防急性高原病、促进高原习服的有效措施。在平原地区坚持大运动量、长时间耐力性的体格锻炼,可提高机体对高原环境的习服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海拔20002500m地区结合阶梯习服的适应性体格锻炼,习服效果更为显著。缓慢阶梯间断性缺氧复合运动锻炼,可显著改善机体心肺功能,提高劳动能力。高原医学研究表明,配合适当运动训练,对于促进高原习服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国内已建成若干个大型模拟高原低压舱的建造,均可实现10000m以内模拟高原常温低压和低温低压,最多可容纳26人同时进行高原运动训练,广泛应用于高原医学基础研究和高原低氧习服适应性研究。该类型模拟舱造价昂贵,均为固定装备单元,适合于高原医学基础研究工作。 虽然目前对高原低氧习服预适应有着大量的研究,但有关预缺氧增强机体缺氧耐受性的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因此,探索新的高原低氧预适应方法将是高原医学关注的焦点。 参考文献 1高钰琪,黄庆愿,刘福玉促进高原习服措施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xx,8,(4) 2张西洲国外高原病防止研究概况J人民军医,xx,51(7) 3李素芝急性高原病立体预防体系应用效果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xx,3,21(3) 4陈良恩,安瑞卿高原习服与低氧预适应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xx,32(2) 5刘涛浅议高原习服与高原运动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