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历史第一学习主题练习题.doc_第1页
初一年级历史第一学习主题练习题.doc_第2页
初一年级历史第一学习主题练习题.doc_第3页
初一年级历史第一学习主题练习题.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一年级历史第一学习主题练习题1.目前一般认为揭开中国历史第一页的最早人类是 ( A )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2.1987年,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清单,下列早期人类中,在此遗址生活过的是 ( d ) 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山项洞人 A B C D3.见右图,这是在周口店发现的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它已经距今约( b )A170万年B70万年20万年 C18000年D4000多年4.小明在参观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时候,看到一樽远古人类复原塑像,这个塑像前额低平,眉骨突出,嘴巴前伸,牙齿粗大,头部与现代人有明显的差别,但具备了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请你告诉他此远古人类的名称应是 ( b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5.下列有关北京人的生活情景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c ) A使用打制石器 B采集果实和猎取动物 C用兽皮缝制衣服 D吃上了熟食6.以下早期人类中,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远古人类是 ( d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7.下列远古人类,从长相和智力水平看,同现代人最接近的是 ( c )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8.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表现在 ( c ) 采用磨制和钻孔的技术制造石器 使用弓箭 懂得人工取火 开始用简单的语言A B C D9.下列各项出现在山顶洞人时期的是 ( a ) A有孔的兽牙 B鱼叉 C弓箭 D青铜兵器10.请你按生活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我们已发现的早期原始人类 ( b )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A B C D11.韩非子描述远古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 d ) A学会制造工具 B住在山洞里 C懂得用火 D过群居生活12.北京人使用的劳动工具主要是 ( c ) A石器和铜器B石器和铁 C打制的石器 D磨制的石器 13.下列对山顶洞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b ) A他们已懂得磨光和钻孔技术B山顶洞人不会人工取火C山顶洞人不能用麻纺线织布D山顶洞人利用骨针来缝制兽皮14.下列属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相同点的是 ( a ) A居住地区 B体制特征 C取火方式 D社会组织15.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发现了海蚶壳,这说明 ( ) A山顶洞人的活动范围到达了海边 B地壳变动,海陆沉降 C当时北京离海很近 D海蚶能在内河生存16.下列原始人类遗址中,属于我国南方的一处重要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的是 ( ) A山顶洞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17.右图是在河姆渡遗址发现的骨耜,请你说出它的距今年代约是 ( ) A170万年B18000年C7000年D6000年18.假如再现浙江余姚河姆渡居民的生活情景,将不会出现的情景是( ) A种植水稻 B骨耜耕地 C住半地穴式房子 D用陶器装粮食 19.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居民最可能吃的主食 A面食 B小米粥 C米饭 D玉米 20.在干栏式建筑里居住的是 (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21.代表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的早期人类是 (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居民22.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多为 ( ) A黑陶 B白陶 C红陶 D彩陶23.以下有关半坡原始居民的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用石镰、石刀收割庄稼 B种植粟 C建造房屋 D种植水稻 24.假设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期,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将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工具应该是右图中的( ) 25.种植蔬菜、粟、麻,用麻线织布开始于 ( )A半坡原始居民 B河姆渡原始居民C山顶洞人 D大汶口后期遗址26.小红家有仿制的鱼纹彩色陶盆,如果是真品最早可能出现于 (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27.对河姆渡人和半坡人而言,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尝试着培育野生稻、野生狗尾草,使之逐渐成为自己的主食-稻和粟B发明了弓箭狩猎,并将吃不完的野兽饲养起来C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D广泛种植棉花,穿棉布衣服28.如果你到泰山去旅游,除了爬泰山观日出,你还能 ( ) A参观半坡遗址B参观河姆渡遗址C参观大汶口遗址D参观山顶洞人遗址29.以下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有 ( ) 北京人 山顶洞人 半坡原始居民 河姆渡原始居民 大汶口原始居民 A B C D 30.生活在距今约六、七千多年前的原始居民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 A饲养猪、狗等家禽 B人死后有玉器等陪葬物 C用火把肉烧成熟食食用 D使用磨制石器31.下列哪项符合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特征 ( )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B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陶器的国家 C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畜牧业的国家 D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就种植蔬菜的国家32.随着氏族聚落时代原始农业的出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 A“竭泽而渔”成为主要生产方式 B开始走向定居生活C按血缘关系组成生活集体 D促进了家畜饲养业的产生33.如果拍摄一部反映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的影片,可以出现的情节包括: ( )用石磨盘、石磨棒加工谷物 给地里的白菜浇水 收割成熟的水稻 孩子们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嬉戏 用玉米做饲料喂养家猪A B C. D34.右图是原始居民使用的骨耜和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它的功能是( ) A制陶B耕地C造房D捕鱼35.在一次烹饪课上,一位同学把大米和小米做成的粥,命名为“炎黄子孙”,既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农耕成就,也提醒我们是中华民族的伟人。你知道这粥名与下列的哪两个原始居民有关系吗? ( )北京人山顶洞人半坡人河姆渡人A B C D36.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是以河姆渡遗址为依托建立起来的遗址性的专题博物馆。于1993年5月落成开放,由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馆名在此博物馆中下面不可能看到的是 ( ) A磨制的石器 B用骨做的骨耜C木质的船桨 D铜制的微型舟37.下列能够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山顶洞人进步的是 ( ) 用人工取火的方法生火烧烤使用磨制的石器已经过上定居的生活已经从事原始农业生产已经学会饲养水牛、猪和狗等家畜A B C D38.大约在4000年前,黄河流域的两个重要部落是 ( ) 黄帝部落炎帝部落蚩尤部落夏部落A B C D39.下列传说中与炎帝无关的是 ( ) A制作耒耜,教民耕种 B尝百草,寻药物 C创制历法 D发明陶器40.传说中铜器和车船的发明人是 ( )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嫘祖41.有关黄帝、炎帝传说的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是不打不相识B黄炎联盟后,共同战胜了蚩尤部落C黄炎联盟在长江流域生活、繁衍,构成了华夏族D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42.每一年,海内外炎黄子孙数万人聚集在陕西省黄陵县新落成的祭祀大殿前祭拜,这是为了纪念( )A黄帝 B尧 C.舜 D禹43.“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孙中山先生的这首诗歌颂的是 ( )A盘古 B女娲 C黄帝 D炎帝 44.舜当上部落首领的方式是 ( ) A通过激烈的部落战争,战胜其他部落 B凭借家庭特殊地位,继承部落首领的位置C通过“禅让”制,大家选他做首领 D治水建立功业,受到人民爱戴45.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确定下来 ( ) A战争 B世袭 C禅让 D谦让46.下列不是由“禅让”方式选举出来的领袖是 ( ) A黄帝 B尧 C舜 D禹47.禹治水时,采取的新方法是 ( ) A堵塞决口 B加高堤坝 C顺势疏导D加宽河道48.“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成语与下面哪个部落联盟首领有关 D A黄帝 B尧 C舜 D禹49.传说中的“禅让”,首领地位顺利更替的实现方法是 ( )A经过民主推选 B按亲属关系 C比试个人武功强弱D按年龄大小50.根据“禅让制”,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的选拔是由 ( ) A前任部落首领任命 B部落联盟会议推选C全体氏族成员表决产生 D德高望重的人自由竞选51.下面对古代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远古传说是完全不可信的B我们可以完全相信远古传说C历史事实是在远古传说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D远古传说有夸张,但也蕴藏着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52.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的汉族的前身是 ( )A戎族B鲜卑族C蚩尤部落D华夏族53.有一个游戏叫轩辕圣战录,内容讲述轩辕氏联合炎帝,打败了一个会呼风唤雨、制造迷雾的大魔头。游戏中的大魔头是课本上的哪一个传说人物? ( )A禹 B炎帝 C黄帝 D蚩尤54.礼记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是 ( )A山顶洞人时期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