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论许慎的经学思想与经学成就.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 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 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军蛐日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g 狮导师签名:弛期:迎鹇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许慎是我国东汉时期重要学者,他师从贾逵,校书东观,博通今、古经文。后 人对许慎的研究多集中在对说文解字的研究上,而忽视了他的经学家的身份。 实际上,许慎是东汉重要的古文经学家,时人以“五经无双许叔重”褒称他。 许慎的主要著作有说文解字和五经异义,其中说文包六艺群书之训 诂, 异义刊古今经学之异说。两部书中都可看出来许慎以古为宗,今、古兼容的 经学思想。他的这种经学思想有力地推动了今、古经学的融合与发展。本文从以下 几个方面对许慎的经学成就与思想做初步的研究。 首先,许慎生活的东汉中期,今文经学已经逐渐变弱,而古文经学逐渐兴盛, 且出现了今、古文经学合流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许慎开始他的学术活动,他的 经学成就与思想不仅体现了今、古合流的趋势,而且推动了今、古经学融合的进一 步发展。在五经异义一书中,许慎在评价各家经说时候,或是古非今,或是今 非古,或调和今、古异说,使今、古经异说并存,体现了他摒弃门户之见,博采众 说的经学观念。 其次,许慎在东汉今、古文之争的过程中所撰写的说文解字,既是一部文字 学专著,同时也是今、古文经义比较的典范之作。许慎编撰说文解字并不囿于 古文经说,对今文经学的成果也多有吸纳。说文在征引诸经证字时,并不仅限于 古文经学之说,而是兼采今文经说;且说文中也还征引今文经学家、博士之说 来证字。另外,说文对字义的解释中也保存了一些今文经学的礼制。从这些可以 看出许慎以古文为主,兼存今文的经学思想。正是由于说文的这些经学成就, 使说文在文字学史和经学史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为古文经学奠定了文 字训诂基础,也提升了小学在经学中的地位,还通过征引保存了大量的经学资料。 再次,许慎的经学思想也是在逐渐发展变化的。在比较五经异义和说文 解字相关内容后,能够发现许慎经学思想发展的轨迹。 总而言之,本文通过对五经异义与说文解字内容的分析,对许慎的经 学成就和思想进行考察。 五经异义在礼制领域,开启了今、古经学的融合,说 文解字也在文字训诂上展示了许慎实事求是、兼容今古的经学思想。 关键词:许慎五经异义说文解字今古经学 当奎杰兰至圭兰! 垩堡兰 a b s t r a c t x us h w 私孤s i g n j f i c a n t h o l 盯i ne a g t e mh a r id y n 黯够晰t l le x c e l l e n c ei l lb o t h t h cs t u d yo fc o n 觚i 趴c l a s s - ci i ic l 豁s i c a l 、v r i t i n ga i l di nc u r r e n tc a l l i 鲫h y ,x us h e n r e g a r d e dj i ak i l i 鹤l l i st e h c ra l l d 眇0 0 舭a db o o i 【si nd o n gg u a i l0 恤o f i l i sm o s t f a m o l | sw o r k si s 砌卯耽聆,融乃,w l l i c hh 嬲b c e np a s s e dd o w n 舶m1 1 i s 酊m e s t 1 1 e s c h o l 掷a n d 黜黜h e r sm a i l l l yp a i dt h e i r 撕m i o nt 0t h e 砌如砌l 觑乃d u r i l l gm e p r o c 鼯so fs t u d y i n g f i l n h e 咖o m ,m e yl l s u a n yc o 璐i d e r e dx us 量l e n 弱ac h a m c t e r h o l 盯 o t t l e rm 姐ac o n n k i 舭c i 硒s i c ss c h o l 牡a sam a t t e ro f t x us h e nw 硒锄i m p o r c a 咀t c o n f h c i 觚c l 鹤s i c ss c h o l 鸡u 畅c hw 鹬p m i s c d 硒au i l i q f i v ec o n 觚i 孤c l a 豁i c ss c h o l 舻 x us h u z h o n g 1 1 1 e m 血w o r k so f x us h c n 躺砌船耽,觑乃粕d d 旅煳f 翻砌捌如珊册咖 疗卵c ( ,咖c 切,c g 酊嚣i l i 跏加昵甩j 弛z f ,x us h e ne x p l 积l c dt i 碓c h 蹦| c t e 倦i n c h b o o ki nl i u 勰w e l l 舔c o l l a t c da n dc o n t r a s t e dt h ed i 仃e r e n to p i n i o 璐a 耐m e o r i e si n d 自眙r e n | e x p l a n n 挺0 n s 佣t h ef i 、,ec o 吩k i 硼c | a s s i c s 1 k 蚋ow o 她t 娟e c t 日a 武x u s h e nw 嚣i n c o r p o m t e db o t l lt l 豫s t i | d yo fc o n 觚i a l lc l 鼬s i ci i lc l 船s i c a lw r i t i n g 锄di i l c u r r e mc a i l - g m p h y 髂w e l i 笛m a i m ye m p l l a s i z e dt h es t u d yo fc o n 如c i 粕c l 勰s i ci n c i 鹪s i c a lw r i t i l l g 1 1 l i s r to fc o n 觚i 姐c i 嬲s i c st h o u 曲括i m p m v e d 锄dp r o p e l l c dt l 他 d e v e l o p m e ma n di m e g m t i o n o ft h es t u d yo fc f h c i a nc i a s s i ci nc l 硒s i c a lw r i t i n g 觚di n c u 鹏i l t c a l l i g m p h y t h i sp a i 聊、i u e x p o u n d i nx us h e n sc o n 觚i 觚c k s i c s a c h i e v e m e n t s 锄dt h o u 曲t sf b m m ep c 体p e c t i v e s 鹅f o l i o w i n g : f i r s t ,i ne a s th 锄d y r l 砷,n l ei l l f l u e n c ca 1 1 d 豫船r c ho ft h es t u d yo fc o n 如c i 锄 c l 器s i ci nc u r r e mc a l i i g 船p h yh a sb nd i m i n i s h e d ,w 量l i l em em 鸵a r c h 锄ds p 陀a do f t h et h e s t l yo fc o n 觚i 觚c l 船s i ci nc l 嬲s i c a lw r i t i n g h 硒b c i n gd e v e i o p e d 晰t ht h ed e v e l o p m e m o ft i m e s ,t h es t i j d yo fc o n f h c i a nc i 邪s ci i lc 1 鹊s i c a lw r i t i n g 觚di i lc u r r e mc a l l i g m p h y t e n d e dt oi n t e g r a t e a tt h a t “m e ,x us h e nb e g 锄h i sa c a d e m i ca c t i v i t i 鄂觚dl i i sr e s e a r c h 嘲u l t sh a v ee m b o d 矧t l l i st r e n d 勰w e l l 勰如r t h e rt h ed e v e l 叩m e n to ft 量l ei n t e 鲥i o n i n t h cb 0 0 ko f d 伽删且卿聊f f o 肌鲫咖f f 世c d 咖咖la 伽帆x us h e ns 鲫e t i m e s a d o p t 酣n 圮s t u d yo fc o n 觚i 锄c l 够s i c i nc l 船s i c a lw r i t i n gb u td e n i e dn 圮s t u d yo f 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c o n 如c i 柚c i s i ci nc u 珊札tc a l l i g r a p h yo rv i c ev e r s a m e t i m 部i n t e g r a t e dt h c “v o 卸d m a d et h c m m e e ti n 、v i t he ho t h e r t l l i sm f l 协t l a ll i i sc o n f b i o nc l 勰s i c sc o n c e p t i o l l so f i 眦o r p 0 吼t i n gt h o u g o fa l l h o o l s 锄di l a v i n g l f p r e j u d i s e c o n d ,跏砌,踣乃t h a tw 私w r o t cd l l r i t l gi nn p f o c e s so f c o l l f l i c t so f t h es t u d y o fc o i 讧沁i a nc l a 鹳i ci nc i 勰s i c a lw r i 血l ga n dhc l l r 佗mc a l l i 铲a p l l 弘w k c hi sn o to n l ya c h a 掘c t c rw o r kb i 吐a l at y p i c a lw o r ko nt 量l ec o m p 撕s o ft l l es t u d yo fc o u c i 柚 c l 勰s i c 岫c l 勰s i c a l 州t i n ga n d mc u r m mc a l l i g r a p h y a st l i ea l i t h o r ,x us h e nh a d n tb n d e f i n c db yn 砖t h es t i i d yo f c o n 觚i 柚c i 硒s i ci nc l a s s i c a lw r i t i n g b ma d o p t c d m eo f t h e e x c e l l e m 燃u l t s 锄do p i i l i o n si i lm et h es n j d yo fc o 谢气圮i a nc l 部s i ci nc 峨mc a l l i 聊h y i nt l l e 跏加腑疗j 融z 瓦t t l ea u 山o ru s e dn l i sm e t h o dt op m o f t l i em e a n i n g so f ac l l a 鞠c t e r m o p v t h ee x p l 粕a t i o mf o rc t l a 嗽t e 船a l s ow e o ft h el im g u l a t i o ma n dp r i n c i p l f o rm e s ec l 私s i c s 卵拓c v e m 蛐t s m 跏加耽疗觑忍t w 勰o f t h es i 鲥f i c a n t i n n 懈i n b o n lt h em 咖r yo f l i t e 眦啪觚dm eh i s t o r yo f c o n 觚i 她c i 罄s i c s na i m a d eac l i a l t e r e x p l a l l a t i o nf o 岫以t i f o rm cs u c c e s so ft 量l e 咖d yo fc o 椭c i 缸c l 船s i ci l lc l a s a l w r i t i n g 锄dp 砌m 洲t h cc x e g e s i so fa n c i e mt e x t s i nc o 响c i 锄c l a s s i c s ,鹪w e i l 越 r e e da 掣e a tm a f l yo f c o n f h c i 锄c i 勰s i c sm a l e r i a i s a tl a s t ,t h ec o n 舭i 觚c l 邪s i c sn l o u g h t so fx us h e nh 鹊b e e ng r a d u a l l yd e v e l o p i n g a n dc h a i l g i n g a 舭r c o m p a r i n gm e 舶z f d 耽刀觑乃a n d d 旃坩脚毋舢如脚册船胁 c 0 ,咖比矾a d s ,f 峨w ec a i l d e r s t a i l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t m c ko fx us h e n sc o n 如c i a n c l 嬲s i c st h o u g h t s i na w o r d ,b y 锄a l y z i l l g t h e 砌加耽 ,跆z f a n d d 弱融旭脚印肠凇r f d 珊册船只w q 删k 矗矾c k f ,泐,t h i sp a p e rh 勰d e s c m ,e dx us h e n ,sc o n f u c i 锄d a s s i c sa c h i e v 锄e 吣 a n dt h o u g h t s d 6 弦旭肼凸p 2 锄脚f o 珊d 疗f 加f f wc o ,咖c 切,d 毓b e g a r it h ei n t e 鲥i o n o ft l 忙s t u d yo fc o n 舭i 觚c l 嬲s - ci nc l 私s i c a lw r i t i n g 锄di nc u r r e mc a l l i g r a p l l y ,w 1 1 i l e 砌f 胁觑乃锄b o d i e dt h ec o n 舭i a i lc l 硒s i c st l l o u g h t so fb e i n gp r t i c a l 锄dr e a l - s t i c 鹊w e n 嬲i n c o r p 0 谢c i n gb o t ht h es t _ u d yo fc o n 向c i a nc l 船s i ci nc l 鹤s i c a lw r i t i n g 卸di n c u r 陀mc a l l i 鲫h y k q w o r d 毫x u 毁吼;d 勺黪r e 州e 礤l a 凇t i o 凇o n t k f h ,e c o 咖c i n n c t a s s i 峨 砌加耽,f 船乃;t h es t i | d yo f c o 幽c i 锄c l a s s i ci nc l a s s i c a l 、v r i t - n ga i l d i nc u m n tc a l l i g m p h y 3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许慎是东汉最重要的古文经学家之一他的著作有五经异义、淮南子注、 孝经孔氏古文说和 说文解字十四卷。但现在仅存说文解字十四卷和五 经异义辑本。许慎作为文字学家,人们己耳熟能详,但其作为经学家的成就一直 以来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因为史料上关于许慎的记载太少,只有后 汉书儒林传中有几十字的简略记载,这让研究者难以入手。另一方面,许慎的 著作只有说文解字一直流传于世,其五经异义一书宋时已佚,到清后期才 有辑本出现,人们对许慎经学的关注不多。所以一直以来许慎的文字学地位远远高 于其经学地位。但是从后汉书记载来看,许慎是以其经学成就著称于世的,人 称“五经无双许叔重”,他作说文一书也是出于经学研究的需要。应该说,正如 传统学术中的小学之与经学一样,许慎的文字学也是依附于其经学的。但他的经学 成就与思想却少有人做专门研究。 对于许慎和说文解字的研究由来已久,也有许多有重大影响的成就,如清 代的说文四家等。清朝以来的相关著作多集中在对说文解字的文字学成就 进行研究。包括从注疏、流传、六书、音韵、部首、征引的角度或从说文与历 史、文化、古文字的关系等角度对说文加以研究,当然也不乏对许慎本人的生 平、文字观进行研究的。总的来说,一直以来人们的眼光大多还是关注于对说文 内部的研究,而很少从中挖掘说文与经学的关系。许慎的另一部主要著作五 经异义,宋朝已亡佚,直到清后期才出现五经异义的辑本,其中最完备的是陈 寿祺的五经异义疏证。所以对五经异义的研究更是不多,影响较大的有李学 勤的 与 等,但并没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其中所体现的许慎 的经学成就和思想。鉴于此,我认为选定许慎的经学成就与思想进行研究,仍有一 定的开拓意义。 本文从许慎牛活时代的经学背景状况及其生平经历与学识出发,对许慎的经学 地位加以肯定。并深入分析五经异义内容,从中考证许慎在经学研究中所取得 的瞩目成就;详细考证说文解字的体例与征引现象,从中总结出许慎以古为宗、 兼容今古的经学思想。 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许慎之前汉代经学的基本概况 要研究许慎的经学思想和成就,首先要看看许慎之前两汉的经学发展的基本情 况,这样的经学环境又对许慎有什么影响。 许慎之前经学在两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经学始尊、今文极盛 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经学登上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舞台,开 始了在古代中国文化学术中独尊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独领风骚的是经学中的今文 学派,一方面帮助西汉统治者维持巩固了专制地位,另一方面也在这个过程中也发 展到极盛。儒学的独尊,今文经学的极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西汉的几代 帝王。 西汉初期统治者推崇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到汉武帝继位后,他看到这种“无为 而治”的统治政策所造成的富商豪强、诸侯割据等地方势力,已经威胁到封建中央 的专制统治。于是,他开始扶持和发展包含了“大一统”、“君权神授”等思想的儒 家经学思想。任用好儒的魏其侯窦婴、武安侯田蚧为丞相、太尉,任用儒生赵绾、 王臧为御史大夫,之后又“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窦 太后去世后,武帝听从董仲舒的主张,毅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表彰六经,兴立 太学。儒家经学成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官方学术和统治工具,并且渗透到政治、法律、 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经学不但在思想上具有最高的权威,并且在政治上 成为西汉皇朝赖以统治的理论根据。 到昭帝、宣帝时,继续推行武帝独尊儒术的政策。经学经术对政治和政权的影响 进一步加深。甘露三年( 公元前5 1 年) 三月,宣帝召集诸儒在石渠阁“讲五经同异”, 最后由宣帝亲自裁决。石渠阁会议后,宣帝“复立大、小夏侯尚书、大、小戴礼, 施、孟、梁丘易,谷梁春秋”o 。这巩固了经学在官学的独尊地位,同时宣帝 亲自裁断,也标志着经学被作为统治思想的地位的确立。元帝、成帝时期,最高统 治者仍重视经术,积极倡导经学。元帝即位后,规定凡儒生只要通一经就可以免除 议书儒林传卷八十八 汉书儒林传卷八十八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终身徭役,并增立京氏易博士,在中央扩充博士弟子达干人之多,以后逐年增 多,到成帝时已达三千多人。并全国上下大量征用儒生,委以重任,朝廷公卿大多 都是儒生出身,经术和仕官密不可分。这时,皇帝下诏、群臣奏议,都要援引经文 作为依据,经学之士也常借助灾异、附会经义来进谏、议政。经学已经渗透到社会 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西汉二百余年的历史中,儒学在思想和政治中的统治地位逐步得到确立和加 强。这时的经学是以今文经学为主体,武帝立五经博士,后来至宣帝、元帝,立“十 四经”博士,皆为今文经博士。后宣帝召集诸儒在石渠阁讲论五经异同,也只限于 今文学内部,与古文学无涉。今文经学作为当时唯一的官方学术得到了长足发展。 而古文经学虽也已有传本,但或藏于秘府。或在民间流传,不立于学官。所以这个 阶段是儒学独尊,而今文经学极盛的时期。 第二阶段今古之争,古文渐盛 古文经学在西汉前期、中期就出现了,古文经学的经典依据是从地下或孔壁中 发掘出来的古本,是用先秦六国文字即所谓科斗文写的,称作古文经。主要有汉初 北平侯张苍献春秋左氏传,鲁恭王坏孔子宅所得尚书古文经、礼古经、论 语、孝经,河间献王刘德搜求到的周官、礼经、毛诗等,鲁三老所献古 孝经。但这时,古文经学只是在民间流传,其间只有河间献王刘德在封国内立过毛 诗、左氏春秋博士,朝廷的古本经典只是藏于秘府,不予示人。虽然与立于学 官的今文经学有所分歧,但是由于并没有威胁到今文经学在官学中的独尊地位,今、 古文的矛盾没有表面化,它们都按照自己的规律不断发展、强盛。 随着统治者不断抬高经学的地位,经学内部的学术也发展迅速,不但今文经学 达于鼎盛,民间流传的古文经学势力也逐步壮大。这时,古文经学便不满于仅限于 在民间流传、研习,而是也想同今文经学一样,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在政治上发挥 自己补救社会现实的作用。于是,今、古文经学之争的序幕拉开了。 今古文经学第一次正面冲突是刘歆争立古文经左传、毛诗、 古文尚书、 逸礼四家博士。哀帝建平元年( 公元前6 年) ,刘歆提出将左传、毛诗、古 文尚书、逸礼立于学官,立四经博士,遭到今文经学博士的反对,哀帝便让他 去与今文经学博士辩论。刘歆在争论中写下了著名的移让太常博士书,批判了今 文经学死守师法、抱残守缺、党同伐异的学风,而认为古文经“古文旧书,皆有征 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验,外内相应”,可以弥补今文经学的缺点。由于今文经学根深蒂固,势力深广,刘 歆虽有皇帝支持,但在政治上却仍出于劣势,并没有达到立古文四家博士的目的, 自己也被迫出外任河内太守。但是,刘歆与今文博士的这次争论,给今文经学以猛 烈的冲击,也扩大了古文经学的影响,今古文对峙的格局就此形成。 建武二年( 2 6 年) ,古文学者、尚书令韩歆上疏光武帝,请立费氏易、左氏 春秋博士。建武四年,今文经学家与古文经学家就立左氏春秋是否立于学官 展开激烈论争。其中争论最为激烈的就是梁丘易博士范升和精通左氏春秋 的古文学者陈元,由于陈元的据理力争,加上光武帝也想拉拢古文经学者,最后左 氏终于得以立于学官。由年老体弱的古文经学家李封任左氏春秋博士,不久 李封因病去世,就没再挑选古文博士,于是,左氏博士昙花一现,复遭废除。虽 然今文经学暂时维护了独尊地位,但是通过这次范升、陈元之争,也向世人展示了 古文经学强劲的发展势头,使更多的人看到了古文经学的优点,扩大了古文经学的 影响和势力,同时也得到了最高统治者有意的扶持,为古文学最终击败今文学派奠 定了基础。 明帝、章帝时,古文经学加大了发展的步伐。明、章皇帝都喜好儒术,也支持 古文经学的发展。这个时期的古文经学大师贾逵,明帝时作左氏解诂三十篇、国 语解诂二十一篇,都受到了明帝的重视,并把它们藏于秘府。而章帝也非常喜欢 贾逵之说,并下旨让贾逵找出左氏传大义优于公羊、谷梁二传之处。贾 逵于是把春秋左氏大义三十事上奏,后又作成春秋左氏长义四十一事。贾 逵的论说,遭到了公羊学家李育的非议。李育针对贾逵之作,成难左氏义 四十一事。建初四年( 7 9 年) ,二人于白虎观讨论五经异同,又往返争论了一番。白 虎观会议后,章帝又令贾逵比较尚书欧阳、大小夏侯古文的异同,和诗齐、 鲁、韩、毛的同异,并于建初八年( 8 3 年) 诏令诸儒各选高才生,传授左传、谷 梁春秋、毛诗、古文尚书。这一次今古文经学之间的争论,古文经学取得了绝 对的胜利,贾逵把古文经学引向了迅猛发展的道路,虽然官学在形式上仍然是今文 经学占主导地位,但是古文经学在学术上的势力开始超过今文经学。许慎生活时代 的经学就正是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之中的,号称“五经无双”的他在经学发展的过程 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力量。 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许慎的生平经历 关于许慎的生平事迹,历史明确的记载很少,只有后汉书儒林传有简略 记载: 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也。性淳笃。少博学经籍,马融常推敬之,时人为 之语日:“五经无双许叔重。”为郡功曹,举孝廉,再迁,除汶长。卒于家。初,慎 以五经传说臧否不同,于是撰为五经异义,又作说文解字十四篇,皆传于世 这里没有提及许慎的生年,前代很多学者如。严可均、诸可宝、陶方琦、周祖 谟、张震泽等,根据说文叙,许冲的上 书等文献考证许慎的生 年,却一直没有统一的定论。如,洪亮吉根据许冲上 书云“古文孝 经者,给事中议郎卫宏所校,皆口传,官无其说。”认为许慎必生于东汉初光武帝 建武四年( 公元2 8 年) ;诸可宝许君疑年录说:许慎之子许冲上 书时,其年龄应是三十以上,又按汉制三十而娶,次年生子来推断,该年许慎必 逾六十。许冲上 书是安帝建光元年( 公元1 2 1 年) ,以此推断,许慎 应生于光武帝建武三十年( 公元5 5 年) ;严可均许君事迹考根据说文解字后 叙作于永元十二年( 公元1 0 0 年) 认为“彼时许君不得甚少,即使未年三十,亦 必生于明帝朝( 公元5 8 7 0 年) 也。”;陶方琦许君年表根据对许慎师友贾逵、 马融的生平的考证,也认为许慎牛于明帝初年( 公元5 8 年) ;辽宁大学教授张震泽 教授许慎年谱基本同意陶方琦之说,但也认为陶说有不妥之处。后汉书许慎 传“初,慎以五经传说臧否不同,于是撰为五经异义”,陶说认为“初者, 少时也”,但张震泽教授认为“初,概指卒前之事”,有鉴与此,再印证许冲上 书,他认为许慎生于明帝永平十年( 公元6 7 年) 更为接近事实。笔者也认 为许慎生于明帝永平十年( 公元6 7 年) 之说更为可信。 根据后汉书的这段简略记载,参考张震泽许慎年谱有关内容,笔者认 为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简略了解许慎的生平经历。 其一,“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也。性淳笃。少博学经籍,马融常推敬之,时 人为之语日:五经无双许叔重。”此言其籍贯、学问品行。 8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许慎是东汉汝南召陵人。召陵为中州古邑,西汉置召陵县,隶属于汝南郡。许 冲上 书中自称“召陵万岁里公乘草莽臣冲”,这里有人认为“召陵万 岁里”即是许慎故里,但历代也有学者认为万岁里是许冲任职之所。据汉书百 官公卿表注云:“公乘者,言其得乘公家之车也。”“公乘”为武功封爵之第八级。 按秦汉军功爵制分为二十级,一级公士至八级公乘属民爵。九级以上属吏爵。东汉 皇帝发布的很多赐爵诏令,民爵都不超过八级,后汉书中明帝、顺帝、安帝的诏 令中都有“爵过公乘得移与子、若同产、同产子”之文,意思是说皇帝赐民爵超过 了公乘得级数必须转让给他的儿子、兄弟和侄儿。可见公乘是汉代民爵的最高级, 许冲只有公乘的爵位,而不是居于公乘之职,且许冲也自称“草莽臣”,表明他确是 在野的平民。所以他自言“万岁里公乘草莽臣”,那万岁里肯定是他的籍贯了。所以 许慎故里应在东汉汝南召陵万岁里,即今河南郾城县东三十里许庄村。 许慎自幼质朴淳厚,诚实善良,少时已博通经籍。据古代典籍记载,当时的儿 茹 童,一般八岁开始入小学。汉书食货志:“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记之事, 始知室家长幼之节;十五岁入大学,学先圣礼乐,而知君臣之礼。”汉书艺文 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了,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 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白虎通:“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 许慎大致也应该八岁左右进入小学,这时以识字为主,教学六书。许慎说文解 字叙:“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这正是他自己初入学途 时的真实记录。“少博通经籍”,少,当指十七八未加冠时期。这时许慎已博通各种 经书。按照当时儒生学习典籍的顺序,也就是说许慎学习两年字书后,便开始研读 诗经、孝经、论语,接着读春秋、易经、尚书、礼记以及诸子著 作。此时许慎所从之师,不得而知,但毫无疑问,所学定为今文经学。因为当时仍 旧今文经学立于学官,每个入学的儿童,所学都是今文经学。这一阶段的许慎,大 量研习今文经学,为他以后在经学的领域种博通古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建初八年( 公元8 3 年) ,白虎观会议后,章帝诏令诸儒各选高才生,传授左 传、谷粱春秋、毛诗、古文尚书。此时,许慎正好十七八岁,且“博通经籍”, 受到当时学习古文经学风潮的影响,来投师贾逵学习古文经学。至汉安帝永初四年 ( 公元1 1 0 年) ,“诏谒者刘珍及五经博士校定东观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 朱绍侯再谈汉代的民爵与史爵问题河南大学学报1 9 年4 期 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整齐脱误,是正文字。”。许冲上 书:“臣父以校书东观,教小黄 门孟生、李喜等。”这段记载正好于当时史实相符。所以得知这时许慎确也奉诏校书 东观。同时,许慎除了校书之外,还以说文给小黄门的宦官讲授。此时马融初 拜校书郎中,与许慎同在东观,这时许慎已著述多种,且年长马融二十余岁,所以 “马融常推敬之”。许慎天性淳笃,既博通今文经籍,又跟随贾逵研究古文经学多年, 对今、古文经学都有深刻、真灼的认识,东观校书又得以博览群书,使得他在著作 种博引今、古文经学,而不拘于一家。时人称其“五经无双许叔重”,以显示他在经 学中的成就。 其二,“为郡功曹,举孝廉,再迁,除汶长,卒于家。”这是简述了许慎的官历。 但这个叙述并不完整,许冲上 书:“臣父,故太尉南阁祭酒。”得知许 慎还曾任太尉南阁祭酒。 许慎为郡功曹,还可见于太平御览引汝南先贤传:“许慎为功曹,奉上 以笃义,率下以恭宽。”但许慎出任功曹的年龄记载阙失。陶方琦许君年表、诸 可宝许君疑年录根据许慎说文叙“尉律,学僮十七已上,始试讽籀书九千 字,乃得为吏。又以八体试之,郡移太史,并课最者以为尚书史,书或不正,辄举 劾之”这一段话,认为许慎为郡功曹在从贾逵为师之前。但我们认为许慎为郡功曹 之时,年龄不应该太小,不会在从贾逵师之前。汉代功曹,掌管一郡官吏选拔和政 务。如续汉百官志“郡有功曹史,主选署功劳”。应劭汉官仪“督邮功曹,郡 之极位”。后汉书陈禅传:“仕郡功曹,举善黜恶,为邦内所畏。”可见,居功曹 之职的人,在郡内是威望极高的。而许慎为功曹“奉上以笃义,率下以恭宽”,肯定 受到郡内人民的称赞。这样的重任和威望不是一个弱冠的少年所能担承的。 许慎举孝廉的年龄也不可考,陶方琦认为是在和帝永元二年( 公元9 0 年) ,诸 可宝认为是在章帝建初五年( 公元8 0 年) ,各说不一。但史籍有明确记载,和帝年 间,崔瑗上书请求取消“孝廉皆限年三十”圆之制,许慎举孝廉之时,恰有限年三十 的制度,所以我们可以肯定许慎举孝廉肯定是在三十岁之后,但凭许慎在当时的学 识和知名度,他举察孝廉也不会太晚。汉宫仪记载:“建初八年十一月己未,诏 书辟士四科:一日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一日经明行修,能任博士;二日明晓法律, 后汉书安帝纪卷五 后汉书引崔氏家传) 1 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足以决疑;三日能案章覆问,文任御史;四日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照奸,勇 足决断,才任三甫令。皆存孝悌清公之行。自今以后,审四科辟召及刺史、二千石 察举茂才尤异孝廉吏。务实校试以职有非其人,不习曹事,正举者故不以实法。” 这个诏令正是在各郡国荐举孝廉时下达的,许慎能够被举为孝廉,足见他品德才学 出众。 由于品学出众,举孝廉之后,许慎被辟为太尉南阁祭酒。太尉是三公之一,祭 酒是官职名。后汉书百官志二注引胡广日:“官名祭酒,皆一位之元长者也。 古礼,宾客得主人馔,则老者一人举酒以祭于地,旧说以为示有先。”卫宏汉官旧 仪:“令丞相设四科之辟,以博士异德名士。第一科日德行高妙,志节清白,补西 曹南阁祭酒。”太尉南阁祭酒,即段玉裁所谓“太尉府掾曹出入南阁者之首领也”。 按当时通例,举孝廉后即入京任职,许慎由郡功曹举孝廉后,直接补太尉南阁祭酒。 这时,许慎接触到更多博士、儒生,为他后来在著述中搏采众家打下了基础。 “再迁,除汶长,卒于家”,学者一般认为是在许慎任南阁祭酒之后。这时,浒 慎年事已高,并且一直潜心治学,仕途陌生,又体弱多病,没有出任汶长一职,返 回家乡,卒于故里。所以许冲称“臣父,故太尉南阁祭酒”,而没有称“汶长”。 其三,“初,慎以五经传说臧否不同,于是撰为五经异义,又作说文解字 十四篇,皆传于世。”这是说得许慎的著述成就。 许慎的著作,得以流传到今天的只有说文解字十四卷。五经异义一撼 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经籍志等都有著录,共十卷, 但宋朝就已亡佚,清朝陈寿祺对其辑录并著有五经异议疏证三卷。 除此之外,许慎著述可考者还有:孝经孔氏古文说一卷:淮南鸿烈间诂 二十卷,民国叶德辉有辑本二卷,清黄爽有淮南鸿烈一卷辑本,清蒋日豫有许 叔重淮南子注一卷辑本;清王仁俊辑有五经通义一卷和汉书许义一卷; 另外,许慎对论语、离骚或亦有注。 此中,说文解字和五经异义是许慎精力之作,说文包六艺群书之训 诂,异义刊古今经学之异说。对当世和后代都产生深远影响,也为他赢得“五经 无双”之誉。 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卷三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三五经异义的出现及其经学意义 ( 一) 五经异义的写作的背景 汉代经学经历了一个由今文独尊到今古并争最终今古合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 中,今古文经学融合的潜流一直存在着,古文经在西汉初出土之时,作为难得可贵 的文献资料,今文经学家并不排斥古文经学。他们出于更好地建构其学术体系的需 要,也较多地采获借用古文经文。如,伏生地门徒张生、欧阳生等人所作的尚书 大传,主要论今文2 9 篇,但其中也论及九共、释命等属于古文尚书的 篇目。大戴礼记中的投壶、诸侯罄庙,小戴礼记中的奔丧、投壶 毋 等篇目,即是取自礼古经的。到西汉中后期古文经学初兴之际,今文经学家也 有研习传播古文经学者,如萧望之治齐诗而善左传,刘向治谷梁传亦善 左传,尹更始并传左传、谷梁传。 这时的今古文融合只是经学研习中的个别现象,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而且, 这些今文经学家能够包纳古文经的内容,多是出于更好的建构今文经学的体系,是 在古文经学不威胁今文经学地位的前提下进行的,当古文经学的势力兴盛之时,今 文经学家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便不再用这种包容的态度来对待古文经了。所以, 西汉时期,今文经学家可以古文经的内容为己所用,但是并不能让今、古文经走向 合流。而到东汉时,古文经学大盛,今、古经学合流的走势,在古文经学大师的推 动下渐渐明朗。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今、古经学融合是外部社会环境的需要。东汉政权是以豪强地主为基干 的封建政权,这个时候,豪强地主的政治经济势力逐渐膨胀,他们控制封建国家政 权,政治腐败,黑暗。察举、征辟等选官制度被豪强利用为自己扩大势力的手段, 读经已经不是进仕最有效的途径,而且今文经学的学说在解决东汉社会问题中也显 得苍白无力。经学的政治地位已然下降,居于官学之位的今文经学不可避免的开始 走向衰弱。而此时古文经学此时正处于兴盛时期,古文经学的学风一向严谨朴实, 王承略郑玄与今古文经学) ,齐鲁书社,2 0 舛第l 版,2 3 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偏重文字训诂、注重名物诠释,这是它异于今文经学的优点,却也使得古文经学失 于参政性不高。作为封建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的思想依赖,这时的经学已不能够缓 和社会矛盾,社会需要经学在发展中找到突破,以适应现实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 东汉的经学家主动地开始突破今、古派别的门户之见,走上融合的道路,以期找到 有效缓和社会矛盾的思想依据。 其次,今、古文经学走向融合也是经学内部发展的必然。今文经学由于长时间 居于官学之位,它的学说一直被人不厌其烦地附会说解。到东汉时期,今文经学已 经发展到了极盛,章句繁杂,支离散漫,毫无统绪;其说解也随心所欲,自相矛盾, 破绽百出;师法、家法规定极严,一经之内有数家之说,门户森严,不相沟通,严 重地束缚着人们的思想。而古文经学则以其简明的训诂,严谨朴实的学风在东汉官 学之外盛行,也想在官学中争得一席之地,于是和今文经学产生了持久的论争,今 古经学的优劣得到比较。古文经学为了进一步发展学说,扩大自己学说的影响势力, 争得官学地位,于是在比较之后择善而从,吸纳今文经学中的合理内容,为己所用。 所以,作为后来兴盛的古文经学,为了完善自己的学说,扩大经派的影响,主动地 进行今、古文经的融合,是经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再次,东汉时期大多古文经学家兼通今古文经,是今、古文经学合流不可缺少 的条件。若想进行今古文经学融合的工作,那么经学家们必须要对今文经学和古文 经学都有较深入的研究,才有可能进行融合的工作。东汉时仍是今文经学居于官学 之位,今文经学人人得而学之,人们识字读经大多是从今文入手的。东汉的古文经 学大师多是学贯五经,兼通今古。如“扬雄则称无所不见,杜林则称博洽多闻, 桓谭则称博学多通,贾逵则问事不休,马融则才高博洽自余班固、 崔驷、张衡、蔡邕之伦,并弘览博达,高文瞻学。”。古文大师贾逵从父受左氏春 秋、国语、周官、古文尚书,毛诗等古文经,同时他还“以大夏侯尚 书教授,虽为古学,兼通五家谷梁之说”。力排谶纬的古文经学家尹敏“初 习欧阳尚书,后受古文尚书,兼善毛诗、谷梁、左氏春秋”。桓谭“遍 习五经,皆诂训大义,不为章句,能文章,尤好古学”。回古文经学家这种博学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伪经传于通学成于郑玄考,三联书店,1 9 9 8 年,1 7 4 页 后汉节郑范陈贾张列传 卷三十六 后汉书儒林传卷七十九上 后汉书桓谭冯衍列传卷二十八上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兼通的传统,相对于今文经学的抱旧守缺,僵化繁琐,是一种巨大的学术优势,这 正是古文经学家能促使今古经学走向融合的学术基础。 同时,古文经学家对谶纬的态度也逐步发生转变。自从刘歆开创古文经学一派, 到东汉初年,大多古文经学大师都旗帜鲜明地反对谶纬。桓谭、郑兴、尹敏等都因 反对谶纬不得高升。而与此相反的是,自谶纬出现以来,上自历代皇帝,下至今文 经师无不笃信、称引谶纬。中元元年( 公元5 6 年) 光武帝宣布图谶于天下,而明帝、 章帝皆述祖不改,使谶纬成为彻底的官学。时风如此,古文经学为了自身的生存和 发展,鉴于桓谭、郑兴、尹敏等人持对立态度的后果,就不得不变得现实一些,重 新考虑确定与谶纬的关系。明智的古文学家如贾逵等,选择了利用谶纬、附会谶纬 的方法。永平年间,贾逵就论说了左传与谶纬诸多相合之处,引起了明帝的注 意,章帝时,贾逵又上奏章,例述左传在印证图谶方面优于 公羊谷梁二 传。古文经家对谶纬之学的介入,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清除了谶纬中简单粗糙的神 学说教,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古文经学在政治上的影响,推动了今古文的融合。 建初四年( 公元7 9 年) ,章帝采纳校书郎杨终的建议,召开白虎观会议,试图 通过讲论五经异同,统一儒家学说。参加会议的有丁鸿、诫封、李育、鲁恭、贾逵、 班固等今、古文经学两派的名儒,而班固奉旨撰集的白虎通中,即有今文学的 观点、有谶纬学的思想,又有毛诗、古文尚书、周礼等古文经学的一些说 法,并以贾逵所概括的左氏体现出来的君父之义作为指导思想,。它是今古文经 学及谶纬走向统一和合流的产物。白虎观会议后,古文经学影响有所增强,同时, 也让古文经学家们看到了今古经融合的前景,为今古文学合流铺平了道路。 许慎作为贾逵的学生,正是在这样一种经学环境中开始他的学术活动,他的主 要著作五经异义、说文解字既有这个时代的特点,也推动了经学融合的进一 步发展。 ( 二) 五经异义的写作时间、原因 五经异义撰于何时,无明文记载。 五经传说臧否不同,于是撰为五经异义, 但后汉书儒林传记载“初,慎以 又作说文解字十四篇,皆传于世。” 参见张涛经学与汉代社会 。河北人民出版社,2 1 年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根据这个记载我们可以推断异义成书在说文之前,这是毫无疑问的。 据许慎说文叙:“粤在永元,困顿之年,孟陬之月,朔日甲申。”年份在六 十甲子的“子”上叫“困顿”,而和帝永元十二年正是庚子年,这一年是公元1 0 0 年; 盂陬为正月,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卸货平台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度韩城矿业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8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第二批招聘高校毕业生调剂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山东威海市乳山鑫蜜客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招聘书记员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长虹新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装调工等岗位3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人保财险嘉兴市分公司社会招聘3人(浙江)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国机集团总部社会招聘1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地铁岗前安全培训课件
- 地铁基坑汛期安全培训课件
- 《构成设计基础》全套教学课件
- 项目初步验收汇报
- 2025年山东省济宁市电工等级低压电工作业(应急管理厅)真题(含答案)
- otc药品管理办法
- 康复医学科病历书写规范与质量控制
- 商用厨房设计汇报
- 战术搜索教学课件
-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测试卷及答案(含四题)
- Linux操作系统基础任务式教程(慕课版)课件 任务4 使用Linux操作系统中的硬盘
- 自控系统报警管理制度
- 口腔服务5S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