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专业论文)论声乐演唱中的形象思维.pdf_第1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论声乐演唱中的形象思维.pdf_第2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论声乐演唱中的形象思维.pdf_第3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论声乐演唱中的形象思维.pdf_第4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论声乐演唱中的形象思维.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摘要 在歌唱教学中运用创造想象与形象思维这点石成金的科学方法,激起学生对作品的情趣感 知,叩击情感,打动心灵,调动其理解、体验等心理能力,培育学生健全歌曲演唱的审美心理结 构,使学生在歌曲演唱过程中孕育、体验,创造歌声美,不但能演唱教授过的歌曲,更能具备驾 驭歌曲,继续开拓思维,再创更新、更美的歌声的能力。 一个好的歌者,应该根据主观意愿随意变化音色以此调整发声状态和创造歌曲意境的能力。 创造想象与形象思维这种巨大的心理潜能,一旦被挖掘出来,就会变成歌唱艺术巨大的创造力。 关键词: 形象思维 重要性想象力二度创作 一2 a b s t ra c t m a k e su s eo fi ns a n gt e a c h i n gt h ec r e a t i o nt h i n k st h ee l e p h a n ta n di m a g e t h o u g h tt h i sg o l d e n s c i e n c em e t h o d ,a r i s e st h es t u d e n tt of e e l st ok n o wt ot h ei n t e r e s t i n ga s p e c to ft h ew o r k ,s h o te m o t i o n , m o v et h em i n d ,t r a n s f e ri t sc o m p r e h e n s i o na n de x p e r i e n c e $ p e r s o n a l l ye r e m e n t a ls t a t ea b i l i t y , g r o w t h es o u n ds o n gi ns t u d e n ts i n g so ns t a g eo fa p p r e c i a t eb e a u t yt h em e n t a ls t a t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m a k e s t u d e n t c o n c e i v e ,e x p e r i e n c e sp e r s o n a l l y i n s o n gs a n g o n s t a g ep r o c e s s ,c r e a t e t h e s t a g i n g i s b e a u t i f u l ,n o to n l yc a ns i n go ns t a g et h ep r o f e s s o ro v e ro fs o n g ,b u te v e nc a l lh a v et h eh i g ha n dd i f f i c u l t s o n go fc o n t r o l ,e x p a n dt h et h o u g h tc o n t i n u o u s l y ,t h e nc r e a t e st h ea b i l i t yo ft h er e n e w a l , m o r eb e a u t i f u l s m g m g ag o o ds i n g e rs h o u l da c ta c c o r d i n gt oz h es u b j e c t i v ew i s ht oc h a n g et h et i m b r ea tw i l lb yt h i s a d j u s t m e n ts o u n dp r o d u c t i o nc o n d i t i o na n dc r e a t i o ns o n gi d e a l c o n d i t i o na b i l i t y c r e a t i o ni m a g i n a t i o n a n dt h i n k i n gi ni m a g e s ,t h i sk i n do f h u g ep s y c h o l o g yp o t w n t i a l ,o n c ei su n e a r t h e d ,w i l lt u ms i n g sz h e a r t i s t i ch u g ec r e a t i v i t y t h ek e yw o r d :t h i n g k i n gi ni m a g e s ,i m p o r t a n c e ,i m a g i n a t i o n ,s e c o n dc r e a t i o n 3 序言 优秀的声乐作品之所以能够感染人、激动人,唤起人们的感情,陶冶人的心灵,净化人 们的灵魂。正是由于形象思维的过程中思维主体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在演唱中运用 形象思维,充分发挥想象能力,能使演唱者更加充分的理解作品、从而激发情感、打动心灵、 体验意境。培育演唱者的演唱审美心理结构,使演唱者在歌曲演唱过程更容易掌握歌曲表达 的情感,创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以达到作品的二度创作。 一、音乐形象思维 1 形象思维的定义和内容 形象思维是指思维活动自始至终都结合着具体生动的形象。形象思维是人类最基本的思维方 式。在人类的认识中,一切认识都是从最初的形象认识、形象记忆、形象思维开始的。 形象思维又称为艺术思维,而艺术都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们的思想感 情的,音乐也是如此。但音乐又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它不可能像绘画、雕塑、舞蹈、戏剧、影 视那样,给观众一个具体可以感知的形象,相对于它们而言,音乐是一种抽象的看不见又摸不着 的艺术,就像著名的哲人别林斯基说过:“艺术是寓于形象的思维”。艺术家运用形象思维把已观 察到的、经历过的印象和情感体验,在大脑中复现,让想象和联想多方面的展开,再运用音乐语 言或文学语言去塑造艺术形象。这个运用想象和联想的思维方式就是形象思维。 2形象思维在音乐中的特点 每一种艺术都是通过它特有的形式来影响人们的感知,比如舞蹈、绘画都是可以通过视觉直 接感受的。它能给人一个较为具体而又生动的形象,而音乐中的形象则不是如此。 一方面,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形象完全是通过听觉领域发生作用的,只有通过听觉才 引起人们的联想,产生共鸣,从而得到具体形象的感受,这种感受不是具体的、完整的,而是一 种情绪,种意念。“音乐没有现存的范本,没有使作品有所凭依的素材”音乐只能以音响为手 段,把创作者的情绪和意念表现出来,凝结成为一个足以表现感受和认识,并产生一个具有丰富 而全面的内容和生动活泼的音乐形象。冈此,听众也只能从音响中感受它,从而通过联想和意 象进行再创造。尽管对艺术形象的感受还取决丁音乐观众的艺术水平和生活经验,但思维主体要 创造音乐形象或要获得音乐形象,只能首先通过音响去诉诸丁i 听觉,才可以进行联想利想象,形 成审美意象,从而进行雨创造。 另一方面,在音乐的形象思维过科中,要想获得具体可感的音乐形象,必须有机地组织音响 塑造音乐形象,充分运川没有具体、i 卉i 定、明确的音响概念,灵活调动音响的高低、长短、抑扬 汉斯力克菪论音乐的天,杨业冶详,人民啬乐版礼,p 1 0 4 贝。 5 - 顿扮和音质的柔刚、音色的浓淡明暗以及排列的连断、疏密、彼此交替、交叠的多声部织体安排 等等来进行音乐中的形象塑造,从具体音响的形象思维扩展到音乐艺术表现的形象思维。 3 声乐艺术中的思维 注意、感知、记忆等是思维的基础,但想象和思维几乎是不可分的,思维的过程几乎处处离 不开想象,想象当中也同时进行着思维。思维虽然也是主观对客观的认识,但和感知不在一个层 次上。它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精练和概括的反映,经过思维,头脑中反映出的是事物的本 质和有关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声乐艺术活动,无论是学习、练习、排演、教学、科研都离不开思维,其中继承前人的艺术 成就、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离不开思维,解决声乐活动中的难题离不开思维,自己在艺术上的创 造就更离不开思维,所以思维和创造的关系是:创造是思维和实践的结果,思维伴随着创造的过 程。 普通心理学认为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在音乐心理学中我们认为:除了语言 这个思维的工具外,音乐本身也是思维的工具,作曲家在思维过程中进行交响乐的创作时,思维 借助的工具是音符,想象的是未来音乐的音响效果,即使创作的是声乐作品,在想象和思维中音 乐这个工具和它的形象也同样起着半边天一样不可缺少的作用。声乐演员在运用思维记忆歌曲、 处理歌曲时,思维中的语言符号都是和音符紧紧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的。思维中既有语言的意 义,又有音乐的意义。如果在歌曲中有一大段音乐只有一个感叹词:“啊! ”那在想象和思维中就 只有音符和想象作为工具了。生活中的母语作为思维和交流的工具在民族和地区之间有很大的差 异性和隔阂性,而音乐作为思维和交流的】:具,虽也有民族和地域的特点,但在理解、交流上却 是全人类相通的。我们往往称音乐为“音乐语言”,这种语言无论天南海北都是无须翻译的。所 以是全世界音乐家和音乐欣赏者( 包括声乐家和声乐欣赏者) 共同使用的思维和交流的工具。 思维的全部过程和所有种类几乎都和声乐艺术的各种活动紧密联系着。同时也无不带着声乐 艺术的特点。 ( 1 ) 分析和综合 在卢乐艺术活动中,川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进行思维的对象有二个方面:首先以分析、综合的 方法研究歌唱土体的各级系统。研究各个系统含有哪些要素,以及这些要素有什么不同的功能。 对任何一个系统所进行的分析,都是冈系统之内的各个要素存着差异性,不川分析的方法就不能 一个个地玄认识它们。但分析并不是割裂它1 、j ,所以进行分析以后还要进行综合,研究歌曲中某 个系统的整体功能的控制、凋擎、变化的条彳,l :。歌唱当中出现了技术性的凼难的,就要j i j 对系统 6 整体功能和各要素性能的认识来分析有关系统和系统之间、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找出 调整系统关系的起始点其次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对客体进行研究。如乐谱,一部声乐作品是由 词和曲组成的。词本身又是个二级系统,它又由段落组成,段落又由句组成,句又又由单词组 成曲子的结构就复杂多了。横向的、随时间推移进行的分析是部分,部分之下是乐段,乐段 的下级是乐句,然后再分成乐节和动机。横向的还包括和声布局,全曲的布局是个大系统,按 传统古典风格,每个完全终止前又是个小系统,每个非完全终止前又是更小的系统。纵向地讲: 和声的最小系统是和弦只要不分解就必须纵向地分析,分析到最小的因素音符在和弦中的地 位。复调音乐不但也有和声,还有纵向的声部之间的关系。所以音乐都有“织体”这个概念,而 织体的研究是横、纵交织的。再如观众( 听众) 也是一个客体系统。观众的组成是由各个特点不 同的部分组成的。他们的共性是都想来欣赏音乐,特性是因知识结构和经历背景的不同对音乐有 不同的口味。每个部分中还可因年龄分成不同的层次进行分析研究。第三是用分析、综合的方法 对主、客体共同组成的系统进行研究。如演出活动是由演员、观众、演出场所的管理和服务三个 要素组成的。三个方面的不同的素质、状态的不同组合对演出的效果会有不同的影响。作词、作 曲( 含改编) 和演员组成了创作、表演的系统。这三者各自的性质以及工作与合作的状态,也决 定和影响着提供声乐表演成品的质量。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系统,声乐艺术中间的事物也不例外。 刘任何一个系统进行研究都需要分析和综合。 ( 2 ) 比较 “比较”这个思维的方法,实际也在分析和综合的大范畴之中,因为它对于声乐活动有着重 要性和相对独立性。 声乐的欣赏者和评论家必须用比较的方法来鉴别不同的声乐作品的表演。这种比较有两种意 义;第一种是在不同民族、地域、不同种类、不同时代之间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共性和特性,阱 便加强它们的交流,促进他们的发展。比较音乐学就是在这方面研究中建立起来的学科。第二科 是在不同的演山质量之间进行比较。好与较好、较好与优秀、好与著,某个人今天的演唱和过去 的演唱相比是进步还是倒退,都是比较相对而言的。这种比较可以作为思考、判断问题的依据, 开阔人的艺术视野,明确进步的方向。 在声乐的教学币i 学习当中,思维和实践一直伴随在一起,而比较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有芬 的方法。老师在教学中当然可以川示范或音像制品告诉学生什么是止确的,什么是优秀的。但导 生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循序渐时。那么在逐渐进步的过程中如何明确当前的坐标,校准一卜- 一步 的航向呢? 比较就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如果把本学期考试演唱的录像和上一学j j 的相比较,纠 一7 析它们的一致性和区别,师生都看到了原来的优点的巩固、保持以及新的进步,那就会增加信心, 提高学习和积极性。如果发现退步了,那就要一起找出原因,在以后的学习中改变不良的趋势。 在同一节课上,学生这一遍唱的效果和上一遍唱的效果也有个比较问题,这种比较尤其需要音响 和躯体有关部位感觉的记忆,师生如果一致认为后者比前者好,是比较正确的一遍,那学生就会 以这一遍的感觉为蓝本,在教师的启发下,一遍一遍地模仿、重复这种感觉,以便形成下意识的 习惯、自动化的动作。声乐比赛更要依赖于比较的方法去思维,以便在评判中打分准确,公平地 确定胜负。 无论在哪种思维中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事物,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标准的统一和稳定。不 然比较就失去了意义。 对于动作的想象,其实也是一种形象思维。当然,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形象思维无不止于此。 如:在演唱一种回忆的内容时,头脑中应出现儿时家乡的茅屋、老树或逝去的亲人、分别已久的 妻子等形象;如果艺术歌曲的演口昌没有布景、道具,昌的人就要构思出具体、生动的环境形象, 并经过思维逐步完善,改进这种形象,再如:音乐和词义本身也构成鲜明的形象。如在舒伯特的 歌曲鳟鱼的伴奏音乐中,一直贯穿着活泼的小鱼戏水的生动的形象。他的歌曲菩提树的 伴奏中,不时出现的快速六度音程三连音的进行,就像是树叶被风吹动的沙沙声。他的另一首歌 曲魔王的钢琴音乐描写出生动的马蹄急速奔跑的声音,音色往往也让人产生联想。如我们把 听觉和视觉联系在一起,有人把歌唱的声音形容成“亮的”、“暗的”,把大调说成“明朗的白天”, 小调形容成温柔的黄昏或宁静的夜晚,把和弦和各种色彩联系起来。也有人把声音音色和触感联 系起来。如“这个人的声音很浓”、“哪个人的声音很硬”等等。 二、形象思维对演唱的重要影响 1 演唱状态中心理境界的特点 音乐是表演艺术,优秀的演唱者必须要有较高的思想和艺术修养,对生活、对音乐有深刻的 理解,有较深的艺术造诣利较高的演口昌技巧,才能通过表情将白己心灵的感受川只有丰富色彩利 特有风格的美妙声音,去打动听众的心,使之留下深刻的印象。 演唱者对作品内容进行分析、理解和情感体验,通过大脑的想象和联想,并川歌卢玄表达作 8 品的内容、思想感情,这就形成了演唱状态中的心理境界。每一首歌曲特定的主题内容、表现形 式和歌唱音响,都会形成特有的心理境界,演唱状态中的心理境界是一个独立的、多维的、有机 的整体。 演唱状态中心理境界的独立性是指相对于演唱环境而言的一个不受现场因素干扰和支配的, 由演唱者通过特有的手段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所营造出来的心理氛围。演唱者全身心的投入和至 真至纯的心境与丰富的演唱经验,是保持其独立性的重要条件。完美的心理氛围能使演唱者和观 众的思想脱离现实环境因素的束缚,进入到歌曲所创造的境界之中,形成强烈的境界感,从而产 生艺术魅力。 演唱状态中心理境界的多维性是指心理境界在虚拟的空间形态上存在着复杂性。点、线、面、 体行进中的渐变和运动以及意识的形态,形成了一个超越时空和习惯思维的空间构架。这些都是 由于音乐旋律的抽象性、音响刺激的非直观性和音乐特有的逻辑特征所决定的。它在人的心目中 留下想象的空间和发展的余地,提供时空联想的最大可能。多种空间形态并存,这正是声乐创作、 歌唱表演、接受欣赏更能发挥创造性的重要因素。 演唱状态中心理境界的有机性是指演唱技巧、处理手法、舞台表演和歌唱音响之间的完美统 一。歌曲的演唱是使作品从歌词、乐曲转而成为音响形态的重要阶段和唯一途径。其演唱必须是 在歌曲作品基础之上,通过演唱技巧和处理方法,形成一个属于歌曲意境和情感的音响形态,使 之成为一个高度统一和谐、优美完善的艺术整体。任何环节所在的缺陷,都会造成对心理境界感 觉的破坏。 2 形象思维在演唱中的作用 在演唱艺术中运用形象思维是极其重要的。如果脱离了形象思维音乐的一切手段它的音 调、节奏、和卢与音色都只不过是音响的无生命的堆砌而己。在演唱过科中,无论是情感的体验, 还是理性的认识,都离不开形象思维的冈素。 具体的讲,演唱者在准备一首首歌曲时,首先对音乐作品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准确的理解 和领会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细致地分析歌词内容和曲谱,剖析得越深刻越细致,演唱 者的艺术构思就会越准确越丰满。与此同时,演唱者已经卜意识地进行了形象思维活动,随着歌 曲优关的旋律,不知不觉地就开始了丰富的想象。其次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也离不开形象思维 的冈素。情来自形象,形象逼真,情感也就生动,形象不准确,感情就会产生火误。歌曲中所描 9 写的形象是客观事物的形象,演唱时必须使主观与客观形象相吻合,否则,演唱者在塑造音乐形 象时就会失去分寸,若过分夸张,就没有真实感;若不够,就显得呆板,缺少神韵,感染不了听 众。所以,在唱情时必须注意感情是否真切,是否符合声乐作品的形象要求。以歌曲小二黑结 婚为例,第一乐段从首句“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到“站也站不定,坐也坐不安,背着 了我的娘,来洗衣衫”。不到3 0 小节的音乐就把小芹等待二黑哥开会回来的焦急心情刻画得淋离 尽致。演唱者若能把这种情绪和情境演唱出来,那么,一个朴实、纯情的农家少女神采就形象地 凸现出来了。 这是一个由理性认识进入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激发情感体验的创作思维过程。这个创作思维 活动,使演唱者脑子里有情有物,有了一个栩栩如生的音乐艺术形象。在这个创作思维过程中, 情感体验得到了升华,激发了演口昌者的灵感。此时,演唱者已经完全沉侵在歌曲的意境之中,声 情并茂的歌声促使听众与演唱者发生了心灵感应般的情绪感染,所谓感情随歌而动,情绪随歌而 起,听众也从中真正欣赏到了歌唱的艺术,获得了心理、情感上不同程度的满足。 归其原因,正是因为歌曲内容和旋律给演唱者显示了一个鲜明生动的情感形象,从而激发了 演唱者的联想、想象、情感体验等情感反应。联想和想象属于形象思维,而在艺术中,起着最积 极和主导作用的就是想象,因为,演唱者在演绎声乐作品的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形象思维活动, 创造性的想象和联想,从而“以情带声”淋漓尽尽致的发挥了歌唱的艺术魅力,把音乐形象塑造 的鲜明生动、丰满感人。所以说,在歌唱艺术中充分运用形象思维是极其重要的。 3 “创造想象与形象思维”是歌唱表演的心理动力 “想象与思维”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高级阶段,是改造就世界、创造新世界的动力。人类的想象 与思维能力越强、创造力也就越大。在歌唱中,应该时刻伴随着创造想象和思维活动。 例如:歌手在演唱牧歌时,根据歌词描绘的意境,在想象晴朗的天空中,一片片低低漂 浮的白云覆盖着一望无边的绿油油的草原,一簇簇白皑皑的羊群在草原上缓慢地游戏。天上的蓝 天、白云利地上的绿草、羊群相互映衬,有静有动,一副j 。静、祥和、色彩鲜明的人白然美丽的 画卷仿佛在眼前出现。进而,触景生情,抒发牧人对美丽人口然的热爱之情。歌手的想象,还可 以超山歌词规定的意境,创造性地添上远山、近水、田l 光及牧人骑马放牧的画面。歌手有了创造 想象,容易使白己陶醉在想象的意境之中,尽情地住歌声中抒发白己的感情,丁是,情景交融, 声情并茂的歌唱艺术效果便白然地产生出来。 1 0 一 想象具有超前性和超现实性。由现实创造意境,不一定是歌手见过的自然景观的表象,对蓝 天、白云、草原、羊群的表象记忆,只是创造想象的依据,而不是它的翻版。创造想象的形象越 鲜明,艺术创作的效果也就越感人 同想象紧密联系的心理活动思维,是人的认识的更高级、更复杂的理性阶段人的恩维 可以间接概括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它的内在联系,所以,思维过程同想象过程、联想过程是不可分 的。 创造想象是一种严格的构思过程,而形象思维,则是实现构思达到目的手段。例如:歌手在 学唱中,对所学的某一种唱法,事先在声音的效果和发声的概念上有所构思。学习美声唱法,声 音的艺术形象就必须是通畅的、圆润的、明亮的、结实的、轻松的、灵活的、纯净的、柔和的。 对美声唱法声音形象的认识,可以通过美声歌唱大师演口昌的声音效果在听觉表象记忆中获得。为 了使自己能学出美声规范的声音,歌手必须依靠创造想象,去构思符合自己嗓音条件的声音形象: 在高、中、低三个不同声部中先要确定自己属于哪一个声部;在抒情、抒情一戏剧、戏剧这三个 不同的嗓音条件里,确认出自己符合什么条件。这样才能根据嗓音条件,唱出自己的声音特色。 创造想象设计的声乐蓝图,必须在形象思维的指挥下去施工、去完成,因此可以说,创造想象是 “设计师”,形象思维是“工程师”。 歌唱艺术的表现方法,是复杂的技术与艺术综合的产物,无论是技术的或艺术的表演方法, 都具有各自独立的心理特征和生理规律,同时又彼此联系、相互协调。例如:科学的发声,必须 在歌唱“发声三要素”( 呼吸、发音、共鸣) 的对立、统一、平衡的关系中建立、产生。歌手要 在较长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思维,对错误的发声与正确的发声进行比较,从“发声三要素” 的关系中分析错误发生的原因,用正确的发声方法进行解决。这就是学唱中的“动脑筋”。 人的思维速度高得惊人,比电波与光波快得多。思维高速的运动性,能使人的生理在刹那间 产生反应。发声时,在思维的指挥下,能使气息按歌手的意愿迅速下沉,声音能立即上翻。无论 是气息的“下沉”还是声音的“上翻”,这种快速反应,都是形象思维运动的结果,使生理机能 在改变音域、音量、音色、语音、情感、动作方面,表现出令人吃惊的能力。 创造想象与形象思维,这种巨人的心理潜能,一口被歌手挖掘出来,就会变成歌唱艺术巨大 的创造力。 三、提高形象思维能力进行声乐二度创作 歌曲的内容划定了一个基本的情景范围,旋律又以特有的方式加以演绎,形成心理境界的基 本结构,演唱以音响的手段使之具体化,并以此来刺激人的听觉,使人的思维飞离自身和所处的 场所,投入到歌曲和演唱所划定的情景之中,去感受声乐的音响美,去完善心理的境界美。 1 通过音乐的表象培养直觉能力。 人们对各种事物的感知能力是形象思维的基础,只有丰富的表象积累才能为形象思维提供广 阔的天地。知觉的范围很广,如视觉、听觉、触觉等。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感受音乐的高低、长 短、强弱、音色、旋律、音程、和声、调式和曲式等,用已具备的欣赏经验去联想、想象、体会、 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表现形式对提高直觉能力有根大帮助,可以促进形象思维的 发展。 音乐的表象积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各种音乐要素,如旋律、节奏、音色、和声等的 表象积累,二是对各种音乐作品的表象积累,演唱者之所以能够进行一次创作,和他有着丰富的 音乐作品表象积累有很重要的关系。加强音乐体验、感悟和积累,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 有潜移默化和不可估量的作用。 心理学家指出:外界刺激物对视觉刺激作用停止后,“在记忆中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称 为记忆表象或简称表象表象所反应的通常仅是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一些主要的特征。” 歌唱者正是凭借“表象与联想”来间接地控制、调整歌唱器官的运动,使演奏自身乐器成为 可能。 从客观的角度讲,人是无法观察自身器官的内部的构造状态。但是,人在歌唱发卢时,义必 须调整和操纵这些器官的活动,机械地操纵、控制,主动进行生理上的调整,将给歌唱发声制造 许多麻烦和障碍,有的生理操纵是根本无效的,唱出来的声音往往不尽人意。歌唱者应该明白: 良好的声音效果,永远是心理活动与生理活动有机的密切配合的产物。止如沈湘教授指出的那样: “歌唱发卢不是力气活,光凭劲足唱不好的”。 声乐教师应该通过教学的语言,使学生在头脑中产生某些“表象”,然,| 亓经过“联想”这一 心理过程,去观察利调整白身的乐器。 ,1 2 2 培养联想、想象力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联想和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主要思维方式。作曲家创作音乐作品的过程,首先是一个形象思维 的过程,在他头脑中最先出现他感兴趣的形象,然后通过他的想象力和联想力,运用音乐语言和 音乐表现技巧最终创作而成。 什么是“联想”昵? 心理学家说“回忆常常以联想的形式出现。由当前感知的事物回忆起有 关的另一件事,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起另一件事物,都是联想。”在联想的心理活动中“接 近联想”和“相似联想”对声乐学习最有帮助。 沈湘教授在声乐课时曾经讲过:“人的歌唱器官是个小瓶儿扣大瓶儿的感觉,软口 盖上方的鼻咽腔,象个倒悬的小圆瓶,瓶口朝下,口咽腔象个槽,声带象啤酒瓶的盖, 从声带往下就象个大啤酒瓶,横膈膜就是瓶底。沈先生的提示,恰恰运用了心理学的方法, 将“瓶子”、“槽”、“问号”通过“表象与联想”,使学生建立形状相似的歌唱空间。只要学生能 随教师语言的启发,形成“表象与联想”的心理活动,这种呼吸与共鸣相连的空间就会出现。 当我们演唱一首音乐作品时,也必然要沿着作曲家为我们创作的音乐形象出发,去探寻作曲 家创作时的形象原型。尽管很遗憾,由于音乐的不确定性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我们往往不能,有 时甚是不可能再回到作曲家创作时的形象原型,但对音乐的情感感受却可能会是十分强烈而相似 的。从同一情感感受出发产生各种各样的想象,这正是培养联想力和想象力的好机会。艺术想象 要与逻辑思维结伴而行。在强调培养联想力和想象力的同时,决不可忽略逻辑思维的意义。这是 因为对音乐作品的各种想象和联想并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虽像开马行空,驰骋无涯,但它 也有着自己的规律。它建立在丰富的人生体验的基础之上,通过想象本深刻地揭示作品的情感内 涵,再以声音表现形式传递给听众,并使听众也获得同样的感动。所以培养联想力的想象力的同 时要与逻辑思维结伴而行。 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情感性。从心理学的角度石,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人 们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往往借助丁声音的表现。从喊叫、欢呼到引吭高歌都是感情的流露,而音 乐则是最善于表现感情的艺术。柔关、慢速、稍弱的音乐同人们平静的心境是吻合的,激烈、快 速利强的音乐同人们激动时的心情是相似的,而卜- 行的旋律造成的压抑的感觉义同人们悲伤时的 心情一样,因此人们常常川音乐米表达白己的感情。而在强烈的音乐感情冈素影响卜,形象思维 则得剑更人的发展。 “要鼓励运川音乐表现白己的情感。演唱是一种很好的表达内心感情的方式,冈为演唱的过 程就是内心情感抒发的过程,是内心情感更深层的流露,也是感情的一次升华。反过来,投入了 丰富的情感会使声乐更富于感染力”。 对某一事物进行观察( 现实生活或艺术成品) ,观赏者在此基础上,努力作生活联想及艺术 想象,这是艺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项,因为想象力是创造新事物的最好契机。为了培养想象力, 搞艺术者,平时也要多阅度经典性的中外小说及文学作品、诗歌,多听中外音乐精品,也可看故 事、曲艺、戏剧、影视、绘画、雕塑等等。 文学家、艺术家以及诗人的想象力及情感,一般说相当丰富的,举例说,好的诗歌有启发读 者想象力及感人五内的作用。如李白“白发三千丈”形容情态之句,如自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句,更有无限情态寓于其中,其言外之意、言外之情又多么深邃。再如水浒 传中武松打虎一节,描写得多么生动,阅读时大多数读者会在脑海里映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具 象。如何培养自己有丰富的生活联想能力,以及培育出自己迅速的艺术想象能力,这是从事艺术 工作者最重要的事。声乐老师经常鼓励学生“想的多一点,想得深一点”。有时有“想入非非” 的因素也应允许,艺术上某些想象是可以超常规的。如元代关汉卿的名剧窦娥冤中,写了含 冤而被斩的冤女之血,冲向天空,霎时变成“六月雪”说明冤气感动了上天,散落到地上,其想 象力是多么丰富;如明代汤显祖牡丹亭中,以“精诚所至,感动花神”,使死人复活,实现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成为经世妙笔。这些感人之笔,曾感动过多少观赏者,同时也是艺术 家本身才华及丰富的艺术想象力的表露。 听了琵琶曲十面埋伏似看到古战场上两军鏖战时的活动画面,这是“闻乐而思”后的形 态动态;观看了芭蕾舞天鹅之死,内心泛起阵阵怜悯之波澜,这是同情心促使的情态,同时 也说明编舞者福金,这许多都是艺术想象下产生的,因此,在艺术专业人才的培育中,要着重培 养想象力,方法则是开动脑子,又动用形象思维,想得深透些,想得广阔些,想得生动些,想得 切题些,想得奇妙些。应该说想象是一切艺术表演及创作的灵魂,也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契机。没 有想象就没有新事物的产生,人类也不会进步。 3 充分运用形象思维能力进行演唱再创作 艺术家创作山艺术作品是第- - o ;q 作,声乐表演则是一个艺术再创作的过科。 一个优秀的演唱者在演口昌时,需要在深刻理解原作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创造性的加! l :,包 括卢音技巧的运川、对作品的理解和独具特色的艺术创造个性等。如果演唱者只是单纯的模仿, 没有自己的风格,那么表现出的作品就不会有生命力。表演者的个性、独特的风格是他们再创作 的体现。进行再创作,必须充分运用形象思维能力,而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核心就是创造性思维 能力的培养。 声乐技巧是演唱的艺术表现手段,但拥有良好的声乐技巧,并不能完全代表演唱水平的高低, 声乐技巧必须与艺术表现相统一只有声乐技巧为艺术表现服务,并达到与艺术表现的统一,才 能实现其价值。人们称赞优秀的演口昌者“声情并茂”,正是指声乐技巧和艺术表现的完美结合。 演唱必须要有艺术表现力,要做到以情动人。 形象思维是塑造艺术形象不可或缺的思维手段。通过形象思维产生的内心视像,存在于大脑 之中,具有一定的视觉形象特征而并非直接来源于视觉感觉。它是以音响为手段,以声乐艺术美 的境界去诱发人对以往生活经验联想,使之产生听觉的形象反映,在人的心目中形成情景交融、 富有诗情画意的、生动鲜活的内心视觉形象。它是歌曲演唱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的雏形,只有通过 内心视像的捕捉和感觉,才能塑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 具体地说,在演唱的准备阶段,演唱者首先应对作品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从主题内容、 乐曲结构、旋律特征和应具有感情类型入手,结合自身的嗓音特点和条件,优化选择最佳的处理 手法,形成对歌曲意境风格的最初印象。在整体把握准确的基础上,突出主题,分清强弱,使所 塑造的形象个性鲜明,生动感人。 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会形成一个独立的心理境界,而且,这种心理境界会随着演唱的进行 产生各种变化。就演唱者而言,一旦进入演唱状态也就如同进入一个新的空间,新的境界,自己 也不再是现实中的“我”了。听众的多少,环境状态如何并无多少意义。演唱者看到的应该是由 歌曲所描绘出的意境世界。在此基础上进行二度制作,才能使自己的演唱真切感人,富有表现力。 在歌曲演唱中,演唱者心目中所形成的心理境界和内心视像,是体现作品思想感情和文学意 蕴,塑造艺术形象最重要的一环。演唱者的知识结构、文学修养、音乐素养、演唱技巧、感悟能 力利形象思维能力就显得:1 f 常重要。除了在技术上达到一定的水平,内心的至真至纯,全身心地 投入,使之与演唱所具有的艺术氛同溶为一体,才能达到塑造艺术形象的目的。因此,演唱者要 克服生硬做作,机械模仿和单纯技术表现的习气,要做到情绪饱满,思想集中,眼中有物,心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