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中 文 摘 要 自古希腊,就存在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的萌芽了。亚里士多德主张用认识自 然的方法来认识社会,体现了自然主义的研究路径。智者学派主张人类社会是约定 的、与自然无关,体现了反自然主义的研究路径。两者是此消彼长地推动着社会科 学向前发展。在科学的光环下,自然主义取得长足的发展,对哲学、艺术、社会等 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重点分析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的产生、特征和意义。 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能应用到社会科学中吗?针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 社会科学哲学中的自然主义和反自然主义的争论。自然主义肯定了自然科学研究方 法可以应用到社会科学,认为社会事物可以当作自然事物来研究,突出地表现采用 自然科学的解释模型、坚持科学主义的立场、秉持客观性态度的特征。但是自 20 世 纪 60 年以来, 社会科学中的自然主义逐渐衰落了, 不断地被反自然主义融合和消解。 从社会科学哲学的进程看,自然主义是相继出现的各个派别社会理论的起点,是社 会科学哲学发展的基点,为社会科学提供了一个研究路径,从正反两方面不断推进 对社会科学哲学的进步,因此,自然主义清晰认识社会科学哲学的发展脉络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构分为五大部分,有引言、正文部分的三大章节、结束语等。本文先介 绍了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的历史渊源,接着重点分析了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的 理论特征,最后阐述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的研究意义。本文主要采用将社会科学 哲学论题与主要人物(社会科学家)的自然主义社会观相结合的方法,同时采取了 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从而能使读者更加清晰、准确地把握自然主义的丰富内 涵。 在社会科学中,自然主义为丰富社会理论提供了一个平台,出现了社会科学理 论派别“百家争鸣”的局面;在科学哲学中,提供了重新认识传统认识论的方法, 出现自然化的认识论,出现批判的自然主义、规范的自然主义等等。无论自然主义 是与哲学的结合还是与社会的结合,都表现出使用科学方法来认识事物。由于自然 主义是从科学内部寻找认识方法或者寻找认识发生的合理性,忽视了科学的外围因 素,如应受到应有重视的文化的、历史的因素,不断受到挑战。 关键词:社会科学;自然主义;科学主义;客观性 ii abstract naturalism idea of social science idea existed from ancient greece. aristotle advocated that using natural methods understood the knowledge of society, which reflected the path of naturalistic study. sophisits claimed that human society was convention and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nature, reflecting the path of anti-naturalistic study. they are prompting the advancement of social science. the naturalism takes significant progress, which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many fields such as philosophy, art, society and so 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origin, the character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naturalism in social science. do natural science research methods can be applied to social science? the different answers for this problem form the natural and anti-naturalistic arguments in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the naturalists confirm that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natural science can be applied to social sciences, that something society can be viewed as the natural thing to study, emphatically, take the explanation models of natural science, insist on the scientism stand and stick to the attitude of objectivity. however, since the sixtie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 social science the naturalism is not so strong, and is gradually digested and integrated by anti-naturalism. we can know that the naturalism is the basic point for a variety of the social theory, is also a foundation, and offer a study path for the philosophy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science from the philosophy development course of social science. it constantly moves the progress of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therefore naturalism shows a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philosophical development of social science.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ive sections, including introduction and the three main chapters and the conclusion and so on. in the article the first stage introduces the historical origin, and then greatly analyzes theoretic characteristic, lastly expound study significance of the naturalism thought of iii social science. to make the reader more clearly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naturalism, the paper try to combine philosophy topics of social science with key figures of social scientists, and links the logical method to historical approach. in the social sciences, naturalism provides a platform to enrich social theory, for the emerging the flourishing situation of the social science theoretical school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it provides a new understanding method for traditional epistemology, which leads naturalized epistemology such as critique naturalism, normative naturalism, and so on. whether naturalism is combined with philosophy or society, they both have used scientific methods to understand things. because naturalism looks for the cognitive method ration from the science internal,it may ignore the scientific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factors that should have deserved the attention.therefore, naturalism is continuously challenged. keywords: social science; naturalism; scientism; objectivity 引言 1 引 言 在现代科学哲学中,自然主义认识论是以奎因(willard van orman quine)肇 始的。然而现代社会科学中自然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以奥古斯丁孔德(auguste comte)的实证社会学为标志。有关自然主义的论述,贯穿哲学、认识论、伦理学、 美术等众多领域。但学者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展开讨论,一方面是有关存在,主要是 本体论自然主义;另一方面有关知识的获得方法(涉及其确证方式) ,主要是认识论 自然主义。本体论的自然主义主要预设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具有相似的结构,认为 二者没有本质上而只有程度上的差别;方法论的自然主义预设科学方法的普遍有效 性,二者遵循相同的逻辑基础。社会科学中的自然主义表现为从早期的本体论自然 主义向方法论自然主义的过渡,主要表现方法论意义。17-19 世纪初期自然主义一般 着重从宏观方面,社会制度和社会理论框架来构造社会理论;到 20 世纪末侧重微观 方面来研究,转向关注社会行动和人的行为来建构社会理论。它经历了从关注宏观 到微观,从关注社会制度、社会结构到人类的社会行为的变化。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自然主义不断受到人文主义的排斥,再加上受新维特根斯 坦主义的语言游戏理论的影响,反自然主义的流派如解释学派、社会批判理论得到 较好的发展。到 80 年代后期,出现地大多为整合二者的理论,如宏观和微观取向的 整合,社会行动和社会结构的整合,总体呈现融合的趋向。无论如何,这些社会理 论都是以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为批判的起点或者作为反思的结果来建构自己的理 论。但是有些学者一提到自然主义,都把它作为实证主义或科学主义来理解,抹煞 了自然主义的真正含义。实际上自然主义有其本质特征,与实证主义不同,不排斥 形而上学的本体论。而 20 世纪 20、30 年代后,实证主义作为一种学说体系,逐渐 衰落,以至不被众多社会科学家所采用。而自然主义是一种方法论,随着社会科学 哲学论题的不断转换,从不断受到反自然主义的责难,到与反自然主义融合,在各 个社会理论派系仍然可以找到它的痕迹。因此,笔者认为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并 没有过时,重新梳理和定位自然主义,可以加强学者对自然主义的理解,有助于我 们更好的理解当代社会科学哲学的发展趋向,以及新兴各种流派如后现代主义、女 性主义等主题思想,更深刻地把握现时代社会科学哲学的论题。 国内外研究动态:国内:在科学哲学中,到 20 世纪 60 以后自然主义不断受后 现代主义的批判,自然主义使用科学方法来解决传统的认识论问题,而后现代性则 强调科学的实践性,把人类的行为、科学和文化整体结合起来,实现科学认识论的 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研究 2 社会化;进一步弱化了理性因素,开拓了如何更好地实现科学理性的新方法,引入 人文主义方法,为实现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互相接纳和合流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尤其在面对文化主义时,自然主义为我们保持客观的立场,用一个理性的头脑审视, 这是我们所必需的,也是必须坚持的。总的来说,科学哲学研究中自然主义本身的 文章比较多,但是把自然主义和社会科学结合起来的比较少,主要有魏鹤的博士学 位论文西方哲学和社会理论中的自然主义 、张小龙的硕士学位论文自然主义和 社会科学 、王海英的社会科学中的自然主义 。但是从系统论述自然主义社会科 学思想的就比较少。 国外:学者对自然主义所做的研究很多,在科学哲学中,主要是 20 世纪 80 年 代后,以奎因(w.v.quine)的自然化认识论为始,相继出现了吉尔(ronald giere)的 进化论自然主义、劳丹(larry laudan)的规范自然主义等等,这些理论都是从批判传 统认识论的角度进行着笔的。而在社会科学中,具有真正现代意义的自然主义在 19 世纪就开始了,目前要么在哲学的视角下探讨自然主义,要么自然主义和反自然主 义正反两方面结合起来着笔论述,直接研究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的文章就比较少。 本文主要从正面角度阐述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的产生背景、特征以及影响。 自然主义社会科学在本体论上认为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并无差别,可以看作自 然事物被客观的研究;在方法论上,以自然科学的方法为楷模;在价值论方面,保 持价值中立。本文主要从本体论和方法论两方面来阐述。在 21 世纪,社会科学家更 多地是整合社会行为和社会结构、微观和宏观,互相竞争的理论学派之间也出现了 整合的趋势。 第一章 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的历史溯源 3 第一章 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的历史溯源 自然主义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对世界本源的探析,经历了 16、17 世纪现代自 然科学的复兴,到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真正意义的社会科学被确立起来, 其内涵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 “自然主义”一词其涵义丰富,无论在哲学、伦理学 中,还是在艺术、文学评论、小说、戏剧等领域都颇为盛行。自然主义认为“每一 事物都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都可以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加以解释。自然主义承认解 释上的一元论,不承认解释上的二元论或多元论。它赞成科学的标准,反对神秘主 义。在不同的领域,自然主义有不同的形式。从形而上学方面来看,它反对假设任 何非自然的从理论上推出的实体、官能或原因,反对科学探究无法接近的超自然的 存在物和过程,它还批驳了第一哲学优于自然科学的主张。从认识论方面来看,自 然主义认为认识论上的证明和解释是与自然科学相伴随的持续过程,并论证科学方 法是我们获得知识的惟一方法。从美学方面来看,自然主义认为艺术作品应体 现世界的本来面目。在心的哲学方面,自然主义认为精神现象是大脑活动的过程, 或是由大脑活动过程所引起的。 ” 1不同领域的自然主义思潮, 总体都表现为科学标准、 科学方法与其主题思想的结合,赋予自然主义以不同的丰富的涵义。可以看出自然 主义涵盖的范围相当广泛,但无论如何自然主义都表现出对科学方法、科学理性、 科学精神的一种模仿和尊从,体现一种对科学的追求。本章节主要探讨自然主义在 社会科学中的历史渊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1.1 自然主义的涵义 有关自然和社会的讨论,在古希腊就存在了。是否可以按照自然的本来面目来 认识社会事物,在认识方式上形成了亚里士多德和智者学派的对立。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认为可以在自然中寻找社会规律,持有自然主义的路径。智者学派认为 社会事物是人为的、并非神创的,社会秩序是约定俗成的,与自然无关,表现为人 文主义的研究路径。可见在早期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争论中,已经出现自然主义的萌 芽。一般而言,社会科学中的自然主义主要表现为一种方法论。它反对先验的、超 验的、神秘的东西,主要诉求于自然科学认识世界的方法来加强对社会的理解,按 照自然科学的方法和认识事物的方式来认识社会世界,强调认识对象的科学性、客 观性,认为认识人类世界就像认识自然界一样可以被客观地、科学地认识,以便使人 1英尼古拉斯布宁, 余纪元. 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1, 659-660. 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研究 4 类利用由自然科学方法产生的社会规律来认识自身和改善自身,实现认识社会世界 的目的。正如 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霍尔巴赫(holbach)所言: “自然主义是这样 一种哲学体系;它认为人仅仅生活在一个可被感知的现象世界即一种宇宙机器之中, 它如同(像)决定着自然那样决定着人的生活。简言之,这是一个不存在超验、先 验和神力的世界。 ” 2 自然主义具有客观实在性、反对先验性和反对神秘性,是社会 科学家认识和理解社会世界的一种方式和媒介,并且认为社会规律就像自然规律那 样能决定人类的生活。 “自然主义一种思考、观察、反映、研究和进行试验的方 式,一种为理解而进行分析的要求。 ” 3自然主义社会科学就本质而言,只是一种研究 方法,为了实现认识社会现象而采取的一种策略或认识方式。 在社会科学中,自然主义首先坚持自然科学的立场,认为只有自然科学方法才 是人类获取知识的最成功、最完善的方法,无论物理世界还是社会世界的事物都具 有客观实在性,都可以被客观的研究,把社会事物当作具有“物”的属性来研究, 致力于寻找关于社会秩序和社会运行的自在规律。其次,坚持科学主义的认知态度, 采用科学方法来认识社会现象。在研究社会现象时强调价值中立,坚持一种客观主 义的立场,反对先验的东西。本质上来讲,自然主义是对科学霸权地位的一种膜拜、 一种信仰,为了获得有关社会发展的确定性的知识而采取的一种方法,有时候等同 于实证主义。自然主义有时被理解为包含有如下的意义:“通常是指关于人类知识 的一种特定的哲学态度。实证主义是关于人类认识活动的一套规则或评价标准:它 告诉我们关于世界陈述中的哪些内容是属于知识的范围,并为我们提供可以用来区 分能够与不能合理地提出问题的准则。” 4 但是自然主义与实证主义不尽相同,它们都坚持经验主义的态度,实证主义标 榜要拒斥形而上学,对本体论置之不理或尽量避免,对事实和价值进行区分,区分 有意义的命题;而自然主义拒斥先验、超验的东西,但是并不反对形而上学中有意 义的论题,如对本体论的探讨,不探讨事实和价值的问题。实证主义没有自然主义 走得更远就在于其排除了“形而上学”中一些有重要意义的论题。但是“实证主义 观念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形成了自然主义的论题。 ” 5自然主义虽然是实证 主义不可克服的诟病之一,但无论就其哲学论题还是其内涵,实证主义还是有力地 推动了自然主义的发展和进步。社会科学中自然主义的基本诉求在于坚持科学性、 2英弗斯特, 斯克爱英, 任庆平译. 自然主义m. 北京, 昆仑出版社, 1989, 4. 3同上, 11. 4江怡. 什么是实证主义:对它的一种史前史考察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5, 58. 5米俊绒, 殷杰.实证主义与社会科学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8, 3, 25. 第一章 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的历史溯源 5 客观性、批判性。科学性在于对科学方法论、科学理性的遵从,致力于获取一种科 学性的有关社会的知识。客观性在于把社会现象看作自然界的事物来研究,赋予社 会现象以物的属性,研究社会科学的目的在于发现引起这些社会现象变化的原因, 寻找其变化的规律。批判性在于批判以往认识论的神秘主义和神学,以一种科学理 性来研究和看待社会现象,而这些都是实证主义所不具有的。自然主义就是按照认 识自然世界的方法来认识社会世界,认为广义的科学方法如观察方法、实验方法、 假说方法、归纳演绎方法、分析综合方法都可以用于研究社会科学。19 世纪,社会 学家对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的追求,表现为对科学本质客观性的恪守。社会学 家坚信,一切事物都可以在科学说明的范围内得到合理的解释,不存在超越科学说 明的事物。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社会科学家对自然科学方法、概念、规律的模仿, 用一些自然规律和因素来解释人类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按照认识自然科学的方法 来认识人类社会,甚至把对人类社会的研究看作是自然科学的一个章节。 在哲学里,自然主义坚持方法论的一元论,信仰科学理性态度,反对神秘主义、 先验和超验的东西。它着重从本体论角度来探讨,认为万事万物都是自然引起的, 坚持自然的先在性、客观性,并认为自然是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而社会 科学中,自然主义实际上预设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具有共同的研究形式和相同的逻 辑形式,坚持方法一元论,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方法论或一种认识态度,普遍承认社 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连续性。英国哲学家穆勒(t.s mill)就非常反对“ 自然” 科学 与“ 人文” 科学的区分,认为科学既要研究物的法则,而且要研究心灵的法则, 科学研究主要关心“ 是什么” ,而不是“ 应当是什么” 。任何存在都是作为“ 自 然” 的一部分,人类行为同其他自然事物一样也是一种自然现象,都可以被客观地 研究。所有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或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的方法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同一的。 特别是自20世纪20年代,科学的飞速发展,自然科学的新成果不断渗透到社会 科学中,一些新的科学成果如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等,都深刻地改变着社会 学家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行为的方式。自然主义随着科学的发展不断地发生变化, 再加上科技革命引起的诸多社会问题,使得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行动变得越来越复 杂。因此社会科学的主题也从追求知识的确定性、必然性向不确定性、模糊性偶然 性发展。用费耶阿本德(paul feyerabend)的话来讲,“科学是人类已经发展起来的 众多潮流思想形态的一种,但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一种。” 6认识事物的方法有很多, 6费耶阿本德, 周昌忠译. 反对方法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2, 255. 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研究 6 科学方法未必就是最好的,能综合所有。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系统,社会科学家应 该结合各种方法全面地认识社会事物,而不是单一地从自然主义的角度去研究社会 科学。 1.2 自然主义兴起的背景 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有其产生的 必然因素。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的出现与科学的发展是分不开的。17 世纪,科学 从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而自然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深刻地推动了自然科学方法 论的发展。自然科学在经历了几次技术革命和科学革命之后,其发展速度更是一日 千里,这都是社会科学无可比拟的。无论就其科学性还是理论发展的成熟程度,社 会科学都是望尘莫及。 到 19 世纪中叶, 真正具有现代性质的社会科学才被确立起来。 作为一门新生科学,不可避免的要以现有学科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为参考来建构自己 的学科。那么,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的出现也不例外。19 世纪科学大获胜利,其 中一些学科如物理学、生物学、医学等都获得飞速的发展。这时,自然科学的研究 领域不断扩大,从宇观到宏观再到微观,不断出现许多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学科 的综合和分化不断交替地推动着它的发展。随之,科学成果也不断地渗透到人类生 活世界,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类世界。而现代社会科学此时正值制度化时期,在这 个时期中,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都不同程度地对自然科学的方法或者是概念或 者是理论加以模仿构造自己学科。20 世纪 20、30 年代,逻辑经验主义发起的“统一 科学运动” ,其核心宗旨是以经验为检验手段,把科学限制在实证范围内。如果说孔 德开创了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引导了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潮向 理论层次转变,那么逻辑经验主义的“统一科学运动”无疑对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 想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推动了自然主义社会科学的发展。无论是社会解释理论 还是社会批判理论及后现代理论,都是以自然主义理论观点为根基来构造自己的理 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就不会有今天社会科学 各种流派百家争鸣的局面。但是,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的产生、发展并不是偶然 的,也有其肥沃的土壤。 1.2.1 自然科学的发展和成就,极大地推动了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的发展 在古希腊,自然主义的研究范式就存在了,但是作为一种系统地、广泛地研究 方法是在 17、18 世纪。17、18 世纪,经典物理学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类认识世 界的方式,把世界看成是一堆机器的堆积。它使人类的认识从宗教思想的束缚下解 第一章 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的历史溯源 7 放了出来,用物理学所取得的成功方法来研究自然界和人类世界,摆脱了那些超验 的、先验的研究方式。自英国工业革命之后,随着技术革命的更迭,自然科学从哲 学中分离出来,各门学科相继独立出来,并取得飞速的发展。然而,人类的精神世 界并未取得相应的发展,还没有完全从神秘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束缚下真正地解脱出 来,在认识上理性思维还充斥着人类世界。19 世纪随着科学大获全胜和启蒙运动的 到来,为理性带来了曙光,并且取得了胜利。 “科学革命的成果之一就是社会科学的 出现” 7,社会科学才作为一门科学不断完善。在其体制化的过程中,必然受已有学 科自然科学的熏陶和影响,那么其研究思路、方法必然受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 思维方法的影响。大多数自然科学如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力学等,都曾深刻地 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发展。尤为突出地是物理学对经济学的影响和生物学对社会学的 影响。自然主义的“目标就是完成一门像物理学和生物学一样有着相同的确定的知 识基础的学科;思维上具有方法的共性即用一种在物理学和生物学上成功使用的方 法来促进社会科学的发展。 ” 8 也就是假定社会科学也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 的,是定量的,能采用一系列数学方程式表述社会理论。如 17 世纪哈林顿(james harrington)以威廉姆哈维(william harvey)人体血液循环的思想为基本思想,提 出了其社会理论。19 世纪末,经济学家杰文斯(william stanley jevons)认为由于数 学方法在经典力学中已经取得了成功,因此推断微积分也能合理地被引入到经济学 中,并且经济学可以像物理学一样使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和解释。19 世纪末 20 世纪 初“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创始者也使用物理学理论术语和概念创新其理论。 他们把数学方法引入到经济学中,基本诉求在于坚信:物理学是由于广泛地采用了 数学方法才取得了成功,而物理学是最成功的科学。这个时期,哲学家们把自然科 学取得成功的科学理论、科学方法推广到社会领域,表现出对科学方法、科学精神 的崇拜;表现为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的萌芽状态,其主题主要是对自然科学的一 些概念、方法、定律、规律的简单模仿和搬抄或横移,使用自然科学的最高标准来 规范其自身的学科。具有机械性、简单化的特点。但是为社会科学这门学科的确立 和认可打开了一扇大门,推动了社会理论的发展。 特别是在 20 世纪 60 年之后,自然主义对社会科学的发展,更为深远、复杂。 二战后,科学技术对社会结构、管理模式、现代化大生产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 7i.b.cohen. the natural science and the social sciencem. part:introduction. published by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3, 1 8i.b.cohen. the natural science and the social sciencem. part:introduction. published by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3, 1 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研究 8 力地推动现代科技成果向社会领域的扩展、渗透和应用,而社会发展过程中提出的 一系列社会问题规定着科技的发展方向,科技取得的成果影响着人们对社会结构和 社会行动的思维方式的转变。甚至有学者称当代社会为“科技至上主义的时代” 。科 技同人类生活世界越来越密切。当代科技成果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对社 会研究的运用,使得社会学家不断从关注传统社会理论的确定性、必然性的研究转 向不确定性、模糊性,并推动社会结构和社会行动理论的发展。鲁曼(luhmann c) 的社会系统理论,包含着“偶然性” 、 “复杂性” 、 “不确定性” 。可以看出,自然主义 随着科技对社会结构的影响不断发生变化。 1.2.2 各种科学方法论的争论,促进了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的发展 19世纪20、30年代,科学哲学运动中,逻辑实证主义为始,核心反对形而上学、 以实证的方法来探讨科学的标准,并试图建立统一的科学。科学哲学家卡尔纳普 (rudolf carnap) 、纽拉特(otto neurath)等等,把这种思想推广到社会科学中,声 称要建立一门物理主义的社会科学,即自然主义的社会科学。19世纪30年代法国哲 学家孔德创立的“实证社会学”也就是通过观察、实验的方法,发现社会秩序 和社会进步的规律,且这些规律像自然规律一样永恒不变的。其核心在于坚信物理 学能取得成功,社会学必然能取得像物理学一样的成功。这些思想使得自然主义的 内容不断系统化,逐渐形成自然主义的论题。科学方法论和实证主义的结合,丰富 了自然主义的内容。 50年代后,逻辑实证主义的“正统”知识不断受到历史派的攻击逐渐衰落下来。 代之以库恩(thomas samuel kuhn)为始的历史主义研究范式的兴起。他摆脱了一些 先验的科学标准,从科学的外部探讨了科学合理性问题。将科学的标准问题从可证 实性的原则引出来,以科学史为基础,从科学的、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角度来 探索社会发展理论。后来的诠释学、现象学等其它科学哲学的一些新成果,逐渐被 社会科学家广泛引入到社会理论研究中,并对自然、社会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主 要以批判性为主。科学所获得的成功,使得自然主义社会科学家坚信科学方法是迄 今为止最成功的、最完善的确证知识的方法,因而也寄希望使用科学的方法、逻辑、 研究范式来构造自己的社会理论,并希望也能获得像自然科学那样的权威性地位。 他们认为对人类领域知识的认识,可以与自然科学齐驱并驾。但是,自然主义还是 遭到了反自然主义的质疑,反自然主义认为研究自然世界和人类世界是两种不同的 领域,人类世界由于有人的因素的存在,必须采用理解的方法,不可能采用自然科 学方法。这些质疑敦促自然主义不断完善、修正自身的不合理之处,推动了自然主 第一章 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的历史溯源 9 义向合理性方向发展。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中,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的出现 始终与科学哲学的发展紧密相伴,科学哲学中有关科学方法论、科学划界、合理性、 逻辑的讨论,都对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科学划界也是社会学 家采用自然科学方法合法化自己地位的一种基准。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是否具有 可证实性、可重复性、客观性,否则就为非科学或伪科学。这些观点都深刻地影响 自然主义学者对社会科学的界定。 1.3 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主要从三个时期来把握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第一个时期,从 17 世纪中叶经典物理学对人类认知世界方式的改变到 20 世纪初期 社会科学的独立,为古典时期,主要发生在欧洲。第二个时期以孔德、涂尔干等为 首开始的实证社会哲学。第三个时期,20 世纪 20、30 年代,逻辑实证主义的“统一 科学”运动。 1.3.1 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的第一个发展阶段机械论 肇始于17世纪物理学革命。经典物理学在自然科学中所取得的成就极大地改变 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经典物理学统治着人类认识世界 的方式。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从摆脱玄学的认知方式,经历了中世纪的神学束缚, 进入到科学的机械化阶段,不断取得了进步。这一时期,所有领域(包括自然界、 人类世界)的认知方式都被自然科学的认知模式所充斥。特别是物理学所取得的成 就,使得科学方法纵横驰骋于各个领域,被人们推举到最高的地位,并被加以模仿 和利用。在社会领域中,为了推翻旧制度,社会学家纷纷效仿自然科学的认知方式, 对社会政治、经济、社会制度进行分析,构造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目的在于 合理地重建人类社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这个阶段的特征是机械地采用自然科学的概念、定律形式来建立社会模型,以 数学为分析手段,发现人类社会中的规律来解释社会现象,以达到物理学的那种演 绎体系为最高抱负,社会领域就像牛顿所建立的宇宙世界一样也是以一种机械式的 自然规律来运行。主要代表人物有霍布斯(thomas hobbes) 、洛克(john locke) 、 休谟(david hume) 、亚当斯密(adam smith) 、穆勒(john stuart mill) 。这一时期 自然主义的特征为自然科学各门学科的研究方法应用到社会科学中,主要是应用到 政治学和经济学中。自然主义社会科学初期的这种思想带有典型地机械性,机械地 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研究 10 认为社会无非就是个人的简单相加。因此这一时期可以概括为机械论的自然主义。 它为18-19世纪社会科学的体制化奠定了基础,为社会科学能够被看作是一门科学打 下了基础。不难看出,自然主义社会科学家一方面是为了摆脱思辨色彩和唯心主义 的认识论,为了摆脱中世纪思辨哲学、先验论和神秘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为了 取得具有自然科学那样的权威性“科学”地位。在社会科学初期特别是体制化初期, 自然主义是作为形而上学的一种本体论预设而存在的,主要是为了反对超验主义和 先验主义的,摆脱人类思辨的认知色彩。在人类认识人自身的世界领域的进程中, 自然主义迈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第一步科学地、客观地看待人类世界。在认识 论上主要是为了反对神秘主义和神学的束缚,摆脱对人类世界的思辨和臆测,由此 开始采用哲学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关于人类世界的问题,向科学靠拢来创建自己的理 论,不断完成经济学、社会学等分支学科的独立,实现具有严格意义的社会科学的 科学地位。 1.3.2 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实证社会学 可以说,实证主义是自然主义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时期。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 圣西门(saint simon)提出人类科学处于猜想阶段,应当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科学 研究方法能够应用到研究社会问题中,并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服从不变的规律。 他的真正意图在于要以自然科学为典范,以物理学方法为研究路径,建立一门“社 会物理学”,打开了实证社会学的大门。19 世纪 30 年代,孔德开创了实证社会学。 孔德提出建立“实证社会学”,进入自然主义社会科学的实证化时期。这一时期, 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德、涂尔干(emile durkheim)。涂尔干把孔德的实证社会学思想 发扬光大,影响整个社会科学的。孔德反对形而上学,提出要以实证的知识来改造 传统形而上学的思辨哲学,把科学所揭示的有关外部世界的秩序作为其实证体系的 基础,认为人类生活虽然是复杂、变化的,但也服从不变的规律。他预设科学方法 的统一,套用自然科学的范式,按照实证主义原则建立关于社会生活中人的或者整 个人类的科学,主张用观察法、实验法和比较法来发现一套有关社会现象的不变法 则,试图寻找一种客观自存的社会规则。他坚信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也是遵 循普遍的规律,把人类思想进化分为三个阶段,神学、形而上学、科学三个阶段, 认为社会学是一门科学,也是最为复杂的一门科学。而社会学是孔德的实证哲学的 最后一个阶段,他坚信只有社会学确立了,才能实现科学的统一,有关社会历史领 域的理论研究才能真正地摆脱思辨哲学的束缚,并发展成为一门像自然科学一样的 实证哲学。孔德曾断言,观察、实验和比较法可以用来研究社会学,以便保证发现 第一章 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的历史溯源 11 有关社会现象的自然规律。 涂尔干更多地从客观性的角度来研究社会学,把孔德的实证主义思想发挥地淋 漓尽致。孔德是从普遍性理论入手,而他从社会理论的本体论为切入点,以研究社 会事物为主,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物,社会是一种客观自存的实在,应 该被当作自然事物来研究,社会现象具有客观性,主要体现在强制性上。实证主义 社会学家目的在于建立一门自然科学式的社会科学,把对社会领域的认识局限在经 验能涉及的范围之内,寻找一套自然式的客观自存的社会规律,以便预测未来。与 机械论的社会学家相比,它的方法论更趋向完善、成熟,从对自然科学概念、方法 的模仿转向对方法论的探讨,主张经验主义的哲学态度,极大的推进了社会科学的 发展,提出了与自然科学的同样诉求以可预测性为目标,以建立规律为实质。 1.3.3 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发展的第三个阶段逻辑实证主义 到 20 世纪 30-50 年代,逻辑实证主义对科学方法、科学划界、科学合理性进行 了探讨,导致了一场“统一科学”运动,开创了科学哲学。逻辑实证主义以逻辑分 析为手段,以经验的可证实性为标准来证明一个命题是否有意义,以便把无意义的 命题剔除人类知识的范围,一个有意义的命题就在于证实它的方法。逻辑实证主义 认为形而上学陈述的问题是经验范围以外的,我们无法描述证实它们的方法,因此 是无意义的命题,应当从科学中清除出去,并且认为科学是陈述经验世界的,而经 验世界是统一的,因此科学也是统一的。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语言,要实现科学的 统一,也是就要实现科学语言的统一。科学的统一在于科学语言的统一,它主张使 用物理语言来统一科学。正如卡尔纳普所言,“物理语言是一种普遍的科学语言, 也就是说,属于科学的任何层次领域的语言,都可以等价地翻译成物理语言。” 9受 逻辑实证主义“统一科学”思想的影响,社会科学家不再是对自然科学概念和“科 学性”地位的盲目移植,而是在语言的层次上采用逻辑分析的方法来实现科学统一 的。因此,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从语言的角度和层次 实现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 纽拉特是客观主义和物理主义的集大成者,被认为是社会科学中的逻辑实证主 义的代表之一。他主张科学的统一,以物理语言为基础通过还原论手段来实现科学 统一的。在他看来,要建立统一科学,就需要一种统一语言,而物理学是最成功的 科学,因此他推崇物理语言作为统一语言,物理语言就是统一语言的基础。他认为 任何一门科学的现象,都可以还原为物理学语言来进行解释,这样就可以实现统一 9卡尔纳普. 哲学与逻辑句法m. 英文版, 1935, 320. 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研究 12 了。统一科学包括全部科学定律,且这些定律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它们是按照研究 取向分类的并且可以被区别开的,彼此独立但都是属于统一科学这个系统的组成部 分即都被包含在统一科学中。这些定律是通过观察陈述获得的,并且可以起到预言 的作用。“它们视为是研究星辰、银河系、地球、植物、动物、人类、森林、自然 区域、部落和民族的同一门科学的各个组成部分简言之,这样一种集合将会形 成一门包罗万象的宇宙史学。” 10在这里,宇宙史学与统一科学具有相同的陈述。为 了建立统一科学,就需要一种具有统一句法性质的统一语言,而物理语言具备了这 样的性质,各种语言都可以还原为物理语言来表述,最终实现科学统一。不过,纽 拉特的物理语言限于物理主义的日常语言,而卡尔纳普使用现象语言,二者有所不 同。他们认为社会科学的目的在于要寻找能够做出预言的各种相互关联的之间的各 种关系,以便把各种规律结合起来,做出预言。由于这些相互关联具有历时性,因 此大多数情况下,很多社会规律仅在某个时期是有效的。 例如,“我在生气”如何转换为物理语言的陈述呢?物理主义把生气比作感觉 器官的变化,只要根据感觉器官的构成就可以对“内分泌的变化”、 “血压的变化”、 “肌肉收缩的变化”等等做出物理主义的陈述(这些物理陈述仅仅限于狭义的物理 陈述,即力学陈述、电动力学陈述之类的物理陈述),也就是相当于对我们身体器 官发生变化做出了一种物理主义陈述,只有这样的物理陈述才能被其他人所了解。 纽拉特认为没有必要在“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之间做出区分,二者都是关于 秩序的陈述,都可以使用物理语言。“社会学不是精神科学,也不是心灵科 学,与其他某些科学相比较而言,从某些基本的方面来看,它属于自然科学,但 是作为社会行为主义社会学,它又是统一科学的组成部分。” 11在这里,他把社会科 学归到自然科学里,采用物理主义的方式来理解。“统一科学”的策略在于使用物 理语言实现统一的,以便做出预言。为了保证预言的有效性,通常先通过逻辑分析 的手段消除一些无意义的命题和理论阐述。 无论自然主义社会科学家认为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应用到社会科学是多么地合 理,多么地成功和有效,但忽视社会科学的特殊性,机械地套用自然科学的认知模 式,最终不可避免地遭到反自然主义的责难。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技的飞速发 展,如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社会科学的论题发生新的变化,不断向不确定性、 偶然性发展,但与以往不同的是,社会学家是在认识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本质 10奥奥托纽拉特, 杨富斌译. 社会科学基础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99, 12. 11同上, 114. 第一章 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的历史溯源 13 区别之后,把自然科学方法的更深层次地运用到研究社会科学中。 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研究 14 第二章 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的理论特征 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科学从人文科学分化出来。在其体制化时 期不免以当时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科学模式为标榜,使得其理论采用自然科学解释模 型,并带有鲜明的科学性、客观性。在社会科学中,自然主义随着科学哲学的论题 转换,其思想主题也不断地发生变化。但其从最初的确定性、必然性的追求转向偶 然性、不确定性。它的显著的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采用自然科学解释模 型、坚持科学主义立场、客观性主张。笔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下半年仁寿县公开考试招聘中小学教师(27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秋季石油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度松江区卫生健康委下属部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秋季湖北随州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社会选聘4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南京考军校试题及答案
- 2025山东菏泽牡丹区育华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福建福州市台江区社区工作服务站专职工作人员招聘62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护理医院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山东公务员试题及答案
- 2025内蒙古呼和浩特新城区第七幼儿园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4月二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装修装饰工程技术施工方案
- 《白银投资深度解析》课件
- 道德与法治课件《我们神圣的国土》课件(34张)
- 计算与人工智能概论(湖南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
- GB/T 44625-2024动态响应同步调相机技术要求
-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学设计
- 2024年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方法考试答案
- 【项目方案】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储能+光伏+风电)规划报告
- 咖啡因实验报告认知功能与记忆力评估
- (正式版)SHT 3075-2024 石油化工钢制压力容器材料选用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