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宋琬诗歌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宋琬诗歌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宋琬诗歌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宋琬诗歌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宋琬诗歌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宋琬诗歌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刨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 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 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龟& 日论文作者签名: 毯丝 日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透叠乙一导师签名:曼堑丝日期:b 丛: :! 垆 山东大学硕士掌位论文 中文摘要 宋琬是清代早期的诗歌大家之一,与施闰章并称“南施北宋”但是长期以来 没有得到研究者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评价最近两年,虽然也有一些研究成果闯 世,但全面、系统的研究专著尚未出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本文试图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和解读宋琬作品,对宋琬的诗歌创作作出较为系 统、准确的论述,并力图对他在清诗史中的地位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宋琬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前期为读书和做官时期,中期为入狱和流寓 江南时期,后期则为蜀中时期在困顿挫折的人生经历影响之下,其诗作悲楚激 切,因此人生经历是其诗风形成的首要原因其次,他的诗学倾向与交际活动有 密切联系,先后与不同诗学主张的诗友之间的唱酬活动是促成他的诗学思想和诗 歌面貌发生变化的又一因素此外,宋琬的气质禀性深受故乡风习的化育,莱阳 人的性格特质也在他雄健磊落诗风的形成中起到相当的作用 宋琬的诗歌在人生的三个时期体现出阶段性演变的特点前期,忠实师法汉 唐;中期,诗歌创作成熟,陶冶唐宋。自成一家;到后期,作品的艺术质量更趋 上乘他的诗从题材上可以分为山水诗、述事诗、感怀诗、赠答诗、咏物诗等类 别其中心内涵重在吟咏一己的遭际,这在清初诗坛上可以说是特色鲜明,与众 不同,也是宋琬诗歌在内容方面最大的特点宋琬诗作的总体艺术特征可以用清 切竣雅来概括,具体表现为感情真挚深厚,意象清冷疏阔,语言畅达奇峭,具有 很高的审美价值 作为入清后第一代诗人,宋琬的作品显示出努力从伤痛中自愈,并重新振作 的迹象,这代表了同时代士人与民众的精神风貌同时,作为阳刚诗派中的成员, 宋琬的诗在张扬性情、以真我入诗等特质上与其前其后的主流诗人相通也就是 说,清诗发展的主体取向在宋琬诗作中已经露出端倪这就是宋琬诗歌的价值所 在 关键词:宋琬清冷兆示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s o n g w s nw a so n eo f t h em a s t e rp o e t si nt h ee a r l yq i n g d 脚, c a l l e dw i t ht h e o t h e rp o e ts l l i m 岫, t h es o u t h e r n $ h ia n dn o r t h e r ns o n g s o n g w a ng o tg r e a t a c h i e v e m e n ti np o e t r y ob u tf o ral o n gt i m e ,h cd i d n tg e te n o u g ha t t e n t i o na n d 珥,p 埔l p r i a l ej u d g e m e n t r e c e n t l ya l t h o u g hs o m e s i l l t sa b o u ts o n g w a n sp o e t r y 锄c o u t , s p e c i a la n dd e e pp a p e r sa b o u ts o n g w a n i si nl a c lt h a ti sa p i t y t h r o u g ht h ea n a l y s i so fd o c u m e n ta n dp 螂 s o n g w a n sp o e t r yi s s t u d i e d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i no r d e rt oe v a l u a t e $ o n g w a n sp o c 心ya n de s t i m a t eh i sp o s i t i o n s u i t a b l y s o n g w a n sl i f e 啪b ed i v i d e di n t ot h r e ep 蕊o d s t h ef i r s t , h el e a r n e da n d a c t e da s a no 伍溉t h e nh ew a sm o ki n t op r i s o n , o u to fp r i s o nh ew a n d e r e da b o u tt h es o u t ha 脱 o ft h ec h a n g j i a n gr i v e r a tl a s t , h ew a sa p p o i n t e da f r e s h i naw o r d , h eh a ds om u c h e x p e r i e n c ea b o u ts e t b a c k , t h a tm a d eh i sp o e t r yf u l lo f 鲥e f h i sp o i n to fp o e a y 嘲 a f f e c t e x lm u c hb yh i sf r i e n d sh a v i n gi n d i v i d u a lv i e w se x c h a n g e dt h e i rp o e t r yw i t h s o n g w a n , 8 0s o n g w a n sw r i t i n gb e c a m ed i f f e r e n t 盘d mw h a ti t 稻b e f o r e b e s i d e sf i n i s , t h ea l l s t o m so fs o n g w a n sh o m e t o w ni n f l u e n c e dh i sp e r s o n a l i t y , i n d i r e c t l yi n f l u e n c e d h i sp o e t r ys t y l e t h es t y l eo fs o n g w a n sp o e t r yh a so b v i o u s l yc h a n g e di nd i f f e r - h ip e r i o d i nt h e f i r s tp e r i o d h ei m i t a t e dp o e t r yo f t h eh a n d y n a s t ya n dt a n g d u n a s t y ;t h e nh eg r a d l l a l l y b r o k ea w a yf r o mt h ec o n s t r a i n to f f o r m e rp o e t a n dh el e a r n e df r o mt h et a n g d y n a s t y a n ds o n g d u n a s t y a tl a s lh ew r o t eg r e a tp o e t r y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t h o u g h t f u l n e s s , s o n g w a n sp o e m c a nb ed i v i d e di n t od i f f e r e n t s o r t s :s c e n e r yp o e t r y 、r e l a t i n gp o e t r y 、e m o t i o np o e t r y 、p r e s e n tp o e t r ya n dt h i n gp o e 扛y t h e yh a v ed i f f e a e n c ei na p p e a r a n c e ,i nf a c tt h e ya l lr e f l e c t e ds o m ee x p e r i m e n to ft h e w r i t e r t h a tw a st h em o s to b v i o u sd i r a 吐口o ft h em e a n i n go fs o n g w a n sp o e t r y d i s t i n g u i s h i n gf e a t u r eo fs o n g w a n sp o e t r yc a nb ec o n c l u d e di naw o r d :。c r y s t a l - c o o l a n ds o l e r n n 竹i tw a ss h o w e db yd e e pf e e l i n g s 、c o o la n dw i d es i g h t 、f l u e n tl a n g u a g e h i s p o e t r yi sv a l u a b l e i nt h eq i n g d y n a s t y sp o e t r y 9s o n g w a n gh a sh i su n i q u ep o s i t i o n h es u c c e e d e d q i a n q i a n y ia n db es u c c e e d e db yz h a s h e n x i n 、z h a o z h i x i na n dy u a n m e i t h e i rp o e t r y w e r es i m i l a ri nt h es i n c e r ea n du n f o l d e dp r o p e r t y a b o v ea l l ,s o n g w a nw a sa nv a n g u a r d i nt h eh i s t o r yo f q i n g , d y n a s t yp o 咖f 2 k e yw o r d s :s o n g w a nc o o l - c r y s t a ls y m b o l 引言 宋琬是清初诗坛大家,他的诗作最早地显示了清诗的面目但是长期以来没有 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评价最近两年虽然也有一些研究成果问世,但全面、 系统的专著尚未出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近年来宋琬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有:论文清风良吏桂冠诗人( 载于天水 行政学院学报2 0 0 0 年第4 期) 、评传宋琬) ( 载于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 丛书,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论文关于宋琬生乎的几个问题( 载于荷泽师 专学报2 0 0 2 年2 月) 严迪昌先生在2 0 0 2 年出版的清诗史 中对宋琬诗歌作 了较为深入的评论叶君远、高莲莲合著的宋琬年表) ( 发表在沈阳师范大学 学报 2 0 0 4 年第五期) 对宋琬的身世作了一定的考订 这些成果为进一步研究宋琬做了很好的准备工作,但还不足以构成关于宋琬 的专著本文力图在已经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从人生经历、文学创作及他在清 初诗坛的地位和价值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研究,以期对这位清初大家做出符合实 际的准确的评价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宋琬的人生经历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坎坷困顿的命运 宋琬( 1 6 1 4 1 6 7 4 ) ,字玉叔,号荔裳,别号二乡亭主人,山东莱阳人他一 生的遭际和诗歌创作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分三个时期来叙述宋琬的人生历程 一、读书为官时期 明万历四十二年( 1 6 1 4 ) ,宋琬出生在一个世代书香的官宦之家他的家族科 名荣显。代有人才,在当地颇有声望其六世叔祖宋黼是自元代以来莱阳的第一 位进士宋黼于景泰元年( 1 4 5 0 ) 进士及第,官至浙江按察副使他为政“清肃 俭约、“真廉敢死”2 而又。天性笃孝”宋黼的才具人品成为宋家后人的典范 自他而下,宋琬的曾祖宋耀为儒官,乡饮宾;祖父宋述为县廪生宋琬的父亲宋 应亨在明天启五年( 1 6 1 5 ) 举进士呼吸着清官兼清流的家庭空气,宋琬的人生 理想自然是成为操守、仕进、雅文三方面兼善的士人 少年宋琬“负隽才,著声誉”,具有传承家声的优良禀赋。宋琬兄弟三人, 他排行第三,长兄宋瑶,仲兄宋璜宋琬少小即与仲兄宋璜一起读书吟诗,并一 道参加了活跃在家乡的文学社团“山左大社”在社中。同道之间相互砥砺,这使 得宋琬的举业和诗文有长足的进展 崇祯辛未年( 1 6 3 1 ) ,宋应亨考选为礼部主客司主事,奉调入京离开原任所 清丰县时,百姓为他建生祠,名叫“益咏堂”,表示不忘应亨的惠政宋应亨以自 己的行政才干、道德操守赢得了百姓的尊重,这无形中对宋琬产生了很大的示范 力量。来应亨入京任吏部参选事之后,宋琬和宋璜借机来到京都,游学于太学 当时宋玫亦在京任职在这里插入一点对宋玫的介绍他也是莱阳人,与宋应亨 为同榜进士,明末著名诗人宋玫先辈与宋琬先辈分别从不同地方迁至莱阳,因 而他们是同乡而非同宗。二个家族都是接连几代科名繁盛,子弟旨勤于课业所 以十分友好据当地人传说,在宋应亨和宋玫同榜中式后,皇上亲自为两家联了 宗这样一来,才有了后来宋琬与宋玫同宗的说法宋琬在京城,平日里父兄之 i 莱阳县志 卷三之三上l 页 2 _ 【i t 阳县志l 卷三之三上l 页 3 莱阳县志 卷三之三上1 页 4 莱阳县卷,眷三之三宋廉访l 志铭 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间的诗艺切磋滋养了宋琬的文学才华再加上京城文人荟萃。他在这里广交诗友, 得以。蜚声振藻” 崇祯八年( 1 6 3 5 ) ,宋琬与仲兄宋璜在乡试中举为茂才宋琬尤为突出,成绩 为异等,被。拔贡入京”,。人皆意其腾达必早。出人意料的是在转年的会试中, 宋璜顺利登科,而宋琬名落孙山这应该算是诗人一生诸多不顺的开始,是他遇 到的第一次较大挫折后宋璜被授为杭州府推官 明末社会的各种危机在潜滋暗长清兵不断袭扰关内,莱阳开始有清兵杀人 的记录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形势如火如荼,所向披靡。朱明王朝的命运已是日 薄西山凭借长期从政形成的敏锐嗅觉,宋琬家族觉察到了朝廷内外、大河上下 空气中弥漫的凶险的气息宋琬随宋璜寓居杭州,正在建造肖远堂,想要接双亲 来住这时清兵已由京畿南下山东,一路连破各府县黄河以北交通陷入瘫痪, 杭州与山东莱阳之间不可能再通音信宋琬兄弟二人无法知道家中老小的状况, 开始在焦急煎熬中等待宋琬在五律组诗书杭州肖远堂壁中写道。巢端双乳 雀,羡尔家室完”,。乡国消息断,行止欲魂迷”可见他心绪的惶恐不安 这样直挨到了冬天这个冬天0 6 4 2 年) 的莱阳是惨烈的闰十一月,清 兵包围了这个海边小邑紧急中。邑绅宋应亨知县陈显际议守以城北庳薄,自 出千金更筑硗城,浃旬而毕於是宋玫、赵士骥诸绅亦各出资治具无何清兵直 薄城下,城上磙矢并发,清兵解围去”这是清兵第一次围城的过程守城战中, 邑绅宋应亨自出家资修筑加固城墙,为守城第一役击退清人走了关键的一步第 二年( 1 6 4 3 ) 的早春二月,清军在猛将阿巴泰的带领下以更凶悍的势头包围了莱 阳城无法知道围城之后的具体情形,县志卷三中有很简单的几句话:。当是时, 清兵大肆焚掠庐舍为墟据故老传闻,绅民死於锋镝酷刑下者,不啻万人”可 以推断,市民一定是做了顽强的抵抗宋琬的家人,以宋应亨老人、宋玫为代表, 为这场斗争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经过了一段在今天看来很漫长的时间,宋琬才听说了家中亲人的消息,他在 杭州写下了血泪交迸的纪愁诗,小序中说“悲号而闻陨箨,既自类於穷猿;涕 泪而顾空巢,复何心於完卵! ”这是宋琬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它把一种无法捧解的 巨痛深深地植入了他的心中,宋琬的情感世界自此浸透着悲凉黯淡的色调,以后 不管什么样的变化也没能改变他心灵的底色宋氏先人的道德品行影响了宋琬的 情操,决定了他为人为事严于自律、谨守法度的取向,也使他在文学创作中坚持 1 莱阳县志 卷三之三来廉访墓击馅 2 莱阳县志誊三之三宋廉访墓志铭 3 莱阳县志 卷三之三下四页 5 山东大掌硕士学位论文 了正统的儒家诗学立场这一年宋琬三十岁 国亡之后该何去何从呢? 宋琬做出了与历史上不少文人相似的选择,那就是 追随原政权的残余势力到它可能继续存在的地方去他与兄长一起携家南游,开 始了一段漂零的岁月宋琬一家先到南京,因为此时南明政权在这里确立后宋 琬在苏、杭等地数次辗转而几个小政权都很短命最终他认识到天下大势已不 可挽回,于是与兄弟们一起决定回乡北归计划的确立标志了宋琬对现状的接受 和对前程的新的抉择在对明王朝的一切希望破灭之后,他只能步入一个新朝, 这是任何一个普通的读书人无法抗拒的事实这年秋天,宋琬回到了莱阳 不久清政府在东南重新开科取士顺治四年( 1 6 4 7 ) 秋,宋琬进士及第,被 授为户部河南司主事,傲了约两年这期间与同时或稍迟在京城为官的施闰章、 宋征舆、周釜山等人之间风雅楣倡,十分热闹宋琬的诗名渐渐传播,他得以名 列。燕台七子”就在此对“燕台七子”的诗在战火初熄的空寂的清初诗坛很快风 靡,。一时都下盛传复见先辈风流“ 二年后,宋琬从户部任上外调做芜湖抽分“公吏事精敏,榷税溢额至五万七 千余两。”2 顺治七年( 1 6 5 0 ) ,他圆满完成任务回京一切看来很美好就在这时, 一个意外事件发生了这年冬,宋琬受诬下狱,很快又因查无实事而出狱复官, 接着调任吏部稽司勋主事这次罹祸的原因在各种资料中都只是粗略提到,没有 详述宋琬在t 壬寅除夕作中简要地说是:“庚寅余以逆仆诬搏下狱。” 四十岁时,宋琬外补陕西分陇右道佥事不久因政绩优异,升为永平副使, 管军饷宋琬在秦州有一个举动应当被注意到他在到任和离任时都特意去拜祭 了社甫草堂,表达了对这位大诗人的由衷敬意这种敬意应来自于两方面:一是 杜甫忧虑民生的博大胸襟,二是杜甫诗作的伟大成就。杜甫所达到的境界恰好是 宋琬的人生理想他的诗歌创作受杜甫影响极大尤其是前期诗作,在自我风格 尚未形成时的诸多篇章中可以看到学习杜甫的痕迹从后期成熟时期的作品里, 也仍能看出杜甫诗风的化育另外,宋琬在秦州时写了不少描写陇右风光的山水 之作,有其独特的风貌,尤其是写西岳华山的数篇,堪称这一时期的压卷之笔 宋琬在永平任上,仲兄宋璜突然去世九哀歌 里说:“仲兄衔冤发愤死。” 宋璜以五十三岁的年纪早逝,他的死似乎又不是一种正常的寿终正寝,而是别有 隐情这格外增添了宋琬心头的悲哀宋琬人生体验的悲剧感至此再加厚一层, 也使他的诗凄楚苍凉之意日多 不久宋琬升任浙江宁绍道台,驻节宁波。这年冬天,宋琬的安雅堂诗 结 l 宋魂全集,1 3 页周釜山诗序 2 莱阳县志眷三之兰上l 页 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集了,蒋超、来集之等为之作序这段时间算是诗人生平中大致顺利的时期,他 一路读书、应试、为官,排除家族事务,其个人的命运没有太剧烈的变故;而且 这一时期内他的诗歌作品大体上具有相似的倾向和面貌,所以把这段时期看成是 一个整体,称为读书为官时期 + 二、入狱流寓时期 四十八岁这年,是宋琬人生的分水岭,既关系到他个人的命运,也是他创作 上发生转变的开始宋琬升任浙江按察使,驻杭州这一年春天,在宋琬的家乡 发生了一件平常的小事它看来与宋琬似乎毫无关系,而后来的事实证明它对宋 琬的命运影响甚大莱阳宝泉山的庙会照常例热闹地开了栖霞县紧邻莱阳,因 而少不了栖霞人来凑热闹当时栖霞把总于七的弟弟子九与宋琬的本家侄子宋彝 秉发生了争执。于九出手打了宋彝秉彝秉设法报复,就投书兵部,告于七图谋 造反这触及了清初满人最敏感的神经兵部即刻发檄查捕于七,反而激起了于 七领导的民变清初一场大祸就此而起 千里之外的宋琬对这一切还一无所知莱阳的于七之乱已经酿成于七帐中 有一位谋主,是明末莱阳的著名遗民董樵,这个人是宋琬的姨表弟仅仅是这样 也不能说明宋琬与这场反清民变有什么直接关系事端还是由宋彝秉挑起他遇 到祸事,向宋琬的长兄宋瑶求救,但遭到了拒绝,就此怀恨在心,投书诬告宋琬 与于七有通联而宋琬是很难为自己辩白的董樵与他是亲戚,互有书信及诗作 赠答是常情此时,这些书信成了告密者手中的把柄宋琬被“立逮下狱,并系 妻子”,冬已被械送至京,入刑部大牢宋琬的长兄宋瑶也因受此事牵连而过世 宋琬全家老幼在狱中受尽酷刑他在壬寅除夕作中说“邱嫂悬丝活,孤儿对 簿频踝枯还受榜,血溅不遑颦履虎宁遗类! 连鸡到比邻” 康熙二年,于七之乱告平,宋琬的案子也获查清,冬十一月三日被放归出 狱时诗人已五十岁他没有回故乡,而是一路南行。直抵江苏在贺山东袁抚 台新任启中有“七尺幸逃於鼎镬,身如落叶,八年飘泊于江湖”之句。 在宋琬入狱到出狱这不长的时间里,清初诗坛发生了几个值得注意的变化 其一。康熙三年( 1 6 6 4 ) 诗坛耆将钱牧斋去世其二,王士祯内迁礼部主事,于 次年( 1 6 6 5 ) 别扬州登舟北行他通过在扬州五年的各种交游活动与颇具风华的 文学创作,已征服东南士人,被推为一代风会之总持,奠定了其日后执诗坛牛耳 的地位此时京城诗坛上活跃的其他人有龚鼎孳、汪琬、刘体仁等。这些意味着 l 清史列传二百七十一 一三三二七页 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诗坛领袖换代的大势已定 关于江南的流寓生活,在宋琬的作品和其他材料中都没有情节性的叙述从 他的散文和诗作中约略可知大概,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梳理首先,他的日常生 活比较窘迫,曾多次向亲朋故友告贷其次,他没有在一地定居,而是辗转流寓 于苏州、南京、杭州、松江等地,其中居住时间较长的是苏州和松江这是他的 基本生活状况另外,他的主要活动是与以上居住地以及由此能够辐射到的地区 的文人往来交际他们或者诗酒饮宴,或者登山临水、或者赏梅闻琴在活动过 程中总少不了互相酬唱,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宋琬的创作而且没有了官务的羁束, 宋琬的时间更多地用于写作牢狱之灾给宋琬原本黯淡的情感世界抹上更悲凉的 一笔。令他的诗作较前期更加悲慨雄浑这是宋琬一生中创作数量最多,艺术风 格日臻成熟完善的时期 三、复官入蜀时期 康熙九年( 1 6 7 0 ) 历尽辛酸的宋琬迎来了命运的转机康熙除掉鳌拜亲政 他在朋友的劝说下上书求任,获准,回京待命 秋天,宋琬等来了自己的任命,是四川按察使隔年新春,他从家乡踏上去 四川的征途已是花甲之年的宋琬先至吴中与王夫人会合,再从那里携家小沿长 江溯水而上,经黄州、宜都、夷陵,巫山、白帝城等地往四川迸发一路奇山异 水与宋琬的心绪相遇合,形成一股激荡汹涌的活力之流涌动于他的心头他写下 了很多雄健激昂的诗篇,成就了诗人最后的华章。 康熙十三年( 1 6 7 4 ) ,六十一岁的宋琬奉命入京朝觐他的家眷留在四川任所 入京不久就传来吴三桂兵变的消息,乱军已经入蜀宋琬刚刚经过长途跋涉,已 是疲弱之躯,再加上受到这一场惊吓,顿时病剧康熙十三年( 1 6 7 4 ) 农历三月 初四申时,宋琬在京师与世长辞 前人评论宋琬的诗歌时,常常提到人生遭遇对他作品的影响彭启车在安 雅堂未刻稿序) 中说,“先生早岁登籍,中丁家难,晚遭逆变,燕、秦、越、蜀, 游历殆遍,仕进龃龉,卒未得如其志。人争惜之而吾谓此正不足惜。盖不极天 下苦硬之境,不能道天下秀杰之旬当日所历山川险要,戎马倥偬,其所以 增先生者不少,又乌足为先生病哉。”邓之诚的清诗纪事初编则说“一生遭 遇丰少屯多,故其诗多愁苦之音”坎坷困顿的命运在磨砺宋琬的同时,也回馈他 丰厚的礼物,那就是他凄清激宕、独标一格的诗篇。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节灵心相激的交游 宋琬一生一波三折,颇为坎坷他的官职曾高至按察使,与当时很多文学名 流有机会勾通交流也曾远游吴越,得以与各类平民文人、隐逸之人交往这里 选择对他文学创作产生较大影响的交游活动加以陈述 一、读书为官时期 青少年时期宋琬的活动范围主要在家乡莱阳他在家乡与二兄宋璜一道加入 山左大社大社在文学上与当时活跃在全国的社团如云间几社、浙西闻社、江西 则社、昆阳云簪社、吴中羽社等相呼应,统合于复社。大社应和复社的文学主张, 积极倡导力返风雅,追摹汉魏盛唐,以温柔和平为审美理想集团的文学主张决 定了宋琬早期的复古的诗学倾向,而且这种影响一直延续了下去,贯彻了他诗歌 创作的始终后期宋琬的学习范围明显扩大,但没有完全背离前期的立场从青 少年时代的作品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以古雅为美的诗歌理念选出他早期的几首 诗并与曹植、杜甫的诗相比较: 惊风飘朔叶,玄雁鸣中林岂无稻梁志,浩然江海心 借问客何游,言返故山岑平生怀五岳,杖策将幽寻 褰裳欲从君,畏此长淮深 赠宫紫玄二幸宋琬 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因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 志士营世业,小人亦不闲聊且夜行游,游彼双阙问 文昌郁云兴,迎风高中天 赠徐干) 曾植 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遽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将聘万里途,东路安足由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愿欲一轻济,憎哉无方舟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杂诗其五曹植 可以看出赠宫紫玄二章是从曹植的诗中化出。再将宋琬的七言律与杜甫作品 作比较; 丞相当年六出师,空山伏腊有道祠三分帝业瞻乌日,二表臣心跃马时 风起还疑挥白羽。霞明犹似见朱旗一从龙卧今千载,魏阙昊宫几黍离 鬟祁山武侯祠宋琬 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萆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美雄泪满襟 g 蜀相杜甫 宋琬的祈山武侯祠 与杜甫的蜀相在立意和情调上都很接近宋琬早期的 作品普遍呈现这一特点,古体拟汉魏,近体学盛唐这是对这一时期复社文学主 张的忠实奉行以后他在文论中一直对。七子”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前七子, “唐之陈、杜、沈、宋也:后七子,唐之高、岑、王、孟也”1 可见宋琬这一时 期对“七子”及“复社”的认同宋琬把自己的住所命名为“安雅堂”,把自己的 作品集命名为安雅堂集,而“安雅堂”早为明末复社领袖陈子龙所用,而且陈 子龙有安雅堂稿以宋琬的对复社的了解,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些,因此二人书 名相重应该不是巧合而是朱琬出于对陈子龙的敬意、认同,而树。安雅”为自 已的文学宗旨 少年时期宋琬与仲兄宋璜游学京师时,即与王崇简、王熙相识王崇简,字 敬哉,宛平人,早年曾名在复社,入清后官至大学士,也是个有名的诗人王熙, 王崇简之子,顺治近臣他们与莱阳宋氏为世交因而父子二人与宋琬的赠答甚 多,王祟简的青箱堂集 和王熙的王文靖公集 中给宋琬的诗俯拾皆是父 子二人诗名很大,而作品可采者少他们作诗忠实师法盛唐,以杜甫为宗,在这 点上与宋琬同声相和,进一步强化了宋琬的诗学立场 明末动乱,宋琬三十岁上下,随兄避居江南,他的集子中开始出现与方文、 赵进美等来往的诗篇方文,字尔止,号盒山别号忍冬子明末为诸生,入清 后以卖卜、行医为生性情率直傲物。在遗民中有很大的影响著有盒山集 他的诗直白激切,不假藻饰,以情真动人方文与宋琬间感情诚挚。这于方文的 诗作齐介入书至云宋玉叔客吴门念予甚切感而有作 中可见一斑:“山东才子宋 玉叔,沧溟以后无其人”对宋琬十分赞美方文的诗集中多见效仿陆游的作品, 如陆放翁集有身后人传干首诗之句,予乐而赋之、题剑南集等方文的诗 风在唐,宋之间更近宋人是无疑的从现有资科看,方文是宋琬重要诗友中第一 位诗风近宋者因此他的作品中所包含的异质因素给宋琬原本模仿汉唐的世界吹 进一股新鲜的风二人互赠之作见文后附表一起到类似作用的还有赵进美赵 迸美,字韫退,又字嶷叔。号清止,诗人赵执信的叔祖,山东淄川人明崇祯迸 士。入清后官至福建按察使,著有诗文集 三、题牧伸弟所藏百牛图) 一、晓雨和王胥庭 王熙 二、王胥庭养疴湖畔余亦病剧久不 晤屡以诗来讶其骤进答此并呈敬老 一、重刻安雅堂集序 三、挽王胥庭夫人 四、王胥庭贻诗次韵答之 尤侗 一、宋荔裳文集序, 一、题尤展成小像 二、与宋荔裳副宪书 三、答宋荔裳 曹溶 一、春日曹侍御秋岳斋中社集 一、芝麓、舒章、尔唯、敬哉 二、春日曹侍御秋岳斋中社集 玉叔、韫退过集分赋 三、赠别曹秋岳太仆) 二、洎水席上同玉叔、若侯作 四,张去偏席上再送秋岳 三、贺玉叔纳姬 五、曹秋岳园亭 四、陈昌笑下第还闽携宋玉叔书见访赠 奉答二首 五、宋玉叔招集舟中出观黄食梅雨戏作 一、吴菌次艺香词序) 吴绮 二、为吴萄次题顾绣花鸟册 三、吴菌次招同白仲调、邓孝威、王 一、答宋荔裳桌宪书 惟夏、孙坦夫、介夫泛舟夹山漾分韵 四、贺新郎吴蕊次太守五十初度)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送周宿来兼怀直方、尚木诸昆 周茂源 弟 二、周釜山诗序) 三、同周釜山、吴六益、仲征、胡 一、慰宋荔裳 去骄访筠士上人登一览楼分韵 二、送宋荔裳观察起补如京 四、周釜山邀同诸子宴集机山草堂 五,同周宿来、吴六益、胡去骄、吴 三、宋荔裳观察出示隗嚣杯 仲征,及家楚鸿舜纳九一小集南园) 四、同人送宋荔裳观察入都小引) 六,除夕和宿来 叶燮 一、叶星期话旧 一、陪宋荔裳大参游会稽山园简祈突庆 兄弟 o 龚鼎孳 一,送龚孝升先生守制归庐江) 一、花朝同敬哉、韫退、玉叔、尔唯、 二、送龚芝麓太常起复还京 舒章、齐庵社集秋岳斋限韵十体 五首 三、赠龚芝麓太常) 二、王敬哉学士雨中招同宋玉叔吏部集 三、为龚芝麓先生寿) 饮舫斋赋谢二首 三、玉叔自铨曹出观察陇西 方文 一、 六、九日同姜如农、王西樵、程穆青 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 七、为王西樵题像 八、赠歌者陈郎并柬西樵 九、湖上三舟图成寄孰玉奉常西樵吏部 十、王西樵客游武陵,曹顾庵赋词志 喜属予和之 十一、满江红九日王西樵、姜如农、 程穆倩、王尔调,家伯献登慧光阁 十二、题王西樵长斋绣佛图 王士祯 一、题新乐县驿壁寄宋荔裳 一、和王阮亭壁间四绝句 二、初春四日体沐同荔裳、方山、西 二、题王阮亭小像 樵往西山道中作) 三、愚山至都门同荔裳、顾庵、湟溱 小集家兄西樵鄄舍用初字 四、不得荔裳妻孥消息 施闰章 一、宋荔裳北寺草序 一、寄怀施愚山少参 二、赠太仆宋公益咏堂记 二,八月十五夜同施愚山泛舟湖上听 三、宋荔裳署斋留别 庄蝶庵弹琴 四、同宋荔裳集严颢亭皋园、 三、施愚山至杭严颢亭招集皋园漫成 五、中秋宋荔裳邀泛西湖值雨 六、湖上别荔裳 一首) 七、古银槎歌为荔裳作 四、送施尚白齐诏粤 八、梦荔裳 九、吴锦雯湖舫同荔裳稚黄武令 十、初入都集王西樵、阮亭邸舍同荔 裳、顾庵、绎堂、周量赋得初字 十一、见宋荔裳遗作凄然有感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二; 受赠友人作品题目 一,和曹顾庵学士湖雨泛舟 二、和曹顾庵湖心事作 三,万竹庵和曹顾庵学士 曹尔堪 四、送曹顾庵归檐李 五、曹顾庵归自楚中闻余在白门不及晤而去留书为别赋此词奉答 六、王西樵客游曹顾庵赋词志喜属予和之 一,寄米紫来进士) 米汉雯 二、米吉土生孙歌兼贺米紫来进士 三- 同汪苕文,梁日缉,米紫来慈仁寺看海棠作 一、题周栎园所藏近代名人画册 周亮工 二、读周栎园诗有钞书读旧忘之旬广其意和韵四首 一、吴六益招饮梅花屋分韵) 二,同吴六益,沈雪峰、胡去骄分韵) 三、同周宿来、吴六益、胡去骄、吴仲征及家楚鸿、舜纳九一小集 吴懋谦 南园 四、同周宿来、吴六益、胡去骄访筠士上人登一览楼分韵 五、南歌子南园牡丹始开吴六益、董苍水过饮薄暮方归 一、董阆石诗序 董含 二、慰董榕庵丧子 一、董苍水诗序 董俞 二、南歌子南园牡丹始开吴六益、董苍水过饮薄暮方归 堵庭菜 一、济上晤堵桑木明府赋诗为别 二、同堵菜木、邵叔虎、堵乾三、赵浮山、牟侯甫泛舟 缪沅一、饮缪湘浊先辈斋中 一、赵韫退有暴客之警走问) 赵进美 二、韫退嘉禾之变坠水得免 三、曲水庵次赵韫退 四、悠然堂同赵次公大涂作 一、重晤李舒章 李雯 二、送李舒章南还) 1 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_ i - i l l - _ _ _ _ _ _ _ _ _ _ - - - l _ - l l - _ i _ i l _ _ _ _ _ _ - l - _ _ - _ _ - _ _ - _ _ _ - _ - _ - 一、尚木兄诗序, 宋征舆 二、招直方弟慈仁寺看海棠 宋征璧 三、送周宿来兼怀直方、尚木诸昆弟 四、祭直方副宪文 一、严颢亭太夫人寿 严沆 二、施愚山至严颢亭招集皋园漫成一首 表三: 赠与人作品 一,送宋荔裳观察起补北上序 二,与宋观察荔裳 三,宋观察荔裳招同董榕庵、苍水、吴六益、仲征 周金然四、又次荔裳观察韵) 五,同荔裳、牧伸、谭长益游焦山分韵四首) 六,荔裳招同黄增岸、李方山、姜绮、季王、安节诸公 七、饯宋荔裳观察赴蜀 陈柞明一,送宋荔裳观察宪长之任蜀中 吴之振一、读宋荔裳观察安雅堂集题赠二首) 一,宋荔裳杂剧题词 社漕 二、送宋荔裳之官四川按察使 一、宋荔裳招进红橘放歌 二、 : 兰生托层岩,幽独鲜人知正当扬葩候,所遇非其时 采采桃李花,乃在山之蹊岂不艳目前,难免进士嗤 珍重语国香,长守贞洁姿 从以上所征引的作品来总结莱阳诗人的一些共同特点。首先,他们的诗都追奉“七 子”的诗教传统,以汉魏盛唐为宗,格调古雅,怨而不诽正如明诗综( 六十 八卷) 评姜垛时所说“风格一本乎杜陵”,梅村诗话 中评宋玫的诗:“九青少颖 异,为诗学少陵爱苍浑而斥婉丽”这是他们最大的共性其次,他们的诗都风 格健朗清苍,少有缠绵悱恻之作再次,他们诗作的语言多是质直坚劲,不作绮 词艳藻 。莱阳诗团”的这些共同特点与他们的乡土风习自然有很大的关系正如前 面所说特定的土壤和气候形成了当地人。朴野”。、犷直”的性格,虽然在个人 身上。这种共同性格的表现程度会不同。它还是能够比较好地描述一个地区民众性 情的总体走向,人的性情投射到作品中,形成了莱阳诗人相似的创作取向和审美 特征丹纳在艺术哲学开始就指出:。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的精神和周围的 风俗。”他将艺术品与植物相类比所不同的是植物直接由气候和地理所决定,而 文学是由一个地区的精神气候决定的“精神的气候就是风俗习惯与时代精 神,和自然界的气候起着同样的作用”莱阳地区的自然状貌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莱 阳人的性情,他们性情中的一些共同基因又产生出相近的诗歌风格 再者,“莱阳诗团”之间联络相亲、互为姻娅的同乡兼亲戚的家族情缘,势必 使他们在文学上相互学习,声气相通,路数相同诗团中的一个先行者倘若以某 一种风貌的作品取悦了大家。那么必然会引起其它人的共鸣,这种文风在这样的 群起应和中怎么能不被加强呢? 而且他们在生活中命运休戚相关,分享着许多共 同的优喜这样一来诗作在内容上也具有诸多的共同点 可以说风习与亲谊关系是莱阳诗团风格近似的最主要的两个根源以上所说的 一切概而言之是明末清初莱阳的自然和人文气候它们是诗人宋琬成长的基础土 壤在二十二岁拔贡入京之前,他的几乎全部时间都是在家乡度过的故乡山水 的陶养使他深具莱阳入的秉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宋琬一生思想 正统忠直,积极用世怀有很强的传承家风,为清官良吏的理想他谋求进取,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但又时时注意保持一个士大夫应有的名节,不媚不欺,这在封建社会追求荣显的 过程中是不容易做到的而宋琬在道德名节和权势升迁的矛盾中坚持了以政绩求 仕进的做法,从而保持了清流的志节这与前面所提到的列位莱阳诗人是致的 与莱阳县志) 中所说:“余莱风土农桑其君子矜名节,重清议居官守礼 畏法,恬于势利”的话可以互相参证诗如其人,宋琬的诗就必然以正统的“安 雅”为特色也就决定了他的诗从一开始就会遵奉主流的诗歌主张具体到清初 也就是步武“七子”及“云间”的踪迹而且这样的大趋向宋琬会一直保持象 宋琬在莱阳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人,想让他出一些奇思怪想是很难的,想让他的 诗幽奇鬼怪也是很难的,他不正统才是意外。 其二,宋琬的性格,在诸种资料中较少被提及王熙所撰的 墓志铭中说 是“精敏”嘉庆重新统一志 中说是:“性明决,遇事立剖”可见宋琬是干练、 坚决、果断的人或许宋琬也有他缠绵多情的一面吧,但是可以肯定他性格的主 导方面是剐性的。他的诗风也是性格的一个表现,大笔开阖,清雄健举。不务柔 媚宋琬全集中找不刭一首严格意义上的情诗有写给老妻和亡妾的诗,记录 的是思念,有的是亲情元素,离情诗相去甚远。不能说莱阳没有柔波绮靡的诗人, 应该说莱阳豁朗朗的海风和清冽的空气更宣于出产慷慨梗概之士这就象软烂甜 腻的桔子必是生长于江南的多水之土而莱阳的水果以其梨子著名,它的口感是 与桔子相反的甘爽脆利再加上莱阳人特有的朴直少文,他们历来不擅长于迂回 曲折地传情达意“莱阳诗团”的众位诗人均是如此,宋琬当然也是偏爱在诗中 畅朗高歌其悲喜心志,而少有吞吐回环的委曲之篇。 其三,他从小置身于其中的。莱阳诗团”对他的诗歌的强大的感召和同化 在前面所列举的几位诗人,几乎无一例外地诗风近于杜韩。而且都在明末享有很 高的诗名宋琬与他们之间的那种亲密关系使他们之间的诗歌赠答频繁,有时甚 至以诗代信。宋琬与姜墚之间唱和就有十首之多,如己酉正月过姜如农东莱草 堂、同姜如农访顾云美虎邱精舍、申园四首同姜如农作等,其余不一一列 举之所以肯定地说宋琬的诗风受到家乡诗人的深刻影响还因为在在第二节中已 提及的,明末清初,在莱阳活跃着一个文学团体,叫“山左大社”,发起者和主要 负责人就是宋继澄。上面所提到的莱阳诗团的诗人赵士掂、姜蜾,姜垓、宋玫、 宋琬均是山左大社中人,其中宋玫和宋继澄还同时是复社的骨干成员大社在江 北与复社相呼应,因此在文学主张上与复社并无二致。那就是以。取法盛唐”这 对宋琬早年的诗歌主张和诗风倾向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总结出诗人宋琬受之于东莱水土的忠直守正的思想方式 和明朗果决的性格决定了他长于创作古雅醇厚而又清刚健拔的作品;又有“莱阳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诗团”集体的偏向于阳刚风格的熏染,宋琬的诗就这样形成了它的基本风格,少 年时代在家乡山左大社的学习研摩,更使这种特点突现出来故乡水土与宋琬诗 歌的关系正如程康庄在重刻安雅文集序中所说:“荔裳宋公,齐之昌阳人也 之罘丹崖,得气至厚其为古文词理析秋毫,务丰奇伟之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