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OGO,院感相关知识培训,陈湘娟2018年6月,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带着问题学规范,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5月份院感考核存在问题,一、5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存在的问题,5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存在的问题,1.感染性固废物与损伤性固废物混放(配液体针筒和安瓿混放),01,5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存在的问题,2.湿化瓶浸泡消毒未完全浸没于消毒液中,5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存在的问题,3.污染器械未存放在密闭容器内,5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存在的问题,4.施康浸泡消毒配制错误,浓度过低,1颗泡腾片配10000ml水,相当于50mg/L的浓度。要求400700mg/L5.有效氯浓度监测未做。6.无菌包超过7天未重新送消毒灭菌。7.静脉穿刺皮肤消毒,安尔碘只消毒一遍。8.无菌操作时未正确佩戴口罩,鼻腔未完全包住。,5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存在的问题,9.氨基酸、能全力等大玻璃瓶使用医疗固废物专用垃圾袋,医疗固废物,塑料瓶和大玻璃瓶,医疗固废物,金华医疗固废物处置中心(莱逸园公司)回收,杭州跃安环保科技公司回收,医疗垃圾固废物专用塑料袋,黑色塑料袋,5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存在的问题,10.多重耐药菌感染判断有误,只要培养有细菌生长的都判断为多重耐药菌感染,多重耐药菌耐泰能不动杆菌耐泰能铜绿假单胞菌耐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超广谱ESRL检测阳性肺炎克雷伯菌耐ESRL检测阳性大肠埃希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5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存在的问题,接触隔离,不需要接触隔离,二、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定义,低度风险区域:基本没有患者或者只作短暂停留的区域。如行政管理部门、图书馆、会议室、病案室等。中度风险区域:有普通患者居住,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对环境表面存在潜在污染可能性的区域。如普通住院病房、门诊科室、功能检查室等。,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定义,高度风险区域:有感染或定值患者居住的区域以及对高度易感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的区域,如感染性疾病科、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病区、移植病房、烧伤病房、早产儿室等。,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管理要求,11,医务人员应负责使用中诊疗设备与仪器的日常清洁与消毒工作;应指导环境清洁人员对诊疗设备与仪器等进行清洁与消毒。,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清洁与消毒的原则,11,1.先清洁再消毒,湿试清洁方式;2.根据风险等级和清洁等级要求制定标准化操作规程;3.有明确病原体污染的环境表面,应根据病原体抗力选择有效消毒剂;4.无明显污染时可以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清洁与消毒;5.清洁病房诊疗区时应有序进行,由上而下,由里而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有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6.实施清洁与消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清洁与消毒的原则,11,7.清洁工具应分区域使用;8.对精密仪器设备表面进行清洁消毒时,应参考仪器设备说明书,选择适合的清洁与消毒产品;9.在诊疗环境中发生患者体液血液污染时,应随时进行污点清洁与消毒;10.环境表面不宜采用高水平消毒剂进行日常消毒;11.不应将使用后或污染的擦拭布巾或地巾重复浸泡至清洁用水、使用中清洁剂和消毒剂内。,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日常清洁和消毒,11,不同等级的风险区域的日常清洁与消毒管理,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日常清洁和消毒,11,不同等级的风险区域的日常清洁与消毒管理,注:1.各类风险区域的环境表面一旦发生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等污染时应立即实施污点清洁与消毒。2.凡开展侵入性操作、吸痰等高度危险诊疗活动结束后,应立即实施环境清洁与消毒。3.在明确病原体污染时,可参考WS/T367提供的方法进行消毒。,三、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11,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管理要求,11,要求建立职责明确的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人员构成:包括医师和护士病区负责人为本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第一人,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11,标准预防措施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护理、清洁等工作时应戴清洁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或进行卫生手卫生消毒。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面部时,应戴医用外科口罩、防护面罩;必要时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预防措施使用后针头不应回套针帽,确需回套应单手操作或使用器械辅助,不应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废弃的锐器应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重复使用的锐器,应放在防刺容器内密闭运输处理。接触患者黏膜或破损的皮肤时应戴无菌手套。应密闭运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探视者、医务人员等应采取呼吸道卫生(咳嗽礼貌)相关感染控制措施。,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11,诊疗用品的清洁与消毒治疗车上物品摆放有序,上层放清洁与无菌物品,下层放使用后物品,治疗车配备速干手消毒液,每天进行清洁与消毒,遇污染时随时进行清洁与消毒。床单位的清洁与消毒定期清洁和消毒,遇污染时应及时清洁与消毒;患者出院时应进行终末消毒。直接接触患者的床上用品,应一人一换,住院超过一周时,应每周更换,污染时随时更换。,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11,隔离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标识正确、醒目,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11,隔离接触隔离患者的工作人员,应按照隔离要求,穿戴相应的隔离防护用品,如穿隔离衣、戴医用外科口罩、手套等,并进行手卫生。隔离患者的物品应专人专用,定期清洁与消毒,患者出院或转院、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11,隔离隔离的确诊或疑似传染病患者或隔离的非传染病患者,除确诊为同种病原体感染之外,应安置在单人的隔离房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多重耐药感染等的预防与控制应遵循有关标准规定。,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11,消毒物品和无菌物品的管理应根据药品说明书的要求配置药液,现配现用。抽出的药液和配制好的静脉输注用无菌液体,放置时间不应超过2h,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不应超过24h。无菌棉球、纱布的灭菌包装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应超过24h,干鑵储存无菌持物钳使用时间不应超过4h。,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11,消毒物品和无菌物品的管理各类消毒剂应注明开瓶日期或失效日期,有效期遵循厂家说明,对于性能不稳定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配制后使用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四、带着问题学规范,11,带着问题学规范尿培养标本的采集与运送,11,尿培养指针:1.当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肾区疼痛等症状,同时可能伴有寒战、高热、白细胞计数升高,怀疑存在泌尿系感染时。2.尿常规结果提示泌尿系感染时。3.留置导尿患者出现发热时。4.无症状患者不建议常规进行尿培养检测。,带着问题学规范尿培养标本的采集与运送,尿标本采集方法是什么?,留取清洁中段尿,导尿管采集,耻骨上膀胱穿刺采集,带着问题学规范尿培养标本的采集与运送,11,清洁中断尿女性:在采集标本前充分清洗或消毒尿道口部位。1.用肥皂水清洗尿道口部位,或用碘伏消毒尿道口。2.手持采样杯外侧,避免接触杯口边缘;先将少量尿液排掉,然后用采集杯采集半杯尿。3.将盖子盖好,旋紧。4.检查杯盖是否密封,避免溢洒。,带着问题学规范尿培养标本的采集与运送,11,清洁中断尿男性:在采集标本前充分清洗尿道口1.缩回包皮,充分暴露龟头,用肥皂清洗尿道口。2.手持采样杯外侧,避免接触杯口边缘;先将少量尿液排掉,然后用采集杯采集半杯尿。3.将盖子盖好,旋紧。4.检查杯盖是否密封,避免溢洒。,带着问题学规范尿培养标本的采集与运送,11,导尿管采集尿液禁止从集尿袋中采集标本,因存在极大污染的可能。可直接穿刺导尿管近端侧壁采集尿液标本。1.夹闭导尿管不超过30分钟。2.消毒清洁尿管近端采样部位周围外壁。3.将注射器针头穿刺进入导管腔,抽吸出尿液。4.收集的尿液置于无菌尿杯或试管中。5.检查杯盖是否密封,避免溢洒。,带着问题学规范尿培养标本的采集与运送,11,注意:1.宜采集晨尿。2.尿标本应尽快送到实验室,不能及时送达时应4冷藏保存,但不能超过24小时。,带着问题学规范痰培养标本的采集与运送,11,痰标本的微生物学检查送检指标包括哪些?用于下呼吸道感染咳嗽、脓性痰,伴发热,影像学出现新的或扩大的浸润影气道开放患者出现脓痰或血性痰,要判断患者是否有能力配合完成深部咳痰,带着问题学规范痰培养标本的采集与运送,11,采集和运输痰标本过程中应注意哪些?1.争取首剂抗菌药物治疗使用前及更换抗菌药物前采集痰标本。2.尽快送到实验室,2小时内,不能及时送达或待处理标本应置于4冰箱保存(疑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不在此列),但不能超过24小时。3.只要有可能得到合格的痰标本,应马上采集、送检。4.宜在医护人员直视下留取合格痰液标本,留取标本前先用清水漱口23次,5.有假牙者先取下假牙,再用力咳嗽,将深部痰液咳入无菌杯内。6.一定要标明标本采集时间。,带着问题学规范血培养标本的采集与运送,11,血培养送检指针菌血症:患者出现发热(38)或低温(36),或寒战;白细胞计数增多(计数10.0109/L),中性粒细胞增多;或白细胞计数减少(计数38)、寒战或低血压等全身感染表现,不能排除由血管内导管引起感染可能的,应多次进行血培养。,带着问题学规范血培养标本的采集与运送,11,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采血时机:尽可能在患者寒战开始时,发热高峰前3060分钟内采血;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血液标本,如患者已经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应在下一次用药之前采集血标本。采血部位:通常为肘静脉。切忌在静脉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血;不应从留置静脉或动脉导管内取血,除非怀疑有导管相关的血液感染,因为导管常伴有定植菌存在。,带着问题学规范血培养标本的采集与运送,11,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采血工具:建议采用商业化的真空血培养瓶。如果血培养瓶的储存温度为28,应先将血培养瓶在温室放置30分钟左右,平衡至室温再采血。同一部位采集两瓶血培养时不建议更换针头。采血次数、血培养瓶的选择:对于成人患者,应同时分别在两个部位采集血标本;每个部位需氧和厌氧培养各一瓶。对于儿童患者,应同时分别在两个部位采集血标本,分别注入儿童瓶,一般不需要厌氧瓶,除非怀疑患儿存在厌氧菌血流感染。,带着问题学规范血培养标本的采集与运送,11,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采血量:成人每次每培养应采血510ml(合计2040ml);婴幼儿根据患儿的体重确定采血总量,每培养(儿童瓶)采血24ml。采血量是影响血培养检出阳性率的重要因素,采血量过少会明显降低血培养阳性率。国内大多数医疗机构不能完全做到双侧部位采取、留取双套血液标本,这不利于血培养阳性率的提高。皮肤、血培养瓶消毒:为减少皮肤、培养瓶口等对血培养造成的污染,在穿刺前,应对皮肤和培养瓶口进行消毒并充分干燥,以减少假阳性的发生概率。避免采血管内空气注入厌氧血培养瓶。避免在静脉留置导管连接处(如肝素帽处)采集血标本。避免标本污染。,带着问题学规范血培养标本的采集与运送,11,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血液标本采集中有哪些注意事项?血液标本采集分别保留导管和不保留导管两种情况。保留导管:分别从外周静脉和导管内各采取1套血培养标本,在培养瓶上标注采集部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CN120198440A 基于机器视觉的注塑件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 2025年智能匹配无中介费二手商铺买卖合同示范文本
- 2025版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规范文本
- 2025版国防科技产业投资咨询顾问合同范本
- 2025版权授权协议书范本:原创游戏角色版权许可
- 2025年度企事业单位食堂膳食供应服务采购合同
- 2025版实习期间实习生社会保险缴纳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租赁推广合同
- 2025版汽车贷款贷款合同补充条款及附件
- 2025年度企业员工职业素养提升合同
- 车辆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商标审查协作中心面试模拟题答案
- 2025年徐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卷(含答案及解析)
- 翻越您的浪浪山新学期开学第一课+课件
- 无人机培训招生宣讲
- 刑法各论(第四版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ppt整套教学课件最全教学教程)
- 第7章:方差分析课件
-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21年版) 6-18-01-07 多工序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
- 办公楼加层改造施工组织设计(100页)
- DS6-K5B计算机联锁系统介绍文稿
- 工艺管廊架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