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沈善宝《名媛诗话》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清代中期,由钱塘名媛沈善宝撰写的名媛诗话不仅在当时文坛享有盛誉, 而且在女性诗话吏上其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它以翔实的突耩收集,独特昀女性文 人视角,为我们提供了当时女性文坛创作、交往的第一手资料,从而为后世研究 清代女性教育、思想、社交等方方面面打开了一扇窗户。本文淡名媛诗话为 研究对象,内容分为曼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沈善宝自身出发,结合大的社会背 景,探索名媛诗话的创作缘起;第二部分,从诗话的本体价值、女性文坛创 作盛况、名媛诗话对女性文人文学活动的思考三个方面探讨名媛诗话的 文学价值;第三个部分,从“德”与“才”的矛盾冲突、传统“纲常伦理”背景 下女性过“有意义生活”的可能空间、特殊时期女性文人的生存状态三方面探讨 名媛诗话的社会学意义。 关键词:沈善宝、名媛诗话、本体价值、文学价值,生存状态 i v a b s t r a c t m i n g y u a ns h i h u a ( r e m a r k so np o e t r yb yn o t a b l ew o m e n ) b ys h e ns h a n b a on o t o n l ye n j o y e dh i 曲r e p u t a t i o ni nl i t e r a t u r ei nt h em i d q i n gd y n a s t y , b u ta l s oo c c u p i e d av e r yi m p o r t a n tp o s i t i o ni nt h eh i s t o r yo ff e m a l ep o e t r y w i t hi t sf u l la n da c c u r a t e c o l l e c t i o no fh i s t o r i c a lm a t e r i a l s ,i tp r o v i d e su sf i r s t h a n dd a t aa b o u tt h ec r e a t i o n sa n d i n t e r c o u r s eo ft h ef e m a l el i t e r a r yc i r c l ea tt h a tt i m ef r o mt h eu n i q u ea n g l eo ff e m a l e w r i t e r s t h u s ,ad o o ri so p e n e df o rt h es t u d yo fw o m e n se d u c a t i o n ,t h o u g h ta n ds o c i a l i n t e r c o u r s ei nq i n gd y n a s t y t h i sa r t i c l ea n a l y s e sm i n g y u a ns h i h u af r o mt h r e ep a r t s t h ef i r s tp a r te x p l o r e st h eo r i g i no fi t sc r e a t i o nc o m b i n i n g 、析mt h es o c i a lb a c k g r o u n d s h e ns h a n b a ol i v e di n i t sl i t e r a r yv a l u ei sd i s c u s s e di nt h es e c o n dp a r tf r o mt h et h r e e a s p e c t s :t h ev a l u eo fp o e t r y , t h ep r o s p e r i t yo ff e m a l ec r e a t i o na n di t st h o u g h ta b o u t t h el i t e r a t u r e a c t i v i t i e so ff e m a l ew r i t e r s i nt h et h i r d p a r t ,t h es o c i o l o g i c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m i n g y u a ns h i h u ai sp r o b e df r o mt h ea s p e c t so fc o n f l i c tb e t w e e n v i r t u e a n d t a l e n t ,p o s s i b i l i t yo fs i g n i f i c a n tl i v i n gs p a c eo ff e m a l eu n d e rt h e b a c k g r o u n do ft r a d i t i o n a le t h i c s ,a n dl i v i n gs i t u a t i o no ff e m a l ew r i t e r si nt h es p e c i a l p e r i o d k e yw o r d s :s h e ns h a n b a o ;m i n g y u a ns h i h u a ;o n t o l o g i c a lv a l u e ;l i t e r a r yv a l u e ; l i v i n gs i t u a t i o n v 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采。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逝姿态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 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 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虢毒,1 受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年月妒日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逝姿态堂有权保留并向垦家有关部门或机 构送交本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逝鎏本堂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痒进行检索和传播,可以采用影 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艨适用本授权书) i l 导师躲力越涿。 签字譬期:山鼍年易月垆匿 。 匿 受节 孱 )瑟厂务 致谢 早在去年,恩师李越深便已选定名媛诗话为我的硕士论文研究方向。在 此之前,我对清代女性文人文学的了解几乎为空白,只隐约知道明清时期江南多 才女。直到选定了题目,在经过辛苦的资料搜集,系统的阅读沈善宝的诗词著作, 仔细研读名媛诗话后,我才惊讶的发现,原来早在明清时期,就有那么多多 才多艺的女性文人,用她们五彩斑斓的笔墨诉说着她们对生命和生活的体悟。我 对沈善宝也经历了一个由最初的不了解,到逐渐的熟悉的过程,期间,我对她的 钦佩也日渐强烈。作为一名女性文人,她不遗余力的争取女性文学在文学史上的 地位,并为她们著作的流传费尽心力。 两年的研究生生涯即将结束,这也是我求学生涯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回首 这两年的生活,我觉得庆幸,庆幸自己能求学浙大,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的西子湖畔,我遇到了和蔼可亲,治学严谨的恩师,正是她的坚持和帮助,才有 这篇论文的诞生。 我也要感谢朱则杰老师,在这篇论文的选题和最终框架定型上他给予我的无 私的帮助和鼓励。 我也要感谢我的室友们,她们在我论文写作的过程中为我提供的种种方便。 同时,我也要感谢我的家人,正是他们默默的支持和帮助,才能使我安心在 象牙塔内完成我的硕士学业。 i i i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沈善宝 名媛诗话研究 1 导论 1 1 选题意义及研究思路 中国文学发展至清代,文学创作的队伍已由男性作家占绝对主导地位发展至 有大量的女性作家参与。据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统计,清代以前从汉代至 明代的女性作者仅3 5 0 人,而清代则“超轶前代,数逾三千 ,单是有诗集、词 集传世的女性作家就在3 0 0 0 人以上。这一支庞大的女性文人队伍中涌现出诸如徐 灿、吴藻、顾春、熊琏、赵我佩、沈善宝、谈印梅、吴尚熹等一大批名媛,其诗 词文创作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现存的清代女性作家的创作,无论在思想内容还 是艺术表现上均带有鲜明的女性主体特点,呈现出一系列与男性文人相异的特 色。同时,女性文人与男性文人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相互的影响。不仅如 此,清代女性文人开始纷纷将自己的创作整理刊刻成文集,希望使其成为传世之 作。可以说,清代女性文学已经摆脱了附庸地位,具有极强的独立性,成为清代 文学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使得清代的文学生态大为改观,在清代文学中兴的过程 中,女性文学功不可没。 在创作数量和质量上都大大超越前代的同时,清代女性也十分注重进行文学 理论方面的建树。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大量女性诗话的出现。将这段女性文学的 历史忠实而完整的记录下来,保存女性文人创作的第一手资料,书写女性自己的 文学史,成为清代许多名媛努力的目标。而具备“辩句法、备古今、记盛德、录 异事、正讹误”。的特殊功能的诗话成为女性文人的首选形式。她们认为,与诗 选相比,诗话有其明显优之于诗选的三个长处:“选诗必成篇章,然后可选,而 诗话则一联一句无不可采录。选诗就诗论诗,其不选者不暇旁及;而诗话则论古 议今,正谬订误,无不可细载。选诗必择大雅,有醇无疵;而诗话则一切方言俚 语,诡异诙谐,无不可遍收。有此三善,故唐宋以来作之者最多”。明末清初, 如皋熊琏著澹仙诗话四卷,这是第一部女性诗话体著作,它在女性诗话史上 具有首创作用。此后,女性诗话蔚然成风:先后有方维仪著官闱诗评、杨芸 。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自序( 增订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5 年版,第5 页。 王云五主编:许彦周诗话及其他二种,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八年十二月版,第5 页。 吕善报:六红诗话,道光二十四年刊本,卷二。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沈善宝名媛诗话研究 著古今闺阁诗话、王碧云著名媛诗话,沈善宝著名媛诗话这些诗 话著作,体现了女性文人构筑自我文学史、构建自我诗歌理论的努力。而沈善宝 名媛诗话无疑为女性诗话中的佼佼者。 沈善宝( 1 8 0 8 1 8 6 2 ) ,字湘佩,又号西湖散人,钱塘人。母吴浣素,亦一 时名媛,才藻富丽。受到家庭的影响,沈善宝善书画,工诗文,词名在道光、成 丰年间倾盖一时沈善宝著作甚丰,流传下来的有鸿雪楼诗集1 5 卷,鸿雪 楼词集1 卷,鸿雪楼外集1 卷,名媛诗话1 2 卷,续集3 卷作为清代中期 文坛重要的女性文人,沈善宝性情豪迈而纯笃,交游广泛,与当时负盛名的女性 文人如关镆、吴藻、顾春等都有过交往,彼此间情谊深厚。顾春曾这样评价她: “巾帼英雄异俗流,江南江北任邀游。萧条行李春明路,半载新诗半载愁。”沈 善宝不仅在创作上有着自己比较鲜明的个人风格,在词学上有独特的贡献( 对词 的内蕴有着明显的深化和改造) ,而且著有名媛诗话1 5 卷,在女性诗话史上 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名媛诗话吸取前人诗话的精髓,多角度审视明末至清中期的女性文坛。 它以诗话存诗、以诗话存事;以女性的独特视角选诗、评诗、品人、论事,如实 地记载了当时女性的基本生活状况、受教育状况、诗歌创作状况以及她们的精神 状态,并对女性文人的创作经验进行了总结。它在文学、文献学和社会学各方面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1 2 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方法 对于沈善宝及其名媛诗话的研究,目前尚无专著。此前仅严迪昌在其专 著清词史之“清代妇女词略”,邓红梅在其专著女性词史之“万花为春 的清代词坛”中,对沈善宝本人作过一般性的介绍或词作风格上的分析。 而以沈善宝为研究对象的单篇学术论文主要有以下这些: 张宏生才名焦虑与性别意识一一从沈善宝看明清女诗人的文学活动,以 性别意识为切入点,联系其早年的生活经历,剖析了沈善宝以强烈功名意识为核 心的独特价值观。( 发表于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 0 0 1 年第6 期) 王力坚的三篇论文:从 看家庭对清代才媛的影响,探讨了家庭 。沈善宝:名嫒诗话卷八,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 7 0 6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5 年版,第6 4 0 页。 。邓红梅:女性词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 0 0 0 年版,第3 9 2 页。 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沈善宝 名媛诗话研究 教育对清代女性成才的重要影响,并认为因循妇道之学与热衷诗词之学构成了清 代才女的两难选择,但文章对此部分并没有详细展开论述。 - 9 经世文学,文章认为清代的经世致用之学对女性文学的发 展乃至繁荣有着重要的作用,认为经世致用的理论使得清代女性开始打破“内言 不出”的观念,摆脱闺阁的束缚,走向社会;并认为正是由于对经世致用之学并 非名媛诗话的主导思想,所以限制了名媛诗话的成就。 的自我指涉及其内文本建构,文章认为强烈的功名和性别意 识是其撰写名媛诗话的内在动因,也正是在这种动因的驱使下,名媛诗话 体现了独特的文本建构一一自我指涉,从而在诗话的字里行间处处闪现着作者本 人的影子,从而带有浓重的“自传”色彩,体现了其强烈的求名的意识。 ( 分别发表于长江学术,2 0 0 6 年第3 期;苏州大学学报,2 0 0 6 年第5 期;中山大学学报,2 0 0 8 年第1 期) 聂欣晗女性文学经典化的焦虑和策略一一论沈善宝 异性话语体 系下的传播技巧,以女性为研究视角,分析了家族文化和自觉的性别意识对其 创作( ( 名媛诗话产生的影响,并得出了男性的宽容和支持是( 研究,系统地梳理出沈善宝的诗学思想,但其 文对于名媛诗话其它方面涉及不多。( 安徽大学2 0 0 7 年硕士学位论文) 综上所述,迄今为止对沈善宝及其名媛诗话的研究,侧重从女性的性别 意识、沈善宝本身的诗词作品,所处社会环境、生平经历和名媛诗话的诗学 观点等角度进行研究。虽然学术界对沈善宝及其名媛诗话的研究已经取得了 一定的成绩,但其深度和广度都远远不够,目前尚有继续研究的空间。本文拟在 现有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名媛诗话,既充分吸收前人的成果,也力图拓 展研究空间,通过对名媛诗话作全面梳理和细致分析,进一步挖掘其文学、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沈善宝 名媛诗话研究 文献学价值,此外还将重点探讨其在社会学等方面的价值和意义,以期推动研究 的深入。 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沈善宝名媛诗话研究 2 沈善宝撰写名媛诗话的主客观原因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女性长期背负着沉重的精神枷锁,伴随着独立意识 受到深深压抑而来的是她们在文学上的“失语”状态。据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 考统计,清代以前从汉代至明代的女性作者仅3 5 0 人。文人及文学作品的稀少, 直接造成了中国女性文人长期以来在文学史上处于“缺席”状态。到了清代,随 着女性文人生活领域和审美领域的不断扩大,文坛出现了一个蔚为大观的巾帼群 体,不仅参与人数众多,而且创作成果丰富。据统计,清代单是有诗集、词集传 世的女性作家就在3 0 0 0 人以上。其盛况之空前,史所未有。 女性文人在文学上热情高涨,数量空前,成就突出。她们必然要求在文学上 争得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构筑起女性文人自我的文学史。有学者指出:女性学 史、女性文学史必须由女性自己出面,在历史的空白处开始书写。它应该有一个 与男权文化完全不同的基本视角,即真正从妇女的自身经验出发。在总结熊琏、 方维仪、杨芸、王碧云等前辈文人成败经验的基础上,沈善宝的名媛诗话应 时而生。它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有目的、有意识的构筑女性诗歌史和文学史的著作。 它的产生既是沈善宝追求“立言”以不朽的结果,同时也得益于当时宽松的社会 环境下女性文人、文学整体水平的提高,更是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必然产物。 2 1 宽松的社会环境推动了女性文学的兴盛 女性文学在清代达到空前繁荣,据胡文楷的历代妇女著作考统计,清代 仅江苏一省的女作家就有1 4 2 5 人,著作有1 7 0 7 种。而且胡氏的收录并不完全, 后南京大学图书馆史梅女士又辑得历代妇女著作考未收者1 1 8 人,著作1 4 4 种。这样,清代女作家仅江苏一省就有1 5 4 3 人,著作1 8 5 1 种。对此,易顺鼎 评价道:“汉唐宋明诸朝,更沐数千年之文化,所传名媛,不少诗家,至于有清, 遂臻极轨。”。仅以女性词为例,光绪二十二年安徽南陵人徐乃昌辑刊小檀栾汇 刻百家闺秀词,总集1 0 集,每集1 0 家。又复辑“丛残不成集者”合成闺秀 。郭延礼:明清女性文学的繁荣及其主要特征,文学遗产2 0 0 2 年第6 期,第6 9 页。 国易顺鼎:清代闺阁诗人征略序,见施淑仪:清代闺阁诗人征略,商务印书馆1 9 8 7 年版,第l 页。 5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沈善宝名媛诗话研究 词钞1 6 卷,得词人5 2 1 家,词作1 5 9 1 首。后面又附补遗i 卷,续补遗 4 卷。可见当时妇女词的繁荣。清代女性文坛不仅创作丰硕,且成就斐然。对此, 严迪昌认为:“词坛上巾帼群体的形成期在清朝。清词的史称中心,不能轻忽 女性作家所作出的努力,一代清词之所以如此绚丽多彩,女词人们是与有功焉 的。”清代多才女,古典名著红楼梦里的才女群便是例证。清代有相当数量 的女性文人得以在有生之年出版自己的著作,在文学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和笔 墨,为后世留下宝贵的遗产。而清代女性文学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离不开当时 宽松的社会环境。 从明代开始,中上层社会的家庭就比较重视女子教育,比如汤显祖的牡丹 亭中,杜太守亲自为杜丽娘选择陈最良为塾师,就反映了官宦家庭专门为自家 女子开设私塾的情况。到清代,许多高门望族仍十分重视对于闺中女子的教育。 如:江苏长洲彭氏的义庄规条中就明确规定:凡族中子女都须读书。大部分 士人家庭不仅对女儿极为重视,而且关心她们的闺中教育,教育内容从传统的妇 学扩展至诗文教育,甚至为之延师教授,以便在学识上对她们有所助益。如:王 季重对女儿王端淑极为宠爱,常抚其背赞日:“身有八男,不易一女。”。而方芳 佩之父方德发为了女儿的教育曾先后聘师四人,并为家贫无法使女儿受到更好的 教育而心存愧疚。当然,家族对于女性受教育程度的关心,部分也出于婚姻等现 实因素的考虑。因为在亲戚朋友甚至整个社会的眼中看来,一个满腹诗书的女儿, 无疑是“家学”传统的继承者,是书香门第深厚渊源的缩影。更重要的是,“在 婚姻的市场上,博学标志着一个女子成为众人争相延聘的对象,成为一个不仅能 生育子嗣还能为儿子们提供最优越的早期教育的未来母亲” 。因此,即使普通 家庭也希望自己的女儿能识大体、通文墨、守妇道,故而清代女童受教育蔚然成 风。这在客观上无疑极大地提高了清代女性的整体知识水平,故而相形之下,清 代更多名女才媛。 在清代,满族统治者也比较重视家庭教育,皇太极曾在诏谕中明确规定:“八 旗子弟年龄在十五岁以下、八岁以上的都必须读书”。 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不仅 对满族阶层,而且对全民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比于过往,清代家族文学更 严迪昌: 清词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5 9 1 页。 。沈善宝:名嫒诗话卷五,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 7 0 6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5 年版,第6 0 0 页。 o ( 美) 曼素恩:缀珍录,定宜庄、颜宜崴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 0 0 5 年版,第7 5 页。 。赵尔巽:清史稿卷2 2 1 ,中华书局1 9 7 4 年版,第9 1 1 3 页。 6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沈善宝名媛诗话研究 为兴盛。如:努尔哈赤与皇太极时期的希福,“家世以文学著称”;康熙时期的达 瑞,“少承家学,博通经史四子能承其学尤有文名”。此外,承惠于八 旗三年一度的选秀制度,满族更为重视内亲,未出嫁的小姑,以及出嫁后的闺女, 在娘家均享有极高的地位,“旗俗,家庭之间礼节最繁重。而未字之小姑,其尊 亚于姑。宴居会食,翁姑上坐,小姑侧坐”。已婚妇女如果在家庭中作用突出, 就能享有较高的地位。满族的妇女观必然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 比之于以往,清代社会对于那些迫于生活所需不得不抛头露面,凭借卖文鬻 画收入以养家糊口的女性文人采取了同情和包容的态度。不仅为她们提供市场, 也对她们的才气给予充分的肯定。正是因为整个社会对女性文人凭借着自身才华 而获得经济来源的活动本身给予支持,才有了女性文人们除依附丈夫外另一种可 能的生存空间。毛奇龄曾满怀同情地描绘了王端淑( 玉映) 卖诗画供家用的窘境: “今玉映以冻饥轻去其乡,随其外人丁君者牵车出门。将栖迟道路,而自衔其书 画笔札以为活。”。尽管王端淑的兄弟们对于她的抛头露面持反对态度,但最终还 是对她的诗集出版给予了支持,并为她撰序致贺。事实上,王端淑的社会活动获 得了很高的才名,不仅没有象其兄长所担心的那样“为家族抹黑”,反而更增添 了王家的声望。她的一位伯父在为她的吟红集所作的序言中,就曾骄傲地说: “映然子既得使今古闺中人不代文士受贬”,“又使今古文士不为闺中留恨,厥功 既伟,何妨共宝天下乎? 嗟乎,家有名士,乃在香奁。”另一位名媛黄媛介,也 是因其丈夫杨世功没有能力供养妻儿,不得不通过教书、出售诗词字画获取收入, 以满足家庭最低的生活需要。而当时世人对她的才华也十分地欣赏,给予充分的 认可,不仅使她赢得了诗人的称号,更通过诸如竞买诗画等捧场行动而使其诗画 售价日高。 由于商品化经济的推动,以及木活字的盛行,清代出版业一一无论官刻、私 刻( 主要为家刻) 还是坊刻都十分兴旺。,这无疑也加速了女性文学的繁荣。许 多家族刊刻家族中男性或女性的诗文集,作为家族文学的象征,既用于馈赠、交 流,也作为家族的收藏。不仅便于居于家中的女性能在闺闱之内阅读,也使得 脚额尔泰:八旗通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8 5 年版,第5 3 2 6 、5 3 4 6 页。 四徐珂: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 9 8 4 年版,第2 2 1 2 页。 够王玉映:留箧集,载毛奇龄,序7 。转自( 美) 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李志 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 0 0 5 年版,第1 3 8 页。 锄张绍勋:中国印刷史话,商务印书馆1 9 9 7 年版,第1 7 3 页。 母( 美) 高彦颐: 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李志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 0 0 5 年版,第4 0 页。 7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沈善宝名媛诗话研究 她们与外界丰富多彩的世界保持交流。家刻促进了女性诗文集的出版,也推动了 女性读者群和作者群的产生,增强了彼此之间的沟通,二者之间的互动构建起了 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创作与接受网络,它的存在使得女性创作有了一个便捷的 传播途径。而读者与作者的交往互动,又使得双方都能提高文学修养。如:沈善 宝说,“余未入都前,太夫人( 潘虚白) 见余秋怀诗十五章,深为激赏,访问殷 勤。迨余北至晋谒,即蒙刮目奖许过当。一诗脱稿,随录示之”。这说明,在 清代,女性文人群体之间确实存在着一个创作和评判的互动网络,它直接推动了 清代女性文学整体的发展。 明清女性文学的发展,也得益于男性文人们对于女性文人及其文学活动的支 持。承惠于晚明个性解放思潮的兴起及王阳明的“心学”,明清两代封建礼教稍 有松动。“心学”承认人的“七情六欲”为自然的本性,同情女子的遭遇。更有 李贽针对“女人见短”论,给以有力的批驳:“余窃谓欲论见之长短者当如此, 不可以止以妇人之见为短也。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 谓男子 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设使女子其身而男子其见,乐闻正论而知 俗语之不足听,乐学出世而知浮世之不足恋,则恐当世男子视之,皆当羞愧流汗, 不敢出声矣。”。李贽接着又列举邑姜、文母、薛涛为例,说明女子一样可以参政、 做诗。可以说,男性文人的宽容、帮助、指导,对于推动女性文学的发展起着重 要的作用。在此种背景下,明清女性文学开始呈现出繁荣的态势。 在清代,大体说来,男性文人对女性才学、创作持一种较为宽容的态度。一 些有识之士不仅同情女性文人为学的不易,而且承认女子求学的重要,充分肯定 女性文人的创作成就。如:女学言行纂的编者李晚芳说:“有志女子自当从经 史子传取益,几见哲后、圣母、贤妻、淑媛有一不从经史子传中来者乎? ”袁枚 也认为:“俗称女子不宜为诗,陋哉言乎! 圣人以关雎、葛覃、卷耳,冠 三百篇之首,皆女子之诗。第恐针黹之余,不暇弄笔墨,而又无人唱和而表 章之,则淹没而不宣者多矣。 。钟惺更认为比之于男子,妇人之诗更自然,也更 符合“性灵 。在他看来,“诗也者,自然之声也,非假法律模仿而工者也。三百 沈善宝: 名嫒诗话卷七,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 7 0 6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5 年版,第6 2 6 、6 2 8 页。 。李贽:答以女人学道为见短书,焚书卷二,见张建业主编: 李贽文集卷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 0 0 0 年版,第5 4 - 5 5 页。 雪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见王英志主编袁枚全集第三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 9 9 3 年版。第5 7 0 页。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沈善宝名嫒诗话研究 篇自登山涉阻,唱为怀人之祖,其言可歌可咏,要以不失温柔敦厚而已,安有所 为法律哉。今之谓诗者,未就蛮笺,先言法律,且日某人学某格,某书习某派, 故夫今人今士之诗,胸中先有曹刘温李,而后拟为之也。若夫古今名媛,则发乎 情,根乎性,未尝拟作,亦不知派,无南皮西昆,而自流其悲雅者也男子之 巧,洵不及妇人矣! 其于诗赋,又岂数数也哉”。 大部分有识之士更是直接对妇女的文学活动给予实际指导和大力支持。他们 招收女弟子,教以诗学,直接对女性创作活动进行指导。如当时著名文人袁枚、 陈文述、王士祯、阮元、沈德潜、杭世骏、陈维崧、毛奇龄等纷纷招收才女名媛 为自己的弟子。毛奇龄更将暮年闲居时招收的女弟子徐昭华赞为自己最得意的门 生,对外宣称,“吾门虽多才,以诗无如徐都讲者”。王士祯有女弟子王慧、王 璐清;杭世骏有女弟子方芷斋;吴中十子汇于任兆麟周围;而袁枚更是广收女弟 子,时人有“绛纱弟子三千辈、“三千天女尽门生 。之说。著名的随园十三 女弟子湖楼请业图便描摹了他的十三个女弟子:孙云凤、孙云鹤、席佩兰、徐 裕馨、汪缵祖、汪碉、严蕊珠,廖云锦、张玉珍、屈婉仙、孙心宝、金逸、鲍之 蕙。对于袁枚招收女弟子的盛况,孙云凤曾描述道:“我简斋夫子,行年七十, 妇竖知名,所到四方,裙钗引领。” 此外,出于对女性文人及其文学价值的承认, 许多男性文人开始将闺秀作品收入自己的诗集之中,或专门撰写有关闺秀的诗 话。如:袁枚不仅在随园诗话中收录有关女性的诗作,更辑录其门下女弟子 的诗作,刊为随园女弟子诗选;沈德潜在其国朝诗别裁集中选评7 5 位闺 秀诗作;梁章钜编纂闽川闺秀诗话四卷;雷瑁、雷城共同编纂闺秀诗话; 金燕编纂香奁诗话。有些名士还突破传统的束缚,为女性诗文集撰写序跋题 词。如:季振宜、陈云伯、洪亮吉、王士祯、阮元、杭世骏、沈德潜、翁同稣等 人均为女性文人撰写过序跋。据调查,现存清代女性8 7 0 余人的9 0 0 种著作中, 有刻本8 0 0 余种。这些编纂成集的作品中便附有当时名士的序跋评骘。 在女性文人文学发展、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历程中,家族中男性文人,尤其 钟惺: 名嫒诗归序,见胡文楷 历代妇女著作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5 年版,第8 8 3 - - 8 8 4 页。 恽珠:国朝闺秀正始集卷二,道光红香馆刊本。 西方昂:寄祝随园先生八十寿之二,孙原湘屏风辞十首之三,载袁枚:随园八十寿言卷二,卷 五。见王志英主编:袁枚全集,江苏古籍;j j 版社1 9 9 3 年版,第3 2 、9 2 页。 回孙云风:宝石山庄送简斋夫子还山诗序,载袁枚续同人集,见王英志主编袁枚全集,江苏古籍 出版社1 9 9 3 年版,第2 2 6 页。 张宏生、石曼中国古代妇女文学研究的现代起点胡文楷 ,江西社会科学,2 0 0 8 年第7 期,第9 6 页。 9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沈善宝名媛诗话研究 是父亲、丈夫和儿子的支持无疑是更为直接也更为重要的力量。对此,沈玉清曾 指出:“( 女性) 就人事而言,则作者成名,大抵有赖于三者。其一,名父之女, 少禀庭训,有父兄为之提倡,则成就易成。其二,才士之妻,闺房倡和,有夫婿 为之点缀,则声气相通。其三,令子之母,侪辈所尊,有后嗣为之表扬,则流誉 自广。”函完颜恽珠国朝闺秀正始集的编纂便直接得益于其子麟庆的鼓励和支 持,并负责安排最后定稿的镌版付印。对此,完颜恽珠在序言中深情地回忆道: “大儿麟庆防河偶暇,检余旧箧所存及闺秀诸同调投赠之作并近日所得各集,抄 录成帙,计得国朝闺秀诗三千余首,请付诸刊氏以广流传。竹。 2 2 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清代女性文学的繁荣,也是女性自我性别意识初步觉醒的结果。这种觉醒首 先得益于清代女性在观念上的转变,她们敢于怀疑传统,并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 古代女性大都被迫寄生于男性,衣食住行仰人鼻患。而在清代,一些才女往 往为了生存挑起家庭经济的重担她们从闺房走出,或充当闺塾师( 即女教师, 她们是一个流动的阶层,一般充当贵族阶层中女性成员的家庭教师) ,或卖文鬻 画,凭借着自己的才能来维持家庭的基本生活。名媛诗话中记载的女性为闺 塾师的情形,分为三类:一是早寡,抚稚子读书,家贫乃为之,如胡慎仪等;一 是家中男性成员( 或丈夫、或兄弟) 能力有限,无法充当家庭的经济来源,因此 女性文人不得不抛头露面,凭借才能分担家庭重任,如黄皆令( 字媛介) 、王玉 映( 字端淑) 等。还有一类比较特殊的,即守贞不字的女子。她们因为家庭教育, 或自身观念等的缘故,扮演男性角色,分担家庭经济的重担,如赵若韫。其中第 二类人往往因为做闺塾师成功,在社会上获得较高才名,如明清之际的黄皆令。 据名媛诗话所载,“顺治初,城破,( 黄皆令) 同杨( 即黄的丈夫杨世功) 播 迁于吴越间,名噪两浙”西。而且由于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这些人往往在家 庭中享有较高地位。不过,当一个女性违传统背伦理规范抛头露面时,她不仅要 面对来自社会的质疑,更要承受来自家族的压力。当王端淑准备现身社交界时, 他的兄弟们都略感窘迫。于是试图在她出发前劝阻她:“长兄诘小妹,匆匆何负 。凌漾初:拍案惊奇卷六,湖北人民出版社1 9 9 6 年版,第9 5 1 页。 。恽珠:国朝闺秀正始集序,道光红香馆刊本,第2 页。 沈善宝:名媛诗话卷一,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 7 0 6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5 年版,第5 4 9 页。 l o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沈善宝 名媛诗话研究 笈。昆弟无所求,但问诸友执,且父海内外,如何人檐立。兄等制衣裳,各弟出 供给,舍此去倚谁,睹悲气亦唱。”对此,王端淑颇不以为然,她说:“阿翁做文 苑,遗子惟图籍,汝妹病且慵,无能理刀尺,上衣不敝身,朝食不及夕。”无奈 之余只能,“舌耕暂为生,聊握班生笔。”并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合理的,“诸兄阿 弟幸无虑,当年崇嘏名最著。”她的反驳令她的兄长们无以为对,只能“兄弟闻 予一篇言,面赤各各相偷觑,兄辞有事暂先回,弟辈尚欲往他处。竹。在女性文人 该不该抛头露面,依靠自己的才能养活自己的问题上,王端淑的识见和果断,以 及面对诘难的勇气都是难能可贵的。经济的独立必然带来她们在人格上的独立, 进而唤起她们对自身性别的强烈自信。尽管在清代,这种依靠自己能力来养家的 女性文人只占少数,但她们获得的自由、展露的才华、以及极高的才名,无疑为 闺中文人们起到了示范作用。这种勇敢的个人尝试,客观上也为女性文人们自我 意识觉醒、进而要求妇女解放起到了先导作用。 在强烈的求知欲的牵引下,清代女性文人开始突破“男女授受不亲”的藩篱, 通过拜师、唱和联吟等方式与男性文人接触。当号称“江右三大家”之一的著 名才子袁枚公开宣称自己招收女弟子时,所到之处名女才媛纷纷执以弟子礼。“四 方女士之闻其名者,皆钦为汉之伏生、夏侯胜一流,故所到处皆敛衽及地,以弟 子礼见,先生有教无类”。、“闺阁如云争立雪”。、“闺中妇孺也倾心、立雪争来 各署名” 、“一时红妆竞投诗”。继袁枚后,陈文述也大倡闺秀文学,并招收 了大量的女弟子,名媛吴藻便曾拜其门下。 然而这种有违传统道德伦理的做法,必然会遭到当时保守文人的极力反对, 章学诚便是其中较为激烈者。章学诚对女性文才持反对态度,认为:“古之妇学, 必由礼以通诗,今之妇学,转因诗而败礼。“回对于男性文人招收女弟子,女性文 人与男性文人唱和联吟等行为,他认为败坏了社会风气,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并在丁巳札记妇学篇中评判道: “近有无耻妄人,以风流自命,蛊惑士女,大率以优伶杂剧所演才 王端淑:吟红集,转自( 美) 高彦颐: 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李志生译,江苏人民 出版社2 0 0 5 年版,第1 3 9 页。 。汪心农:随同女弟子诗选序,见王志英主编:袁枚全集卷七,江苏古籍出版社1 9 9 3 年版,第1 页。 印陶涣悦:寄祝随园先生八十寿之五,见王志英主编:袁枚全集卷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 9 9 3 年版, 第2 0 页。 鲫陶绍景:前题之八,见王志英主编:袁枚全集卷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 9 9 3 年版,第2 l 页。 四继昌前题之一,见王志英主编:袁枚全集卷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 9 9 3 年版,第2 2 页。 凹章学诚:文史通义卷五,叶瑛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 9 9 4 年版,第5 3 7 页。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沈善宝 名媛诗话研究 子佳人惑人。大江以南,名门大家闺阁,多为所诱;征诗刻稿,标榜声 名,无复男女之嫌,殆忘其身之雌矣。此等闺娃,妇学不修,岂有真才 可取! 而为邪人播弄,浸成风俗,人心世道,大可忧也。” 尽管遭受攻击、批判的是男性文人,但无疑与之交往酬唱的女性文人所承受 的精神压力更大然而,文学发展至清代,女性文人对此已经有了足够的勇气和 认识。她们不惧流言不怕非议,认为与男性文人的交往是再正常不过的一种交流 和求学的方式,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龌龊行为。袁枚、王文治等文人不仅在社会 上威望重品行高,在文学上更是海内泰斗,闺秀文人能师事之是一种荣幸。为此, 骆佩香( 字绮兰) 就反驳道: “又谓妇人不宜作诗,佩香与三先生( 随园、兰泉、梦楼) 相往还, 尤非礼。兰( 骆绮兰) 思三百篇中,大半出乎妇人之什,葛覃、 卷耳,后妃所作;采蘩、采苹,夫人命妇所作;鸡呜、昧旦, 士妇所作。使大圣人拘拘焉以内言不出之义绳之,则早删而逸之矣。而 仍存之于经者,何哉? 随园、兰泉、梦楼三先生苍颜白发,品望之隆, 与洛社诸公相伯仲,海内能诗之士,翕然以泰山北斗奉之,百世以后, 犹有闻其风而私淑之者。兰深以亲炙门墙,得承训诲,为此生之幸。谓 不宜于三先生追随赠答,是谓妇人不宜瞻泰山仰北斗也。为此说者,应 亦哑然自笑矣。”。 在打破“男女大防”的基础上,女性文人开始否定“内言不出,外言不入” 的传统观念,她们不仅向男性文人拜师求学,与男性文人酬唱应答,以求使自己 的作品为社会认可,进而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获得传播价值,通过刊刻印刷而永 久保存下来,流传下去。对此,赵菜曾公开宣称:“文章吟咏诚非女子事,予之 诗不能工,亦不求工也。也有自知其短而反暴之以求名者乎? 盖疾夫世之讳匿而 托于若夫若子以传者,故不避好名之谤,刊之于木。”。她不满女性文人只能假托 丈夫、儿子的名义发表作品的现状,希望通过公开刊刻自己的文章,而使女性作 品获得它应有的地位。并且,清代女性对自我才能有着的强烈自信。据名媛诗 话记载:毛奇龄选浙江闺秀诗,偶遗漏了山阴王端淑之作。王端淑对此很不满, 。章学诚:丙辰礼记,中华书局1 9 8 6 年版,第9 8 页。 。骆绮兰:听秋馆闺中同人集序,见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5 年版,第9 4 0 页。 赵菜:滤月轩集自序,滤月轩集,道光十一年刻本,卷首。 1 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沈善宝名嫒诗话研究 并寄诗一首讽刺道:“王嫱未必无颜色,怎奈毛君笔下何? ”于是西河遂索其集 而选定之。 虽然不排除女性文人拜师“求学”实为“求名”的功利性,也不排除她们在 刊刻自己文集时的“好名”心理,但是这种敢于打破绵延几千年传统观念的勇气 和魄力是难能可贵的。比之于以往女性文人秉持“诗歌不轻易示人竹的观念,甚 至在临终前不忘将毕生余稿尽数焚毁的做法,清代才媛们这种“好名一的心理以 及对自己作品“强烈传播欲”的自觉是更为难得的。也正是这种自觉与勇气,为 女性文人追求文学上更精进的修养,进而为她们性别意识的觉醒打下了基础。 清代才媛们对社会有着自觉而强烈的责任意识,渴望着能够一展抱负。她们 更意识到自己的才能足可以建功立业,与男子相匹。然而现实中男女的界限却是 渭泾分明的。当黄崇嘏化妆为男子的时候,可以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并凭借 着才能而得到上级的信赖重用。然而一旦识破了女子的身份,即使再有才能也只 能终老闺房。陈端生对女子具有文可安邦、武能定国的才华,有着极强烈的自信, 于是创作了再生缘。她让背负父仇的才女孟丽君连中三元成为状元,并依靠 着高超的医术恩结太后,最终官拜臣相。然而当真相揭穿后,孟丽君最终也难逃 各归各位的命运。也许她将小说命名为再生缘,正是出于对这种时人眼里看 来近乎完美结局的激愤,却终归无可奈何。所以她期待着如孟丽君一样的才媛们 来生可以不用再假扮为男子,便能不受束缚地实现自己在政治上的抱负。毕竟在 她们的时代,女子从来都是与政治绝缘的。在这点上,才女王筠的满江红无 疑写出了女性文人们的普遍心态: “搔首呼天,呼不应,茫茫一片。嗟颠倒,弄权造化,故生缺陷。 红粉飘零今古恨,才人老大千秋怨。问乾坤心剑倩谁磨,挥愁断。论 万事,从公判。安时命,达人见。叹河阳鬓改,隐侯腰倦。孽梦徒尝人 造福,痴文妄夺天成案。韫青衫咄咄日书空,沉吟遍。”。 既然政治上的抱负无从施展,于是她们转而追求文学上的修养,借助于“立 言”而使自己获得人生最终的价值。于是,文学不仅是她们打发寂寞的消遣,更 是她们情感与价值的最终寄托。她们对文学极为钟爱,爱书嗜书的程度甚至超过 。沈善宝:名嫒诗话卷二,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 7 0 6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5 年版,第5 6 1 页。 圆王永宽:王筠,见胡世厚、邓绍基主编: 中国古代戏曲家评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 9 9 2 年版,第6 5 3 页。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沈善宝名媛诗话研究 了一般的男子。如:阳湖张孟缇因多疾而经月卧床,妆台床畔均堆满了书籍,她 曾说自己,“读书不得其解,思之竞日夜,倦极酣睡,晨起辄能解,不自知其所 由”。毛安芳年老无子,刻苦吟诗,尝白持其卷日:“是我神明所钟,即我子也。” 。文学不仅点缀了她们寂寞的生活,也为她们打开了一扇通向不朽道路的窗户 她们坚信文章能满足她们对于“名”的执著追求,千载以下,必然会给她们至少 在文学史上一个公正的定位。 2 3 沈善宝自觉的“立言升意识 在清代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背景之下,沈善宝撰写了名媛诗话。期望它 能真实地记录女性事迹和作品,如实地记载女性真实的生活,从而达到为女性文 学立史的目的。 沈善宝( 1 8 0 8 1 8 6 2 ) ,字湘佩,号西湖散人,钱塘人。父为江西义宁州判 沈学琳( 1 7 8 3 1 8 1 9 ) ,母为一时名媛吴浣素,夫为山西朔平府知府安徽武凌云。 沈善宝的童年生活是较为安定的,曾有过一段“年年随侍作游仙,绿水青山 放画船”。的悠游生活。然而好景不长,在她十二岁那年,父亲沈学琳于江西义 宁州判任上被同僚陷害,自载而死。父亲的逝世是沈善宝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 因为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一家八i = i ( 沈善宝本人、母亲、两兄三弟、妹妹) 飘 零异乡,生计艰难。而亲戚朋友也不能在危难时刻提供援助,“岂无亲与串,难 望危能扶”。按说父亲早逝,家中男性成员应主动承担起家庭经济的重任,遗 憾的是沈善宝的兄弟均不成器,“大椿竟折早春时,燕山五桂空林立。( 自注:谓 两兄三弟p 。在这种情况下,面对一家八口的生计问题,以及将父亲灵柩运回家 乡安葬的大事,沈善宝只得挺身而出。她不得不卖文鬻画,凭借着自己的才华为 家庭排忧解难。短短几年之间,她的才华便得到了认可,“日勤翰墨,不数年, 求诗画者踵至。因以润笔所入奉母课弟,且葬本支三世及族属数檬。 她以自己 的收入所得,不仅支撑起了家庭经济,而且独立经营葬地,将家族中的八个亡者 一一归葬祖茔,即所谓“八棺并葬” 施淑仪:清代闺阁诗人征略卷九,商务印书馆1 9 8 7 年版,第3 页。 沈善宝:名嫒诗话卷一,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 7 0 6 册,上海古籍: j 版社1 9 9 5 年版,第5 5 3 页。 锄沈善宝:清明展先慈墓泣成,鸿雪楼诗选初集卷一,道光十六年刻本,第6 页。 田沈善宝:除夕祭诗,鸿雪楼诗选初集卷三,道光十六年刻本,第2 2 页。 四沈善宝:述哀,鸿雪楼诗选初集卷一,道光十六年刻本,第2 页。 四吴吴原辑:国朝杭郡诗三辑卷九十五,清同治十三年丁氏刻本,第3 2 页。 1 4 浙江火学硕士学位论文 沈善定名媛诗话研究 作为一个女性,凭一己之力使“八棺并葬”的壮举,以及经济独立带来的在 家庭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为沈善宝带来价值感的同时,无疑也增强了她的强烈 自信。她期望能够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实现自我人生的抱负,获得自己的人生价值: “待到干霄口,人皆仰面看”,“壮怀忘巾帼,绝域觅封侯”。 然而,在中国古代,女性即使拥有了独立的经济来源,在整个社会当中毕竟 还是处于弱势地位。即使你才能再高,对自己期望再高,也无法实现在政治功业 上的追求。所以沈善宝时时有“投笔请缨空有愿,安能巾帼觅封侯? 静“空怀豪 气三千文,凌云剩有游仙想”国的无奈。时值满清统治下的中华大地正值多事之 秋,当西方列强的战舰从珠江直逼扬予江时,在满江红渡扬予江中她表达 了面对国势衰微欲立志报国却无路请缨的悲愤。词中写道: 滚滚银涛,写不尽、心头热血。问当年、金山战鼓,红颜勋业。肘 后难悬苏季印,囊申剩有江淹笔。算古来、巾帼凡英雄,愁难说。望 北固,秋烟碧;指浮玉,秋阳出。把蓬窗倚遍,唾蠢敲缺。游子征衫搀 泪雨,高堂短鬓飞霜雪。问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尾矿库渗滤液环境应急预案
- 街道应急预案编制管理制度
- 码头仓储场地租赁及货物中转、配送服务合同
- 生态农业园区土地租赁与种植技术合作合同
- 绿色环保物流运输合同环保责任与绩效评估办法
- 生物医药研发私人合伙股权投资与知识产权共享协议
- 离婚房产过户合同范本:保障双方权益的专业指导
- 离婚协议书模板:婚姻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协议
- 生态居住区空地租赁及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合同
- 全面孕期离婚协议范本定制与婚姻家庭财产分割合同
- 合资投资谅解备忘录书
- 职务侵占罪培训
- 粮油作物种植与管理作业指导书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课件(图文)
- IT项目经理招聘笔试题及解答2025年
- DB65-T 4784-2024 冰川范围调查技术规范
- 地下室车库顶板行车、堆载、回顶方案
- 2024年河南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产业园政府专职消防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 省赛一等奖
- 大脑动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脑梗死的护理查房
- 人教版小学英语所有语法及人教版小学英语语法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