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病症.ppt_第1页
运动性病症.ppt_第2页
运动性病症.ppt_第3页
运动性病症.ppt_第4页
运动性病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过度训练综合症,(一)定义:简称过度训练。是运动负荷与机体机能之间过分不相适应以至疲劳连续累积而引起的一系列功能紊乱或病理状态,亦称疲劳过度。过度训练多见于力量、速度、耐力和协调动作为主的运动项目。,(二)原因,1训练安排不当:在运动训练中没有遵守循序渐进和系统性原则,持续的大运动量训练,训练不够系统,训练中未充分注意个人特点、季节、气候、身体状况等。这是过度训练最主要的原因,约占所有发病原因的70%。,2比赛安排不当:比赛前训练不够;比赛过多,期间缺乏足够休息,赛后调节不好;带病、病后、术后过早投入正规训练或比赛。3其它原因:生活规律遭到破坏、睡眠不足、旅途劳累、营养不当、不良的环境、精神受创伤、心理压力大等均会使身体的功能下降,导致过度训练的发生。,(三)征象,早期:或轻度患者,以N系统表现为主。与N官能症相似,以自主和自觉症状为主。较少阳性体征。运动机能试验(-)。容易被忽视或误诊。中晚期:或较严重病例。较多阳性体征。运动机能试验(+)。征象多种多样,涉及各个系统和器官。,1自觉症状,精神不振,乏力,易疲劳,睡眠不好,头晕头痛,记忆力,运动能力,成绩或停滞,耳鸣,急噪,易激动等。甚者,机体更虚弱,活动后很快疲劳,易出汗,伴各器官系统功能失调,出现阳性体征。,2循环系统,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安静时脉搏和血压上升,训练后心率和血压增加,恢复时间延长,出现期前收缩或阵发性心动过速甚至出现心前区刺痛和呼吸困难。机能试验(+)。心电图检查异常:ST段,T波降低,倒置,双向-心肌缺血,或者心脏扩大,有杂音,心功不全,血液检查: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均降低。,3呼吸系统:呼吸频率,肺活量,最大通气量4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泌,运动时右季肋部疼痛,肝脏肿大。5泌尿系统:感觉排尿不尽或尿频,尿检:蛋白(+),管型,血球。,8其它:体重下降,身体抵抗力差,免疫球蛋白降低,易感冒、低热和患传染性疾病。女性月经紊乱,男性遗精次数增加。负荷后,各机能检查异常,7运动系统:常有肌肉酸痛、压痛、肌肉僵硬、并发运动器官局部劳损、髌骨劳损、疲劳性骨膜炎、骨软骨炎、腰肌劳损等,特点:过度训练征象,与有无训练、运动量的大小有密切关系,早期病例多在大运动量训练后出现,持续时间短,能勉强坚持。进一步发展时,在中小运动量后也出现,且不易消失,持续时间长,不能坚持训练,甚至不训练和休息时也出现,(五)处理,关键: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原则:清除病因,调整训练,安排或改变训练方法。对症治疗方法:1改变训练计划,调整运动量、强度、时间,(1)早期:适当减少运动负荷,控制训练强度和时间,减少速度和力量性练习,减少剧烈比赛的次数,暂时避免做高难度动作和憋气动作。(2)中晚期:除减少运动负荷外,宜避免大强度的力量性训练,暂停专项练习呵比赛,多辅以小强度、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的锻炼和放松性练习,2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加积极性休息时间,难以入睡者可适当用镇静药物(如舒乐安定、安定、安宁)3积极从事康复性医疗体育活动:如太极拳,气功,温水浴,按摩等,4加强营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酌情补充蛋白质、维生素、葡萄糖、ATP及各种微量元素,避免刺激性食物。5药物治疗:服用人参,黄花,五味子,杞子,灵芝,鸡血藤等,能补气养血,镇静。,6选用少量雄性激素:对纠正低激素患者有较好疗效,但要在医务人员监督下慎重使用7针刺:针刺内关、环跳、足三里、阳陵泉、承山,或艾灸以上穴位30min,也可收到良好效果,预后:一般良好,内脏器官一般也无器质性损害,轻者两、三周可治愈;较重2-3个月。严重半年以上才好转;个别患者的后遗症可持续23年。所以患者必须耐心地坚持治疗,直至痊愈。,(六)预防,1、定时进行体格检查和身体机能检查。以期早发现病情2、制定训练计划时,因人而异,要考虑运动员的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和训练水平等特点3、遵循科学训练、注意训练的节奏和大中小运动量的合理安排;加强全面训练,4.劳逸结合大运动量训练和比赛后要采取积极的恢复措施,充分的睡眠、休息.5.加强营养多摄取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6.加强医务监督和个人自我监督.生病时停止训练、比赛,病后逐渐恢复.,7.密切观察过度训练先兆:如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无训练欲望、训练和比赛后感到体力难以恢复、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下降幅度超过了本人最好成绩时体重的1/3)等,应考虑有过度训练的可能,,第二节昏厥,定义:指突然发生的,暂时性的知觉和行动能力丧失的状态。大多是脑部供血、供O2不足,亦可是过度紧张的一种表现。(一).原因和发病原理1.精神和心理状态不佳.紧张、激动、受惊、恐怖神经反射-周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脑血减少,2.直立性血压过低:长时间站立;坐,卧突然立位植物性神经功能失调-血液重新分配不及-脑供血减少.3.重力性休克:疾跑后立即站立不动-静脉回流下降-回心血量下降-心输血下降-脑血量减少.4.胸内和肺内压增加:胸内肺内压上升-腔v回流下降-心输血下降.5.其他:疼痛,低血糖,中暑,心脏病,压力感受器受打击.,(二)征象,突然失去知觉,昏倒.1.前兆:全身软弱无力,头昏,双眼发黑,耳鸣,恶心,出汗,面白.2.失去知觉,昏倒,伴皮肤苍白,四肢发凉,脉细,呼吸不平稳.3.片刻后清醒.4.醒后精神不佳,有虚弱感.,(三)急救,1.平卧或休克位,或二者交替使用2.保持安静,保暖,松懈衣服,裤带.3.点掐,针刺人中,百会,合谷,涌泉等4.下肢向心性重推摩或揉捏,帮助v回流,心输量上升5.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者,将患者头仰偏向一侧,昏迷时间长者,将患者舌拉出口外6.严重者或不醒者送医院,请医生.,(四)预防,1.坚持锻炼,提高血管机能水平.2.防止直立性血压过低,重力性休克.久卧,久坐,久蹲后慢慢起立,疾跑后继续慢跑,逐渐停止.3.有前兆时,停止活动,躺下休息.4.训练时注意调节,保护:举重时呼吸与动作配合,避免过度憋气,拳击运动时保护颈、腰.5.饥饿,空腹不宜运动,以免低血糖.进行长时间,长距离运动时,防止低血糖的发生.,第五节运动中腹痛,定义:由于体育运动而引起或诱发的腹部疼痛,常发生在耐力性运动的过程中以及运动开始不久或运动结束不久时,疼痛的程度与运动量的大小,运动强度,运动速度等因素成正比。特点:大多在安静时不痛,运动时才出现。腹痛的部位一般与有关脏器的解剖位置相对应腹痛的性质和特点一般与病变的性质和病因有关,(一)原因和发病原理,1.肝瘀血准备活动不充分,心肺功能缺乏锻炼,开始运动速度过快.心脏血管未充分动员,承担过分的负荷心博无力和不充分影响V回流到心脏。剧烈运动时呼吸急促胸内压V回流受阻肝瘀血肝肿胀被膜张力被膜N受牵扯,疼痛。性质:钝痛,胀痛或牵扯性痛。部位:疼痛多在右季肋区。,2呼吸肌痉挛或活动紊乱,原因:未注意呼吸节律与动作的协调,未注意加深呼吸使呼吸肌活动紊乱,收缩不协调痉挛或损伤准备活动不够,速度和强度增加太快心肺功能未充分动员,赶不上肌肉工作的需要呼吸肌缺O2痉挛性质:锐痛,与呼吸活动有关,患者不敢深呼吸部位:疼痛多在季肋部和下胸部,3.胃肠道痉挛或功能紊乱,原因:胃部过胀,加之运动的颠簸:运动前饮食过饱,饮水过多,饭后过早参加运动空腹运动胃酸或冷空气对胃刺激,运动前食用易产生或难消化食物肠蠕动,大汗排汗体内Nacl大量丢失腹部受凉,蛔虫,粪便刺激性质:钝痛,胀痛,甚者绞痛。部位:空腹,过饱剑突下的上腹部。难消化脐周粪便左下腹。,4腹直肌痉挛大量排汗体内Na+,Cl-丢失腹直肌痉挛。性质:挛痛,部位表浅。5腹腔内脏器的慢性病变。肝炎,阑尾炎,溃疡,肝胆疾病等病变部位受到震动,牵扯刺激,而发生腹痛。,(二)处理,1、减慢运动速度。降低运动强度,加深呼吸,调整呼吸和运动节奏。2、用手按压疼痛部位,或弯腰慢跑一段距离。3、上述处理无效,或疼痛加重,停止运动。4、点掐或针刺足三里,内关,合谷,三阴交,热敷5、药物治疗:普鲁苯辛,颠茄片,阿托品,十滴水。(查明原因时使用,原有疾患慎用)6、送医院。,(三)预防,1、遵导科学的训练原则,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2、加强锻炼,提高生理机能水平,特别是心、肺功能。3、合理安排膳食:运动前不宜进食过饱,饮水过多,不宜食用产气或不易消化的食物,餐后1.5h内,不宜剧烈运动。,4、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开始时,强度的增加不宜过猛,注意呼吸的节奏,方式,速度与运动之间的配合。5、重视体检,各疾病引起的腹痛,就医确诊治疗,未治愈前,只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运动。,第六节肌肉痉挛,定义:是肌肉发生不自主的强直收缩所显示的一种现象,最易发生在小腿腓肠肌,其次是足底的屈拇肌和屈趾肌,多发生在耐力性运动后期或运动结束后不久。,(一)原因和发病原理,1寒冷的刺激游泳时冷水户外冷空气肌肉受冷影响-兴奋性准备活动不充分强直收缩。未注意保暖2.电解质丢失过多大量排汗Na+,Cl-浓度,过低肌减重期(利尿)肉兴奋性痉挛,3.肌肉舒缩失调。肌肉过快地连续收缩,放松时间太短,放松失调。在未做准备活动或局部运动时,更容易发生。常见于训练水平不高,运动员新手。4疲劳。肌肉疲劳乳酸堆积作用于肌肉的收缩物质肌肉兴奋性痉挛。5.损伤。局部肌肉发生微细损伤时,就可引起肌肉痉挛。,肌肉僵硬,肌腹隆起,挛痛难忍,相应关节活动受阻。发生肌肉痉挛的运动员不能坚持参加运动和比赛,发作常持续数分钟,(二)征象,(三)处理1.反方向牵引缓缓加力,以相反的方向牵引痉挛的肌肉。忌用暴力,用力宜均匀,缓慢,持续,以免肌肉拉伤。腓肠肌痉挛膝关节伸直,持续用力充分背伸踝关节。屈拇肌,屈趾肌痉挛用力将足和足趾背伸。,2.配合局部按摩:重力按压,揉捏,点掐委中,承山,涌泉等穴。3.不易缓解时,重掐阿是穴,或边牵引边重掐阿是穴。4.肌肉痉挛缓解后,不宜持续进行运动,宜补充盐水,保暖,放松按摩牵引等,5.游泳时腓肠肌痉挛:不要惊慌,边呼救边自救。自救:先吸一口气,仰浮水面,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足趾,用力向身体方向拉,背伸踝关节,同时,同侧手掌压在患肢膝盖上,帮助伸直膝关节,缓解后,慢慢地游向岸边。发生痉挛后,不宜继续游泳,上岸休息,保暖,按摩局部。,(四)预防,1.加强身体训练,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和耐久力2.注意补充电解质,vitB1,夏季运动排汗量多,尤其是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运动。3.科学地控制体重,降体重。4.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对易发生抽筋的肌肉事先适当按摩,牵引。游泳下水前先用冷水冲淋全身,使身体适应寒冷刺激。5.冬季运动时,注意保暖,饥饿,疲劳时,不宜剧烈运动(特别是水中的)。,第九节中暑,系因高温或烈日曝晒引起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急性疾病。多见于年轻的体育锻炼者、铁人三项运动员、马拉松运动员以及在炎热季节进行长时间训练和比赛者,人体与外界环境间通过传导、辐射、对流和蒸发几种方式不断地进行热交换,即吸热和散热。周围环境的温度越高,人体通过辐射散热的作用越少,当气温达到35或35以上时,人体即不可能利用辐射和对流散热,蒸发出汗是惟一的散热途径。蒸发的快慢又与空气的湿度及流动的速度有直接关系,在温度相对高的条件下,仅有的蒸发散热方式也大受影响,这时如果运动量很大,体内产热较多,使体温明显升高,有时可升至4142C,从而影响人体生理活动,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一)、原因与发病机理,1、先兆中暑:高温下作业,大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注意力不能集中,体温正常或略高(但37.5度,脸色潮红或苍白,皮肤灼热,恶心呕吐,大量出汗,血压,脉细速。,(二)临床表现,二征象,3、重度中暑:中暑痉挛:四肢肌肉、腹肌等发生痉挛(2)中暑衰竭:明显脱水表现,皮肤苍白、出冷汗、软弱无力,脉细速、呼吸表浅急促、血压下降,意识模糊或昏迷,常同时伴发热痉挛。,(3)热射病:发病很急,皮肤灼热而无汗,体温可高达40C42C。意识模糊,以致完全昏迷,周围循环衰竭,血压下降,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晚期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若不及时抢救,有死亡危险。(4)日射病:轻症者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重症者,也可出现昏迷。体温不高,或仅有轻度升高,(三)急救措施,1、先兆中暑与轻度中暑离开高温作业环境,迅速转移病人到阴凉、通风、安静的地方休息,严禁多人围观。补充清凉含糖盐的饮料。解暑,可服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气水等。或使用刮痧疗法,此外可选用藿香,佩兰,滑石,连翘,陈皮,车前草煎水服。针刺合谷,大椎,风池,足三里。体温高者,可物理降温。,2、重度中暑,1)热射病:迅速转移病人到阴凉、通风、安静的室内,松解衣服。迅速有效的全身降温:在头部,两腋下和腹部沟处置冰袋,用冷水或冰水或酒精(4050%)擦身,同时用风扇向患者吹风。必要时将患者除头部外浸在4度的水浴中。或采用药物降温。针刺:强刺激人中、十宣、委中或速刺放血。尽快送医院,尽早建立V通道,体温不降者可使用冬眠药物等,2)中暑衰竭者纠正水盐代谢紊乱,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盐液。神智清醒者可口服含氯化钠饮料,神智昏迷者可针刺(指针)人中、涌泉等穴,3)日射病者患者取头高足低位,头侧向一边。头部用冰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