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王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在文学、佛学、艺术诸方面都卓有成就。王维一生 著述颇丰,对他的诗歌,学术界研究已非常深入,并已形成共识,但对其文的论述却为 之寥寥,对他的研究也就存在着片面与不足。王维的文显出大家气象,不仅内容饱满,在 艺术上,也达到了比较高的艺术境界,是唐代骈文中的优秀之作。本文就其文的创作,将 从四个方面进行逐一论述: 一、“文学大家王维及王维文研究综述( 前言) 。对王维从生平、创作及成就等方 面分述。对王维文研究作了整体的概述,并对学界的研究论著作了简要的内容分析,指 出其不同的侧重点。 二、王维文的思想内容( 第一章) 。王维以真情写至文,他的文题材内容比较丰富, 所反映的个人经历和社会生活的面较广,作品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他的文章既有关注政 治、自述经历的内容,又有反映亲情友情的部分,另外作者还对山林的闲适生活表现出 极大的热爱,同时因为精通佛理,他的文章显现出深厚的佛学底蕴,最后,作者的哀祭 文也是自成一家的。总得说来其文是内容充实、情感丰富。 三、王维文的艺术特色( 第二章) 。王维文在艺术上也别具一格。他的文在用典与写 人写景上也是独具匠心,别具生趣,达到了比较高的艺术境界,可谓是唐代骈文中的优 秀之作。 四、王维文的写作手法( 第三章) 。王维“为文已变当时体 ,其文在写作手法上, 诗语独运、善造意境,形式上骈散间行、返朴归真、富于气势,在文学发展上做出了有 益的探索。 五、结语。主要从王维文在题材、立意和艺术形式上对传统骈文的革新方面重点论 述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略述其文创作的影响。简单指出了论文撰写中存在的不足,重 点探讨了当前王维研究的诸薄弱处、空白点,可作为“前言 部分的补充。 本文旨在综合考察王维生平、著作的基础上,结合其思想、经历、社会思潮等因素 来观照其文的创作,主要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从中阐释王维文的内容、特色、魅力之 所在。研究的意义在于突破以往对王维文研究的局限或不足,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王维 其文、其人,力争更全面、更客观地评述王维及其文学创作。 关键词:王维;文;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写作手法 a b s t r a c t a b s f r a c t w a n gw 酹i st h ef a m o u sp o e ti nt h em o s tp r o s p e r o u sa g eo ft a n gd y n a s t y , h eh a da l l o u t s t a n d i n ga c h i e v e m e n t si nt h el i t e r a t u r e ,t h eb u d d h i s ts t u d i e sa n dt h ea r t i s t r yd u r i n gt h e t a n gd y n a s t y 皿1 ew r i t i n g sa l lh i sl i f ew e r eq u i t ea b u n d a n t , a l sr e g a r d sh i sp o e m s ,t h e r eh a v e b e e nal o to fr e s e a r c ha c h i e v e m e n t sa n ds o m ec o m m o n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sa m o n gt h ea c a d e m i c w o r l d h o w e v e r ,a st oh i sa r t i c l e ,t h e r eh a v eb e e nf e wd i s c u s s i o n s a sar e s u l t ,t h e r el e a v e s g r e a ts p a c ef o rf u r t h e ri m p r o v e m e n ti nt h er e s e a r c ho nh i sa r t i c l e s w a n gw e i s a r t i c l e a c t u a l l yt oa p p e a r e v e r y b o d ym e n t e o r o l o g y , n o to n l yt h ec o n t e n ti sf u l l ,a l s or e a c h e sah i g h l e v e lo fa r t i s t r y t l l i sa r t i c l ec a r r i e so ne l a b o r a t i o no n eb yo n ei nf o u ra s p e c t so nh i sa r t i c l e s c r e a t i o n f i r s t ,“t h eg r e a tw r i t e r ”一w a n gw 萌a n dw a n gw e i sa r t i c l er e s e a r c hs u m m a r y ( f o r e w o r d ) t ow a n gw b i ,m i n u t e l ys t a t e :t h eb i o g r a p h y , t h ew r i t i n g s ,t h ep r o s ea c h i e v e m e n t ih a v em a d e t h ew h o l es t u d y i n go u t l i n et ow a n gw 菇a r t i c l e sr e s e a r c h a n dm a d eb r i e f l yc o n t e n ta n a l y s i s t ot h er e s e a r c hw o r k so fs e v e r a ls c h o l a r s ,p o i n t i n go u tt h e i rd i f f e r e n te m p h a s i sp o i n t s s e c o n d ,t h ei d e o l o g i c a lc o n t e n to fw a n gw e i sa r t i c l e ( c h a p t e r1 ) w a n gw e iw r i t e sb y t h et r u ef e e l i n g st ot h ea r t i c l e ,h i sa r t i c l e st h e m ec o n t e n ti sr i c h , r e f l e c t e dt h ep e r s o n a l e x p e r i e n c ea n dt h es o c i a ll i f eb r o a d l y , t h ew o r kh a sc e r t a i np r a c t i c a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 h i sa r t i c l e a l r e a d yh a st h ea t t e n t i o nt op o l i t i c s ,t h ec o n t e n to fh i so w ne x p e r i e n c e ,a l s oh a st h er e f l e c t i o n o fs e n t i m e n tb e t w e e nf a m i l ym e m b e r sa n df r i e n d s ,m o r e o v e rt h ea u t h o ra l s od i s p l a y st h e e n o r m o u sd e e pl o v et ot h ec o m f o r t a b l el i f ei nw o o d e dm o u n t a i n ,b e c a u s es i m u l t a n e o u s l y s k i l l e di nt h eb u d d h a p r i n c i p l e ,h i sa r t i c l ea p p e a r st h ed e 印b u d d h i s ts t u d i e si n s i d es t o r y f i n a l l y , a u t h o r ss o r r o w f u lm e m o r i a lc e r e m o n yo r a t i o na l s oh a sau n i q u es t y l e m u s tm e n t i o n i ss u b s t a n t i a li nc o n t e n t ,r i c hi ne m o t i o n 1 1 1 i r d ,t h ea r t i s t i cf e a t u r e so fw a n gw e i sa r t i c l e ( c h a p t e r2 ) w a n gw e i sa r t i c l ea l s oh a s ad i s t i n c t i v es t y l ei na r t ,i nu s e st h es t a n d a r d 研t l lt ow r i t et h eh u m a nt od e s c r i b et h es c e n e r y o na l s oh a sas p e c i a li n v e n t i v em i n d ,o t h e rj o yo fl i v i n g ,h i sa r t i c l eh a da c h i e v e dt h eq u i t e 1 1 i 曲a r t i s t i cb o u n d a r y , i tm a yb es a i di sa n t i t h e t i c a ls t y l eo u t s t a n d i n gw o r ki nt a n gd y n a s t y f o u r t h , i nt h ew r i t i n gt e c h n i q u e ( c h a p t e r3 ) w a n gw e i ”f o rt h eb o d yt e x th a sb e e n c h a n g e da tt h a tt i m e ,”t h et e x tm e a n si nw r i t i n g ,p o e t r yl a n g u a g ei n d e p e n d e n c em o v e m e n t , m a d eg o o dm o o da n df o r ml o o s ep a r a l l e lb e t w e e nt h el i n e s ,g e t t i n gb a c kt ob a s i c sa n df u l lo f m o m e n t u m ,i nt h el i t e r a t u r et om a k eau s e f u le x p l o r a t i o n f i f t h , c o n c l u d i n gr e m a r k 。m a i n l ye l a b o r a t eh i ss t a t u si nt h eh i s t o r yo fl f f e r a t u r et h r o u g h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i n n o v a t i o no nt h ep r o s et h e m e ,m e a n i n ga n da r t i s t i c f e a t u r e s ,t e l lb r i e f l yh i s i n f l u e n c e s i m p l yp o i n to u tt h es h o r t c o m i n g si nt h ep a p e rc o m p o s i n g ,d i s c u s st h ew e a kp l a c e s a n dt h eb l a n ks p o t so fc u r r e n ts t u d l y i n gt ow a n gw r e i ,a st h ep a r t i a ls u p p l e m e n t so f ”t h e f o r e w o r d ” n 圮p u r p o s eo ft h i sa r t i c l ei so nt h eb a s eo ft h e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s u r v e yt ow a n gw 西s b i o g r a p h ya n dw o r k s ,t oi n s p e c th i sl i t e r a t u r ec r e a t i o nb yu n i f y i n gt h e f a c t o r so fh i st h o u g h t ,t h e e x p e r i e n c e s ,t h es o c i a li d e o l o g i c a lt r e n d m a i n l y e x p l m nt h ec o n t e n t ,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t h e c h a r t si nw a n gw | e i sp r o s eb y a n a l y z i n gt h et e x t t h er e s e a r c h i n gs i g n i f i c a n c el i e si nt h e b r e a k :t h r o u 曲f o r m e r l yt ot h el i m i t a t i o na n di n s u f f i c i e n c yt ow a n g w e i sa r t i c l er e s e a r c h i n g , t 0r e e x 础w a n gw e ia n dh i sa r t i c l e sa ta n e wa n g l e ,t on a r r a t ew a n gw e ia n dh i sl i 钯1 劬| r e c r e a t i o nm o r e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a n dm o r eo b j e c t i v e l y k e y w o r d s :w a n gw e i ;a r t i c l e ;t h ei d e o l o g i c a lc o n t e n t ;t h e a r t i s t i cf e a t u r e s ;t h ew r i t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 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 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为获得江南 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 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签 名:罩壹蝉 日 期:、9 毛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江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江南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扣磁盘,允 许论文被查阅争借阅,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并且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也遵守此规定 签名: 导师签名: 日 期: - 上 盟醴爱 刖吾 j l 刖吾 王维( 7 0 1 一- 7 6 1 ) 字摩诘,太原祁( 今山西祁县) 人,是盛唐时代著名的诗人之一。 他出身世代官僚地主之家,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十五岁离乡赴两都谋 求进取,以自己的才能博得了贵戚豪右们的青睐。开元九年( 7 2 1 ) 进士擢第,任太乐 丞,同年秋,因太乐署中伶人舞黄狮子事件受到牵累,被贬官。开元十四年( 7 2 6 ) 自 济州离任,到淇上为官,不久弃官隐居。开元十七年( 7 2 9 ) ,在长安从大荐福寺道光禅 师学南宗禅。开元二十三年( 7 3 5 ) 被宰相张九龄擢为右拾遗。二十五年( 7 3 7 ) 王维为 监察御史,春天奉使出塞。天宝元年( 7 4 2 ) ,王维转左补阙,以后,又屡迁侍御史、库 部员外郎、库部郎中等职。天宝十四载( 7 5 5 ) 安史之乱爆发,王维当时为给事中,扈 从皇帝不及,被叛军俘获,迫以伪职。至德二载( 7 5 7 ) ,唐军收复两京,王维被从轻处 分,削官为民。次年春复官,责授太子中允,加集贤殿学士。同年,又升迁为太子中庶 子、中书舍人。乾元二年( 7 5 9 ) ,复拜给事中之职。上元元年( 7 6 0 ) ,升任尚书右丞。 上元二年( 7 6 1 ) 七月,辞世离开人间。王维是一位文艺全才,诗、文、书、画都很著 名,又精通音乐和佛法。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文,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在当时的唐代文坛上拥有很高的声誉,被代宗皇帝称为“天下文宗 ,成为盛唐诗坛上与 李白、杜甫鼎足而立的大诗人,在后世也得到了历代诗评家的广泛关注和高度称赞,被 尊称为“诗佛”,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王缙在进王维集表中说:“臣兄文词立身,行之余力,常持坚正,秉操孤贞, 纵居要剧,不忘清静,实见时辈,许以高流。州妇代宗在答王缙进王维集表诏中说: “卿之伯氏,天下文宗。位历先朝,名高希代。抗行周雅,长揖楚词。调六气于终 篇,正五音于逸韵。泉飞藻思,云散襟情。诗家者流,时论归美,诵于人口,久郁文房, 歌以国风,宜登乐府。州妇两者都从不同的角度肯定并推举王维为开元、天宝时期天下之 “高流”、“文宗”。王维的文虽不如其诗那样闻名,却也是别具一格,极其重要的。旧 唐书文苑上就说“如燕、许之润色王言,吴、陆之铺扬鸿业,元稹、刘黄之对策, 王维、杜甫之雕虫,并非肄业使然,自是天机秀绝川,肯定了其文的特色。清人孙梅 在四六丛话中也评价说“右丞之文,高华典贵,一如其诗,仰承燕公,后接柳州, 为一大家舭蚰,可以说是极高的肯定。 长期以来,王维以其山水诗受到学界极大关注,但其文研究一直比较薄弱。我国学 界对王维文的论述主要零星见于一些通论性的著作和文学史著作,如:范松培散文通 典,认为王维文“体裁上多为骈体或骈散相间,文笔娟丽清新,王维序文是骈体的改 造,但保留了骈文特有的辞采、节奏之美及抒情气质川钉;罗宗强的隋唐五代文学史, 叭( 清) 董诰等全唐文( 卷三七0 )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0 1 6 6 2 “1 ( 清) 董诰等全唐文( 卷四十六)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0 2 2 0 刘啕旧唐书( 卷一九o 上)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4 4 9 8 2 孙梅四六丛话( 卷三十- - ) m 上海:商务印书馆,1 9 3 7 5 8 0 1 范松培散文通典 m 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 9 9 9 1 8 7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认为“王维的书信表现出浓烈深挚的真情,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把人领向一个在自然 中领受美的天地 n 1 ;乔象钟、陈铁民的唐代文学史则认为“王维文中有一些具有 现实意义的作品,敢于在碑志中抨击腐化的封建官僚和黑暗势力,书序体文学成就较高, 一些章表叙事抒情说理比较质朴恳切 乜1 。学界对王维文研究较有影响的专题论文主要 有陶文鹏论王维的文赋创作、张清华王维的文赋。其中,陶文鹏文指出“王维 的文章中有少数是思想内容积极健康、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形式上,绝大多数是骈文, 但能骈中见散,显示了由骈文向散文转化的迹象;不少以送行为题材的作品寓情于景或 景中含情,这是王维文章一个鲜明的艺术特色。州3 1 张清华认为“王维的散文和他的某些 诗一样,表现出了盛唐气象;他的散文不少是写人物的,继承了史记等史传文学刻 画人物的艺术特点;不过,总的看来,王维文的内容比较单薄,较多的是虚为应付的时 文。川4 1 九十年代至今,对于王维文,学界少有研究成果。国外研究的范围也主要为王维 生平、思想、诗歌艺术、王维集的注本,均未涉及其文。 王维的文,在清代赵殿成之前,一直没有人为它做过注,赵殿成的王右丞集笺注 是第一个完整的王维诗文注释本,它除了笺释全部诗文外,并附评语,对于作者可疑的 诗歌加以说明,间有考订;又收辑有关王维生平和诗画评论的资料,作为附录。本文对 王维文的研究是以中华书局1 9 9 7 年出版的陈铁民的王维集校注所收王维文为依据 的,陈铁民的王维集校注在赵注本成果的基础上,为王维诗文作了编年,在校勘上 纠正了赵氏之失,对赵本注释上误注、漏注、未能深究出处的地方和注释体例上的缺陷 加以弥补,并对诗文进行辨伪,补录赵本漏收之作,可谓是更加全面和准确。王维集 校注收王维文6 7 篇,涉及表、文、序、碑、赞、墓志铭、书、状、哀辞、答诏、应 制连珠词、判、赋、记、简1 5 个种类,内容多样,情感丰富。本文主要从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和写作手法等几个方面对王维文作了一些具体细致的研究:在思想内容上,王 维以真情写至文,文中既有表达政治主张、揭露社会黑暗的现实意义作品,又有大量歌 功颂德粉饰太平的溢美之辞,既有富于盛唐气象的“少年精神 ,也有送别友人思念亲 人、祭悼故旧的惜别悲凉之情,还有诸多作品反映了作者深厚的佛学思想,内容丰富, 反映了个人经历和社会生活的诸多面,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在艺术特色上,这些文 章在写人写景与用典上也是独具匠心,别具生趣,达到了比较高的艺术境界。在写作手 法上,王维文诗语独运、善造意境,形式上骈散间行、返朴归真、富于气势,可谓是唐 代骈文中的优秀之作。 1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史c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 9 9 0 3 4 7 2 1 乔象钟陈铁民唐代文学史c 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9 5 3 4 8 b 1 陶文鹏论王维的文赋创作 j 唐代文学论丛,1 9 8 7 ( 5 ) :8 7 9 5 张清华王维的文赋 j 文学评论丛刊,1 9 8 9 ( 3 1 ) :3 2 3 9 2 第一章情到深处文亦精王维文的题材内容浅析 第一章情到深处文亦精王维文的题材内容浅析 第一节关注政治自述经历 一、表达个人的政治主张 “一代文宗”王维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才情和审美素养,而且具有较为系统的政治 思想。他在对具体施政原则、施政措施的思考与表述方面,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和广度,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王维文所反映出的政治思想对于塑造盛唐社会多贤相良吏、多善政 者的政治局面有着宝贵的的借鉴与指导意义。具体说来,王维文中的政治主张反映在礼 乐文教之功、施政化民之略、整肃吏治之法和为政以德之道几个方面。 礼乐文教之功开元十四年( 7 2 6 ) ,王维送友人郑五赴任四川新都,写了送郑五 赴任新都序一文。文中赞颂了郑五任邻州县令时的有效治理,其中特别强调了礼乐文 教的重要性。当时的邰州“七月之什,荡无遗风,五陵之豪,杂居其地。故有黠吏 恶少,犯命干纪。政宽则以奸病人,操急则以事中吏。? n 1 ( 王维集校注卷八) 可谓 是风俗败坏、纲纪松弛,一派混乱景象。而“郑子为邑也,弦歌之化,洋溢四封;雷霆 之威,焯赫百里;下车按捕,尽致法焉;绣衣不帷,风俗大治。”( 王维集校注卷八) 郑五上任后首先以礼乐教化指导百姓,形成积极和谐的政治教化环境和声势浩大的整治 风气,使政治环境面貌一新,变得统一良好,为后面具体施政措施的展开打下良好基础。 在王维的眼中,郑五条理清晰的治理策略无疑对一般城邑的治理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旌政化民之略开元二十二年( 7 3 4 ) ,王维作京兆尹张公德政碑并序,文中他 对京兆尹张去奢卓越的为政之道大加称赞。“大道难名,大理无法。闭关于任数,巧算 不能知;坚壁于画一,善政不能下。( 王维集校注卷八) 王维首先明确指出为政没 有固定套路,坚持公正的为法准则与灵活的实行方式才是关键。文中接下来又说,“百 司之务,总以奇而得正;五方之人,杂异教而同理。 ( 王维集校注卷八) 这里阐述 了官署在处理日常事务时所应有的原则,盛唐的社会文化是多元的,所以以笼统单一的 方式来处理是教条的不切实际的,必须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中为多 元化的成长创造条件,也力争在多元化的发展中共同构建大唐的和谐昌明的盛世之景。 天宝十四载( 7 5 5 ) ,王维任给事中之职,此时他虽然年近花甲,但内心依然非常关 注国计民生,对如何为政依旧进行着不懈地思考,魏郡太守河北采访处置使上党苗公 德政碑并序一文就是明证。他在此文中再次强调了因地制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 “五方殊俗,魏风婉而其人舒;九土异宜,冀田壤而其赋错。前政有宽猛之异,时 令有班艺之差。夫非酌旧典于可行,启新图于必当,多方而不失正,一贯而或从权,曲 成便人,大抵厚俗,选众而举,非公而谁? ( 王维集校注卷十) 指出为政者不应拘 泥于旧典,应根据实际情况区分手段的宽猛、时令的差异,及时创新,多方权衡以保公 正公平。 本文引原文均出自:陈铁民王维集校注 z 北京:中华书局,1 9 9 7 3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整肃吏治之法王维对陈腐低效的官僚机制有着深刻的洞察,在魏郡太守河北采 访处置使上党苗公德政碑并序中他指出“凡邦伯到官,诏使按部,或闭阖思政,或下 车作威,或劝吏为明,或移书示禁 ( 王维集校注卷十一) ,一语道破传统吏治凭借 压力、劝诫和禁令维持局面,总是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这是需要变革的,施政的关键 在于树立权威、主动出击。王维在京兆尹张公德政碑并序中提出“受命之始,先声 已振,黯吏恶少,闻风改行。及乎鸣驺诣府,登堂坐定,县尹椽史,以次上谒”( 王维 集校注卷八) ,强调了对待属僚,应当像张公那样树立必要的权威,整肃纲纪。在魏 郡太守河北采访处置使上党苗公德政碑并序中王维提出应像苗公那样高效廉明,“公 素号鲜明,积有治行。宿讼不决之务,余地剖分;疑狱自诬之枉,容光立照,故陋其思 政也。安全长吏,不逐老丞,成就诸生,光教小吏,导德齐礼,有耻且格,故鄙其作威 也。谢亭长之问,劳野次之贤,吏悉谓为神明,人不隐其毫发,故无事劾吏也。列郡共 职,清节销其过求;诸曹报簿,直笔破其巧诋,故不待移书也。 ( 王维集校注卷十 一) 苗卿施政的最大特点就是主动出击,变消极被动的守局为积极主动的开局,对长吏、 老丞、诸生、小吏不同的对象施行不同的管理方式,使大家导德齐礼、有耻且格,这意 味着施政姿态的根本转变。 为政以德之道王维在诸多篇目中抒发了他对理想政治人格的向往,体现出对儒家 政治文化传统的继承和阐发。在京兆尹张公德政碑并序中,王维称赞张公的德行修 养,说他“心在四教,语称七德,目视六籍,口诵九歌,怀君子令德之忠,保诗人 锡类之孝,悌有过于共被,慈有逾于含食。 ( 王维集校注卷八) 显然这里体现的是 儒家为政以德的政治理念,张公为政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实现宽而爱人的仁政理 想,可以说,王维在称美张公政绩的同时申发了个人对理想政治风度的理解。 开元十二年裴耀卿为济州刺史时,王维正在济州司仓参军任上,王维写于天宝元年 的裴仆射济州遗爱碑并序也通过对裴耀卿为政之道的真实记录较为全面地表达了自 己的政治见解。“夫为政以德,必世而后仁。齐人以刑,苟免而无耻,则刑禁者难久, 百年安可胜残? 德化者效迟,三载如何考绩? 刑以佐德,猛以济宽。期月政成,成而不朽 者,惟公能之。 ( 王维集校注卷九) 全文开门见山概括了裴耀卿的成功在于他坚持 了为政以德、宽猛相济的政治原则。这种思想行为本身亦是对儒家政治文化传统的阐述: 儒家始终强调“宽 与“猛”都只是调节的手段与策略,施行者使用它们的根本目的还 是在于“仁爱”、“爱人”,这既是为官必要的修养,也是为官根本的目的。“公之断狱也, 必原情以定罪,不阿意以侮法”,强调了公正守法合情合理的重要;“公推善于国,不称 无罪,思利于人,志其屈己。戮豪右以惩罪,一至无刑;旌孝悌以劝善,洪惟见德”( 王 维集校注卷九) ,说明裴公与上文的郑五一样,都十分注重政治教化和社会风气的营 造,罚赏分明地惩处豪强,推举孝悌之才,使民众辨明善恶,引导百姓从善而为;“然 后务材训农,通商惠工,敬教劝学,授方任能”( 王维集校注卷九) ,社会氛围营造 好了,就要开始大力发展林农商工事业、大力发展教育,并将自己的为官之经验传授给 更多的贤能,这都是为万千百姓造福的长久之计。“公之富人也以简,简则不扰,而人 得肆其业,非富欤? 公之爱吏也以严,严则畏威,而吏不陷于罪,非爱欤? 是其大旨也。” 4 第一章情到深处文亦精王维文的题材内容浅析 ( 王维集校注卷九) 充分尊重百姓百业的自主发展,严格吏治管理与相关法令,正 是在这样的为政之道的指导下,才出现了“沛郡谓为神明,淮阳谢其清净。尊经于学校, 鲁风载儒;加信于儿童,齐人不诈 ( 王维集校注卷九) 的善政局面。 综上所述,王维“大理无法”的为政理念和因地制宣、自主革新的创新思路无不体 现出他为政之道的系统、成熟与实际。王维在对具体政治原则、政治策略的思考与表述 方面,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和广度,这在盛唐诗人当中是极为突出的。与李杜相比我们看 到,李白的政治思想是高度浪漫化的想象与政治热情相结合的产物,但因缺乏现实性而 流于空疏,而杜甫的政治思想是“致君尧舜上 的忠君观念、“穷年忧黎元 的民本精 神的高度结合。相对而言王维的政治思想系统、更有条理,比较稳定统一且因长期与吏 士官宦的交游而从各级官员具体丰富的政治实践中汲取了营养,使得他的政治理念比较 具体、周详,更贴近政治实践活动本身。而也正因为如此,王维政治思想的内涵才显示 出尤其独特的意义,这对构成盛唐社会多贤相良吏、多善政者的现实背景具有现实的借 鉴与指导意义。 二、阐述君臣关系,反映对美政的追求 王维前半生积极进取的入世思想是极为突出的,在其诗句中也多有表现,他在献 始兴公之类的干谒诗中就表现过强烈的理想和事业心。例如“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 谋 ( 王维集校注卷二) ,既是对张九龄政绩的客观评价,也是作者自己政治理想和 人生追求的表露。而王维的一部分奉和应制之文,多从称美理想政治的方面立意铺陈, 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其追求崇高的政治理想和政治风范。如王维文中有一篇奉和圣制 圣札赐宰臣连珠词五首应制就以五首精辟简练的连珠词阐述了自己对于理想的君臣关 系与为政之道的憧憬。“臣闻大明驭宇,天地同符。间气佐时,君臣协德。故千年圣主, 唐帝抚其宝图;七德诸侯,周公为之元老。臣闻有其才者效其职,重其任者竭其能。故 乐播大风,乃能调四气;身骑列宿,于是运三光。臣闻先天不违,德合于上;事君尽力, 功济于下。故君臣同体于大道,庶人以康;亿兆宅心于至仁,万邦乃固。臣闻形之端者, 影必随焉;声之善者,响必应焉。故偃武修文,皇天降之善气;薄赋省役,后土报以丰 年。臣闻宣至理者,文悬之于日月;表圣言者,字动之以烟云。故虞舜作歌,徒施于典 策;伏羲画卦,未类于昭回。 ( 王维集校注卷九) 连珠词的特点是“辞丽而言约, 不指说事情,必假喻以达其旨,而览者微悟,合于古诗讽兴之意。1 1 作者以高屋建瓴的 气势陈述了清明政治的理想场景,通过短短几十字表达了要“君臣协德 、“选贤与能, 得才尽用 、“君臣同体、宅心至仁、“偃武修文,薄赋省役”才能实现美政,最后还 强调了“圣制圣札的重要性,可谓是清晰分明,显示出了作者对处理好君臣关系重要 性的认识和对理想政治境界的向往。 开元二十五年( 7 3 7 ) 春,右丞相张九龄与太子太师萧嵩、尚书左丞相裴耀卿、太子 少师韩休、太子少保崔琳、吏部尚书李嚣、礼部尚书杜暹、太子宾客王丘等大臣在韦氏 逍遥谷( 即骊山韦嗣立别业) 宴集,王维以谏官的身份陪游。他在暮春太师左右丞相诸 u 陈铁民王维集校注 z 北京:中华书局,1 9 9 7 8 0 0 5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公于韦氏逍遥谷宴集序中这样描绘,“逍遥谷天都近者,王官有之。不废大伦,存乎 小隐,迹崆峒而身拖朱绂,朝承明而暮宿青霭,故可尚也。 ( 王维集校注卷八) 朝 廷重臣们虽身处庙堂之高,却不为馆阁所束缚。他们尽兴地游玩于山野之间却不忘却自 己身为人臣的伦理道德,将典雅自然的气度融入到宴游山林的趣味之中,从而使严肃高 尚的政治理想在潇洒随性的表达中获得美的风采。“灌缨清歌,据梧高咏,与松乔为伍, 是羲皇上人。且三代之后,而其君帝舜,九服之内,而其俗华胥,上客则冠冕巢由,主 人则弟兄元恺,合是四美,同乎一时( 王维集校注卷八) ,比较集中地体现出王维 对于儒雅风流的气质风度的向往。( 元) 杨载尝评王维的应制诗,说它“富贵尊严,典 雅温厚。气格雄深,旬意严整,如宫商迭奏,意韵铿锵,真麟游灵沼,风鸣朝阳也。 n 1 其文亦是如此,展现积极乐观的进取精神及对人生的高度自信,这是王维政治思想与 政治风度美学境界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其政治思想有别于同时代其他士人的一个极为 突出的特点。 三、矜民恤情,揭露社会现实、政治黑暗 王维十五岁即离家赴都,寻求仕进之路。在长安,游历诸贵之间,以自己的才能知 名于上流社会。终于在开元九年( 7 2 1 年) 进士及第,顺利步入仕途。可是仕途并非一帆 风顺,任太乐丞不到半年,王维就因伶人擅舞狮子而被贬为济卅l 司仓参军,直到开元二 十二年才被张九龄擢为右拾遗。正当他振奋精神、准备再次积极迸取时,却又遭到李林 甫等奸人的打击。置身于李林甫、杨国忠相继专权的官场,王维内心是极为痛苦的,他 曾在一些文中大胆斥责了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为一些有识之士的怀才不遇发出愤慨 与深沉叹息。大唐吴兴郡别驾前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山南东道采访使京兆尹韩公墓志铭 里用典“诸葛田园,未启明主;华阴倾巧,卒败名儒反用诸葛亮事来说明韩朝宗营造 别业未报告天子,又用后汉张楷被诬陷事暗喻朝宗的被诬遭贬,寄予了对韩朝宗的深切 同情。在大唐故临汝郡太守赠秘书监京兆韦公神道碑铭并序中,王维对韦斌的处境 感到同情与愤愤不平,他毫不避讳,一语言中要害:“天子避其用亲,奸臣恶其异己。 据旧唐书卷九十二韦陟传载“天宝十二年,右相杨国忠恶斌兄陟有才望,恐践 台衡,因耩陷之,坐贬为昭卅f 平乐尉。这里的奸臣直指杨国忠,不可不谓是大胆直接。 然而正是源于作者一身浩然正气,奸臣当道破坏了他对于理想政治的向往,寒士怀才不 遇的遭遇令他感同身受,才使得他有如此的气愤与失望。 王维不仅关注国家社稷,对于普通黎民百姓的生活也是进行观察思考、表达关注与 同情的。在请迪前任一司职田粟施贫人粥状中,王维先描述了自己看到路有受冻挨 饿之人时受到的极大触动及对圣上施粥救济百姓的感恩,“臣比见道路之上,冻馁之人, 朝尚呻吟,暮填沟壑。陛下圣慈怜悯,煮公粥旖之,顷年以来,多有全济。至仁之德, 感动上天。( 王维集校注卷十一) 王维陈述了路边令人触目京心的惨状,以“朝尚 呻吟,暮填沟壑 唤起皇上的恻隐之心,然后颂扬皇上的圣恩浩荡和怜悯之德,并着重 强调“报应 ,把施济的行为与国家“宝祚”联系起来;而作者的悲天悯人并非仅有感 诗法家数:a 何文焕历代诗话( 下) z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1 7 3 2 第一章情到深处文亦精王维文的题材内容浅析 动,他还想要竭尽所能,以实际行动做一些贡献,他是这样说服皇上的:“臣前任中书 舍人、给事中,两任职田,并合交纳,近奉恩敕,不许并请,望将一司职田,迥与施粥 之所。于国家不减数粒,在穷窘或得再生。 ( 王维集校注卷十一) 最后执意要交回 一司职田粟,以作施济之用。王维的愿望非常朴素,贡献也十分实际,若不是有规定的 限制,他将献出他的全部所属职田,为施救更多灾民表达一点自己的心意。交出财富济 贫,却还要如此费心周折,以情以理去说服他人,真是仁慈之心光明可鉴。 四、对于任伪官之事的陈情感恩、剖心明志 旧唐书王维传记载“天宝末,( 维) 为给事中。安禄山陷两都,玄宗出幸, 维扈从不及,为贼所得。维服药取痢,伪称痦病。禄山素怜之,遣人迎置洛阳,拘于普 施寺,迫以伪署。禄山宴其徒于凝碧宫,其乐工皆梨园弟子、教坊工人。维闻之悲恻, 潜为诗日: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维以凝碧诗闻于行在,肃宗嘉之。会缙请削己刑部侍郎以 赎兄罪,特宥之,责授太子中允。乾元中,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转 尚书右丞。巾1 可以说这一段陷于贼手不得已而任伪官的经历是王维肺腑之中一块难以言 说的伤痛,在他的文中,他每每提起此时总是羞愧难当、无地自容,而圣上的不加罪与 仍加重用更让他感到受宠若惊,感激之情、报恩之心溢于言表。王维的谢表大多反映的 是对于被迫担任伪官之事的自述、对逆贼安禄山的痛恨及对圣上不加罪的感恩,这类文 多写于作者有感于心、情激于胸的状态,不仅文辞恳切真挚,而且情思饱满,令人动容。 大唐故临汝郡太守赠秘书监京兆韦公神道碑铭中写到“逆贼安禄山,吠尧之犬, 驱彼六骡;凭武之狐,犹威百兽。借天子之宠,称天子之官,征天子之兵,逆天子之命。 始反幽蓟,稍逼温洛,云诛君侧,尚惑人心,列郡无备,百司安堵 ( 王维集校注卷 十一) ,将安禄山唾骂为“吠尧之犬”、“驱彼六骡 ,指出他倒行逆施的贼子本性和迷惑 人心,造成百司安堵的混乱政局等一系列巨大危害,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这个造成自己 伪官之耻的罪魁祸首的切齿痛恨。而对比之下,王维对于圣上不加罪的感恩更是显得真 挚感人,在谢除太子中允表中,王维写到“臣闻食君之禄,死君之难。当逆胡干纪, 上皇出宫,臣进不得从行,退不能自杀,情虽可察,罪不容诛”( 王维集校注卷十一) , 向君主表述了自己当时万难的处境,随申明了自己的不得已,但仍对自己感到不可原谅。 “( 圣上) 仍开祝网之恩,免臣衅鼓之戮。投书削罪,端衽立朝,秽污残骸,死灭余气。 伏谒明主,岂不自愧于心;仰厕群臣,亦复何施其面。蹋天内省,无地自容”( 王维集 校注卷十一) ,行文委曲婉转,情辞恳切,发自肺腑,用词虽朴,却能感人于无形。 对于圣恩的宽宏与浩大,王维更加倍感到了自己的过失,悲喜羞愧。为避续用罪人有损 法典之嫌,王维最终恳求肃宗,准他出家奉佛。在责躬荐弟表里王维写道“顷又没 于逆贼,不能杀身,负国偷生,以至今日。陛下矜其愚弱,托病被囚,不赐疵瑕,累迁 省阁,昭洗罪累,免负恶名,在于微臣,百生万足。昔在贼地,泣血自思,一日得见圣 朝,即愿出家修道。及奉明主,伏恋仁恩,贪冒官荣,荏苒岁月,不知止足,尚忝簪裾。 m 刘晌旧唐书( 卷一九o 上)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4 5 0 5 2 7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始愿屡违,私心自咎 ( 王维集校注卷十- - ) ,委婉表达了自己愿意出家修道来弥补 自己的过失以奉明主的虔诚夙愿,可谓忠心拳拳,情辞恳切,另外在谢集贤学士表 和谢御书集贤院额表中也恳切表达了自己愧居集贤学士之职,感谢天子抬爱的感情。 五、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之作 王维集中,还有不少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之作,如贺古乐器表、贺玄元皇帝见 真容表等。此类作品多为对皇室统治的肯定与赞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朝盛世文化 之下的博大昌明之景,可谓是“承平岁久 的时代风气的体现,也是政治的需要。但此 类作品往往格式单调,均是以记叙事情的前后过程为第一部分,借此事歌颂圣祖或皇帝 功德为第二部分,以“臣等限以留司,不获随例抹舞,不胜踊跃喜庆之至”句结束的标 准三段式结构。例如贺古乐器表叙述道士申太芝得神入相授得石物五枚进奉皇上一 事以歌颂天子功德;贺玄元皇帝见真容表渲染老子像开光时的异常景象以此歌颂时 君功德;贺神兵助取石堡城表记叙觅得石龛的前后过程借此事歌颂圣祖老子“开元 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陛下功德等篇目均无一例外,显得较为呆板苍白。这在今 天看来实在不值得称道,但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王维所作乃环境使然,无需过分 苛责。 第二节绵绵一家亲拳拳挚友情 一反映自己与亲人的感情 王维的内心世界感情丰富,他热爱生活,热爱人生,更热爱自己的亲人。王维早年 丧父,兄弟五人,有妹,其母养大儿女实属不易。王维作为家中长子,在此特殊的家庭 结构中比寻常人,尤上感恩于母,下抚爱弟妹,极重孝悌手足之情。王维的心灵深处涌 动着的对亲人的爱表现在其文中,既有对母亲的至孝亲情,也有弟兄间的彼此珍重手足 之情,还有对妻子的缱绻深情。其孝悌手足之情发乎性情,形于言行,是其人格的重要 组成部分,正如其在冬笋记中所言“会心者行,表行者祥,故行藏于密,而祥发于 外( 王维集校注卷十二) ,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王维生于素食之家,他的母亲崔氏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带发修行,并因同乡的关 系,师事一代名僧大照普寂禅师三十余年,王维在请施庄为寺表中称母亲是一生“褐 衣蔬食,持戒安禅( 王维集校注卷十一) ,这对事母至孝的王维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旧唐书称他“事母崔氏以孝闻 、“居母丧,柴毁骨立,殆不胜丧n 1 ,新唐书王 维传谓其“资孝友 “母丧,毁几不生 n 1 ,真是孝子至情,垂于史籍。王维请施庄 为寺表有言“臣亡母故博陵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 住山林,志求寂静臣遂于监田县营山居一所,草堂精舍,竹林果园,并是亡亲宴坐之 余,经行之所。臣往丁凶衅,当即发心,愿为伽蓝,永劫追福。比虽未敢陈请,终日常 积恳诚。”( 王维集校注卷十一) 激发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创建连续流课件
- 化学品MSDS安全培训课件
- 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我爱你汉字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 化学分析安全培训课件
- 16夏天里的成长第2课时 同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分层练习+听写
- 先兆流产课件
- 课程开设和课堂教学情况汇报
- 狼疮的病历汇报
- 结构设计详解
- 大学积分变换讲解
- 《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2018年版
- 外科品管圈提高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下床的执行率课件
- 石油化工行业检修工程预算定额说明
- 图书销售合同合同
-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练习课
- 东芝电梯CV180故障诊断
- 毕业设计住宅楼采暖系统设计
-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 间隔排列|苏教版
- 退伍军人职业规划课件
- 洗眼器教育培训
- 调查研究方法与调研报告写作讲义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