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汉书》颜注的文献运用.pdf_第1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汉书》颜注的文献运用.pdf_第2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汉书》颜注的文献运用.pdf_第3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汉书》颜注的文献运用.pdf_第4页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汉书》颜注的文献运用.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汉书》颜注的文献运用.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创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注:如 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栏可空)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 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静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甓 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露荔锄 导师签字: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弓众:伯, ,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堂撞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 甓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堂燕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 以采用影印、缩露域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盾适用本授权书 一签名孝兹芬驴字: 签字目期:2 。艿年胃0 舀 锄矽 签字日麓:2 0 0 孑年归,兰百 。 v 1 )“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汉书颜师古注涉及到一百余种书及网十余名前人论断,涵盖了从正统经 史典籍到钱币、铭文、石刻等多方面资料,怒唐以前文献的大汇集。其中包括前 代汉书学著作、隋唐史志目录所载的文献、未见于史志目录的文献、无考的 人名以及其他多种形式的文献。 在前代汉书学著作中,颜注收集了庸前二十余家学者的汉书注,可 谓汉书学史上的集大成著作,具有极高的权威性。颜注的问世直接导致了其 他汉够注的迅速亡佚,反过来又使得颜注成为收集唐前汉书注最重要的 来源,具有很大的文献保存价值。不仅保存了汉书叙例提到的“二十三家注 , 还兼有少量齐恭、颜游秦等人的注。 前人汉书学著作外,颜注还引用了覆盖经史孑集的百余种文献与很多名 家论断,其中大部分见于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 文志的记载,可以对照其具体内容,考察隋末唐初学者的文献运用与引文方式。 有部分书籍见子颜注嚣露不见于当时的史惠墨录,部分人名的著作无考。有些 为师古亲眼目睹,有些则出自转引,嚣然数量不多,但对史志目录是有益的补充, 也是考察这些文献保存情况的重要证据。另外,颜注还参考了碑刻、钱币等实物 文献,甚至包括鹾域传来的“横行书”。 颜注虽然重视吸收前入著作,然而受祖父颜之推的影响,师古推崇吉注古书, 对近世诸如姚察、包恺、萧该、褚诠等人的汉书研究则颇有微辞而不屑采纳, 这反映了佳对文献的取舍态度,难免遗憾。因此麸这个角度说,颜注并不是一部 简单集合诸家汉书注的集注,而是明显带有颜师古个人学术倾向的学术著作。 正是这种倾向使他与同时代的其他史注家区别开来。 颜师古注汉书重视对多种汉书手写本的校勘,以善本纠正当时流行 写本的错讹,这种在当时的学界实属难得的校勘意识,促使颜注汉书在手写 本时代便成为了权威定本,从而结束了汉书版本的混乱状态。颜注参引的文 献也极大地完善了汉书中的史料,这使汉书从此不再难读难懂,同时颜 注本身也对史学、文学、语言学以及文献学产生了巨大的价值。 颜注不仅对于汉书学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对整个中国古代学术也做出 了巨大贡献。它包含的众多文献,大多数今已不传,少数甚至仪见于颜涟,完整 流传下来的也有很多脱漏错简,对于辑佚唐前遗书,恢复古书原貌都有着重要价 值。 关键词:汉书;颜师古注;文献运用 分类号:g 2 5 6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t h eu s eo fl i t e r a t u r ei n 协腮s 死聪y a ns h i g u sn o t e a b s t r a c t y a ns h i 聃i sb o mi nag l o r i o u sf a m i l vw i t hl i t e r a c yd e e p l y a si sas e c r e t a r vs u p e i s o r o fg o v e 嫩羽e n ta n d 至s u p p o 娃0 fp 娃n c ec h e n gq i a l l ,h ec a nb ec o n l a c 耄e d 髓l i o n a l c o l l e c t i o no ft h e 薯秘gd v n a s t y l i l e f a l u f c 勰d 蠡n i s h 斑ef a m o u s 糯,l 蕊嚣w i t h 量l i sn o t e i i lt h ee x t r e m e l vf a v o r a b l et e 册s h i sn o t e ,w h i c hi l l v o l v e di nt h ei n i e c t i o no fo n eo ft h e l l l o f el h a 藏l o os p e c 主e sa n d 掰o f el h a 觳z 的p r e v i o u st h e s i s ,o d v e f 趣g 矗o ml h eo r 耋h o d o x h i s t o r yb o o k sl o i n s ,址s c f i p t i o n s ,f o c 薹【c 糊n i n 霉甄a n do t h e fv 撕o u si n f o r m a t i o 玑 c o n 班g a t e dd o c u m e n t sb e f b r et h eg r e a tt a n gs u r v e y w h i c hc o n s i s t so ft h ep r e v i o u s g r e n e r a l i o 娃a 1 ) 鹏l 胁程鼹群,c a l 醴o gq ft h es 毯羽l dt 鼹鬈d 强a s 专i e s 遮也ea 噩珏a 至s 醒 l i t e f a l u 】r e ,n o t 主nt h ea n n 甜so fd o c u 薹l l e n t a f v 觚dd i f c c t o r yo ft h en 锄e so fp e f s o n s w j t h o u te x a m i n a t i o n o t h e rf b 姗so fl i t e r a t u i e 承摊鼢球y 雒婊i g l l s 奎沁l e ,w h i a l l e c 耋e db e f o f e 像e1 a n gd y 蕊s l y 趱。羚氇鲢 s c h o l a f s ,c 翘b ed 懿c r 主b e da s 丑矗卉鼢“i nl h eh i s t o r vo fl h es y n t h e s i z e rw o f k s a ss o o n a si ti sh i 曲l va u t h o r i t a t i v e ,i tl e dd i r e c t l vt ot h eo t h e rj ,钮厅鼢比n o t ed i eo u tr a p i d l y ,i n 抛f 瓦c a l l s e 硅ac o l l e d i o 珏o f幻蕊e f 擞露蕊秘l cl l l el 黩o s li 珏l p _ 硪a n l 鞠陲薹糟eo fh i 醣 c o n s e a i o nv a l u e0 f 拄t e r a t u r e to n l yp f c s e r y e dl h e ”n o t e2 3 ”r c f e 玎i 耐b v 矗r 口,l 鼬“ c l l a t ,b u ti ta l s 0c o n t a i n e das m a l ln u m b e ro fn o t cs u c ha sq i g o n 舀y a ny u q i n 1 l la 纛d i l i o 畦埝运v o l v 嫩gl h e 主fp 糟d e c e s s 瓣。露函l 鼹掰,y a 纛sn o 耋ca l s oe i 耋e d 鼗s c o l l e d i o n0 ff 0 掰撒o f et h a n1 0 0 赫n d so fl i t e 黼t u r c ,拍ds 0m a n vf 抽册st h e s i s ,抽d m o s to ft h e mf o u n di nt h ec a t a l o go fl i t e m t u 坤i ns u i s h u ,o l d1 a n gs h ua n dn e w gs h 壤w 重l i e h 嵌l 纛b i el 主l 墩e dl os p e c i 彝cb o o 羹【a 蠢di 重se o 珏l e l 薹重s ,w 量l i e h l 薹l d 霉x a l 鞋i 藏e t 重l es u id v n a s t va 瓤de 砌yt a n gd y n a s t yl i t e 瑚m l r ea n dt h eu s eo ft h ec i t a t i o n 、张y y a na l s of b u n ds o m eb o o k sn o t ew a sn o tf o u n di nt h ea n n a l sd h c t o r v 觚dt h e 纛a 嚣l e so fl 羲eb o o 鼢w i l h o 挂e x a l 珏i n 骥i o 鑫s o l 致eo fl h ed 妇i s i 强w i 攮e s s e & 鑫魏do 凌e f s q u o t e df 幻mo t l l c rb i l 【s a l l h o u 譬l li ns m a l lq u a n t i t i e s t h e va r en o to n l yu s e f u i c o m p l e m e n tt ot h ea m n a l sd i r e c t o r v ,b u ta l s oi m p o n a n te v i d e n c ef o rs t u d yt h e p l c s e 群舔i o 髓醴壤e 辩面踊m 鞠耄s 。 l l la d d i t i o n ,y 柚sn o t ea l s oi n a d er e f 色r e n c et oi n s c r i p t i o n s ,c o i n s 柚do t h e r p h v s i c a ld o c u m e n t a t i o n ,i l l c l u d i n ge v e nt h e ”h o r i z o n t a lb o o k ”胁i nw e s t e r nr e g i o n s a l l 囊。毽曲y a 纛辫逶鑫鼓e 糕| i o 鑫3 b s o 南i 珏gp f e v i 傩sw 砖l i 羲霉,珏纛d e f 凌e 攮纛毯e 珏c eo f h i sg r a n d f 缸h c ry a nz h i t u l y 如s h j 窝u sn o t er e s p e c t e da n c i e n tc l a s s i c 锄da r 剐e a g a i n s tn e a r t i m ev i e 、仲o i n t ss u c ha sy a oc h a ,b a 0k a i ,x i a og a i ,c h uq u 柚n e a l l i | 鞋d e 主s 转蠡鳅醚。狂毯sl i l o 臻睡砖o fe 纛o i c e 穗褫鞋o | 3 l 蕤g 曩森强酷掰s o 酌黻凌主sp o i 藏l o fv i e w ,y a n sn o t ei sn o tas i m p l ec o l l e c t i o no fo t h e r 胁,l 鼬比n o t em e r i t s ,b u t 卸y a n s h i g i lp e r s o n a la c a d e m i cw o r k sw i t ho b v i o u sa c a d e m i ci n c l i n a t i o n s 1 t i st h i s l 纛c l 纽a | i q 蕤sl h 鑫l 纛e 耋sd i s l 趣定耩i s h e 莲蠹。瓣葭囊e f 珏l e m 稼f y 轰i s l o 搿l 岣l es c 巍o l 鑫瑟。 y a ns h i 印sn o t ei sa l s op a y i n gp a r t i c u l a ra t t e n t i o nt oc o l l a t i o no fav a “e t yo ft h e 胁,l 鼬比h a n d l r i t i n 霉h ec o r r e c t e dt h em i s t a k e si nt h et h e np o p u l a rh 粕d w r i t i n 粤r e f e f | of e l i a b l e | e x l 。弧ec o | l a | i o 魏o fl 囊ea 零a d e l 珏i es e 暾越傻el 矗囊ei lw a s 糟l i c 。弧主sw o 呔 3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h a sa l s oe n a b l e dt h e 胁,l 砌比h a v ef b 册e da na u t h o r i t a t i v et e x ti nt h eh a n d w r i t i n ge r a a n d r e m o v e dt h ec h a o t i cs t a t ev e r s i o n t h el i t e r a t u r er e f e 盯e db yy a n sn o t eh a v ea l s o 罩e a t l yi m p r o v e dt h e 胁,l 跏“i n t h eh i s t o r i c a ld a t a i tm a k e st h a t 胁厅鼬“i sn ol o n g e rd i f 矗c u l tt 0u n d e r s t a n df r o mt h e n o na n di sv a l u a b l et ol i t e r a t u r e ,l i n g u i s t i c sa n dp h i l o l o g y y a n sn o t ei sn o to n l yad e c i s i v es i m i f i c a n c ef b rt h e 胁咒“s t u d y ,b u th a sa l s o m a d e 盯e a t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t 0 t h ee n t i r ea n c i e n tc h i n aa c a d e m i c 1 1 1t h en u m e r o u s d o c u m e n t si tc o n t a i n s ,t h em a i o r i t yh a db e e nd i e do u t ,t h em i n o r i t yc a nb ef o u n do n l v i n y a n sn o t e t h e r ea r ea l s om a n v2 a p sw r o n ge v e ni fs o m eh a v eb e e nh a n d e dd o w n p e r f e c t l v t h e r e f o r e ,y a n sn o t eh 於锄i m p o n a i l tv a l u ef o rr e s t o r i n ga n c i e n tb o o k s b e f o r ci h et i a n gd y n a s t y k e yw o r d :h 卸s h uy 觚s h i g i l sn o t e u s el i t e r a t u 咒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n u m b e r :g 2 5 6 4 出衮努蒎大学疆学经论文 汉书颜师古注在汉书学历史中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颜注一出, 各家皆废。旧唐稍经籍志记载的十七种汉书学著作,至宋时除颜注外, 仅存萧该汉书音义三残卷,不能说与颜注的产生流传没有关系。至今颜师吉 的汉书注仍是汉书最佳注本。 古人对汉书颜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查缺补漏、刊谬正误上。由于颜师古 注突出的功绩在于解决了汉书众多吉字古音识别润题,所以近代以来学者大 都将研究重点放在了颜注的语言学方面,其成果至今仍在不断涌现。而对于颜师 古收集文献的研究则始终未形成系统。清末杨守敬辑有汉书二十三家注钞, 今残存十二卷,僳存了十六家注,其重点在于搜集注者遗文,范围涉及到了汉 书学以外。民国彭伸铎、岑仲勉诸学者亦曾做过汉书旧注的辑佚,但由于 客观因素有始无终。之后有学者对个别注家做过个别研究,也仅限于服虔、应劭、 盂康、苏林、蔡谟、文颖等,研究方向主要是辑铁、校於、语音、文字等,此外 更多的注家几乎从未有入涉及过。对颜师古参引汉书学著作以外文献的研究 成果更是寥寥无几而且起步很晚,九十年代才开始有学者研究颜注引说文解 字、方畜,也只是为颜注弓| 文研究开了个端绪。至今尚无学者对颜师吉注汉 书所参引的所有文献做过全景式的分析研究,这也使得目前对颜注引文的研究 领域呈现出长短不齐、琐碎无序的特点。 本文力图全西的梳理毒颜师吉注汉书涉及的全部文献,还原颜辉吉案头 书目的本来面貌,找出颜师古注汉书时的文献使用范围、取舍标准、价值倾 向,对所引的传世正统文献做概括性的述评,对稀见书目人名以及未涉及出处的 弓| 文人名做初步的考证,从而为今后汉书颜注的弓l 文研究提供一个范豳规划, 使颜师古注在训诂学、版本学、目录学等文献学领域的研究拥有一个基本的资料 平台。这对开拓汉书颜注研究新方向、全面评估颜师古对唐代学术的作用以 及唐代学术在整个学术史主的地位都有巨大意义。 第一章颜师古生平及学术情况 汉书颜师古注成书以来便成为公认的汉书权威注本,王先谦汉书 补注序例称:“颜注发明驳正,度越囊哲,非印人鼻息者也。 n n 可谓是 对颜注在学术赛地位的公歪评价。颜注能够取褥此成就皇然与颜师吉的学术本平 与学术环境是分不开的。 颜师古名籀,字师古,京兆万年( 今陕西省西安市) 人,生于隋开皇元年( 公 元5 8 1 年) ,卒子磨贞观1 9 年( 公元6 4 5 年) ,终年6 5 岁。是唐代著名的经学家、 史学家、语言学家。 颜师古出身于一个学术世家。祖父即著颜氏家训的颜之推,历任南朝梁、 透魏、j 芝齐、恕周、隋朝富员,宫至黄门侍都,精通音韵学,乃当时大儒。父亲 颜思鲁,唐高祖武德初年任秦王府记室参军。叔父颜游秦,唐初任廉州刺史、郓 州刺史,为官清平,撰汉书决疑十二卷,成为师古注汉书的重要参考。 正是这种优越的家学传统让颜师吉打下了扎实的学术功底,为穗成为唐朝学术大 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5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颜师古“少传家业,博览群籍,尤精训诂,善属文 乜嗍们。隋仁寿年间为 左丞李纲推荐,任安养尉。尚书左仆射杨素看师古年轻赢弱,谓之日:“安养剧 县,何以克当? 师古日:“割鸡焉用牛刀。”杨素称奇。到任后果然政声颇佳。 当时的襄州总管薛道衡是颜之推的旧交,欣赏师古的才华,每做文章都要师古为 其指瑕补漏。后师古坐事免官回到长安,十年不任职,唯以教书为业。 唐高祖李渊起兵后,师古前往拜谒,授朝散大夫。后拜敦煌公府文学,转起 居舍人,再迁至中书舍人,执掌机密。当时战事频发,军政要务繁杂,大凡高祖 制诰,皆出师古之手。师古政理敏达,册奏工整,可谓首屈一指。受太宗李世民 的赏识,擢升为中书侍郎,封琅邪县男。由于葬母丁忧去职,忧满复职。一年多 又因事被免。 唐太宗李世民看到儒家经典流传已久,谬误很多,令颜师古于秘书省考定五 经。师古对五经多所趋定,完成后上奏皇帝。李世民派许多儒家学者对师 古考定的五经加以审核。诸儒多传习当时通行的五经,所以对师古考定 的五经有颇多非议。师古就引用两晋、南朝宋等多个版本做为证据回答各种 非议,言简意赅,考据详明,得到了诸儒的认可。因此颜师古又兼通直郎、散骑 常侍。太宗于是颁布师古考定的五经为正本,令学者传习。 贞观七年( 公元6 3 3 ) 年,拜师古为秘书少监,专典刊正,遇到奇书难字, 疑惑的地方,就随时剖解,追觅渊源。当时用了很多后进学子作校雠,师古往往 看好富贵子弟甚至是富商背景,而排斥出身一般的学子。因此被人认为于此事中 师古有受贿之嫌,被调为郴州刺史。出发前,太宗李世民惜才,看在师古往日的 功绩上,对其责戒后又让他官复原职。师古经历此事后认为自己一心为公却还遭 诋毁,心情沮丧,于是闭门谢客,布衣隐居,专好搜求古迹古器。不久又诏令其 与众博士撰定五礼,于贞观十一年( 公元6 3 7 年) 成书,升为子爵。当时太 子承乾命颜师古注班固汉书。师古搜集了二十余家汉书注,择善而从, 又加上自己的观点,基本解决了汉书的古音古字的训诂问题,遂为汉书 学一大功臣,“时人谓杜征南、颜秘韦为左丘明、班孟坚忠臣”嘟3 9 。汉书 颜注成为学界公认的汉书最佳注本。完成后,颜师古又作上( 汉书注) 表, 与书稿一起上奏唐太宗,受到太宗赞赏,令编之秘阁,赐师古物二百段、良马一 匹。贞观十九年( 公元6 4 5 年) 从驾东征高丽,卒于道中,时年六十五岁,谥号 为戴。 颜师古有集六十卷。其中汉书注、急就章注大行于世。急就章是 西汉史游编写的字书。全书主要收集当时使用率高的字,按“分别部居不杂厕” 的原则编排,押韵易识。但到了唐代,此书错误严重,师古“遂因暇日,为之训 解”,使字字“必则古昔,信而有征”。永徽三年( 公元6 5 2 年) ,师古子颜扬庭表 上师古所撰的匡谬正俗八卷。唐高宗下令藏于秘书阁,赐扬庭帛五十匹。匡 谬正俗是颜师古晚年的学术札记。其书多训诂字音形义,考据精密,结论准确, 为历代学者推崇。其子上表云此书:“百氏纰缪,虽未可穷,六典迁讹,于斯矫 革。”1 陌 颜师古的学术成就使其在学术史上无可争议的占据着重要位置,在唐代这个 学术荒芜期中显得尤为夺目。无论在经学、史学、还是语言学方面,颜师古的成 就都是得到后人公认的。他编订的五经、五礼成为之后千年的经典通行本, 在经学史上是极为重要的一次古籍整理;他的汉书注更是结束了汉书注 解与版本混乱的局面,其权威性直接导致了诸家汉书注的消亡,至今仍是研 究汉书不可或缺的参考;急就章注、字样、匡谬正俗不光是语言学 6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方面重要专著,还体现了师古严谨扎实的治学态度。刘晌在旧唐书中谈到颜 师古时称“师古家籍儒风,该博经义,至于详注史策,探测典礼,注明在躬,天 有才格。 扛h 其评价无疑是中肯的。 正题有了厚重的家学传统、编订五经五礼等学术实践,让颜师古积 累了大量学术经验;也正是有了太子承乾的支持,身为秘书监的便利条件,让颜 师古能够接触到收书最全的国藏文献,这使得颜师吉注汉书时能够最大程度 的参引网库群籍,铸就成一部文献大汇集式的汉书注。 第二章汉书颜注引用的前人文献 颜师古在汉书注中涉及的文献大致分三类:类属于前代的汉书学 著作,其作者都是汉书学专家,如服虔汉书音训、应劭汉书集解音义 等;另一类是汉书学著作之外的其它文献,如周易、尚书、楚辞、 三辅黄图等;还有一类只有资料引文,未注明文献出处,需要考证。 第一节颜注对前代汉书学著作的采纳 据至先谦的汉书补注序铡,颜师宙注汉书时主要使用了前代的五 种汉书注本,即服虔汉书音训、应劭汉书集解音义、晋灼汉书集注 ( 除收入服、应外,加入伏俨、刘德、郑氏、李斐、李奇、邓展、文颖、张揖、 苏林、张晏、如淳、孟康、项昭、韦昭十四家) 、臣瓒汉书集解( 除晋采摘外, 增入刘宝一家) 、蔡谟汉书集解,另外还有苟悦汉纪、崔浩汉纪音义 以及郭璞汉书司马相如传注。共收注二十三家。本部分对此二十三家注在 颜注中的使用情况做分别阐述,同时对于颜注对其叔父颜游秦汉书决疑以及 其它有争议的注家的采纳做考证和梳理。 一、服虔汉书音训 汉书叙铡固:“服虔,字予慎,荥鬻人。后汉尚书侍郄,高平令,九江 太守。哺附隋书经籍志( 以下简称隋志) 载:“服虔汉书音训一 卷。”嘲黼服虔的汉书音训是最早的“汉书注 。后汉书儒林列传载: “服虔字子慎,初名重,又名只,爱改为虔,河南荥阳入也。少以清苦建志,入 太学受业。有雅才,善著文论,作春秋左氏传解,行之至今。又以左传 驳何休之所驳汉事六十条。举孝廉,稍迁,中平末,拜九江太守。免,遭乱行客, 病卒。所著赋、磷、诔,书记、连珠,丸愤,凡十余篇。 3 一颜师吉弓| 服虔 注共计5 8 4 条。 二、应劭汉书集解音义 隋萧该汉书音义:“应劭解汉书,世人皆黑。嘲封汉书叙侧云: 7 山东师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汉书旧无注解,唯服虔、应劭等各为音义,自别施行。州5 】伸”服虔、应 勘注都是最早的汉书注。应劭又是收集汉书注的第一人。汉书叙例 圜:“应动,字仲瑗,汝南南顿入,后汉萧令,御史营令,泰出太守。对【s 3 溺 隋志载:“汉书一百一十五卷,汉护军班固撰,太山太守应劭集解。汉 书集解音义二十四卷,应劭撰。 嘲5 3 詹汉书应劭传:“劭字仲远。少 笃学,博览多闻。灵帝时举孝廉,辟车骑将军何苗掾。 玎珏瓣辆应动著有汉宫 仪十卷、风俗通义三十卷。颜师古收应劭注共计1 11 7 条。 三、晋灼汉书集注 隋恚载:“汉书集注十三卷,晋灼撰。溯伪5 3 l 罄唐书经籍志 ( 以下简称旧唐志) 载:“汉书集注十四卷,晋灼注。 口h 新唐 书艺文志( 以下简称新唐志) 载:“晋灼汉书集注十四卷,汉书音 义十七卷。嚣翻槽艄汉书叙侧云:“汉书| 秘无注解,唯服虔、应劭等 各为音义,自别施行。至舆午中朝,爰有晋灼,集为一部,凡十四卷,又颇以意 增益,时辩前人当否,号网汉书集注。属永嘉丧乱,金行播迁,此书虽存, 不至汪左。是以爰鲁东晋迄子梁、陈,南方学者皆弗之见。 强“班 除收服虔、应劭注之外,有伏俨、刘德、郑氏、李斐、李奇、邓展、文颖、 张揖、苏林、张晏、如淳、孟康、项昭、韦昭以及晋灼本人注共十五家。且隋 志除韦昭、孟康注井均不载有单行本,颜注所弓 皆出自晋灼集注。 1 伏俨,汉书叙例日:“伏俨,字景宏,琅邪人。”晦n 颜注收伏俨注仅 9 次。内容以名物解释为主,如: 汉书司马相如传:“右夏服之劲箭。”伏俨曰:“服,盛箭器也。夏 后氏良弓名烦弱,其矢亦良,即烦弱箭服也,故网夏服。”c 5 】5 4 0 汉书百官公卿表:“叉车府、路羚、骑马、骏马蹈令丞。”伏俨日: “主乘舆路车,又主凡小车。斡,今之小马车曲舆也。”【5 凇溺 2 刘德,汉书叙例日:“刘德,北海人。 嘲州颜注引刘德注共计4 9 条。 3 。郑氏,汉书叙例日:“晋灼音义序云不知其名,丽匿瓒集解辄 云郑德,既无所据,今依晋灼但称郑氏耳。 嘲溺师吉弓l 郑氏注共计1 2 0 条。 4 李斐,汉书叙例日:“李斐,不详所出郡县。一陌n 师古引李斐注共计 2 2 条。 5 李奇,汉书叙例日:“李奇,南阳入。嘲灏师古弓l 李奇注共计3 4 7 条。 6 邓展,汉书叙例日:“邓展,南阳人,魏建安中为奋威将军,封高乐乡 侯。璐“籼师古引郑晨注共计8 l 条。 7 文颖,汉书叙例日:“文颖,字叔良,南阳入,后汉末荆州从事,魏建 安中为甘陵府丞。 瞄n 师古引文颖注共计2 7 1 条。 8 张揖,汉书叙例曩:“张揖,字稚让,清河人,一云河闻人。魏太和中 为博士。止解司马相如传一卷。 疆m 魏书汪式传载:“魏初博士清 河张揖著埤仓、广雅、古今字诂,究诸埤、广,缀拾遗漏,增长事 类,抑亦于文为益者。”嘲黜9 6 3 师吉孳| 张揖注共计1 8 9 条。除注司马相如传 外,另有一条: 汉书文帝纪:“周亚夫为将军次细柳。”张揖日:“在昆明池南,今 有柳市是也。”5 3 魏瓤 9 苏林,汉书叙例日:“苏林,字孝友,陈留外黄入,魏给事中领秘书监, 8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散骑常侍,永安卫尉,太中大夫,黄初中迁博士,封安成亭侯。嘲删三国志魏 书刘劭传日:“散骑常侍陈留苏林、光禄大夫京兆韦诞、乐安太守谯国夏侯 惠、陈郡太守任城孙该、鄙中令河东杜挚等亦著文赋,颇传予世。 h 蝈汹鲫裴松 之引魏略日:“林字孝友,博学,多通古今字指,凡诸书传文间危疑,林皆 释之。建安中,为五官将文学,甚见礼待。黄初中,为博士给事中。文帝作典论 所称苏林者是也。以老魑第,国家每遣人就溺之,数加赐遗。年八十余卒。“挎m 2 聍 师古引苏林注共计4 2 1 条。 1 0 张晏,汉书叙例曰:“张晏,字子博,中山人。”瞄嘲师古引张晏注共 计6 6 3 条。 1 1 如淳,汉书叙例曰:“如淳,冯翊人,魏陈郡丞。 璐h 嘲王先谦汉书 补注引王鸣盛豳:“广韵引晋中经簿云魏有陈郡丞冯翊如淳注汉书。 n 1 科辞师古辱| 如淳注共计9 4 5 条。 1 2 孟康,汉书叙例日:“孟康,字公休,安平广宗人,魏散骑常侍,弘农太 守,领典农校尉,渤海太守,给事中,散骑侍郎,中书令,后转为监,封广陵亭 侯。 【5 】拉酗隋志载:“梁有汉书孟康音丸卷。隋已亡。川引洲l 基摩 志载:“汉书音义九卷,孟康撰。一【2 n 三国志魏书杜恕传注 引魏略:“孟康,字公休,安平人。黄初中,以于郭后有外属,并受九亲赐 拜,遂转为散骑侍郎。是时,敖骑皆以高才英儒充其选,两康独缘妃嫱,杂在其 间,故予时皆共轻之,号为阿九。康既无才敏,因在冗官,博读书传,后遂有所 弹驳,其文义雅而切要,众人乃更加意。正始中,出为弘农,领典农校尉嘉 平末,徙勃海太守,征入隽中书令,后转为监。瓢铹一师吉弓| 盂康注共计8 3 9 条。孟康注以天文、历算、度量衡见长,天文志大量引用盂康注解释天象术 语,如: 鬟汉书天文志:“蚩尤之旗,类彗而后煎,象旗。嚣盂康霹:氍荧惑之 精也。”5 1 舻1 棚 1 3 项昭,汉书叙例曰:“项昭,不详何郡县人。隋志载:“汉书 叙传五卷,项岱撰。疗嘲嗍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匿:“颜氏汉书叙 例云: 项昭,不详何郡县人。叙次在魏孟康之后,吴韦昭之前,疑即项昭, 因避晋讳而改为岱,颜氏仍提其旧名。”哺钉颜注仅两条: 汉书东方朔传:“鸟晡毂也。项昭霹:“凡鸟哺子而活者为觳,生 而自啄日雏。一蜘嗍 汉书严助传:“舆轿蕊逾领。静项昭日:“陵绝水回轿,音旗庙反。 领,山领也。不逯船率,运转皆担舆也。”【5 】鼢鼬 1 4 韦昭,汉书叙例曰:“韦昭,字弘嗣,吴郡云阳人,吴朝尚书令,太史 令,中书郎,博士祭酒,中书仆射,封高陵亭侯。嫡h 陟隋志载:“汉书 音义七卷韦昭撰。鞠黼三鼷志吴书韦曜传日:“韦曜字弘嗣,吴 郡云阳人也。 裴松之注曰:“曜本名昭,史为晋讳,改之。”n 帆删师古引韦 昭注共计1 7 5 条。 1 5 晋灼,汉书叙例曰:“晋灼,河南入,晋尚书郎。黔蕊“渤颜注引晋灼注 共计6 5 0 条。 四、臣瓒汉书集解 匿瓒汉书集解除晋灼所集注之外,增刘宝、匿瓒本人注两家。汉书叙 9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例日:“有臣瓒者,莫知氏族,考其时代,亦在晋初,又总集诸家音义,稍以 己之所见,续厕其末,举驳前说,喜引竹书,自谓甄明,非无差爽,凡二十四卷, 分为两帙。今之集解音义则是其书,而后人见者不知臣瓒所作,乃谓之应劭等集 解。王氏七志,阮氏七录,并题云然,斯不审耳。学者又斟酌瓒姓,附著 安施,或云傅族,既无明文,未足取信。”晦咒 1 刘宝,汉书叙例日:“刘宝,字道真,高平人,晋中书郎,河内太守,御 史中丞,太子中庶子,吏部郎,安北将军。侍皇太子讲汉书,别有驳议。 陆1 俩隋志载:“汉书驳议二卷晋安北将军刘宝撰。”瞒4 旧唐志载: “汉书驳义二卷,刘宝撰。 乜刚9 8 8 颜注引其注仅一条: 汉书高帝纪:“于是上心善家令言。”师古日:“晋太子庶子刘宝 云善其发悟己心,因得尊崇父号,非善其今父敬己。”聆m 2 2 臣瓒,汉书叙例日:“臣瓒,不详姓氏及郡县。川5 嘞关于臣瓒为何人 历来争议很多,一般认为活动于永嘉之前。师古引臣瓒注3 3 8 条。 五、蔡谟汉书集解 汉书叙例日:“蔡谟,字道明,陈留考城人,东晋侍中五兵尚书,太常 领秘书监,都督徐、兖、青三州诸军事,领徐州刺史,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领扬州牧,侍中司徒不拜,赠侍中司空,谥文穆公。川副仆”晋书蔡谟传载: “蔡谟,字道明,陈留考城人也。世为著姓谟博学,于礼仪宗庙制度多所议 定。文笔论议,有集行于世。总应劭以来注班固汉书者,为之集解。”n 伊2 0 3 3 颜师古以为:“蔡谟全取臣瓒一部散入汉书,自此以来始有注本。但意浮功浅, 不加隐括,属辑乖舛,错乱实多,或乃离析本文,隔其辞句,穿凿妄起。职此之 由,与未注之前大不同矣。谟亦有两三处错意,然于学者竞无弘益。 睛陀师 古引蔡注仅4 处,其一注存疑: ( ( 汉书地理志:“( 济南郡) 犹,侯国。一苏林日:“音爻。今东朝阳 有猊亭。蔡谟音由,音鹗”师古日:“蔡音是,音于虬反。”畸m 嘲d 苏林魏“黄初中迁博士”,蔡谟东晋元帝时初入仕,两人前后相差约九十年,何 以苏引蔡注? 当是蔡注混入苏注。此似能证颜说蔡注“不加隐括,属辑乖舛,错 乱实多”之语。 六、荀悦汉纪 汉书叙例日:“荀悦字仲豫,颍川人,后汉秘书监。撰汉纪三十卷, 其事皆出汉书。 5 】( 附隋志载:“起汉献帝,雅好典籍,以班固汉书 文繁难省,命颍川荀悦作春秋左传之体,为汉纪三十篇。言约而事详, 辩论多美,大行于世汉纪三十卷,汉秘书监荀悦撰。”阳陌”汉书 颜注所引汉纪共2 1 处。主要是为西汉诸帝注名讳,如: 汉书高帝纪:“高祖。”荀悦日:“讳邦,字季。邦之字目国。”啼伸d 汉书景帝纪:“孝景皇帝。”荀悦曰:“讳启之字日开。”凸】( 哪 1 0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七、崔浩汉纪音义( 汉书音义) 汉书叙例圜:“崔浩字德深,清河入,后魏侍中特进挠军大将军,左光 禄大夫,司徒,封东郡公。撰苟悦汉纪音义。 5 】( 此书隋志不载。新 唐志收录正史类收崔浩汉书音义二卷豁h 辨瑚,编年类中又录崔浩汉纪音 义三卷n 惭。魏书有传,不提著汉纪音义( 汉书音义) 事。颜注收 录崔浩注仅4 条。 八、郭璞汉书司马相如传注 路志载:“梁有郭璞注子虚上赫赋一卷。”嘲撑撙雌晋书郭璞传 日:“璞撰前后筮验六十余事,名为洞林。又抄京、费诸家要最,更撰新 林十篇、 、韵一篇。注释尔雅,别为音义、图谱。又注三苍、 方言、穆天子传、山海经及楚辞、子虚、上林赋数十万畜,皆 传子世。所作诗赋诔颂亦数万言。 秘玎秘师吉日:“止注相如传序及游猎 诗赋。颜注引郭注1 4 l 条。除注相如赋之外还包括少量尔雅郭注,如: 汉书地理志:“( 平原郡) 般,莽日分明。师古曰:“尔雅说 丸河云钩般,奏璞以为水黄如钩,流般桓也丹【5 九、颜游秦汉书决疑 此书隋志未载,两唐志录。旧唐书颜师古传载:“师古叔父 游豢,武德初累迁廉翔刺变,封l 窿沂县男撰汉书决疑+ 二卷,为学者所 称,后师古注汉书,亦多取其义耳。 脾陀洲今颜游秦注散存于史记索隐 中有1 8 条,称“颜游秦 、大颜。师古注中从未提及,然与汉书颜注 中相应的注比对,发现二注不仅内容观点极其类似,甚至结构体例都如出一辙, 可见世传师古抄袭决疑之说不虚,如: 汉书文帝纪:“以中大夫令免为车骑将攀屯飞狐。搏师古霹:“中大 夫,官名,其人姓令名免耳。” 5 】( n 3 0 磊史记索隐裴驷按:拼颜游秦以令是姓,免是名,为中大夫。瑟蹿愀二 注如出一辙。又如: 汉书郊祀志:“君褥十八年,周太史但见秦献公,搿:周始与秦国 合而别,别五百载当复合应劭日:“秦,伯翳之后也。始周孝王封非子为 附庸,邑诸秦。平王东迁洛邑,襄公以兵卫之,嘉其勋力,列为侯伯,与周 别五百栽矣。昭王时,西周君自归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城,此复合也。”孟 康日:“谓周封秦为别,秦并周为合。此襄王为霸,始皇为王也。”韦昭日: “髑封秦为始另,谓秦绅也。五百岁,谓从秦仲燕孝公强大,显王致铂,与 之亲合也。井师古日:“诸家之说皆非也。自非子置西周献邑,凡六百五十三 岁,自伸至显王奠十六年孝公称伯,止有四百二十六岁,皆不合五百之数也。 按史记秦本纪及年表,并云周平王封襄公,始列为诸侯,于是始与诸侯通。 叉周本纪及美、齐、晋,楚诸系家皆言幽王为犬戎所杀,秦始列为 诸侯,正与此志符会,是乃为别。至昭裹王五十二年,西周君自归献邑,凡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五百一十六年,是为合也。言五百者,举其成数也。”醢一 相应的史记索隐案:“大颜历评诸家,而云周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至昭 王五十二年西周君献邑,凡五百一十六年为合,亦举全数。”n 羽伊5 h 索隐案” 几可谓概括颜注大义,特别指出“大颜历评诸家”,可见连应、孟、韦注都是师 古直接从颜游秦注中搬来的。再如: 汉书司马相如传:“亡是公言上林广大,山谷水泉万物,及子虚言 云梦所有甚众,侈靡多过其实,且非义理所止,故删取其要,归正道而论之。” 师古日:“言不尚其侈靡之论,但取终篇归于正道耳,非谓削除其辞也,而说 者便谓此赋已经史家刊剥,失其意矣。”( 5 晒7 6 史记索隐引大颜云:“不取其夸奢靡丽之论,唯取终篇归于正道耳。又 引小颜( 即颜师古) 云:“删要,非谓削除其词,而说者谓此赋已经史家刊剥, 失之也。 n 2 1 4 3 此条索隐将大小颜注清晰区别开来,而汉书颜注则一 律归于师古名下,颜籀抄袭之事明矣。 十、其他注家 各版汉书对颜注所收的“汉书注 均以“某某日的形式独立出来,如 “应劭日”、“臣瓒日 、“师古日”等。而除叙例交待的二十三家加师古 一家之外还有五家注也以此形式独立出来,数量极少,主要有宋均、齐恭、郑玄、 项氏、贾逵。 1 宋均 颜注引宋均注五条,均出自天文志,解释天文术语: ( ( 汉书天文志:“主葆旅事。”宋均日:“葆,守也。旅,军旅也。言 佐参伐斩艾除凶也。”网伊1 2 铆( 按:史记- 天官书索隐收此注为姚察所引) 汉书天文志:“危为盖屋。”宋均日:“危上一星高,旁两星下,似 盖屋也。”2 7 9 ( 按:史记索隐也引此注。) 汉书天文志:“虚为哭泣之事竹宋均日:“盖屋之下中无人,但空 虚,似乎殡宫,故主哭泣也。”【5 m 1 2 7 汉书天文志:“其南有重星,日羽林天军。”宋均曰:“虚、危、营 室,阴阳终始之处,际会之间,恒多奸邪,故设羽林为军卫。”畸m 姗 ( ( 汉书天文志:“其怒,青黑色,象伏鳖”宋均日:“怒谓芒角刺出。” 【5 】( p l 押3 ) 周洪才在颜师古( 汉书注) 引宋均说考辨( 齐鲁学刊1 9 8 8 年第五期【1 1 】 第5 3 页) 曾指出唐之前有两宋均,一为东汉人,一为魏时人,并且怀疑颜注引 宋均注可能出自东汉宋均。今考东汉宋均有传,仅提其“通诗礼,善论难。 不提其著作,亦不提与郑玄的关系。魏宋均虽无传,但以周洪才引唐会要所 说,宋均诗纬序中称自己为郑玄“传业弟子 。按隋志载:“汉末,郎 中郗萌集图纬谶杂占为五十篇,谓之春秋灾异。宋均、郑玄并为谶律之注。”肺1 d 又载:“诗纬十八卷魏博士宋均注。川刚4 可见作诗纬的确系魏 宋均,且与郑玄有联系。隋志经部谶纬类诗纬以下多载魏宋均注纬书, 有礼记默房、乐纬、春秋纬、孝经勾命诀、孝经杂纬、论语谶、 孝经援神契等,由此知魏宋均长于注谶纬之书。今史记三家注、后汉书 李贤注中多收宋均注,基本都出自其纬书注。其中的很多纬书涉及天文术语,宋 均为之注,如: 1 2 囊东藤燕大学矮圭学位论文 史记孝武本纪司马贞索隐案:“乐汁微图云紫微宫北极 天一太一。宋均以为天一、太一,北极之别名。”“2 删 后汉书舆服志枣贤注引孝经援神契霹:“斗盥杓桡,象成车。 房为龙马,华盖覆钩。天理入魁,神不独居,故骖驾陪乘,以道踟蹰。”宋 均注日:“房星既体苍龙,又象驾驷马,故兼言之也。覆钩,既覆且钩曲似 盖也。天理入魁,又似御陪乘。”器“9 嚣褥 可见宋均之注实出自其纬书注,纬书谈天说异,涉及天文,自然会引用到史 记天官书或汉书天文志,魏宋均为之注,再被注史记、汉书者 引用,收于史记注、汉书注中。汉书颜注中宋均注乃魏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