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专业论文)periostin在胆管患者血浆中的表达.pdf_第1页
(外科学专业论文)periostin在胆管患者血浆中的表达.pdf_第2页
(外科学专业论文)periostin在胆管患者血浆中的表达.pdf_第3页
(外科学专业论文)periostin在胆管患者血浆中的表达.pdf_第4页
(外科学专业论文)periostin在胆管患者血浆中的表达.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一、摘要 中文论著摘要1 英文论著摘要2 二、英文缩略语3 三、论文 一1 ,1 一 月u 吾4 材料和方法一4 结果7 讨论8 结论9 四、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1 0 五、参考文献1 1 六、附录 综述13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18 致谢19 个人简介2 0 中文论著摘要 p erio s tin 在胆管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 目的 近年许多研究表明,多种恶性肿瘤中可见p e r i o s t i n ( p n ) 的高表达。既往 对于胆管癌p n 的检测均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本实验检测胆管癌患者m 浆中p n 的表 达水平,以及其与胆管炎组和j 下常组之问的差异。 方法 提取2 4 例血浆标本,胆管癌组、胆管炎组、对照组各8 例,用e l i s a 方法检测 各组的p n 表达情况。 结果 癌症组的p n 值为( 4 4 5 4 + 1 5 7 5 ) n g l ,炎症组值为( 2 3 0 4 + 2 8 9 ) n g l , 对照组值为( 2 1 2 1 2 2 5 ) n g l ,癌症组与炎症组、对照组之间p n 值均存在明 显差异( p o 0 5 ) 。测定 血浆p n 诊断e c c 的敏感度为8 7 5 ,特异度为2 5 。 结论 p e r i o s t i n 在胆管癌患者血浆中呈现高表达,临床上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胆管癌标 记物。 关键词 胆管癌,p e r i o s t i n ,e l i s a 英文论著摘要 r l n l l1 1 ee x p r e s s l o n0 i p e r i o s t i ni nt h es e r u m0 t l c h o l a n 2 i o c a r c i n o m ad a t l e n t s o b j e c t i v e t h eh i g he x p r e s s i o no fp e r i o s t i ni sw i d e s p r e a di nav a r i e t yo ft u m o rt i s s u eo f h u m a n i tu s e dt od e t e c ti tb yi m m u n o h i s t o c h e m i s t r yb e f o r e ,b u tt h i ss t u d yi n s t e a do f e l i s a ,a n dc o m p a r e dt h ed if f e r e n c e sa m o n gc h a o l a n g i o c a r c i n o m a ,c h o l a n g i t i sa n d n o r m a l m e t h o d s e l e c t e d2 4c a s e s ,e v e r yg r o u pi s8c a s e s ,a n dd e t e c t e dt h ep nl e v e lo ft h es e r u m b ye l i s a r e s u l t s t h ep e r i o s t i nl e v e lo fc h o l a n g i o c a r c i n o m ag r o u pw a s ( 4 4 5 4p l u s m n15 7 5 ) n g l , c h o l a n g i t i sg r o u pw a s ( 2 3 0 4p l u s m n2 8 9 ) n g l ,a n dc o n t r o lg r o u pw a s ( 2 1 2 1p l u s m n 2 2 5 ) n g l c o m p a r e dw i t ht h o s ei nt h ef o r m e rt h r e eg r o u p s ,t h ep e r i o s t i nl e v e lw a s h i g h e ri nt h ec h a l a n g i o c a r c i n o m ag r o u p 俨i to 0 5 ) ,b u tt h e r ew e r en o to b v i o u s l y d i f f e r e n c e sb e t w e e nt h ec h o l a n g i t i sg r o u pa n dc o n t r o lg r o u p ( pe t0 0 5 ) t h es e n s i t i v i t y o fp ni s8 7 5 a n dt h es p e c i f i c i t yi s2 5 j 、 乙0 n c l u s l o n t h e r ew e r eah i g he x p r e s s i o no fp e r i o s t i ni nt h es e r u mo fc h o l a n g i o c a r c i n o m a p a t i e n t s a n dp e r i o s t i nm a yb e c o m e sah i 曲d i a g n o s t i cv a l u eo fq u a l i t a t i v ea n d q u a n t i t a t i v ec h o l a n g i o c a r c i n o m am a r k e r k e yw o r d s c h o l a n g i o c a r c i n o m a ,p e r i o s t i n ,e l i s a 2 英文缩略语 3 论文 p erio s t in 在胆管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 上j l 刖舌 1 9 9 3 年f l 本学者t a k e s h i t a i 】等从小鼠成骨细胞系m c 3 t 3 一e 1 c d n a 文库中克 隆出的一种具有调节成骨细胞分化和粘附的功能骨粘附分子,并命名为成骨细胞 特异因子一2 ( o s f - 2 ) ,具有调节成骨细胞黏附和分化的功能,为一种非胶原性细 胞外基质蛋白。该蛋白分子量大约9 0 k d a ,含有8 1 1 个氨基酸残基,后在人骨膜 及牙周韧带中发现该蛋白并重新命名为p e r i o s t i n ( p n ) 。p n 已证明在结缔组织中 广泛表达,包括皮肤、牙周膜、肌腱、骨等等。在各种各样的疾病例如心血管疾 病以及创伤修复,可见其的表达是不同的。近年许多进一步研究表明,多种恶性 肿瘤中可见p n 的高表达,如头颈痛、鼻咽癌、甲状腺癌2 卅、乳腺癌5 棚、结肠 癌、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癌、卵巢癌旧硼等,而且在乳腺癌及胰腺癌患者的血清中已 检测出p n 的高表达。 目前关于胆管癌中p n 的表达,m a r c o l i v e rr i e n e r l lo 】等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 良恶性组织均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胆管癌间质中,p n 的高表达率达到 6 7 2 ( 7 8 11 6 ) ,上皮中的高表达率达到3 3 6 ( 3 9 1 1 6 ) ,并发现p n 是否高表 达与患者的生存期密切相关。由此可见,p n 可作为胆管癌的辅助诊断标记物,且 能用于协助评价患者的预后。k u s u m a w a d e eu t i s p a n 】对胆管癌的研究也发现了p n 的高表达而且p n 与预后密切相关,与上述观点一致。迄今为止,国内外未对胆 管癌患者血浆中的p n 含量进行过研究,若存在表达异常就可大大提高p n 作为胆 管癌辅助诊断指标的实用性。 材料与方法 ( 一) 材料 1 实验所用2 4 例血浆标本来自本院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患者,均 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梗黄肝外胆管癌组( e c c ) 、梗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组( a o s c ) 、 4 对照组( c g ) 各8 例。 e c c 组临床诊断标准参照2 0 1 0 n c c n 胆管癌临床实践指南,根据患者的症状、 体征以及影像学、生化学检查,临床诊断为肝外胆管癌。该组入选病例均为首次 入院且未进行过相关治疗如介入治疗、放化疗等,均存在黄疸( 直接胆红素总胆 红素 6 0 ) ,彩超、c t 、m r c p 示胆外胆管扩张、肝外胆管占位。 a o s c 组诊断标准遵循19 8 3 年在重庆举行的肝胆管结石专题研讨会制定了我 国的诊断标准: ( 1 ) r e y n o l d 五联征+ 休克。 ( 2 ) 无休克者,应满足以下6 项中之2 项即可诊断:精神症状:脉搏 1 2 0 次m i n :白细胞讨数 2 0 1 0 9 l ;体温 3 9 。c 或 6 0 ) 、低血压,伴有神经精神症状,白细胞增高1 6 - - 一3 2 1 0 9 l , 彩超、c t 示胆总管扩张,肝内胆管扩张或胆总管、肝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 对照组为健康志愿者。 2 主要试剂人p e r i o s t i n 酶联免疫分析( e l i s a ) 试剂盒购自上海研吉生物科 技有限公司。 3 实验仪器 一8 0 冰箱7 0 23 6 8 l 一8 6 t h e r m o 离心机s c - 3 6 1 0中佳2 0 n k l a s h z 一8 8 台式水浴恒温振荡器江苏太仓市实验设备厂 酶标检测仪m o l l9 9 1 5芬兰l m ( 二)方法 1 样本采集抽取患者血液5 毫升置于抗凝管内,混合1 0 一2 0 分钟后,离 心2 0 分钟( 2 5 0 0 转分) 。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再次离心。 2 操作步骤 ( 1 ) 标准品的稀释与加样:在酶标包被板上设标准品孔1 0 孔,在第一、第二 5 孔中分别加标准品1 0 0 p l ,然后在第一、第二孔中加标准品稀释液5 0 p l ,混匀;然 后从第一孔、第二孔中各取1 0 0 p 1 分别加到第三孔和第网孔,再在第三、第四孔 分别加标准品稀释液5 0 p l ,混匀;然后在第三孔和第四孔中先各取5 0 p l 弃掉,再 各取5 0 p 1 分别加到第血、第六孔中,再在第五、第六孔中分别加标准品稀释液5 0 u l , 混匀;混匀后从第五、第六孔中各取5 0 p 1 分别加到第七、第八孔中,再在第七、 第八孑l 中分别加标准品稀释液5 0ul ,混匀后从第七、第八孔中分别取5 0 p l 加到 第九、第十孔中,再在第九第十孔分别加标准品稀释液5 0 p l ,混匀后从第九第十 孔中各取5 0 p l 弃掉。( 稀释后各孔加样量都为5 0 p l ,浓度分别为9 0 n g l ,6 0 n g l , 3 0 n g l ,1 5 n g l ,7 5 n l ) 。 ( 2 ) 加样:分别设空白孔( 空白对照孔不加样品及酶标试剂,其余各步操作相 同) 、待测样品孔。在酶标包被板上待测样品孔中先加样品稀释液4 0 p l ,然后再加 待测样品1 0 p l ( 样品最终稀释度为5 倍) 。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 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 ( 3 ) 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 7 温育3 0 分钟。 ( 4 ) 配液:将3 0 ( 4 8 t 的2 0 倍) 倍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3 0 ( 4 8 t 的2 0 倍) 倍稀释后备用。 ( 5 ) 洗涤:小心揭掉封板膜,弃去液体,甩干,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3 0 秒 后弃去,如此重复5 次,拍干。 ( 6 ) 加酶:每孔加入酶标试剂5 0 p l ,空白孔除外。 ( 7 ) 温育:操作同3 。 ( 8 ) 洗涤:操作同5 。 ( 9 ) 显色:每孔先加入显色剂a 5 0 p l ,再加入显色剂b 5 0 p l ,轻轻震荡混匀, 3 7 避光显色1 5 分钟 ( 1 0 ) 终止:每孔加终止液5 0 p l ,终止反应( 此时蓝色立转黄色) 。 ( 1 1 ) 测定:以空白空调零,4 5 0 r i m 波长依序测量各孔的吸光度( o d 值) 。 ( 三)统计学分析 以标准品的浓度为横坐标,o d 值为纵坐标,绘出标准曲线并计算出标准曲 线的直线回归方程式,将样晶的o d 值代入方程式,计算出样品浓度。应用s p s s 6 1 7 0 将三组数据行单项方差分析。以对照组的9 5 可信区间上限2 5 7 1 n g l 为分 界值,2 0 1 0 n c c n 胆管癌临床实践指南中的诊断标准为黄会标准,计算出测定血 浆p n 诊断e c c 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结果 ( 一)标准曲线及直线同归方程见图1 图1 ,标准曲线及直线回归方程 ( 二) 将样品的o d 值代入方程式,计算出样品浓度,癌症组的p n 值为( 4 4 5 4 1 5 7 5 ) n g l ,炎症组值为( 2 3 0 4 2 8 9 ) n g l ,正常组值为( 2 1 2 1 2 2 5 ) n g l ,见表1 。应用s p s s1 7 0 将三组数据行单项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癌症组与 炎症组、对照组之间p n 值均存在明显差异( p 0 0 5 ) 。 表l ,三组的均数及标准差 组别 均值( n g )标准差( n g l ) 术p 0 0 5 ( 三)以对照组的9 5 可信区间上限2 5 7 1 n g l 为分界值,大于此值作为阳 性标准,反之为阴性标准,以2 0 1 0 n c c n 胆管癌临床实践指南中的诊断标准为黄 7 金标准,见表2 ,计算出测定血浆p n 诊断e c c 的敏感度为8 7 5 ,特异度为2 5 9 6 。 表2 ,p n 的敏感度及特异度 讨论 胆管癌为当今世界各地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为肝脏胆道系统第二大恶性肿 瘤,近年来发病率在全球呈增加趋势。早期胆管癌患者根治性手术切除率约 3 0 4 0 9 6 ,手术死亡率为1 2 ,且预后较差,统计1 0 7 例肝外胆管癌患者n 2 3 的手 术治疗效果,根治性切除的1 ,3 ,5 年生存率分别为7 2 4 ,4 4 7 和2 2 7 ,姑 息性切除1 ,2 ,3 年生存率分别为5 4 5 ,2 7 3 ,9 1 ,无5 年存活者。大多数 胆管癌患者起病隐匿,发病时大多数已属晚期,即使目前外科手术技术有所改善, 但失去了根治性治疗的机会,患者的生存率依然较低。 恶性上皮细胞肿瘤能够侵袭邻近组织,由于这一特征正像某些正常间质细胞, 这一过程义被称为上皮细胞间质转化( e m t ) 引。e m t 是多细胞生物胚胎发生过 程中的基础过程,也存在于多种肿瘤的进展过程中并且与肿瘤细胞的原位侵袭和 远处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不仅包括细胞形态学的改变,还包括基因型的改变。 细胞外基质( e c m ) 由局部细胞分泌,能为细胞、组织、器官提供支持,对结缔 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能限制和调节上皮细胞的增生和 演化。目f j i 许多研究已经证明微环境对e m t 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e c m 及其相关酶类的改变,可以导致细胞增殖、外形的改变和转移能力的获得。发生 e m t 的细胞原位逸出n 卯,导致分泌大量的e c m 及其酶类,由于e c m 是间充 质细胞分泌的,因此上皮细胞对e c m 的分泌也可以看作其向问质细胞转化的一个 证据,p n 为细胞外基质蛋白,也随之大量分泌。整合素是跨膜异二聚体受体,参 与上皮细胞一e c m 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许多类型的整合素如c 【v p 3 、a v p 5 、0 【6 p 4 等为p n 受体,通过促进f a k 磷酸化来增加癌细胞迁移、增强痛细胞生存能力及 促进肿瘤血管生成旧1 。由于p n 的大量分泌以及肿瘤血管的生成,所以进入血液循 8 环的p n 相应增加,胆管痛患者血浆中的p n 值也将远远大于胆管炎患者及健康者。 m a r c o l i v e rr i e n e r l l o 】等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胆管癌患者p n 值,发现年龄及性别 因素对p n 值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所以本实验未行年龄及性别分组比较。t a i 等 剐发现抗p n 抗体促进癌细胞凋亡和增加5 一氟尿嘧啶对肠癌细胞的疗效,为了避 免治疗对p n 值的影响,本实验对象入选标准定于首次入院且未进行过相关治疗 如介入治疗、放化疗等,并未做相关随访跟踪调查。本实验结果表明p n 在胆管 癌组中高表达,在胆管炎组和正常组中低表达,与预期结果相符,也再次验证了 以上所述e m t 与肿瘤的关系以及p n 的作用机制。 研究表明,c a l 9 - 9 诊断胆管痛的敏感度为6 5 8 7 8 0 ,特异度为8 7 9 4 m 1 钔, 本实验p n 的敏感度为8 7 5 ,稍高于c a l 9 - 9 ,但特异度较低,仅为2 5 。p n 联 合c a l 9 9 是否能提高检测胆管癌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实验 胆管癌组p n 值标准差较其余两组明显增大,考虑p n 值与肿瘤分期有关,至于血 浆p n 值能否评价预后仍需后续研究。 在某些肿瘤中,通过提高p n 的表达水平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转移、浸润和生 存能力,所以p n 除了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记物应用于临床渗断,而且其抗 体有望成为新的抗癌药物。p n 作为一种分泌蛋白,在某种肿瘤组织周围高表达, 随着靶向药物研究发展,将来可以作为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进行研究,从而实施 临床肿瘤个体化治疗。 结论 p e r i s t i n 在胆管癌患者血浆中呈现高表达,其对胆管癌诊断的敏感度稍高于 c a l 9 9 。 9 本实验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既往对于胆管痛p n 的检测均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患者若行手术治疗病理诊断 即可,并且目前e r c p 未能普及使用,取病理困难。因此若能发现一种简单方便 的检验方法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本实验的创新性在于可从血浆中检测p n 值, 取材方便,实用性大大增加。 l o 参考文献 1t a k e s h i t as , k i k u n or ,t e z u k ak , e ta 1 o s t e o b l a s t s p e c i f i cf a c t o r2 :c l o n i n go fap u t a t i v eb o n e a d h e s i o n p r o t e i n w i t h h o m o l o g y w i t h t h ei n s e c t p r o t e i n f a s c i c l i ni b i o c h e m j ,1 9 9 3 ,2 9 4 :2 7 1 - 2 7 8 2k u d oy , o g a w ai , k i t a j i m as , e ta 1 p e r i o s t i np r o m o t e si n v a s i o na n da n c h o r a g e i n d e p e n d e n t g r o w t hi nt h em e t a s t a t i cp r o c e s so f h e a da n dn e c kc a n c e r c a n c e rr e s ,2 0 0 6 ,6 6 ( 7 ) :6 9 2 8 6 9 3 5 3 c h a n gy , l e et c ,l ijc ,e ta 1 d i f f e r e n t i a le x p r e s s i o no fo s t e o b l a s t s p e c i f i c f a c t o r2a n d p o l y m e r i c i m m u n o g l o b u l i nr e c e p t o rg e n e s i n n a s o p h a r y n g e a i c a r c i n o m a h e a d n e c k ,2 0 0 5 ,2 7 ( 10 ) :8 7 3 - 8 8 2 4 f l u g eo ,b r u l a n d0 ,a k s l e nl a ,e ta 1 g e n ee x p r e s s i o ni np o o r l yd i f f e r e r t i a t e dp a p i l l a r yt h y r o i d c a r c i n o m a s t h y r o i d ,2 0 0 6 ,1 6 ( 2 ) :1 6 1 1 7 5 5 s h a or , b a os , b a ix ,e ta 1 a c q u i r e de x p r e s s i o no fp e r i o s t i nb yh u m a nb r e a s tc a n c e r sp r o m o t e s t u m o ra n g i o g e n e s i st h r o u g hu p - r e g u l a t i o no fv a s c u l a re n d o t h e l i a lg r o w t hf a c t o rr e c e p t o r2 e x p r e s s i o n m o lc e l lb i o l ,2 0 0 4 ,2 4 ( 5 ) :3 9 9 2 - 4 0 0 3 6 g r i g o r i a d i sa ,m a c k a ya ,r e i s f i l h o j s , e t a 1 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o ft h ee p i t h e l i a l s p e c i f i c t r a n s c r i p t o m e o fn o r m a l a n dm a l i g n a n th u m a nb r e a s tc e l l sb a s e do nm p s sa n da r r a y e x p r e s s i o nd a t a b r e a s tc a n c e rr e s ,2 0 0 6 ,8 ( 5 ) :r 5 6 7b a os , o u y a n g ( j b a ix ,e ta 1 p e r i o s t i np o t e n t l yp r o m o t e sm e t a s t a t i cg r o w t ho fc o l o nc a n c e rb y a u g m e n t i n gc e l ls u r v i v a lv i at h ea k t p k bp a t h w a y c a n c e rc e l l ,2 0 0 4 ,5 ( 4 ) :3 2 9 - 3 3 9 8b a r i lp , g a n g e s w a r a nr ,m a h o np c ,e ta 1 p e r i o s t i np r o m o t e si n v a s i v e n e s sa n dr e s i s t a n c eo f p a n c r e a t i cc a n c e rc e l l st oh y p o x i ai n d u c e dc e l ld e a t h :r o l eo ft h eb e t a ( 4 ) i n t e g r i na n d t h ep 1 3 k p a t h w a y o n c o g e n e ,2 0 0 7 ,2 6 ( 1 4 ) :2 0 8 2 0 2 0 9 4 9g i l l a nl ,m a t e id ,f i s h m a nd a ,e ta 1 p e r i o s t i ns e c r e t e db ye p i t h e l i a lo v a r i a nc a r c i n o m ai sa l i g a n df o ra l p h a ( v ) b e t a ( 3 ) a n da l p h a ( v ) b e t a ( 5 ) i n t e g r i n sa n dp r o m o t e sc e l lm o t i l i t y c a n c e r r e s ,2 0 0 2 ,6 2 ( 9 ) :5 3 5 8 5 3 6 4 10m a r c o l i v e rr i e n e r , f l o r i a nrf r i t z s c h e ,c h r i s t o p h e rs o l l ,e ta 1 e x p r e s s i o no ft h ee x t r a c e l l u l a r m a t r i x p r o t e i n p e r i o s t i n i nl i v e rt u m o u r sa n db i l ed u c tc a r c i n o m a s h i s t o p a t h o l o g y , 2 010 ,5 6 :6 0 0 6 0 6 1 1 1 1k u s u m a w a d e eu t i s p a n ,p e t it h u w a j i t ,y o s h i m i t s ua b i k o ,e ta 1 g e n e e x p r e s s i o np r o f i l i n go f c h o a n g i o c a r c i n o m a d e r i v e df i b r o b l a s tr e v e a l sa l t e r a t i o n sr e l a t e dt ot u m o rp r o g r e s s i o na n d i n d i c a t e sp e r i o s t i na sap o o rp r o g n o s t i cm a r k e r m o l e c u l a rc a n c e r , 2 0 1 0 9 :1 3 12 w a n gz u o r e n ,q i nx i n l e i ,s h il e i ,e ta 1 s u r g i c a l t r e a t m e n ta n dp r o g n o s i so fe x t r a h e p a t i c c h o l a n g i o c a r c i n o m a :ar e p o r to f1 0 7c a s e s c h i njh e p a t o b i l i a r ys u r g ,2 0 0 5s e p ,11 ( 9 ) :6 0 4 6 0 8 13 d o u g l a ss m i c a l i z z i ,s u s a nm f a r a b a u g h ,a n dh e i d el f o r d e p i t h e l i a l - m e s e n c h y m a lt r a n s i t i o n i nc a n c e r :p a r a l l e l sb e t w e e nn o r m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t u m o rp r o g r e s s i o n jm a m m a r yg l a n d b i o in e o p l a s i a 2 010j u n e ;15 ( 2 ) :117 13 4 1 4p a r kb j p a r kj i m i t o g e n i cc o n v e r s i o no ft r a n s f o r m i n gg r o w t hf a c t o r - b e t a1e f f e c tb yo n c o g e n i c h a r a s - i n d u c e da c t i v a t i o no ft h em i t o g e n a c t i v a t e dp r o t e i nk i n a s es i g n a l i n gp a t h w a yi nh u m a n p r o s t a t ec a n c e r c a n c e rr e s 2 0 0 0 ,3 0 31 - 3 0 3 8 15m o i n f a rf , m a ny g , a r n o u l dl ,e ta 1 c o n c u r r e n ta n di n d e p e n d e n tg e n e t i ca l t e r a t i o n si nt h e s t r o m a la n de p i t h e l i a lc e l l sfm a m m a r yc a r c i n o m a :i m p l i c a t i o n sf o rt u m o r i g e n e s i s c a n c e r r e s 2 0 0 0 ,2 5 6 2 2 5 6 6 16t a ii t , d a im ,c h e nl b p e r i o s t i ni n d u c t i o ni nt u m o rc e l ll i n ee x p l a n t sa n di n h i b i t i o no fi nv i t r o c e l lg r o w t hb ya n t i p e r i o s t i na n t i b o d i e s c a r c i n o g e n e s i s 2 0 0 5 ,2 6 ( 5 ) :9 0 8 - 9 1 5 17p a t e lah ,h a m o s i sdm ,k l e eq e ta 1 t h e u t i l i t y o fc ai9 - 9i nt h e d i a g n o s e so f c h o l a n g i o c a r c i n o m a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o u t p r i m a r ys c l e r o s i n gc h o l a n g i t i s a m j g a s t r o e n t e r 0 1 2 0 0 0 ,9 5 ( 1 ) :2 0 4 2 0 7 18k e rcg l c h e njs ,l e ek t ,e ta 1 a s s e s s m e n to fs e r u ma n db i l el e v e l so fc a19 9a n dc a12 5i n c h o l a n g i t i sa n db i l ed u c tc a r c i n o m a j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h e p a t o l ,19 91 ,6 ( 5 ) :5 0 5 综述 p e rio s tin 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表达 细胞外基质( e c m ) 由局部细胞分泌,能为细胞、组织、器官提供支持,对 结缔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p e r i o s t i n 是1 9 9 3 年发现的一种 多功能高分子糖蛋白,最初在鼠成骨细胞中发现而命名为成骨细胞特异因子一2 ( o s f - 2 ) ,具有调节成骨细胞黏附和分化的功能,为一种非胶原性细胞外基质蛋 白,后在人骨膜及牙周韧带中发现该蛋白并重新命名为p e r i o s t i n 。h o r i u c h i 等研究 发现m c 3 t 3 e 1 成骨细胞系可在固定的p e r i o s t i n 基质蛋白上有效地附着和伸展, 可见该蛋白参与e c m 的组成。p e r i o s t i n 已证明在结缔组织中广泛表达,包括皮肤、 牙周膜、肌腱、骨等等。在各种各样的疾病例如肿瘤、心血管疾病以及创伤修复, 可见其的表达是不同的。恶性上皮细胞肿瘤能够侵袭邻近组织,由于这一特征正 像某些正常问质细胞,这一过程又被称为上皮细胞i r j 质转化( e m t ) i i 。e m t 是 多细胞生物胚胎发生过程中的基础过程,也存在于多种肿瘤的进展过程中并且与 肿瘤细胞的原位侵袭和远处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不仅包括细胞形态学的改变, 还包括基因型的改变。具体包括:1 细胞粘附相关基因( e 一钙粘素) 表达下调导 致立方上皮细胞失去细胞问相互作用。2 立方上皮细胞的细胞角蛋白结构改变, 外形演变为纺锤形纤维细胞态。3 获得了纤维原细胞或i 、日j 质细胞的特性,如骨桥 蛋白、i 型胶原酶及其它间质蛋白的表达上调,细胞获得较强的侵袭和移动能力记1 t 3 1 。所以,近年的许多研究表明,多种恶性肿瘤中可见p n 的高表达,如头颈癌1 4 1 , 鼻咽癌5 1 、甲状腺癌1 6 1 , 乳腺癌7 1t 8 1 、结肠癌1 9 1 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癌 1 0 l 卵 巢癌川1 等。 t g f b 在肿瘤发展中起着双重作用,一方面,它作为一种肿瘤生长抑制因子, 能够抑制原位肿瘤细胞的生长,另一方面,在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它却扮 演着肿瘤生长促进因子的角色,不但促使细胞周期阻滞、正常上皮细胞凋亡,还 能诱导并维持细胞e m t 状态1 1 2 1 。它能以自分泌形态作用于肿瘤细胞本身,还能 通过旁分泌形态调节细胞外基质。研究表明t g f b 能够促进p n 的分泌且p n 能 1 3 诱导肿瘤上皮细胞发生e m t ,造成恶性肿瘤中p n 的高表达。 下面就来介绍p n 在消化器官恶性肿瘤中的表达: 一胃结肠癌 j u n s h e n gl i 3 1 等研究发现p n 在胃癌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灶中高表达,提 示p n 在胃痛的进展及转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y o s h i n a ok i k u c h i 4 1 等对鼠 及人的结肠癌组织进行了实验发现了p n 的高表达,并提出p n 与结肠癌上皮 的分化程度及侵袭转移有关。很多研究已经表明覆盖在肿瘤细胞表面的整联 蛋白与e c m 微环境中的粘附分子之问存在相互作用,并促进肿瘤细胞的迁 移、存活和生长,而且可能同时触发细胞内的信号传导,激活相应的基因从 而加速肿瘤细胞繁殖以及肿瘤内血管的形成。 二胰腺癌 pb a r i l ,rg a n g e s w a r a n 们等对胰腺癌患者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患者癌组 织及血清中p n 均见升高,并且在体外实验中发现,加入p n 的胰腺癌细胞组 其抗缺氧能力明显加强。通过分子水平上研究发现,胰腺癌细胞中p n 的表面 受体0 【6 p 4 能提高f a k 的活性、激活p 1 3 激酶通路从而促进胰腺癌细胞的侵袭 力。m e r t 5 1 等用实时定量p c r 测定p nm r n a 在胰腺癌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 中的表达,结果分别为2 6 1 4 拷贝u l 和6 2 拷贝u l ( p = 1 0 0 0 1 ) ;在胰腺癌组 织中,p nm r n a 表达高者生存期少于表达低者,分别为1 2 个月和1 9 个月, 提示p n 可作为预后指标来评价胰腺癌患者的预后。 三肝癌及胆管癌 关于肝癌及胆管癌中p n 的表达,m a r c o l i v e rr i e n e r 6 1 等采用免疫组化 的方法对良恶性组织均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肝癌上皮中2 0 9 呈现 高表达( 1 9 9 1 ) ,在问质中高表达率为1 1 ( 1 0 9 1 ) ,且高表达率随着肿瘤分 期的升高而提高,并与是否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密切相关。在胆管癌间质中, p n 的高表达率达到6 7 2 ( 7 8 11 6 ) ,上皮中的高表达率达到3 3 6 ( 3 9 1 1 6 ) , 并发现p n 是否高表达与患者的生存期密切相关。由此可见,p n 可作为肝癌 及胆管癌的辅助诊断标记物,且能用于协助评价患者的预后。k u s u m a w a d e e u t i s p a n 7 对胆管癌的研究也发现了p n 的高表达而且p n 与预后密切相关, 1 4 与上述观点一致。 四问题与展望 正常情况下,p n 作为一种粘附蛋白,除高表达于胚胎组织外,主要表达 于少数的币常成年组织。目前大量的研究发现该蛋白可以通过作用于e c m 来 调节肿瘤的生长发育,在某些肿瘤中,通过提高该蛋白的表达水平,可以促 进肿瘤细胞的转移和浸润。并且在多种肿瘤患者的血清检测出该蛋白水平的 异常升高,与预后存在相关性,如胰腺癌、非小细胞癌、乳腺癌等。因此, p n 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记物应用于临床诊断,为临床治疗以及预后提供 可靠的依据。而且p n 作为一种分泌蛋白,在某种肿瘤组织周围高表达,随着 靶向药物研究发展,将来可以作为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进行研究,从而实施 临床肿瘤个体化治疗。目前虽然对已知能诱导p n 表达或分泌的细胞因子:如 t w i s t 、i l 4 、i l 1 3 已有相应研究且有不少了解,但在各种不同肿瘤中能诱导 p n 细胞因子的分子机制仍未阐明;此外p n 与整合素及纤连素、t e n a c i n c 、 胶原v 相互结合,其是否能相互作用后进一步参与或促进肿瘤生长尚不明了; 因此,有关p n 在肿瘤中作用基础和临床研究还任重道远。 1 5 参考文献 1 d o u g l a ss m i c a l i z z i ,s u s a nm f a r a b a u g h ,a n dh e i d el f o r d e p i t h e l i a l m e s e n c h y m a lt r a n s i t i o n i nc a n c e r :p a r a l l e l sb e t w e e nn o r m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t u m o rp r o g r e s s i o n jm a m m a r yg l a n d b i o ln e o p l a s i a 2 010j u n e ;15 ( 2 ) :117 - 13 4 2 g o t z m a n n ,j o s e f h e p a t o c y t e sc o n v e r tt oaf i b r o b l a s to i dp h e n o t y p et h r o u g ht h ec o o p e r a t i o no f t g f 一1 3 , a n dh a r a s :s t e p s t o w a r di n v a s i v e n e s s m u t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 r e v i e wi nm u t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2 0 0 4 ,5 6 6 ( 1 ) :9 - 2 0 3 b o y e rb r i g i t t e ,v a i l s a n am a r i a ,e d m en a t a c h a i n d u c t i o na n dr e g u l a t i o no fe p i t h e l i a l m e s e n c h y m a lt r a n s i t i o n s b i o c h e m i c a lp h a r m a c o l o g y 2 0 0 0 ,6 0 ( 8 ) :1 0 9 1 1 0 9 9 4 k u d oy , o g a w ai , k i t a j i m as e ta 1 p e r i o s t i np r o m o t e si n v a s i o na n da n c h o r a g e - i n d e p e n d e n t g r o w t hi nt h em e t a s t a t i cp r o c e s so f h e a da n dn e c kc a n c e r c a n c e rr e s ,2 0 0 6 ,6 6 ( 7 ) :6 9 2 8 6 9 3 5 5 c h a n gy , l e et c , l ijc ,e t a 1 d i f 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