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基于专业自主发展的教师校本培训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青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 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 除了文中特别 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 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青海师范大学或其它教 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 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 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 日期: 青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青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青海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国家图书馆 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 可以采 用影印、 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本人电子文档的内 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 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由青海师范大学 研究生部办理。 研究生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 1 - 基于专业自主发展的教师校本培训研究 中文摘要 教师校本培训是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发展需求,由学校组织并在学校中进 行的基于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培训,是学校教师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 着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的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及教师成长的需要,教师教 育将越来越重视校本培训的开展。而基于专业自主发展的教师校本培训试图将 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与校本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师校本培训很好地推进教 师专业发展进程。 其目的在于充分挖掘学校潜在资源, 发挥学校教师培训职能, 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自觉主动的校本培训形式来为教师提供完备的专 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 本研究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梳理和讨论,提出对解决教师专业发展和校本培 训相关问题的研究课题,探寻形成以围绕专业自主发展的教师校本培训活动来 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研究中采用问卷和访谈调查法来收集关于教师专业自 主发展和校本培训的深度分析资料,对所选研究对象当前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和 教师校本培训的现状进行调查, 主要从教师对专业自主发展和校本培训的认识、 现实需要以及如何保障几方面入手,针对所研究问题分别在不同侧面上进行了 深入分析。 通过对所有资料的分析和讨论,总结出目前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 要表现在教师职业成长意识不高、发展意识淡薄、动力不足;制度不完善,教 师专业发展路径单一;校本培训组织目标不明确,缺乏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 等。由此,为构建基于专业自主发展的教师校本培训机制,本研究从创新培训 模式适应办学特色、明确校本培训目标突显教师发展要求、精选培训内容满足 教师发展需要、优化培训方式保证教师共同参与,以及完善评价体系激发教师 专业自主发展动力等几方面来提出符合学校和教师实际需要校本培训新机制的 建议。同时,建立以政策制度引导、学校资源配置和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认同 三个方面保障措施来完善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实施,以有效促进教师专业自主 发展,全面推动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关键词:专业自主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校本培训 - 2 - research on the school-based in-service education based on initiati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bstract the school-based in-service education that is one of the most parts of the teacher training, is organized based on solving actual question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by school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demands for school and teachers. with the progress of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the imple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demands of teacher development, it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pay attention to carrying out the school-based in-service educa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and the school-based in-service education based on initiati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ttempt to combine initiati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with school based in-service training to prompt commendably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with the purpose of tapping the potential resource adequately, exerting the training function of school teachers and mobilizing the study enthusiasm for teachers. and the form of school-based in-service education with conscientiousness and initiative provide enoug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educating skills. the research put forward some problems which to explore the school-based in-service education activities around initiati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o advanc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by carding and discussing more literature to resolve correlative questions abou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school-based in-service education. the survey collects detailed information so 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bou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school-based in-service education by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including teachers cognition, necessity and safeguard mechanism. - 3 - with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all material, the curr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low awareness and insufficient energy, imperfect system and single path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explicit target of school-based in-service training and lack of guidance to teachers development, etc. therefore, the research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demands of school and teachers, which to innovating training model to adapt school characteristics, establishing the target of school-based training to highlight teachers development, selecting training contents to satisfy requirement of teachers development, optimizing training methods to ensure their common participation, and perfecting system of teacher evaluation to arouse initiative development energy. in addition, the effective safeguard measures to implement school-based in-service education, including guidance of policy,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re established to promote initiati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propel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cess. key words:initiati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school-based in-service education of teachers - 4 - 目 录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 1 1 1.1 选题背景 . 1 1.1.1 现代教育发展的挑战 . 1 1.1.2 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新课改的需要 . 1 1.1.3 教师职业成长的要求 . 2 1.2 研究的问题 . 2 1.2.1 问题的提出 . 2 1.2.2 相关概念界定 . 3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4 1.3.1 研究思路 . 4 1.3.2 研究方法 . 5 1.4 研究的理论依据 . 5 1.4.1 教师职业生命周期阶段理论 . 5 1.4.2 终身教育理论 . 6 1.4.3 人本管理理论 . 7 第二章第二章 研究综述研究综述 . 8 8 2.1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分析 . 8 2.1.1 国内外主要研究现状 . 8 2.1.2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主要课题 . 10 2.1.3 现有研究的局限 . 10 2.2 关于教师校本培训研究分析 . 10 2.2.1 国内外主要研究现状 . 10 2.2.2 现有研究的局限 . 12 第三章第三章 专业发展视野下的教师校本培训专业发展视野下的教师校本培训 . 1414 3.1 教师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14 3.2 从教师培训到教师专业发展 . 14 3.3 以校本培训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 15 3.4 校本培训中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 . 16 第四章第四章 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及其校本培训现状调查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及其校本培训现状调查 . 1818 4.1 调查样本及过程 . 18 4.1.1 调查样本 . 18 4.1.2 调查过程 . 19 4.2 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调查 . 19 4.2.1 对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认识 . 19 4.2.2 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需要 . 22 4.2.3 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保障 . 25 4.3 教师校本培训的调查 . 27 4.3.1 教师校本培训的现状 . 27 4.3.2 对教师校本培训的认同 . 29 - 5 - 第五章第五章 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校本培训对策及建议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校本培训对策及建议 . 3232 5.1 基于专业自主发展的教师校本培训面临的困境 . 32 5.1.1 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意识淡薄 . 32 5.1.2 教师专业自主发展路径单一 . 32 5.1.3 培训活动对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缺乏引领 . 33 5.2 基于专业自主发展教师校本培训机制的对策及建议 . 33 5.2.1 创新教师校本培训模式,适应学校办学特色 . 33 5.2.2 明确教师校本培训目标,突显教师的发展要求 . 35 5.2.3 精选教师校本培训内容,满足教师发展的实际需求 . 36 5.2.4 优化教师校本培训方式,保证教师的共同参与 . 37 5.2.5 完善教师校本培训评价体系,激发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动力 . 38 5.3 基于专业自主发展教师校本培训的保障 . 40 5.3.1 强化政策制度的引导 . 40 5.3.2 注重学校资源的配置 . 40 5.3.3 增强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认同 . 41 结束语结束语 . 4242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4343 附录附录 . 4545 附录一:关于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及教师校本培训的调查问卷 . 45 附录二:关于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及教师校本培训的访谈问题 . 49 致谢致谢 . 5050 个人简历个人简历 . 5151 基于专业自主发展的教师校本培训研究 1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代教育发展的挑战 在社会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转变,不 同时期对教育的不同需要,也正体现和要求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其 教育功能,以更好的满足不同状态下的具体需求。现代教育的发展与整个社 会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人口等因素对教 育有着重要影响;同时,现代教育又要通过向社会提供技术和文化支撑等来 直接作用于社会,并通过人才培养的方式间接与社会发生作用。然而,现代 教育的发展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它正以变革与创新的姿态应对着社会发展 对教育的需求和挑战。 现代教育的发展不仅与外界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变迁等发生关系, 而且也越来越多地与教育系统中所有作为主体的人发生必然的关系。也就是 说,现代教育发展是以人的活动来实现的,尤其是以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等 来完成的,只有通过激发教师的变革动机,提高教师对教育变革的认识,才 能使教育发展体现其真正的价值。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正是促进教师的教育 教学技能,提升教师对教育的认识,不断转变观念,并能更好地适应现代教 育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必须通过多种方式的培训或学习,以教师的专业发展 来推动整个教育的变革进程。 1.1.2 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新课改的需要 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对学校的办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推进学校教育 的现代化。学校教育必须以人的发展来服务,学校必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 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并为教师水平的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才能促进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必不可少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 队伍,这也是开展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强化学校教职员工的继续教育,树 立终身学习理念, 要让教师根植于宽厚的业务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的基础上, 才能保证整个教育质量的提高。 而新课程改革是在学生、 教师和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下综合考虑进行的。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社会、学校对全体教师的要求在逐步提高,要求教师必 须转变观念,树立新的角色。然而,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 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不断深入, “校本”理念的价值正 日益突出,并在当前教育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 更好的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落实这一理念,这里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 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和校本管理。其中校本培训作为重要的环节, 是优化和解决其它校本环节的基础,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1.1.3 教师职业成长的要求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具有其特殊性。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 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者和接班人、 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教师工作是直接教育人的特殊职业,其言行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健康成 长。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在职业化的过程中促进自身的成长,尤 其是其专业化发展进程。而教师职业成长旨在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促 进其专业发展的过程。 教师职业成长过程中,在职教师培训比职前培养更有针对性、更注重细 节,并富有深刻内涵,因此需要创建出一套适应当前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师培 训方法,来吸引广大教师不断提升自身职业能力。我国教师教育正发生着历 史性的转变,从注重数量发展向提高质量转变,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当前教 师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教育机构和教师个人都需要认真对待这一转变。 1.2 研究的问题 1.2.1 问题的提出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 是一个终身发展的过程。 世界各国教育界都清楚地认识到,教育改革与发展最终都要通过教师的教育 教学实践来实现。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缺少教师的参与和支持,任何教 学改革都是不能实现的。为回应时代发展和教育变革的呼声,当前需要解决 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如何改善教师职业地位,如何 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等等。教师职前培养的成效是有限的,这只是教师专 业发展的起步阶段,正如我国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实施 “跨世纪园丁工程” ,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只有建立了系统的教师在职培 基于专业自主发展的教师校本培训研究 3 训体系,才使得教师在职培训迈上一个新台阶。因此,如何做好职后培训对 职前培养的补充和衔接,让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推进自身专业发展,尤其 提倡通过专业自主发展来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便成为提高教师素 质、改善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主 导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加强自身专业发展,不断适应新的教育教学环境,诸 如在对学生的了解、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革、教材的把握、 内外关系的处理等方面逐步提升,真正实现专业成长。因此,要推动学校改 革与发展,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提升学校效能和教育质量,就必须建设一 支高素质的新型教师队伍,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从现在到 2000 年教育内 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中就强调“为组织适应未来的教育,我们需要有新型的 教师。 ”实现这一要求,就需要学校在教师的职后培训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 摸索路子,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促使教师自觉地学习,自觉地投 身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不断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让教师通过自主学习实现其专业发展,是教师培训活动的重要形式。而 教师校本培训的实施正适应了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也是教师实现专业自 主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为解决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什么?教师培训如何开 展?如何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怎样才能通过校本培训来促使教师专业自 主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而提出本研究课题,以探寻如何在校本培训中通过教 师自主和主动的参与和学习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2.2 相关概念界定 确定了所要研究的问题之后,就需要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这是分析所 研究问题的起点。 1、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有两个层面: 一是教育部门或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关注; 二是教师自身对专业发展的要求。教师专业发展可以理解为教师的专业成长 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持续发展过程。其中教师内在 专业结构主要包括专业理念、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等四 个方面。 2、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是教师内在需求的一种满足,是指教师具有较强的自我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专业发展意识和动力,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激励自我更新、自主反 思、自主专业结构剖析,拟订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计划,根据自己的需 要选择学习内容,监控自己专业发展的过程,评价专业发展的结果,而且有意 愿和能力将目标和计划付诸实施的发展过程。 3、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 的教师培训泛指对在职教师的再教育,包括进修培训和进一步提高训练,即 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狭义的教师培训特指对己经取得合格资格的教师进 行旨在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加深知识水平、提高专业技能的再教育, 仅指非学历教育。 4、教师校本培训 教师校本培训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以学校为基本单位、内容以 解决学校具体问题为主、把学校作为主体,以及在学校中进行。因此,教师校 本培训的概念,可概括为:教师校本培训是一种为满足学校和教师发展目标和 需求, 由学校主动发起和组织, 在学校中进行的基于解决具体问题的教师培训。 教师校本培训模式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地,指完全在中小 学内进行的教师在职培训活动, 二是以培训内容为依据, 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改善学校和教学实践为中心的培训。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首先,进行理论实践的分析。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校本培训实践现 状,分析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综述了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及校本培训 的相关研究,确定以校本培训作为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重要途径。 其次,进行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以西宁市几所中学为例,对教师专业 自主发展和教师校本培训的现状进行调查,为整个研究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然后从不同维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最后,依据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修改和完善校本培训机制,通过总结 提出面向专业自主发展的校本培训实施策略。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09. 基于专业自主发展的教师校本培训研究 5 1.3.2 研究方法 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所研究 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1、文献法。通过查阅图书和期刊资料,了解国内外关于教师专业自主发 展和校本培训的相关理论、经验,明确本论题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并对收集 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鉴别,确定理论框架,形成所研究问题的理论基础和方 法。 2、问卷调查法。在掌握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搜集实际相 关数据资料,以大量的事实材料作为论据,支撑论点,重点是对当前教师专 业自主发展和教师校本培训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3、访谈法。为弥补问卷调查所收集数据的不足,对学校管理者及部分教 师进一步展开访谈调查,访谈提纲基本按照调查问卷表展开。结合已有问卷 调查情况,通过访谈来进一步验证调查题目中的准确性、信度。 1.4 研究的理论依据 1.4.1 教师职业生命周期阶段理论 休伯曼(huberman,m.)等人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对教师职业生涯 进行研究,提出了教师职业生命周期阶段论,是以人的生命自然地衰老过程 与周期来看待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与周期的,其阶段划分以生命变化周期为标 准。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相结合,探索了教师职业周期中每一 个时期的发展主题,来反映出教师的专业发展路线。 教师职业生命周期阶段理论把教师的职业生涯过程归纳为五个时期: (1) 入职期,主要是教师入职的前三年,称为“求生和发现期” 。这一时期的教师 表现出对新职业的复杂感情,一方面是初为人师的积极热情,另一方面是面 对新工作的无所适从,却又想尽快步入正轨的而急切的希望获得教学的知识 和技能。 (2)稳定期,教师工作后的四至六年。这一时期教师逐渐适应了自 己的工作,并且能够自如的驾驭课堂教学,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入职时 的压力和不适已经消失,教师们此时已经能够轻松的面对自己的工作,同时 要求自己在教学技能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改进与提高。 (3)实验和歧变期,时 间是教师从教后的第七至二十五年。 该阶段是教师职业生涯道路上的转变期。 教师的转变有两个方向:随着知识和阅历的增加,教师开始对自己及学校的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各项工作大胆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在教学材料、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教改实 验,关注学校发展,对学校组织和管理中的漏洞进行批评和指正,不断地对 职业和自我进行挑战;另一方面,单调乏味的教学轮回使教师对自己的职业 产生了倦怠感,对是否要继续执教产生动摇,因此开始对目前从事的工作进 行新的评估。 (4)平静和保守期,时间在教师从教的第二十六至三十三年左 右。经过对教学和学校的激烈改造或是对教师职业的反思和重估,教师的工 作进入了平静开展阶段。此时他们已经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技巧来应对教师工 作,但同时也失去了专业发展的热情和动力,因此教师的志向水平开始下降, 教师的工作也变得较为保守。 (5)退出教职期,是教师工作的第三十四年以 后,教师的职业生涯步入了逐步终结的阶段。 教师职业生命周期阶段论体系,是通过细致的研究个体生命周期的不同 阶段特点,对教师职业生涯产生影响的理论。它抓住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关联 的生活或生命进程中的因素,从而将教师的专业发展置于个人生活和工作的 场景之中来考察,可以说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开辟了新的视角。 教师职业生命周期阶段理论对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指导作用在于通过教 师从教的不同阶段来考虑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从而能更加有效的促使教师 的专业发展进程。教师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专业理念和专业行为, 因此而满足自身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技 能。作为面向专业自主发展的教师校本培训机制应根据这一理论来开展培训 活动,以更好地适应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 1.4.2 终身教育理论 法国著名成人教育专家保罗郎格郎于 1965 年提出终身教育的主张, 他 认为教育应是个人从生到死持续不断的过程, 是个人及社会的统一教育。 1972 年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的报告学会生存正确确认了终 身教育理论。终身教育理论更新了人们的教育时限观,使人们对教育时限的 理解,将教育从狭义的青少年阶段延伸到终身,它侧重于人的全面发展,强 调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发展人的认识能力,更应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 做人。 终身教育理论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统一的持续发展过程,教育应当贯穿于 人的一生并促进每个人身体、智力、情趣和社会性等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终身教育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的特点,要求任何需要学习的人可以随时随地 的接受任何形式的教育,其中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及方式等均可根据需 要灵活选择。 基于专业自主发展的教师校本培训研究 7 面向专业自主发展的教师校本培训应立足于教师成长的各个阶段,贯穿 于教师教育教学之中,来实现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教师校本培训要保证教 师专业自主发展的需要,包括发展时空、发展内容、发展方式等,从而通过 灵活实用的校本培训使全体教师能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教学能 力,有效解决教学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4.3 人本管理理论 20 世纪初产生的科学管理理论是对经验管理的否定,并把人放在大生产 过程的从属地位。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和成熟,对人的本性有了更深刻和全 面的理解,人本管理思想便逐渐形成。人本管理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 动的核心和组织最重要的资源,把组织全体成员作为管理的主体,围绕着如 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服务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实 现组织目标和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活动的总称。 在人本管理理念指导下,学校应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即在 学校管理的一切活动中,始终把教师放在核心位置,追求教师的成长、发展, 做到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发展人,走规范化、制度化、人性化的管理 之路,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性得到完善发展, 使学校工作获得最大化效益。 加强教师培训培训是学校对教工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也是一 个育人的过程。学校人本管理的过程就是培训教工的过程,使他们承担起学 校教育工作者的职能和义务。在现代学校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中,人的因素更 为关键。学校应帮助教工进行职业生涯开发与设计,更加注重教工个人的发 展和多样化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人力资本投资,重视团队的建设,强调有 组织的学习和修炼,实行教工自主管理,充分发挥教工的潜能,实现个人和 学校的共同发展。 在人本管理思想下,基于专业自主发展的教师校本培训需要在学校管理 活动中重视教师的发展,学校管理者要关心和了解教师的需要,包括教师需 要的种类、层次、结构的特点和发展方向等。而且要合理满足教师一定的物 质需要的基础上,并注重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满足,合理配置学校资源,为 教师提供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以满足业务提高的需要。积极为教师在本专业 的范围内开展研究工作提供相应的条件,以满足其创造成就的需要。从而, 增强教师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有效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实现自身 的专业发展。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第二章 研究综述 随着教师专业化和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国内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 究在逐步深入。从整个研究现状来来,诸多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教师专业发展 的内涵及其发展阶段的讨论,从而揭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规律,突出了教 师专业化成长的具体表现。与此同时,教师培训作为促进教师成长的一种继 续教育形式,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尤其是教师校本培训 形式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内外关于教师校本培训各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新的 进展,这为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 用。 2.1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分析 2.1.1 国内外主要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众多理解, 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教师的专业成 长过程,比如霍伊尔(hoyle,e.)、佩里(perry,p.)、富勒和哈格里夫斯 (fuller,m.& hargreaves,a.)、利伯曼(lieberman,a.)等;第二类是促进 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教师教育),比如利特尔(little,j.w.)、斯帕克斯和 赫什(spark,s.d.& hirsh,s.),台湾学者罗清水等;第三类认为以上两种 涵义兼而有之,比如威迪恩(wideen,m.)等。哈格里夫斯(1995)认为,教 师专业发展不仅应包括知识、技能等技术性维度,还应该广泛考虑道德、政 治和情感的维度 。格伦迪和鲁宾逊(2004)提出:教师专业发展有两个推动 力:一是来自系统的推动力,包括学校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二是个体自身 的推动力,受到教师生涯发展阶段和生活经验的影响 。20 世纪 60 年代末,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富勒(fuller)是最早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者, 他提出了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四阶段模式,即:任教前关注阶段、早期求 生存阶段、关注教学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以伯顿(p.burden)、费斯 勒(r.fessler)、休顿曼(m.huberman)等人为代表,提出了教师职业生命 hargreaves,a.(1995).development and desire:a postmodern perspective.in r.guskey & m.huberman(ed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new paradigms and practices.new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9-34. grundy,s.& robinson,j.(2004).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mes and trends in the recent australian experience .in c.day & j.sachs(eds.),international handbook on the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maidenhead:open university press.146-166. 杨秀玉.教师发展阶段论综述j.外国教育研究,1999,(6):36-41. 基于专业自主发展的教师校本培训研究 9 周期阶段论,是以人的生命自然地衰老过程与周期来看待教师职业发展过程 与周期,其阶段划分以生命变化周期为标准。 教师专业发展是从教育学的角度加以界定的,主要指教师个体内在的专 业性提高。 我国学者倾向于把教师专业发展理解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 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 唐玉光认为,教师作为教育教学专 业人员,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发展历程。 朱新卓认为,教师专 业发展是教师以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意等专业素质的提高与完善为基础的专 业成长与成熟的过程,是由非专业人员转向专业人员的过程。 肖丽萍认为, 教师专业发展是增进教师专业化、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过程,强调教师从个 人发展角度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作出设想,通过学习进修等来提高教育教 学能力,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朱玉东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教 师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长并追求成熟的过程,是教师专业信念、专业知识、 专业能力、专业情意等不断更新、演进和完善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伴随教 师一生。 我国明确提出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并予以关注的时间还不长,如华东师范 大学的叶澜教授主编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 ,就较为细致、深入地探 讨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国内的研究始于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林崇德、申继亮等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对教师素质结构 的研究成果,叶澜等从教育学、伦理学研究视角出发构建的教师专业化理论 框架,为我国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白益民以“教师自 我专业发展意识”为指标,采用思辨的研究方法,把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划分 为“非关注、虚拟关注、生存关注、任务关注、自我更新关注”五个阶段, 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做出了明确界定。 还有其他学者也从不同侧面对教师专 业发展阶段做了相应表述,从而反映出教师发展各个阶段的需要和特点。 依据上述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可以看出,教师专业发展就是让 教师通过专业训练或自主学习,成为专业人员,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并使其 专业知识和内在结构不断更新、完善和持续发展的过程。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6. 叶澜,白益民.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22-224. 唐玉光.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外国教育资料,1999,(6):39. 朱新卓.“教师专业发展”观批判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32. 肖丽萍.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述评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财务人员工作试用期工作总结汇编15篇
- 电视新闻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电脑配件装机知识培训课件
- 电脑设备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高考文言文句式课件
- 配网基建工作前期补偿协议
- sas考试题目及答案
- plm系统考试及答案
- 电线电缆课件
-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 Module 6 Unit 2 Happy Mid-Autumn Festival(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
- 外研版七年级下册英语单词表
- 《风电场项目经济评价规范》(NB-T 31085-2016)
- 脑电双频指数bis课件
- 新生儿溶血症案例分析报告
- 心内科入科教育培训
- (完整版)销售酒糟合同
- 脑动脉供血不足的护理查房
- 高考数学大全
- 高校工会管理制度
- 《茶文化》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