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科中药学论文范文 关于中药性味与现代药学的联系关键词:中药学四气;五味;现代药学 中药性味指“四性”、“五味”。 “四性”又称“四气”,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平)四种不同性。中药药性的认定是通过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的总结,按现代医学观点,主要是根据其药理作用来确定。一般认为:凡能治热证的药物多属寒性或凉性,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作用。如石膏、知母清热泻火属寒性;凡能治寒证的药物属热性或温性,具有散寒、温里、助阳作用。如附子、干姜可以温中散寒,则属热性。 平性是凉性或温性不明显,作用比较平和仅有微凉和微温差异,仍属四气范畴。故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与病证的寒热相对而言的。 中药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但有些药具有淡味和涩味,所以实际上不止五味,因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习惯上称五味。中药的五味确定原则是基于口尝,定于临床。即经口尝辨别滋味,经临床证实。所以五味实际上是药物配制的滋味和疗效标志。对五味本质的研究,古代文献早有记载。素问藏气法时论载有:“辛、甘、酸、苦、咸各有所利”。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辛能散能行,酸能收能涩,甘能补能缓,苦能涩能燥,咸能软坚泻下”等。 现代药学认为,中药所以有五味,是与药物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如酸:祖国医学认为,酸能收能涩,具有收敛固涩,主要用来治疗各种滑脱不禁证。如金樱子酸平,可以涩精缩尿,涩肠止泻;五味子酸温,能收敛止汗;诃子苦酸平,涩肠止泻;覆盆子甘酸,微温,能涩精缩尿等。而现代医学认为酸味多含有机酸 和鞣质等,在植物的叶、根特别是果实中广泛分布。如乌梅、诃子等。常见中草药中的有机酸,有脂肪族的二元酸,芳香族有机酸,还有菇类有机酸。 甘:中医认为,甘能补益和中,缓急,具有补养缓和之力。补就是用以治疗虚弱证候,缓是用来治疗拘挛疼痛。如人参甘、微苦,能大补元气;大枣甘平,能和中补益;甘草甘平,调和诸药,缓急止痛。而现代医学认为,甘糖类、氨基酸及蛋白质等,主要存在于植物的根、果实种子中。甘味最有代表性的是单糖和低聚糖,多糖无甜味,但水解后可生成单糖和低聚糖。 辛:祖国医学认为,辛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之效。散用以治疗表证,行用以治疗气滞血瘀证。如紫苏,能发散风寒;麻黄辛微苦,温,能行气止痛;红花辛温,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现代医学认为,辛味多含有挥发油、皂苷等成分,尤以唇形科、伞形科、芸香科、姜科等植物多见。 苦:祖国医学认为,苦能泻、能燥,具有泻火、泻下、降逆、燥湿之功。如黄连苦寒泻火;大黄苦寒泻下;杏仁苦温降气;苍术苦辛、温,燥湿。而现代医学认为苦味多生物碱、苷类和苦味质。苦味口感最强烈,对人体的健康长寿和调节情绪也大有益处。 咸:祖国医学认为,咸能下能软,具有润下、软坚功能。用以治疗坚结便秘及瘰疬、痰核、痞块等。如芒硝苦咸、寒,润下通便;牡蛎咸、涩、微寒,软坚散结;昆布咸寒,软坚,清热化痰。现代医学认为咸主要是中性盐所显示的味,除氯化钠外,还混有氯化钾、氯化镁和硫酸镁等。主要存在于矿石及海藻类药物中。 淡:淡虽附于甘,但其味不同,功亦异,淡能渗能利,具有渗湿利水之效。如茯苓甘、淡、平,能利水渗湿;猪苓淡,利水渗湿之力更强。 中药四气五味是构成药物性能的两个方面,以此作为说明药物功效的依据, 即用性味来说明药物功效。每一种药物都有气和味,气味相同,作用往往相近,如辛温药大都有解表散寒作用,苦寒药大都有清热泻火作用。也有气同味异的药,如同是辛味药,具有收散的共性,但有辛温、辛凉之别,还有些药物一气而兼两种以上的味,如芒硝苦、咸、寒,当归苦、辛、温,这些都说明药物的气味是错综复杂的。因此我们必须熟悉中药是根据其性味来说明功效的。根据现代中药学的发展,只掌握中药的性味还不能使中药学理论得到提高,还必须与现代医药学科学结合起来,既要熟悉中药的四气五味,还要研究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在理论上不断充实提高,才能更好、更正确地指导临床实践。 中药炮制与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摘要:中药炮制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根据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的理化性质以及制剂的不同要求,对原药材进行的一整套加工处理。中药经炮制后,由于加热、加辅料等处理,可以使某些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有的成分被溶解出来,有的成分被分解或转化成新的成分,有的成分有量的增减,当炮制成饮片后其化学成分、理化性质都可能发生很大的改变,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所以只有在搞清楚中药在炮制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及其机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了解中药炮制的目的,进而探讨中药炮制的真正意义,同时为制定合理的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中药炮制;炮制目的,方法,影响;化学成分 中药炮制是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的目的 中药炮制主要有以下目的及作用: 1、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2、改变药性和功能,增强临床疗效; 3、便于调剂制剂,保证药物质量;4、矫正不良气味,便于服用; 5、便于保管贮存及保存药效;6、改变药物或增强药物作用趋向。 中药炮制的方法 明代缪希雍在炮炙大法卷首把当时的炮制方法进行了归纳,载述:“按雷公炮炙法有十七:曰炮、曰爁、曰煿、曰炙、曰煨、曰炒、曰煅、曰炼,曰制、曰度、曰飞、曰伏、曰镑、曰摋,曰瞧、曰曝、曰露是也,用者宜如法,各尽其宜。”近代则依据中药炮制工艺的全过程,将其分为净制、切制和炮炙三大类,中国药典一部附录“药材炮制通则”即采用此种分类方法。其中净制包括挑选、筛选、淘洗等。切制包括浸泡、润、漂等软化处理与切片、切段等,炮炙包括炒、烫、煅、制炭、蒸、煮、炖、燀、酒制、醋制、盐制、姜汁制、蜜炙、油炙、制霜、水飞、煨等。中药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 中药的化学成分是其发挥临床作用的物质基础。中药的化学成分是相当复杂的,可以认为中药的作用是综合性的。中药在炮制过程中,由于温度、时间、溶剂及各种不同辅料的处理,使中药的化学成分发生一系列变化。 1.炮制对中药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 生物碱是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通常有似碱的性质。大多数生物碱在高温条件下不稳定,受热遭破坏或分解,游离的生物碱大部分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所以在其炮制过程中,多加醋使之成盐,而增加溶出度。用HPLC法测定不同醋制方法中延胡索含量,其中以醋煮为最高,从而增加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加强其镇痛作用,陈旭等1用HPLC法测定了延胡索不同炮制品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结果表明醋炙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为38.19%(mg?g1),醋煮延明索为40.25%,醋烘延胡索为39.21%,酒制延胡索为35.85%。而对于含有水溶性生物碱的药材应注意在软化切片时,不能水浸泡时间过长。比如槟榔碱,易溶于水且能随水蒸气蒸发,长时间的水浸润使槟榔碱流失,干燥过程也可导致含量略有下降。生物碱在中药植物体内分布也不一致,在炮制时,应区分入药,如麻黄碱,分布于麻黄茎中,故炮制时要去根。莲子心中主要含莲子心碱和异莲子心碱;莲子肉中则含量甚微,故分别人药。2.炮制对中药中苷类成分的影响 苷类是一类由糖和非糖部分组成的化合物。苷类成分在植物的根、皮、花、果实等类药材中含量较高。在炮制过程中,应根据含苷类药材的性质区别对待。与苷类共同存在的还有多种酶,此种酶能使苷水解,但含苷类中药,通过炒、蒸炮制后,可以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如白芥子中含有白芥子苷,在芥子酶的作用下,易于水解,生成硫代氰酸,对羟酶及酸性硫酸芥子碱和葡萄糖,白芥子油容易挥发,使临床疗效降低。白芥子炒后,使其所含分解芥子苷的酶被破坏,防止芥子苷的水解,从而减少刺激性,使其发挥利气、散寒的功效。同时,白芥子炒加热炒后,种皮破裂,有效成分易于水中煎出,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不良反应。苷类成分一般能溶于水和酒精中,因多溶于水,故水制苷类生药时应尽量少泡多润,以免溶解于水或发生水解而受损失;苷易溶于酒,所以炮制的辅料多用酒,增加溶解度,从而提高疗效。目前,对苷类药材的炮制通常基于两个原因。杀酶保苷,保持药效。在含苷类药材的细胞中,含有可水解这种苷类成分的酶,若长期存放,或加工方法不当,在适宜的条件下,酶便可分解其所含的苷类成分,从而使有效成分减少,甚至破坏影响药材质量。水解后产生新的成分增加或改变疗效,降低毒性。实验表明,制何首乌中游离蒽醌的含量高于生何首乌中游离蒽醌的含量,而结合蒽醌的含量生何首乌则明显高于制何首乌,生何首乌中有泻下作用的结合型蒽醌衍生物,在炮制后水解成无泻下作用的游 离蒽醌衍生物,而后者具有滋补作用2。 2.炮制对中药中挥发油类成分的影响 挥发油是一些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物,在常温下能挥发,并易随水蒸气蒸馏,所以叫挥发油或称精油。含挥发油的中药,经过加热炮制后,可使所含挥发油显著减少。炮制目地主要是减少或除去某些挥发油的副作用,如麻黄的发汗作用,主要是挥发油,蜜制后,挥发油损耗,故发汗作用减低,而蜜能润肺止咳,更增加了止咳平喘的作用。还有的含挥发油成分药物的炮制是根据改变药性或减低毒性的需要而进行的。如白术炮制后挥发油中的苍术酮可转化为白术内酯,白术内酯,双白术内酯3。由于挥发油中成分复杂,且多不稳定,所以在炮制时应注意药物中成分的变化而改变疗效。 4.炮制对中药中多糖类成分的影响 多糖是中药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化学成分,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延缓衰老以及提高免疫功能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不同炮制方法使多糖含量也不一样,从而影响中药疗效,其中酒制法多能将多糖含量提高,田源红等4用硫酸-苯酚法测定黄芪及其酒制、盐制、米制、盐麸制、炒制炮制品中多糖含量分别为 3.92%,9.26%,8.20%,6.70%,5.63%,7.20%,炮制品均高于生黄芪,其中以酒制黄芪为最高。靳凤云等5测定了当归及其不同炮制品还原性糖、水溶性糖和多糖的含量,结果酒炒当归中多糖含量为6.2%,生当归为5.59%,而土炒、清炒、炭炒分别为 4.26%,1.67%,1.20%,均显著低于酒炒当归,酒炙可提高当归中多糖含量。而盐制、醋制等其他方法多数使多糖含量与生品无差异或降低。如王东等6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车前子及其炮制品中多糖含量,并用凝胶色谱法分析,结果多糖含量均降低,多糖结构均改变,清炒及盐炙能使车前子中多糖发生降解,从而影响其多糖含量。余晖等7对柴胡不同炮制品中多糖以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含量结果生柴胡中含量最高,醋炙柴胡降低了多糖含量。 5.炮制对中药中鞣质类成分的影响 鞣质又称单宁或鞣酸,是一类复杂的酚类化合物。鞣酸耐高温,经高温处理,一般变化较小,但是有一些药材经高温处理会导致鞣酸含量降低。如果炮制后鞣酸含量降低,若以鞣酸为有效成分时,用生品为宜。 6.炮制对中药中蛋白质、氨基酸类成分的影响 蛋白质、氨基酸多数可溶于水,炮制时遇热不稳定。例如传统的水蛭烫制不利于水、醇溶性成分的溶出,并使蛋白质变性8。经滑石粉烫制后水蛭中17种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含量亦均明显下降。滑石粉烫制水蛭,温度达200以上,如此剧烈的炮制条件,对该药材的化学成分组成造成了较大影响。目前水蛭生用效优的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9。对于有毒性的中药可通过加热使蛋白变性降低毒性。苍耳子为治鼻渊要药,但苍耳子中所含的有毒物质苍耳子苷存在脂肪蛋白中,苍耳子中毒可引起严重肝肾病变,甚至导致死亡。因此用中文火炒至焦黄时,苍耳子苷凝固在细胞中不容易煎出,可达到去毒的目的10。 7.炮制对中药中有机酸类成分的影响 有机酸广泛存在于植物的酸味果实中。低分子有机酸多能溶于水而降低含量,所以应尽量少泡多润,防止有机酸流失,升麻中有机酸含量炮制前后变化很大,软化切片时长时间浸泡是使其降低的主要原因。因此以喷淋浸润处理为好11。有的有机酸加热往往会被破坏,如山楂炒焦后,其有机酸减少5100,而且使其酸性降低。 8.炮制对中药中无机成分及微量元素的影响 在矿物和贝壳类药物中大量存在着无机成分,在植物药物中也有一些无机盐类,如钾、钙、镁、碘等,它们或与有机物质结合存在,或成为特殊形状的结晶。炮制对含无机成分的药物也有影响。如夏枯草中含有大量钾盐,若经长时间的水处理,会大大降低其利尿作用,故在处理夏枯草时不宜长时间浸洗。如矿石类药物经过煅烧后失去部分结晶水,成为无水化合物,不仅使药物易于粉碎,而且使药物进一步纯净,起到一定的医疗作用,如明矾为含水硫酸铝钾的复盐,在200失去结晶水,煅后凝固蛋白,增强吸水,干燥收敛防腐及抑制作用。同时炮制可以减少有害元素含量。通过对马钱子炮制前后水煎液中33种元素的测定分析,炮制后元素含量增加的有24种,含量减少的有9种,且大多为有害元素,如汞元素炮制前是炮制后200倍,而炮制后锌、锰、铁、钙、磷均高于炮制前1倍以上。这些有益元素的增加和有害元素的减少及元素内部构成比的改变,为马钱子炮制后毒性的降低及增加通络止痛、消肿散结的作用提供了一定依据12。 结语 综上所述,药物经过不同的加工处理后,其化学成分发生不同的变化,主要通过分解,异构化,氧化,置换,分解,缩合等几个途径来完成13。变化的结果不外乎是增强化学成分的溶解度和浸出量,减少降低化学成分的溶解度和浸出量,分解化学成分或转化新的化学成分,从而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或减轻药物的毒性、烈性和副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能,便于制剂等。事物都是发展的,任何事物都不完美,中药炮制也不例外。中药炮制发展至今天,用现代医学标准要求,炮制规范还不够细化,尚缺少客观标准,所得产品难求一致。但随着现代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及中药化学等知识研究炮制前后物质性能的改变,从生理学、药理学、生物学、临床医学等方面研究炮制后的药材对人体的性能和效用,可为炮制理论的深入探索及操作技术的提高提供广泛的研究和实验空间,同时有助于修正炮制学的发展方向,为制定合理的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为实现中药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旭,陆兔林,张先洪,等.HPLC测定延胡索不同炮制品中延胡索乙素含量J.中成药,xx,25(9):726. 2史国兵.炮制对何首乌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xx,23(2):96. 3李伟.白术的有效物质及质量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论文)D.xx. 4田源红,靳凤云,雷红,等.炮制对黄芪中糖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xx,28(2):128. 5靳凤云,田源红,杨文洵,等.炮制对当归中糖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0,25(8):474. 6王东,林力,袁昌鲁等.车前子及其炮制品中多糖含量的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xx,13(4):197. 7余晖,陆兔林.柴胡不同炮制品多糖的含量测定J.时珍国药研究,1997,8(5):44.8吕文海.炮制对水蛭性状及成分溶出的影响J.中药材,1994,17(7):22.9刘丽芳.中药水蛭经炮制后的成分变化研究J.中成药,xx,23(12):880.10林向东.6种常见含甙类中药材的炮制J.海峡药学,2000(12)1:104. 11吴江.升麻及其加工前后总有机酸的含量变化J.中成药,1998,20(12):19.12余南才,孙翠华.马钱子炮制前后有效成分及元素含量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8,23(2):85. 13刘斌.中药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及其机理J.中草药,1997,28(2):566. 中药学毕业论文参考 【摘要】以中药学特点为基础,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改革实践,对中药学提高教学效果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词】中药学;教学效果;探究 中医药学是世界传统医学体系中最完整的传统医学,其独到的学科理论和突出的临床疗效,较符合当代社会和人们解决难治疾病不断增多、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日益显现、日益沉重的医疗费用等难题的需要。中药学是阐述、研究中药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中药学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中医辨证论治、立法方药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医的基础课程之一,同时又是从基础过渡到临床的枢纽课程。中药于天然药物,是中医用来防治疾病、保障健康的主要手段。中药学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本学科成绩,而且也将直接影响到方剂学和其他临床课程的学习。学好中药学对于在校学生学习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辨证论治方法以及其他的内、外、妇、儿、骨伤、眼等临床各科,对未来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成为优秀的中医临床工作者,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 鉴于中药学学科自身特点,对中药学教学应从中药学课程自身的特点出发,从而制定一套较好的教学模式。中药学内容涉及的面广,中医学方面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以及临床各学科内容,而药学方面则包括药理、化学、炮制、药用植物等。在教授学科交叉知识的时候,应注意各科之间的相关联系,若某些方面讲解不清楚的话,常常影响学生的理解。大部分人在学习中药学的时候总觉得内容多而杂,特别容易混,不容易记住,结果考试考不好,要用用不上。因此,保证中药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认为学好中药学,要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1实行全方位多学科联系式教学 中药学主要内容包括:第一,中药的基本理论(即总论中的性能、炮制、配伍、应用等)和各论中每一章节的概述部分(包括定义、功能、主治和应用范围、使用注意事项等)。这些是中药理论的精华,是正确运用中药的理论指导,必须保证讲好。尤其是每一节的总概述部分一定要讲细讲透,对这一类药物的功效主治相同之处要认真地加以罗列和讲述,然后再把每味药的特点讲出来,这样可以使学生当堂课就能记住每一类药的大致功效和主治,即使是记不住也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课后稍一复习就能够牢记。第二,中药的基本知识,也就是每味药物的、处方用名、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剂量以及炮制等内容。对这些具体药物也应采取突出重点,带动一般的讲授方法,对其中某些(约250种)应用多、功效广、理论深的药物有重点地讲深讲透。由于中药学的涉及面广,应与相应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方剂学、植物学等学科相结合,使学生能举一反三,通过运用联系法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产生发散思维,将中药学活学透,灵活应用,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在学科内,如将中药治病的多种性质和作用加以概括是中药的性能,主要内容有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及有毒无毒等,这是学习中药的基础,学生不仅要掌握它们的概念、作用,还要明确理解相互之间的关系。在学科间,植物的门、纲、目、科、属、种,其药性,主要功效,有效部位,以及对其的鉴定分析等2。 2学为主、教为辅的自学式教学 传统的教学主要是以讲授为主,这样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缺乏开拓创新能力。在开课前老师应布置自学思考题,并对要点难点给予提示。例如火麻仁的临床应用,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就可以学习到火麻仁的药性:味甘,性平,归脾、大肠经;功效:润肠通便;临床上用于肠燥便秘。中药是服务于中医的学科,在中医的指导下,对疾 病进行治疗。可以在课堂上,讲述中药有关临床的实例。在期末考试包含自学的内容,可检查自学的效果,这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主动获取和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 3寓教于娱乐式教学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功能,以及互联网的相关资源,查找一些有趣的与中药学相关内容,增加学生的兴趣。还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辅助教学活动,比如在考试前,利用课余时间举办基础知识智力竞赛,在老师帮助下,由班级干部组织,按团小组分成4个竞赛组,通过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等竞赛形式,既达到了复习专业知识的目的,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判断、反应速度,同时也使学生的应变能力及灵活运用知识的素质有所提高。4课堂讨论式教学 在课堂上,直接讲授中药学,学生多觉得乏味,无趣。适当以中药谚语、典故的引入,一方面在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简单有趣的故事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如果某一时段课堂气氛沉闷,部分同学注意力不集中,长时间听课感到疲劳或内容确实相对枯燥时,适时讲述,可起到很好的调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动车售后服务合同范本
- 美术高考集训班协议合同
- 现场勘测安全协议书模板
- 自建房盖楼出售合同范本
- 腌制品配送服务合同范本
- 鱼缸家用转让协议书模板
- 离婚前财产转移合同范本
- 混凝土施工承包合同协议
- 高压铝电缆收购合同范本
- 潍坊小餐饮加盟合同范本
-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2025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 PICC的日常护理课件
- 2025年口腔医学专业毕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河南省郑州一八联合2025年八下物理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热点案例分析题实战解析及答案
- GB/T 45577-2025数据安全技术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 中国瓷砖胶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小学音乐花城版二年级上册歌曲《老爷爷赶鹅》教案
- 近五年辽宁中考英语真题及答案2024
- 锅炉基础传热学热力学知识
- 钢板库存出入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