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基坑支护工程,基坑工程,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1.基坑支护结构设计2.基坑支护结构施工3.基坑工程事故,1.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1.1设计原则1.2支护方案的选择1.3几种支护结构设计,1.1设计原则,1.1.1基坑工程的分级1.1.2基坑支护结构极限状态1.1.3设计计算内容1.1.4设计荷载,1.1.1基坑工程的分级建设部规范建筑基坑技术规范:,1.1.2基坑支护结构极限状态,基坑支护结构极限状态分为下列两类: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应于支护结构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基坑底失稳、管涌导致土体或支护结构破坏;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于支护结构的变形已破坏基坑周边的平衡状态并产生了不良影响。,1.1.3设计计算内容,支护结构均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对有位移控制要求的工程应进行支护结构的位移计算。,1.1.4设计荷载,1.2设计方案选择,1.2.1方案选择的依据1.2.2基坑变形控制标准1.2.3不同开挖深度的方案选择,1.2.1方案选择的依据,基坑开挖深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基坑等级(邻近环境);土方开挖方法;地下水处理;支护工程造价,1.2.2基坑变形控制标准,h基坑开挖深度,1.2.3不同开挖深度的方案选择h3m(半地下室),1.2.3不同开挖深度的方案选择h=36m(一层地下室),1.2.3不同开挖深度的方案选择h=69m(一二层地下室),1.2.3不同开挖深度的方案选择h=912m(二三层地下室),1.2.3不同开挖深度的方案选择h12m(三层以上地下室),土钉墙,土钉墙,水泥土墙,水泥土墙,灌注桩排桩,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支撑,混凝土支撑,钢支撑,钢支撑,钢支撑,钢支撑,钢-混凝土组合支撑,钢-混凝土组合支撑,钢-混凝土组合支撑,土层锚杆,1.3几种支护结构设计,1.3.1土钉墙1.3.2水泥土搅拌桩1.3.3排桩、地下连续墙,1.3.1土钉墙(计算简图),1喷射混凝土面层;2土钉,1喷射混凝土面层;2土钉,1.3.1土钉墙(构造),土钉的长度一般为开挖深度的0.51.2倍(软土中为12倍),间距12m;土钉与面层必须有可靠的连接;墙面坡度不宜大于1:0.1;钢筋钉钻孔70120mm,钢筋直径1632mm;钢管钉一般用48/3钢管;注浆材料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喷锚网厚度80mm,混凝土不小于C20。,1.3.1土钉墙(案例),1.3.1土钉墙(案例),1.3.2水泥土墙(计算简图),b=(0.60.8)hhd=(0.81.2)h,1.3.2水泥土墙(构造),水泥土置换率0.60.8;格栅长宽比不宜大于2;搅拌桩之间的搭接100200mm;插筋、面板、局部加墩;坑底加固。,1.3.2水泥土墙(案例),1.3.2水泥土墙(案例),1.3.2水泥土墙(案例),1.3.3排桩、地下连续墙(计算简图),(a)支点力计算;(b)嵌固深度计算,1.3.3排桩、地下连续墙(计算简图),弹性支点法,1.3.3排桩、地下连续墙(构造)1.3.3.1支护墙,排桩桩径与桩距500,连续排桩净距宜取150200;地下连续墙厚度600;水下混凝土强度不应小于C20,纵向主筋计算确定,箍筋68200300、加强筋12142000顶部应设冠梁,冠梁宽度桩径(墙宽度),高度400,混凝土强度不应小于C20。,1.3.3排桩、地下连续墙(构造)1.3.3.1支撑体系,支撑混凝土支撑混凝土强度不应小于C20;整体浇筑,接点刚接。钢支撑连接可采用高强螺栓或焊接;腰梁连接点宜设在支撑点附近;腰梁与支撑的连接节点处应设加劲板;钢腰梁与挡墙间应用细石混凝土(C20)填充。,1.3.3排桩、地下连续墙(构造)1.3.3.1支撑体系,拉锚锚锭式拉锚锚杆宜用普通低碳钢;锚杆间距1.54.0m;锚杆长度大于10m时应施加预拉应力。土层锚杆锚杆锚固长度不应宜小于4m、自由长度不宜小于5m;锚杆水平间距不宜小于4.0m、竖向间距不宜小于2.0m;锚固体上覆土层厚度不宜小于4.0m;锚杆倾角15250,并不大于450,1.3.3排桩、地下连续墙(案例)排桩,1.3.3排桩、地下连续墙(案例)排桩,1.3.3排桩、地下连续墙(案例),1.3.3排桩、地下连续墙(案例)排桩,1.3.3排桩、地下连续墙(案例)排桩,1.3.3排桩、地下连续墙(案例)地下连续墙,1.3.3排桩、地下连续墙(案例)地下连续墙,1.3.3排桩、地下连续墙(案例)地下连续墙,1.3.3排桩、地下连续墙(案例)地下连续墙,1.3.3排桩、地下连续墙(案例)地下连续墙,1.3.3排桩、地下连续墙(案例)地下连续墙,1.3.3排桩、地下连续墙(案例)地下连续墙,1.3.3排桩、地下连续墙(案例)SMW工法,1.3.3排桩、地下连续墙(案例)SMW工法,1.3.3排桩、地下连续墙(案例)SMW工法,1.3.3排桩、地下连续墙(案例)SMW工法,2.支护结构施工,2.1水泥土搅拌桩2.2地下连续墙2.3SMW工法2.4基坑施工阶段的有关设施,2.1水泥土搅拌桩施工,2.1.1水泥土的形成2.1.2水泥土的物理力学性质2.1.3水泥土搅拌桩的应用2.1.4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2.1.1水泥土的形成,水泥土是通过机械强力将水泥与土搅拌形成具有较好物理力学性质的水泥加固土,2.1.1水泥土的形成,2.1.2水泥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水泥土的物理性质1、重度当水泥掺入比在8%20%之间,水泥土重度比原状土增加约3%6%2、含水量水泥土的含水量一般比原状土降低7%15%3、抗渗性渗透系数K一般在10-710-8cm/ces,2.1.2水泥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水泥土的力学性质1、无侧限抗压强度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qu在0.34.0MPa之间,比原状土提高几十倍乃至几百倍2、抗拉强度水泥土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有一定关系,一般情况下,抗拉强度在(0.150.25)qu之间3、抗剪强度当水泥土qu=0.54MPa时,其粘聚力C在1001000kPa之间,其摩擦角在2030之间4、变形特性当qu=0.54.0MPa时,其50d后的变形模量相当于(120150)qu,2.1.3水泥土搅拌桩的应用,1、支护结构重力式支护结构;止水帷幕;SMW工法2、地基加固提高地基强度;控制沉降;防止液化,2.1.3水泥土搅拌桩的应用地基加固,2.1.3水泥土搅拌桩的应用地基加固,2.1.4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2.1.4.1施工机械2.1.4.2施工工艺2.1.4.3水泥掺量及外加剂2.1.4.4水泥土墙施工注意事项,2.1.4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2.1.4.1施工机械主机,2.1.4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2.4.1.2施工工艺,2.1.4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2.4.1.2施工工艺,一般的施工工艺流程(一次喷浆、二次搅拌)就位预搅下沉(制备水泥浆)提升喷浆搅拌沉钻复搅重复提升搅拌,2.1.4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2.1.4.3水泥掺量及外加剂,水泥掺量水泥掺入比(单位体积搅拌桩中水泥与土的重量比)一般为1116%外加剂,2.1.4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2.1.4.4水泥土墙施工注意事项,.(1)复搅工艺确保搅拌均匀(干法工艺为一次搅拌,因而不均匀)。(2)提升速度喷浆速度提升搅拌速度不宜大于0.5m/min;提升速度与喷浆速度应协调,以保证延桩身全长喷浆均匀。(3)桩的搭接一般为200,搭接间歇时间不超过24h,宜留踏步式接头;如因施工原因间歇时间超过24h,应有措施(增加复搅、增加水泥掺量等)。,2.2地下连续墙施工,2.3SMW(SoilMixingWall)工法施工,2.3SMW(SoilMixingWall)工法施工,2.3SMW(SoilMixingWall)工法施工,2.3SMW(SoilMixingWall)工法施工,2.3SMW(SoilMixingWall)工法施工,2.3SMW(SoilMixingWall)工法施工,2.3SMW(SoilMixingWall)工法施工,2.3SMW(SoilMixingWall)工法施工,2.3SMW(SoilMixingWall)工法施工,2.3SMW(SoilMixingWall)工法施工,2.3SMW(SoilMixingWall)工法施工,2.3SMW(SoilMixingWall)工法施工,2.4基坑施工阶段的有关设施,2.4.1塔吊的设置2.4.2施工栈桥2.4.3工作平台,2.4.1塔吊的设置,2.4.1.1水泥土墙边的塔吊设置,2.4.1塔吊的设置,2.4.1.1水泥土墙边的塔吊设置直接放置在水泥土墙上,2.4.1塔吊的设置,2.4.1.1水泥土墙边的塔吊设置直接放置在水泥土墙上,2.4.1塔吊的设置,2.4.1.1水泥土墙边的塔吊设置设置灌注桩,2.4.1塔吊的设置,2.4.1.2排桩(地下连续墙)边的塔吊设置,2.4.1塔吊的设置,2.4.1.3基坑中央设置塔吊,2.4.1塔吊的设置,2.4.1.3基坑中央设置塔吊,2.4.1塔吊的设置,2.4.1.3基坑中央设置塔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数字化转型报告:2025年乡村特色农产品跨境电商直播基地前景评估
- 2025年新能源行业人才流动与新能源行业人才流动机制研究报告
- 2025年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改革与教育公平性提升研究报告
- 2025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数据治理与工业4.0战略研究报告
- 基于2025年制造业转型的数据治理与工业互联网技术融合策略报告
- 2025年光伏农业大棚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评估报告
- 学校教师教学常规检查办法(2025修订版)(含评分细则)
- 安全教育培训新闻标题课件
- 燃气安全网络培训总结课件
- 校报面试试题及答案
- 活动人员分工安排方案
- 米糠油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汽车构造基础知识》课件
- 前列腺增生科普知识
- 5G-Advanced通感融合网络架构研究报告(第二版)
- 2025年反洗钱知识竞赛多选题库及答案(共70题)
- 2025时事政治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公职考试)
- 2025年秋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DB32 T538-2002 江苏省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标准
- 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2024年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试题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