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doc_第1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doc_第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doc_第3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doc_第4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 教学内容 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共几课时 2 课型 讲读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受观察与实践的重要性。 4.继续培养边读边想、咀嚼品味、圈画批注的读书习惯。 教学 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 资源 1、雷奈克生平简介:1781出生,六岁那年,他的母亲便因肺结核去世了,他父亲是个小公务员,由于担负不了沉重的生活负担,就把小雷奈克送到他的叔叔居洛木雷奈克医师那里寄养。14岁时进入南特大学附设医院开始学习医学。雷奈克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在学术研究上也做出了突出成就。比如他发现了一种病,后来此病也因而被命名为“雷奈克氏肝硬化”。直到现在,一些医生在提及雷奈克之名时,首先想到的是肝硬化而不是听诊器。雷奈克亲自制造出第一个听诊器之后,有人称之为“独奏器”,也有人称为“医学小喇叭”,他的叔叔建议命名为“胸腔仪”。几经考虑后,雷奈克最后决定定名为“听诊器”。 2、肺结核: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所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由呼吸道、消化道传染。 学生经验:许多同学有到医院就诊,医生用听诊器对其进行听诊地经验,可勾起他们的生活经验,感受第一个发明听诊器的雷奈克对人类做出的伟大贡献。 预习 设计 1.拼读生字,去掉拼音准确朗读生字。 2.认真观察生字,练习正确美观地书写,习字册上的生字描一个写一个。 3.划词语、标小节号,并正确、流利地朗读和理解。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5.搜集资料,了解听诊器。 6.阅读新补充读本中的起飞的翅膀和一课一练中的缤纷园。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6分钟) 1.自由交流课外了解的听诊器 2.齐读课题,自主质疑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20分钟) 预习作业1 1.展示去拼音读生字。 2.全班站起来两两过关,过关完毕坐下。 预习作业2 1.展示书本上的描红。 2.点评、总结记住字形、生字写美观的方法。 3.在习字册上练写。 4.同桌互评。 5.展示自己最得意的记字方法。 6.闭眼书空,出差错的字等书空完毕迅速看书巩固。 预习作业3 1.组号为“2”的学生说词意。 预习作业4 1.朗读展示。 2.小组内过关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4分钟) 1.在预习的基础上听老师指点再次归纳。 2.铭记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3.交流发明者与听诊器的形状,画草图。 第四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 第一板块:联系生活经验,导入新课。 1.小朋友,有没有见过医生用听诊器? 板书:听诊器 谁能结合搜集的资料,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对它的了解? 2.学生介绍,师生相机补充。 3.揭题: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4.读题,学生质疑。 教师过渡:这篇课文就是讲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发明的经过,认真读这一课,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预习作业1 1.选择有代表性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 2.小组内两两过关。 预习作业2 1.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展示交流。 2.点评。 (1)大多都是左窄右宽。 (2)“效”字是左右相当,且撇捺穿插的。“析”字右部容易写错,不能多一点。 渗透:汉字富有智慧,通过笔画变化达到整体和谐、美观的效果。 3.小组内交流记忆方法。 4.集体闭眼书空。 预习作业3 1.抽组号为“2”的学生说词意。 预习作业4 1.抽组号为“3”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 2.评价、纠正。 3.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朗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3.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4.交流“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谁发明的?它是什么样子? 是谁发明的?(板书:雷奈克,指读、齐读正音)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怎样的?你能否画一张简图来介绍? 指名板画,其余学生自画。 以书本内容为依据,讨论是否正确,并指名介绍听诊器的形状。(正形:喇叭状) 第四板块: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剩余字。 2.完成补充一,一课一练1、2、3。 作业 设计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抄写词语并默写。 完成补充习题 教学内容 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共几课时 2 课型 讲读 第几课时 2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3.懂得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观察与实践,启发学生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 4.继续培养学生边读边想、咀嚼品味、圈划批注的读书习惯。 教学 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启发学生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 教学 资源 1.学生经验:许多同学有到医院就诊,医生用听诊器对其进行听诊地经验,可勾起他们的生活经验,感受第一个发明听诊器的雷奈克对人类做出的伟大贡献。 2.课文插图。 预习 设计 1.在感受深或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导入(5分钟) 1.回忆课文内容。 第二板块:理解课文(30分钟) 【学习单一】 两个小孩玩的是什么游戏? 自学时间:6分钟。 展示。 (1)弄懂小孩怎么玩游戏的。 (2)师生合作玩游戏。 (3)同桌合作演示。 (4)用“果然”说句话。 (5)了解3、4小节内容。 。 第四板块:总结全文。(5分钟) 1.谈谈从这件事中,自己懂得了的道理。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1.说说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 2.还记得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的吗?(出示听诊器图)它是谁发明的?(板书:雷奈克) 第二板块: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1小节 1.过渡:雷奈克发明这样的一个听诊器的原因是什么呢?指名朗读第一小节。 2.出示:1816年,法国流行着可怕的肺结核病。有位名叫雷奈克的医生,看到许多病人痛苦地死去,心里十分难过。 (1)读一读这两句话,你有什么感受?(肺结核病很可怕)读出可怕。 (2)肺结核病到底是一种什么病呢?指名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3)雷奈克是医生,他看到这样的情况,又有什么不同感受?(更加痛苦) 是呀,作为医生找不到治疗这种病的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病人痛苦地死去,而无能为力。他是多么无奈、多么焦急、多么难过。他的内心比病人还痛苦。从这里能让你感受到雷奈克是个怎样的医生?(尽职) (4)光难过没有用啊!此时最需要做的也是必须做的是什么?(找到治这种病的办法)。于是他(出示:他整日思索着)板书:整日思索(理解词语意思) (5)他整日思索什么呢?在文中用波浪线标出。理解“异常”。(不同平常,和健康人的不一样) (6)如果能发现内脏运动出现了异常,就会怎样呢?(出示:练习说话) 如果内脏运动出现了异常,就()。如果能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就()。 如果能及时诊断,就()。 如果能治疗肺结核病,()。 (7)现在看来找到及早发现人体内脏运动变化的办法是多么重要啊!所以,他要整日思索着。 (二)学习第2-4小节。 1.过渡:雷奈克是怎样发明第一个听诊器的呢? 2.任务驱动。 3.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4.巡视、参与学生探究。 5.导学。 (1)小组推荐学生展示,通过答案的比较进行指导。 (2)两个小孩玩的是什么游戏?(板书:贴划听到) (3)师生合作玩游戏。(生贴在讲桌上听,师用铁钉划。)你听到了什么?(轻轻的声音,但这样听起来却非常清楚)神奇吧? (4)同桌合作演示。你们听到了什么? 出示:原来,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 (5)这么轻的声音通过木头一传,就能听得这么清楚吗?雷奈克要试一试。试的结果怎么样?(声音果然沿着木板传了过来)哪个词能看出结果和事先预想的一样?(果然)你能用“果然”说句话吗? (6)发现了这个结果后的雷奈克干什么去了?他又有了什么发现?(指名说) 这一发现可不得了!此时雷奈克是什么样的心情?(兴奋、激动)他为什么这样兴奋、激动呢?(发愁的事终于有办法了!)带着这种感受来读这两句话:啊!呼吸声、心跳声全都听到了! (7)显然就在一瞬间,一个卷起的纸筒使医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让我们再来一起回顾这个伟大的瞬间。(齐读第二自然段) (8)教师引读第3自然段。 (9)但是,雷奈克并没有就此满足,还在不断研究、不断改进。齐读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