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论小说评点的心灵化特征及其现代适用性.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摘要 当代文学批评的自我边缘化和语言的陌生化,逐渐失去了大众关 注,而以主观体验和审美感悟为特色的中国传统批评模式之一评 点,则始终较为亲民。评点在唐宋时期成型并应用于诗文,至明清时 期评点戏剧、小说蔚然成风。清代的金圣叹对评点的形式进行了完善, 他评点的水浒传与之后脂砚斋评点的红楼梦皆是评点史上的 经典。带有主体经验和个人话语色彩的评点立足于文本,以阐释和体 悟为主,兼顾读者感受。尽管在上世纪评点曾出现过断层,但八十年 代之后评点的悄然回归说明这种批评模式仍具有生命力。它不仅仅体 现在各类经典评点本的大量上市中,当代学者对经典小说的重新评点 更是融入了当代观照如沈伯俊重评三阐演义,继承了评点的 基本精神,在尊重历史和古人研究的基础上,努力着眼于当代视野。 九十年代末穆涛评点的( - i - _ 门及同一系列的贾平凹长篇小说评点本、 孔庆东评点鲁迅小说更是证明了评点在当代文学批评中存在的可 能性和可行性,体现了大众对感性批评的向往。因而,我们强调批评 的心灵化特征,期待其与现有的理性的、理论的批评共生互补,为当 代文学批评拓宽批评模式和视野,吸弓| 大众露光。 关键词评点,心灵化特征,当代批评,主观体悟 硕士学位论文 a bs t r a c t t h es e l f - m a r g i n a l i z a t i o no fm o d e mc r i t i c a ll i t e r a t u r ea n d t h e gl a n g u a g , h a v e d ei t s e l fl ose。peoplesthes t r a n g e n e s so fi t sa n g u a g eh a v em a d ei t s e l to s et h ed e o o l es l 7 a t t e n t i o nb u ta so n eo ft h e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c r i t i c a lm o d e s ,t h e c o m m e n tt a k e ss u b je c t i v ee x p e r i e n c ea n da e s t h e t i cs e n t i m e n ta s i t sc h a r a c t e r s ,s oi ti sc l o s et ot h ep e o p l ea l lt h et i m e t h e c o m m e n ts h a p e di nt a n ga n ds o n gd y n a s t i e sa n di tw a sa p p l i e d t op o e m s ,a n di tw a sv e r yp o p u l a rt ob ea p p l i e dt oc o m m e n to n n o v e l sa n dd r a m a si nm i n ga n dq i n gd y n a s t i e s j i n gs h e n g t a n i n q i n gd y n a s t yh a di m p r o v e dt h e f o r mo fc o m m e n t ,h i s c o m m e n to ft h es t o r yb yt h ew a t e rm a r g i na n dz h iy a n z h a i s c o m m e n to ft h ed r e a mo ft h er e dc h a m b e rw e r eb o t l a q u i n t e s s e n c e i nt h ec o m m e n th i s t o r y t h ec o m m e n tw i t h s u b je c t i v ee x p e r i e n c ea n di n d i v i d u a ll a n g u a g ec h a r a c t e r sw a s e s t a b l i s h e di nt h et e x t i t sm a i np u r p o s ei st h ee x p l a n a t i o na n d t h et a s t ea n di ta l s op a y e da t t e n t i o nt or e a d e r s f e e l i n g s i ns p i t e o ft h ef a u l t a g eo fc o m m e n ti nl a s tc e n t u r y , t h er e g r e s s i o no f c o m m e n ta f t e rt h e8 0 sh a sp r o v e di t s v i t a l i t y i ti sn o to n l y p r o v e db yt h ec o m i n gi n t om a r k e to fv a r i o u sc o m m e n tc a n o n s , b u ta l s ot h ec o m m e n to fc l a s s i c a ln o v e l sb ym o d e ms c h o l a r s a l s oi n c l u d i n gm o d e m i d e a s ,s u c ha sb o j u ns h e nc o m m e n t e do n 硕士学位论文 t h er o m a n c eo ft h et h r e ek i n g d o m sa g a i n ,h es u c c e e di nt h e b a s i cs p i r i to fc o m m e n t ,a n dh et r i e dt oc o m m e n tw i t ha ne y et o t h em o d e mv i e wo nt h ef o u n d a t i o no fr e g a r d i n gt h eh i s t o r ya n d t h ea n c i e n t s s t u d y t a om u sc o m m e n to fe a r t hd o o ri nt h ee n d o f9 0 s ,t h es a m es e r i e sc o m m e n to fp i n g w aj i a ss a g an o v e l s , a n dq i n g d o n gk o n gc o m m e n to nl u - x u n n o v e l sp r o v e dt h e p o s s i b i l i t ya n df e a s i b i l i t yf o rt h ec o m m e n t t oe x i s ti nt h em o d e m c r i t i c a ll i t e r a t u r e ,a n di tr e f l e c t e dt h a tt h ep e o p l et h i r s tf o rt h e s e n s i t i v ec r i t i c i s m t h e r e f o r e ,w ee m p h a s i z et h ec o m m e n t s c h a r a c t e ro fs p i r i t u a l i z a t i o n ,a n dw i s hi tc a na c c r e t e a n d c o m p l e m e n te a c ho t h e rw i t hr a t i o n a la n da c a d e m i cc r i t i c i s m , b r o a d e nt h ec r i t i c a lm o d e sa n de y e s h o tf o rm o d e mc r i t i c a l l i t e r a t u r e ,a n da t t r a c tt h ep e o p l e sa t t e n t i o n k e yw o r d sc o m m e n t ,t h ec h a r a c t e ro fs p i r i t u a l i z a t i o n , m o d e mc r i t i c i s m ,s u b je c t i v ee x p e r i e n c e m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 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 的地方夕卜,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 包含为获得中南大学或其他单位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 共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作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作者签名:趋 日期:圣必羔月掣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了解中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 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根据国家或湖南省有关部门规定送交学位论文, 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 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丛也1 月丑曰 一一,_ 厶- 硕士学位论文引言 1 、当代文学批评的几点忧虑 引言 从上世纪2 0 年代起,中国的文学批评开始了全面的现代转型。随着西方文学理 论的大量涌入,批评界全面开放,期待与世界话语同步。中国小说评点如眉批、夹批 等旧有模式淹没在新文化运动中,逻辑分析和演绎归纳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感悟式批 评。 在此后八十余年中,当代文学批评在批评方法和主导思想上不断前行,但一味更 新带来的现状之一是:大众关注的缺失虽然关注作品本身的读者很多,关注作品 相关评论的读者却甚少。陈骏涛在对9 0 年代文学批评的一种描述中提出了中国 文学批评的现状:“缺席 、“商业化一和“走向终结 ( 东方文化,2 0 0 1 年第1 期) 学者们和文学批评家开始纷纷忧虑,文学批评何以出现这般尴尬的现状。王列生 在主体缺席的概念晚餐一关于当代文学批评失态的一种分析中对当代文学批评 现状和引进西方文论进行了积极反思,认为完全照搬西方的批评模式,滥用各种“概 念一,其结果只能是“淹没在概念的海洋 “判断无法成为清晰而有价值的判断。( 安 徽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 9 9 8 年0 4 期) 一 是什么原因使得普通读者放弃了对文学批评的关注呢? 首先,在思维方式上存在 差异。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是重感悟、重体验的横向思维;而西方的纵向思维方式则 是以剖析的眼光看待万物,寻求一种精确描述。其次,批评主动将自身“边缘化一一 一有意与大众保持距离,走“精神贵族的道路。再次,批评语言的“陌生化一。文 学批评的意义之一即为“阐释”,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作品。而过于专业的术语 和阐释方式往往只有受过良好理论修养的学者才可以看懂。以上诸种因素的合成, 使得越来越多对文本的解读成为文字游戏和思想游戏。文学批评的曲高和寡,使得作 品的最大受众普通读者鲜有问津。于是,“评论可以写得再精彩精辟,可是往往 与作品原本无关,无助于对作品本身的阅读,却仿然( 而且经常) 硬夺过作品的光彩。 这种批评自说白话的现象,让我们不禁思考:如果说,这种局面是批评太过于理性 而抽象所造成的后果,那么能不能考虑将传统批评的感性、主观的因素融入当今的文 学批评中呢? 我们说文学作品是感性而具有审美性的,那么用感性的方式去解读和阐 。陈克华:是操纵情欲的玛丽莲还是被情欲操纵的芭比 ,文学界 2 0 0 6 年l l 期,第5 0 页。 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释文学作品,不仅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2 、评点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感性特征 评点,是我国传统文学批评重要模式之一。从大体上看,评点中的文字部分可分 为两个类型:一种是整篇的论文,如序跋、例言、读法、题词之类。这类的“评相 对独立,它集中体现了评点者的思想和对该作品的总体认识。另一种,则是零散的文 字,如正文页面上的夹批、旁批、眉批( - - - 者也可统称为“文中评 ) 以及具体章回 前后的回前批( 文前评) 、回后批( 文后评,总评) 。这类“评 是紧紧依附在原文中 的,离开具体的语境就失去了意义。其内容包罗万千,有叙有议,长可为数段,短只 需一字。较之整篇的论文更具情趣性和审美性,是评点者最为直接的感悟和心情抒发。 此外,在之后的发展中,这类针对具体段落字句的零散类评点对其字号和颜色亦有诸 般要求。符号的应用主要是点、单圈、双圈、套圈、连叉、三角、直线、撇、捺等。 圈点是为引起读者的注意,它标示段落句读,更体现着评点者的褒贬抑扬。因而和有 言的“评 相比,“点 实质上也是一种无言的评论。 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并不以理性分析见长,像文心雕龙这样“笼罩群言 、 “体大而虑周 的文论著作古今无二。自宋代以来,文学批评应用得最广泛的两种批 评形式,是诗话词话体和评点。然而品诗词的诗话词话也好,品小说的评点也罢,其 共同的特征是:具备相当的审美意义和主体意识,以主观感悟为主,通过简单明朗的 文字抒发个人的审美体会和阅读感悟。 一如诗话、词话,这类批评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论语、孟子关于 文学的一些只言片语的评论,后受魏晋时期的诗品以及唐代笔记小说的影响,至 北宋时期,欧阳修六一诗话的出现标志这一批评形式的正式诞生。六一诗话 是欧阳修“居士退居汝阴,而集以资闲谈也,即漫谈之余记录下的一些谈及诗的 条目或说本事,或谈诗意,或论语言。正因为它形式灵活,表述自由,从而迅速 得到后来人的效仿,并由此出现大量诗话、词话、曲话等。 评点也是如此,它可以溯源到阐释学和读书法。评点最初是应用在对诗文的赏鉴 中,后来找到了更适合它自身特点的文本载体戏剧、小说,并在明清时期达到鼎 盛 3 、关于评点及其当代应用的研究现状、水平 关于评点的相关专著主要包括有:林岗明清之际小说评点学之研究( 北京: o 清 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 9 8 1 版,第2 6 4 页。 2 硕士学位论文引言 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9 ) ,孙琴安中国评点文学史(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 9 9 9 ) ,谭帆的中国小说评点研究(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1 ) 、古代小 说评点简论(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 0 0 5 ) ,黄霖、韩同文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 ( 修订本上下) (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 9 8 2 ) ,黄霖、万君宝著的古代小说评 点漫话(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 0 0 1 ) 等等。他们在论述中都强调了这类批评方 式所拥有的一些特征,如紧扣文本、主观体验、意义重构、重视读者、具有相当的审 美性等等。叶朗的中国小说美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8 2 ) 则通过对中国 传统小说评点的论述来阐释中国小说美学的意义所在。关于评点的当代应用主要体现 在国内的一些论文中,如高小康在重新审视小说评点的审美阅读意义中提到评点 利于读者的文本接受( 学术研究2 0 0 5 年第1 0 期) :古岩在新世纪的文学批评是 怎样的批评一当下文学批评的困惑与走向提出,在西方话语淹没中国文坛的时候, 开掘传统文论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当代文坛,2 0 0 0 年0 2 期) ;聂震宁再倡中 国传统评点方法中提到再倡评点于作品于评者于读者于批评界都是一件极有意义的 事情( 文学自由谈,1 9 9 6 年0 1 期) ;陈慧娟在文学批评的读者立场评金圣 叹评点( 水浒传 中提到金圣叹在评点水浒时候始终把“读者与作品感应关系, 把读者的需要与理解作为批评的中心 ( 江淮论坛,1 9 9 7 年第6 期) ;石麟在 便紧接宋江吃惊句,盖深表李逵旁若无人,不晓阿谀,不可以威劫,不可以名服,不 可以利动,不可以智取宋江吃一惊,真吃一惊也。 此是由相貌着眼于性格。 后李逵问戴宗“这黑汉子是谁,之后金评:“汉子黑,则呼之为黑汉子耳,岂以 其衣冠济楚也而阿谀之。写李逵如画。 此是由语言着眼于性格。 当李逵知道眼前的“黑汉子确实是宋江时,“拍手叫到、“扑翻身躯便拜一,之 后金评:“扑翻身躯字,写他拜得死心搭地。便字,写他拜的更无商量。 此又是由动作着眼于性格。 李逵如此,他人亦然,大都是要落脚到人物的个性匕“写一百八个人性格, 真是一百八样。一 1 1 1 2 对写作技巧的评点总结小说技法 金圣叹认为水浒是。章有章法,句有句法,字有字法。一 因而他的评点中 还有一定数量是关于章法结构、锤炼字句、写作手法等等,这也是金评中比较具备理 论色彩的一部分。 在评点中对小说进行技法总结是金圣叹的首创,并为此后的评点者所继承、发扬。 脂砚斋在评点红楼梦的时候,对其写作技法总结多达数十条,其中部分技法就是 效仿金圣叹。 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提到的- “文法一共有十五种。譬如“夹叙法: 谓急切里两个人一齐说话,须不是一个说完了,又一个说,必要一笔夹写出来 如瓦官寺崔道成说“师兄息怒,听小僧说”,鲁智深说“你说你说”等是也。 又如“背面铺粉法一: 如要衬宋江奸诈,不觉写作李逵真率;要衬石秀尖利,不觉写作杨雄糊涂是也。 o 他也对水浒中的遣词造句评点,言明其精妙之处。如写二十五回中武松回家 得知兄长猝死,找到抬棺的何九叔,何九让他“且请拜茶,武松答道“不必,免赐 , 后有金评云:“下二字即为上二字,叠写两句,活画出心忙口杂 。 1 1 1 3 借题发挥的评点扩充批评功能 除了针对具体的内容作出的相关评点,有些则是金圣叹借水浒中其人其事发 。陈曦钟等辑校: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8 7 版,第6 9 6 页 o 陈曦钟等辑校: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8 7 版,第6 9 6 页。 国陈曦钟等辑校: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8 7 版,第6 9 7 页 回陈曦钟等辑校: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8 7 版,第1 7 页 o 陈曦钟等辑校: ,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8 7 版,第2 0 页。 o 陈曦钟等辑校: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8 7 版,第2 0 、2 l 页 陈曦钟等辑校:水浒传会评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8 7 版,第4 9 5 页 7 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金评水浒与脂评红楼) 个人之感慨。这类评点大多出现在回前批中,是很体现评者创造性的一类。它往往是 依据文本表达评者的个人见解,或触动情绪,或讽古骂今,或插科打诨,有着很强的 主观性。 如第十四回中,阮小七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一。金圣叹因此在回前批中写道: 阮氏之言曰:“人生一世,草生一秋”嗟乎! 意尽乎言矣夫人生世间,以七十 年为大凡,亦可谓至暂也。乃此七十年也者,又夜居其半j 日仅居其半焉。 抑又不 宁惟是而已,在十五岁以前,蒙无所识知,则犹掷之也至于五十岁以后,耳目渐废, 腰髋不随,则亦不如掷之也中间仅仅三十五年,而风雨占之,疾病占之,忧虑占之, 饥寒又占之,然则如阮氏所谓论秤秤金银,成套穿衣服,大碗吃酒,大块吃肉者,亦 有几日乎耶! 而又况乎有终其身曾不得一日也者! 故作者特于三阮名娃,深致叹焉: 日“立地太岁”,曰“活阎罗竹,中间则曰“短命二郎”嗟乎! 生死迅疾,人命无常, 富贵难求,从吾所好,则不著书,其又何以为活也。 文中阮小七的这句话,触动了金圣叹内心的感慨,并由此借题发挥,叹息人生苦 短。这非常明显的表露出金圣叹读文至此的心境,与文本产生的共鸣由彼心及吾 情。 1 1 2 金评的形式与表达方式 1 1 2 1 金圣叹对评点形式的改进 金圣叹对“评点 一个极重要的贡献就在于他对其体式上的完善。 首先,金圣叹增加了“读法 。这是金圣叹的一大创举,从而使得评点“有机会 纵览全书,作出综合、概括的结论一回,这使得评点者可以做出条理总结。其次是他 扩充了回批的篇幅。之前李贽等人的回批往往只是回末的寥寥数语,而金圣叹则是通 过回前批对这一回的情节内容和艺术特色做出比较详细的分析。最后,他将文中双行 夹批改为文字间的小字夹批,从而使得文中夹批的内容可随评者决定,不需受限于行 间空隙。 他的这种评点体式为后来评点者所继承,发展为一种文前有序、有读法,回前后 各有回评,文中有批的格式。 1 1 2 2 表达方式 就表达方式而言,金评多用回前长评、文中短评和单个字词等三种。如前所述, 金圣叹惯用长评,因此他除为水浒作的三个序以及读第五才子书法之外,前 七十回各有一整篇回评。除个别的只有百字左右( 如第七、二十四、三十八回) ,大 都洋洋洒洒,长者上千( 如第十二、六十一回) 。 国陈曦钟等辑校:水浒传会评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8 7 版,第2 7 0 页。 。刘欣中:金圣叹的小说理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1 9 8 6 年出版,第7 页 8 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金评水浒与脂评红楼 金圣叹常常于一段文字中,接连用数个相同的语气词,如“妙一,“妙妙 ,“怕一 等等。这往往是作者写到极精彩处,评者一句一感慨,情绪随着下笔处跃然纸上。这 是评者在评点过程中与作品交流共鸣、融为一体的表现,体现了评者激情。 1 1 2 3 修辞的运用 此外,在评点中金圣叹擅长使用各种各样的比较有人物间的比较,有情节间 的比较,也有拿水浒和其他小说作比。其中最多的是拿人物作比,以此彰显其鲜明的 个性特征。 譬如他在读第五才子书法提到: 水浒传只是写人粗卤处,便有许多写法。如鲁达粗卤是性急,史进粗卤是少 年任气,李逵粗卤是蛮,武松粗卤是豪杰不受羁鞠,阮小七粗卤是悲愤无说处,焦挺 粗卤是气质不好o 同是“粗卤 ,却粗卤得各有千秋李逵不同于鲁达,武松不同于史进,无外 乎是其共性之余也有个性。 又如第五十七回中,史进被关进牢中,鲁达急着要去救人,武松却认为要从长计 议,此后有金评云:“写鲁达不顾事之不济,写武松必求事之必济,活提出两个人。一 尽管后世之人对金圣叹的评点褒贬不一,认为他对水浒的删改和批评有一定 缺陷,但不能否认,金圣叹对中国小说的批评方式和批评理论有着极大的贡献。他丰 富了评点的内涵,完善了评点的形式,也改进了评点的方法,特别是他在评点中融入 了强烈的个性话语和创造性精神。金圣叹的评点让此后的评点家们有法可依有章可 循,后世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点,即是在金评的基础上再增加自己的特色。 1 2 脂评红楼知情人的评点 一部小说,成就了一门学问。红楼梦流传至今,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未解 的谜题牢牢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而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点,则因评点者有着“知 情人竹的身份,成为红学研究中极为珍贵的资料。 脂砚斋究竟是谁,红学界历来争论不休。 有说是曹雪芹的父亲或长辈,有说是 他的妻子或女性知己,有说是他的密友亲朋,有说就是曹雪芹本人,也有说“脂砚斋斗 不是单独的一个人,而是两个或者数个人在评点红楼梦时共用的名称。但无论哪 种说法,可以肯定的是,脂砚斋深知红楼梦的创作过程,他的见解甚至能够影响 。陈曦钟等辑校: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8 7 版,第1 8 页 。陈曦钟等辑校: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8 7 版,第1 0 6 6 页。 。可详见徐军华( 2 0 世纪脂砚斋研究综述,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 0 0 3 年第4 期,第2 2 卷( 总8 6 期) 对脂砚斋 的身份各种观点有着较为详细的综合论述 9 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金评水浒与脂评红楼 到作品的增删修改,“一芹一脂并称,可见其与作品的渊源之深。 1 2 1 脂评的主要内容 1 2 1 1 人物与情节的评点对小说的人物塑造有辅助之功 脂砚斋的评点同样以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为主。这部分评点是整个红楼梦的 脂评里评批最多,分量最重,也是价值最高的部分。他继承了金圣叹重视人物性格塑 造的部分,同时善于在评点中强调小说应当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独创性。 譬如第六回中,刘姥姥初进荣府问王家借款,到凤姐面前只是嫌板儿不会说,而 “凤姐早已明白了,听他不会说话,因笑止道 ,此后有评: 又一笑凡六。自刘姥姥来,凡笑五次,写得阿凤乖滑伶俐,合眼如立在前若 会说话之人便听他说了,阿凤厉害处正在此圆 脂砚斋抓住了凤姐“早已明白一“因笑止道一这个细节,点出她“乖滑伶俐,合 眼如立在前”。虽然仅是个小细节,却映射出凤姐性格中极为突出的一部分:她的聪 明善解人意,她的世故圆滑变通,以及她处理事情的手段“阿风厉害处正在此 。 又如他对人物语言的评点:第二十一回中,湘云为宝玉梳头,发觉装饰的珍珠中 有一颗不是旧有的,宝玉说丢了,湘云却说:“必定是外头去掉下来,不防被人拣了 去,倒便宜他。一 此处夹批云:。妙谈。倒便宜他四字,是大家千金口吻。近日多用可惜了的 四字。今失一珠不闻此四字,妙极,是极! 。 脂砚斋在这里就指出“倒便宜他一是侯门千金的姿态,符合湘云的身份也符合她 直爽的性格。后面又拿“近日多用 作对比,更说明了作者此笔的精妙。 1 2 1 2 提示后文以及作者相关的评点对读者的理解有提示之功 脂评既然是“知情人的评点一,其比较独特的地方就在于,它不仅体现了评点者 对作品的解读,更借助评点提示了红楼梦八十回之后原有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 例如第十九回中,宝玉径自外出至袭人家中,袭人小心招待,看到齐齐整整的一 桌子果品,觉得“总无可吃之物 。此后有评日: 补明宝玉自幼何等娇贵。以此一句,留与下部后数十回“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 毡”等处对看,可为后生过分之人戒。叹! 。 这段脂评显示了八十回之后宝玉在家族破落之后的潦倒处境。 第二十六回写到冯紫英时又有一段总评,涉及到“若兰刀、“射圃: o 出于红楼梦第一回“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此处眉批,。今而后,惟愿 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 原作本) ! 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 甲午八月泪笔。”可见于脂砚斋全评 石头记,第五页。 国 清 曾雪芹著脂砚斋评点:脂砚斋全评石头记) ,霍国玲、紫军校勘,东方出版社2 0 0 6 年版,第9 3 页。 o 清 曹雪芹著脂砚斋评点:脂砚斋全评石头记 ,霍国玲、紫军校勘,东方出版社2 0 0 6 年版,第2 6 7 页 o 清 曹雪芹著脂砚斋评点:脂砚斋全评石头记) ,霍国玲、紫军校勘,东方出版社2 0 0 6 年版。第2 4 1 页 1 0 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金评水浒与脂评红楼 惜卫若兰射圃文字迷失无稿叹叹。 第三十一回中,湘云无意拣到宝玉遗落的一个麒麟挂件,此后有评为: 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 在千里之外o 很多学者据此推断史湘云许婚者应该就是卫若兰。 还有些评点是透露作者的创作、修改过程以及作者生平。如第十三回回末诗篇之 后有眉批: 此回只十页。因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却四五页也。 回末总评中也提到: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 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 根据这些脂评,许多学者认为秦可卿的死因并不是简单的重病,加上文中残留的 一些蛛丝马迹她突然的生病和迅速恶化、焦大酒后的“胡言乱语 、秦氏死后贾 珍为儿媳风光大葬和异常的伤心,以及她婢女的自尽等等,推断出秦可卿与她的公公 有奸情,她最终的死亡也与此相关。 1 2 1 3 对写作技法的评点对小说的创作理论有总结之功 在脂砚斋看来,红楼梦是“集小说之大成一 ,是。千古未有之奇文一 ,因 而除人物情节之外,脂评中也有很多涉及红楼梦的章法结构、遣词炼字、写作手 法等。 从写作技法看,他认为红楼梦是“万法具备,毫无脱漏打。在小说第一回 的评点中就提到 金圣叹倡导一种“读者精神 “吾特悲读者之精神不生,将作者之意思尽没, 不知心苦,实负良工。一这被后世的评点家们继承,他们认为评点的目的之一就是让 读者了解作品,这从评点的阐释意义上就可以看出。 1 3 4 1 评点者教读者如何去读 许多正文前面的“读法 ,即是一个比较集中的论述。其余也有许多散布在文本 之中,方便读者更好地把握作者的用意。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中,宝玉自比张生,将黛玉比作莺莺,此后有评: 看官说宝玉忘情有之,若认作有心取笑,则看不得石头记。 1 3 4 2 评点者与读者分享阅读感受 水浒传第二十四回中,潘金莲备好砒霜预备在药中下毒,“看看天色黑了, 那妇人在房里点上碗灯一此处金评:“妙笔。读之觉纸上有阴风射人。一 红楼梦第十三回中,秦可卿临终托梦凤姐说到“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 各自f - j ,脂砚斋云:“此句令批书人哭死! 1 - 3 4 3 充分调动读者的联想和期待心理 红楼梦第八回中,莺儿说宝钗金锁上面的话与宝玉玉上面的话“是一对儿 , 此后有评:虮恨颦儿不早来听此数语,若使彼闻之,不知又有何等妙论趣语,以阅我 心臆? 1 3 4 4 与读者的直接对话 金评里多见“读者 ,脂评里多见“看官 ,评点者将自己置身于普通读者中的一 个,是评点,更似闲聊。 如红楼梦第二十一回中,平儿为贾琏瞒了头发事件,贾琏见平儿举止可爱, 喜得“身痒难挠”,此时脂云: 不但贾兄痒痒,即批书人此刻几乎落笔试问看官:此际若何光景? 回 此外,金圣叹评西厢记时有说:“圣叹批西厢记是圣叹文字,不是西 厢记文字。 这里就体现了一种“艺术再创造”的含义。他对水浒的评点、改 编,甚至于“腰斩水浒 而留下来金本,则是融入了个人审美的艺术再创造。这对后 世小说的“续书 现象颇有影响。 当然,说评点有诸多优势,并不意味着它没有缺陷。世上并无一种尽善尽美的批 评方式。譬如说它的基本形式,这既是它的优势同时也是它的弱势:缺乏完整的参照 。陈曦钟等辑校: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8 7 版,第3 9 页。 雪【清】菖雪芹著脂砚斋评点:脂砚斋全评石头记,霍国玲、紫军校勘,东方出版社2 0 0 6 年版,第2 9 9 页。 谚陈曦钟等辑校: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8 7 版,第4 7 9 页。 回【清】曹雩芹著脂砚斋评点:脂砚斋全评石头记,霍国玲、紫军校勘,东方出版社2 0 0 6 年版,第1 6 4 页。 。【清】曹雪芹著脂砚斋评点:脂砚斋全评石头记,霍国玲、紫军校勘,东方 j 1 版社2 0 0 6 年版,第1 1 4 页。 【清】曹雪芹著脂砚斋评点:脂砚斋全评石头记) ,霍国玲、紫军校勘,东方出版社2 0 0 6 年版,第2 7 6 页。 固【清】金圣叹:金圣叹文集 ,巴蜀书社2 0 0 3 年版,第3 8 4 页 1 6 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金评水浒与脂评红楼 和严密的理论体系。也因为它强调主观感悟因而也难免偏颇和狭隘,更有一些评点过 于故弄玄虚、夸大感觉,这也是不可回避的。 中国古代文学一个很重要的特色就是重写意。它以审美和感悟作为核心,向往“大 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境界,以求心灵与情境的契合,强调一种言有穷而意无尽的韵 味。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国的文学是一种感性的文学,因而评点也自然是一种感性 的批评。评点对作品既有高屋建瓴式的总评和概括,又有对作品中的具体字句做出的 短评,以主观经验感受贯穿始终一于鉴赏中表达思想,于品评中体现标准,于剖析 中阐释意义。它沟通作者、作品、评者和读者,实现一种心理共鸣和情感交流。透过 他们的评点,仍可以归纳出中国小说美学的重要特点,而这恰恰是当代文学批评中缺 失的部分。 尽管评点在明清时期曾盛极一时,是中国小说的主要批评模式,但随着近代知识 分子对西方文明的向往,作为“旧文化 的一种,它也未曾逃开被遗弃的命运。直到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评点断层的数十年后,它才又以低调的姿态,悄然登场。 1 7 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古调今弹沈评三国 第二章古调今弹沈评三国 2 1 评点的现当代命运 2 1 1 世纪初的隐没 上世纪初期,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民族危机和生存压力,西方的现代文明和发达的 科技让中国的知识分子渴望不已。内忧外患的残酷现实使得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提出 质疑,进而开始了全面地反思和批判。 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首先就体现在思维方式上。近代知识分子认为, 西方的现代科技是建立在经典物理学严谨的论证和理性的分析之上,而中国传统的思 维方式则是重体悟、重审美、重直觉的。这样的反差,使他们认为找到了中国民族、 科技落后的根本原因。因此,整个学术界开始了积极的现代转型,期待一种世界话语。 文学批评则体现在,西方哲学、美学思想和批评方法的大量涌入,迎合了这种时代变 革的要求,加速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的转变。 评点作为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中的一种,同样遭遇了这次冲击。在当时的知识分子 看来,它并不适合现当代文学批评的需要。一方面是它的形式:西方文学批评往往单 独著书或成文,而评点则是紧紧依附在文本中,有严谨体系的论文和零散的感悟式文 字有着巨大的反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五单元 第五章 病毒 说课稿
-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多样的交通和通信 13 万里一线牵说课稿 新人教版
- 甘肃省武威第十七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人教版说课稿: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 2025年肾移植护理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临床导管护理题库及答案
- Chapter4 In the old days说课稿小学英语朗文英语世界四年级上册-朗文英语世界
- (正式版)DB65∕T 4301-2020 《新疆林果资源调查技术规程》
- 2024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5.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说课稿(新版)粤教沪版
- 2025版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初级)》考试题库及答案
-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
- 2025贵州盐业(集团)遵义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知识考试试题库有含答案
- EMS供应商对比方案报告
- 2025年上海科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 试点先行人工智能+智能客服系统可行性分析
- 兵团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基建投资拉动下工程机械需求预测与市场分析
-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说课课件
- 管理会计(1)-课件
- Q-SY 08365-2021 气瓶使用安全管理规范
- GB/T 29163-2012煤矸石利用技术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