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李田甜:论舒伯特a 小调钢琴奏鸣曲( d 7 8 4 ) 的创作特征与艺术处理 中文摘要 舒伯特是1 9 世纪初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钢琴作品中奏鸣曲不仅 数量最多,也最能代表其音乐风格。因此,对于研究早期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大 师舒伯特来说,他的钢琴奏鸣曲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本文以舒伯特奏鸣曲创作中期的第一首作品a 小调钢琴奏鸣曲( d 7 8 4 ) 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音乐分析学的方法,并结合自己的演奏心得,分两章从“音 乐分析”、“音乐风格”、“演奏探析”几个角度对此作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第一章运用音乐分析的方法对作品的曲式结构、调性、主题进行了描述性分析; 第二章从音乐风格入手,对此作品三个乐章在音乐形象的诠释及风格把握等方面 进行阐述。 这部作品的三个乐章风格迥异,又不失统一。形式与情感上的平衡、乐思展 开、钢琴技巧等方面的特点都显现出舒伯特日趋成熟的个人风格。通过本文的研 究,笔者总结归纳出关于a 小调钢琴奏鸣曲( d 7 8 4 ) 在音乐风格和演奏处理等 方面的特点,并期以此对舒伯特钢琴奏鸣曲演奏风格的把握提供一定价值的参 考。 关键词:舒伯特a 小调钢琴奏鸣曲音乐分析演奏风格 2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李田甜:论舒伯特a 小调钢琴奏鸣曲( d 7 8 4 ) 的创作特征与艺术处理 a b s t r a c t s c h u b e r tf r a n zi sa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o fr o m a n t i c i s mm u s i ci nt h ee a r l y1 9 t h c e n t u r y t h el a r g e s tn u m b e ro fh i sw o r k sa r es o n a t a s ,w h i c ha l s ob e s tr e p r e s e n th i s m u s i cs t y l e t h e r e f o r e ,h i sp i a n os o n a t a sa r eo fi r r e p l a c e a b l ev a l u es t u d y i n go ng r e a t m u s i c i a ns c h u b e r ti ne a r l yr o m a n t i cp e r i o d t h et h e s i sc h o o s e s ”p i a n os o n a t ai nam i n o r ”( d 7 8 4 ) b ear e s e a r c ho b j e c t ,w h i c h i st h ef i r s tw o r ki nt h em i d t e r mo fs c h u b e r ts o n a t ac o m p o s i t i o n b yu s i n gt h em e t h o d o fm u s i ca n a l y s i sa n d p e r s o n a lp e r f o r m a n c es k i l l s ,t h e t h e s i sc a r r i e so u ta c o m p a r a t i v e l yd e t a i l e ds t u d yo nt h es o n a t af r o m ”m u s i ca n a l y s i s ”,“m u s i cs t y l e a n d p e r f o r m a n c ea n a l y s i s ”i nt w op a r t s i nt h ef i r s tp a r t ,t h ef o r ms t r u c t u r e ,t o n a l i t ya n d t h e m eo ft h es o n a t aa r ea n a l y z e dd e s c r i p t i v e l yb yu s i n gt h em e t h o do fm u s i ca n a l y s i s i nt h es e c o n dp a r t ,t h e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o fm u s i ci m a g ea n dt h es t y l eh o l d i n go ft h et h r e e m o v e m e n t sa r ee l a b o r a t e db a s e do nt h em u s i cs t y l e t h et h r e em o v e m e n t so ft h i sw o r ka r ed i f f e r e n tb u tu n i f i e di ns t y l e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b a l a n c eo ff o r ma n de m o t i o n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i d e aa n dt h e p i a n op e r f o r m a n c et e c h n i q u e ss h o wt h ee v e r - g r o w i n gm a t u r i t yo fs c h u b e r tp e r s o n a l s t y l e t h r o u g hs t u d y i n go n ”p i a n os o n a t ai nam i n o r ”( d 7 8 4 ) ,t h ea u t h o rs u m m a r i z e s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m u s i cs t y l ea n dp e r f o r m a n c eh a n d l i n go ft h es o n a t a ,a n d e x p e c t s i tt o p r o v i d ec e r t a i nv a l u eo fp e r f o r m a n c er e f e r e n c e o n h o l d i n g t h e p e r f o r m a n c es t y l eo fs c h u b e r tp i a n os o n a t a s k e y w o r d s :s c h u b e r t ”p i a n os o n a t ai nam i n o r ” m u s i ca n a l y s i s p e r f o r m a n c es t y l e 3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李田甜:论舒伯特a 小调钢琴奏鸣曲( d 7 8 4 ) 的创作特征与艺术处理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论舒伯特( a 小调钢琴奏鸣曲) ( d 7 蚴 的创作特征与艺术处理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本人严格遵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规范( 试行) ,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 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武汉音乐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 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 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论文作者签名夕分圃讨日期: 2 。吵年 导师签名闺矜日期:) p 哆年 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文作者完全了解武汉音乐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武汉音乐 学院有权保留向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院硕士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 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武汉音乐学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使用本授权书) 论文作者签名鸯。习相日期:升少年月少日 导师签掣圉彩日期:乏u 夕年够月少日 日 日 夕少 月 月 彩 夕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李田甜:论舒伯特 a 小调钢琴奏鸣曲( d 7 8 4 ) 的创作特征与艺术处理 引言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现状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 s c h u b e r t ,f r a n z1 7 9 7 - - 1 8 2 8 ) 是1 9 世纪初浪漫主义 音乐的代表人物,在其形式广泛的钢琴作品中,奏鸣曲无疑是最多的,形成了贯 穿其整个创作生涯的一条不问断的河流。不难看出,在舒伯特较为成熟和具有其 独特风格的作品中,钢琴奏鸣曲占有很大的分量。所以,对于研究早期浪漫主义 时期的音乐大师舒伯特来说,他的钢琴奏鸣曲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研究价值。加 之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作品多数是在其去世后才得以出版,所以,钢琴晃对舒 伯特钢琴奏鸣曲的关注直到2 0 世纪才开始。时至今日,除少量的舒伯特钢琴奏 鸣曲作品演奏频率较高和学术界研究较多外,仍有很多优秀的奏鸣曲作品还未能 够被多数人了解和重视。本人在调查中发现,有关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的文献并不 详尽,不多的资料有的一般只是从乐曲欣赏的常识入手,如台湾音乐之友社编纂 的作曲家名曲解说珍藏版舒伯特中,就有舒伯特十二首钢琴奏鸣曲的解说; 另有部分资料大多是有关舒伯特奏鸣曲的概述,如:菲利普瑞德克利夫( p h i l i p r a d c l i f f e ) 所写的b b c 音乐导读系列丛书中的舒伯特钢琴奏鸣曲。即使较为 详细的研究,也仅限于近年来舒伯特钢琴奏鸣曲演奏频率较高的最后三首。而对 本文的研究对象d 7 8 4 而言,相关文献资料则少之又少。 二、本文选题的研究价值 舒伯特的音乐创作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涉及艺术歌曲、声乐套曲、室内乐、 重奏、钢琴奏鸣曲及交响曲等不同体裁。其中,钢琴奏鸣曲在他的整个创作中又 占有重要的地位。舒伯特一生共创作了2 2 首奏鸣曲( 其中有7 首不完整) ,这些 作品贯穿了他短暂的艺术生命,因此又可能成为我们观察他音乐风格建立和改变 的参照,这对舒伯特音乐风格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学术界通常将其钢琴奏鸣曲的创作划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 8 1 5 1 8 1 9 年,共7 首。分别是:e 大调( d 1 5 7 ) 、 c 大调( d 2 7 9 ) 、降a 大调( d 5 5 7 ) 、e 小调( d 5 5 6 ) 、b 大调( d 5 7 5 或o p 1 4 7 ) 、 4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李田甜:论舒伯特 a 小调钢琴奏鸣曲( d 7 8 4 ) 的创作特征与艺术处理 a 小调( d 5 3 7 或o p 1 6 4 ) 、b e 大调( d 5 6 8 或o p 1 2 2 ) 。虽然这一时期的钢琴 奏鸣曲中不乏优秀的作品和篇章,但就整体而言,这一时期堪称学习、摸索和实 践的过程,是舒伯特钢琴奏鸣曲写作逐渐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 第二阶段为1 8 2 3 年一1 8 2 6 年间,作曲家对这类作品的把握步入成熟时期。 在此阶段舒伯特创作了五首钢琴奏鸣曲,分别是a 小调( d 7 8 4 或o r , 1 4 3 ) 、a 小调( d 8 4 5 或o p 4 2 ) 、a 大调( d 6 6 4 或o p 1 2 0 ) 、d 大调( d 8 5 0 或o p 5 3 ) 、 g 大调( d 8 9 4 或o r , 7 8 ) 。 第三阶段包含最后三首钢琴奏鸣曲,即c 小调( d 9 5 8 ) 、a 大调( d 9 5 9 ) 、 b b 大调( d 9 6 0 ) 。这三首作品既为他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生涯画上完美句号,也 成为他短暂生命之终点的坐标。三首作品均篇幅巨大,是舒伯特奏鸣曲体裁的巅 峰之作,不仅上演的频率较高,也得到较多的重视和研究。 本文研究涉及的作品a 小调钢琴奏鸣曲( d 7 8 4 ) 产生于舒伯特钢琴奏鸣 曲的创作中期,创作于1 8 2 3 年2 月,距离前一首奏鸣曲创作达四年之久。值得 一提的是,从1 8 2 2 年下半年舒伯特的身体状况已经变得很糟,忧郁、流浪、伤 感的情绪在他的音乐中随处可见,c 大调流浪者幻想曲 即是在d 7 8 4 创作 前不久的1 8 2 2 年1 1 月创作的,这种形式被后来的舒曼、肖邦、李斯特等浪漫主 义作曲家所延续,并成为了整个浪漫主义时期的一种主流情绪。“它被认为是舒 伯特钢琴作品中的杰作,是舒伯特钢琴风格走向成熟的重要转折点”,也对其 后的音乐创作有着重大的影响。 由此可见,在舒伯特钢琴奏鸣曲创作的第二阶段,创作风格有所改变,钢琴 奏鸣曲的写作技巧也已日渐成熟并显示出独特的个人风格。而在这个阶段中,a 小调钢琴奏鸣曲( d 7 8 4 ) 又因其创作时间( 与前一阶段的最后一首相隔四年之 久) 和地位( 第二阶段中的第一首) 而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 5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李田甜:论舒伯特 a 小调钢琴奏鸣曲( d 7 8 4 ) 的创作特征与艺术处理 第一章舒伯特a 小调钢琴奏鸣曲( d 7 8 4 ) 的描述性分析 a 小调钢琴奏鸣曲包含三个乐章,具有古典奏鸣曲的一般特点。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是一首简洁、有力且带有焦虑情绪的适中的快板。这个 乐章富有舒伯特式的忧郁气质,又不失德奥音乐的交响性传统,是整个作品中最 优秀的乐章。我们可以从这个乐章里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失望的痛苦、 对希望的虔诚,骨子里刚毅,这似乎与贝多芬的某些特点相似,又展现出了舒伯 特独有的音乐风格。 慢速的第二乐章具有典型的抒情性,是渲染着细致色彩气氛的行板,一个很 有特色的不祥动机总在美好的旋律之后出现,是作者内心理想与现实的一个无形 对抗。 第三乐章使用回旋性结构,是以急促的三连音为主要音型活跃的快板,这个 乐章要求均匀精致的触键和快速的跑动,可以说是一个炫耀手指技术的乐章,舒 伯特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他的奏鸣曲通常没有大的跨度,这个乐章同样是以短 小快速的螺旋音型制造出同第一乐章相呼应的紧张、急促和焦虑的情绪。 表1 调性曲式结构速度主要性格 m v 1a 小调 奏鸣曲式 a l l e g r og i u s t o 忧郁、刚毅 m r v 2f 大调三部曲式a n d a n t c 美好的理想与不祥的阴影 m v 3a 小调 回旋性的奏呜曲式 a l l e g r ov i v a c e 焦虑不安和抒情的歌唱 第一节关于第一乐章 - 第一乐章使用奏鸣曲式的曲式结构,a l l e g r og i u s t o ,调性布局为a a 。其曲 式结构图如下。 6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李田甜:论舒伯特a 小调钢琴奏鸣曲( d 7 8 4 ) 的创作特征与艺术处理 表2 e x p d g r e p m tl bs t 引入中心( i 一一)m t s tc 1 t l4 76 1l 舛1 1 01 2 21 3 81 6 62 1 92 6 0 aefaa 一、呈示部 1 呈示部长1 0 3 小节,1 2 小节四个音符的主题动机( 见例1 ) 贯穿了整个乐章。 例1 主部主题( 1 2 5 小节) 是四个乐句组成的乐段,2 6 4 6 小节对主部主题做了 动力性的反复。1 1 0 小节是一个并行的两个乐句,终止在主调a 小调上:1 1 2 5 小节是与前一个乐段略带对比性质的两个乐句,后一个乐句也是以并行的形式出 现,但从2 1 2 5 小节就一直在属音上徘徊,目的就是为了再次引出主部主题。2 6 小节主部主题开始反复,连续的附点跳奏下行的乐句及八度的旋律使反复成为了 动力性的,这也使音乐从一开始忧郁徘徊变得坚定。4 7 6 0 小节是一个承上启下 的连接部,4 7 5 0 小节采用了主部主题结束的材料补充进入,5 1 小节突然的强力 度以十六分音符的八度震音打破了音乐的安静,最后减弱在副调的属音上。 6 1 1 0 3 小节为副部主题( 见例2 ) ,e 大调,主副部的关系并非传统奏鸣曲 式的对比而是派生关系( 见例2 中注释) 。节奏与织体发生了变化,一直用断连 奏反复四个四分音符与两个二分音符的交替。 例2 副部主题的核心旋律 厂1 u _ - h 客客 李君 再曩”4 1 p l l - # 亨亨”亨亨 善 君 uh 毒亨7 亨亨 , ;、 y f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李田甜:论舒伯特a 小调钢琴奏呜曲( d 7 8 4 ) 的创作特征与艺术处理 副部的结束句( 9 8 1 0 2 小节) 中声部同样隐藏着主部主题最开始的动机。呈 示部省略了结束部,代之以一小节的休止,从而使呈示部和展开部的连接自然而 流畅,这样的处理在浪漫主义时期十分常见。 二、展开部 展开部( 1 0 4 1 6 5 小节) 主要展开呈示部中主题材料,首先用主部主题动机 引入,低音的震音音型增加了音乐的紧张感( 见例3 ) 。 例3 移0 - i # 吾 ; 刀 一8 马号芦芦高p 舅穹高弓号 _ | ,- 一_ - - ! ! o t 蔓 i i - i i 1 f l l 一 l i 一斗,+ _ k - - - 一;j 1 1 0 1 1 3 小节,和弦与八度以扩的强力度的连奏进入了展开部的中心i ( 见 例4 ) ,音乐充满了动力性和斗争性。紧跟着1 1 4 小节在反复前三个小节的旋律 的同时,低声部连续的附点节奏动机的音阶下行加上八度加厚的织体以及断奏所 带来的果敢效果增加了音乐的动力感。 例4 展开中心1 i ( 1 2 2 1 3 7 小节) 达到了乐章的高潮,和声织体再次加厚( 见例 5 ) ,f 大调主和弦附点节奏连续做强力度的分解下行,到这里音乐进行到整个乐 章戏剧性的顶点。1 2 4 、1 2 5 小节低声部八度反方向上行,1 3 3 1 3 7 小节反向加 厚和声,渐强的力度再次制造出紧张的音乐气氛。 8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李田甜:论舒伯特a 小调钢琴奏鸣曲( d 7 8 4 ) 的创作特征与艺术处理 例5 展开中心i i i ( 1 3 8 1 6 4 小节) 音乐性格发生突变,力度突然间转到p ,丰满 的和声与厚重的音响戛然而止,代之以宁静的单旋律与连续下行的长音和弦伴 奏。虽然旋律中附点的节奏特点仍然保留,但由于和声、织体和力度的转变而使 音乐性格变得深沉而内敛。这种情绪一直延续到展开部的结束( 见例6 ) 。 例6 i rf严严一严严严 l 客 d 一g r e s g 。 n 一 一 b hk 冀- 3 2谣应 三、再现部 再现部( 1 6 6 至乐章结束) 保持了与呈示部相当的结构。1 6 6 1 9 1 小节几乎 是主部主题的完全再现,不同的是后两个乐句歌唱性的旋律换到了低声部,且反 复时为八度进行,这样增加了旋律声音的厚度也更强调了主题;1 9 1 2 1 8 小节为 主部主题的第二次出现,与呈示部不同的是,附点节奏的乐句是上行进行; 2 1 9 2 6 0 小节是副部主题在a 大调上的换调再现,并在呈示部的基础上作了节奏 变形,把以前平稳的四分音符改为了较为激动的四分音符三连音音型国。2 5 4 2 5 9 小节副部主题结束的时候仍然按照惯例在中声部隐藏着主部主题的动机。与呈示 部不同的是,呈示部中的连接部的材料到这里却用在了结束部,且最后加了一个 轻而绵长的结尾,速度、力度和情绪的转变为细腻的第二乐章的进入做好了铺垫。 9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李田甜:论舒伯特 a 小调钢琴奏鸣曲( d 7 8 4 ) 的创作特征与艺术处理 第二节关于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是渲染着细致色彩气氛的行板,f 大调,其结构为“使用对比中部, 动力再现的三部曲式”,其结构图示如下( 见表3 ) : 表3 a+r e +b+a?+c o d a 广 广1 a ( a + a - ) + a ( a ”+ a ”)舣a + a ) + a ( a t + a ”i ) 191 92 13 13 9 4 9 fcfb dccff 以下是将两个富有对比性质的呈示部和中部以表格的方式做以分析比较。 表4 ab 结构类型并行关系的两句式乐段1 0 小节的乐句 织体歌唱性的旋律线柱式和弦 力度 p p o p m f 尼 c r e s c 调性f 大调 b d 大调 主要音型附点四分音符三连音 旋法分解和旋琶音上下行同音反复 走向乐句多呈波浪性舒缓前行从低音区不断上行到高音区 节奏顺分逆分 音乐形象歌唱性舞蹈性 性格 美好地抒情地 激动不安地 呈示部是一个展开无再现的二段曲式,其呈示段为并行两句式乐段。展开段 以改变调式调性的手法对主题进行展开。呈示部的主要主题旋律具有典型的歌唱 性和明亮的调式色彩,但一个半音连续环绕的音型总是与主要主题如影随形,这 似乎反映了作者内心理想与现实的对抗( 见例7 ) 。 例7 1 0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李田甜:论舒伯特 a 小调钢琴奏鸣曲( d 7 8 4 ) 的创作特征与艺术处理 中间部具有插部性质,与呈示部形成对比关系( 见例8 ) 。这个主题带有较 为明显的舞蹈性特点。 例8 柱式和旋以三连音的音型从低音区不断上行,到了高音区右手和弦以丘的 力度同音反复并半音上行增强了音乐的动力,左手八度在低音区大幅度的跳奏, 使音乐变得紧张。 再现部( 3 1 4 8 小节) 是动力性的,开始调性为呈示部的属关系调c 大调, 后转回f 大调。这样的调性布局使这个乐章带有了一种类似于“倒装奏鸣曲式 的调性特点( 见下表) 。 表5 a+r e+b+a?+c o d a 广 广 入k k k 19 1 92 1 。3 1 3 94 9 ff b d c f 1 一j 1 _ i r e p 一 e x p ( 倒装奏鸣曲式) 这个有变化的再现是对a b 中材料的综合,歌唱的主题旋律在低声部,音色 甜美,比第一次出现更为含蓄,右手的三连音节奏是对比中部舞蹈性节奏型的延 续,但已经从刚才的焦躁、不安变得轻盈、柔和,恬静了( 见例9 ) 。 例9 , u 3 3 3 - 3 33333,33 j 兰 皇 l 修l 仁l #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李田甜:论舒伯特 a 小调钢琴奏鸣曲( d 7 8 4 ) 的创作特征与艺术处理 再现部没有同呈示部一样结束在简短的不详动机上,而是从4 9 小节将这个 不祥的动机略为展开形成一个较长的结束部,但高音区的装饰颤音给这个动机以 明亮和谐的色彩,然后仍以美好的歌唱性的主题作为最后的结束句。 第三节关于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 a l l e g r ov i v a c e ) ,a 小调,是使用双重呈示部的奏鸣 曲式,带有明显的回旋性。这是一个焦虑不安的情绪和浪漫的音调相互交织的乐 章,是对第一乐章情绪的延续和升华和呼应,其简要的结构图示如下: 表6 呈示部 展开部 再现部 m t s t ( r e ) m ! ts t ( c 1 t )m ts t ab ( 插部)ab ( 插部)c ( 插部)ab ( 插部)c o d a 1 5 1 8 0 1 3 11 8 2 1 9 92 2 72 6 0 afac# caaa 双重呈示的结构具有协奏的特点,这种模仿协奏的结构和写作思维使乐章大 型化成为一种可能,它起到平衡整个套曲的动力的作用,并加强了奏鸣曲式的回 旋感。 第二乐章的三连音节奏成为此乐章主部主题的主要音型( 见例1 0 ) ,但因为 速度的不同音乐的气氛已经完全发生了变化。 例1 0 二短一长的逆分节奏使音乐富有语言性,以三度音阶为单位螺旋上行的三连 音快速跑动赋予了音乐紧张、急促、焦虑的情绪。 1 2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李田甜:论舒伯特a 小调钢琴奏鸣曲( d 7 8 4 ) 的创作特征与艺术处理 主部主题以左手与右手交替跑动、彼此追逐的方式为中心构成,追逐的方式 有以下三种:1 、双手两个声部卡农式模仿进入,首尾重叠,相互交错。2 、左右 手三度同向音阶上行下行。3 、双手反向进行。 副部主题( 插部一) 是歌唱性的( 见例1 1 ) ,f 大调,采用了与主部主题相 反的顺分节奏,一长两短,旋律线条较为宽广。对于这个段落舒伯特采用了双重 并行的写法:a ( a + a ) + a ( a + a i ) 这同第二乐章主部主题的写法同出一辙,这种句 法具有歌曲体裁的写作特点。 侈i i1 1 0 吣 j ,。、lj 一,一瞄 叫1 _ _ _ _ l _ _ _ - ki “ 、i 一- 彦。 剖 “= 尸 p 一一 h舌- 多 胍一一一脚,一几莉一 广r - n 0 。阿 p 甲_ f 一一厅f o l j , 一再 t i 掉事0 - 一0 辱掣 抒情的旋律充满了浪漫主义的音调和色彩,是对主部主题焦虑和不安情绪的 舒缓,也是舒伯特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和渴望。但音乐进行中却显示着作者的疑虑 和徘徊,5 9 、6 0 小节两个音的小连线( 例1 1 第3 、4 小节) 仍延续了第一乐章 的叹息和忧郁的情绪基调。 随后主部主题在主调a 小调上再次出现,副部主题( 插部二) 则使用关系大 调c 大调,与插部一的副部主题的f 大调是属关系调,加上音区的提高,所以 觉得音色变得明亮,主部主题紧张的情绪再为缓和时情绪似乎变得比先前明朗 了,但紧跟其后的两组以三连音节奏快速反向进行的减七和弦的琶音,力度为历 瞬间打破了和谐,随后两组飘渺的三连音环绕进行的音阶引出了展开部,即第三 插部。 展开部很短小,撑c 小调,采用了主部主题的材料,仍用双手彼此追逐的方 式进行。再现部中主部主题a 小调加强了反向琶音进行的次数和力度,柱式和弦 的加厚和渐强将音乐推向高潮,副部主题( 插部四) 是同名大调a 大调。 尾声a 小调是悲壮和辉煌的,用强有力的八度最后一次将主部主题加以强 调,表现出急促、坚决的内心情感。 1 3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李田甜:论舒伯特( a 小调钢琴奏鸣曲( d 7 8 4 ) 的创作特征与艺术处理 第二章舒伯特 a 小调钢琴奏鸣曲的艺术处理 第一节“忧郁 与“刚毅力 第一乐章艺术处理关键词 第一乐章适度的快板,是整首奏鸣曲中最出色的,虽伤感,却不失刚毅。舒 伯特常常会在他的器乐作品中应用其声乐作品的写作手法。这让人联想到了声乐 套曲冬之旅,流浪汉在大地上四处漂泊,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是舒伯特 宿命思想的表露。 一、主部主题 “舒伯特是个一生漂泊而永无归途的音乐诗人,用舒伯特自己的话说我的 音乐是我的天才与苦难的产物一 。主部主题具有忧郁、彷徨和孤独的情绪特 点,音乐的旋律性很强。音乐一开始的四个音符组成的主题动机贯穿着这个乐章 的始终,使整个乐章都蒙上了忧伤的色彩( 见例1 2 ) 。 例1 2 调性模糊沉重而带有叹息感 广- 广1 、_ 、 7 i 这四个音是旋律性的,和声功能的弱化导致调性模糊,表现出彷徨、失落的 情绪。弹奏时手指应尽量的贴键,声音要安静的进入,干净而富有空间感,如同 感受到一个流浪的人无力前行,看不到前方道路的迷茫心情。 第9 、1 0 小节叹息般的两个音的小连线也是这个乐章里非常重要的材料( 见 例1 3 ) 。 1 4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李田甜:论舒伯特a 小调钢琴奏鸣曲( d ,7 8 们的创作特征与艺术处理 例1 3 叹息般地动机 这个动机在其后的音乐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特别在展开部得到了很大 的发展。这个动机像是脉搏的跳动,也如同表现跌跌撞撞的前行时拖沓而沉重的 步伐。弹奏时,和弦落下要有沉重感,力量传递到后一个音时放松的提起手腕。 第二个乐句左手一直用这样的步伐行走,这让音乐显得压抑,此时右手歌唱 的旋律安静的进入,旋律变化反复时力度的渐强表现出忧郁情绪的增长( 见例 1 4 ) 。仿佛是对生活的质疑。 例1 4 这个主题里的乐句都是由很多几个音的小连线组成,是对9 、1 0 小节叹息情 绪的延续和加深。连线之间短促的休止制造出压抑、窒息的效果,这也是此作品 很独特的写作手法。弹奏时要弹奏出沉重而又无力的感受,入键要深而缓,虽有 很多小连线但整个长乐句的气息要拉住。 2 2 小节,沉重的步伐转到了右手,而左手用属音上的小二度震音制造出神 秘、紧张的音响效果,力度从弱到强,让人感受到内心的矛盾在增长,这为主部 主题的二次上场的做好了铺垫。 2 6 小节主部主题再次出现,同样的主题但是舒伯特却赋予了不同的音乐形 象( 见例1 5 ) 。力度由即转为历语气不再无力和彷徨,而是表现出内心坚定和 骨子里的刚毅,不愿向生活和现实低头的叛逆。 1 5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李田甜:论舒伯特a 小调钢琴奏呜曲( d 7 8 4 ) 的创作特征与艺术处理 例1 5 2 8 小节附点节奏的跳音进行是舒伯特这首作品中很有代表性的节奏音型, 也是展开部主要音型附点节奏的先行出现,饱满的和声与充满弹性的节奏表现出 “刚毅 的音乐形象。弹奏附点节奏时要充满动力性并有一定的走向感,以表现 出对生活和现实的痛斥与不满。3 2 小节将这种音型整体移高纯四度,更表示着 这种语气的加强。3 6 小节歌唱的旋律线全部用八度演奏,压抑和痛苦的情绪在 这里转换为内心苦闷的宣泄,演奏时要注意八度的旋律仍然要保持严格的连奏, 语气要坚定,表现出沉重的心情。 5 1 6 0 小节是一个短小的连接部。八度的震音是一种新的材料( 见例1 6 ) , 弹奏时要双手整齐而有力量的,肩臂的放松是快速而又整齐的关键。5 3 、5 4 小 节八度的两个音的连线和其后短促的八分休止符表现出挣扎和突兀的感觉。 侈| l1 6 二、副部主题 浪漫主义风格的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大量长的连奏的旋律线条。直到1 8 世 纪,键盘音乐中在多数快板和舞蹈形式的作品中,仍然在使用半连奏( 非连奏) 。 “正如莫扎特先前所抱怨的,舒伯特也厌倦一些钢琴家可憎的敲击的演奏风 格,而他自己的演奏则被称为充满了灵魂与感受的、非常歌唱的。虽然舒 伯特遵照了旧时的标记惯例,在片断中间只用了一些小连线和跳音,但他在多数 他的音乐中都很细致于小连线的标记,它们并不总是表示在句子中间有空隙,而 通常只是简单的需要一个小的重音来勾勒旋律线条的形状 o 。 如上所述,此副部主题从始至终都是四个或两个二分音符一组的断连奏( 见 1 6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李田甜:论舒伯特a 小调钢琴奏鸣曲( d 7 8 4 ) 的创作特征与艺术处理 例1 7 ) ,节奏平稳,力度为p 尸。弹奏时应注意乐句的分句和长的气息,声音和 谐而宁静。 例1 7 i善 u # 寻亨亨 l 拿拿h j ” 李寻 、_ - 一 一, :一l : 毒、y i - ;l| 、:一。o 乡 l : :。l 夕- 二:。弋夕 副部主题是主部主题旋律的发展,在这里保持“忧郁的音乐形象。因为和 声织体多为柱式和弦且以外声部的变化较多,所以在弹奏和弦时手掌和手指的框 架要牢固有支撑感,要注意和弦的整齐,声音要有空间感并突出外声部小指演奏 的旋律线。虽然是用断奏的方法演奏,但是此副部主题仍然很富有歌唱性,要尽 力弹的连贯,讲究声音的细致。注意突出每一小组中重音的同时又不可破坏了长 乐句的整体线条。 舒伯特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的艺术歌曲包括了很多的赞歌和描述宗教 人物的歌曲。在这个副部主题里舒伯特借用了圣咏般的织体来表达自己对理想的 僮憬和内心的信仰,仿佛在神圣的心灵国度用宁静的赞歌来寻求希望。 三、展开部 呈示部以主部主题的动机结束,然后又以此动机来引入展开部( 见例1 8 ) , 这样的衔接自然而流畅,所以展开部要延续前面结束部的力度p p ,并从这个力 度上展开。主题动机下方的五度震音潜伏着动力,力度由弱逐渐增强,预示着危 机的爆发。 例1 8 贝多芬式的矛盾与斗争性在这里爆发了出来( 见例1 9 ) ,钢琴创作的乐队化 充分的现实出贝多芬音乐对他的影响。 1 7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李田甜:论舒伯特a 小调钢琴奏鸣曲( d 7 8 4 ) 的创作特征与艺术处理 例1 9 强力度的柱式和弦以两个音的小连线连续前行了四次,其间的休止符把音乐 的空气渲染的紧张、凝重起来,弹奏时要将这四次弹奏的力度层次逐渐递进。之 后反复这个材料的同时,左手以连续的附点节奏八度下行,动力性再次加强。这 里进入了乐章的高潮部分,附点跳奏的八度音阶下行要弹得饱满而复有弹性,为 了达到气势宏大的音响效果,要多采用手臂八度断奏,手腕的韧性配合手肘的前 后快速移动把肩臂的力量送到键底。踏板的使用建议以叹息音型为单位,还要保 证八度附点跳音的弹性和清晰度,同时制造出紧张、宏大的音响。 1 2 2 小节左右手的织体进行了转换,右手的八度和声下行要强有力的,有瞬 间爆发力量。随后左手沉重地低音八度反向上行,使得音乐充满了气势与辉煌, 仿佛是历经痛苦和磨难后对生活与现实奋力的抗争,压抑了很久的苦闷瞬间得以 倾泻。展开部进行到这里,“刚毅的形象被塑造的淋漓尽致。 1 2 5 小节渐渐安静下来,几小节的喘息后1 3 3 、1 3 4 小节双手同步加厚的和 声织体加上力度的渐强,音乐的紧张度也随之增强,弹奏时和声要结实、紧凑而 有顿挫感,如同激怒的人在叱骂命运,内心的向往与现实的残酷让自己欲罢不能。 音乐终于在这里安静了下来,斗争了很久疲惫不堪的心在这里得到了平静 ( 见例2 0 ) 。 例2 0 这个段落右手单旋律的线条仍保持附点的节奏在高音区不断的环绕,手臂放 松的把力量传递到指尖,要弹得清亮透明,如同发光的水珠。左手的和弦变化频 繁这使得色彩的变化也相当丰富,弹奏时要倾听和声功能的进行,和弦之间连接 1 8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李田甜:论舒伯特a 小调钢琴奏鸣曲( d 7 8 4 ) 的创作特征与艺术处理 要流畅,弹奏出和弦的色彩和空间感。 四、再现部 虽然再现部主题再次出现时几乎是完全再现,但此时音乐的情绪却发生了变 化,经历了生活和现实中的种种苦难和艰辛后,仍不放弃对理想的向往,主部主 题再次出现步伐仍显沉重,但是却表现得更加坚定以及与生活抗争下去的决心。 所以弹奏再现部的时候应该在呈示部忧郁、痛苦情绪的基调上用较为肯定的语气 来演奏,并且肯定的语气随着主题的反复出现逐层的加强。1 7 6 小节左手的低音 旋律如同大提琴般忧郁而低沉地歌唱,表现出内心的挣扎与苦闷( 见例2 1 ) 。 例2 1 呈示部歌唱的旋律再现时转到低声部 2 1 9 小节副部主题应用了三连音的固定音型,这使得副部主题的旋律更为细 致,断连奏的弹奏同呈示部一样要尽量连贯,用轻而细腻的和声表现出无奈和消 沉的低迷心情。结尾在高低两个音区反复交替弹奏两个全音符的小连线,用“叹 息”的音型重复着忧郁的情绪。音乐轻轻的摇荡,柔和的音色和乐句线条的延展 预示着第二个乐章行板的到来。 五、“主题 的变化与“音乐形象刀塑造的关系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乐章主要塑造了“忧郁 与“刚毅 两种 音乐形象。这两种音乐形象交替出现的结构区间以及反映出的主题变化与音乐形 象塑造的关系图示如下: 1 9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李田甜:论舒伯特a 小调钢琴奏鸣曲( d 7 8 4 ) 的创作特征与艺术处理 表7 曲式结构 细部布局音乐形象动机来源主要形象布局 e x em 1 1 2 5忧郁“主部主题”忧郁 2 昏3 3刚毅 “主部主题”动机引入 3 倘 忧郁到刚毅“叹息”动机 r e4 7 6 0 忧郁n i 习, j 毅“叹息”动机引入 s t6 1 1 0 3 忧郁“主部主题”变形的副部主题 d g 引入1 0 4 1 0 9 刚毅 “主部主题”动机引入刚毅 i1 1 0 - 1 2 1 刚毅“叹息”动机引入 i i 1 2 2 1 3 7 刚毅 i l i1 3 8 1 6 5忧郁 r e 只m t1 6 6 - 1 9 0 忧郁“主部主题”忧郁 1 9 1 - 2 1 0 刚毅“主部主题”动机引入 2 1 1 2 1 8忧郁到刚毅“主部主题” s t2 1 9 2 5 9 忧郁“主部主题”变形的副部主题 c l t2 6 0 2 7 6 忧郁到刚毅“叹息”动机引入 2 7 7 2 9 0 忧郁“叹息”动机 这部作品中变奏是舒伯特使用的主要发展手法。从此表可以看出,此乐章以 “主部主题”、“叹息”两个主要动机为发展主线,随着音乐发展,同一主题在不 同的结构部位却赋予了不同的音乐形象。如“主部主题 在音乐开始表现为“忧 郁,而在随后2 6 小节此主题却变现为“刚毅”的;“叹息”动机首次出现( 9 、 1 0 小节) 是“忧郁 的,但在展开部中( 1 1 0 1 2 1 小节) 却是“刚毅 的。所以 演奏此乐章把握的要点是根据音乐发展和情绪的变化准确的塑造不同的音乐形 象。 2 0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李田甜:论舒伯特a 小调钢琴奏鸣曲( d 7 8 4 ) 的创作特征与艺术处理 点。 第二节“美好刀与“不祥力 第二乐章艺术处理关键词 第二乐章歌唱的行板,两个对比性质的音乐形象是演奏此乐章要把握的重 一、“美好”的主题旋律 “美好”的主题旋律( 见例2 2 ) 要求干净、纯美的音色,弹奏时要注意手指 的触键要柔和,主题旋律多是在和声织体的上声部,弹奏时要突出旋律声部, 和声之间的连接除了整齐的弹奏,更多的要考虑旋律的走向和乐句的语气。演奏 长的乐旬时,要把握好宽广的气息,并要注意准确的分句。 仍2 2 孕艘垮手 商l 毒:聿7 | i ”叠瑷一i 。7 ;t 篇舅一p l = 赣: w 。i 誊弋v 譬啊嘲_ 一 kj ) j l lk 严嚆_ 嗣t k i z f 一j r 一j - _ 裔一,露二 ;一 一一h a :- j 自j 0 _ p ,= = = =眭- i 一n l - j i 一 “美好” “不祥” 再现时主题在低声部出现( 见例2 3 ) ,左手弹奏这个旋律时要体现出中低音 区的甜美音色,仿若歌唱的大提琴。右手的三连音触键要轻巧,像天使轻盈的舞 蹈,与左手的歌唱性形成对比。 例2 3 一一 一 u 033 1 3 33333333 0 兰兰j k e # 歌唱的主题旋律在主调的属关系调c 犬调的低声部再现 2 1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李田甜:论舒伯特 a 小调钢琴奏鸣曲( d 7 8 4 ) 的创作特征与艺术处理 二、“不祥”的音型动机 “不祥”动机很短小( 见例2 2 ) ,指尖触键要灵敏快速,用弱音踏板制造出灰 暗的音色,从而和“美好的旋律做对比。注意三十二分音符节奏的紧凑和清晰, 弹出不安、潜伏的危机感。 对比中部前四小节柱式和弦的三连音声音要整齐富有弹性,两个音的小连线 加跳音弹奏出舞蹈的步伐,左右手卡农式的呼应做出不同音区的音色对比( 见例 2 4 ) 。 例2 4 ,1罩r tjp _ 1m1 i1 厅t - ,p 一一,一一pf ffff u i 7 罩善 7 厂 7 矽? 可t 螫二 7i 哆,哼宁 ic f 镐c 4 93重量 扫 h,t 一 紧跟其后的四小节力度为丘,双手大力度的弹奏柱式和旋和八度音程,形成 了此乐章的高潮( 见例2 5 ) 。弹奏此类和弦要应用手臂的力量,保持手腕一定的 韧性将手臂的力量通畅的传递到有和弦框架的指尖,声音饱满到底,渐强的力度 层次要有安排。 例2 5 此乐章篇幅不大,但却是整个作品中的一个亮点,更为歌唱的旋律以及并行 关系的乐句和乐段的写作手法是舒伯特作为一个歌曲作曲家的写作风格。这个乐 章充满了作者对美好的向往和歌唱,在整个作品中也只有这个乐章可以让人感受 到阳光和希望,但美好之后不祥动机的频频出现仍体现出舒伯特内心的不安和对 人生的怀疑。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李田甜:论舒伯特a 小调钢琴奏鸣曲( d 7 8 4 ) 的创作特征与艺术处理 第三节“不安地力与“如歌地一 第三乐章艺术处理关键词 第三乐章活跃的快板,主部主题快速的三连音跑动和副部主题歌唱的旋律是 这个乐章主要的音乐形象和演奏要点。表现出焦虑不安和对美好向往反复交织的 复杂情绪。 一、主部主题 焦虑不安的主部主题形象是通过动力性的三连音音型来表现的( 见例2 6 ) , 左右手同时以三连音的音型竞相追逐更增加了音乐的紧迫感。 例2 6 三种不同追逐方式弹奏时也要分别注意:1 、两个声部卡农式模仿进入,这 种方式求每个声部的进入要清晰。2 、双手同向音阶,这种方式要求的是声部的 整齐和音阶上行、下行时有一定的倾向性。3 、双手反向进行,反向的快速进行 可增加音乐的动力,弹奏时要保持速度平稳的前提下做力度的渐强。 指尖的快速跑动是弹奏此主题的主要技术要求,力量在指尖的交替要快速、 均匀并且清晰,手指落键和离键都要敏捷,指尖的动作要干净以减少多余的动作 提高弹奏速度,跑动起来是要有力量的递进和增长。 第三乐章是用主部主题的旋律以双手的八度竟奏结束的( 见例2 7 ) 。弹奏时 保持好手掌的八度框架,用手臂断奏的方法弹奏,声音要果断而充满弹性,以表 现出辉煌的气势。 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李田甜:论舒伯特 a 小调钢琴奏鸣曲( d 7 8 4 ) 的创作特征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检测试题
- 市政安全测试题目及答案
- 证券营销培训试题及答案
- 护理面试高频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福建公安联考真题及答案
- 2025年数学物理二模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日语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 DB1306T 294-2025 检验检测机构服务质量提升指南
- 手势交互优化-第3篇-洞察与解读
- 2025年小学语文教师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卫生高级职称面审答辩(卫生管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天然气运输管理方案
- 初中生普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云南红河州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数学高三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
- 体育场馆物业服务协议
- 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控制标准WST855-2025解读课件
- 知道智慧树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海南联盟)满分测试答案
- 丁苯酞指南讲解
- 医学数据标注培训课件
- 水利施工竣工验收汇报
-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