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专业论文)青主两首艺术歌曲创作与演唱探微.pdf_第1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青主两首艺术歌曲创作与演唱探微.pdf_第2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青主两首艺术歌曲创作与演唱探微.pdf_第3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青主两首艺术歌曲创作与演唱探微.pdf_第4页
(音乐学专业论文)青主两首艺术歌曲创作与演唱探微.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本文以青主的两首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大江东去和我住长江头 为切入点,立足于以青主为代表的中国二十世纪早期艺术歌曲的传承与流 变的大背景下,试图从作品的学术性、时代性、民族性等几个社会学科的 层面上,对作品的创作风格、演唱的艺术表现、美学原则做一些尝试性的 分析与研究,进而引申出对当代艺术歌曲创作、演唱、鉴赏的一些启示, 并以此来结构全文: 第一部分简要的介绍了青主与音乐相关的生活上的经历,并分析了青 主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对其音乐创作的影响。 第二部分是两首作品大江东去与我住长江头的音乐本体分析, 分别从歌词与演唱中的吐字、旋律调式的特点与声音的处理、钢琴伴奏的 风格与演唱的艺术表现以及作品的研究价值四个方面对两首艺术歌曲作了 阐述。 。 第三部分指出了演唱时所要遵循的美学原则。分为体会作品真实性的 美、再现作品时代性的美、打造作品创造性的美三个小节。 最后,提出了由两首艺术歌曲所引发的对当代艺术歌曲创作上的、演 唱上的、鉴赏上的若干建议。 青主先生可以称的上是中国早期艺术歌曲的开国元老之一,研究其作 品不仅对声乐演唱的学习与教学实践有所帮助,而且当今艺术歌曲的发展 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的撰写希冀为这一课题的研究提供一 点点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青主艺术歌曲技术要求艺术表现美学原则 a b s t r a c t t h es p o ti nt h i sa r t i c l ei st w oa r t i s t i cs o n g sm a d eb yq i n g z h u - - t h ed a j i a n gf i v e rg o e se a s t ) ) a n d il i v eo n t h et o po f c h a n g j i a n gr i v e r ,t h e a r t i c l ei sb a s e do nt h e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so fc h i n e s ea r t i s t i cs o n g s ,f o re x a m p l e q i n g z h ui nt h e2 0 t hc e n t u r ye a r l yt i m e ,a tt h es a m e t i m eim a k es o m e a t t e m p t t oa n a l y s ea n dr e s e a r c ht h ec r e a t i v es t y l e s , t h ea r t i s t i cp e r f o r m a n c e ,e s t h e t i c s p r i n c i p l eo f t h ec h a r a c t e rf r o mt h et e c h n i c a l i t y , t h et i m e s ,t h en a t i o n a l i t ya n d s oo n ,t h e nt oa m p l i f yo ne n l i g h t e n m e n to ft h ec o n t e m p o r a r ya r ts o n g c r e a t i o n , s i n g i n g ,c o n n o i s s e u r s h i p t h i si st h ef u l lt e x t : t h ef i r s tp a r to fa r t i c l ei si n t r o d u c e db e t w e e nq i n g z h ua n dt h el i f eo f m u s i ce x p e r i e n c e ,a n a l y s e st h el e g e n dl i f eo fq i n g z h ua n dh i si n f l u e n c ei n m u s i cc r e a t i n g 。 t h es e c o n dp a r ti sr e s e a r c h e df r o mt h em a i nb o d yo ft w os o n g s 中力度记号、表情记号、速度记号的使用,制造出作品强烈的情绪 对比,使作品更具有史诗性,我住长江头中,出现了大量等时值乐音,看上 去平淡无奇,其实是作者的刻意安捧,恰到好处的呼应了吟诵式的歌词理解了 作者的意图,演唱之前先富有感情的大声朗诵歌词,然后把这种朗诵诗词的感觉 融入到歌曲的演唱之中,演唱高音时好似到了朗诵之中的激愤之处,遇到中低音 仿佛朗诵般陈述一件事情,同时,尽量遵守曲谱中出现的各种表情记号,尊重原 作,吟诵的感觉要贯穿始终,民族的特色就能更形象的凸现出来,可以平淡中见 精彩,淋漓尽致的展现其艺术魅力。 ( 二) 中西合璧的旋律调式特点及演唱中的声音处理 艺术歌曲的创作,往往是在歌词的意境中升华到旋律线条的写作,歌词固然 重要,但是在青主的音乐世界里,音乐是最至高无上的,情感的表现才是第一位 的。中国传统音乐的作法是完全依照文字的声韵填曲,音乐完全依托于诗艺的需 要面存在,因而不是独立的艺术生命。两西方的作曲则是根据文字的意义、词句 的轻重作曲在这段中国音乐的拓荒时期,青主作为中国第一代掌握西方作曲技 能的作曲家,主张技法的学习是为更好的表现艺术服务的,更致力于将西方优秀 的作曲技术与中国的传统音乐相融,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无疑,他的大胆尝试 是成功的,大江东去一度被称为艺术歌曲的滥觞之作,而我住长江头也是 当今各艺术院校的教学选曲。青主认为:全首乐歌的神髓都寄托在头两句每一句 的那两节的音节里面并且在我住长江头里做出了最好的体现,第一句( 5 8 小节) 具有起句的陈述性特征,整个旋律围绕着b 音运动,和弦在一级和六级之 间,体现了d 大调的主功能性,是较为典型的五声民族调式。 见谱例1 9 青主两首艺术歌曲创作与演唱探徽 同时,他尽可能的按照词的平仄关系,使歌曲的旋律与古典的诗词达到最大 程度的融合仔细分析即可以看出,此曲的大多数音符的时值都是相等的,都占 三拍,这样在歌曲的演唱过程中,犹如抑扬顿挫的朗诵一首诗一样,兼顾了旋律 的美感,又不破坏古诗词本身的意韵,可见作者的别具匠心。 一 见谱例2 ui 几时体? 此恨何时已? _j目篁自自宣降帛芹降。一 嗣一 t j :,: i ,1 p j l - i j l 1 - 皇。 ij j 1 、强有力的呼吸支撑 。呼吸是歌唱的本源”,良好的歌唱离不开平稳、有力的呼吸支持。我住长江 头中,每个乐旬都长达三小节,甚至更长,是对演唱者基本功的考验出于对 乐句完整性的考虑,不可随意偷气、换气,但如此长的乐句常让演唱者唱到声嘶 力竭。有句话说的好。歌者是吝啬的”,意为应该开源节流地利用每一口气,如。此 水几时休”一句,一口气要均匀的分配给每一个字,“几时休”还要有渐强到渐弱 的音量处理,一句唱罢要有富余感,才能从容的换下一口气,声音才能“滚动” 内麓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起来,形成一种换气的良性循环,长江水连绵不绝意境也就应运而生了。同时, 遇到短字句时要声断气不断,字断情不断,如大江东去中的“故垒西边人道 是”一句,歌词中是完整的一句,但是歌谱中“故垒”、“西边”、。人道”各二 字为一拍,中间各休息一拍,“是”字占半拍,歌唱时要兼顾到保持作品的完整性, 不能出现明显的换气,容易给人带来上气不接下气之感,还要做好情感上的衔接, 虽然中间有休止,但要明确几个字在歌词中是一句,要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做 到声音虽断,但情感尤存总之,保持均匀、从容的呼吸是演唱的根本,而这样 的基本功练习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长期不厌其烦的反复练习加上必要的情绪渲染, 才能做到租中见细、心中有数,准确的表达出作品的风格。 2 、恰到好处的共鸣调节 如果说歌剧的演唱像一朵怒放得玫瑰一样火辣热情,那么艺术歌曲的演唱就 象一朵慢慢开放的百合一样恬静而淡定,演唱艺术歌曲与演唱歌剧是两种截然不 同的发声状态。歌剧的演唱以混声的重机能为主,而艺术歌曲的演唱以头声的轻 机能为主,( 1 0 1 用富有弹性的、有控制的气息始终支持着柔和抒情的歌唱,其短 小精致的声乐室内乐的体裁特点,决定了我们在演唱时应适当调节共鸣的比例。 我住长江头的最高音是小字二组的a ,音域不高,整首作品又荡漾着一种离 愁哀怨的情绪,声音焦点位置与演唱歌剧相比居中偏前,状态不要开得太大、太 撑。大江东去的旋律特点就相对复杂的多,音高波动起伏比较大,在高音区应 多运用一些头声的高泛音共鸣,以保持高音的通畅、圆润,同时要适度加上低频 泛音的混合共鸣使音色不至于过分明亮。这样,既符合艺术歌曲的演唱要求,使 声音自然而富有美感,又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 三) 精雕细啄的钢琴伴奏及演唱中的艺术表现 钢琴艺术歌曲是艺术歌曲的另一称谓,可见在艺术歌曲里,钢琴伴奏就不只 是歌曲的衬托那么简单了,一些主要的词不只在旋律上,在钢琴伴奏复杂的和声 进行上也有所体现,琴声弥补了人声所不能够表达的东西在钢琴伴奏的编配上, 青主更显现了他高超的技艺和过人的才华。这两首歌曲的钢琴伴奏是各有千秋的 大江东去乐曲的开始,便直截了当的用b 音主和弦转位直至第一段的结 束。整个第一段都是以浓重的和弦织体作为支撑旋律的骨架,尤其是。三国周郎 u 重兰堕蔓苎垄坠些型堡量塑堕堡堡 赤壁”之后,有一段单独的钢琴弹奏,这并不是简单的过门,而是在表现作者追 想中所见的种种景象和威势,急促而密集的和弦营造出起伏跌宕的气势,把乱石 崩云、惊涛裂岸的场面呈现在听众面前,既增加了作品的戏剧性,又为接下来作 品的走向做了铺垫,可谓一箭双雕。 见谱例3 , ,j 。t ,妻,:气= 之,: :之, ”吁7 ”,l l 一9 岛域i ,= ,之亡:专l , , 卜号甬i 我住长江头则采用了流动性很强的6 8 拍子,全曲的钢琴伴奏以绵延不 断的十六分音符的流动音型为主,似竖琴般轻语,时而与声乐部分相结合,时而 游离在旋律之外,在音乐上与以三拍子音符为主的曲调相呼应,在听觉上形象的 刻画出江水滚滚流动的声音,在情感上既描述了痴情女子对爱人殷切的思念,也 寄托了作者对革命遭镇压,战友惨遭迫害的韵无尽的感慨 见谱例4 内肇古师范大学碗士学位论文 我住长江头 、大江东去 恰到好处的钢琴伴奏织体,使歌曲的演唱不再 单薄在与钢琴伴奏的合作中,歌者就应该把一首完整的作品呈现在听众面前, 因而除了对歌词的理解和过硬的演唱技巧之外,还要有艺术表现力别具一格 的和声进行,婉转悠扬的曲调,考究的古诗词,再加上歌者的完美演绎,才能勾 勒出一幅幅完整的中国式的艺术歌曲的画卷 1 、恰如其分的开头与结尾 对于歌曲开头和结尾的处理,要做到迅速的投入与慢慢的淡出我住长江 头,演唱之前安捧了四小节的钢琴伴奏,使歌唱者有了充分的时间酝酿情绪、调 整状态、感受意境,要出声出字旨有准备,一开口便一步到位,细腻而传神而 大江东去似乎对演唱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安排前奏,所以,演唱者除 了要与伴奏者保持很好的默契之外,还要迅速的聚集感情,有板有眼不失分寸, 才能把恢弘的气势演绎出来在结尾上, 要用感情对比的手法,用p p ( 中弱) 的感觉演唱“人生如梦。句,中间是长时间的停顿,制造出追恩的气氛, 声音停顿,感情上要持续停留在音乐当中,紧接着突然用丘( 中强) 音量、沉雄的 曲调高唱“一樽还酹江月”作结,戏剧性的将情绪拉回到现实中,强烈的感情对 比应表现出作者虽有无尽的感慨但仍有豪情的壮志,是作者内心的呐喊与心灵的 独自我住长江头 要用层层递进的手法,最后两旬分别用f ( 强) 与仃( 中强 ) 的感情色彩唱出,真挚的感情一句胜似一句,“相思意”几个字要根据要求渐慢 拉长,一曲唱罢,只留余音袅袅,一切都已结束,又好似一切都刚刚开始,表现 出坚贞爱情的升华。正如青主在音境前话上对这酋歌曲的表演作的说明一样: 这首歌的曲调和和音虽然好像是很容易,但是必要唱歌人集合静而又带有极兴奋 的表情唱来,同时又要伴奏人把那种好像用竖琴奏出来的式样,根据极圆满的技 青主两首艺术敢曲创作与演唱探微 术好好的奏来,然后才可以表出歌的神味。可见,寥寥几句的歌词,不算宽的音 域,看似单一的旋律线条,要把它唱好还并非易事。 2 、内在隐忍高潮部分的拿捏 演唱艺术歌曲虽然要含蓄、内敛一些,但并不意味着艺术歌曲就是平淡无奇 的,它也有高潮部分,只不过表达的不似歌剧那般剧烈,它要求对声音的线条流 动性上做好掌控的同时,又要适当的表现出作品低音回转,高音起扬的情绪的对 比,笔者认为,这才是艺术歌曲的难度所在,它不但要考查歌者是否有过硬的基 本功,还要求歌者具备深厚的艺术修养。大江东去的对比部第一段的终止f 见谱 例5 】即是全曲的高潮,旋律音符持续作几个上行小跳,演唱者在音色上做到渐强, 声音位置要统一,声区过渡更要自然,情绪上也要更加激动,唱出赤壁之战的恢 弘气势,但同时也要控制,不要一味只顾痛快地“飚高音”,激动的过份,丢了歌 曲的题材特点,失了艺术歌曲原有的特色。我住长江头的第4 5 4 8 小节见谱例 6 】出现了音域的扩展,一句。只愿君心似我心”并不是之前歌词的简单重复,而是 表现了为爱矢志不渝的决心,是对长期离别之情的愤恨,也是对爱人能否永守爱 情不变心的询问,单方面的相思变为双方的期许,不停歇的离恨变为永恒的相爱 于期待,这样内在隐忍的高潮部分,更需要歌者的内在的艺术修养,要用心来诠 释。 谱例5 。- 可, u 銎虏灰 飞烟灭 “i。l 0 - 7 一一i j ,|f j日5 ;h “缈雩二 一 、,。_ - - _ _ 一 _ = = = = := 嚣 谱饲6 1 4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t j 只愿君 心 卺【 我心, ui ,一i 一 : i “么食罩、i 厂罩 厂i f 食食蛮心 ( 四) 两首歌曲的价值 两首歌曲虽然都出自青主之手,但创作的时间相隔十年左右,因此在风格特 点上也不尽相同。 大江东去以古诗词为词,曲调上具有鲜明的德奥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表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与驾驭西方作曲技法的才能。萧友梅曾这样评价这首 歌曲:待我把这首大江东去奏过一遍之后,我不禁拍案叫绝,我于是始知青 主君亦是一位有创作天才的音乐家,看他不怕挨骂,用崭新的和弦,描写苏东坡 追想中的种种情景,他的魄力可以跟l i s z t 相比。但毕竟是青主西学东渐的首次 尝试,创作技法还停留在对西方创作技法的完全效仿上,歌词与曲谱的结合还不 是十分紧密,与我住长江头相比略显稚嫩。即便这样,这首作品开设了用古 诗词谱曲的先河,改变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组织形式,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我住长江头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作品,这个时期的中国乐坛相比十年 之前活跃了很多,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作曲家,形成了一种互动的、良性的创作氛 围,在交流中可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同时,更加丰富的人生阅历使青主心志 上更加成熟,在古诗词的选材上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张扬外露到卜算子 的含蓄内敛展现了青主从青年时代的懵懂与莽撞向中年时代的沉稳与睿智的转 变。在旋律线条的写作上,对西方的大小调式与中国传统音乐的调式系统都有所 吸收,亦有所突破,开始展现出鲜明的民族音乐风格,创作手法更为完善,说明 着青主不但从理论上主张中国音乐的民族化,而且从作品的创作上身体力行的进 行实践与摸索,这是此首歌曲最为重要的革新。在作品的结构设置上安排了反复 的唱咏,深化歌曲的主题,爱情的倾诉更为诚恳与迫切,这与古诗词的韵味也就 青主两酋艺术歌曲创作与演唱探徽 更加贴合,使古诗词与音乐的融合更自然。在曲调的把握上,我住长江头中也 加入了愠而不怒、含而不露的精神内涵,对演唱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从音乐研究的角度来讲,我住长江头无论是歌曲的结构还是创作技 法都更为完善,思想内容更有深度及新意,更具有可究性。而大江东去是用 西方的传统作曲技法表达了中国的人文精神,则更具有开创性意义。 三、演唱的美学原则 除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声乐作品外,青主先生还著有乐话与音乐通论 两部美学专著,为现今的音乐美学理论的研究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从另一个角度 说,他又是一位音乐美学家。所以,演唱这两酋歌曲时要遵循一定的美学原则。 ( 一) 体会作品真实性的美 所谓真实性,是指声乐表演过程中对原作的把握和理解程度。我住长江头 为二部曲式,上阕状物,应演唱的恬静而平稳一些,一如一名女子在听众耳边用 亲切柔美的唱腔倾诉他与爱人相爱却不能相见的离愁,首先博得听众的同情。紧 接着用一个由弱到渐强又到渐弱情绪渲染的旋律音程的大跳,将刚才诉说的情绪 自然而然的过渡到下阕抒怀的心绪中来,演唱时不要将有跳度的上行音过于突兀, 不要给听众明显的要进入下阕的信号,要不动声色的完成过渡,越自然越好。在 下阕的安排上,作者没有将下嚼循规蹈矩的写成上阕的平行反复,而是别出心裁 的将下阕的四句词做了不同曲调的反复两次的处理,将情绪发展推向极致这 长江之水何时能够枯竭,自己的离别之恨又何时能够停歇啊? 一句反问,诚挚而 又委婉,不似民歌般直率热烈,却又格外动人心弦,而实际上,长江之水永无不 流之日,此恨绵绵也终无尽期。这对两个相爱的人是何等的残忍,何等的不公? 演 唱时要感觉自己就是这名饱受相思之苦的女子,未成曲调先有情,感动了自己, 才能感染听众,获得观众的共鸣。作者在描述女子对爱人痴恋的故事同时,也暗 指了他对逝去战友的怀念,给这首歌曲又加上了另一个层面上精神的升华,所以 在整个作品的把握上应该在情歌的柔美婉约中再加入一些坚定、执著、等情歌所 没有的昂扬、向上的力量。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二) 再现作品时代性的美 所谓时代性,是指在歌曲演唱的时候要明晰作品创作的时代特点,表现出时 代的气息。没有对创作时代背景的了解,演唱者体会不到作曲家渗入其中的写作 意图与生活感悟,演唱出来的作品充其量是声音过关的无生命物质,感染不了听 众的情绪。在当时的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以鲁迅、陈独 秀为代表的一批进步的知识分子大力推广“白话”、“新诗”、。国语”等,掀起了 五四文化运动的新思潮,这同样带动了当时的音乐,形成了具有五四精神的新音 乐运动,( 1 1 ) 这样,第一代现代意义的中国作曲家也就产生了,他们是“五四 精神”鼓舞下大胆引进、勇于尝试的一代,这在青主身上是最好的体现,因此在 演唱大江东去时,在总体上要把握昂扬、向上、进步的基调,要表现出那种 单纯而质朴的报效祖国的豪情。这首歌与我住长江头 不同。上阂借景抒情,“乱 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短短几句,就要用声音把听众引入惊心动魄、 气宇轩昂的奇险世界,设想自己就是。会唱歌的”苏轼,站在这壮丽河山之下仰 天高歌,再现历史,尽情抒发心中感怀下阕重在写事,演唱者摇身一变成为“会 唱歌”的青主,周瑜胜券在握轻松战曹军的场景历历在目,追忆历史的同时也表 达了开创伟业的雄心。同时,青主作为一个中国新型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予,在 武装救国失败的打击下,认识到自身力量的渺小,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也萌生出诸 多盼无奈,他开始将理想与现实冲撞的复杂心情寄予在音乐之中,音乐是他精神 上的理想家园,生活中一切的哀愁与痛苦都将在音乐中得到释然,在音乐的圣殿 里他实现了梦想,达到了精神上的满足与心灵上的慰藉正如青主自己所说:。受 了外界的压迫,你可以用一个个的音响把你的心愿唱出来外界是不能够禁 止你唱奏。”。因此,演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6 、沈湘著声乐教学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 7 、怎样提高声乐演唱水平华乐出版社编辑部 8 、荷伯特凯萨雷著心的歌声 9 、维克托亚历山大菲尔兹著训练歌声上海音乐出版社 1 0 ,那查连科著歌唱艺术 1 1 、夏野著中国音乐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1 2 、赵讽、赵宋光、杨荫浏著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囡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 3 、邢维凯著情感艺术的美学历程上海音乐出版社 1 4 吴天球著让你的歌声更美妙人民音乐出版社 1 5 、莫纪纲著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指南上海音乐出版社 1 6 秦西炫著作曲技巧浅谈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 7 、吴祖强著曲式与作品分析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 8 、尤拉高格雷丝著世界著名音乐家访谈录华夏出版社 1 9 、张前王次熠著 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 2 0 、缪天瑞主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 1 、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 中华书局1 9 8 0 年版 期刊 1 、秦德祥( - - 十世纪吟诵音乐的嬗变)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 0 0 4 年第3 期 2 江江 从恋歌三十七曲看我国早期艺术歌曲的创作音乐研究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