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学专业论文)河南省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问题研究.pdf_第1页
(国民经济学专业论文)河南省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问题研究.pdf_第2页
(国民经济学专业论文)河南省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问题研究.pdf_第3页
(国民经济学专业论文)河南省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问题研究.pdf_第4页
(国民经济学专业论文)河南省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问题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从国际经验来看,大多数劳动力流动行为与迁移后的定居是同时发生的,即 迁移不仅意味着工作地的转变。然而,中国农业劳动力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则需要 通过以下两个过程来完成:第一个过程是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去。并寻找适合自 己的就业机会;第二个过程是迁移劳动力中的成功者在“乐业”之后寻求“安居”, 在迁入地居住下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文第一章提出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 究思路以及创新点。 第二章介绍了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刘易斯人口流动模型、 刘一费一拉人口流动模型、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和乔根森人口转移模型几种,这些 模型对劳动力转移的原因、部门进行了理论阐述,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劳动 力转移带来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相关产业的发展, 反过来促进农业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第三章对河南省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1 9 7 8 年以 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省际与省内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开 始有所加快,但转移的阶段性特征比较明显。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河南省区 域城镇规模逐渐扩大,形成了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的区域格局。 第四章对河南省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问题进行了研究。1 9 7 8 年以后, 河南省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获得较快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很 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这两个过程相互分离,各有其 独特的发展规律。河南省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不是因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结果, 而是城镇面积不断扩大而形成的一种地域性城镇人口增加。庞大的“民工潮”也 没有对城镇化产生实质性的推动作用。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没有形成相动发展的 局面,与河南省庞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关,如此规模庞大的劳动力规模难以在 短时间内转移到城镇。但不可否认的是,二者之所以没有形成互动的局面,还有 更深层次的原因:农业劳动力收入水平较低,不具备转移的条件;城镇就业政策 的偏斜,农业劳动力不易找到稳定的工作;城镇生活成本的提高,转移劳动力难 以实现安居等。 针对前凡章的研究结论,第五章提出了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建 议:重视与规范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扶持非农产业的发展、积极发展 小城镇、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等。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城镇化协调发展 l i a b s t r a c t f r o m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e x p e r i e n c e ,m o s tl a b o rf o r c et r a n s f e rb e h a v i o ra n dt h e i r h a b i t a t i o nh a p p e n e da tt h es a m et i m e b u ta g r i c u l t u r a ll a b o rf o r c et r a n s f e rb e h a v i o ri n c h i n aa c h i e v et h eg o a lb yt w op r o c e s s :t h ef i r s tp r o c e s si sl a b o rf o r c et r a n s f e rf r o m a g r i c u l t u r e ,a n df i n do u ts u i t e dw o r ki nc i t ym o d e ms e c t i o n ;t h es e c o n dp r o c e s si st h e s u c c e s s f u lc r o w d h a b i t a t i o na m o n gt e a n s f e r e dl a b o rf o r c e u n d e rt h ec o n d i t i o n ,t h e p a p e ri nc h a p t e rlp u tf o r w a r dr e s e a r c h sa i ma n dm e a n i n g r e s e a r c h sf l a m ea n d i n n o v a t i o n s i nc h a p t e r2 ,t h ep a p e ri n t r o d u c ef o r e i g nl a b o r f o r c et r a n s f e r t h e o r y :l e w i s p o p u l a t i o n t e a n s f e rm o d e l ,l e w i s f e i r a n i s p o p u l a t i o n t e a n s f e rm o d e l ,t o d a r o p o p u l a t i o nt e a n s f e rm o d e la n dg o r g e n s o np o p u l a t i o nt e a n s f e rm o d e l ,a n ds oa n t h e s e m o d e l se x p o u n dt r a n s f e rc a u s ea n ds e c t i o n ,b u th a v em u c hl i m i t 1 a b o rf o r c et r a n s f e r p r o c e s sc a np r o m o t eu r b a n i z a t i o n sr a p i d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c e a s e l e s s e l e v a t i o n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o nt h ec o n t r a r y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sd e v e l o p m e n ta l s oc a np r o m o t el a b o r f o r c et r a n s f o r i nc h a p t e r3 t h ep a p e ra n a l y z eh e n a np r o v i n c e sl a b o rf o r c et r a n s f e ra n d u r b a n i z a t i o ns t a t u s a f t e r19 7 8 ,h e n a n p r o v i n c e s l a b o r f o r c et r a n s f e ra n d u r b a n i z a t i o nd e v e l o pr a p i d l ya n dg a i ne n o r m o u se f f o r t ,b u th a sm a n yp r o b l e m ,a m o n g w h i c hl a b o rf o r c et r a n s f e ra n du r b a n i z a t i o np r o c e s s e s a b r u p t i o ni st h em o s tp r o b l e m e a c hp r o c e s sh a si t su n i q u er u l e h e n a np r o v i n c e su r b a n i z a t i o ni si nf a c tak i n do f a r e ap o p u l a t i o ni n c r e a s i n gu r b a n i z a t i o nw i t hu r b a na r e ai n c r e a s i n g n o tb e c a u s eo f l a b o rf o r c et r a n s f e r i nc h a p t e r4 ,t h ep a p e rs t u d i e st h ep r o b l e mo nh e n a np r o v i n c e sl a b o rf o r c e t r a n s f e ra n du r b a n i z a t i o n t h er e a s o no na b o rf o r c et r a n s ;f o ra n du r b a n i z a t i o nn o d e v e l o p i n gt o g e t h e ri sr e l a t e dt oh e n a np r o v i n c e sg i a n ta g r i c u l t u r a ls u r p l u sl a b o r f o r c e i ti sd i f f i c u l tf o rs om a n ya g r i c u l t u r a ls u r p l u sl a b o rf o r c et ot r a n s f e rt oc i t yi n s h o r tt i m e e x c e p tu p p e rr e a s o n ,t h e r ea r es o m em o r ed e e p s e a t e dr e a s o n s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l a b o rf o r c e sl o w e ri n c o m e ,n os t a b l ew o r k ,l i f ec o s ti n c r e a s i n g ,a n ds oo n o nt h eb a s eo fa n t e r i o rr e s e a r c hc o n c l u s i o n ,c h a p t e r5p u t sf o r w a r dt os o m e i i a d v i c e0 0u n i s o n o u sd e v e l o p m e n tb e t w e e nl a b o r f o r c et r a n s f e ra n du r b a n i z a t i o n : p r o m o t ea n ds u p p o r t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i nn o n a g r i c u l t u r ei n d u s t r y ,d e v e l o ps m a l l t o w ne t c k e yw o r d :l a b o rf o r c et r a n s f e r u r b a n i z a t i o nu n i s o n o u sd e v e l o p m e n t 郑重声明 本人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撰写并完成的,学位论文没有剽窃、抄 袭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侵权行为,否则,本人愿意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 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特此郑重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孙u k 。6 年f7 月弓b 日 第一章绪论 1 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 1 1 选题的目的 从国际经验来看,大多数劳动力流动行为与迁移后的定居是同时发生的,即 迁移不仅意味着工作地的转变。然而,中国农业劳动力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则需要 通过以下两个过程来完成:第一个过程是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去。并寻找适合自 己的就业机会;第二个过程是迁移劳动力中的成功者在“乐业”之后寻求“安居”, 在迁入地居住下来。这两个过程看似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但在特定的制度环境 下,要迈出其中的每一步都要花费巨大的努力。许多研究揭示,多数实现了到 城市或发达地区迁移的农业劳动力,都表示不打算在迁入地长期定居。2 而对于 那部分声称愿意定居的迁移者来说,意愿是一回事,能否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中国的农业劳动力流动表现出的与其他国家类似过程的最大不同点,就在 于它是一个既有流出又有回流的过程。3 但是,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有一个现象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即每年都有大量 的农业劳动力外出打工,到以城市为主的其他地区就业,但城市化速度似乎并不 与劳动力外出的规模相符合。若以居住人口的分布来计算城市化水平,可以发现 多年来的“民工潮”,并未对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产生实质的推动作用。规模不断 扩大的“民工潮”与城市化进程的分离。揭示了中国农业劳动力迁移的一个独特 现象,即迁移的阶段性特征。 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南省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是否也存在类似的规律性,是 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河南省农业人口众多,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农业劳 动力外出务工,如此规模的人口迁移是否对城镇化水平产生实质性的推动? 近年 来,河南省的城镇发展速度较快,形成了大、中、小城镇共同发展的局面,那么 这种发展态势对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否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各种不同规模的城 镇在吸纳劳动力方面是否相同? 大、中城市在吸纳农业劳动力方面是否能够发挥 比小城镇更大的作用? 所有这一些问题都包涵于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 蔡聍等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 m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杜,2 0 0 3 ( 1 2 ) r o b c r m kc h i n a s 币d a l w a v e o f m i g r a n t l a b o r :w h a t c a n w e l e a r n f r o m m e x i c a n u n d o e u m e n 皈l m i g r a t i o a 击e u n i t e d s t a t e s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m i g r a t i o n r e v i e w , 1 9 9 7 3 i :2 4 9 2 9 3 蔡畴等,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c h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 j 版社,2 0 0 3 ( 1 2 ) 蔡畴等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n 1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l j 版社,2 0 0 3 ( 1 2 ) i 进程中,值得进行关注。 同时,农业转移劳动力大都是在城镇的非正规部门就业,在非正规就业增加 的同时,城镇非正规就业的社会保护状况却令人堪忧,翻开报纸,打开互联网, 调查相关企业,非正规就业者在劳动时间、工资报酬、人身安全、保险福利、人 格尊严等切身权益上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事件比比皆是。6 在这样的境况下,农业 劳动力的转移会不会受到影响? 城镇化是否受到影响? 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课 题。 因此,本文选取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作为研究课题,主要目的有:1 探索上述现象在河南省是否同样存在;2 探索和总结河南省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城 镇化过程的一些规律性。3 对河南省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的规律性提供合理 的解释。 1 1 2 选题的意义 当前,“三农”问题突出。农业人多地少、小规模经营,农产品市场容量小, 农民收入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差,欠帐多、根本改善难 度大。近年来,我国在“三农”方面的难题r 益显现,主要表现为: 1 收入差距日渐扩大。改革开放以来,在居民收入普遍大幅度提高的同时, 我国基尼系数日渐扩大。据测算,1 9 8 8 年全国基尼系数为0 3 4 ,1 9 9 0 年为o 3 4 3 , 1 9 9 4 年为0 4 3 4 ,1 9 9 9 年为0 4 5 7 ,2 0 0 1 年为0 4 5 9 。1 9 9 4 年以来我国的基尼 系数已经超出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 4 的标准。 2 农业劳动力严重过剩。人口和就业压力始终是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长期制 约因素。据估算,“十五”期间,城市新增劳动力4 6 5 0 万人,现有城市下岗待业 存量劳动力1 0 5 7 万人;农村增量劳动力5 5 0 0 万人,现有农村富余存量劳动力 l 5 亿人,再加上我国加入w t o 后粮食的进口增加将使种植业减少2 0 0 多万个就 业机会。“十五”期间总共需要满足2 6 亿人就业,其中,城市需要安排5 7 0 0 万个就业岗位。可预见的将来,进城农民共也不会增加很快,大量人口滞留在农 村的问题,还没有可靠的解决方案,这是实现全面小康的严重“瓶颈”。 3 农民增收困难。1 9 8 9 2 0 0 1 年的1 2 年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由1 3 7 5 7 元增加到6 8 5 9 6 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 1 。而农民人均纯收 黎民等,论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的社会保护【j 南京社会科学,2 0 0 6 ( 3 ) 2 入由6 0 2 元增长到2 3 6 6 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增长4 3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 字显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 9 9 0 年到2 0 0 1 年历年的增长为:1 8 、2 、5 9 9 6 、 3 2 、5 、5 3 、9 、4 6 、4 3 、3 8 、2 1 、4 2 ,其中近几年来均未达到 5 。 所有这些问题的症结,在于我国传统体制下形成的畸形的就业结构。大量农 民滞留在农业,不能实现向城市现代部门的转移。因此,“三农”问题的最终解 决,离不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研究农业劳动力转移,不可避免的需要谈及城镇化问题。因此,本文选择农 业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河南省是农 业大省,农业人口占据多数,有庞大的农业劳动力需要转移,结合河南省的现状 进行研究,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 2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 2 1 研究的思路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在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各自独立发展的条件下, 通过考察历史数据,来分析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问题。 第二章介绍了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刘易斯人口流动模型、 刘一费一拉人口流动模型、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和乔根森人口转移模型几种,这些 模型对劳动力转移的原因、部门进行了理论阐述,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劳动 力转移带来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相关产业的发展, 反过来促进农业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第三章对河南省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1 9 7 8 年以 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省际与省内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开 始有所加快,但转移的阶段性特征比较明显。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河南省区 域城镇规模逐渐扩大,形成了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的区域格局。 第四章对河南省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问题进行了研究。1 9 7 8 年以后, 河南省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获得较快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很 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这两个过程相互分离,各有其 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劳动力资源开发委员会联合课题组我国走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战略研究 【j 经济研究参考2 0 0 5 ( 9 , 独特的发展规律。河南省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不是因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结果, 而是城镇面积不断扩大而形成的一种地域性城镇人口增加。庞大的“民工潮”也 没有对城镇化产生实质性的推动作用。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没有形成相动发展的 局面,与河南省庞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关,如此规模庞大的劳动力规模难以在 短时间内转移到城镇。但不可否认的是,二者之所以没有形成互动的局面,还有 更深层次的原因:农业劳动力收入水平较低,不具备转移的条件:城镇就业政策 的偏斜,农业劳动力不易找到稳定的工作;城镇生活成本的提高,转移劳动力难 以实现安居等。 针对前几章的研究结论,第五章提出了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建 议:重视与规范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扶持非农产业的发展、积极发展 小城镇、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等。 1 2 2 研究的方法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以实证研究为主导的研究方法。实证 研究是在分析经济问题和建立经济理论时,撇开对社会经济活动的价值判断。只 研究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运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 求证中检验假设”的方法,在作出与经济行为有关的假定前提下,分析和预测人 们经济行为的后果。规范分析方法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和基础,提出 行为标准,并以此作为处理经济问题和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探讨如何才能符合 这些标准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1 3 本文主要创新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如下: 1 本文提出了河南省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这两个过程相互分离,各有其 独特的发展规律。 2 测算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成本。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只是完成了劳动 力转移的第一个过程,要使转移劳动力在城镇长期居住,还需要解决城镇安居问 题。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安居存在着很大的成本。就大的方面而言,主要包 括转移劳动力的生活成本和住房购置成本。 4 第二章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的文献综述 劳动力转移带来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相关产业 的发展,反过来促进农业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关于国外的劳动力转移理论,比较 有代表性的有刘易斯人口流动模型、刘一费一拉人口流动模型、托达罗人口流动模 型和乔根森人口转移模型几种,这些模型对劳动力转移的原因、部门进行了理论 阐述,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2 1 国外劳动力转移理论评价 2 1 1 国外劳动力转移理论回顾 2 1 l 1 刘易斯人口流动模型 刘易斯( 霄a l e w i s ) 在1 9 5 4 年发表的无限劳动供给下的经济发展 一文中提出了他的人口流动模型。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 结构,即国民经济含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结构与部门:一个是以传统的农业为代表 的部门;一个是以现代化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和工资远比前一部门高的城 市工业部门。因此,刘易斯模型又称为二元部门模型( d a u l - s e c t o rm o d e l ) 。 。该模型有一个前提条件,即无限剩余劳动供给。无限剩余劳动供给是指城市现 代部门在现行的一个工资水平上能够得到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劳动供给,也即是 说,在现行的工资水平上,现代工业部门的劳动供给是无限的,具有完全弹性。 。在传统农业部门,相对于资本和自然资源来说,人口存量太大。农业劳动的边 际生产力很低,甚至为零或负数。这说明传统部门中劳动力相对过剩,一部分劳 动力对生产毫无贡献。他们的参与甚至妨碍别人的劳动。低劳动生产率决定了农 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非常低下,一般只能维护劳动者本人和家庭最低限度的生活 水平。由于城市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明显高于农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在不 受干涉的情况下,农业劳动者存在着向城市流动的自然倾向,从而工业部门的扩 张可以获得来自农业部门的劳动力的源源供给。” 2 1 1 2 刘一费一拉人口流动模型 在刘易斯模型的基础上,拉尼斯( g r a n i s ) 和费景汉( j f e i ) ,提出了他 7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 m 武汉大学l j 版社2 0 0 3 ( 1 ) s 陶文选等发展经济学【m 四川人民出版社,2 0 0 1 ( 1 ) 9 谭崇台,发展鲐济学概论 m 3 武汉人学f f j 版社2 0 0 3 ( 1 ) 1 0 郭剑雄刘一拉一费二元经济理论中的农业发展观【j 延安大学学报( 社科版) ,1 9 鲫( 3 ) 们的人口流动模型。他们认为刘易斯模型有两个缺点:第一,没有足够重视农业 在促进工业增长中的重要性;第二,没有注意到农业由于生产率的提高而出现剩 余产品应该是农业中的劳动力向工业部门流动的先决条件。“ 与刘易斯一样,拉尼斯和费景翰也认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要由现代工业部门 的扩张来吸纳。与刘易斯不同,拉尼斯和费景翰不仅分析了农业劳动力流向工业 部门的过程,而且考察了农业劳动力流出引起的农业部门的变化。第一,边际生 产力等于零的农业劳动力流出不影响农业总产出。他们把边际生产力等于零的这 部分农业劳动力称为“多余劳动力”( r e d u n d a n tl a b o rf o r c e ) 。这部分劳动力 从农业部门抽出,不影响农业产出。第二,边际生产力大于零的农业劳动力流 出则会影响农业部门的产出量。在边际生产力等于零的“多余劳动力”完全被工 业部门吸收的情况下,如果农业劳动力继续流出农业部门,农业部门的总产出就 会受到影响。因为这时农业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为正数,农业劳动力的抽出,则意 味着总产出的减少;随着劳动力抽出量的增加,劳动力的边际产出递增,农业总 产出的减少会加速。这说明,工业部门的扩张不会自然而然地带来农业部门的发 展,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工业化程度提高方面,则 可能导致农业部门的停滞甚至萎缩。拉尼斯和费景翰关于农业劳动力流动对农业 部门影响的分析得出的正面结论是,在工业化过程中,必须同时重视农业部门本 身的发展,促成工农两个部门的平衡增长。” 2 1 1 3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 2 0 世纪6 0 和7 0 年代,托达罗( m p t o d a r o ) 发表了一系列论文,详细 阐述他的人口流动模型。他的模型的出发点是发展中国家存在着普遍失业,而人 口就是在普遍失业这一条件下流动的。托达罗认为。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即 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劳动力从传统农业中释放出来,重新配置到城市工 业部门,使城乡生产有明显的分工,促进了工业化,也促进了城市化。托达罗人 口流动模型的基本思想有以下几点:第一,促使人口流动的基本力量,是比较收 益与成本的理性经济考虑,这种考虑还包括心理因素;第二,使人们作出流向城 l i 谭崇台发展绎济学概论 _ 武汉人学 i j 舨社2 0 0 3 ( i ) 1 2 谭崇台发腱经济学概论 m 武汉人学i f j 版社,2 0 0 3 ( i ) 1 3 郭剑罐刘一拉一费二,c 绛济理论中的农业发展脱 j 延安人学学报( 社科版) ,1 9 9 9 ( 3 ) 1 4 潭崇台发艘绎济学概论 m 武汉人学m 版杜,2 0 0 3 ( 1 ) 1 5 冉文达等发展经济学 - 四川人民出版社,2 0 0 1 ( 1 ) 6 市决策的,是预期的而不是现实的城乡收入差异。所谓预期的收入差异,包含两 个因素:一是收入水平,二是就业概率:第三,农业劳动力获得城市工作机会的 概率。与城市失业率呈反比;第四,人口流动率超过城市工作机会的增长率,不 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合理的。 假定农业劳动者迁入城市的动机主要决定于城乡预期收入差异( d ) ,差异越 大,流入城市的人口越多。用肘表示人口从农村迁入城市的数目,这种关系可 以表示如下: m = f ( d ) f 0 ( 2 1 ) d = 蝴一r ( 2 2 ) ,r = 告sn ( 2 3 ) 一 ,= 五一p ( 2 4 ) 一个迁移者在现代部门找到工作以前的n 期净收入贴现值公式为: y ( o ) = l 【p ( ,) e ( ,) 一r ( ,) p 叫d t c ( o ) ( 2 5 )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是城乡收入贴现净值的函数,即: 膨= 九y ( o ) 】厂) 0 ( 2 6 ) 若y ( o ) ) o ,则迁移者愿意流入城市,城市净流入人口增加;若矿( 0 ) ( o ,则迁 移者不愿意流入城市甚至从城市到流到乡村。城市净流入人口不会增加,甚至减 少。 2 1 1 4 乔根森人口转移模型 与刘易斯、费景汉和拉尼斯等不同,乔根森从自己独特的角度论述了农业人 口向工业部门转移的理论。他的论点可以概括为:1 农业人口向非农业部门转移 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费结构的变化,是消费需求拉动的结果。人们对农产品( 主要 是粮食) 的需求是有生理限度的,而对工业品的需求可以说是无止境的。当农产 品生产已能满足人口需求时,农业的发展就会失去需求拉动,农业劳动力和人口 就转向需求旺盛的工业部门。2 农业人口向工业部门转移的基础是农业剩余而非 边际生产率为零或虽然大于零但小于实际收入水平的劳动力的存在,相反,乔根 森否认农业部门存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和低于实际工资的剩余劳动。他认为,即 , 使在一个经济陷于低水平的均衡状态中,人口( 劳动力) 的增加,也会带来农业产 出的增加。只有农业剩余的出现,才为农业人口流向工业部门提供了充要条件。 3 农业剩余是指农业部门产品的增长快于人口的增长,即人均粮食供给增长率大 于人口增长率。人口的增长是由经济增长所决定的,而且有一个生理最大量界限, 而经济的增长,则有不断进步的技术作为保障,因此。经济增长超过人口增长是 必然的,农业剩余的出现也是必然的。4 在农业人口向城镇工业部门转移的过程 中,工资水平并非固定,而是不断上升的。不但工业部门为了吸引农业劳动力要 提供高于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而且农业部门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工人 的工资也是不断上升的。 2 1 2 国外劳动力转移模型评价 以上几种劳动力转移模型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对中国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但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这几种 模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 以上四种模型都只是从个方面阐述了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没有考虑 劳动力转移后的安居问题。如果单纯从人口流动的角度考察农业劳动力的流动, 就难以真正解决中国所面临的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后, 如果不能从城镇就业得到稳定地收入( 这个收入应该大于或等于当地城镇居民人 均消费支出) ,就难以实现安居,最终还是会回流到农村。农业转移劳动力安居 需要解决诸多问题,如住房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子女教育问题等,国外的人口 流动模型没有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 2 以上四种模型在论述农业劳动力转移部门时,均认为应该转移到城市现 代工业部门,这不大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关于中国工业就业的研究表明:城市 工业部门,特别是国有工业部门,本身就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吸纳劳动力的 能力十分有限,难以承担转移劳动力就业的重负。既然农业转移劳动力难以在工 业中获取收入,那么以上四种模型就不能从根本上解释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 题。 3 除了托达罗的人口转移模型之外,其他三个模型对农业劳动力转移原因 的分析均过于单一。没有结合实际考察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真正动因。农业劳动力 转移的原因多种多样,二元经济结构、农业剩余等确实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要 8 原因,但决不是唯一决定因素,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4 以上四种模型均没有分析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的互动关系。农业劳 动力转移能够推动城镇化进程,但什么样的城镇化才能反过来促进劳动力转移, 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作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结果,城镇化问题更应该 引起研究者足够的重视。 2 2 国内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问题研究现状 由于面临着庞大的需要转移的农业劳动力压力,因此劳动力转移成为中国理 论工作者研究的热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问题 也成为理论研究热点,城镇化水平能否稳定提高成为农业劳动力能否成功转移的 关键。关于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问题,我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2 2 1 国内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问题研究成果 2 2 1 1 郭一胡的城乡人口迁移方程 郭庆和胡鞍钢”( 1 9 9 1 ) 提出了城乡人口迁移方程。郭庆和胡鞍钢认为,城 市化进程首先是城乡劳动力转移过程,即随着城市工业化发展,农业劳动力逐步 向城市的非农产业部门转移的过程,从而伴随着城乡人口迁移过程。二人从城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着手,得到城乡劳动力转移方程为: 1 ,= 研j ( ,) 一o ) ( 2 7 ) 上式表明,农村向城市劳动力转移增长率与城市产业就业增长率以及城市劳 动人口增长率有关。城市各产业劳动增长率越高,就越有利于农业劳动力向城市 产业转移;城市劳动人口增长率越低,城乡劳动力转移速度越快。城市各部门吸 收劳动力的能力、条件有很大差异性,因此大力发展那些少用资本或多用劳动力 的部门,对于增加城市就业需求量具有重要意义。 2 2 1 2 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 蔡叻等人”( 2 0 0 3 ) 对劳动力流动进行了经济学分析。蔡畴认为农业劳动 力向城市的迁移是一种跨地区的结构调整行为,迁移具有双重动因:绝对收入差 距与相对剥夺。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的迁移不仅带来了大规模的人员流动,也使得 城乡之间发生了紧密的经济联系。这种经济联系的最重要体现,就是通过迁移劳 ”郭庆胡鞍钢中国1 _ 业化问题初探【一 中田科学技术m 版社,1 9 9 1 ( 3 ) ”蔡畴等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 上j 每三联书店、卜海人民小版社,2 0 0 3 ( 1 2 ) 9 动力的家庭内部的收入转移而实现的城乡之间的收入转移。 2 2 1 3 三元经济结构模型 2 0 世纪8 0 年代中后期,我国理论界提出“三元结构”的概念“。陈吉元、 胡必亮( 1 9 9 4 ) 提出了三元经济结构模型。他们认为,中国的经济结构到5 0 年 代末就“已经开始具备一些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同的特点,即农村工业部门从传 统农业部门中成长并逐渐独立出来,初步形成与农业部门及城市现代工业部门既 相互联系又相互分离的另一支独立的经济力量,由此而构成了我国三元经济结构 的历史起点。”可见,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是指由农业部门经济、农村工业部门 经济及城市部门经济所构成的经济体系。 在三元经济结构中,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表现为向城市工业部门与向农村 工业部门转移。中国农村工业发展的主要意义体现在它有利于吸收农业剩余劳动 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的商品化与现代化水平,实现农村工业化与城 市化,正是其蓬勃的发展使中国经济结构出现了世界上所特有的“三元经济”格 局,但也将是其完善的发展会逐步实现由“三元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化。2 农村 工业部门虽然不同于农业部门,但从总体上说也尚未进入现代工业的行列。不管 从劳动生产率、技术装备程度、就业人口,还是从技术水平上看,都与现代城市 工业部门有着明显的差距。因此,农村工业部门既具有推行工业化的特征,又不 具备现代工业发展的条件。是处于农业和现代工业之间的中间层次的生产方式。 这样,我国国民经济的总体结构就呈现三种系统并存的局面,即:农业系统、农 村工业系统和城市现代工业系统。 二元结构转换为三元结构并不意味着距离国民经济结构一元化的道路更漫 长了,这恰恰使一元结构的转换在中国的条件下成为可能与现实,加快了结构转 换的进程。由于农村工业部门是以转换结构的形式出现的,它的中间性质使其成 为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之间的桥梁。农村工业部门的形成,首先改变了农村经济 的产值构成;其次扭转了就业状况的变化严重滞后于工业产值份额上升的趋势; 再次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客观需求和可能性。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国民经 l 嚣林刚长江三角洲近代经济三元结构的产生与发展 m 中同经济史研究,1 9 9 7 ( 4 ) 1 9 林刚关于中国经济的_ 二元结构和二三元结构问题 m 中国经济史研究2 0 0 0 ( 3 ) 2 0 陈古元、胡必亮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1 j 农业剃余劳动力转移 j 经济研究,1 9 9 4 ( 4 ) “包继礼中国三元钤济结构中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j ,五南财贸学院学报1 9 9 9 ( 3 ) 4 e 勋铭我国_ 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选择试论农业,农村工业、现代t 业三元结构的形成 j 兰州商 学院学报,2 0 0 0 ( 1 1 ) 1 0 济二元结构的刚性。农民要大规模地直接参与工业化进程,只能通过进入农村工 业部门来实现。“ 关于三元经济中的“第三元”,其他学者也有不同的观点。李宝民( 1 9 9 4 ) 设想在我国二元经济城乡两个发展极之问加入中间发展极,即以小城市、镇及国 有农场为有机组成部分,构建新的国民经济发展极一第三发展极。”宋艳林( 2 0 0 2 ) 4 和赵秀玲( 1 9 9 6 ) ”均认为小城镇经济应是农村经济一小城镇经济城市经 济三元结构中的一元。陆海苍、孙芳伟( 2 0 0 2 ) 4 、乔根平( 2 0 0 2 ) 2 9 和郭勇( 2 0 0 4 ) 9 均认为除了传统的农业部门和相对发达的工业部门外,还存在一个更为先进的 信息产业部门,构成了三元结构中的另一元。谭胜泉认为中国经济中的三元即指 农业传统经济、农村乡镇工业经济、城市现代经济;中国社会的三元结构中三元 指传统的农业居民和现代的城镇居民,以及广义上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已构成 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结构单元和社会管理单元;三元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理论紧 密相连,是社会分层理论在中国本土化发展的应用和体现。 2 。2 1 4 多渠道人口流动模型“ 该模型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流动模型,它认为中国农村人口基数庞大、生 产力水平远不如发达国家,现有的城市绝对吸收不了如此多的剩余劳动力。适合 国情的人口模型,一方面应该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向农林牧副渔的深度进军, 搞好开发性农业;鼓励和扶持乡镇企业,发展多种经营,振兴科技工贸,促进中 小城镇的发展壮大,以副养农、以工养农、以贸养农,完成农业内部经济结构的 调整,实现数业并举,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 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等多种转移方式,使剩余劳动力及时转入非农产业,走出一 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多渠道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新路来。 总结农业劳动力转移特点,可以将中国农业人口流动归结为“离土不离乡”、 2 3 于勋铭我目- 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选择试论农业、农村工业、现代工业三元结构的形成 j 】兰州商 学院学报2 0 0 0 ( 1 ” 2 4 曹新三兀结构经济:中国现代化的必经之途 j 求是学刊1 9 9 9 ( 4 ) 2 5 车宝民三元经济论【j 特区经济1 9 9 4 ( 1 2 ) 2 6 朱艳林三元结构1 - j v 国乡村城市化模式选择【力攀登( 双月刊) ,2 0 0 2 ( 1 ) 2 7 赵秀玲等三元结构一我国乡村城市化的现实选择 j 市场经济导报1 9 9 6 ( 1 ) 2 8 陆海苍,孙芳伟浅析我国的三元经济结构 j 松辽学刊( 人文社会科学版) ,2 0 0 2 ( 2 ) 2 9 乔根平经济增长与结构转换一一个三元经济模型的理论框架 j 教学j 研究,2 0 0 2 ( 1 0 ) 3 0 郭勇经济发展:从二元结构到三元结构一对三元结构理论研究的一个综述性说明【j 湖湘论坛2 0 0 4 ( 3 ) 3 l 陶文达等发展经济学 _ 四川人民出版杜。2 0 0 1 ( 1 ) ; i l “离土又离乡”及“离乡不离土”等多种模式”。“离土不离乡”指的是农业劳 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从事技、工、科、贸的生产经营活动。离土又离乡”指 的是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大、中城市。“离乡不离土”指的是农业劳动力仍滞留在 农业,转移到地广人稀的边远地带从事农业开发活动。 2 2 1 5 其它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问题研究成果 朱涛( 2 0 0 4 ) 。认为城镇化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以实现土地的 规模经济性和增加非农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薛骏( 2 0 0 4 ) “认为城镇化是实现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之一。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 力有利于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优化城乡经济结构,增加农 民收入,扩大就业机会,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只有确立城镇 化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加强小城镇建设,才能有效解决农村剩 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刘文勇等人( 2 0 0 4 ) ”认为过剩的农业劳动力供给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负 累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在我国现阶段经济运行的体制框架一市场经 济体制,和主题内容一建立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内,城镇化在大多数农村只能是个 远景目标,更现实些的、更具有操作性的战术应该是农村工业化发展形成产业化 来为农村就地城镇化提供“依托”。 陈柳钦( 2 0 0 4 ) ”认为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许多,比如: 封闭的城乡二元结构、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农业劳动力素质低等。与之相应, 我们可以通过农村城镇化、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发展个体与私营经济、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和农村人力资本水 平等途径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其中推进农村城镇化来发展小城镇是实 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 刘传江等人( 2 0 0 4 ) ”认为,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中西部农村 地区与东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有增无减,但是,农村人口数量庞大而且大 量过剩、非农产业规模较小对农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足,是最根本的差距所在。 余宝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分析 j 江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2 ( 1 2 ) 。 朱涛城镇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 j ,生产力研究2 0 0 4 ( 1 1 ) 薛骏城镇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 j 西北农林科技丈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4 ( 1 1 ) 刘文勇等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之城镇化战略分析与对策建 义 j 生产力研究2 0 0 4 ( 5 ) 陈柳钦农村剩余劳功山转移1 j 农村城镇化 j 嚣庚t 商人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职月刊) 2 0 0 4 ( 2 ) 刘传江等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 城镇化 j 经济评论,2 0 0 4 ( 6 ) 1 2 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与东部地区相比呈现显著不同的特征,该地 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同城镇化进程的互动关系与东部地区也不尽相同。为此中 西部地区需要:( 1 ) 推进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小城镇。三位一体”的发展; ( 2 ) 构建农民退出新型机制,打造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3 ) 完善城市群带,增 强城市辐射能力,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和产业体系;( 4 ) 推进城市建设、城市经 营管理市场化与资本化。 景普秋等人( 2 0 0 5 ) ”用计量方法对中国历史数据的分析发现:农业劳动力 转移的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