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提要 萨0 3 3 0 5 2 9 旧前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研究,多集中在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制作技术 等方面,而对其编辑特点及规律的探讨比较少,但这一问题又是解决多媒体电 子出版物今后如何走向规范和成熟的核心所在。当前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发展 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也都急需编辑理论的指导,所以加强对多媒体电子出版物 的编辑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广。 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把多媒体电子出版物放在普通编辑学的大领域里, 从它和图书的比较中,分析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编创特点及其对传统编辑概 念内涵与外延的突破和发展。险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及其编辑过程”简略地介绍多媒体电子 出版物的概念、特征与分类,并从编辑流程上与图书作了初步比较。 第二部分:“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实现了多种符号系统的编辑统一”图书 编辑涉及到的只有文字、图形、图像等符号,这几种符号体系都是仅仅作用于 人的视觉的、静态的表现方式,其编码方式也都是平面运作。多媒体电子出版 物编辑在此基础上又引入了音频、视频和动画等符号系统,并实现了它们的统 一编排,为多角度、全方位的传播讯息提供了条件和基础。 第三部分:“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实现了从契合式向链接式的编辑转 换”在图书编辑中,图书文本模式的最后形成,依靠的是文字、图形、图像符 号的平面契合,而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编辑模式,依靠的是计算机程序语言的 缔结。 第四部分:“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实现了从文本向超文本的编辑转换” 图书采用的是线性编辑方式,它使得文本和讯息的结构比较单一、死板。而多 媒体电子出版物由于采用了“超文本”的编辑方式,实现了讯息间的多维链接, 并增加了出版物的“智能”附加值。 1 第五部分:“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实现了编辑角色的转换与重新定位”与 爨书编辑糨比,多媒体电予爨版穆缡辑里褒如群体性皱特繇,煽刨一体诧的镢 向也逐渐明显。 总之,多媒髂逡子蠢敷兹终秀一释毅黪墨嶷携影态,与銎冬接毙,英编辑 工作与编辑角色的内涵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加强对它的编辑研究,对多媒 豁篷子篷黢凌鸯身戆发曩稻对酱瀵壤辑学瓣理论建设,都怒鼹箕深悫戆去、 2 t a b s t r a c t a tp r e s e n tm o s to fr e s e a r c hw o r ko nm u l t i m e d i ae l e c t r o n i cp u b l i c a t i o n ( m e p ) c o n c e n t r a t e so nt h ep r e s e n tc o n d i t i o n so f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e x i s t i n gp r o b l e m sa n dt h e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 b u t l i t t l ei st a l k e da b o u ta st ot h e1 a w sa n d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m e pe d c t i n g h o w e v e r ,t of i n do u tt h el a w sa n d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e d i t i n gi s t h ek e yt ot h eq u e s t i o no fs t a n d a r d i z i n ga n dm a t u r i n gt h em e p a t p r e s e n t ,t h em e p ,w h i c h a b o u n d si np r o b l e m s ,a r eb a d l yi nn e e do f e d i t i n gt h e o r y ,t o o t h e r e f o r e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t h er e s e a r c ho n e d i t i n go ft h em e p i so fg r e a ts i g n i f i c a n c eb o t hi nt h e o r ya n di np r a c t i c e t h ep a p e r t a k i n gg e n e r a le d i t i n gs c i e n c ea st h em 匮p sb a c k g r o u n da n da d o p t i n g t h ec o m p a r a t i v em e t h o d ( i e c o m p a r i n gt h e m e pa n db o o k ) ,a t t e m p t st oa n a l y s et h ee d i t i n ga n d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m e pa n dt h em e p sb r e a k t h r o u g ha n d d e v e l d p m e n t o nt h eb a s i so f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e d i t i n g 码ep a p e rc o n s i s t so f f i v ep a r t s : p a r ti :t h em e pa n dt h e i re d i t i n gp r o c e s s t h i sp a r tg i v e s a b r i e fi n t r o d u c t i o na b o u tt h ec o n c e p t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o ft h em e p a l s o ,i tm a k e sat e n t a t i v ec o m p a r i s i o no fe d i t i n gp r o t e s sb e t w e e nb o o ka n dt h e 唧 p a r ti i :t h ec o m b i n a t i o no fv a r i o u ss y m b o l so f t h em e p 3 e d i t i n g t h ee d i t i n go fb o o ki n v o l v e so n l yc h a r a c t e r s ,g r a p h s 。i m a g e sa n do t h e rs y m b o l s a l lo ft h e s ek i n d so fs y m b o l s y s t e m s a r es t a t i v ef o r m so fe x p r e s s i o na n do n l ya c to n o u rs i g h t t h ec o d i n gf o r m o ft h e s es y m b o ls y s t e m sa r ea l s ot w o d i m e n s i o n a l b a s e do nt h e s e s y m b o ls y s t e m s ,t h ee d i t i n go ft h em e pu s es u c hs y m b o ls y s t e m sa s a u d i of r e q u e n c y ,v i d e o f r e q u e n c ya n da n i m a t i o na n ds u c c e e di nm a k i n gap e r f e c tc o m b i n a t i o no fa l lt h e s es y m b o ls y s t e m si ne d i t i n gp r o c e s s ,a n d ,t h e r e f o r e ,p r o v i d ec o n d i t i o n sa n db a s i sf o rt h em u l t i p o i n t o fv i e wa n da l l r o u n d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o fi n f o r m a t i o n p a r t :t h e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o ft h em e p e d i t i n gf r o m “i n l a i d c o n n e c t i o n t o “c h a i n e d c o n n e c t i o n ”i nt h ee d i t i n go fb o o k t h ef i n a lf o r mo fb o o k t e x t m o d ed e p e n d so nt h et w o d i m e n s i o n a l i n l a y i n go fs u c hs y m b o l s a sc h a r a c t e r s ,g r a p h sa n di m a g e s ,w h e r e a s t h em e p e d i t i n g m o d ei sd e c i d e db yc o n s t r u c t i n go fc o m p u t e rp r o g r a m m i n gl a n g u a g e s p a r t v :t h e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o ft h e 卿e d i r i n gf r o mt e x tt o “h y p e r t e x t ”t h el i n e a re d i t i n g m o d e i s a d o p t e di ne d i t i n g o f b o o k ,w h i c hm a k e sr a t h e rr i g i da n dm o n o t o n o u st h es t r u c t u r e so f t e x ta n di n f o r m a t i o n b u tt h em e p d u et ot h ea d o p t i o no f “h y p e r t e x t ”e d i t i n g m o d e ,s u c c e e di nr e a l i z i n g “m u l t i d i m e n s i o n a lc h a i n c o n n e c t i o n ”a n di n c r e a s i n gt h ea d d i t i o n a lv a l u eo fi n t e l l i g e n c e p a r tv :t h e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a n dr e o r i e n t a t i o no ft h em e p e d i t i n gr o l e s c o m p a r e d w i t ht h ee d i t i n go fb o o k ,t h ee d i t i n go ft h e m e pf e a t u r e sg r o u p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s h o w sam o r ea n dm o r ed i s 一 d t i n c tt e n d e n c yt oi n t e g r a t ee d i t i n gw i t hc r e a t i o n i naw o r d ,t h em e p ,w h o s ec o n n o t a t i o no fe d i t o r i a lw o r ka n d e d i t i n gr o l e sh a sc h a n g e dg r e a t l y ,a r ean e wp u b l i c a t i o nf o r mi fw e c o m p a r e t h e i re d i t i n gw i t ht h e e d i t i n g o fb o o k t os t r e n g t h e nt h er e s e a r c ho nt h ee d i t i n go ft h em e pw i l lh a v eaf a r r e a c h i n gi n f l u e n c e o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m e pt h e m s e l v e sa n dt h et h e o r e t i c a l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g e n e r ne d i t i n gs c i e n c e 5 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编辑与图书编辑 的比较研究 如果说文字的出现、纸与印刷技术的发明给人类的出版事业带来了三次 革命性发展的话,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运用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逐渐推广,给出 版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第四次革命”o ,它的重要成果就是电子出版物的 出现。 国外电子出版物的发展从书目数据库开始。这可以追溯到2 0 世纪5 0 年 代末。1 9 5 9 年,美国匹兹堡大学卫生法律中心建立的全文检索系统开了电子 数据资料库的先河。由于全文数据库易检索等特点,它一出现便受到情报界 和新闻界的青睬。出版界也很快涉足这个领域。他们把全文数据库的数字化 讯息资料存储在磁盘和只读光盘中进行传播,形成了严格意义上的电子出版 物。进入8 0 年代后期,随着效据压缩技术的进一步成熟,音频、视频和图像处 理技术的发展及其与字处理技术的结合,出现了融文本、视频、音频、图形、图 像于一体的大数据容量多媒体电子出版物。这种多媒体电子出版物一出现便 以其讯息存储量大、包容媒体多、易于检索、具有交互性等不可比拟的优势迅 猛地发展起来。 我国电子出版物的发展起步于2 0 世纪8 0 年代中期,最初是一些拥有计 算机设备的公司主动开发的软磁盘( f d ) 。1 9 9 1 年7 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制作 成功的国共两党关系通史是我国第一部由出版社制作并向社会公开发行的 电子出版物。据不完全统计,到1 9 9 4 年底,我国已出版f d l 0 0 0 多种,发行4 万多套,销售额达1 0 0 0 多万元。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汉英中医药词典( 科 学出版社) 、汉英计算机词汇( 清华大学出版社) 、邓小平文选一、二、三卷 ( 北京大学“火星入”公司开发研制、人民出版社出版) 等等。c d r o m 的出 版始于2 0 世纪9 0 年代初,从1 9 9 1 年到1 9 9 4 年出版近7 0 种。先后涉足这个 领域的有北京金盘公司、高教出版社、先科集团等。近几年我国a 3 - - r o m 的 出版情况及增长率如下图所示: 】 种数年增长率 1994 拄12 种 1995 拄约100 种约733 1996 篮约300 种约200 1997 焦1025 种242 1998 芷 1442 种41 1999 盎1804 种 25 从上表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我国电子出版物的发展速度还是相当快的。 其制作水平和质量也在迅速提高。1 9 9 6 年,我国开始参加法国“莫必斯”多媒 体光盘国际大奖赛,当年有布达拉宫等4 张光盘入围。1 9 9 7 年,在我国入 围的5 张光盘中,故宫世界文化遗产获“评委特别奖”。1 9 9 8 年,我国 选送的颐和园又获第七届“莫必斯”多媒体光盘国际大奖赛“文化人文艺术 奖”。目前,虽然我国电子出版物的整体发展水平与国外还有相当差距,但就 制作技术上讲,我国在某些领域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如语音识别、虚拟现 实、数字电影、动态交互访问等制作技术,在我国电子出版物中已有不同程度 的应用。 截至1 9 9 9 年底。我国有电子出版物出版权的单位已达6 4 家( 港、澳、台地 区除外) ,有2 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设电子出版单位,其中北京地区占 5 0 。上海占将近1 1 ,湖北占将近8 ,其它省( 市) 均只有一家,还有青海、 西藏、甘肃、贵州、山西等省份因缺少电子出版的技术实力等因素尚没有电子 出版物出版权。目前新闻出版署批复的光盘生产复制单位有6 1 家,共1 5 4 条 生产线( c d 类光盘母版刻录生产线1 0 8 条,d v d 光盘母版刻录生产线2 条, 复制生产线1 1 条,c d - - r w 生产线4 条) ,其中有4 3 家已投入运营。这说明 我国电子出版物的生产和制作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基础和实力。 虽然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出现与发展仅仅是近二十年的事情,目前它在 制作技术、编辑规范上还存在着许多有待成熟和发展的方面,但作为一种出版 物形态来讲,它已经基本稳定,其编辑制作的基本规律也日渐凸显。在这里, 2 加强对其编创制作普遍规律的探讨将有利于对今后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发展趋 势的把握、发展方向的引导和编创制作的规范。 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同其它各种形态的出版物一样,在其编创过程中,蕴涵 着大量的编辑劳动,即编辑对原稿本的增殖缔构过程。由于多媒体电子出版 物本身的复杂性和编创方式的特殊性,使它的编辑相对于传统的图书编辑呈 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在编辑对象、编辑符号、编辑模式乃至编辑型制等方面显 示出对传统编辑工作的突破与发展,拓宽了编辑工作的外延,从而使编辑的内 涵又有新的提高。目前多媒体电子出版物中出现的许多问题,诸如纯粹的技 术炫耀、实际内容不深人、市场定位不准确、选题创新程度不够等等都与编辑 含量不够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加强对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编辑规律的研究具 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研究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编创规律,仅仅从其自身探讨还是不够的,将其 放在整个编辑学的大领域里,从它和其它形式出版物的编辑比较中,才能透析 出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编创特点。图书是和电子出版物在出版方式、出版目 的、选题策划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一种出版物形态。所以本文将从这个角度来 探讨多媒体电予出版物对图书编辑的突破和发展。由于这个课题比较新,前 人的研究很少,所以可参阅的资料不多,这也正是本文写作中多次困绕作者的 一个难题。 一、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及其编辑过程 ( 一) 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概念、特征与分类 要探讨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概念,首先要弄清电子出版物的确切含义。 关于电子出版物的定义有多种说法,如中国大百科全书( 新闻出版卷) 中电 子出版物的定义是:“以数字编码形式存贮于可用计算机读写的磁性介质上的 文献信息记录载体,又称机读型文献或电子数据库。它以磁带、软盘和光盘的 形式存贮与交换,输入计算机通过屏幕显示,供人们阅读。”回中国出版工作者 协会电子出版研究会成立之初将电子出版与电子出版物的概念界定为:“电子 出版:是利用微电子技术对文字( 含计算机程序、各类资料数据库) 、声音、图像 等多种信息媒体进行选择、编辑、复制和发送( 发行、传送) ,使信息成为写入非 纸载体的可用阅读器随机存取且适合大众传播的交互式文化商品的过程。电 3 子出版物:即通过上述过程产生的出版物。”o 目前比较权威的电子出版物的 定义是新闻出版署在1 9 9 7 年1 2 月3 0 日发布的电子出版物管理规定中的 定义:“电子出版物是指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编辑加工后存储在 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者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读取使用,用以表达思 想、普及知识和积累文化,并可复制发行的大众传播媒体。媒体形态包括软磁 盘( f d ) 、只读光盘( c d - - r o m ) 、交互式光盘( 一i ) 、照片光盘( p i o 伊 ) 、高密度只读光盘( d v d - - r o m ) 、集成电路卡( i c - - c h r d ) 和新闻出版署 认定的其他媒体形态。”。这个定义从讯息存储方式、存储的讯息内容、介质形 态、阅读方式等几个方面对电子出版物加以界定,比较全面准确。需要指出的 是电子出版物的概念是不断发展的,随着新的载体形式不断出现,它的外延将 会逐渐扩大,如“高密度只读光盘( d 、,d _ r o m ) ”在新闻出版署1 9 9 6 年发布 的电子出版物管理暂行规定中还未加上,因为那时d v d 技术在我国还未成 熟,但到了1 9 9 7 年末,项,d r o m 已经大量出现,所以在后来的定义中就将 其补充进去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提高,日后肯定还会有更多新 的电子出版物形态不断出现。 “多媒体”一词译自英文“m u l t i m e d i a ”,由“m u l t i p l e ”和“m e d i a ”组成。“多 媒体”是由单媒体复合而成。多媒体词首先是用来描述计算机控制的、多投 影仪的幻灯片演示,并配有声音通道。目前关于多媒体的描述很多,但“确切 地说。通常所称的多媒体其实是计算机多媒体系统的简称,它是指利用计算 机和相关技术设备对包括文字、声音、图像、影像、动画等多种媒体的数据进行 数字化处理,并且集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用户可以利用简单的接口设备,以 对话的方式获取所需的信息的新一代计算机环境。”o 多媒体的出现是计算机 技术发展的一大飞跃,使计算机同时处理不同的讯息成为可能。报纸、图书、 杂志、电影、电视、广播等出版物都是以它各自不同的媒体进行讯息传播的,有 的以文字为主,有的以声音为主,也有的综合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 媒体,如电视。但是它与讯息系统中的多媒体是不同的。首先人们在接受电 视媒体所携带的讯息时是被动的,没有交互性。其次,电视中的“多媒体”讯息 几乎都是以模拟信号进行存储和传播的,而多媒体却是以数字方式存储和传 播的。 多媒体技术与电子出版物相结合产生了多媒体电子出版物。这也是电子 4 出版物发展的主流与趋势。按照田胜立先生的分法,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包括: 多媒体c d - - r o m ;c d i ( 交互式光盘) ;多媒体磁盘信息系统;i c 卡发声词 典;p r o m ( 局部只读,读写多媒体光盘) 等。 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发展至今, 其媒体形态已经相当丰富,有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 图书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图书把古代的甲骨文、金石铭文、 手抄卷轴,近代的报纸和杂志,现代的音像制品和缩微胶卷读物都包括在内。 狭义的图书在我国是指国家出版行政机关列入图书类统计的出版物,分书籍、 课本和图片三类。”o 本文所论及的图书是指狭义的图书概念。 与图书相比,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具有以下的特点: ( 1 ) 媒体的多样性。图书只能记载文字、图形、图像等静态的媒体讯息。多 媒体电子出版物除此之外还能记载音频、视频、动画等动态媒体讯息,增强了 出版物的表现力,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 2 ) 讯息存储方式及介质不同。多媒体电子出版物是以数字代码的方式将 各种讯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图书则是以印刷的方式将讯息印制在纸载 体上。 ( 3 ) 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具有交互性。读者在阅读多媒体电子出版物时可以 通过不同的操作来与多媒体系统对话,选取自己所需要的讯息。出版物可以 根据阅读者的操作或命令来决定提供什么样的讯息。读者在阅读多媒体电子 出版物时具有了更多的主动性、自觉性。这一点使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在辅助 教学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 4 ) 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容量大、体积小。一张高密度软盘容量即达1 2 兆 亿字节;一张直径为1 2 5 c m 的c d r o m 光盘,容量为6 5 0 兆字节。如果单 纯用来存储文字的话,可容纳3 亿个汉字,相当于3 0 0 本厚度1 0 0 0 页的书。 ( 5 ) 便于检索。多媒体电子出版物是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用数据库、 “超文本”的形式进行讯息的组织和存储的,因此提供了非常方便、灵活的检索 方式。它可以采用关键字、属性等进行随机检索和分类检索,还可用热字 ( h o t w o r d ) 等进行联想检索等等。 ( 6 ) 阅读方式的特殊性。从目前情况来看,多媒体电子出版物似乎没有图 书方便。因为它必须借助于计算机或具有类似功能的阅读器才能阅读,不像 图书那样便于携带,随处可读。但随着便携式电脑的发展,多媒体电子出版物 5 的这项缺陷会逐渐得到弥补,特别是在需要携带大量图书时,多媒体电子出版 物会更方便。 ( - - ) 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编辑过程 图书的编辑过程分三个阶段:前期编辑工作、中期编辑工作和后期编辑工 作。前期编辑工作包括选题策划和组稿;中期编辑工作包括编辑对稿本全面 细致的审读加工、装帧设计和发稿工作;后期编辑工作是指发稿之后的编辑工 作,包括审改校样、检查样书、出版前后的宣传工作和了解读者、市场反馈信息 等。 多媒体电子出版物与图书的编辑过程大致相似,也有前期的选题策划和 稿本组织、素材准备工作,中期的编辑审读j j - r 、系统集成,后期的宣传和市场 调查工作。但是由于多媒体电子出版物本身的特殊性,其编辑工作也有了新 的内容和特点。 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编辑出版过程 如图: 1 选题策划。与图书一样,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编辑的首要环节是做好选 题策划工作。由于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投资大、风险高,所以编辑在选题时更 应慎重,不仅要考虑其新颖性、独创性、市场潜力、读者对象等因素,还要考虑 是否适合多媒体表现与创作,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搜集的难易程度,包括 出版单位的技术条件、经济实力等诸多因素。 2 总体规划。这个阶段是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编辑出版的关键一环,它决 定着整个多媒体电子出版物最后的出版质量和水平。策划人员要按照选题的 特点、类型和自己的构想提出创意和编辑的总体目标,其中包括内容特色、界 面特点、要突出实现的功能项目、资源准备等等。由于多媒体编刨的复杂性。 所以总体规划往往是一个群策群力、整体协调的过程,是选题策划人员、文本 6 创作人员、软件编程人员、美术设计人员等共同研讨、集思广益的过程。这个 阶段讨论研究的越深刻,分工愈细密,后面的工作开展就会愈顺利。 3 脚本编写。如果说总体规划报告是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编创大纲的 话,脚本则是实施这一工作的具体细则。脚本编写人员不但要精通主题内容, 同时要深入理解多媒体计算机的结构方式及其性能。超文本、超媒体中的热 点技术运用的链接结构比一般戏尉、电影剧本的线性结构、顺序演进要复杂的 多,所以脚本设计人员不但要有较强的创作能力,同时要熟悉软件编程、界面 设计、媒体链接等知识,这样才能写出实用、符合资源和技术实际的脚本。 4 资源准备。这个防段的工作是根据具体的脚本,搜集相关的媒体素材, 并把它们转化成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可用格式的过程。其中一些部分,可能还 需要根据编辑创意专门制作,如动凰等。这一工作分两个阶段:一是搜集和制 作阶段。广泛的搜集有关的图像、音频、视频资料,以备编辑使用,搜集不到的 还要自己创作。二是初步的编辑工作。材料搜集好后,就要利用相应的技术 将其转化成计算机文本并储存起来。如图像可用扫描仪扫描、音频和视频可 用相应的采集卡捕捉,文本可以直接录入,也可用扫描识别和文本图像扫描技 术生成。然后编辑还要对各种不同的媒体进行初步的审核、加工。 5 资源审定。根据电子出版物管理规定,出版社必须对电子出版物的 内容负责。在媒体资源准备好以后,编辑必须对所有媒体资源进行审定,将隐 患消除在集成之前。和传统图书的稿本审核一样,其中也包括政治把关、文本 校对质量把关等。但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资源审定还包括图像的质量( 色彩、 亮度、清晰度等) 、音频效果、视频、动画的编刨质量把关等。如果发现问题,应 重新回到搜集资料阶段,进行修补改正,若延至系统集成以后,有很多问题处 理起来就很困难了。 6 系统集成。这项工作是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编辑创作过程中集中显示技 术含量的一个环节。如何将资源准备阶段编辑整理出来的各项媒体资料缔结 构建为一个系统的多媒体电子出版物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关键问题在 于熟练使用编著工具以及有关技术方法实现数据集成和媒体拼接的整合工 作。”凹目前最常用的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利用编著工具来进行集成整合,这种 方式适合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员使用,比较简便易学。但是每种工具都有其自 身的局限性,这种方式往往达不到编辑的预期效果。第二种是利用程序设计 7 来进行媒体集成,如直接利用c + + 和v i s u a i b o s i c 等计算机语言进行开发。 虽然这种方式可以比较灵活地实现创作意图,体现编辑风格和特色,但是它对 集成人员的技术要求很高,一般的非专业人员很难达到要求。第三种是前两 种方式的结合,大部分使用编著工具,有特殊需要的部分采用程序语言编程。 这种方法集中了二者的优势,既能提高效率亦能充分体现编辑特色。 7 审定测试。电子出版物在进行压盘复制之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测试,这 是保证其质量的重要手段。测试项目包括内容测试、媒体测试、界面测试、系 统功能测试、路径测试、安装测试、相容性测试等多个方面。一般要有专门人 员来做,有时为了保证用户使用的友好性,甚至还要找一些用户代表进行实际 操作测试。审定测试后,还要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改,然后才能进行母摄制作 和复制生产。 与图书编辑相比较,二者前期和后期的工作基本类似,中期的编辑工作却 差别较大。这主要是由其媒体形态的多样性和媒体模式化过程的特殊性所决 定的。当然仅仅作表面的工作内容的比较还是不够的,关键还在于对多媒体 电子出版物编辑工作进行深层内涵的探讨,并将其放在普通编辑学原理背景 下对它进行拓展研究。 二、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实现了多种符号系统的编辑统一 符号是人类讯息传播的要素和基础。任何传播过程和讯息载体的研究都 离不开对其符号体系的探讨,对出版物的研究也是如此。“所谓符号,是传播 过程中为传达讯息而用以指代某种意义的中介。” 它有如下几个特征:符 号总是用一定的形式代表特定的意义。符号与它代表意义的关系是非必然 的。符号可以通过一定的规则进行编码组合,形成代表更加丰富意义的符 号系统。符号系统又可以被解码而理解其表示的意义。正因为符号具备了 上面的特征,才有了传播交流和编码建模的特殊功能。各种出版物特定的文 体模式和媒体模式都是由不同的符号系统在一定的编码规范的基础上组建形 成的。“编辑活动,从符号学的眼光来看,就是正确掌握各种文化符号,充分发 挥符号自身的特性和功能,借以建立丰富多采的文体模式和媒体模式,尽量满 足人类社会日新月异的文化交流需要,促进人类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事 业。”仰所以编辑活动的工作对象就是能够承载讯息的各种符号体系,编辑工 8 作就是利用不同的符号构建文体模式和媒体模式的活动。大众传播活动申各 种不同的文体模式和媒体模式也都是广大编辑在长期的编辑工作中,经过无 数次的实验、总结、沉淀而形成的。 传统的图书编辑工作涉及到的符号有:文字、图形、图表、图像及其它人工 数理符号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文字符号,它是记录人类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是人类文化讯息传播的最主要的工具。传统纯文字文本图书的编辑工作就是 运用文字符号和人类语言符号编码的语法规则来进行讯息的审选、加工和媒 体构成工作的。经过两三千年的积累、沉淀与发展,由文字符号构筑起来的文 体模式与媒体模式已经比较成熟,并已形成了一些稳定的范式。 图形和图像符号在不同的图书中有不同的运用方式,在以文字为主的图 书里,起到一种补充说明和修饰的作用,使图书更加生动、形象,更易被读者理 解和接受。在以图形、图像为主的图书里,如地图册、画册等,它们就占据了主 导地位,编辑通过对各种图形、图像的审订、选择、加工、排列和组合,使其表达 出不同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意蕴。单个的图形、图像符号可能仅仅代表一些零 星的、个别的意义,而通过编辑的编模建构,将其组合成一种特定的文本的时 候,它们就能产生非同凡响的效果和价值。如地图中的任何图例都仅仅能代 表一种地形概念。象山脉、河流、湖泊、铁路等。但将其编排组合在一起,就能 反映和描绘出某一地区的地理地形概貌。 另外,在图书编辑特别是科技图书的编辑中还会出现大量的人工数理符 号,如s i m 、o o 醅、l 理、c u s d 4 、f e 3 0 4 等等。这些符号代表的意义都是人为定义 的,它们的编辑依据的是一定的科学公理、定理、化学和物理反应原理等等,它 们的编辑缔构法则是最科学、严密的。 在图书编辑中,文字符号与图形、图像等符号往往相互补充、配合,构建起 一种图文并茂的媒体形式,融知识性、思想性与形象性于一体。但是这几种符 号体系都是仅仅作用于人的视觉的、静态的表现方式,其编码方式也都是平面 运作。而人类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知识是丰富多采、生动活泼和立体多维的对 于那些有声的、动态的和多维的讯息,图书文本只能通过文字描述来表现,显 得有些勉为其难、力不从心。这也是由于文字、图形、图像等符号的特点所决 定的。 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编辑在继续运用文字、图形、图像符号之外,引入了音 9 频、视频、动画符号系统,丰富了出版物的符号形态,为多角度、全方位、更加真 实、客观、形象地传播讯息提供了条件和基础。 音频是指人的耳朵能听见的振动的频率( 1 6 2 0 0 0 赫兹) 。电子出版物 中的音频主要包括三部分:自然语言、背景音乐和效果声。它的形式层面是一 种作用于人们听觉器官的声音刺激。自然语言、音乐和效果声是三种不同的 听觉符号系统。自然语言最小的符号单位是语素,它的编码规范是语言法则。 音乐是一种高度抽象化的复杂的听觉符号系统。它是“由一系列要素诸如节 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调色、调性等组合而成的旋律,为其主要表意 手段”。o 在长期的有序化的发展过程中,音乐符号的表意功能逐渐系统、严格 并得到强化。如黄河大合唱以其高昂、气势雄浑的旋律激励了中华民族一 致对外抵抗日寇的决心,每当音乐响起,人们就会热血沸腾、心潮澎湃。而一 曲喜庆锣鼓则马上使人们联想到节日的喜悦和欢腾。效果声是一种比较原 始的听觉符号系统,是一种对自然声的直接模拟,如风雨声、雷声、波涛声、鸟 虫啼鸣、机器轰响、电话铃声等等。 视频是多幅具有动作连贯性图像的连续播放,可以传达动态的讯息内容。 它的编辑方式类似于电影、电视节目的剪辑和编排,可以通过域面的不同组合 表达不同的讯息内容,甚至可以达到时空交错、虚实互换的效果。2 0 年代初 期,俄国电影艺术家和电影理论家普多夫金和库里肖夫曾做过一项著名实验。 他们先拍了一个男演员表情木然的特写,然后又拍了三个不同的镜头:一碗 汤,一个玩耍的小女孩,一个躺在棺材里的妇女。他们把后三个镜头与前一个 镜头相组接,构成了三个片段:1 木然的男演员汤木然的男演员;2 木然的男演员玩耍的女孩木然的男演员;3 木然的男演员棺材 里的妇女术然的男演员。三个不同的片段使观众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和感受,这就是编辑的力量。视频的编辑也正是一种编辑利用视频符号进行 编码建模的活动。不同的编码方式蕴涵着不同的讯息内容,产生出不同的视 频文本。 动画是“利用计算机软件或手工绘制的图形并使其以一定的速度来模拟 自然运动的画面。一般分为平面动画、立体动画等。”o 动画符号系统的编码 原理与视频系统基本上是一致的。原始的平面动画其实是将一连串绘有连续 动作图像的塞珞珞片( c e l l h l o i d ) 陆续放在背景图下拍摄而成。只不过随着计 1 0 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图像不再用手工绘制,而是转成在电脑中利用相应的绘 画软件工具完成这一制作过程。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三维动画是利用一定的 技术手段,使图像及其活动空间转为立体化,具有更加逼真、形象的效果。动 画是一套具像的现实社会生活的模拟符号,它比文字、图形、图像符号更加逼 真、生动,而且还能完善和弥补视频的某些不足。比如有些在现实生活中已经 消失或是假想的事物,场景很难表现,使用动画技术往往能解决。例如曾获得 第六届“莫必斯”多媒体光盘国际大奖赛“科学奖”,由美国作者制作的光盘发 明家实验室交通,介绍了几位使世界交通发生革命性变革的人物:发明 飞机的莱特兄弟,发明汽车的戴姆勒及制造第一辆火车的史蒂文森。由于这 些发明家原来的实验室已不存在了,光盘设计者为了更生动的表现发明家们 当年的工作情景,根据历史资料在计算机中构造了三维的实验室模型与他们 发明的交通工具。为突出细节,大量像真的表面贴图被应用在三维模型中,使 读者在阅读时产生强烈的身临其境的感觉。三维的实验室所构造的其实是虚 拟的世界,但它同样达到了传播的效果。 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对视频、音频、动画等符号体系的引入,丰富和拓展了 编辑工作的内容,增加了新的符号体系与编码方式,构筑了新的媒体形式,使 讯息的传播从由文字、图形、图像等符号体系构建起来的平面模式发展到了由 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符号体系构筑起来的立体模式,使编 辑工作从平面的图文编码变为立体多维的音频、视频的剪接、整理和动画的编 辑建模。相对于传统的图书编辑,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编辑实现了三项突破: 一项是视频和动画符号体系的引入使讯息的传播实现了从静到动的突破;一 项是音频的引入使讯息传播实现了从单纯的视觉到听觉与视觉相结合的突 破;还有一项是实现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动画等符号体系的融合、渗透与 拼接,使几种相异的符号体系缔结为一体,存储在同一载体上,这是多媒体电 子出版物编辑的最大突破。前面已经谈到过,“多媒体”并不是各种符号体系 的简单相加,它是媒体讯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和。有人曾形容说“多媒体是文 字、图形、动画、视频和音频信息的结合,而计算机则是将它们联结起来的胶 水( a p p l e 公司w o u t o n 的说法) 。” 而怎样才能实现计算机对这些不同种 类符号体系的联接呢? 解决的办法只能是先通过不同的方式分别将这几种符 号体系转化成统一的计算机能够识别、认读,并能对其进行编码、传输的形式, 1 1 然后霉竣兹秀蒸稿实纛不弱最惑豹对嚣与链接。数字讫蔽零懿发蒺楚上述霆 题迎刃黼解,它为声、图、文、像等媒体讯息集于一体并以数字化方式存储和传 播奠定了基礁,墩鸯多媒箨耄予滋叛魏戆交互、羧索臻戆理备了条释。羧泼说 各种媒体讯息的数字化过程是移媒体电子出版物编辑工作中的关键一环,也 是多媒髂电子躐舨魏编辑送别予霆褰黎辍熬本璇嚣苇。这穗逶避题嚣媒捧谖 息进行形式转换来达到不同符号体系统一编排的工作悬对传统图书编辑的重 要发展。 三、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实现了从“契合式”向“链接式”的编辑转换 符号之所以能缔构成不同的媒体形式,依靠的是其内部代码规则的联结。 “代码掰以说就是符号符号缝合构戎篙分辑破译的法则或规约。i ,。这秘规 约可能蹙非常系统严密的,如语宵的词法、句法、章法;也可能是禚长期的编辑 实践中积淀形成的,并不一定很簌巍,如阕像的编辑,只裔一些基本构范式,但 没有严格系统的法尉。 作糟要向社会和他人传递自己的恩想和认识,读者耍接受来自各方颟的 讯意。者要通过一定盼融患载俸符芍模式。这种模试的代礴规范瘦该是 被社会公认的、蠼规范和权威的,是指导作者初步编码和读者进行代码译解的 依据。绦辑是楚这稃瓣藏逐步稳定、德金,并使之逐渐公约亿豹”掇关入”。编 辑者通斑对进人流通领域的讯息进行选撵、审核、整理、加工,逐步树立了各种 文终模式与蒜涔攘式黪藏本。德翻要梳壤符号缭祷孛鹃紊蘸,稚除予挽与阻 碍,以确保人们遮用符号进行交流的秩序,保证讯息交流的顺利炭现,使社会 公众辜嚣l 爨传播熬法蒡l 走肉统一纛麓范。 编辑活动的实质就鼹完成讯息模式的建构。其内容主要是符号的审订, 健璐豹筑蓬,文零静礁扶,模式豹建立与添意瓣传播等等。 按照这一理论,图书的编辑过程就悬编辑依据各种谗法、句法、章法的规 藩,对撵黉甾终的羲奉避纷交薄怒蓬襄模凌热王熬过程。整书交率模式鹣形 成,其实就是编辍对文字稿本和图形、图像原稿进行编辑审订,从科学和审美 盼囊炭,x | 其进豁统一编簿,楚其这弱銎文结合、稳盏李 兖、耀撂羹彩秘效聚熬 过程。慰然图书编辑涉及到的符号体系不仅仅有文字,还有图形和图像,但是 它髓各斑戆编辑王接都憝在乎蘑童爱嚣黪,这秘警嚣表达豹共鼓舞塑书文零 1 2 模j 蕊的最终形成提供了条件。在图韶编辑的文本建模过程中,文字与图形、劂 像符号的融会与统一缤豢不是镶券蔹 琴终焱懿力鬃秘嚣素,露是裂臻匿文绦 排方式的平面性,实现了不同符号体系的契合。编辑最后进行的圈粥文本建 模簟终,其实裁是黠这凡魏簿号爨撂瓣乎嚣接到与缀合。瑟以我聪黎这静警 面的图文结合的建模方式为“契合式”编辑。 多媒体瞧子出版魏则不强,涂了它所震寒存健爨传竣黪疆搏物凌载锋与 纸印图书大相径庭之外,它所运用的符号体系的多样性,导致了其“怒文本”模 式软 拳编辑避程的复杂性。多媒体眩予出版甥符号模式软传的缟磁点终采燃 的鼹“链援”方式。 多媒体电子逝敝物的单媒体讯惠的编璐规范工根与传统图书缡瓣工作类 似。比如冀前期鹩文本编辑、图像编辑、税频编辑、音频编辑还有动躐编辑,虽 然 b 传统出版物多出好几项,而且编辑的方式和手段也大不椒同,但魑它们述 都怒处于一个工作潞次上,都是对一种符号体系的审核、编码、整理和规范。 其实这一阶段每一种符号的编码规撒工作除了要适庶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特点 静需要以外,基本类菊予使掰符号俸系兜较单一的舨勃鹃编辑工作。铡魏 多媒体电予出版物文本的编辑基本类同于图书编辑,音频的编辑类同于磁带、 音礤豹编辑,褫菝静编辑类稿予录豫带豹蘧褥编辑等等。逮一阶段鹩编褥规 范工作基本上属于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资源准备阶段。各种符号体系的编码 麓范都是稳对疆立豹。这个滋覆豹编码规范王襻凳论徽褥多么完美,也廷燕 为多媒体电子出版物最后的形成提供了完备、成型的索材。 多媒体电子密激镌王终豹难点秘重意蔻其最鑫豹各静符号露系豹系统集 成,即多媒体电子出版物整体模式的构建工作。这魁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交通银行2025青岛市小语种岗笔试题及答案
- 工业机器人市场2025年增长趋势分析:机器人产业市场风险研究报告
- 三治融合面试题库及答案
- 云南德宏州州级机关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2024
- 珠海市公安局招聘辅警考试真题2024
- 2024年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2024年云南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检察院招聘聘用制工作人员真题
- 2025海南合作合同范本
- 2025济南市存量房买卖合同
- 2025年企业职员培训合同模板大全
- 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年产1GW晶体硅太阳能电池项目环评报告
- 药品进销存管理制度
- T/GIEHA 034-2022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机
- 2025入党考试试题及答案
- 燃气轮机原理课件
- 非晶合金变压器制造的改建及纳米晶超薄带和非晶粉末的研发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
- 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 送审稿
- 湘教版小学音乐教材解析
- 家装门窗订单合同协议
- 植物生理学 01-绪论学习资料
- 2025年电子竞技赛事版权授权合同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