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摘 要 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含义,古今中外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有的学 者倾向于经济方面而言,局限于经济层面;有的学者从国家、政府及战略层面上着眼; 有的则从教育功能上来论述;有的从教育客观属性上加以肯定教育超前的必然性;有的 从教育发展限度方面加以论述。从某种意义上说,目前对于“教育优先发展”的含义还 未达成共识,都各有自己的理解倾向,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旨在对“教育优先发展”的 含义将做一番综合概括。 至于为什么要教育优先发展,则需要从理论和现实的结合上对“教育优先发展”理 论的依据进行探析。从内在依据上来看,教育自有其特殊的规律和特点,教育毕竟是社 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必然受到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从外在依据来看, 教育与人类历史、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而且是正相关关系。本文旨在通过对教育优先发 展的依据分析,以此来论证教育优先发展并不是单一的相对于政治或经济等方面而言, 它与其他社会子系统有诸多联系。 在如何教育优先发展的这个问题上,各国在实践上都采取了一定的政策及措施,可 见,教育优先发展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和重视。但由于种种原因,各个国家教育发展水 平进度不一样, 教育优先发展在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形成了强大的反差。 所以,从现实角度出发,教育优先发展要遵循适度性和侧重性的原则。 关键词: 教育优先发展 ; 理论体系 ; 探究 ii abstract education development priority that the ancient and modern scholars have different views and understanding. some scholars discuss it from country, government, strategic stratification plane and economical layout ; and some elaborat it from the education function., the education receives restriction of the political, the economical, the cultural, the technical and so on.,simultaneously it has the promoter action; some discuss it from objective attribute of education to affirm the inevitability of the education development priority; some elaborate it from the limit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 a sense, the present to “give prior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has not yet reached a consensus on the meaning, all have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of the tendency for this situation. the aims for this section will do something comprehensive summary on the “education development priority”. why need education development priority , it analyzed the bases of priority on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theory ,the basis from internal point of view, education has its own special rules and characteristics, education is a major social system of a subsystem, it will be subject to the influence of external factors and constraints. the basis from the external point of view, educ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uman histor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ut they also have a positive correlation. the aims for this section is to analyze the basis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priority,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 priority of education is not a single relative to the political or economic terms, it has many links of other social subsystems. how about ehe education development priority. it obtained countries approval and recognition all over the world , and reflected in the different levels.but for various reasons, the education development priority has formed the formidable contrast in the developed country, the developing country and the least developed country . therefore , from a realistic point of wiew, this section will address which reles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ducation development priority should follow. key word: the education development priority; theroy; research 独 创 性 声 明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 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海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 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著作权声明学位论文著作权声明 本论文作者声明: 本论文全部成果均为本人和指导教师合作研究取得,本人和指导教师都有权使用本成果学 术内容(有第三方约定者除外) 。 本论文为指导教师指导下,本人独自完成。本人独自享有本论文的全部著作权。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日 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海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海南师范大学有 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本,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 授权海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日 期: 一、 “教育优先发展”的含义 1 引引 言言 目前,人们对“教育优先发展”有许多看法,但还未对此进行比较准确的理论分析。 另外,教育优先发展的社会依据以及所要遵循的原则,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其理 论探论还不太全面,还缺乏系统深入的分析。 从某种程度上说,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大部分内容是从一种观点的提出到一个 国家的战略实行,这其中具有某些理论成分,但还不完整,还未从一定的理论高度来进 行综合、分析,缺乏一个较完整的理论来阐述教育优先发展。并且大多数是从国家现行 决策、战略思想等方面去讨论教育优先发展,在教育优先发展的重点上,过分注重“教 育优先” 即增加教育经费这一半上。 尽管舒尔茨的理论谈到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投资, 但也只是从生产性投资的视角,来阐述教育的经济性,认为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 先于经济的发展,其立足点是在经济发展上,而不是社会的全面进步,继而导致教育经 济功能的极度扩张,削弱了教育其他功能的发挥,现有的大部分理论过于简化了教育与 经济的实际关系。另外,各国政府在教育优先发展的具体实践中,也是千差万别,不尽 相同。但是每个国家根据什么来加以选择教育方针政策,需要遵循哪些规则,如果不清 楚或没有一致标准的话,则会造成理论上的不足。所以说,教育优先发展如果没有一个 完整的理论参考的话,必然会影响到教育的优先发展,甚至出现教育浪费等问题,而这 并不是教育本身的过错,更不是教育优先发展的过错,而是政府在教育优先发展取向上 出了偏差。 总的来说,目前对教育优先发展还缺乏一个系统的理论研究,教育优先发展应该是 多视角、多层面的,它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密切联系。从教育与人、与经济、与 社会的方方面面不可分割的错综复杂关系看,其出发点也应是多视角、多层面的。基于 这些情况,此次研究,是对前人的认识、经验进行提炼和概况,旨在对教育优先发展作 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试图来构建教育优先发展理论。另外,由于时间紧迫,本人才疏 学浅,对于教育优先发展理论的构建或许是一种非常粗浅的尝试,其中的不足之处敬请 各位专家学者指正。 2 一、一、 “教育优先发展”的含义“教育优先发展”的含义 何为“教育优先发展”?尽管古今中外对此有不同的认识,但迄今为止还没有达到 明确的共识。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对教育优先发展的各种看法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 上对“教育优先发展”给出一个明确的涵义。 (一)古今中外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不同看法和认识 (一)古今中外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不同看法和认识 对 “教育优先发展” 的认识可以溯源到古代社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 “教 育优先发展”也各有不同的看法。 1、古代中外学者对“教育优先发展”的认识 1、古代中外学者对“教育优先发展”的认识 中外教育史表明,古代学者们对“教育优先发展”已经有了一些初步认识,其中, 中国古代的学记和古希腊学者柏拉图的理想国是最为典型的代表。 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教育论著学记里说到: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 “君子如 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 【1】 古希腊学者柏拉图(前 427前 347)认为,理想国家中人们的地位不是由家庭背 景决定的,而是由教育决定的,所以学校是建立理想国的前提。那么,学校是“如何使 国家中的不同等级的人都能各守其位,各尽其职,而不互相代替呢? 教育决定了不同等 级的人的地位教育使不同等级的人安于自己的名分, 只注意自己的事而不去干涉别 人的事。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把具有高深知识,把握绝对的至善,不为名利,对国家尽职 尽责的哲学王培养出来,从而理想国才能得以实现。 ” 【2】 2、近代中外学者对“教育优先发展”的认识 2、近代中外学者对“教育优先发展”的认识 近代中国,为挽救民族的危亡,一些学者提出了“教育救国”主张,其中代表性人 物有严复和邹荣。 严复(18541921)认为,一个国家的强弱取决于该国家的民力、民智和民德,因 此“振兴中国唯急从教育上着手” ,依靠教育“鼓民力” 、 “开民智” 、 “兴民德” 。 【3】 邹容(18851905)主张: “革命之前,须有教育,革命之后,须有教 育,只有对人民实行教育,才能使其从蒙昧状态下解放出来,成为一支强有力的革 一、 “教育优先发展”的含义 3 命力量,使中国大陆成干净土,黄帝子孙皆华盛顿。 ” 【4】 近代西方学者如莫尔、爱尔维修、欧文、斯宾塞,先后提出教育优先发展的 相关认识,都非常重视教育优先发展。 英国人文主义思想家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14781535),在他的 乌托邦中描绘了乌托邦社会的教育制度。在这个理想的乌托邦岛国里,教育 是受到极大重视的,乌托邦人的生活包括两件大事,一是生产劳动,一是从事文 化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 所有儿童都要接受教育, 男女两性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 实行的是公共教育制度。 【5】 法国启蒙思想家爱尔维修(17151771)认为: “全民的美德,靠的是法律的完 善,法律的完善,靠的是理性的进步。只要改善人的理性,国家就有希望改善自己的政 体,改善自己的法律。教育是改变人们的愚昧无知的意见” 。 【6】 英国社会活动家、教育家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17711858)认为, “除非施 以顺应自然规律的合理教育,给予有益的职业或就业机会,使其在健康的环境下同样锻 炼身心,否则,任何一部分人口都是难以善良、明智和幸福的”。 【7】 英国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说道: “教育为未来生活作准备为我们的完美生活作好准备乃是教育所应完成的功 能,一种教育课程是否合理的判断,就要看这种功能的完成程度如何为准。 ” 3、现当代学者对“教育优先发展”概念的诠释 3、现当代学者对“教育优先发展”概念的诠释 古代、近代学者对“教育优先发展”还只是一个比较模糊的认识, “教育优先发展” 概念是现当代学者提出来的。 上个世纪 70 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写的学会生存一 书写道: “多少世纪以来,特别在发动产业革命的欧洲国家,教育的发展一般是在经济 增长之后发生的,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于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 上大概还是第一次。 ” 【8】 美国的舒尔茨认为: “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人力投资的增长无 疑已经明显地提高了投入经济奋飞过程中的工作质量, 这些质量上的改进也已成为经济 增长的一个重要的源泉,有能力的人民是现代经济丰裕的关键。 ” 胡毅、王承绪译: 斯宾塞教育论著选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70-71 页。 w.舒尔茨: 人力资本投资中译本,商务印书馆 1990 年版,第 40 页。 4 教育大辞典中的“教育先行论”辞目的释文写道: “教育发展应超前于经济发 展。教育先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投资增长速度应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二 是教育应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人才” 。 【9】 在厉以贤主编的现代教育原理中给教育优先发展作了如下解释: “是指一定的 生产力发展条件下,为了发展经济,必须注意首先发展教育。 ” 【10】 何永贵等学者认为,所谓教育优先,是指相对经济发展而言所具有的超前性、先行 性,以及在同一时期同等条件下教育要先于其它行业发展的一种社会发展战略。 【11】 朱天利认为,教育优先发展,即教育要超前发展,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 教育投资的增长速度要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二是教育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人才, 目 标应超前。 ” 【12】 王栓柱认为,所谓教育优先发展是以“教育是国家改革和发展的自变量”为理论依 据而提出的,党和政府在处理教育与非教育的相互关系时,主动采取优先考虑教育,超 前发展教育的这一原则。 【13】 赵明录认为, 教育优先发展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在对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上要优先, 二是在对教育改革、发展、投入、保障等实际措施上要优先。 【14】 曾惠成认为教育优先发展,就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总体布局中,教育要始终摆 在优先位置,优先运筹,优先安排,优先保证,优先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是多数先 发国家发展历程的经验总结,它有三个基本要义:一是教育发展处于经济社会各行各业 领先的位次;二是在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关系中,必须使教育有一定的 发展提前量 (按照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的发展理论, 教育应当高于经济发展的20%30% 为适度) ;三是政府承担发展教育的主要责任,作出增加公共财政用于教育支出的政策 选择。 【15】 聂海清认为,教育要优先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由当代教育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 中所具有的经济、政治等多种功能所决定的,从系统论的观点看,教育系统是社会大系 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教育既要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的制约,又有促进政治、 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功能。 【16】 卢晓中认为,所谓超前的教育,是指从教育的客观属性来说,教育是超前的;教育 的超前则是从主观意义上来说, 教育必须超前, 而这两方面又是密切相关的, 反映出主、 客观之间的内在联系,即作为一个客观的东西, “超前的教育”具有客观必然性,但是, 要使之成为现实,也就是真正实现“教育的超前” ,尚需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正 一、 “教育优先发展”的含义 5 确、自觉地去认识和顺应。 【17】 张兴华认为,教育优先发展就是教育要适度超前发展,从国家的基本国情出发,按 照不同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可能,以超前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发展教育, 其具体涵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发展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而言,要超前发展;二是 教育超前发展要“适度” 。 【18】 (二) 对“教育优先发展”认识和看法的梳理 (二) 对“教育优先发展”认识和看法的梳理 从上述所列举的古今中外学者关于 “教育优先发展” 的认识和看法进行分析和概括, 可以得出下列一些结论。 第一,人们对“教育优先发展”有一个漫长的的逐步深入和明确认识过程。 古代社会只有个别学者关注“教育优先发展” ,而且他们对“教育优先发展”的看 法还比较粗浅,还没有明确提出“教育优先发展”这一概念。原因在于当时社会生产对 教育的要求十分低下,整个社会对教育的发展并不是十分重视。 近代学者,也没有明确提出“教育优先发展”这一概念,但他们的认识远比古代学 者要深刻得多,他们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社会。如莫尔的乌托邦 ,希望通过教育改 善公民的阶级状况来实现他的理想社会。虽然这也是对柏拉图思想的一种继承,但他夸 大了教育的作用。这种教育观只可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而不可能付诸社会实践。 而爱尔维休的“教育万能论”则走得更远,也过分夸大了教育的作用,最终也只能落入 到空想的窠臼。罗伯特欧文,主张用改造环境的方法来教育人,改变人的性格,从而 达到改良社区的目的,并成功地进行了实验。但他所讲的教育,指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 启蒙教育,以为只要通过教育,国家就有希望改善自己的政体,自己的法律,坏的环境 就能变好。 第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人们对“教育优先发展”的认识和看法也不尽相同。 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主要把教育应用到政治或宗教层面上来谈,主要把教 育看成是政治、治国之本。柏拉图认为理想国的建立关键在教育上,用教育决定人们进 入社会的哪一个阶层及社会地位。从这个角度来看,他认为的“教育优先发展” ,是作 为理想国的前提条件,有很明显的“教育优先发展”意识。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同柏拉图的“教育优先发展”观有类似之处,都是从国家需 要政治、管理人才方面来谈的,这也暗合了理想国的想法,所以一些外国学者在评论古 希腊学者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阐述的教育思想时说: “柏拉图的社会制度是等级制度; 6 各个阶级的混合是禁止的,统治者的养护和教育,只不过是阶级的象征和特权,是保证 领袖人才制度稳定性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这样的“教育制度是为了一小部分专门政治 家的选拔和训练” 。 【19】马克思在评论欧洲中世纪的教育也曾说过: “僧侣们获得了知识教 育的垄断地位,因而教育本身也渗透了神学的性质。 ” 【20】由此可见,当时“教育优先发 展”看法大多从国家政治或宗教层面上来谈的。 中国近代的开明人士和知识分子的“教育救国”思想,同样比较倾向于政治而言。 如邹容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要通过教育达到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建立一个资产阶级 民主国家的目的。教育救国论者重视教育,重视提高民族文化和人的素质,这也多多少 少反映了一种“教育优先发展”的观点,但他们没有认清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没 有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正确途径和方法,而把中国落后的一切原因都归咎为教育不良, 企图通过优先发展教育的办法来拯救苦难的中国,这是一种无法实现的救国方案。 “教 育救国”思想的要害在于忽视了特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决定作用,而片面夸大教育对 政治、经济的影响与作用。教育虽然能推功政治斗争,却不能取而代之。而在现代社会,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从经济角度来关注教育的发展。如学会生存中的 报告,明确表示出教育先于经济发展的内容。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也显示了教育对资 本的重要意义,物质资源是有限的,而人脑资源是无限的, “人力资本”在此提出人脑 的开发要通过教育,从重视物质资本投资转变到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上即对教育的投 资。 第三,对“教育优先发展”至今未达成共识。 有的从经济方面来谈。一些学者对认为教育投资有比物资投资更大的收益,这种收 益要大大地超出其消耗,教育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从经济 发展来看,现代经济增长从本质上是以划时代的创造发明为基础的一个过程,而创造和 发明需要一定的知识和技术为基础,从而需要教育。只有优先发展教育,才能增加社会 的知识和技术存量,当这些知识和技术被开发和利用即与物资资本投资相结合时,才能 实现经济效果。另一方面,从生产方式变革上看,人类社会存在着 3 种生产,即物质生 产、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3 种生产发展必然引起生产方式的伟大变革。教育在生 产方式的变革中起着杠杆作用,它是社会劳动生产方式转变的原动力。这种力量的大小 同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社会发展的排列位置成正比,因而,教育的发展和人类自身 发展同社会发展必须协调、同步。教育的发展和人类自身的发展必须先于经济,为物质 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变革准备足够、 合格的人才。 所以, 教育优先发展是优先于经济发展。 一、 “教育优先发展”的含义 7 当然,这类涵义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教育优先发展并不仅仅是先于经济而发展,当然 这并不意味着教育的发展可以不考虑或可以超越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可能性, 教育的优先 发展在特定国家、特定时期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可能的范围内,教育才可以达到最充分最 优先的发展。还有的学者是从“适度”角度来解释教育优先发展,其实质也还是从经济 层面上来考虑的, 即认为教育优先发展主要是要防止教育投资比重过大或教育投资投向 结构的不合理性,而“适度”才能平衡协调好经济发展与优先发展教育的关系,优先决 不等于过度。 有的从国家政策、战略的角度来谈,即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国家制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基本原则, 侧重于教育事业在整个现代化建设任 务中的定位,尤其是政府在安排财政预算支出中的次序,认为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 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社会其它部门相比较而言,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但 此类涵义也不太完整,虽然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和大背景下,要把教育放在优先 发展的战略地位,增加教育财政投入,为教育发展提供所需的条件,但是,战略重点的 确定, 不是人们直观随意性的产物, 它必须建立在对客观现实世界进行周密详尽的考察, 把握事物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 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一个更高层次的 认识,涉及到各方面力量配置的全局性部署问题。所以,不同国家的教育战略特点不一 样,都要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来规划、制定。既使是在同一个国家,其这个国家在特定 时期内或不同的阶段,也要根据财政经济状况等因素,才能对教育事业发展制定相关的 具体原则,才能对教育发展的整体规模、预期速度、投入产出的效果进行符合实际的调 控。也就是说,在把教育优先发展置于战略地位的前提下,不能笼统而概之,要根据各 个国家不同的情况以及同一个国家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同时,还要考虑到能够保证教 育优先发展的足够动力,也要掌握教育优先发展发展的合适程度。另外,还需要注意的 一点是,据国际上有关研究表明,一个国家如果人力资源开发不足,其教育必然缺乏持 续发展实力,在劳动力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但是,如果人力资源开发过分,超越了社 会现有产业的吸纳能力,也会出现所谓“过度教育”现象。所以,为了确保教育优先发 展的战略地位,就必须要对政府、学校和社会三者间的关系进行准确定位。根据国家建 设和人们的实际需求,政府对全国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超前与适度的程度,要承担宏观 规划和调控的重要责任。 还有的是从教育的本质和功能上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一方面,从教育自 身的性质来看,由于教育发展特有的滞后性质,决定了教育作为社会事业之一,必须超 8 前于社会其他行业的发展,才能保证经过一定周期后所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经济 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科技不抓教育不行,科学技术人 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这就肯定了教育具有生产力属性,要发展生产就必须发展科学技 术, 就必须实现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结合, 科学技术与人的结合。 而发展科学技术的关键, 实现上述两个“结合”的前提在教育。通过教育使人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 从而能够创造性地从事生产, 提高劳动生产率。 此外, 社会对人才的质量要求愈来愈高, 因此受教育的周期愈来愈长, 而科技发展、 生产发展非常迅速, 新兴生产企业不断涌现, 新技术新产品过时速度快,周期短,变化大,因此对人才要求变化大。人才培养与需求 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解决这个矛盾的最佳方案就是教育优先发展,为未来新的生产 发展超前培养人才。 (三) “教育优先发展”的内涵 (三) “教育优先发展”的内涵 “教育优先发展”并非是个新观念,它不但是一个漫长的逐步形成过程,而且也 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通过对不同的“教育优先发展”看法的概括分析,可以发现目前 对此还未达到共识,虽然众说纷纭,从不同视角加以论述,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 教育必须“优先” ,立足于“超前” 。其不同之处在于各种说法的侧重点不同,有侧重于 政治的、经济的、战略的、功能的,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说,都还不太完整,都没有把 握“教育优先发展”涵义的实质,在现代社会, “教育优先发展”应该是一个全面的涵 义,它有以下层次涵义。 第一层涵义:从教育与其他子系统的关系看,所谓“教育优先发展”是相对于社会 其他子系统而言的。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教育优先于政治、或优先于经济等方面。而 到了现代社会,教育要优先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社会子系统,从某种程度上说, 教育优先发展其立足点并非只是经济的或政治的发展,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与一般的社 会活动不同,它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其成果是人才而非物质产品。因此,教育本身不 能直接作用干社会经济的发展,只能通过所培养的人才的活动对社会施予影响。人才与 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 构成了教育系统和社会其他子系统之间复杂的曲折的联系。 所以, “教育优先发展”表现为社会的全面进步, “教育优先发展”并非只是单一的相对于政 治、经济等方面而言,它是多视角、多层面的,它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密切联系。 “教育优先发展”并非只是简单的优先于政治,或者优先于经济,或者优先于文化等方 面而言,它要优先于社会其他子系统的发展。 一、 “教育优先发展”的含义 9 第二层涵义:从教育本质属性来看, “教育优先发展”是由教育本身特性的存在而 产生的,其超前的内容和程度体现在教育与社会、经济等复杂的关系和作用之中。由于 教育自身的特性滞后性,使得教育必须超前于其他社会子系统的发展,使它可以达 到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其他子系统的同步发展,这样社会的各个子系统的发展才 会平衡,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如果一方过于超前或滞后发展的话,则会影响或阻 碍其他社会子系统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教育优先发展” ,其实际目的是通 过教育的优先发展而到与社会其他子系统的同步发展,因为教育的本质是滞后的(这一 点将在后面进行论述) ,这是教育优先发展最根本的涵义。 概况来说, “教育优先发展”是指,为了社会的全面进步,教育要优先于整个社会 的发展,同社会其它子系统相比较而言,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在超前势在必 行的前提下,在不能脱离现实的国情下,既要保证超前发展的足够动力,也要掌握超前 发展的合适程度。 10 二、二、 “教育优先发展”的依据“教育优先发展”的依据 教育为何要优先发展?教育优先发展有必要吗?有可能吗?教育优先发展的主要 依据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方面是教育优先发展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是教育优先发展 的可能性。另外,当代社会的发展也为教育优先发展提供了这种现实条件。 (一) “教育优先发展”的内在依据 (一) “教育优先发展”的内在依据 教育的内在特性滞后性是教育优先发展的内在依据,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 一是教育的周期长,二是教育的作用滞后。 1、教育的特性之一:教育的周期长 1、教育的特性之一:教育的周期长 从人类学角度看,人从出生到独立成熟有一个较长的时间,生命有着它既定的成长 规律,按照正常情况,每隔一段时间,人的身心就会进入一个新的成长时期,人在成长 过程中按其年龄,也会表现出与年龄相应的身体和心理特征。教育从人的的身心发展的 状态和水平出发,遵循成长的客观规律,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从人的 培养时间看,教育过程周期性长。 一方面,人的成长周期决定了教育的周期长。劳动者的品德、知识、才能是一个渐 进积累的过程, 要把一个自然实体的人培养成为能从事某一特点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知识 和技能的劳动者,要花费十几年的时间,教育的生产效益、社会效益不能立即呈现,要 有一个过程。管子在权修篇说: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 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人 们常说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即源于此。这不仅强调了树人的长期性及其重要性, 也形象地说明了教育的周期性长的特点。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毕业需要 16 年时间,如 果读到博士,则要 2122 年,约占人一生工作的三分之一多。 【21】 另一方面,人的成孰过程需要时间,人的智力成长与生理的成长不等同。随着社会 的发展, 教育不仅仅只限定在某个年龄阶段, 教育过程将会持续地贯穿在人的一生之中, 是具有持续(贯穿一生各个阶段,包括婴儿、幼少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等六大 华夏文化 二、 “教育优先发展”的依据 11 阶段持续不断的) 过程, 完全 (把各层次、各类型的教育完全沟通协调起来)和全面(旨 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意义上的教育,打破了时间、空间上的概念, 那么,就不可能有理由认为某个年龄阶段是专门用于教育的。尽管人的一生中的某个时 期比其他时期对学习更为有利, 但是它只是表现在某些能力或技巧性较强的学科和体育 运动中,人们在一生的每个阶段,都可以接触和学习许多形式的智力、体力方面的知识 技能,正因为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长处和弱点,自己的优点和缺陷,而且无论如何都有 自己的具体内容,所以,人的智力的成熟和发展,需要每一个时期在教育上都作出特别 的努力,而这个发展时期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 此外,教育是属于“人类自身生产”的一个重要部分。人类自身的生产首先是生育。 生育过程是人(主体)的生命延续过程,是劳动主体的自然属性的再生产过程。教育过程 则是人的社会性和主体功能的再生产过程。人的活动能力只有经过后天教育才能获得, 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劳动主体是价值的创造者。所以教育生产的价值的生产 者,是一种生产生产力(劳动主体)的生产力。由于教育生产的是价值的生产者。因此, 教育比一般的生产活动具有更重要的社会价值,同时决定了教育对一般的生产过程来 说,具有周期性长的特点,即当下的教育是为未来生产培育生产者;过去的教育为现在 的生产服务。教育的这种周期性长的特点,又决定了教育必须提前、优先发展,现在的 教育必须适应未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的需要。因为,教育既不是单纯的上层 建筑现象,也不是一种现实生产力,教育的周期性长特点说明它是一种“未来生产力” 。 这与教育在社会生产中的特殊地位及特殊功能直接相关, 教育的价值最终只有在未来主 体所创造的价值中才能实现和体现出来。所以,教育周期性长的特点规定了教育是一种 “未来生产力” 。而对于当下生产来说,教育却只是一种“消费力” 。教育的发展只有依 靠对当下生产力提供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费才有可能。有人认为教育不是生产,只 是消费,其认识根源,就在于没有正确理解教育同“当下生产”和“未来生产”之间的 关系,没有看到教育是一种“未来生产力” 。 从社会角度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人的成才 过程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受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不同以往。 首先,从现代生产和现代教育的发展史来看。现代生产的发展已经历了三个技术革 命阶段,在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阶段,直接生产劳动者只要具 有读、写、算的初步能力,具有一定的自然和社会常识,就能操纵机器进行生产了。这 就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提出普及初等教育法令的历史背景, 这是适应当时生产技术水平 12 要求的。在以电动机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阶段,要求生产劳动 者具有初中文化知识水平才能适应电气化生产的要求, 这就是各资本主义国家在这时期 先后延长普及教育年限, 普及初中教育的时代背景。 第三次技术革命发生在本世纪中叶, 目前还在发展。这次技术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这 是现代物理学和各门技术科学综合发展的结果。 这次新的技术革命就是现代科学技术在 生产上的广泛应用。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新兴技术领域的不断开发和在生产上的广泛 应用,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愈来愈高,生产劳动者由直接控制生产过程到站在直接生 产过程之外只担任看管仪表和编制程序的职能。 这样科学知识和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作 用愈来愈大, 要求生产劳动者具有高中以上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才能适 应这种生产要求。 这就是六十年代以来各发达国家先后在普及初中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延 长普及教育年限,提高教育要求,发展中等专业教育,近年来短期大学蓬勃兴起,高等 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的时代背景。 其次,当代科技发展和生产发展对人才的质量要求愈来愈高。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在 生产上的广泛应用,生产过程的知识化、自动化的水平愈来愈高,不但要求生产劳动者 具有更高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而且出现了脑力劳动者的比重不断提高,社会上出现了 高学历化的新趋势。据估计,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工人和技术人员的比例为 250100:1, 资本密集型的生产,工人和技术人员的比例为 10010:1;知识密集型的生产,工人和技 术人员的比例为 1:710。 【22】这就是说要求具有更高文化和科技水平的人员越来越多。 由 历史考查可以看出这样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革命的发展,对生产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 高,同时脑力劳动者的比重越来越大,他们要受教育的时间越来越长。 最后,社会对人才要求变化大。由于科技发展、生产发展非常迅速,新兴生产企业 不断涌现,新技术新产品过时速度快,周期短,变化大。因此对人才要求变化大。现在 正在培养的人才等到毕业时,生产已经变化了,人才要求也变化了,学非所用。这样人 才培养与需求之间出现了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最佳方案就是优先发展教育,为未来新 的生产发展超前培养所需人才。所以,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从而引起生产上技术革新 的加速,而这种高度科学化的生产要求的人才质量高,培养的周期长,当前的教育不是 为当前的生产周期培养所需人才,而是为下一个生产周期培养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 今天的教育投资不是由今天的生产状况所决定, 是由下一个生产周期的物质生产条件所 决定。 二、 “教育优先发展”的依据 13 2、教育的特性之二:教育的作用滞后 2、教育的特性之二:教育的作用滞后 从人的个体成长和社会的发展水平来看,教育的周期性长,而这种周期长的特性也 必然导致教育的作用滞后。 首先,把已培养好的人才投入到生产过程中,需要一个时间转化过程。一方面,教 育过程与物质过程是两个不同的过程。教育过程是精神生产过程,不是直接的社会生产 过程,但教育过程是培养人的过程,特别是培养劳动力的过程,是改变人的体力和智力 的过程,因此又可以说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过程,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过程。物质生产 过程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飞过程, 是人根据自身的需要改变自然物质并占有自然物质的 过程,又是智力转化的过程、自然科学变为生产技术的过程。现代化生产只有运用科学 知识,才能进行物质生产,而教育就是其中的关键性环节,因为在教育过程中,人是教 育的对象,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人又是一份劳动力,是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因素,教育的 就是为社会物质生产过程提供科学知识形态的生产力,从而不断促进物质生产的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教育在短期内不仅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而且还要占用一部分强壮劳动 力,延缓一部分劳动力直接从事物质生产活动,所以教育的周期长、收效慢,人要有一 段时间的熟悉和适应的过程,才能完成知识的转化,即智力转化为物的过程,所以一个 新投入到生产过程的劳动者,在初期是难以立即见到经济成效的。教育的投资要等到若 干年后学生成才参与社会生活时,才可看到它的效益。而这种效益一且形成,比起其原 投资数额要大得多,而且成为长期产生效益和不断增加效益的因素。这也就是当今世界 各国不惜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增加教育投资,大力发展教育的原因。从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统计室提供的情况来看, 在 80 年代初期, 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由 60 年代的 14180.6 亿美元,增加 110010.5 亿美元,增长 6.8 倍,而同期全世界教育开支由 515 亿美元增加 到 6276 亿美元,增长 11.2 倍,教育开支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也从 3.6%增加到 5.7%。 【23】教育优先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 另外, 从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上 来看,由于教育经济效益回收期较长,因此教育则表现为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消 费为了生产,生产为了消费,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再生产,今日 的消费是为明日的再生产作准备的。 其次,教育作用的滞后性相对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从经 济发展来看,社会经济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经济水平对教育发展的制约,表 现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能够提供的教育资金投入量, 以及由此形成的办学条件和办学 14 能力。教育的发展必须以国民经济的承受力为依据,这是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 就教育发展永远受国民经济条件所制约来说,教育的发展必然是相对滞后的。从科技发 展来看,当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知识总量激增,致使教育总是落伍于科学技术的 发展。新学科的建立或教学内容的更新常常是在科学技术有了重大突破之后,这也就使 教育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滞后性。特别是我国当前正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面临 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问题, 使我国的教育制度不能全面适应而 造成了诸多方面的不平衡,出现了许多问题,急待全面改革,而改革本身就反映了教育 的滞后性。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看,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它以满足社会对人 才的需求为目标。教育者按照自己对教育方针的理解,通过教育活动努力使受教育者具 备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素质、行为模式、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知识结构 等,且不说种种具体培养规格本身就可能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只说如果教育的这种 赋予人以现实规定性的功能发挥不当, 那么教育也有可能会成为束缚人全面发展的一种 消极因素。人受到了教育的束缚,那么以人为主体的教育,其滞后性就是必然的了。所 以,教育的作用不能立竿见影,这就决定了教育发展必须超前,必须优先,这是由教育 作用的滞后性所决定的。 最后, 教育作用的滞后与教育优先发展是矛盾的统一体。 教育作用的滞后发展结果, 必然会影响教育功能的发挥,影响通过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的规格质量,进而影响对整 个社会的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滞后性与超前性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这一特点 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具有不断强化的发展趋势。 在当代, 随着现代化生产和科技的发展, 人们在从事实际的生产和科研之前,需要掌握的知识愈来愈多,因此,教育的超前性和 功能的滞后性的特点表现得越来越突出。一方面,受教育者通过受教育提高素质之后, 给社会带来经济效益,但投资的收益和补偿,一般不发生在本身的过程中,也不单发生 在教育领域内部,教育作为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具有周期性长和间接性的特点,人才 培养需要有比较长的周期。另一方面,从教育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的关系上看,教育发展 基本上有三种模式:后行式(先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部门,后发展教育) ;并 列式 (教育与其他社会部门同时发展) ; 先行式 (教育优先于社会其他社会部门先发展) 。 【24】但教育的作用滞后性,使得教育注定要优先发展,要有超前意识。从世界范围看, 大凡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位置,首先是这些国家的决策者在思想上及认识上摒弃了“后 行论” ,摒弃了“同步论” ,摒弃了“消费论” (视教育为纯粹的消费福利) ,等等。认识 上的不同,对教育的态度、作法、政策、投资等等,也就截然不同。如英国,是最早产 二、 “教育优先发展”的依据 15 生了劳动教育的萌芽。十六世纪,英国的空想主义者莫尔也提出过此种思想。十九世纪 初叶,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提出了“工人教育” ,还受到马克思的称赞。马克思 说: “正如我们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可以详细看到的那样,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 教育的萌芽,未来教育对所有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发展劳动同教育和体育的结 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境电商实务》实训指导书:项目5、6 速卖通满减优惠活动设置、PayPal注册流程
- 2025届辽宁省沈阳二中化学高一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安全影像资料记录
- 云南省昭通市市直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6月)地理试卷(含答案)
-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 河北秦皇岛市昌黎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飞跃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 小学生音乐特色活动方案
- 小年活动餐饮策划方案
- 工程开工仪式活动方案
- 小学生玩具募集活动方案
- 中国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24版)解读课件
- 广西桂林市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三套【附参考答案】
- 建筑暖通工程节能施工技术研究
-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知识培训
- 电力埋管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产后出血的护理课件
- 4D厨房管理培训课件
- 英语新闽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人才梯队培养计划
- 新疆阿克苏地区(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小升初真题(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西安邮电大学《软件工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