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注意理论视野下的数字化教育游戏设计.pdf_第1页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注意理论视野下的数字化教育游戏设计.pdf_第2页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注意理论视野下的数字化教育游戏设计.pdf_第3页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注意理论视野下的数字化教育游戏设计.pdf_第4页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注意理论视野下的数字化教育游戏设计.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注意理论视野下的数字化教育游戏设计.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注意理论视野下的数字化教育游戏设计注意理论视野下的数字化教育游戏设计 学科专业名称 教育技术学 申 请 人 姓 名 于瑞娜 指 导 教 师 王广新 教授 单 位 代单 位 代 码码 10445 学学号号 2009020286 分 类分 类 号号 g434 研究生类别研究生类别 全日制硕士全日制硕士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论文提交时间 2012 年 6 月 3 日 独独 创创 声声 明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 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注: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 栏可空)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 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学校学校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 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学校学校 可 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 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字: 签字日期:20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20 年 月 日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目 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i 第一章 绪论 . 1 1.1 问题提出 . 1 1.2 研究现状 . 2 1.2.1 注意理论的研究状况 . 2 1.2.2 基于注意理论的数字化游戏研究状况 . 8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1 1.3.1 研究目标 . 11 1.3.2 研究意义 . 11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 1.4.1 研究内容 . 12 1.4.2 研究方法 . 12 第二章 数字化教育游戏的研究基础 . 14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 2.1.1 注意与注意力的内涵 . 14 2.1.2 教育游戏的内涵 . 15 2.2 注意的心理阐释与小学生注意力特征分析 . 16 2.2.1 心理学视野中注意心理机制的基本阐释 . 16 2.2.2 注意的理论模型 . 17 2.2.3 注意的分类 . 21 2.2.4 小学生注意力的特点与培养 . 22 2.3 数字化游戏的学习理论 . 23 2.4 数字化游戏的设计理论 . 25 2.4.1 数字化教育游戏的总体架构 . 26 2.4.2 数字化教育游戏的元素设计 . 27 第三章 基于注意理论的数字化教育游戏设计 . 29 3.1 发展学生注意力的数字化游戏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 29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3.1.1 发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方法与媒体设计策略选择 . 29 3.1.2 发展学生注意力教学设计研究评述 . 33 3.1.3 数字化游戏发展学生注意力的可行性分析 . 34 3.2 发展学生注意力的数字化游戏教学设计分析 . 35 3.2.1 数字化游戏设计遵循的原则 . 35 3.2.3 发展学生注意力的游戏要素设计分析 . 38 3.3 发展学生注意力的数字化教育游戏教学设计模型 . 40 3.3.1 典型的发展学生注意力的数字化游戏分析 . 41 3.3.2 教育游戏的教学设计框架架构 . 43 第四章 数字化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开发技术选择 . 47 4.1 数字化教育游戏的需求分析 . 47 4.1.1 数字化游戏设计的需求获取 . 47 4.1.2 需求分析 . 48 4.2 数字化教育游戏的设计 . 49 4.2.1 数字化教育游戏的总体设计 . 49 4.2.2 数字化教育游戏的详细设计 . 50 4.3 数字化教育游戏的技术实现方案 . 54 4.3.1 开发平台的选择 . 54 4.3.2 开发语言的选择 . 55 4.3.3 关键技术的解决 . 55 第五章 发展学生注意力的游戏案例开发 . 57 5.1 实例的选取 . 57 5.2 发展注意力的游戏开发实例教学设计 . 57 5.2.1 学习目标分析 . 58 5.2.2 学生分析 . 59 5.2.3 游戏化学习元素与情境设计 . 61 5.3 案例的主要实现功能 . 63 5.3.1 系统首页的实现 . 63 5.3.2 资源模块的实现 . 64 5.3.3 游戏情景界面的实现 . 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5.3.4 交流协作界面的实现 . 69 5.3.5 关于我们模块的实现 . 70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71 6.1 研究总结 . 71 6.2 未来工作 . 71 注释 . 72 参考文献 . 72 致 谢 . 7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8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注意理论视野下的数字化教育游戏设计 摘 要 注意在学生的心理活动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它是人们细致观察、良好记忆、正确思维、 创造想象的重要条件,只有被学生注意到的事物才会展开进行进一步的认知加工。随着信 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处于声光当道的年代,一个刺激接着一个刺激,学生已经习惯接受各 种多媒体的刺激,开始厌倦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游戏化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得到 广泛的推广,并被教师所应用。因此利用教育游戏独有的特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具有重要 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本研究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 法和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法,研究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注意理论视野下的数字化教育游戏设计的研究基础。在整理注意相关概念和理 论的基础上, 阐述设计的理论基础, 目的是在理论的指导下寻找设计教育游戏的基本途径, 为教育游戏教学设计框架的构建提供准备条件。 (2)数字化教育游戏的教学设计框架建构。分析国内外教育游戏设计的模型,探究 和构建本研究设计的要素和基本框架。以注意力的视角分析不同教育游戏设计的模型和案 例,从中借鉴可以在本研究中予以实施的方法和策略。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 的指导下,以教育游戏设计的目标和原则为前提,建构数字化教育游戏的教学设计框架。 (3)注意理论视野下数字化教育游戏设计模型。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数字化教育游 戏的目的出发,经过一系列需求分析、总体框架设计和局部框架设计,提出数字化教育游 戏的设计模型。 (4)应用实例的开发。在教学设计和软件设计的基础上,选择小学语文知识模块, 以 flash 为平台,用 action script 2.0 语言进行实例开发。 本研究通过搜集大量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与整合,提取出相关 研究的观点,借鉴这些观点并结合实际进行研究,经过一系列工作,本研究取得以下几点 成果。 (1)本研究建构了数字化教育游戏的教学设计框架。整合游戏理论、学习理论、教 学设计理论及注意理论,从学习目标分析、学生分析、游戏因素与动机分析、游戏情境设 计与任务设计等方面出发,将教学设计、情境设计、注意理论等相结合,建构了注意理论 视野下数字化教育游戏的教学设计框架。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2)本研究提出了数字化教育游戏的软件设计模型。从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角度出 发,结合本研究所提出的数字化教育游戏设计框架,建构了数字化教育游戏的软件设计模 型,并对游戏系统进行模块划分,并针对各模块进行子模块功能划分,丰富了软件设计模 型,为游戏实例开发做了铺垫。 (3)本研究开发了注意理论视野下的数字化教育游戏实例。本研究选择小学二年级 语文知识为学习内容,以 flash 为开发平台,使用 action script 2.0 进行实例开发,通 过实例来验证注意理论视野下的数字化教育游戏的可行性。 由于研究者的时间及技术开发能力有限,注意理论视野下的数字化教育游戏虽然能够 体现研究意图和思想,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未来的研究工作将围绕教育游戏与 不同学科知识在融合方式和表达途径方面的进一步完善展开。 【关键词【关键词】注意;注意理论;游戏化学习;教育游戏;游戏设计; 系统设计 【分类号【分类号】g43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the design of digital educational game based-on the attention theory abstract attention to the learners psychological activities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it is the people of careful observation, good memory, thinking, imagination and create the right important condition, only to notice things start to conduct a further cognitive process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learner in the multimedia environment, a stimulus and a stimulus, learners are used to receiving various multimedia stimulation, tired of the traditional way of teaching. while the game learning as a new learning style is widely promoted, and been widely applied by the teachers. therefore the use of educational game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to attract learners attention has the important theory significance and the practice value.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objectives and research contents, this paper use mainly literature analysis, case analysis methods and object-oriented software design methods, the research work are around the following parts. (1)the theory of digital educational game design based on the attention theory. finishing in the attention of the relevant concepts and theories, elaborates the design theory, is design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ory for design education the basic way for educational game, provides the conditions for the framework of game teaching design. (2)design the framework of digital games teaching. analysis of the model of educational game design at home and abroad, explore and construct the elements of research design and basic framework. from the attention perspective to analysis the different educational game design model and case, draw from to in this research to implementation of the methods and strategies. in the learning as the center of teaching desig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of educational game design, to the target and principle of digital educational games as the premise, to construct a framework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3)design a digital educational game model based on the attention theory. from draw learners attention in digital educational game goal, through a series of needs analysis, framework design and local frame design, digital educational game design model is proposed. (4)the development of application examples. on the teaching design and the software design based on the selection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knowledge module, using flash platform, action script 2.0 for example development.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v this study by collecting lots and study of relevant documents, classification and integration, extract the relevant study, draw issues from these perspectives and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research, through a series of work, this research obtains the following results. (1) this research constructs the framework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digital educational games. the integration of game theory, learning theory, instructional design theory and the attention theory, from the analysis of learning goals, learner analysis, game factors and motivation analysis, game scene design and task design and other aspects of starting, the teaching design, environment design, attention theory combination, constructed the teaching design of digital educational games frame under the attention theory. (2) come to the software design model of digital educational games. from the perceptive of object-oriented software design, combined with the proposed digital educational game design framework, constructing digital educational game software design model, and the game system into modules, and each module to module function division, abundant software design model, for example of a game development to do the groundwork. (3)development of application examples based on attention theory. this research selects the second grad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knowledge learning content; take flash as the development platform, using action script 2.0 to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example validating atten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eory of digital educational games feasibility. due to the limit of technology and time of researchers, the digital educational games based on the attention theory although can reflect the research intention and thought,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future research will focus on educational game and knowledge in different disciplines in the fusion and expression ways and further improvement. 【key words】attention; attention theory; games-based learning; educational game; instructional design 【category code】g43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绪论 生活中到处充满变化,如果人们注意到这一个信息时,就会特别留意从而引起进一步 的反应,至于其他没有注意到的变化则稍瞬即逝,如在学习情境中,教室内往往会同时出 现众多信息,学生如能将注意力聚焦在与学习有关的刺激上,则能忽略其他干扰因素,充 分发挥学习的潜能。本研究选择与设计的基于注意理论的数字化教育游戏,就是期望利用 游戏化学习情境促进学生注意力的发展,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1.1 问题提出 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程度直接影响学生自身的学习成效、教师的上课节奏,甚至与学生 自身未来的发展都有密切关系,因此,促进学生注意力的发展受到了众多研究者和教育者 的关注。 1人类的学习过程始于自我注意力的建立 从古至今,强调注意在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地位的教育家不胜枚举。从我国古代的大 教育家荀子、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到托马斯古德都曾提出过关于学习过程起始于注意的 论断,但直到近代心理学理论的建立才为注意活动在学习中的作用做出了清晰的解释,它 使广大教师清醒的认识到注意力的建立和保持对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心理学家认为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开端。一切经由外界进入人脑和心灵的东西,无 不需要经过注意这一重要的心理环节,可以说学习的过程始于学生的注意活动。许多心理 学家的研究表明这一结论的合理性,如 wittrock1认为生成学习模式(generative learning model)的本质是当面临着巨大的信息量,人脑不可能接受每一个新的信息,因 而它总是忽视某些信息,有选择地注意其他信息。从上述的描述可以看出,人类的学习过 程是从对感觉经验的选择性注意开始,从而说明人类的学习活动始于学生自我注意力的建 立。 2学习效果受注意力集中程度的影响 我国学者一般认为,智力是人类能顺利地从事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一般性认知能力,由 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五种基本因素组成。2智力中的这五种因素 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每一种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着整个智力水平的发展,当然注意力也 是其中的重要构成因素。 我们从相关的心理理论知道智力高低对知识的掌握有很大的影响作用,由此不难得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出,注意力不仅影响到知识的掌握,还将直接影响最终取得的学习效果。以往大量的研究 结果也表明一个学生在课堂中注意力越集中,他的学习效果会越好,如杨幸真等人3认为 学生上课的专注程度与其学习成就成正比。 3情境化教学设计能促进学生注意力的发展 在以往的传统课程教学中,广大教师为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进行了一系列新 的教学设计探究,如创新教学、趣味课程设计,运用这些教学方法为教学活动添加各种趣 味性设计,又或是用绘声绘色的言语,其目的都是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发展其注意力。 传统课堂中的这些教学设计虽然也收到了一些成效,但当教授一些抽象性、逻辑性比较强 的课程时,这些教学设计就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身处于声光当道的时代,令人忧心的是孩童所接 受的一个刺激接着一个刺激,不经循序渐进、也不需要观察等待的注意力模式,孩童已习 惯接受各种多媒体的刺激,孩童面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觉得枯燥乏味,所以孩童的专注力深 受影响! ”4信息技术发展引发的学生学习方式改变,所导致的“无需观察等待的注意力模 式”促使教师要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应对这种转变。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促使教师开始从 设计静态的教学资源逐渐转向设计动态的教学资源,教育游戏、虚拟实验室系统等成为教 师经常采用的教学资源,这体现了上述描述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所带来的转向。同时,相关 研究也表明,这些信息化教学设计不仅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发学习兴趣,发展了 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促进了学生注意力的发展,如朱经明5研究认为设计良好的益智游戏 软件能增进儿童的注意力发展,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 本研究希望基于注意理论来设计数字化的教育游戏,它将为学生提供一种轻松愉快的 学习情境,让它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数字化游戏的各种游戏要素唤起学生的知觉敏感 性,以形成良好的对刺激因素关注的习惯,能鉴别有效的刺激因素,促进学生注意力的发 展。 1.2 研究现状 本节将阐述国、内外学者对注意理论的研究状况,以及教育技术领域学者利用注意理 论进行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评述其研究成果,为数字化游戏的设计奠定研究的方向。 1.2.1 注意理论的研究状况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注意力分散问题,台湾学者进行的有关研究证明了这一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点,他们在对课堂学习中关于注意力集中程度的研究调查显示:94%的中小学教师认为学 生注意力不足的现象很普遍。6基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力分散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和 教师对注意的心理机制与注意理论的指导下对教学活动和方法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1国外对注意理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在教育和教学领域, “注意”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19 世纪的俄国教育家乌申 斯基7说过, “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 。 真正把“注意”作为一个科学概念来研究并演化成一个科学研究领域,源自 19 世纪末科 学心理学创立后对“注意”研究的关注,如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于 1890 年就曾 在出版的心理学原理清晰论述了注意的概念;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于 1911 年在 他出版的心理学引言一书中就把“意识和注意”作为第一章的标题,反映了早期实验 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旨趣,也从此奠定了“注意”研究在心理学理论中的地位。 自从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以信息加工理论为主要基础的认知心理学兴起,推动了注 意理论的相关研究,这突出表现在涌现出大量关于注意理论研究方面的文献上面。从 springer 数据库中以 attention 为关键词, 检索 1950 年至 2011 年的文献, 共检索出 3026 篇文献,其中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文献呈递增趋势,尤其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涌现出 大量相关研究文献。在上述文献中以“attention+learning” 、 “attention+teaching” 、 “attention+study”组合分别为关键词共检索出 240 篇文献。通过对文献筛选、查阅, 发现:将注意理论引入到教学或是学习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多。 综合上述搜索的研究文献可以看出,注意理论在信息工程领域也得到广泛关注和研 究,这非本研究关注的视角,在本文中不再叙述;而从教育教学的视角来看,注意理论的 研究主要呈现出三种研究趋向:一是注意的心理机制研究;二是注意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策 略和教学模式探究;三是注意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研究。 (1)注意的心理机制研究 从 20 世纪的 20 年代起,因行为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兴起, “注意”完全被排斥 于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之外,直到 20 世纪的 5060 年代,人们对注意理论的研究又重新产 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一方面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实践中提出了许多与注意有关的 问题,需要心理学家给予解答;同时也由于认知心理学的迅速发展,积累了许多实验资料, 对注意这种心理现象有了较多的了解。 ”8与此同时,从二十世纪初开始,也涌现出了许多 注意力测验工具,常用的有表转化测验、评定量表、检核表和观察,这些测验工具在评定 儿童注意力时, 短期内便可获得大量信息, 能够很快测出受测者是否存在注意力异常情况。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2)注意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探究 认知心理学兴起之后,关于注意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认知心理学将注意看 作是信息加工的重要机制,信息加工观点则在注意的研究中占据了统治地位,注意理论也 开始逐渐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到了教育教学研究领域,研究者进行了将注意理论应用于教 学的可行性研究,同时有些学者对如何应用注意理论进行了实证研究,这些研究大多集中 在注意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和学习过程三个方面的探索上,这些研究成果对 教师的教学都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对这三方面的研究在 下面分别进行详细的叙述。 注意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探究最早多是以 adhd(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者、学习障碍等具有注意力缺陷问题 的特殊儿童为主,而近年来对一般学生上课注意力不足的问题也逐渐关注起来,教师开始 着力利用注意理论的心理学成果来寻找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orelove 和 sobsey9指出,自我教导训练在临床上证实其效果,对于集中注意力、改善社 会技能、增进表现、降低焦虑等具有良好的效果;skehan10将注意力问题与信息处理理论 结合,并将注意和任务式教学法相结合,提出利用“信息处理教学法”实行任务教学,并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大教学原则,这五大教学原则主要是利用学生的语言发展顺序来设计 任务的难易程度,以引起学生注意的任务达到对语言学习的熟练、流利程度;芬兰学者的 研究证实,无论从量的研究结果还是质性研究结果都证明,合作学习策略在应用到“自然 与生活科技”课程上,学生注意力有明显提升11。 对于学习过程是从注意这一环节开始,从古罗马昆体良到托马斯古德很早就有了关 于这方面的论断。而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中列出的九项教学事件中,其中第一条也是引 起学生的注意;20 世纪 70 年代初,洛斯科夫、佛雷德等人曾对用于注意及选择性地知觉 书面文字材料中特定部分的认知过程进行过实验探讨。加涅12对这些实验做过如下评论: “这些认知策略实际上起到了激活指向于一类特定事实的注意策略。 ” (3)注意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研究 在教学资源的建设中也非常关注注意理论的应用,它试图提高教学资源使用的效率和 质量。研究者认为,如果刺激对象得不到学生的注意,知觉往往不能成立,就更谈不上进 行辨别和分类等分析了。13所以,对刺激对象的加工即学习资源建设成为了近来注意理论 领域研究的重点。 认知心理学者认为影响学生注意分布的因素主要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种。主观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因素主要是指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学生的情绪状态、学生的体能状态;客观因素主要是指 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刺激物之间的对比性,这两种因 素都影响学生对学习资源关注的程度。如 rebok14认为注意力的产生与大小、与激发水准 的概念有关,激发水准是注意力的基础,是一种使注意力系统活跃起来的程度。洛斯科夫、 佛雷德等人15也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以下几点来唤起学生的注意:讲授新内容之 前,告知学生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使用标示重点的标记;材料的情绪性,带有情绪色彩 的词比中性词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利用新奇、变化、动态的刺激,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直接告知学生正在学习的内容非常重要,这些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对集中学生的注意有着显 著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更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 hannaford16认为计算机辅助教育有以下优点: 可依学生的程度,提供适当的教材;增进学习动机与兴趣;交互反应能提供立即的反馈。 在个别化教学模式中,计算机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回馈、提供不同的学习进度、累 积学生的学习成就、给予适当的评价等,因此,计算机是最能达成个别教学目标的教学模 式。近几年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如何利用注意理论来设计和开发多媒体学习资 源,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重点,它期望学生不要淹没在信息海洋中不能自拔,忽略有效的 学习内容。 2国内对注意理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对注意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代教育家的思想,如著名教育家荀子早在其文集荀 子中就指出,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 “君子壹教,弟子壹学,亟成。 ”即 教师专心致志地教,学生专心致志地学,学习才会有成效;过去我们对“一心只读圣贤书, 两耳不闻窗外事”往往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进行解读的,把它理解为书呆子行为,其实从 教育学的视角来看,它也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意思,这包含着选择性注意机制的道 理,说明只有将注意专注于一件事情才能得到很好的成效,同时也是建议学生必须养成专 心致志的学习习惯。 我国学者在教育领域用“注意”概念对学生关注学习活动程度的研究始于 20 纪 50 年 代,他们研究的主要领域是在具体学科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注意力,从此以后涌现出一 系列以注意理论为题的学术论文和著作。 从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以 “注意力” 、“注 意力+教学” 、 “注意+学习” 、 “注意” 、 “提升注意力” 、 “促进注意力”等为关键词检索 1990 年2011 年的文献,检索可发现 134 篇文献。这些文献主要集中在体育、英语、综合等 课程,其分布如图 1.1 所示。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图 1.1 国内期刊文献对注意研究所涉及学科分析 综合这些文献的研究发现,最近十几年以来国内教师与学者对注意理论的研究更加关 注,其研究主要呈现出三种趋势:一是注意的心理机制研究;二是学科教学中注意规律的 探索;三是注意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资源开发研究。 注意的问题在心理学中是最古老的问题,二十世纪前半个世纪,由于行为主义在心理 学中占统治地位,这极大地阻碍了学者对注意心理机制的研究。认知观点占据统治地位之 后,国内很多学者开始提出了一些有生命力和解释力的注意理论模型。他们认为心理是脑 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只有揭示出心理现象赖以产生的大脑机制,才能真正把握心理 现象的本质。因此,这些学者将注意心理机制的研究放在了关于大脑机制的研究,并且产 生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由于这部分不是本研究所关注的焦点,所以自此不再叙述。 (1)学科教学中注意规律的探索 我国教师和学者非常注重将注意理论应用到具体学科教学实践的研究,他们期望利用 注意选择机制组织教学活动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如周秋竹17在浅析注意在课堂 教学中的心理效果中,提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化教学情境,以及从学生最关心和 了解的问题开始,逐渐转移到教学的主要内容这三个方面来加强学生的注意效果,使学生 在获取知识过程中逐步由短期记忆而转化为长期记忆, 以提高学习的质量; 王佑昌18在 浅 谈注意规律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中, 将注意规律应用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教学中, 建议在课堂教学中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交替使用,以使学生能保持有意注意,加强对课 程重点环节的理解和思考,期望改变中职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或集中时间相对较短的不 良习惯;金志艳19在高中英语课堂注意力分散成因及教学策略研究中针对英语课堂中 学生注意力分散问题,提出教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合理安排教学重难点、重视 每节课的导入环节、精心设计每节的活动和任务以及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等方面来有效调 控学生的注意力,以达到课堂效率最大化。 (2)注意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资源开发研究 最近几年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越来越多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支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持教学活动, 利用注意理论指导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设计成为研究的焦点。 如金红娥20在 注 意力技术在网络课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中,提出了注意力技术在网络课程设计中应用的 方法和原则, 并建构了注意力技术在网络课程设计中应用的流程图; 刘宇、 陈晓惠21在 选 择性注意理论对多媒体教学的启示中,提出在多媒体设计时要加强主体与背景的差别, 更好地突出主体,其中包括将主体安排在“视觉中心”、选择最佳镜头、加大主体与背景 色彩的对比、恰当安排画面等来加强对主要信息的优先感知,以及把握图形的关键部位, 反映事物的主要特征等,以重点突出教学内容,避免学生的注意中心转移;李卢一、郑艳 林22在选择性注意理论对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启示中,讨论了如何利用选择性注意理论 优化多媒体课件设计,以支持学生的选择性注意,他们提出在媒体布局设计方面用一个界 面表现一个主体,在同一个界面中将主体放在显眼的位置,利用三分之一法则以及通过形 状变化、尺寸大小、色彩差异、动静等对比方式来突出主体等设计策略。这些研究成果都 对我们的研究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3研究述评 注意作为学生信息加工过程的重要机制,一直被专家和学者所关注,专家和学者期望 通过研究注意这一心理过程来指导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