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街道公共设施色彩设计研究.pdf_第1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街道公共设施色彩设计研究.pdf_第2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街道公共设施色彩设计研究.pdf_第3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街道公共设施色彩设计研究.pdf_第4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街道公共设施色彩设计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街道公共设施色彩设计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论文街道公共设施色彩设计研究 摘要 本文研究了街道公共设施的色彩设计原则与方法。 首先,论文对街道和公共设施进行了基础性、概括性的研究;基于色彩研究的基 本目的,论文介绍了色彩的感觉效果、色彩地理学、色彩的视认性与诱目性等与公共 设施色彩设计密切相关的色彩理论;在对巴黎、东京、都林等城市的色彩设计及街道 公共设施色彩研究的基础上,调查了国内的街道公共设施色彩现状,分析了这种色彩 混乱的状况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其次,提出了街道公共设施色彩设计的大致原则:考虑设施功能要求;考虑所处 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考虑设施所处环境中建筑、路面、天空 及周围植物的影响;并结合街道的不同性质进行设计。 第三,选择北京、苏州、杭州三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了实地调研,分析 了三个城市的街道公共设施色彩设计利弊。 最后,对南京夫子庙地区的街道公共设施色彩进行了设计。通过实地调研、对收 集到的色彩数据进行归纳、简化和分析,以相关色彩理论知识为基础,归纳出了相关 于该地区街道公共设施色彩的改进建议,并选择指示牌、垃圾桶、店面招牌等具有代 表性的公共设施进行了色彩设计。 关键词:街道,公共设施,色彩,设计 a b s t r a c t 硕士论文 a b s t r a c t i nt h i st h e s i s ,ar e s e a r c hh a sb e e nm a d eo nt h ec o l o rd e s i g np r i n c i p l e sa n dm e t h o d sf o r s t r e e tf u m i t u r e f i r s t l y , t h er e c a p i t u l a t i v ep r o p e r t i e so fs t r e e ta n ds t r e e tf u r n i t u r eh a v eb e e ns t u d i e d ; b a s e do nt h ee s s e n c ep u r p o s eo fc o l o rr e s e a r c h ,s o m ec o l o rt h e o r i e sw h i c hh a v ec l o s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w i t hc o l o rd e s i g no fs t r e e tf u r n i t u r e ,s u c ha st h ec o l o rp s y c h o l o g y , t h e g e o g r a p h yo fc o l o re t c h a v eb e e ni n t r o d u c e di nt h i sp a p e r a f t e rs o m er e s e a r c ho nc i t y c o l o rd e s i g na n ds t r e e tf u r n i t u r ec o l o ro fp a r i s ,t o k y oa n dt u r i n , t h ec o l o ra c t u a l i t yo f d o m e s t i cs t r e e t sh a v eb e e ni n v e s t i g a t e d ,a n dc a u s e sa n dh a r mo ft h i sd i s o r d e r e dc o l o r s t a t u sh a v eb e e na n a l y z e d s e c o n d l y , g e n e r a lc o l o rd e s i g np r i n c i p l e so fs t r e e tf u m i t u r eh a v eb e e nb r o u g h t f o r w a r di nt h et h e s i s :c o n s i d e r i n gt h ef u n c t i o n a lr e q u i r e m e n t so ff a c i l i t i e s ;t h ei n f l u e n c e so f t h ec i t yg e o g r a p h ya n dc u l t u r ee n v i r o n m e n t ,t h ei n f l u e n c e so ft h es u r r o u n d i n gb u i l d i n g s , r o a ds u r f a c e ,s k ya n dp l a n t sa r ec o n s i d e r e d ;a n dt h e nt a k i n gt h ef e a t u r e so ft h es t r e e ti n t o a c c o u n t t h i r d l y , t h ec o l o rd e s i g na d v a n t a g e sa n dd i s a d v a n t a g e so fs t r e e tf u r n i t u r ei nb e r i n g , s u z h o ua n dh a n g z h o uh a v eb e e na n a l y z e d ,b a s e do nt h ea u t h o r so n s i t ei n s p e c t i o no f t h e s e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c i t i e s f i n a l l y , c o l o rs c h e m eo fs t r e e tf u r n i t u r ei nt h ec o n f u c i u st e m p l ea r e ai nn a n j i n g h a v e b e e nd e s i g n e d t h r o u g hf i e l dr e s e a r c h ,c o l o rd a t a c o l l e c t i n g ,a n a l y z i n ga n d c o n c l u d i n g ,s u g g e s t i o n so nc o l o rf o rt h a ta r e ah a sb e e ns u m m e du p ,a n dc o l o rs c h e m eo f s o m e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s t r e e tf u r n i t u r es u c ha ss i g n ,w a s t eb i na n ds t o r es i g n b o a r dh a v eb e e n d e s i g n e d k e yw o r d :s t r e e t ,s t r e e tf u r n i t u r e ,c o l o r , d e s i g n i i 声明 本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在本 学位论文中,除了加以标注和致谢的部分外,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 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任何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 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本学位论文做出的贡献均已在论文 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研究生签名:加毋年6 月e l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南京理工大学有权保存本学位论文的电子和纸质文档,可以借阅或 上网公布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向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并 授权其保存、借阅或上网公布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对于保密 论文,按保密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处理。 研究生签名:2 二。扩稻月e 1 硕士论文 街道公共设施色彩设计研究 1 绪论 1 1 课题研究背景 1 1 1 社会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的2 0 多年,中国经历了世人瞩目的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的各个 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城市的面貌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被迅速地改变。绝大多数 城市传统的环境色彩正被潮水般涌现出的新建筑群所淹没,往日相对简单而且和谐的 城市环境色彩被打破,新的色彩秩序因种种原因还未能建立起来,使城市环境色彩出 现前所未有的无序和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公共设施的设计、规划、维护也没有引起 足够的重视,色彩设计也没有形成一定的规范。 国外许多城市由于对传统建筑和景观的良好保护,一直有着较和谐的色彩面貌。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对城市美化的需求也变得愈发强烈,国内许多城市目前 也已经意识到城市色彩规划的重要性,因此城市色彩设计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这种关注一般都停留在建筑外立面色彩设计的层面,对城市环境和街道面貌影响很 大的街道公共设施色彩的设计却还没有受到关注。另外,由于设施的多头管理,如垃 圾桶的清理由环卫部门管理,路灯的维护由道路部门负责等,往往使一条街道上的公 共设施各自为政,无法形成统一的风格和色彩。 1 1 2 理论背景 色彩本身没有美丑之分,色彩会通过其他一些关联而变得美或丑。【l 】设施处在街 道环境之中,同周围环境的联系是其色彩设计的重要依据。对于如何搭配色彩已经有 许多比较常见的依据,如色彩学、色彩调和理论、表色体系等。考虑到街道公共设施 设计的具体需求,本文主要依据色彩心理学、色彩的视认性与识别度、以及色彩地理 学来进行研究与设计。 色彩心理学研究不同配色会给人带来不同感受,如冷暖感、轻重感、进退感、软 硬感、胀缩感、华丽质朴感、明快忧郁感、兴奋沉静感、疲劳感以及通感觉等。 色彩的视认性与识别度则研究怎样的配色比较清晰醒目以及在环境中易于被人 发现。 色彩地理学是法国色彩学家让菲利普朗克洛提出的,是在地理学的基础上,从 地缘及文化学的角度来审视、考察和研究色彩相关问题的学说。这个理论第一次从色 彩的角度向当今工业社会提出了保护色彩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问题。色彩地理学的 l 绪论硕士论文 理论对于世界各地的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都具有颇为深厚的影响。让菲利普朗克洛 的工作成果主要表现在地方性色谱的采集、归纳和提取上,他的工作作为一种基础性 研究,对所研究的地区和城市将来制定相关的地方色彩的保护措施具有重大的意义, 同时,从技术层面上讲,朗克洛所建立的对于色彩数据的收集和总结的研究方法在该 领域有着不可动摇的开创性和指导性。 1 2 课题研究现状 街道公共设施大部分是处在景观环境中的现代工业产品,因此其设计不仅涉及到 对景观环境设计的探讨,也涉及到产品自身的形态、材料以及加工工艺等。国内目前 产品设计和景观环境设计都处在向国外学习的过程中,各学科自身发展仍不算非常成 熟,因此对街道公共设施设计的专门的著述仍然不多。 而对于色彩设计方面,现有的色彩体系、调和理论、搭配案例多基于平面设计、 色彩构成、绘画配色、视觉传达方面,而产品中及环境景观中的配色则由于受材料、 表面加工工艺、所处环境中的光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形成简便有效的配色方 法,常常依赖于设计师的经验和主观感受。 因此,对于街道公共设施色彩设计的专门论述可以说非常少,一般是在谈及材料 和加工工艺时简单浅显的说明一下。 1 3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 3 1 课题研究意义 街道公共设施既有很高的艺术性的要求,又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反映了一个 城市现代化以及文明程度的水准。因此公共设施色彩设计的研究,对美化城市环境、 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保护地区文化和历史传统、改善色彩混乱的现象、防止色彩污染、 及完成公共设施自身特定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设施生产厂家的色彩设 计,以及为市政色彩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 3 2 课题研究目的 本次研究立足于将设计色彩学、色彩心理学、色彩地理学、色彩调和等理论应用 到公共设施色彩设计中;通过对功能、形态、材料、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的分析与应 用,得出街道公共设施色彩设计的基本流程、设计方法、设计原则;并在最后的设计 实践中进行检验。 2 硕士论文 街道公共设施色彩设计研究 1 4 课题研究思路及方法 1 4 1 整体思路和框架 本文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研究街道公共设施概况、色彩相关理论和调查公共设施色 彩现状、形成的原因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危害等情况,结合影响公共设施色彩的相关因 素如形态、材料、环境等进行分析,确立公共设施色彩设计相关原则和方法,并将得 出的结论与设计实例进行对比分析,以达到规范设施色彩使用,改善城市整体面貌, 提高城市生活水平的目标。如图1 1 。 1 4 2 研究方法 色彩括美理论 我田街道公共设簏的历史 萄葫丽面酾广一 街道公共设施色i 量三三= = = = = = = = = 2 彩现状、影响豆i 一公共设施色彩棍乱产生的危害 塞里i 赢纛翥赢磊菊丽 匿丽而鬲菇函画石酝f 街道公共设施色 彩设计基本原则 虑所处城市对街道公共设施色影的影响 、叫根据街道建筑、植物、路面等现有色彩进行设计 、1 根据所处街道性质进行设计 俚些型 丽孬蕊司夕譬型型 街道公共设施色长一准备翱色工具 墅兰苎i 弋孓0 妻孚磊磊i 看看翥蠢圈 每垂亟噩j 丽函页函硅灞覆再翮 图1 1 论文的研究框架 根据色彩地理学中对地方材料、地域色彩、建筑色彩的收集提取方法,使用色卡 比对、测色仪器、照片拍摄等手段得到街道公共设施色彩设计的背景数据资料。 根据色彩心理学、色彩调和理论、色彩的视认性与识别性等配色理论进行街道公 共设施色彩设计。 碧纛垂一 艚一舰一姗一髑二黻一躺匦匦匾匦匿瓣 馘; 街 道 公 共 设 施 色 彩 设 计 研 究 1 绪论硕士论文 4 实地调研方面:对北京、苏州、杭州三个城市进行的实地调研主要是进行现场的 目视测色和照片拍摄,对南京夫子庙地区进行了色卡对比测色、仪器测色和照片拍摄。 硕士论文 街道公共设旌色彩设计研究 2 街道公共设施概况 2 1 街道概述及街道环境的特点 2 1 1 街道概述 街道,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上的解释为:旁边有建筑物的较宽阔的道路。从这个定 义可以看出,城市之间的高速路,或者建筑间仅供通行距离较小的小巷、胡同等均不 能算做街道。 街道是城市中最重要的空间之一,它是城市存在、运转、发展的基础性空间,也 是形成城市特色的重要景观。城市街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市的发展水平,也极大 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水平。它不仅仅是让人观赏的景观和车辆通行的道路,它 还一直是人们进行众多社会活动的场所。 我们看到的一方面是有些看上去很美的大道少有人用,而又有一些所谓脏乱差的 地方总是人群熙攘,虽经多次整治也依然生命力顽强。想要在一个户外空间开展各种 活动,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诱导和强化户外活动的因素。在街道空间中,除了街道的地 理位置、宽度、周围建筑物的性质等之外,户外的桌椅,邮筒、报亭、电话亭,路灯 等公共设施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而色彩作为一个重要的设计元素,在诱导和促进公 众户外活动的进行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1 2 街道环境的特点 在所有感受城市景观的方式之中,城市的街道景观应该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与广 场、居住小区等区域不同,街道景观更基于一种线性的、动态的、连续的体验方式。 ( 1 ) 整体性:有别于自然景观、室内环境等空间的丰富变化,街道通常是线性 的组织形态,因此人们对于一条街道通常会形成较为整体的感受。作为一个有效的视 觉语言,街道两侧色彩的整体协调性便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形成或加强街 道特定的景观特征。在城市中,虽然并非每一条街道都有着自己明确的景观特性,但 对城市的重要街道或具有特殊景观特性的街道,对沿街建筑色彩和公共设施色彩控制 和设计还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 ( 2 ) 连续性:街道两侧的建筑界定了连续不断的空间界面,不断的行进过程又 使前方的新信息不断加入,与刚才的印象进行比对,从而逐渐形成总体感受,这就是 连续性。【2 1 连续性的特点使得在对城市街道色彩进行控制时,一方面要注意色彩之间的相互 5 2 街道公共设施概况 硕士论文 影响,关注色彩群形成的总体效果,而非单独对设施色彩进行个体评价,或只照顾街 道一侧的视觉效果;另一方面,在不断行进之中感受到建筑色彩的变化,相应的公共 设施也可能会进行色彩的变化,但要注意保持色彩变化的连贯性,特别注意协调主次 关系。 ( 3 ) 公众性:街道空间属于城市公共空间,而且使用的人群范围很广。它不像 室内设计可以根据业主的爱好进行设计,也不像产品设计可以只针对特定的年龄层次 和收入群体,更不像艺术创作可以尽情表达艺术家的思想。它不仅在功能上需要满足 到达这条街道的人的基本需要,也需要在情感上博得人们的认同和喜欢。 2 2 公共设施的定义与范畴 公共设施因研究方向和切入点的不同,有时也被称为“环境设施”、“环境小品”、 “城市户外家具”等。“环境设施一词的含义源于英国,英语为s t r e e tf u r n i t u r e ,直 译为“街道的家具”。【3 】类似的词还有s i g h tf u r n i t u r e ( i n 景装置) ,u r b a nf u r n i t u r e ( 城市 装置) ,在欧洲称为u r b a ne l e m e n t ( 城市配件) ,在日本则被理解为“步行者道路的家具 或者“道的装置”,也称为“街具”。 在我国,许多地方仍然按照旧有的习惯,沿用门类划分来命名,如“建筑小品”, “园林小品”,“街道设备”,“软质和硬质景观”等等,随着近年来城市环境建设 的发展及对环境相关设施的重视,开始出现以“城市( 公共) 家具 这一名称来代指城 市空间中的所有环境设施,其命名虽不算尽善尽美,不过既沿袭了原有的英文释义, 又因其中的“城市”与“家具”隐含了环境设施与建筑,城市的密切联系。【4 】 目前,各国学者对公共设施所界定的含义差别很大。克莱尔认为:“公共设施就 是指城市内开放的用于室外活动的、人们可以感知的设施,它具有几何特征和美学质 量,包括公共的、半公共的供内部使用的设施 。我国的一些学者认为:公共设施包 括公共绿地、广场、道路和休憩空间的设施等等。综合分析以上相关概念的要点,我 们可以看出,公共设施主要是面向社会大众开放的交通、文化、娱乐、商业、广场、 体育、文化古迹、行政办公等公共场所的设施、设备等。i s 街道公共设施,顾名思义,就是街道中的公共设施,也是公共设施中与人们的日 常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人们一般所说的公共设施多指街道公共设施。 2 2 1 各国对公共设施的范畴界定和分类 英美的某些学者把环境设施的分类基本纳入到城市设计和景观建筑研究之中,所 涉及的内容有开放空间、地标、道路及杂项装饰、道路景观、招牌广告等,其研究内 容相当详细。例如英国的m 盖奇和m 凡登堡就步行环境、车辆公共设施、游戏区设 硕士论文 街道公共设施色彩设计研究 施、街道小品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并对实施构造等加以讨论。 日本对环境设施分类较多,且相当具体。宫泽功在他的文章街具与标识设计 中对街具做了如下分类: 1 ) 休憩系列:供人们休息使用的设施 2 ) 卫生系列:保障周边环境清洁的设施 3 1 商业服务系列:出售报纸、一般生活用品的设施 4 ) 信息情报系列:提供活动指南、交流的设施 5 ) 庆典系列:用于庆祝活动、演出、比赛的设施 6 ) 游憩系列:公园、游乐场等的游憩设施 7 ) 照明系列:确保公园、人行道、马路等的夜间安全和演绎光影效果等设施 8 ) 交通系列:用于道路上的各种交通设施 9 ) 管理系列:管理城市电、煤气等各类设施 1 0 ) 装饰系列:公园、街心花园、大型室内空间等营造景观效果的设施 11 ) 无障碍设施:专为伤残人、老年人设立的无障碍设施。【l j 台湾建筑师认为街道设施包括铺面,交通标识,旗杆,路灯,告示牌,水池,雕 塑,座椅,花坛,电话亭,邮筒,垃圾桶,告示栏,候车廊,牌坊,地下道出入口, 通风口等。 在国内,较早且全面地对环境设施进行评估和分类的学者当数梁思成先生。他在 1 9 5 3 年的一次考古人员训练班演讲中,就曾对部分环境设施的分类勾画出较为客观与 清晰的轮廓。列举如下:园林及其中附属建筑,桥梁及水利工程,陵墓,防御工程, 市街点缀,建筑的附属艺术 截至目前,我国比较通用的是根据环境设施的服务区域进行分类: 比如园林建筑小品门窗洞,亭,榭,廊,舫等; 城市小品建筑院门,候车廊,加油站等; 建筑局部小品建筑入口,隔断,楼梯等; 建筑小品构件墙栏,休息座椅,铺地,花坛等; 街道建筑小品粘牌,电话间,计时器等; 雕塑小品城市街道与园林中的装饰雕塑等。 另外有些依照欧美及日本的经验,分类主要从功能出发,将其分为九大系统: 1 ) 休息系统一椅子,长凳,野外生活台等; 2 ) 卫生系统一垃圾箱,烟灰缸,饮水器,洗手器,公共厕所等; 3 ) 信息系统一公用电话,邮筒,引导板,各种标志,广告等; 4 ) n i j f 系统一街道,广场,公园等照明及环境设施照明; 5 ) 交通系统一人行天桥,铺地,公共汽车站,停车站,自行车存放处等; 7 2 街道公共设施概况 硕士论文 6 ) 游乐系统一街心公园及儿童游乐园等处的游具; 7 ) 管理系统一电线杆,消火栓,配电管理所,交通岗亭等; 8 ) 无障碍设施系统一交通补听器,道路踏步信号等; 9 ) 配景系统一喷水,水景,雕塑等。【4 】 2 2 2 本文所讨论的街道公共设施范畴与分类 本文中,基本沿用上文中提到的按照功能区别的分类系统,并适当进行了补充。 如加入售货亭、电话亭等商业类设施和节日庆典类设施。具体见表2 1 表2 i 本文所讨论的街道公共设施范畴与分类 设施种类内容 休息类设施座椅、凉亭 娱乐类设施健身设施、游乐设施 信息类设施商业性广告牌、广告塔、店面招牌、条幅、幌子 指示类设施非商业性的标识牌、路牌、导游图栏以及电子问讯装置等 交通类设施候车亭、护柱、护栏、自行车停放架、交通信号指示 卫生类设施公共厕所、垃圾箱、烟灰筒、饮水器、洗手池 管理类设施消防栓、配电箱、排气塔、窖井盖 商业类设施售货亭、自动售货机、电话亭、邮筒 照明类设施路灯、草坪灯、庭院灯、霓虹灯 装饰类设施雕塑、花坛、喷泉以及节日庆典类设施 无障碍设施残疾人坡道、标识、电话等 目前的研究者对于公共设施的范畴的界定都不一样。在本文中,则采取较为广义 和包容的界定办法:街道上除建筑之外的其他物品,都可以算做公共设施。另外,上 表中这个分类也并不是绝对的,如残疾人也可以使用的公用电话就既是商业类设施又 是无障碍设施。 2 3 我国街道公共设施的历史 关于街道的记载早在春秋时代便已出现。周礼考工记中就有“匠人营国,方 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的记载。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城市的街 道大多都只起交通和划分里坊的作用,而商品交换只限几个固定的市肆,因此街道景 色毫无生气,公共设施的建设也比较薄弱,比如唐代长安中轴线上的朱雀大街宽至1 5 0 米,两侧有排水渠道和树木,但路面只是夯土而己。唐末以后,里坊制逐渐解体。在 扩展街道时,“其京城内,街道阔五十步者,许两边人户,各于五步内,取便种树掘 井,修盖凉棚,其三十步以下至二十五步者,各与三步,其次有差。 从这里可以看 出,井、凉棚等便利性设施已经成为街道生活的部分。北宋中期,随着商业的发展, 市场繁荣,沿街做买卖渐渐成为街道的一个重要功能,公共设施的设置才丰富起来。 8 硕论文 街道0 麸设施色彩设计研究 如图21 所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上,可以看到围合路面的木质栅栏、商店的 招牌、酒店的幌子、遮阳的凉棚、路尽头的牌坊、水井、护树的栅栏等设施,路面铺 装也有了丰富的变化。明清时街道公共设施已经有了较好的发展,如表22 所示为明 请时期的设施。 图2 1 清明上河图局部 表2 2 明清时代城市设施和建筑小品一览表” 设簏种娄内容 便利性设旆道路、桥梁、排水渠、船坞、井台、吊桥、水门、城门、屋门、牌坊、牌楼、 雨廊、骑楼、路亭、踏道、洞门、垂花门等 安全性设旆城墙、院墙、水闸、城门、水门、瓮城、箭楼、角楼、城楼、沟渠、护城河、 驳岸,吊桥、台基、望火楼、金缸、水池等 信息性设施钟楼、鼓楼、旗杆、日晷、招牌、看板、匾额、牌坊、牌楼、灵台、观象台 缚 装饰性设施石幢、桥、塔、洞门壁照、曲水流觞、漏窗、石桌、石鼓、石灯、铺地等 ,札仪庆典性设石狮、华表、石柱、经幢、金水桥、铒路、棂星门、灵台、石碑、铜龟、铜 i 施 鹤、培、嘉量、香炉、祭坛、碑亭、照壁、铜鼎、金缸 l 民俗节e l 性设彩灯、龙灯、伞盖、水磨,大铜壶、彩楼、旗帜等 l 臆 清末以后,国内的城市建设渐渐开始向现代转化,无论建筑材料、结构、形式等 均改变了千年的传统。但是直到2 0 世纪8 0 年代后,人们对城市环境平日景观才开始予 以关注。国内的街道公共设施建设,也渐渐从满足交通、照明、清洁等基本要求逐步 发展成为追求公麸空间情趣及改善街道环境的更高层次要求上来。因此,在步入9 0 年代后随着大规模的新城区开发建设和旧城保护更新,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也逐步 发展起来,许多城市出现了广场热、雕塑热、喷泉热。虽然广布城雕壁画,兴建街桥 地道,效仿灯光喷泉设置座椅花坛等建设都还停留在粗糙模仿的层面上,没有形成 2 街道公共设施概况 硕士论文 统一的系统和清晰的思路,但公共设施也随着城市开放空间的增加而日趋增多,质量 慢慢得到了提高。 本章小结 本章对街道和公共设施进行了基础性、概念性的研究。简要的分析了街道的整体 性、连续性、公众性的特点和这些特点对公共设施设计的影响;介绍了各国对公共设 施的范畴和分类的基本情况和我国街道公共设施的发展历史,并明确了本论文中所讨 论的街道公共设施范畴。 1 0 硕士论文街道公共设施色彩设计研究 3 色彩相关理论 色相、明度、纯度称为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指色彩的相貌,确切地说是依波长来 划分的色光的相貌,如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标准色,各有各的相貌;明 度是指色彩的深浅或明暗程度。纯度,即色彩的鲜艳和饱和程度。纯度描述色相纯净 的程度,纯度越高,色相表现越明显,色彩越鲜艳、强烈、活跃、刺激;纯度越低, 色相表现越模糊,色彩越浑浊、稳重、平淡、柔和。 3 1 色彩的感觉效果 人们在观察色彩时,能产生各种各样的感情,这种感情随着观察者自身条件的( 年 龄、性别、爱好、文化程度及艺术修养等) 不同,所感知的色彩感情会有不同程度的 差别。但是人的生理构造和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存在许多共同点,对色彩的感受和联想 就表现出许多的共性。【7 】 3 1 1冷暖感 色彩的冷暖感主要由色相决定,是与色彩对视觉的作用所引起对某些事物的联想 有关。对于色彩的明度和纯度,一般来说,明度高的有冷感,明度低的有暖感;纯度 高的有暖感,纯度低的有冷感。 3 1 2 轻重感 物体由于其表面色彩的不同,看上去会使人感到轻重有别。在生活中,空气、棉 花、雪花、纱巾等的色彩感觉轻;钢铁、岩石、泥土等的色彩感觉重。因此,感觉轻 的色彩有白色、浅蓝、浅黄、淡绿等,其中以白色为最轻;感觉重的色彩有黑色、棕 色、深红、土黄等,其中以黑色为最重。一般来说,色彩的轻重以明度影响最大。明 度高的浅色和冷色,感觉轻;明度低的深暗色和暖色,感觉重。色彩的轻重感与纯度 的关系为:纯度高的暖色系为重感色,纯度低的冷色系为轻感色。如表3 1 所示为不 同色相的色彩轻重感的顺序。 表3 1 色彩轻重感的顺序( 其中1 表示最轻,7 表示最重) 嘲 l 白色i 黄色i 紫色l 绿色i 红色i 青色l 黑色i 3 1 3 软硬感 色彩的软硬感同明度、纯度有直接关系,色相几乎不影响软硬感。一般明度高的 3 色彩相关4 论硕* 女 色彩有软感明度低的色彩有硬感:高纯度与低纯度的色彩感觉硬,而中等纯度的色 彩感觉软;双色配置时两色的明度或纯度对比不明显时,则感到柔软;两色明度或 纯度对比强烈时,则感到坚硬。 3 1 4 进退感( 远近感、距离感) 色彩的进退感与色彩的色相、明度和纯度都有关。色彩的远近感可归纳为:暖的 近,冷的远;明的近,暗的远:纯的近,灰的远:鲜明的近,模糊的远;对比强烈的 近,对比微弱的远。 3 1 5 胀缩感 色彩的胀缩感主要与色相、明度有关。一 般来说,明度高的暖色,看起来会觉得比较大, 也比较靠近,叫膨胀色或前进色;明度低的冷 色,看起来会比较小也比较退后,叫收缩色或 后退色。在无彩色系中,白色有膨胀性,黑色 有收缩性。法国国旗是由红、白、蓝三色组成 的,视觉效果上三色块面积相等,但实际上是图31 法国国旗中红:白蓝2 3 0 :3 3 :3 7 不相等的,比例关系为红:白:蓝= 3 0 :3 3 :3 7 。 3 1 6 华丽质朴感 色彩的华丽质朴感主要与纯度、明度和配色对比有关。鲜艳而明亮的色彩呈华丽 感:浑浊而深暗的色彩呈质朴感。配色对比大的有华丽感:对比小的有质朴感,其中 以补色对比最具华丽感。有彩色有华丽感:无彩色有质朴感。 3 1 7 明快忧郁感 色彩的明快忧郁感与色相、明度、纯度、配色对比均有关系,以明度影响最大。 暖色、鲜艳色、高纯度色、高明度色有明快感;冷色、浑浊色、低纯度色、低明度色 有忧郁感。配色对比太的色有明快感;对比小的色有忧郁感。明快的色彩给人以明快、 雅洁、开朗、轻巧的感觉。 3 1 8 兴奋沉静感 色彩的兴奋沉静感与色相、明度、纯度、配色对比均有关其中受纯度影响最大。 总的来说- 暖色、明度高的色、纯度高的色彩具有兴奋感;冷色、明度低的色、纯度 低的色彩具有沉静感。配色对比大的色有兴奋感,配色对比小的色有沉静感。兴奋的 1 2 硕士论文 街道公共设施色彩设计研究 色能使人情绪饱满、精力旺盛;而沉静的色能使人休息和冷静思考、工作。 3 1 9 疲劳感 视觉因色彩作用而引起的疲劳感觉。视觉疲劳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下: 色相:暖色中的红色、橙色,刺激性强,最容易引起视觉疲劳: 明度:明度过高则刺眼,过低则产生分辨上的困难,都容易引起视觉上的疲劳: 对比:色彩对比强烈,而且面积大,则刺激性强,容易引起视觉的疲劳; 杂乱:色彩配置杂乱无章,缺乏统一时,容易引起视觉的疲劳; 眩光:光泽色所产生的一些耀眼的强光,容易引起视觉的疲劳: 单调:色彩各方面缺乏变化,过于单调、乏味,容易引起视觉的疲劳; 数量:色彩的数量、种类太多,容易引起视觉的疲劳。 3 1 1 0 通感觉 在心理学上,把一种感觉引起的其它领域的感觉,称为通感觉。例如常常听到某 一种声音时,就像看见了相应的某一种色彩。所谓的“色听”就指的是给予了某种音 响刺激后,与听觉一起会产生和听觉相应的色彩的感觉。世界名曲蓝色多瑙河就 是音乐结合色彩的典型之作。另外,色彩与音响、配色与和声之间也存在着美的感觉, 例如,当听到快乐的音乐旋律时,就会联想到玫瑰色、嫩绿色、桔黄色等。不仅在色 彩与听觉之间存在通感觉,在色彩与味觉之间也存在通感觉。这主要是由于生活经验 的积累,使人们在色彩与味觉之间建立了关系。以日本人为例,根据内藤耕次郎的调 查,黄色、白色、桃色有甜味感;绿色有酸味感;茶色、灰色、黑色有苦味感;白色、 青色、蓝色有咸味感。此外,色彩与嗅觉之间也存在通感觉。根据内藤耕次郎的调查: 天芥菜花香味是桃色,柠檬味是橙色,加拿大树香脂味也是橙色,用低温蒸馏法得到 的煤焦油的气味是黄色,檀香味是茶色。 3 2 色彩的视认性与诱目性 色彩的视认性指的是在底色( 又叫地色) 上对图形色辨认的程度,即是不是可以让 人看清楚。实验证明,视认性与照明情况,图形与底色色相、纯度、明度的差别,图 形的大小和复杂程度,观察图形的距离等因素有关,其中以图形与底色的明度差对视 认性的影响最大。 一般情况下,照明光线太弱或太强,视认性都差:图形与底色色相、纯度、明度 对比强时,视认性高,对比弱时,视认性低;图形面积大时,视认性高;图形面积太 小时,图形色会被底色“同化 ,其视认性就低;图形简单而集中时,视认性高;图 3 色彩相关4 论砸论文 形复杂而分散时。视认性低。例如:在白纸上( 底色) 写黑字( 图形色) ,容易分辨为视 认性高:在白纸上写黄字,较难分辨,为视认性低。在不同的底色上配以不同的图形 色视认性高低次序如表32 和表33 所示。 表3 2 视认度高的配色( 其中1 表示高,1 0 表示低) 表33 视认度低的配色9 1 白色背景上视认性高低的色彩顺序为:紫色、青紫、蓝色、青绿、红色、红紫 黄绿、橙色、黄色、黄橙。如图32 所示。 图32 色彩在白色背景上的视认性高低顺序 黑色背景上视认性高低的色彩顺序为:黄色、黄橙、黄绿、橙色、红色、红紫 绿色、青绿、蓝色、青紫、紫色。如图33 所示。 图33 色彩在黑色背景上的视认性高低顺序 灰色背景上黑色背景上视认性高低的色彩顺序为:紫、蓝、红、青、绿、橙、黄 n 如图34 所示。 图3 , 4 色彩在灰色背景上的视认性高低顺序 色彩本身容易引起注意,叫诱目性高。纯度高的鲜艳色,诱目性较高,尤其鲜艳 的红、橙、黄等具有前进性质的膨胀色,较容易引起人4 f j l 拘注意。而视认性高的色未 必就是诱目性高的色因为容易被识别辨认的色,不定会对人有吸引力而引起关注。 色的诱目性主要取决于该色的独立特征和它在周围环境中惹人注目的程度。一般来 说,有彩色比无彩色诱目性高;纯度高的暖色比纯度低的冷色诱目性高;明度高的色 比明度低的色诱目性高。例如:行使在葱绿色树林中的橙色火车、静立在大楼墙角的 红色灭火器等都是利用色彩的诱目性高的成功例子。要诱目性高,设计时除了色彩, 还有造型、质感等要素要一起考虑。州 硕士论文 街道公共设施色彩设计研究 3 3 色彩地理学 对不同城市特色色彩的研究在我国尚属一个新的领域,之前并没有相当系统的研 究论述。而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和研究机构对相关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则已经有 了相当的深度和广度,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法国著名色彩学家让菲利普朗克洛 ( j e a n p h i l i p p el e n c l o s ) p o 】。 让菲利普朗克洛提出了色彩地理学的概念。色彩地理学是在地理学的基础上, 从地缘及文化学的角度来审视、考察和研究色彩相关问题的学说。【l l 】他认为:“一个 地区或城市的建筑色彩会因为其在地球上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大相径庭,这既包 括了自然地理条件的因素,也包括了不同种类文化所造成的影响,即:自然地理和人 文地理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了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建筑的色彩。 让菲利普朗克洛第一个从色彩的角度向当今工业社会提出了保护色彩自然环境 和人文环境的问题。他工作的重点在于尽可能全面真实地掌握一个地区、城市或国家 的代表性的色彩组成,以此说明建筑色彩与地方性的自然地理环境( 诸如地方材料、 气候条件等) 以及人文地理环境( 地方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 的密切关系。朗克洛 坚决主张对地方性文化的保护,对不同的地区和文化以及由此展现出来的建筑材料、 色彩的差异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他的工作目标往往定位在地方性强烈、历史悠久 的村庄、小城镇,所研究的建筑多是传统建筑,而很少涉及到工业文明痕迹严重的现 代大城市。尽管如此,朗克洛的色彩理论和研究成果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色 彩地理学 的理论对于世界各地的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都具有颇为深厚的影响。1 9 6 1 年和1 9 6 8 年,法国巴黎规划部门完成了对大巴黎区规划的两次调整。今日巴黎的米 黄色基调就是形成于那个时期。 让菲利普朗克洛对地方色彩的调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景观分析,第二 阶段是色彩视觉效果的概括总结。景观分析阶段主要是进行色彩数据的调查,即从色 彩的角度出发,将一切影响景观色彩质量的要素列入考察范围之内,通过一系列手段 掌握建筑以及周围环境的色彩数据,这些方法有:材料的提取,色彩复制,材料亮度 等级清单,现场上色草图,拍摄照片等。色彩视觉效果的概括总结阶段则是对这些色 彩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复制出忠于原色彩材料的色彩模型,对过于复杂的色 彩组成要进行适当的简化,最后通过图表色谱的方式表现出调查对象建筑物的主色 调、点缀色、周围环境的色彩以及各色彩之间的数量关系。【l o 】如图3 5 所示为朗克洛 对东京色彩进行调查研究时的色彩收集过程。 让菲利普朗克洛的工作成果主要表现在地方性色谱的采集、归纳和提取上,并 不涉及进一步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尽管如此,他的工作作为一种基础性研究,对所 3 色彩相关理论 硕士论文 研究的地区和城市将来制定相关的地方色彩的保护措施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从技 术层面上讲,朗克洛所建立的对于色彩数据的收集和总结的研究方法在该领域有着不 可动摇的开创性和指导性。 图3 5 朗克洛对东京色彩的调查研究 图3 6 朗克洛色彩调查过程 目前日本比较著名的环境色彩规划家是吉田慎梧先生,他仍然大体沿用朗克洛的 色彩设计程序和方法,同时有所发展,他说:“回到日本后,由于国内的教育体系比 较完善,也非常重视用数字说话。因此我意识到对于色彩的认识不能简单依赖感 官的主观判断,而是应该采用标准、理论、数字化的手段,这样才更容易对色彩形成 控制。所以带着老师的影响,本着尊重本土色彩的原则,在艰辛的调查之后,我尝试 普做出了很多色相,把一革一木等地域颜色的明度、彩度都数字化了。把色彩数字化 对后期最大的影响在于,色彩的控制不再仅仅依靠色彩感觉好的人,同时给别人进行 展示时也就不那么困难了,这样应用就落实在了可以控制的体系中。有了这样的科学 化依据,政府在规范城市色彩的时候就会拥有一些可实施性的手段。后来我将这些思 路反馈给朗科罗教授,可以说帮助他完善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套体系”。【l “ 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简要介绍了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三属性,色彩的感觉效果等色彩的 基础知识。因为街道公共设施色彩设计与城市色彩、建筑色彩联系紧密,因此特别介 绍了法国色彩学家让菲利普朗克洛的“色彩地理学”,他的色彩理论对很多国家的城 市色彩规划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的调查研究方法和后续设计方法的得出都是 建立在朗克洛教授及受其观点和方法影响的学术成果的基础之上的。 硕士论文 街道公共设施色彩设计研究 4 街道公共设旌色彩现状、影响及成因 4 1 现状 4 1 1 国外街道公共设旌色彩现状 街道公共设施由于处在城市户外环境中,与城市整体色调和建筑色彩关系十分密 切。公共设施色彩的设计实际上是城市色彩设计的进一步细化,因此通常只有城市色 彩主题鲜明,并有详细规定的情况下,才能对公共设施色彩进行统一的规划和设计。 在欧洲国家,很早就开始了对城市色彩的研究和规划。由于战后许多国家都面临 着大规模的建设需要,因此早在2 0 世纪6 0 年代,在各个国家着手进行新的城市规划和 开发的同时,就已经开始将城市色彩问题所为一个重要的因素来考虑。其中比较有名 的有法国巴黎、日本东京、意大利都林。而关于这些城市的公共设施的色彩设计方面 的成系统有理论依据的介绍和论述非常少,笔者只能从图片、照片中进行分析和归纳, 来得出关于公共设施色彩设计方面的一些参考资料和配色理念。 41 11 巴黎的城市色彩和公共设施色彩设计 上世纪8 0 年代起巴黎市政府将色彩规划作为政府条例进行颁布。以古建筑为主的 老区和新区采取不同的色彩设计原则。 巴黎老城区主要是以有着上千年历史 的各个时期的老建筑为主。在色彩规划与建 设上,无论是历史古迹还是普通民宅,在城 市色彩规划部门的统一指导下,除个别现代 建筑物,如埃菲尔铁塔、蓬皮杜中心等外, 建筑墙体基本是由亮丽而高雅的奶酪色系 粉刷,而建筑物的屋顶以及埃菲尔铁塔等则 主要是由深灰色涂饰。为此,奶酪色系与深 灰色系就成为了巴黎的标志色彩。如图41 所示为巴黎香榭丽舍大街。 图4 1 巴黎香榭丽舍大街 巴黎老城区在建筑色彩应用上的又一个特色就是许多老建筑都装饰着璀璨耀眼 的金色,如亚力山大桥上的人物雕像,拿破仑墓的拱顶,卢浮宫和凡尔赛的门栅栏等, 在阳光或灯光的照射下,它们更是金光灿灿,并与建筑用色相互辉映。金色的应用, 也把巴黎曾经作为法兰西历代皇城的辉煌历史展示得淋漓尽致。通常,这些被涂饰了 金色的建筑、雕像等都与帝王将相活动密切相关,并且常常与构成巴黎基调的深灰色 4 街道公共设施色彩现状、影响及成园硕士论文 做匹配,从而更增添了金色的魅力。斗转星移,如今这些历史陈迹早已经成为巴黎城 市色彩交响曲中一个最具华彩的乐章,也是最吸引n # b 游客眼睛注目的城市颜色。 如图42 和图43 所示。 图4 2 塞纳河边的街道上金色的雕塑 图4 3 雕塑上的金色 巴黎新城一拉德方斯位于协和广场一香榭丽舍大街凯旋门的延伸线上,被称 作“巴黎的曼哈顿”。新城是巴黎政府为了缓解老城区的办公、居住、交通等压力于 2 0 世纪并于8 0 年代建造而成的一个与老城区建筑风格完全不同的新型城区,摩天大楼 林立是其突出特征。该区的大部分建筑都是以当时流行的金属、玻璃幕墙和钢筋混凝 土构成,造型洗练,体积感强。色彩多为明朗冷峻的色调。因此,整个市区具有鲜明 的工业时代的美学特征。 在公共设施色彩设计方面,巴黎仍然采用以黄色调为主的色彩设计。开往巴黎戴 高乐机场的高速路两侧的护墙、交通指示牌、以及机场建筑内外装修的主色调也都是 由各种黄色调构成,如墙面的灰黄色、登机标识的柠檬黄色、交通指示牌的中黄色等, 因此无论是对来访者在第一时间内感受巴黎的色彩之美,还是离开者在最后- n 告别 巴黎,那么黄色调都会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而在新城,如新凯旋门前右边建筑台阶上由马赛克嵌饰的彩色格墙花池,以及新 凯旋门后的五彩现代雕塑、红色的拱桥等,类似于迷彩色彩效果的椭圆柱建筑等,都 体现出与老区不同的色彩设计原则。 巴黎城市色彩之所以能够给人秩序井然印象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在城市色彩管理 制度中规定,各个临街店面只能在层为其施展商家色彩魅力的区域,而一层以上建 筑部位是不能任意设立广告或公司标牌等的。即使有颜色也不显眼。如此一来,在城 市主体色调的背景下,城市色彩自然就会显得既统一和谐又丰富多彩。而在此方面, 国内显然与国外存在着巨大差别。目前国内城市“色彩污染”以及“花”与“俗”现 象加剧的三大“罪魁祸首”( 建筑、广告、灯光) 之一,就是铺天盖地、五颜六色的 城市广告。【l m 如图4 4 一图49 为巴黎街头的各种公共设施。 硕士论文街道公共设茄色彩设计研究 图48 巴黎街头 图49 香榭丽舍大街 41 12 日本的城市色彩和公共设施色彩 日本于1 9 7 0 - 1 9 7 2 年间,在法国色彩学家让菲利普朗克洛的主持下,完成了“东 京色彩调查报告”。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战后的日本复兴建设时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