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专业论文)“失语”四面观——管窥文艺作品中的“失语”.pdf_第1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失语”四面观——管窥文艺作品中的“失语”.pdf_第2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失语”四面观——管窥文艺作品中的“失语”.pdf_第3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失语”四面观——管窥文艺作品中的“失语”.pdf_第4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失语”四面观——管窥文艺作品中的“失语”.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狭义的“失语”在医学领域是指:由于神经中枢病损导致抽象信号思维障碍,而 丧失口语、文字的表达和领悟能力的临床症候群,本文在广义意义上将“失语”理解 为:无法通过说话正常传递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失去正常语言沟通交流能力的现象, 并从四个不同视角对文艺作品世界的“失语 现象进行了一次较为详细的梳理与分类 作为“主人公特征”的“失语 ,作为“情节转折”的“失语 ,作为“风格 的 “失语”以及作为“修辞 的“失语”。在从各个视角分别进行论述时,本文又通过 整体上采用“文本分析加“含义追寻”的结构框架,结合西方交流、交际学里“言 说、交流无处不在 的观点,将“失语”从根本上视为一种“信息”的传递非常 态的信息传递,并尝试性地对各类“失语 背后的信息进行了粗浅的追寻与挖掘。这 些信息中有关于情感的,有关于思维模式的,有关于人生观、直接针对于现实的态度 的,也有关于文化的。 本文认为,对于“失语 的充分关注不但有利于我们对于一类文学艺术作品的宏 观理解把握,而且有助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理解世界,理解他人,又因为我们 始终将“失语”现象依然视为信息的传递,一种非常态“语言”,所以本文还希望通 过对“失语”的关注与分析,唤起大家对诸如“失语”以及当年弗洛伊德研究过的“口 误”这一类“变态语言 、非常态语言交流的关注与研究,最终建立一门“变态语言 学”。 关键词:失语;交流;语言;变态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s t r a c t a p h a s i ai nn a r r o ws e n s er e f e r st 0ad i s o r d e ro f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c a u s e db vb r a i n d a i i l a g e i nm i sp a p e r t h em e 砸n go f a p h 晒i a ”i sa c t u a i i yt h ep h e n o m e n o np e o p l ec a n n o t e x p r e s st h e m s e l v e sa i l dc o m m u i l i c a t ew i t ho t l l e r si n 1 en o n n a lw a yo fw o r d s ,觚dt h e a u t h o rm a k eag e n e r a ls u r v e yo fa l lt h el i t e r a 巧a i l da r tw o r k st h a th a v ec l o s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w i t h “a p h a s i a ,a l lo ft h e ma r ed i v i d e di n t o4 删p s :t h eg r o u pw h i c h a 曲槭a ,e x i s t s 硒 t h el e a d i n gc h a r a c t e r st r a i t ,t h eg r o u pw 1 1 j c h “a p h a s i a e x i s t sa st h ep l o t ,t i l e 印u pw h j c h “a p h 撕a ,e x i s t sa sas t y l e 纽dt h eg r o u pw t l i c h “a p h a s i a ,e x i s t 鹳r h e t 砥c w h e n e l a b o m t i n ge v e r ) , a c c u r a t e w o r k , t l l ea u m o rw h ob e l i e v et h a tw ec a n n o tn o t c o r m 嘶c a t e ”r e g a r de v e 巧p h e n o m e n o no f “a p h a s i a 嬲ap h e n o i n e n o no fm e s s a g e 胁s f e 盯i n g a i l dt l l ea u t l l o rm a k eg r e a te 丘b n s a r c i l i n gt l l e m e s s a g eb e l l i n dt h e s e p h e n o m e n a _ t h em e s s a g ea b o u tf e e l i n g s ,t l l o u g h tc u s t o m ,o u t l o o ko nl i f e ,锄dc u l t u r e n i sp a p e ri n s i s t st h a tt h ea t t e n t i o np a i dt 0 a p h 捌a ”w i l ln o to n l ye n a b l e 瑚t og e tb e 舵r 1 d e r s 协d i n go ft h i s l ( i n do fw o r k sb ma l s oo ft h e 、) v o r l da do t l l e rh l 姗1 a nb e i n g s , m o r e o v e r b yp a y i n ga 钍e n t i o nt oa n dm a l 【i n g 雠a l y s i so f “a p h a s i a ,t l l e 叫t h o rw 啪t st 0 a t t r a c tt h er e a d e r sa t t e n t i o nt 0 “a b n o n n a li a i i g u a 霉f e ”,w h i c hc o n s i s to f “a p h a s i a a n d “t 1 1 e s l i pi ns p e e c h ,w h i c hh a sa l r e a d yb e e nr e s e a r c h e db yf r e u d ,a n do t h e rk n o ,i lo ru 】1 k n o m e 1 锄e n t s t h ea u t l l o ra l s oh o p es 咖ec l a yi i l 最i t i l 陀t i l e r em a ye v e nb e 锄j a b n o 珊a l l i n 星;u i s t i c s ”,t h i si sa c t t m l l ya l s ot h em e a n i n go ft h i sp a p e r st i t l ei n d e e d k e yw o r d s :a p h a s i a ;c o r n m u 血c a t i o n ; l a n g u a g e ; a b n o m a l i i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 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 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 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 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 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田楫日期卿蔓翌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 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旦塑 日期:圣堕:呈:蛰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电话: 邮编: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尝试过被人误解、冤枉,自己心中有话却无法说出来让对方明白的着急与痛苦 吗? 体验过心中明明有千言万语,或者只是一句三个字的话要告诉某人,却无法告 诉他( 她) 的感受吗? 拥有过那么一刻,自己心中忽然洞悉一切、感慨万千却又不 禁哑口无声的经历吗? 事实上,即使我们身体健康、没有残疾,但我们并不永远总是想“说 就可以 “说 ,不仅仅在学校课堂里、单位工作会议上不可以想说就说,就是在我们的私 人生活时间里,我们也不能。原因有很多,比如我们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我们想说 但不敢说,甚至还有我们想说但“不愿”说。然而,我们到底真的是否“说 了昵? 答案是,我们“说了,虽然很多时候我们“说”出更准确说,“传递 出一 一的信息并非完全就是我们想“说”的信息:被误解冤枉情境下的“沉默 传递着 默认、承认的信息;被求爱情境中“沉默 根据具体文化背景及情况传递着同意或 拒绝,正如西方现代交流交际学中所常说的:“w ec 锄o tn o tc o m m u i l i c a t e ( 我们不 可能不交流) 川,“w h e nt h eh o u rb e 西1 1 s 、v i t l lp a t i e n t ss i l e n c e ,衄si sa l r e a d ya c 0 m m u n i c a t i o n 【2 1 ( 当病人沉默,交流便已开始) ,也正如海德格尔曾说的:“说与 讲不是一回事。一个人可以喋喋不休地讲,却始终什么也没说。另一个人可以保持 沉默,但正因为一言不发,他说了许多。 p j 正是在此意义上,当我们把“无语 、“沉默 视为一种“非正常态 的交流时, 我们有理由认为相对于以正常态交流中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同样存在着, 而且有必要存在一门“变态语言学”。当然,如我们所知,心理学中存在着以非正 常态行为为研究对象的“变态心理学,而且作为精神分析学创始人的弗洛伊德曾 对同样可以被视为“变态语言一种的“口误 进行过研究,而我们这里所要做的, 则是对文艺作品世界中“失语 的探讨。我们期望,通过对艺术领域内“失语现 象的关注讨论能够唤起更多人对“非常态”语言的关注与思考,而且我们同样希望 在不久的将来能有一门明晰、严谨、系统、针对的“变态语言学 出现,以摆脱我 们在这一独特领域的“失语 现状。那么,何为“失语”?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失语的含义 专业意义上或者本义上的“失语 是指:由于神经中枢病损导致抽象信号思维 障碍,而丧失口语、文字的表达和领悟能力的临床症候群,亦即英文中的a p h a s i a 【4 1 , 由p a u lb r o c a1 8 6 5 年首次使用1 5 j 。从国外医学领域首先正式提出“失语 ,到数十 年后的今天,人们对于“失语”的研究应该说主要集中于医学尤其是临床医学领域, 而我国在中医尤其中医针灸对中风性失语临床治疗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6 j 。但颇具 讽刺意味的是,就在数月之前我国安徽一名在校女中学生身患“失语 的事件,竞 被作为“奇闻异事”专题报道于江西卫视黄金时段的传奇故事节目。不过, 虽然将一起于医学、心理学领域极为正常的病例视为传奇让人觉得尴尬,但在医疗 疾病知识普及意义上,江西卫视终是做了件好事、颇具意义的事,而且就这则事件 本身而言,恐怕也正昭示了本篇论文的当下必要性与迫切性。 在上个世纪末,“失语”逐渐走出了医学领域,获得了延伸意义上的扩展与应 用,比如诸多人文领域出现的大量以“失语 为题的学术文章,以及影响范围较 广持续时间较长的以四川大学文学院曹顺庆教授为代表提出的“中国文学批评失 语”问题,而且,就在“失语”逐渐得到学术文化领域应用与关注的同时,艺术领 域也逐渐越来越关注“失语 、表现“失语 ,如1 9 8 8 年以自闭症患者为主人公的 美国影片雨人,2 0 0 2 年以失语病人为主人公的日本影片玩偶不过,需 要说明的是,相对于在影视作品中“失语 乃是作为本源意义上的具体个案、现象, 在文学批评领域以及大量文章之中的“失语”乃是作为一种对于特定对象“态度”、 “功能”、“行为 缺失的广义性说法,比如在曹顺庆教授讨论“中国文学批评失语 的语境中,“失语 乃是指“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文化( 包括哲学、文学理论、历 史理论等等) 表达、沟通( 交流) 和解读的理论和方法”;l _ 7 】在文章论中国动画 中的文化失语中,“失语 乃是指民族文化的“缺失 。【8 】 事实上,艺术世界对于“失语 的关注似乎比医学领域更早,尤其当我们在本 篇文章中从本源意义上将“失语”理解为无法通过语言正常传递自己想要表达 的信息,失去用语言正常交流的能力,我们发现,艺术世界对于“失语 的关注或 探索,最常常表现为对于“哑巴”形象、“哑巴 主人公的描写与塑造。哑巴和“失 2 0 0 7 年1 1 月1 5 日,1 6 岁安徽女孩高慧在由母亲用摩托车送往上学途中发生车祸,无任何外伤但五六小 时昏迷之后被诊断患功能性失语,经明处求医,1 2 月中旬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接受针灸治疗终于康复。见2 0 0 8 年2 月2 9h 晚9 时2 5 分江西卫视传奇故事。 根据2 0 0 8 年3 月于中国知网信息统计:1 9 9 4 至2 0 0 8 年问,中国期刊伞文数据库中以“失语”为主题的论 文共4 0 0 0 篇,为题名的论文共1 0 5 l 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伞文教据库以“失语”为主题的论文共1 9 2 篇,为题名的论文共l o 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失语”为主题的论文共4 4 篇,为题名的论文共 0 篇: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以“失语”为主题的论文为3 4 5 篇,为题名的论文共2 2 8 篇。 厶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语? 这两者的结合似乎让现实中的人们觉得怪怪的因为在医学领域“失语” 实在与哑巴无甚关系,然而,当我们如果真的对“失语”进行思考,当我们进入艺 术世界,我们发现,在某种意义上,“哑巴 只不过是“永久失语者”,医学对于哑 巴和“失语”的隔离很大程度只是因为现实中这种“永久 否定了被“治愈的可 能与希望。当然,因为艺术就是艺术,艺术世界的哑巴并不一定永远是人,而且有 时甚至并不一定不会“说话”。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视角一:作为“主人公特征 的“失语 第一节“哑巴刀们的故事 所谓作为“主人公特征”的“失语 ,是指通过作品中“失语主人公所表现 出的“失语,而这里的“特征 则意味着主人公的“失语”在其所在环境中乃是 作为一种特例,一种特殊现象,或者换句话说,这里的“失语 者是作为“一个人 , 是“正常人 中的一个“特殊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无法以语言正常同他 人沟通交流的主人公往往都是“长时间”的“失语 ,始终未摆脱这种困境或状态, 当然,这类主人公最常见的出场形式便是哑巴。 同其他盲人、四肢残疾的残疾人相比,虽然同为“残疾 ,但哑巴实在似乎是 个较晚出现,或者说较晚被“自觉”发现与关注的群体。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关于瞽 者师旷的记载,而对于哑巴,笔者知识浅陋,甚至始终未找到中国古代像“瞽 指代盲人一样指代哑巴的词汇,说文解字中确实是有“哑字,但其后文却是: “笑也从口亚声易日笑言哑哑”例,显然不是“聋哑”之“哑 。而在典籍史记刺 客列传中确实也还有豫让为了替智伯报仇刺杀赵襄子,而“漆身为厉,吞炭为哑, 使形状不可知 【lo j 的文字,但从后文豫让数次同赵襄子的对话来看,这里的“哑” 显然仍只是是沙哑变声之意,而非失声聋哑之哑。但是不管怎么说,至少在近代之 后,同其他残疾群体一样哑巴也同样也进入了艺术世界,而且一些作品,颇为优秀 的作品就是以哑巴为主人公,如屠格涅夫以哑巴农奴盖拉新为主人公的著名中篇小 说木木,如美国著名作家麦卡勒斯那本在美国“现代文库 所评“2 0 世纪百佳 英文小说 中列第1 7 的心是孤独的猎手,主人公辛格就是哑巴,如以金城武饰 演哑巴“天使3 号”为主人公的王家卫电影堕落天使,如以一个女哑巴为主人 公的韩国导演金基德影片弓,还有2 0 0 5 年热播韩国电视剧哑巴新娘,2 0 0 6 年央视偶像剧深情密码,曹文轩的长篇儿童文学小说青铜葵花 为什么要以哑巴为主人公,为什么一个不会说话、失去正常语言交流能力的形 象竟成了整部作品的焦点? 答案恐怕有很多,即使是作者本人或许也会有很多不同 的理由,当然,也或许根本“不为什么 ! 然而,当我们把“失语”作为关注对象 。如左传、周书中都有记载。 4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时,我们发现这一类作品背后似乎总有着一些共性,没有语言的生活是作家东 西同样以哑巴为主人公的代表作小说,它也许能更好地说明这点。 在这部1 9 9 6 年1 月发表于收获的小说里,主人公实际上有三个:哑巴蔡 玉珍、聋子王家宽、不慎被马蜂蜇瞎双眼的王老炳,故事以王老炳田地里收割时不 慎被马蜂围攻一幕开始,儿子王家宽因为耳聋听不到父亲呼救,将父亲送回家里时 虽然医生刘顺易及时赶来救治,但父亲最后还是失明,盲父聋子二人开始了相依为 命的生活,好在王家宽虽然耳聋但口并不哑: “药汤灌毕,王家宽从他爹嘴里抽出钳子,大声叫了刘顺易一声师父围观 者的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他们感到害怕,害怕刚才他们的嘲笑已被王家宽听到 7 【“l 日子在盲父聋子二人努力下日复一日地维持着,然而无论老子如何喊叫、比划 自己想要一块肥皂,儿子却总也领会不了,只是兴冲冲地买回了毛巾和收音机,而 且有一天,由于二人一个听不见一个看不见,两人家里楼顶上储存的腊肉被四个小 孩在他们“眼皮下 ,明目张胆地偷了去为了更好地生活下去,王老炳开始准 备给儿子找个媳妇,一番曲折之后蔡玉珍出现了,虽然只是一个流落外乡靠卖毛笔 艰难度日的哑巴女子,但和王家宽两人依然结成了一个和美的家庭,同王老炳三人 组成了一个“幸福 的大家庭,一个原本可以十分幸福的大家庭,如果她不是哑巴: “他们刚走几步,学生们又聚集起来,学生们喊道:蔡玉珍是哑巴,跟个聋子 成一家,生个孩子聋又哑蔡玉珍回身去追那个领头的学生,追了几步她就被一块 石头绊倒在地上她的鼻子被石头碰伤,流出几滴浓稠的血。她趴在地上对着那些 学生咿里哇啦地喊,但是没有发出声音。”【1 2 】 后来,为了能够平平静静过一个与世无争和和美美的生活,王老炳一家毅然独 自搬家到村边小河的对岸去住,然而,回应他们的却是一个本来可以避免的、更大 的灾祸,如果蔡玉珍不是哑巴: “秋风像夜行人的脚步,在河的两岸在屋外沙沙地走着,王老炳和王家宽都已 踏踏实实地睡去;蔡玉珍听到屋外响了一声,像是风把挂在墙壁上的什么东西吹落 了,蔡玉珍本来不想理睬屋外的声音,她想瓦已经盖好了,家已经像个家了,应该 安安稳稳地睡个好觉,但她怕凉在竹竿上的衣服被风吹落,于是她又从床上爬起 来她的手还没有够着竹竿,便被一双粗壮的手臂搂住了那人撕开她的衣 服,像一只吃奶的狗仔用嘴在她的胸口乱拱,蔡玉珍想喊,但她喊不出来”【1 3 l 蔡玉珍被强暴了,就在自己的家门外。小说的结尾是,蔡玉珍和加宽终于有了 5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自己的孩子,男孩,一个不聋不哑的健康男孩,男孩进了学堂,然而上学第一天 学会的歌谣竟是:“蔡玉珍是哑巴,跟个聋子成一家,生个孩子聋又哑。”听着儿子 口中的歌谣,蔡玉珍哭了。 这部小说后来被拍成由陶虹、刘烨主演的电影天上的恋人,获第十五届东 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 ,其本身亦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然 而对这部小说而言,正如题目所写的“没有语言的生活 ,某种意义上“语言”或 者更准确说“失语 正是它真正的“主人公”。蔡玉珍、王家宽、王老炳无不一直 努力想过正常人的生活,身为残疾人的他们想尽办法实现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而 且最后仿佛真的成功了,在文本结尾: “王老炳觉得他和家宽、玉珍仿佛变成了一个人我提问,玉珍点头或摇头, 家宽再把他看见的说出来,三个人就这么交流和沟通了 【1 4 】 然而,不可改变的是生活中伴随他们的永远是被欺负、被作弄、被侮辱、被偷 盗、被强奸。小说结尾孩子口中的歌谣让我们觉得即使是在还未来到的未来,王家 依然将是不幸的,整篇小说悲凉的基调、悲悯的情感让我们甚至觉得:“失语 也 许只是“悲惨遭遇”、“悲剧命运 、“悲怆情感的象征罢了。事实上,确实如此。 当“失语”作为“主人公特征存在时,我们不否认现实生活中“哑巴受难 的偶然性与多样性,但在大量的艺术作品世界中,“失语”往往预示着悲凄的情感。 这种悲凄也许是源于“失语 者面对“苦难 、“灾难 而又无可奈何的感受,如叶 圣陶笔下的稻草人。稻草人是一个极其典型的存在于艺术世界的“失语 者: “叶尖卷起来了,上面留着好些小蛾子下的子这使稻草人感到无限惊恐,心 想祸事真个来了他这么想着,扇子摇得更勤了。扇子常常碰在身体上,发出啪 啪的声音。他不会喊叫,这是唯一的警告主人的法子了。【1 5 】 当他的“手语”也注定无法摆脱“失语”的命运时,这种“绝对”的无奈恐怕 只能让人心生悲凄。又如电视剧深情密码中,哑女赵深深突然面对恋人戚伟易 患不治之症只剩不到一年生命时的无奈:如小说青铜葵花中,哑巴男孩青铜不 得不面对好妹妹葵花从此被接入城里学习生活的无奈;如屠格涅夫小说木木中, 哑巴农奴盖拉新不得不面对“恋人 塔季亚娜被主人许给别人、朝夕相处小狗木木 被处死命运的无奈除此之外,这种悲凄也可能是源于“失语”者于“无结果” 命运中表现出的执着。在麦卡勒斯长篇小说心是孤独的猎手中:聋哑人辛格和 另一个聋哑低智人安东尼帕罗斯在小镇上一起生活了十余年,安后来被送到了另一 个小镇的疯人院,辛格由于谦逊朴实与沉默拥有了很多喜欢他并且真心待他的朋 。这篇小说早期版本的结尾是:蔡玉珍生下的孩子“又聋又哑又瞎”,如在华艺出版社1 9 9 6 年版没有语言的 生活中。 6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友,但辛格心里始终想着和曾自己一起生活的安,每逢过节休假时便买很多很多礼 物坐火车去看安,想尽方法让安开心,而安却始终只留心喜爱辛格带来的吃的,对 辛格不即不离。不管怎样,在辛格心中安永远是他最好的朋友,甚至是全部。在辛 格最后一次去探望安时,安已经去世。回到住处后,辛格开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1 1 6 j 无论结局还是情节,这都是一部让人觉得有点“另类( 事实上,只要是写“失 语的作品都似乎有点另类) 的作品,辛格对于友谊、情感的执着忠诚甚至让人有 点失措,但读过原著而且细心的人会体会到:那种悲凄的感受事实上在故事一开始 就已经缠上了我们。同类作品还有2 0 0 5 年上映的美国大片金刚。在现实中说一 个动物“失语也许让人觉得可笑,毕竟古代希腊人对人的定义就正是“会说话的 动物,但在艺术世界中,我们发现“金刚 这只浑身是毛的猩猩如同稻草人一样 实在是一个准意义上的“失语 者,而且正如大家都知道的,在艺术世界实在没有 几部作品是为物写物,除了赵忠祥解说的那部超长系列说不清楚是不是艺术的动 物世界。在影片金刚中,我们很难武断地说金刚之命运象征着现实中某人某 种人的命运,但金刚于人类女主人公娜奥米沃茨的情感无论是爱情还是单纯 的喜爱之情无论如何是人类所共有的,金刚是一个“失语一者,它不会人类的 语言,它没有用语言表达对女主人公情感的能力,甚至无法用语言表达对那些唯利 是图、冷酷自私、残忍多疑的人类的愤怒。有时总在想:称霸原始森林的金刚为了 一个人类女人付出如此之多( 勇闯陷阱、同猛兽搏斗、失去生命) 值不值得,但不 得不承认的是,金刚身上的那种执着越是坚毅,我们心头的那份悲凄便越是强烈。 第二节“悲凄 的预示 “失语为什么总是与悲凄相联,这种相联一艺术世界里的我们有理 由认为并不完全对应符合现实中的实际情况( 无论从理性分析还是笔者的个人经 验,当然或许还有那个从春节晚会一夜闻名全国的“千手观音 ) ,而且需要说明, 我们的“失语 只是指“失语 者无法正常通过说话传递想要传递的信息并非“失 语 者无法传递信息。蔡玉珍会用点头摇头、手势甚至托人书写文字来与别人交流, 辛格会自己书写,甚至金刚也会用自己的动作表情表达自己的感受,另外我们还需 要说明的是:这种似乎带有共性的悲凄有些是与“失语 者“失语 有直接因果关 系的如没有语言的生活,但有时并非直接因果关系,如金刚,如果我们把金 刚由“失语 者换成正常能说话者,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改变后的故事俨然就是 巴黎圣母院! 敲钟人卡西莫多不就是能说话的金刚吗? 一个在保护艾斯美腊达, 。对于“失语”作为“主人公特征”的作品,我们并不否认作为极个别现象的特例,例如在美国儿童文学作家 怀特那篇吹小号的天鹅童话中,哑巴天鹅在结尾最终高高兴兴娶到美丽女天鹅,高高兴兴地生儿育女。 7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个在保护娜奥米沃茨,当然,我们这里绝非意指每一个情节细节的吻合,如金 刚里金刚死在女主人公前面,但在巴黎圣母院里卡西莫多却死在艾斯美腊达 后面,我们的意图是说,对于这两部同样让人悲凄的作品当然,也许有个别人 坚持就是觉得不悲凄,那就让他们那样坚持下去好了“失语”在前者中并非与 其有直接关系或起决定作用。 也许,“失语”( 形象) 之所以是一种悲凄的预示或者象征,是因为这种悲凄在 作家、艺术家选用“失语”者人物角色时就已经存在并且生根? 说到这里,我们似 乎不得不联想到文艺作品对其他“残疾 的表现:史铁生中篇小说命若琴弦是 以两个盲人艺人为主人公;西班牙诺贝尔获奖者萨拉马戈长篇小说l :失明症漫记 通篇讲述“失明 ;古龙的天涯明月刀是以四肢残疾的傅红雪为主人公, 鲁迅狂人日记和余华四月三日事件写的则是患“迫害妄想症 的主人公一 所有这些作品似乎都并非多么让人“舒服 。懵懂间我们感受到的也许只是:悲 凄比“失语更根本、更久远“失语”主人公的存在或许真的是一种传达、宣 泄悲凄的好途径,而“失语 真的仅仅是作为一种表现策略之下的人物特征存在吗? 我们并不倾向于这样认为,因为在最早期的作品中“失语”似乎还被当成一种情结 的转折。 国突然面对如此多的悲凄、“不舒服”,我们甚至不禁怀疑:这种感受是真实的吗? 抑或只是患有“哀伤癖”的 作家的无病呻吟? 我们无法忘记卢梭在爱弥儿中对医学医院医生的批判,在卢梭看来,医院医生唯一的价 值就是唤起我们对疾病的恐惧、唤起我们对死亡的恐惧。我们也无法忘记大思想家福柯疯癫与文明中为不 应视为疾病却被视为疾病的“疯癞”所做的平反,当然,这只是一种深层观念的怀疑,并无法否定悲凄感受在 大量此类作品中存在的事实。 8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视角二:作为“情节转折”的“失语” 第一节三个童话传说 1 从前有一个国王,前妻留下了六个男孩一个女孩有一天六个男孩被继母 设计用巫术都变成了天鹅,不得不飞向远方,女孩逃离了王宫前去寻找当她和哥 一哥们在森林深处相遇时,每天只有晚上一刻钟能恢复人形的哥哥们告诉妹妹,要想 解救他们,就得接受十分苛刻的条件:六年之内不许说话,用翠菊为每人编织一件 衬衫,在这期间只要从嘴里漏出一句话,就一切前功尽弃! 下定决心要解救哥哥们 的妹妹同意了在随后的六年里,妹妹整日默默地采翠菊、编衬衣,妹妹的美丽的 外貌和谦和的举止还令一个他国的国王爱上了她,并且娶她为王后相继生出了两个 孩子然而,国王有一个凶悍而且无理的母亲,从一开始就讨厌成为王后的妹妹, 一次又一次说她的坏话,一次又一次地设骗局诬陷她,妹妹为了完成衬衣解救哥哥 始终一言不发,不为自己解释也不为自己辩护,直到当她最后被押到柴堆即将被当 成魔鬼要被烧死时,六件衬衣终于编好,她舵衬衣扔向了空中的哥哥们,哥哥们终 于恢复人形,最后一切真相大白,大家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一一( ( 格林童话六只天鹅u 7 1 2 在遥远的海底是美人鱼的世界,里面有六个海公主,当最小的那个十五岁 时,她终于被允许游出了海面,然而也正是从那时起,小美人鱼爱上了她遇到的人 类王子她是如此地爱他以至于毅然找到海的巫婆,求她把自己下身的尾巴变成人 类的腿和脚,以能到他身边。但女巫婆提出的报酬是格外苛刻的:她要割去小美人 鱼的舌头,拥有小美人鱼那“海底人们中最美丽的声音力,小美人鱼答应了小美 人鱼如愿以偿来到了王子身边,但却永远再无法说出自己对王子的爱,更永远无法 告诉王子她正是王子念念不忘非“她”不娶的那个在那天夜里从大海里救他生命为 他祈祷的“年轻女子”! 人类王子最终迎娶了另外一位公主为妻。小美人鱼因为不 愿亲手杀死王子,最后按照美人鱼世界的规定,变成泡沫,升到空中。 一一海的女儿n 町 9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古时候,有个猎人叫海力布,他很愿意帮助人,打来禽兽从不独自享用, 总会分给大家。一天,他在深山打猎时救下一条小白蛇,不想小白蛇是龙王的女儿, 于是作为感谢,海力布得到了一块宝石,只要把宝石含到嘴里就能听懂世上各种动 物的话,但是听到这些动物说话的人不可以把自己听到的话告诉别人,否则,他便 会从头到脚变成僵硬的石头而死去从此,海力布在山里打猎十分方便,但是有一 天他忽然听到一群飞乌议论马山将会有山崩洪水到来,于是,他立刻回家让大家马 上迁徙到别处,可大家总是因为没有可信的理由不相信海力布,最后,为了在灾难 到来前救出大家,海力布把如何得到宝石,如何听见飞鸟的议论一切告诉了大家, 随后自己变成一块僵硬的石头 一一草原传奇海力布 这是三则颇有意思而且耐人寻味的故事,第二则出自安徒生笔下,写于1 8 3 5 年至1 8 4 5 年之间,第一则虽然出自格林童话,但因为其故事本身乃为格林兄弟 从民间搜集整理而来,其诞生时间恐怕和源于内蒙古民间传说的第三则故事一样十 分久远。我们发现,在这三个比较久远的故事中,已经出现也许算是最早萌芽状态 的“失语 ,虽然它们只是作为整个故事偌大情节网络中的一小部分,而且对于第 三则海力布故事而言,“失语”更多地仅仅是作为一种“应该”发生而没有发生的 潜在情节。织衬衣的妹妹六年里不能和任何人说话,小美人鱼自拥有双腿后不能再 说出任何话语,海力布如果不想变成石头亦不可以将自己听到的任何事情告诉别 人。简单地说,这三个人物都陷入了或可能陷入无法用语言与他人正常交流沟通的 “失语”境遇。 为什么会陷入? 和前面讨论过的“哑巴 明显不同,这里的“失语 不是“生 来如此”、注定如此的宿命,不是一场意外灾难之后的意外结果,而是主动权在自 己的一种选择。 第二节原因的解释 所谓选择,其实质也许乃是意味着一种取舍。只要有选择,就一定有获得,也 一定有失去,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份失去,也许就是我们那份获得的“代价”,而 在这三则故事中,“失语 正是作为一种“代价 解除被变成天鹅哥哥们身上 巫术的“代价,将原本是鱼尾巴的下身变成人腿和脚的“代价,由听不懂到能听 西作为类似事件结果的“失语”有很多,例如在澳大利亚电影艾美的世界中,主人公小艾美斟亲眼目睹父 亲死亡,心理受创伤而从此失语。 l o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懂世上所有动物语言的“代价”。当然,作为选择它们都是一种自觉、清醒、理性 状态之下的代价取舍与博弈,蔡玉珍的“失语”是痛苦的,她始终都在对那个讥笑 她是哑巴的歌谣耿耿于怀,甚至在没有语言的生活结尾为之落泪;韩青辰小说 水自无言中的主人公哑巴男孩也是痛苦的,他先是为自己因哑而不能正常上 学而痛苦,后来为自己是哑巴不能代表学校比赛跳高而痛苦,最后甚至为自己是哑 巴被冤枉偷了村长手表而跳入湖中,但小美人鱼、织衬衣的妹妹却是平静的,小美 人鱼甚至是高兴的。原因似乎很简单,后者作为“有原因 的“代价 ,在失去的 同时得到了回报,而前者的“代价只是“没原因 、“没原由、“没补偿 的宿命。 当然,也有时侯,我们的“失语”有原因,我们“找到了“失语的原因,但它 却并不意味着“失语 本身可以被我们选择,比如圣经中关于巴别塔的故事: 在圣经第十一章中,诺亚方舟之后,幸存者开始繁衍生息,他们有了众多 后代由于他们的祖先是诺亚的三个儿子,所以他们说着同样的语言,发着同样 的声音,后来人们决定造一座通往天堂的高塔。这一举动引来了上帝的不满,他弄 乱了这些狂妄自大的人们的语言,使他们之间无法沟通,情感交流出现障碍,文化 发生差异,思维难以统一,分歧、猜疑、争吵由此出现,想要造塔见上帝的想法也 就自然搁置“巴别”在希伯来语中意为:“混乱”,“巴别塔”由此得名1 有趣而且值得注意的是,2 0 0 6 年西方导演亚历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上映了一部巴别塔同名电影,其中菊地凛子饰演的日本女主人公亦是一名哑巴。 当然,我们所说的圣经“巴别塔”故事中的“失语乃是一种广义上的失语, 由六个家庭、十二个人物、三个国家、四种不同命运、一次偶然事件构成剧情的电 影巴别塔,很大程度上也只是对“失语广义意义上所意味的“沟通不良”的 表现、关注与思考。然而,圣经“巴别塔”故事中的“失语 终是有缘由的,是 因为“上帝使然”,亦是因为人类骄傲自大。 在这些久远的传说童话中,无论是自我选择还是上帝惩罚,虽然仅仅是作为完 整故事情节体系中的一小部分,我们似乎终是看到了人们对于发现事物现象原因的 执着与努力。天上打雷,因为雷神在天上击鼓;忒拜城被瘟疫所袭,因为俄狄浦斯 杀父娶母英国文学家理论家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里对“情节的讨论中, 指出“故事是关于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一个个事件的叙述,情节也是关于一个个事件 的叙述,但它所强调的是其间的因果关系 ,【2 l 】于此意义上,我们这里将此类作品 中的“失语归纳为:作为“情节特征”的失语,显然是再合适不过了。毕竟,“因 果”在这类作品中确实很突出。 同样是这些作品,我们似乎隐隐还能看到了人们于语言的态度:沉默中的编织 可以解除巫术,语言不能;小人鱼眼中,一双人腿和人脚可以“拉近自己与心爱 国发表于儿童文学2 0 0 3 年4 月。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王子的距离,语言不能这算是人们对语言的反思或者摒弃、抛弃吗? 其实,真 正的“抛弃体现在下面这些作品中。 1 2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视角三:作为“风格 的“失语” 第一节语言“抛弃 中的“失语” 男主人公是一个骑着摩托车挨家往锁洞里塞传单的年轻人,他每天都会悄悄地 打开一户人家的锁,然后住在一间没有人的空房间里,什么也不做,只是安静地住 在那里有一天,在一个偶然打开的房间中他看见一个浑身瘀青的女人,这个女人 长期被丈夫虐待,过着幽灵一样的生活。数天后,当再次目睹女主人被丈夫暴力虐 待时,男主人公终于忍不住把她的丈夫猛然击倒,带走了沉默的女主人从此,两 人每日相伴“潜入”不同的空房间。女人对每个空房间都仿佛对自己的家一样,小 心打扫、布置,男主人公则有时同女人一起在别人的相片前照相、合影两人始终 没说一句话,但每一次相视又都让人觉得默契、幸福有一天,在新“潜入”的房 间里,他们发现了二具老人的尸体,他们好心细致而又恭敬地安葬了老人,但却被 老人随后而来的儿女误认为杀人凶手,两人进了监狱,在影片的结尾,最后女人叉 回到了原来的家里,又回到了那个虐待自己的丈夫身旁,和以前不同的是,和他们 一起生活的还有能够在丈夫眼前隐身的男主人公,女人依然永不说话,但心情明显 好了很多,在和丈夫吃早饭时,她默默看着丈夫身后一同进餐的男主人公,两人会 心地笑着 这个故事的概要就是源自2 0 0 4 年上映并获得第6 1 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银狮奖的韩国电影空房间,导演金基德。在整部电影里男女主角没有一句台词, 我们有时甚至怀疑他们是不是哑巴,然而如果熟悉金基德我们会发现,这里的“失 语 并不再仅仅是某一个角色的特征,某一个情节细节,而是一种作品整体的风格。 在韩国,金基德大概算是唯一能与李沧东、姜帝圭齐名甚至超过两人的电影导演, 一个有着“另类 风格的导演。金基德的大多数电影都是安静的,主角要么是哑巴, 要么不说话。漂流欲室( 1 9 9 9 年) 的女主人公影片中一直都是“绝对 的安静, 直到最后自己所爱的男人要离开时才发出痛苦的声音;坏男人( 2 0 0 1 年) 里的 哑巴角色十分引人注目;春去冬来( 2 0 0 3 年) 里金基德自己饰演的僧人始终不 说话;弓( 2 0 0 5 年) 里面的两位主人公除了算命后的喃喃耳语,对白同样几乎 1 3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没有。 在一般传统叙事理解中,“对白 、“对话 、“语言描写无论如何都是最常见 也最有力的艺术表现手段,但金基德的电影却终究是真实存在的,而且获得了一项 接一项的奖项成绩。金基德的成功源于何处? 因为没有大量,准确地说,因为没有 正常多的语言对白,金基德的电影有时甚至让一些人觉得沉闷、没劲,但很多的人 却终是为它那迥异的风格和充盈的情感所吸引,并为之赞叹。金基德的主角从来都 是社会边缘的普通人、弱者,但弱者并不意味着颓唐、绝望,相反,金基德的电影 似乎总离不开欲望、追求,如空房间中女主人于真爱的追求,电影弓中, 船上少女对自由爱情的追求。主角或配角的沉默制造了一种压抑闭塞的气氛,但更 体现了人物( 或者还有导演) 与世俗世界、权利世界、话语世界的潜在不妥协甚至 拒绝,如空房间中,每次被丈夫虐待殴打时,女主人公都是一言不发地“反叛 地注视着丈夫或者换句话说,金基德作品中作为风格的“失语 ,是失语主人 公对话语、语言的拒绝,也是他们对另外一个世界的拒绝与反抗,而且,语言失去 并不能阻止他们内心对欲望的追求。有这样追求的人并不只金基德一个。 如果说金基德的作品多少显现昭示了“弱者 的希望( 如空房间男女主人 公结尾的一同生活、弓里女孩同男孩的离去) ,台湾导演蔡明亮的艺术世界恐怕 则只剩下“沉闷 ,当然他也是一位有着典型“失语”风格的导演。有影评人曾说 过:“真能将蔡明亮的影片从头看到尾的人不多如果有人这么做,那他一定非 常孤独。 【2 2 】孤独确实是蔡明亮电影经常表现的一个核心主题,但在这一主题之上, 最先冲击我们的同样是大段大段的无声,一个又一个少言寡语的“失语 者:两个 半小时的爱情万岁( 1 9 9 5 年) 没有任何音乐,大约只有十分之一的时间有对话, 台词不超过百句;河流( 1 9 9 7 年) 讲述的是:在都市里最热闹的语言是沉默, 最熟悉的感受是孤独;你那边几点了( 2 0 0 1 年) 加入了少量的音效,但剩余部 分仍是大段大段的声音空白;到了天边一朵云( 2 0 0 5 年) ,我们看完后记住的 对白似乎只有那一句:“你还在卖手表吗? 一蔡明亮是一个宁可挑战禁忌,申请影 片限制级也要展现自己完整作品的导演,同性恋、异性恋、自慰、a 片拍摄现场 性的存在似乎是为了驱赶孤独寂寞,但在蔡明亮的世界中身体与心灵分离得竟是那 么远,大量表现人物无助或者寂寞的长镜头让人觉得:永恒的空虚、永恒的寂寞, 恐怕只有用永恒的无语沉默、永恒的寂静才能将它们表述。在蔡明亮的艺术世界中, 面对心灵的孤寂,语言,也许真的是可有可无,甚至无胜于有,对之于语言交流, “失语 才是常态。 说到常态,以“失语 为常态的导演似乎还有另外一个,而且令人庆幸的是, 在他的这种“常态”之下,心与心却是终于可以相互偎依,走到一起的,这个人就 是去年八月刚在第6 4 届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导演万岁”奖的日本导演北野武。确 实,由于在大逃杀( 2 0 0 0 年) 、小奏鸣曲( 1 9 9 3 年) 、大佬( 2 0 0 0 年) 等 影片中暴力、死亡是如此突出引人注目,人们至今提到北野武想到更多的还是:一 个面部偏瘫的男人面无表情、不露声色地把子弹打入别人身体或被别人把子弹打入 1 4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自己身体,很少有人特别注意这个男人很少说话以及所有影片对白都并非很多。直 到北野武在那年夏天,宁静的海( 1 9 9 1 年) 之后,先后推出花火( 1 9 9 7 年) 尤其玩偶( 2 0 0 2 年) 之后,人们慢慢发现,除了突如其来、摄人心魄的暴力, 无语与宁静也是北野武的偏爱。 花火中的主人公刑警西虽然话少,但影片前半部分还是偶尔说一句,影片 真正的“失语表现在西从银行抢到钱后专心陪身患绝症妻子旅行、一心逗妻子开 心的整整数十分钟里:同妻子合影照像、为妻子放烟花,甚至直到结尾西最后用手 枪结束妻子和自己的生命,两人都没有什么对话,当然除了妻子最后对西说的那句: “谢谢你,谢谢你做的一切! 失语 在北野武的花火中只有后半部分一段, 在后来的玩偶中则占了三分之一更多。玩偶是一部由三个爱情故事组成的 故事,其作为主轴的爱情故事讲的是:女孩佐和子因男友松元要同上司之女结婚伤 心至极而丧失语言及记忆力,男友得知后逃婚赶来,两人由一根红绳拴在一起,一 同默默地走出了城市,日复一日,漫无目的,来到乡村,穿过旷野,直到两人一同 掉入悬崖。在整部影片中,不但“失语 的女主人公没有一句台词,男主人公也没 有一句台词。如果说这部电影也仅仅只有三分之一更多的时间是绝对“失语 ,在 北野武的另一部稍早的电影那年夏天,宁静的海中则几乎全部没有台词,事实 上,这部电影里唯一的两个男女主人公都是聋哑人! 当然,由于身为配乐的久石让 真的太厉害,那曲s i l e n tl o v e 让我至今分不清是北野武的故事还是久石让的音乐 让我“撕心裂肺。不管怎样,无论票房还是评奖,北野武都基本成功了。没有传 统的语言对白表现手法,没有暴露激情的的亲密画面,北野武“宁静 中的爱情故 事一个接一个成功了。忽然想起很多年前流行歌曲里的歌词,“爱你在心口难开 、 “爱要怎么说出口”,北野武对语言的舍弃恐怕真是有缘由的。北野武在“失语 的影片世界中成功了,北野武的人物在“失语 世界也成功了:花火中西在妻 子的弥留之际共放烟花,幸福地相互偎依;玩偶结尾佐和子和松元在小木屋外 象征“得救 的相视而笑、相望而泣;那年夏天,宁静的海中茂与贵子从始至 终无语中的和美甜蜜,再想想蔡明亮电影世界中那个永远孤独、寂寞的小康,人们 再一次发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