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1 伊朗“何”问题.doc_第1页
新闻1+1 伊朗“何”问题.doc_第2页
新闻1+1 伊朗“何”问题.doc_第3页
新闻1+1 伊朗“何”问题.doc_第4页
新闻1+1 伊朗“何”问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1+1伊朗:“何”问题?(20120105) 欧盟就禁止进口伊朗石油达成了初步一致。 伊朗方面4号表示,如果欧盟真的停止从伊朗进口原油,那么伊朗将增配给亚洲和非洲国家。 美国总统奥巴马把矛头对准与伊朗中央银行有商业往来的外国金融机构。 伊朗央行行长马哈茂德巴赫马尼表示,汇兑市场的波动是伊朗的敌人发起的心理战。 伊朗军队发出警告,如果美国的航空母舰返回海湾地区,伊朗将会采取行动。 美国国防部发言人利特尔表示,美国在波斯湾的军事部署将与过去数十年一样持续下去。 新年伊始,伊朗军事陡然升温,强硬的态度,大型的军演,增强的制裁,背后究竟蕴藏着什么样的玄机?新闻1+1今日关注-伊朗:“何”问题?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伊朗用一场跨年度的高调军演拉开了2012年的序幕,这些天在伊朗的局势可以说越来越复杂,而且冲突升级的可能性也是越来越高。那么这一切是否会导致战争呢?今天我们的节目首先来关注欧盟对于伊朗的制裁。 4号纽约市场油价继续上涨,截至收盘,2月份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2.03美元,收于每桶113.28美元,涨幅为1%,接近两个月的新高,这异常的变动来自于一条最新欧盟针对伊朗的措施。 字幕提示:2012年1月5日新闻 欧盟已经就禁止进口伊朗石油达成了初步一致,但是还没有决定具体的实施时间,此外欧盟各国还在讨论是否采取包括禁止向伊朗出口石油技术在内的其它制裁措施。 伊朗作为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第二大产油国,每天出口大约260万桶原油,其中45万桶出口到欧洲国家,石油收入占据伊朗全部外汇收入的85%以上。 字幕提示:2012年1月5日新闻 分析人士认为,伊朗不得不大幅降价以换取出口量,这将导致石油收入下滑,必将影响伊朗政府补贴本国居民收入的能力,增加社会动荡的隐患。 美国4号对欧盟的决定表示欢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当天表示,欧盟新一轮的制裁,伊朗的决定将会进一步束缚伊朗的经济。 对此有英国媒体指出,欧盟可能对伊朗石油实施禁运以及美国总统奥巴马新年前夕将严厉的金融制裁措施签署立法,结成了打击伊朗核计划的西方阵营。12月3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一项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对伊朗制裁法案”。法案规定:如果一个金融机构与伊朗中央银行保持商业往来,将被逐出美国金融系统。在此背景下,伊朗货币里亚尔对美元汇率在1月2日一天之内暴跌约15%,与2011年初约1.1万里亚尔对1美元相比,伊朗货币里亚尔的市场汇率一年内已贬值60%以上,但伊朗方面否认了这之间的关联。 字幕提示:2012年1月5日新闻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梅赫曼帕拉斯特3日表示,伊朗货币里亚尔的贬值与美国的制裁无关,造成里亚尔大幅波动的原因众多,那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伊朗经济本身存在着顽疾。 4号,伊朗央行举行紧急会议,商讨伊朗货币里亚尔兑美元汇率近日出现大幅下跌的应对策略。会后,伊朗央行行长马哈茂德巴赫马尼表示,汇兑市场的波动是伊朗的敌人发起的心理战。 字幕提示:2012年1月5日新闻 据透露,伊朗方面可能将发行较高利率的战略以稳定本国的货币币值。据伊朗当地媒体报道,巴赫马尼讲话以后,伊朗里亚尔兑美元汇率迅速的回升,上涨了大约20%。 而面对新的石油制裁,伊朗4号也表示,对欧盟的制裁伊朗早有应对方案,如果欧盟真的停止从伊朗进口原油,那么伊朗将会把原本出口到欧洲的原油分配给亚洲和非洲国家。因此,欧盟的制裁不会影响伊朗今年的石油出口量。 董倩:针对这两天伊朗局势所呈现出来的种种变化,我们首先来连线中央电视台驻伊朗的记者王晋燕。晋燕你好,今天下午你是参加了伊朗外交部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你在新闻发布会上得到的最新信息是什么? 中央电视台驻伊朗记者 王晋燕:是的,可以说这次发布会确实是非常令人关注。刚刚在二十分钟前,发布会才刚刚开始,那么我现在就在发布会的现场。刚才伊朗外长萨利希也简单介绍了这次他和土耳其外长的一个会议议程。伊朗外长萨利希介绍说,强调双方在伊朗和土耳其之间在经济和安全之间一直在加深不断地合作,同时他也强调土耳其和伊朗作为地区的大国,那么双方在这样敏感的时期加强安全合作,对于地区的安全局势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发布会刚刚进入记者提问的环节,而且对于此前大家非常关心的,尤其是此次会谈很多媒体都披露可能会谈到伊核局势以及叙利亚问题,可能还有伊拉克问题等等,那么在之前的介绍中还没有涉及到,可能会在随后的记者提问环节会涉及到,我们也将继续关注。 可以说这次土耳其外长的访问进程安排是非常紧凑的,我们从昨天开始一直跟踪土耳其外长的这次访问,他在昨天晚上抵达之后就与伊朗外长萨利希举行了会谈,而且在晚间,到晚上10点半左右,也就是已经将近深夜了他们又举行了会谈,我们当时一直守在会场的门外,希望能够有些消息出来,但直到等到深夜12点半的时候,我们不得不离开的时候,这个会谈还没有结束。 那么今天一大早,土耳其外长又与伊朗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长贾利利举行了会谈,那么会谈结束后,他现在赶到发布会的现场与记者见面,现在发布会正在进行,随后我们获得消息,他的议程还将与伊朗总统内贾德举行会面。可以说整个土耳其外长的议程安排是非常紧凑的,而且由于到访时机也是这样敏感的时机,尤其正直伊朗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关系日益紧张的时候,所以大家都非常关注,双方这种讨论议程是什么?以至于哪些方面的问题主动进行了讨论?我们看到今天伊朗改革派非常重要的报纸,在今天头版就刊登了相关消息,它在文中就指出,土耳其外长这次访问之后很可能要与美国进行一个讨论,那么可以看出他把土耳其外长这次讨论看作是非常紧张的斡旋之旅。伊朗的另外一家很大的报纸也发表相关了评论,他就说各界在这次土耳其外长到访期待是非常高的,可以说土耳其外长到访伊朗,各界都非常关注,同时伊朗媒体今天也披露伊朗议长拉里贾尼将很快访问土耳其,而且刚才我们也在发布会上听到这样一个消息,伊朗外长萨利希也将在两个星期之后访问土耳其。 董倩:好的,谢谢晋燕给我们带来这么多消息。另外,关于发布会有最新的消息,我们还会跟你随时连线。 接下来来视频连线本台评论员叶海林。叶先生,刚才晋燕说她也在关注着伊朗,不仅伊朗关注,全世界都在关注土耳其外长对于伊朗的造访。其实土耳其的角色既微妙又复杂,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土耳其就在1月4日的时候曾经向美国要求,说你给我一个豁免权,为什么呢?希望把我国内最大的炼油厂从美国的制裁名单上给划出去,这是他对美国的一个态度。但是我们再看土耳其前不久,土耳其的总理埃尔多安曾经讲过这么一句话,他说我们要对的起对伊朗的信任,怎么看土耳其在美伊之间所扮演的角色? 特约评论员 叶海林:应该说土耳其的角色确实比较微妙,而且让土耳其人自己都有点尴尬,因为土耳其在埃尔多安政府执政了十多年以后,现在很想成为中东的龙头老大,很希望在中东地区的事务上有所作为,在叙利亚问题上,在利比亚问题上,土耳其都很积极,那么在伊朗这么一个重要问题上,土耳其不可能有动作,所以土耳其的外交斡旋是比较频繁和密集的。那么这是一个营造土耳其大国形象的一个机会,但问题在于土耳其自身是一个有欠缺和有短板的过程,我们知道土耳其有一种特色食品,面包圈,外边是一圈面包,里边什么都没有,经常有人用这样一个面包圈来比喻土耳其的石油困境。土耳其周围所有的国家都是产油的,只有土耳其是一滴油都没有,那么它的工业完全要依赖进口石油,而伊朗是他非常重要的石油进口伙伴,30%的土耳其石油需求要从伊朗身上解决,如果制裁了伊朗,这就意味着土耳其的原油也得像别人去想办法,那么这个别人是谁?就是沙特阿拉伯,那么使得土耳其大国梦和他的持续增长都要依赖于另外一个海湾国家,那么就没有办法像土耳其以前那样能够在伊朗和沙特之间左右逢源,这是土耳其所不愿意的,所以土耳其出于营造中东大国地位的考虑,以及出于保障石油安全的考虑,都要在伊朗问题上有所作为,而这个作为必然不能等同于美国的盟国,他要表现出特殊性来,那么这种特殊性使得他能够跟伊朗去谈一些合作,同时又不至于彻底地得罪美国,那么这也是在美伊之间走钢丝的一件事,考验埃尔多安外交智慧的,应该说是对他的一个考验。因为不像在埃及问题上,在叙利亚问题上,土耳其可以走一条稳赢不输的道路,但是在伊朗问题上,土耳其想求得两全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 董倩:这是土耳其这个微妙角色。其实接下来我们要谈的欧盟的角色也不好扮演,因为欧洲本身就身处在一个经济低迷的环境下,而且欧盟有不少的成员国说,我们认为对于伊朗的石油制裁,最后伤及的是我们自己,对我们自己的伤及恐怕比伊朗还大。怎么看待欧盟在对制裁伊朗问题上达成的初步一致? 叶海林:确实只是初步一致。第一,什么实行还不知道,第二,是不是这种制裁要延及到原油也不知道,因为现在说的主要还是一些石油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欧盟在对伊朗的态度上其实原本并不是铁板一块的,有些国家对伊朗的原油依赖度高一些,在这个问题上自然比较谨慎。另外一些国家,像西北欧一些国家不怎么依赖来自伊朗的原油,他们的态度就会更强硬一些。本身的意见并不完全统一,但是这次能达成初步的共识,我想欧盟想作为美国的盟友总是要支付代价的,想在国际事务上能够有所升势,或者在中东问题上能够有一番作为,总是要做一个选择。选择疏远伊朗,至少有一个回报,能够让欧盟在跟沙特这些国家去谈原油买卖的时候,相对来说有利一点。 这里有个问题,欧盟只是每天进口45万桶原油,这个数据并不是什么不可弥补的巨大差距,如果有人愿意多出45万桶,欧盟的损失可以补偿回来,谁会是愿意的,显然是沙特这些国家,他们更愿意推着欧盟制裁伊朗,然后由他们为欧盟的损失来买单。假如这个交易能完成,欧盟去更加严密制裁伊朗,欧盟的底气就大得多;如果这个交易完不成,欧盟也绝对不可能达成这样一个初步共识。 董倩:叶先生,稍候我们有更多的问题,再向你来询问。 刚才我们说到的是欧盟在制裁伊朗问题上达成的初步一致。其实经济制裁只是对于伊朗的一个手段而已,跟经济制裁相比,美伊双方在经济领域已经拉开了架式,但是他们拉开了架式并没有吓唬住对方,却把整个世界都吓出一身汗来。 2012年1月5日新闻:伊朗通信社援引伊朗国防部长艾哈麦德瓦希迪的话报导说,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将很快举行军演。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成立于1979年,设有总司令一名,下辖陆海空三军。虽然人数只有13万人,远远不及伊朗正规军的约50万,但他却同时掌握着伊朗最高端和最低端的军事力量。一方面,伊朗最尖端的战略性武器几乎全部归其所有;另一方面,他还统管着上百万人的民兵组织巴斯基。伊朗现任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曾经在革命卫队成立之初,担任过卫队司令,而现任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也曾作为卫队军官参加过两伊战争。这样一支特殊的军事力量即将进行军演,无疑让人侧目。而这个消息的宣布距离另外一场军演的结束仅仅一天之隔。 1月3日上午,霍尔木兹海峡水域,伊朗举行盛大阅兵式,这也标志着为期十天的伊朗首位90大规模军事演习的结束。所有参加本次军演的武装力量悉数到场,而参演的伊朗国产新型装备也纷纷亮相。 而在阅兵式开始前,伊朗军演的发言人、伊朗海军副司令穆萨维表示,伊朗军演达到了预定目标,为今后应对突发事态做好准备积累了经验,增强了包括伊朗海军、空军,以及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这些不同武装力量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 而此前一天,海军司令萨亚里表示,霍尔木兹海峡完全在伊朗控制之中,伊朗在军演中模拟了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行动。 而也是在3日,伊朗武装部队总司令萨利希发出严厉警告,要求美国航母不要重返波斯湾水域。 阿塔乌拉萨利希 伊朗军队总司令:曾经出现在波斯湾的美军航母,不要返回波斯湾,因为这无疑是对伊朗的威胁,我们无意重复这一警告。 美联社报道说,萨利希所说的航母是约翰斯滕尼斯号。在军事演习中,伊朗侦察机在霍尔木兹海峡拍摄到这艘航母的图片和视频,而对于这个态度强硬的表态,美国方面表示拒绝。 2012年1月4日新闻:3日美国国防部发言人利特尔发表声明,拒绝了伊朗发出的美国航母不要重返波斯湾水域的警告,强调美国将继续派遣航母战斗群到波斯湾,以保护那里的航海自由。 董倩:我们先来对霍尔木兹海峡做一个最粗略的了解。霍尔木兹海峡是邻伊朗和阿联酋,在这个地方,它的宽度平均约50公里,最窄约40公里,水深平均70米,最浅出10.5米,这是一个平不宽的地方,所以针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去年12月27日,伊朗军演的时候,伊朗第一副总统就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如果石油出口遭到制裁的话,那么一滴油别想从霍尔木兹海峡流出去。马上伊朗海军司令又说,封锁海峡就像喝一杯水这么简单,一滴油、一杯水,他们说得是很轻巧,但是对于伊朗来说,他真的可以轻而易举有这样的实力来封锁住霍尔木兹海峡吗?接下来,我们继续请教叶先生。叶先生,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叶海林:其实技术上来说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对于伊朗,以及对于任何一个海湾国家来讲都不是太难的事,但问题在于这杯水喝下去后果会怎么样。我们注意到伊朗的表态从来都是,如果别人做了什么,我就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这个表态其实很耐人寻味,伊朗是把它作为一个后手来看待的。封锁海峡是一个军事行为,只有这个军事行为是其他人的军事行为引发的后果,伊朗才能算是自卫。如果是其他人的经济行为、外交行为,导致伊朗率先封锁海峡,那就是伊朗首先挑起军事冲突。 很显然封锁海峡是要以武装行为做后盾,如果有人用硬闯,打还是不打?如果不是美国的船,而是一个第三国的船来闯,伊朗打还是不打。这些问题对于伊朗来讲,要比他有没有这个能力去封锁海峡要难得多。封锁海峡其实是一个决心问题,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伊朗显然不会走到迫使美国跟他摊牌的地步,因为伊朗一直是拿封锁海峡作为一张牌来打,把这张牌打出去了,伊朗也就没牌可用了。 董倩:对于霍尔木兹海峡来说,由于这个地方地缘政治上的战略地位实在是太重要了,所以到底封锁还是不封锁,到底是技术问题还是决心问题,对于伊朗和美国来说,接下来上演的都将是一台大戏,那双方怎么考量?我们继续关注。 字幕提示: 2011年10月13日 美国指控伊朗当局涉嫌参与沙特驻美大使 美国 以色列和英国指责伊朗秘密研制核武器并扬言对伊朗动武 2011年11月8日 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最新报告指控伊朗曾秘密研制核武器 2011年11月29日 伊朗示威者冲击英驻伊大使馆 资料:伊朗示威者1月29日冲进了位于德黑兰市中心的英国驻伊大使馆,打碎使馆的玻璃,并焚烧英国的国旗。 字幕提示: 2011年12月1日美国 英国等国宣布对伊朗实施新一轮单边制裁 2011年12月 伊朗宣布击落了一架美军无人侦察机 资料:伊朗上周宣布击落了一架美军无人侦察机之后,美国总统奥巴马12日首次公开承认,美军无人机落入了伊朗之手,并且向伊朗索要无人机的残骸。 自从2011年10月以来,伊朗和西方的关系进入多事之秋,而这样的紧张在除旧布新的岁末年初更是进一步升温。事情的演进究竟会走向何方引人侧目,而就在双方的剑拔弩张之中,人们却也发现其中暗仓着不少玄机。 字幕提示:时间表在哪里? 4日,欧盟一名官员透露,欧盟各成员国已经就禁止从伊朗进口石油初步达成一致,但目前究竟何时开始制裁,时间表却并未确定。 而与此同时,伊朗宣布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军演也同样如此,这次军演究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包括哪些部队将参加,都并未披露。 字幕提示:不寻求对抗? 在为期十天的大规模军演之中,“霍尔木兹海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但是在军演的最后一天,伊朗改口不会干扰霍尔木兹海峡的航运,这与此前的态度有所改变。而在伊朗要求美国航母不再重返波斯湾水域之后,美国同样强硬回复,但白宫也同样强调,国不会在霍尔木兹海峡寻求与伊朗对抗。 字幕提示:“核谈判”重启? 就在伊朗军方对美国发出强硬警告的同一天,1月3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证实,伊朗已经向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出邀请,希望国际原子能机构派代表团前往伊朗,实地考察伊朗核项目。国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