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建构+阐释+策略——19171949年现代西班牙汉译文学研究.pdf_第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建构+阐释+策略——19171949年现代西班牙汉译文学研究.pdf_第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建构+阐释+策略——19171949年现代西班牙汉译文学研究.pdf_第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建构+阐释+策略——19171949年现代西班牙汉译文学研究.pdf_第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建构+阐释+策略——19171949年现代西班牙汉译文学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建构+阐释+策略——19171949年现代西班牙汉译文学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现代西班牙汉译文学一直处于现代译介文学韵边缘位置,其被译介的数量和 规模都无法与英、美、俄、日等国家的文学译介情况相提并论。但在现代阶段, 对它的译介一直没有中断,而且业已达到译介上的自觉。因此,无论是把它归入 欧洲国家文学的支流还是归入弱小民族国家文学的行列都无法尽述其在现代文学 中的独特性,所以对它的译介情况以及译介者的策略进行钩沉必能打破以往的盲 点,了解西班牙汉译文学在现代文学译介中的意义。 本文以现代文学中的西班牙汉译文学作为论述对象,通过对1 9 1 7 1 9 4 9 年期 间西班牙汉译文学译介情况的梳理,将这段时间的译介活动细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来分析不同历史时段译介重心的转移以及转移发生的原因。 引论部分,对文本的论述对象进行界定,并提出以下问题:西班牙汉译文学 的译介者集中在哪些群体? 他们有着怎样的译介策略和准则? 他们的译介与中国 现代文学发展历程有何关系? 第一部分,分时段对现代西班牙汉译文学在中国现代的译介情况进行细致的 爬梳和整理,发掘每个时段译介的些微相异之处,由此展示在现代文学视野下西 班牙汉译文学的全貌。从概况可看出,在现代中国文学的每个阶段由于译介群体 发生变化,译介对象也随之发生变化,译介历经了从重视思想内容到关注形式特 征再到表现战争心境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二部分,从译介主体、译介对象以及译介策略三个方面对现代西班牙汉译 文学进行阐释。译介主体具有作家和译介者的双重身份,他们分别隶属于不同的 群体。译介对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里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而译介者所采取的译 介策略与主体和对象的变化息息相关。本文依据以色列学者吉登图里的“翻译 准则”理论,对译介者在翻译中所采取的译介策略进行分析,以此论证译介者以 作家身份建构现代中国文学的同时,也把译作作为建构现代文学现代性的一部分。 结语,略论现代西班牙汉译文学对现代中国文学的影响。指出西班牙汉译文 i 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历程上的一致性,f h 此论证现代西班牙汉译文学的有计划 性和有目的性。 关键词:西班牙汉译文学;建构;阐释;策略 i i a b s t r a c t s p a n i s hl i t e r a t u r e t r a n s l a t e di nc h i n e s ei sa l w a y sl o c a t e di nt h ee d g eo ft h e m e d i a - t r a n s l a t o l o g i c a ll i t e r a t u r ei nm o d e mc n e i t h e rt h eq u a n t i t yn o rt h es c o p eo f w h i c hc o u l db ec o m p a r e dw i t ht h et r a n s l a t e dl i t e r a t u r eo f o t h e rc o u n t r i e ss u c ha sb r i t a i n , a m e r i c a , r u s s i aa n dj a p a n h o w e v e r , t h et r a n s l a t i o no fs p a n i s hl i t e r a t u r eh a sn e v e r b e e ns u s p e n d e dd u r i n gt h em o d e r nt i m ei nc h i n a , a n di t st r a n s l a t i o ni nc h i n e s eh a s b e c o m ec o n s c i o u sf r o mt h ea n g l eo fi t so b j c c t t h u s ,w h e t h e rp u t t i n gi tu n d e rb r a n c h e s o fe u r o p e a ni i t e r a t u r eo ru n d e rs m a l la n dw e a kn a t i o n s l i t e r a t u r e ,w ew o u l dn o t d e s c r i b e f u l l y i t s u n i q u e f e a t u r e s c o n s e q u e n t l y , p r o b i n g t h e g e n e r a l m e d i a - t r a n s l a t o l o g i e a lc o n d i t i o n so fs p a n i s hl i t e r a t u r ei nc h i n aa n dt h et a c t i c so ft h e i r t r a n s l a t o r si sb o u n dt ob r e a kt h eb l i n ds p o t si nt h ep a s t , a n dh e l p st ou n d e r s t a n di t s s i g n i f i c a n c ei nm o d e r nm e d i a - t r a n s l a t o l o g i c a ll i t e r a t u r ei nc h i n a , t h i sp a p e rt r e a t ss p a n i s hl i t e r a t u r et r a n s l a t e di nc h i n e s ei nm o d e mc h i n aa si t s o b j e c to fs t u d y b yc o m b i n gt h eg e n e r a lc o n d i t i o n so fs p a n i s hw a n s l a t e dl i t e r a t u r ei n c h i n ad u r i n gt h ep e r i o df r o m1 9 1 7t o1 9 4 9 ,t h i sp a p e rd i v i d e st h i s h i s t o r i c a l m e d i a - t r a n s l a t o l i g i c a la c t i v i t yi n t ot h r e ed i f f e r e n ts t a g e s ,t h u st oa n a l y z et h et r a n s f e ro f t r a n s l a t i o nf o c u sa n dt oe x p l o r et h e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r e a s o n si ne a c hs t a g e i nt h ep r o l o g u e ,t h i sp a p e rf i r s td e f i n e st h eo b j e c to fi t ss t u d y t h e nas e r i e so f q u e s t i o n sa r ep u tf o r w a r d f o rf l f f t h e rs t u d y t h e ya r ea sf o l l o w s :w h a tk i n do f g r o u p sd o t h et r a n s l a t o r sb e l o n gt o ? 眺fm e d i a - t r a n s l a t o l o g i c a lt a c t i c sa n dp r i n c i p l e sd ot h e y a d v o c a t e ? 啦武i n f l u e n c e sp r o d u c e df r o mt h e i rt r a m t a t i o r t su p o nc h i n e s em o d e r n h t e r a t u r e ? i nt h ef i r s t p a r t ,t h i sp a p e rc a r e f u l l y c o m b sa n ds o r t so u tt h e g e n e m l m e d i a - t r a m l a t o l o g i c a lc o n d i t i o n so fs p a n i s hl i t e r a t u r et r a n s l a t e di nc h i n e s ea c c o r d i n g t od i f f e r e n ts t a g e s ,a n df i n d so u ts u b t l ed i f f e r e n c e sb 时w e 髓t h es t a g e s ,t h u st oo v e r l o o k i l l t h ef u l lv i e wo fs p a n i s ht r a n s l a t e dl i t e r a t u r ei n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m o d e mc h i n e s e l i t e r a t u r e i tc a l lb es e e nt h a ti ne v e r ys t a g eo fc h i n e s em o d e r nl i t e r a t u r e ,w i t ht h e t r a n s l a t o r sh a v i n gc h a n g e d ,t h eo b j e c t so ft h em e d i a - t r a n s l a t o l o g i e a ll i t e r a t u r ev a r y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l y t h i sc h a n g eg o e st h r o u g ht h r e ep e r i o d s :f r o mt h ef o c u s0 1 1t h i n k i n g a n dc o n t e n t ,t h r o u g hf o r ma n do u t s i d ef e a t u r e s ,f i n a l l yt ot h e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o fw b r p s y c h o l o g y i nt h es e c o n dp a r t , t h i sp a p e re x p o u n d si t so b j e c to fs t u d yf r o mt h r e e a s p e c t s : t r a n s l a t o r s ,o b j e c t so f t r a n s l a t i o na n dt a c t i c so f t r a n s l a t i o n f r o mt h ev i e wo f t r a n s l a t o r s , t h i sp a p e rc o n c l u d e st h a tt l l e ya r et h ep a r t i c i p a n t st h ep r o g r e s so fc h i n e s em o d e r n l i t e r a t u r e ,a sw e l la st h eb a c k b o n eo fm e d i a - t r a n s l a t o l o g i c a ll i t e r a t u r e f r o mt h ea n g l eo f t h eo b j e c t so ft r a n s l a t i o n , t h i s p a p e rc o n c l u d e st h a tt l l e yp r e s e n tt h ed i v e r s i f i e d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i nd i 丘打e ms t a g e s a l lo f t h e s ea l ec l o s e l yr e l a t e dt ot r a n s l a t o r s d i f f e r e n t t a c t i c s b a s e do nt h et h e o r yo f “t r a n s l a t i n gn o r m s p u tf o r w a r db ya l li s r a e l i t es c h o l a r n a m e dw o l f r a mw i l s s ,t h i sp a p e ra n a l y s e st h ed i f f e r e n tt r a n s l a t i n gt a c t i c sa d o p t e db y t r a n s l a t o r s t h u s ,t h i sp a p e rc o n c l u d e st h a tt h e s ei r a n s l a t o r sc o n t r i b u t eal o tt ot h e m o d e ml i t e r a t u r eo fc h i n aa sw r i t e r s ,a n dt h e i rt r a n s l a t i o nw o r k sh a v ec o n s t i t u t e da v e r yi m p o r t a n tp a r to f t h em o d e r n i t yo f c h i n e s el i t e r a t u r e i l ii t sc o n c l u s i o n , t h i sp a p e rb r i e f l yo u t l i n e s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s r i a n i s hl i t e r a t u r e t r a n s l a t e di nc h i n e s ee x e r t e do nm o d e r nl i t e r a t u r eo fc h i n a , a n dp o i n t so u tt h e c o n s i s t e n c eb e t w e e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s p a n i s hl i t e r a t u r et r a n s l a t e di nc h i n e s ea n dt h e m o d e r nl i t e r a t u r e si nc h i n a t h u st h ep l a n n i n ga n dp u r p o s e f u ln a t u r eo fs p a n i s h l i t e r a t u r et r a n s l a t e di nc h i n e s em a n i f e s t si t s e l f q u i t ec l e a r l y k e yw o r d s :s p a n i s hl i t e r a t u r et r a u s l a t e di nc h i n e s e ; t a c t i c s i v 关于季位论文独立完成和内容创新的罩睛 袁人吼河南大学提出硕士学位章请。本人郑重声明:所呈趸的学1 主论工是 不人在导师觇指导下独工完成甘勺,玎所研充酌课题有新赍勺见解。据我所书 。畦 夏中特别加以说b 月、栎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章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袁或攫 写迂的研究成巢,也不包括其他人为获得任何教育、科研轨桐的章垃或证牟每 段保存、汇编孝1 _ 主论文( 纸质文采知屯子文本) 。 ( 涉及保密内器畚勺学住论文壶解奢后适用皋捩板韦) 学住茈碍着( 学位论支作者) 鍪名: 2 n 巷 学位论支摧导教睇签名: 2c 引论 现代文学区别于古典文学之处很大程度上在于对外国文学的借鉴和融合,中 国现代文学无疑受到了外国文学的重大影响,在中外文学、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 2 0 世纪中国文学逐步实现了其现代性历程。故对于翻译文学的重视不仅关乎对外 国文学译介的研究,同时对于更全面准确地看待整个现代文学的资源上有很大的 帮助。 在对待西方文学资源的问题上,长久以来的研究和介绍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 对欧美强国文学的介绍;对俄日文学的介绍:对弱小民族国家文学的介绍。这种 划分基本上涵盖了西方文学的翻译概况。而对于一些国家( 如南欧的一些国家) 却无法简单的归入这种宏观概括中,它们既非所谓的文化强势国家,也并非始终 处于文化的末流,它们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和文化,但却在现代逐渐没落,和中 国类似,在2 0 世纪初它们也不断地寻戋民族振兴的出路。对此类国家在现代中国 的译介情况有了基本了解后,我选取西班牙文学作为其中的样本进行分析。西班 牙虽然隶属欧洲,但却经历了逐渐走向衰落的民族历史,其作家希图变革以摆脱 落后地位的渴望,其作品中对旧式国家的猛烈批判、对现代性的渴求、对战争的 控诉等都与中国现代文学有着相似的心理指归。中国文学译介者在对西班牙文学 的译介中,除了关注译介文学自身的审美价值、政治功能等,如何通过对其作品 的译介实现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建构也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纵观西班牙文学在现代中国的译介概况可看到2 0 世纪西班牙文学是其在现 代中国译介的重点,而2 0 世纪之前的文学如唐吉诃德等虽然是也是翻译的热 点,但鉴于论文的完整性,并未将其收录其中,故2 0 世纪西班牙文学在现代中国 的译介是本篇论文的论述对象。对现代西班牙汉译文学的梳理对于了解全面理解 中国现代文学接受的外国文学资源有重要意义。不同译介者群体在不同时段的文 学译介活动中表现出的相异的译介策略,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在对待和借鉴与自己 民族经历相似的外国文学资源上的暖味态度。本论文意图通过对不同时段的译介 】 者对西班牙文学译介重心的转移的梳理和分析,来展现译介者( 同时也是中国文 学现代性历程的设计者和参与者) 对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从现代文学总书目和民国期间总书目中的统计可看出西班矛文学虽 并非现代文学译介的中心和主流,但在现代对其文学的翻译却从未中断过,由于 其特殊的国情,其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出现过几次高潮,甚至成为现代文学家的关 注点。本文感兴趣的问题是:西班牙汉译文学的译介者集中在哪些群体? 他们有 着怎样的译介策略和准则? 他们的译介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历程有何关系? 2 第一部分译介概况 一、第一个十年的译介( 1 9 1 7 - - 1 9 2 7 ) 1 9 1 7 年,2 2 岁的周瘦鹃编译4 7 篇外国短篇小说成书为欧美名家短篇小说 丛刊,这套由中华书局结集出版的三卷本小说集介绍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国家的作 品,得到了鲁迅先生的盛赞:“凡欧美4 7 家著作,国别计十有四,其中意、西、 瑞典、荷兰、塞尔维亚,在中国皆属创见,所选亦多佳作,又每一篇署著者名氏, 并附小像略传,用心颇为恳挚,不仅志在娱悦入耳目,足为近来译事之光。”。并 称其为“昏夜之微光,鸡群之鸣鹤”。在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潮尚未来临之时,如此 集中的对欧美名家短篇小说的译介在诸多方面开了风气之先,最早的关于西班牙 文学的译介也可追溯至此,此书收录佛尔苔著的碧水双鸳,题目尽现鸳鸯蝴蝶 派意味,而触动鲁迅先生的原因则是由于对南欧文学的集中译介引发了他对弱小 民族国家文学译介的兴趣。 几乎与此同时,曾朴、曾虚白父子于1 9 1 7 年结集出版欧美小说,虽然此 书并未如周书那样引起重视,但其中翻译的考戴惹,再见! 一文则充斥着对现 代性的排拒,城、乡、家的关系首次被提上日程,小说讲述西班牙经济的凋敝, 物价猛跌以至必须卖掉考戴惹这条牛,戴的两位牛朋友十分不舍。文章角度十分 新奇,用牛的视角来观察生活、世界的变化,以火车和电线杆为重要的载体展现 西班牙的现代化进程。描述了牛的无以适从到逐步适应并习惯这种新生活的变化。 小说最终将这悲剧归结为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弊端,认为火车的通过使得它们丧 失了赖以生存的牛棚,赶走了以往的安闲与惬意。此篇短篇小说由曾虚自翻译, 对旧式生活的迷恋之倩主宰了小说的主要情感基调,十分符合曾当时的遗少心境, 其中对新生活的适应也预示了即将到来的新趋势。 噜迅: 评语,教育公报第4 年第1 5 期( 1 9 1 7 年1 1 月3 0 日) ,选自鲁迅 佚文全集。北京:群言出版社,2 0 0 1 年版。 3 在新文化运动初期。西班牙文学己经进入译介者的视野,但一个突出的特点 是,译介者并未自觉对西班牙文学进行身份定位上的考虑。这些小说在这些书目 选集中的出现仅仅是由于转译书籍的选目限制,被选编入书后也并未产生振聋发 聩之影响。但由于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的影响力,并不排除西班牙文学引 起都分读者的兴趣。可以确定的是1 9 1 7 年鲁迅先生发表教育部颁奖词后,西班牙 文学被正式定义为弱小民族国家文学。这一定义贯穿了整个现代阶段,无论之后 翻译的文学涉及到何种题材,何种体式,始终未跳出这一定位。但这并不意味着 现代西班牙汉译文学在译介中仅止以一种单一的形态出现,从整个现代文学中的 译介来看,对西班牙文学的译介也随着译介者群体的不同而出现了模糊甚至相悖 的译介倾向,因而呈现出丰富、多样、成阶段性递变的特征, 第一个十年对西班牙文学的介绍集中于对被称作“九八年一代”的介绍。1 8 9 8 年美国为争夺古巴而发动同西班牙的战争。1 8 9 8 年2 月,美报利用披露西班牙驻 美公使侮辱美总统麦金莱的私人信件,鼓动反西情绪。1 5 日美国战舰“缅因”号 在哈瓦那突然被炸沉,群情激昂。美国以此为借口,4 月2 5 日对西宣战。5 月, 美国在远东的舰队摧毁在菲律宾马尼拉湾的西班牙舰队;又依靠当地民族独立武 装的配合,占领马尼拉。美国陆军于6 月在古巴登陆。美国同时从西班牙手中夺 取夏威夷群岛、波多黎各。2 0 日,西班牙将关岛割让给美国作为战争的赔偿。因 此1 8 9 8 年又被称为西班牙的灾难之年。 与此同时,西班牙出现了忧国忧民的一代知识分子,包括巴罗哈、皮康、阿 左林、乌纳木诺等被称作“九八一代”的作家,他们的创作大多立足现实,揭露 现实的黑暗,抒发内心的不满。“九八一代”的作家是西班牙汉译文学中介绍规模 最大,范围最广,涉及面最宽的作家群,小说家、戏剧家乃至批评家的作品均有 译介。1 9 2 3 年,沈雁冰在小说月报上发表西班牙现代作家巴洛伽一文, 介绍巴罗哈小说中所表现出的破坏精神和反传统主义。此文第一次向中国介绍了 被称作“九八一代”的作家群,描述了美西战争给西班牙作家带来的心理创伤性 记忆。而对巴洛伽作品的评述也与中国国情相对照,“在我们中国,因为他的强烈 4 的求生的意志,他的艺术观,他的对于传统主义的反抗,都可以唤醒我们的青年, 我们不要贪麻醉,吸吗啡,叫我们不要借文艺为慰安而自杀民族的活力,所以重 要! ”。,茅盾对巴罗哈作品中表现出的强烈的现实性和反传统性给予肯定,这也 非常符合五四时期强烈的现实干预情感。小说月报曾翻译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 品,并出了“弱小民族专号”。这份杂志对当时活跃于西班牙文坛的现实主义作家 给予了全面的展示,“九八一代”作家在此集体粉墨登场,巴罗哈、皮康、阿左林、 乌纳木诺等作家的作品都在这里得以展示,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仅是这些作家的作 品得以译介,赵景深等曾在“现代文坛杂话”专栏中对西班牙文学有着共时性的 介绍。无论是作家作品译介还是共时性的评论,此时都把重点放在了西班牙文学 强烈的写实性上,同时,对西班牙作家以写作身份介入革命中也大为称赞并有所 借鉴。主宰了一代文坛的“九八一代”作家无论是从经历还是创作实践上都给予 中国作家很大的启示,所带来的共鸣贯穿了整个现代文学的时段,也基本上形成 了大众普遍的关于西班牙汉译文学的印象- 现实主义。 对作品思想内容的强调作为译介的基调贯穿第一个十年的译坛。“九八一代” 作家在西班牙又被称作共和国一代作家,他们多为国家衰落而相互奔走,希图通 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民族新的振兴,在作品中表现出了强烈的现实批判色彩,于是 成为了这一时期译介的中心。而除了被称作“九八一代”的作家之外,曾获得诺 贝尔文学奖的伊巴涅斯也成为这一时期被关注的焦点。与西班牙其他作家相比较, 伊巴涅斯作品的译介在现代中国翻译史上相对比较集中,“伊巴涅斯在中国是时常 被谈起的。”固,而在1 9 2 4 、1 9 2 5 年间,“上海至少一两万人,是知道伊巴涅斯的。” 。对于伊巴涅斯的介绍可追溯至新文化运动初期,对外国文学的引进贡献最大的当 。茅盾:西班牙现代作家巴洛伽小说月报第1 4 卷5 号( 1 9 2 3 年5 月i o 日) o 小说月报第】9 卷1 2 号赵家璧悲惨的西班牙人、2 l 卷1 号赵景深最近的西班矛文学、2 1 卷6 号 赵景深现代西班牙文学、2 1 卷9 号赵景深西班牙作家赛尔纳等,这些概括性的评论在小说月报 的“现代文坛杂话”专栏出现,此专栏主要对外国现代文坛出现的著名作家及作品予以推介,在当时影响颇 大。后曾结集出版为今日欧美小说之动向( 上海良友图书馆印刷公司1 9 3 5 年版) ,重新出版后译介的角 度发生了变化,书中重点介绍了巴罗哈和阿耶拉两位作家,分别冠以写实主义与神秘主义的称号,并将二者 置于整个西班牙文学注重独创的文学传统中,与五四时期重点发生位移 o 良夜幽情曲译者题记,引自伊巴涅斯:良夜幽情曲,戴望舒译,上海:光华书局印行,1 9 2 9 年舨, 第1 页。 o 李青崖:启示录的四骑士代序,。引自伊巴涅斯;启示录的四骑士,李青崖译,上海:北新书局印行, 5 数林译和周译小说两派,而周氏兄弟在域外小说集尚未结集出版之时曾于1 9 2 0 1 9 2 1 年间翻译外国小说并结集出版现代小说译丛其中收录了周作人翻译的 伊巴涅斯的意外的利益,在序言中,周曾这样写到:“我们生活的传奇时代一 一青年期很受了本国的革命思想的冲击,我们现在虽然几乎忘却民报上的文 章,但那总同情于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与民族的心情,却己经沁进精神里去: 我们当时希望波兰及欧洲小国的复兴,实在不下于章先生的期望印度。直到现在, 这种影响大约还很深,终于使我们有了一国传奇的异域趣味:因此历来所译的便 大半是偏僻国度的作品。”。在收录的诸多国家中,虽则西班牙文学仅止收录一篇, 但周作人认为整个国家的文艺思想可见一斑。由此可见,伊巴涅斯在现代西班牙 文学译介中的重要位置,周作人从被侮辱被损害者的角度出发,以小人物的悲苦 控诉社会的不公,同时也暗示西班牙严密的文字制度,对因写作而落狱的作家和 学生抱以深深的同情。在此文的跋中对伊巴涅斯的长篇小说启示录的四骑士 的介绍,引起了翻译家李青崖的兴趣,并曾两次翻译此长篇小说。在新文学的第 一个十年,对伊巴涅新的译介集中于对其短篇小说的译介,甚至出现了胡愈之和 戴望舒同时翻译一篇小说的撞车现象圆,这在并不处于中心译介位置的西班牙文学 中是极为罕见的。1 9 2 8 年伊巴涅斯逝世,这在关注西班牙国内紧张局势的世界文 坛引起了轩然大波,“伊巴涅斯去世了,西班牙失去了无上的熟力,全世界不见了 伟大的标准。他不仅是个文学家其实这己经够光荣他的一生了,他还是 一位有活跃的生命力的战士。苦战一生的伊巴涅斯给予他的著作一个鲜明的态度 和一贯的生命:一个作者不是清风明月下的弄笛人或象牙塔里的唯美者。” 从对 伊巴涅斯的评论上可看出,中国译介者所关注的不仅仅是以作品的文学性而著称 的他,“伟大的标准”在接受者看来是作家身份即以创作而革命,以他二十年代被 翻译的几篇短篇小说为例,题材上多属“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行列,但作品中表 1 9 2 9 年版,此书代序中曾借一位在洋行服务的熟人之口描述当年由伊巴涅斯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儿女英雄 在上海上映时的盛况,从普通人的接受来看,伊巴涅斯在当时的上海并不陌生。 o 现代小说译丛序( 第一集) ,引自周作人:现代小说译丛,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 9 3 2 年版。 o 胡愈之曾翻译海上,在戴望舒翻译的醉男醉女中,译为失在海上两篇文章相比较,胡译更为强 烈,有力度,而戴译更富文采和温情。 。孙春霆:伊巴涅斯评传引自伊巴涅斯:酵男酵女,戴望舒译,上毒光华书局,第1 页,1 9 2 8 年版。 6 现的强烈的反抗力度和破坏精神很容易被急切改变落后命运,希图变革的革命一 代引为同调,在从“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转变的二十年代,创作上表现反 抗并以实际行动参与革命的伊巴涅斯成为西班牙文学译介的中心体现了二十年代 翻译上的文本政治,作家的政治身份的选择也为中国作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革命 模式。 第一个十年对于西班牙文学的译介主要强调作品的思想内容,从译介对象来 看,以获得世界声誉的现实主义作家伊巴涅斯为主,并集中展示了被称作“九八 一代”的作家群体,但即便是归入现实主义流派的他们,在创作倾向上也有着些 许差异,这些创作上的异质性被译介者有意的忽略,成为第一个十年西班牙汉译 文学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此时译介者的文学想象中,思想性即主题内容成为译介 方向,这使得他们在面对现代主义的文本时依然采用明显的现实主义标准予以定 性,这造成了2 0 年代西班牙汉译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一枝独秀的局面,同时造成了 对其他文学的误读和遮蔽。最为明显的体现在文研会的理论家茅盾身上,1 9 2 5 年, 商务印书馆印行了沈德鸿翻译的倍那文德戏曲集,这本书后来作为文学研究会 丛书重印多次,译者认为“他( 倍那文德) 遵循左拉所说的舞台唯以表现人生而 不杂主观的教训。”沈将作者置于欧洲从浪漫主义向写实主义的大背景来看待, 认为其作品隶属于现实主义一派,并引用西班牙评论家克莱在西班牙文学史中的 评论“没有第二人能把这胀饱了自大,惰性,无知识耽于安乐的社会( 就是那显 然腐败的浮华的社会,) 描写的更逼真了。”。但译者显然过于相信西班牙人在自己 的文学史中的叙述而忽略了作品本身的异质性,这当然也与为文研会“为人生而 艺术”的宗旨暗合,其为文研会造势的目的不言而喻。从书中所选戏剧文本来看, 剧本大多承续了西班牙文学中的唐吉诃德传统,其主人公多充满了浪漫想象,对 骑士精神、历险等深信不疑,并不惜以身相试。依此对倍那文德的戏剧进行现实 主义的定位显然不够精准,但从整个2 0 年代的翻译文学来看,这种有意无意的误 读并不少见,而对于西班牙汉译文学的全面精确的译介和评述始自2 0 年代末3 0 。沈德鸿:倍那文德戏曲集序,引自 倍那文德戏曲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 9 2 5 年版,第1 页。 o 同上。 7 年代初。 二、第二个十年的译介( 1 9 2 8 - - 1 9 3 6 ) 与第一个十年的译介状况相比,译介者显然有了更自觉的文本上的实验和尝 试,摆脱了初期文学译介上对思想内容的偏爱之后,第二个十年的译介状况有了 些微转向,从注重作品思想到对文本的深入分析并抵达形式层面的解析,西班牙 汉译文学在第二个十年有了文学性上的深化。 这首先表现在对被定性为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九八一代”中主要作家重心 的转移,2 0 年代末3 0 年代初,同样被归为“九八一代”的作家阿左林进入了译介 者的视野,他的作品展现的西班牙风物中经常出现的“一座古旧的城和它的差不 多颓废了的大宅第”。宛如正在颓败中的中国乡村,这很容易为当时患有“都市怀 乡病”的译介者引为同调。在戴望舒和徐霞村的通力合作下。,阿左林在中国赢得 了广泛的好评并影响了一大批中国作家。从现有的材料来看,在西班牙本国,阿 左林在“九八一代”作家中无论成就还是名望都不足以与同派作家中的巴罗哈, 以及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倍那文德 相提并论,然而在三十年代初,他的作品 得以大规模译介,并被赋予极高评价“一位绝世的散文家”,这不得不从其作 品结构技巧的独特性上来考虑。与以往的被译介者的情况稍稍不同的是,这次译 介者的目光集中在了阿左林的文体上,这也标志着对西班牙文学的传播和介绍已 不简单的局限在外国作家的思想倾向和作家身份。对于有特色的作家,译介者的 借鉴己上升到具体的文本层面即形式技巧等因素上来。数篇关于阿左林的介绍不 约而同的提到了其文体的独特性,“阿左林的最大的发现是把日常的东西一朵 。阿左林:比雷奈山问的结语,戴望舒译,引自西万提斯的未婚妻,上海:神州国光社,1 9 3 0 年版, 第2 0 3 页。 。1 9 3 0 年由上海神州国光社刊行了戴望舒、徐霞村合译的阿左林短篇小说集 西万提斯的未婚妻,此小说 集收录小说十余篇,在译者小引中,戴望舒对阿左林的概况进行了约略介绍,并提到了徐霞村的现代南欧 文学概观一书,在这本同年刊行的文学史类作品中,专辟一节盛赞阿左林并冠之以。一位绝世的散文家” 的美誉。 o 在2 0 年代留学日本归来的张闻天同茅盾合译了 倍那文德戏曲集,鲁迅亦对刚刚获取诺贝尔文学奖的倍 那文德产生兴趣,三人以极大热情同译倍那文德的作品在当对传为佳话。 8 花,一个罐子,一个桌子的正确名字连合起来,而造成一种迷人的文体。”o ,“他 的小说都没有结构,但是每一篇都充满了一种底细的趣味,使人读了,爱不释手” 。,“( 阿左林) 自己也承认没有结构,没有想象力;他要读者去想想,他不过是提 议写一个纲要而己。在他的作品里,一切修辞上的句子,关系的句读,比拟,直 喻等都是绝对禁用的,他的文体因此变成一堆不同的名词。”o 大多数译介者注意 到了阿左林在“九八一代”作家中的异质因素,他们对阿左林以散文的笔法做小 说这种文体模式产生极大兴趣,这也符合他们借鉴新的形式以使小说文体结构等 更臻圆熟的译介者的需要,在1 9 2 9 年仓4 刊的新文艺中,阿左林的小说得到大 量的译介,并带有共时的评论,这后来结集为西万提斯的未婚妻一书。而在 现代杂志中,阿左林的西班牙的一小时等散文作品被戴望舒等译介。这 种重视文学本体的译介和评论取得了期许的效果,阿左林小说独特的结构技巧为 之后的很多作家所吸收,汪增祺、师陀等有着文体自觉的作家都从中吸纳了丰富 的养料。9 另一个在第一个十年不被译介者重视的“九八一代”作家阿耶拉这时也浮出 地表。西班牙“九八一代”作家自介绍进中国便被称之为现实一派的作家,加之 二十年代对表现苦难深重的社会现实的题材的格外重视,这位注重心理写实的作 家未能引发大多数译介者的重视。当时光流转至三十年代,戴望舒开始翻译这位 曾遭受冷落的作家的作品,他曾盛赞阿耶拉的心理小说。在论及西班牙近代小说 之时,将他的培拉尔米诺和阿波罗尼欧“推尊为吉诃德先生以来的最伟大 的小说”。现代也对阿耶拉等的作品给予介绍。现代杂志是三十年代最早 的纯文艺刊物,由于其思想的先锋性和创作上形成了被称为“现代派”的诗歌, 成为颇具现代主义色彩的刊物。由于其办刊宗旨并无意塑造社团流派,也并非同 人刊物,故其思想驳杂,然而最能体现其先锋色彩的可从其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情 。徐霞村:现代南欧文学概观,上海:神州国光社,1 9 3 0 年版,第9 4 页。 o 施落英:南欧小说名著,上海:启明书局,1 9 3 7 年版,第8 5 页。 o 万良浚、朱曼华:西班牙文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 9 3 1 年版,第1 3 3 页。 o 师陀获取大公报文艺副刊奖金的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无论在人物设置、文体风格甚至作品情调上都和 阿左林的西万提斯的未婚妻形成强烈的对话关系。 o 戴望舒:西班牙近代小说概观,引自戴望舒全集散文卷,中国青年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1 4 6 页。 9 况来看。现代杂志在有限的翻译篇目中,共刊有两篇长篇连载译文,其中一篇 为阿耶拉的黎蒙家的没落。主编施蛰存在论及阿耶拉地位时的措辞颇为引人注 目:“阿耶拉是西班牙当代的出众的小说家,同时也是诗人,批评家,散文家,是 那种接着被称为九十八年代的乌纳木诺,阿索林,巴罗哈,伐列英克朋等一 群人的新系代中的不可一世的人物。”回从二十年代的尘封角落到三十年代的长篇 连载,阿耶拉地位之转移与第二个十年的译介中重视文学性的标准不无关系。在 之后的翻译活动中,阿耶拉虽并未引起其它译介者的兴趣,在三十年代的文坛也 并未引起重要反响。然而在无边的现实主义狂潮中,对阿耶拉的发掘无疑丰富了 小说心理描写的技巧,他的出现同样印证着第三个十年西班牙汉译文学重心的转 移。 着力于发掘写作技巧上具有独特性的作家,这是第三个十年西班牙汉译文学 的鲜明特色。而对于已似确有定论的作家的评价发生变化也是这一时期引人关注 的一个焦点。“倍奈文德无疑地是现代西班牙的最主要的戏剧家今年已是六十 五岁的老人了。但可惊邋他的思想,他的剧场艺术,依然还保着那种极年青的 而且是极现代的”,圆“说n - - 十年来的西班牙戏剧,倍那文德的名字当然是离 不开的。他是西班牙的第一个现代派的戏剧家,他从法兰西和意大利的新戏剧中 找出他的形式。”二十年代作为现实主义剧作家被介绍的倍那文德这时成为了“现 代派”,但并不是完全否定了以往的评论。评论者这时将译介的笔触穿透文本内容 的表层,“他是个写实主义者,他以为戏剧需是人生的反映。但这反映却不是表面 的,所以他在作品里又给人一个一切都不是如你所看见的观念,竭力把事情 的真相掘出来。”这样切中肯綮的评论扭转了二十年代译介中存在的笼统以思潮 流派概观的模式统摄作家的缺陷,凸显了倍那文德作品中浓郁的现代主义特色, 而涉及形式革新的评论也暗示着译介者目光的犀利。 三十年代西班牙汉译文学出现了译介重心的转移,转向一方面发生在译介者 。施蛰存;编辑座谈,现代1 卷1 期( 1 9 3 2 年5 月1 日) 。 o 倍那文德:热情的女人,马彦祥译,上海:现代书局。1 9 3 1 年版,第1 页。 。徐霞村:现代南欧文学概观。上海:神州国光社,1 9 3 0 年版,第4 3 页。 o 徐霞村:现代南欧文学概观,上海:神州国光社,1 9 3 0 年版,第4 4 页。 1 0 对文体上具有独特性和心理写实技巧重视的作家的强力推介。另一方面发生在对 西班牙“二七一代”作家的介绍上,而这种断裂更具有本质性的意味。这一时期 文学译介出现了对与世界文学潮流同步的文学潮流介绍的倾向重视当下正在 发生的文学事实,在纷繁芜杂的世界文学中辨别出具有现代和先锋倾向并对当时 的文学创作具有技巧和形式上指导的作品。在对这个具有鲜明的现代主义的流派 的译介上,翻译者真正显示了自己的翻译视阙的扩展。三十年代对于当时在世界 上尚未得到承认的“二七一代”诗人的译介的确具有超前的眼光,而这一时期的 西班牙汉译文学突破了上个十年从内容上借鉴的单一性,第二个十年也成为技巧 上可具借鉴意义的重要转折点。 论及“二七一代”作家的译介概况还是要追溯至1 9 3 4 年戴望舒的西班牙之旅。 在此之前他从未听说过洛尔伽这个人,然而这次的西班牙之旅给予他的最大震撼 和收获即对洛尔伽的发现。后来戴望舒回国和好友施蛰存谈起洛尔伽的抒情谣曲 怎样在西班牙全国为广大的人民所传唱时,曾经说:“广场上,小酒店里,村市 上,到处都昕得到美妙的歌曲,问闯它们的作者,回答常常是:费特列戈,或者 是:不知道。这不知道作者是谁的谣曲也往往是洛尔伽的作品。他就在这样的 感动之下,开始深深地爱上洛尔伽的作品”国。自此,戴望舒开始有计划的翻译洛 尔伽所有的作品。从戴望舒3 0 年代所翻译的洛诗来看,戴显然看中了其作品中鲜 明的超现实主义色彩。戴望舒受到了法国象征主义诸诗人的影响,这是人所通知 的共识,其诗作中表现出的鲜明的色彩感等大多被认为受到法国象征派诗人尤其 是波德莱尔的影响。其实戴望舒通过对洛诗的翻译,从中借鉴了大量的现代主义 因素,而这却往往被研究者忽略。 1 9 3 5 年2 月,文饭小品的创刊号上刊登戴望舒译的洛尔伽诗钞。文饭 小品是现代废刊之后施蛰存同康嗣群同编之刊物,它仍保留了现代的 办刊班底,可看做是现代杂志的续编。在其创刊号上共收录洛尔伽的诗作有 海水谣、谣曲、定情、昂达鲁西亚之歌、冶游郎、岸上的二水手、 。施蛰存:洛尔伽诗钞编后记,选自洛尔伽诗钞,北京:作家出版社,1 9 5 6 年舨。 1 1 幼小的死神之歌、呜咽等共八首并于诗后附有洛的生活、著作、诗的见解、 译者附记等。这次集中的译介所提供的诗歌在形式上多取自西班牙传统诗歌中的 谣曲一类,这些诗作用古老的形式配以现代的感受并披上超现实主义表现技巧的 外衣,因此,洛尔伽进入中国便表现出与欧美现代派诗歌炯异的艺术姿态。 洛尔伽早年诗作基调多是悲观主义的,多从对童年的怀念及自己青年时代痛 苦心灵中展现自己经历的思想危机。这时创作多集中于内心的挣扎和对自我本体 的找寻。在哑孩子中,孩子固执的在一滴水中寻找自己的声音,把这声音带 走的是象征狡猾的蟋蟀之王,注定这次找寻不会成功,但诗人安排这次找寻并不 是为了说话,他要让缄默做成指环戴在孩子手上,而任由被俘的声音穿上蟋蟀的 衣服。这首诗典型的反映了诗人内在的心理危机。从元诗回的角度看,抒情我将抒 情动作( 找声音) 本身作为主题,势必产生出新的自我所指和抒情客观性。诗人 塑造的抒情我表面上放弃了声音的找寻,其实是以缄默来抵抗寻找,抒情我对表 达困难的恐惧并未因缄默而减弱,于一滴水中找寻表现出诗人对于声音的失去的 惊恐,而孩子的固执找寻与被俘声音穿上蟋蟀的衣服形成剧烈反差,蟋蟀的隐喻 类同于后期诗作中的宪警( 宪警谣) ,此时的诗人虽然关注点在于自我的内心挣 扎,但对于外在于自我的强大力量的抗拒已初步展现。对于失语的恐惧,对于自 我存在理由的被剥夺产生的危机感虽然类似于被迫害妄想症却是作者心中挥之不 去的阴影。这与刚刚进行汉语大改革的中国诗人恰恰暗合,如何以白话文表现出 现代人的内心困境,如何在被强力重压下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不被权力话语湮没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