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论文)商、西周青铜器写实动物纹饰研究.pdf_第1页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论文)商、西周青铜器写实动物纹饰研究.pdf_第2页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论文)商、西周青铜器写实动物纹饰研究.pdf_第3页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论文)商、西周青铜器写实动物纹饰研究.pdf_第4页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论文)商、西周青铜器写实动物纹饰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论文)商、西周青铜器写实动物纹饰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商、西周青铜器的研究,历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但是青铜器上的写实动物纹饰研 究,由于器物数量较少、流行时间较短、器物类型单一等原因,还留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随着青铜器研究的不断深入,青铜器纹饰,尤其是幻想动物纹饰和写实动物纹饰的研究 越来越受到重视,不断有新的论文和专著出现,填补了青铜器纹饰研究的空白。 本文以商、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写实动物纹饰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考古类型学的理 论和方法,对所搜集到的商、西周青铜器写实动物纹饰进行分型分式。通过对不同时期、 不同地域、不同器物上的写实动物纹饰的研究,从中总结出写实动物纹饰流行的时代、 区域,以及纹饰装饰的意义、位置和组合规律。 商、西周青铜器上的写实动物纹饰,体现了商、西周两个王朝不同的宗教信仰和社 会制度之间的关系。写实动物纹饰最为流行的时代正是商王需要借助自然神力进行神权 统治的时期,而西周在神权之外更加强调人治,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建立,西周王室巩固 了统治基础,从而不再需要动物纹饰所代表的自然力量的协助,青铜器上的写实动物纹 饰随之大量减少。本文将分为绪论、写实动物纹饰类型学分析、写实动物纹饰在青铜器 中的分布意义、写实动物纹饰所体现的社会变动及原因分析和结论五部分来进行论述。 关键词 商、西周青铜器,写实动物纹饰,宗教信仰与社会制度 a b s t r a c t t h er e s e a r c ho fb r o n z ei ns h a n ga n dw e s t e r nz h o ud y n a s t yt h a ta l w a y sb e e nt h e e m p h a s i sf o ra c a d e m i c b u tt h e r e a l i s t i ca n i m a ld e c o r a t i o nw i l lb eh a v em o r er o o mt o r e s e a r c h ,a n dt h a td u et oa l i t t l eo ft h ev e s s e l s ,t r a n s i e n te x i s t e n c ea n ds i n g l eo ft h et y p e w h e n t h er e s e a r c ho fb r o n z eb eg o n et od e e p l y , b r o n z eo r n a m e n t a t i o nw i l lb ec o m em o r ea n dm o r e i m p o r t a n t ,a n di n c l u d et h ep a p e ro ft u r ea n i m a ld e c o r a t i o ni nt h eb r o n z e t h i sp a p e rb u s i n e s s ,t h ew e s t e r nz h o ud y n a s t yb r o n z er e a l i s t i ca n i m a lo r n a m e n t a t i o na s t h em a i no b j e c to fs t u d y , t h eu s eo fa r c h a e o l o g i c a lt y p o l o g yo ft h et h e o r i e sa n dm e t h o d s ,o n t h eg a t h e r e ds h a n g ,b r o n z er e a l i s t i ca n i m a l o r n a m e n t a t i o nw e r ec l a s s i f i e df r a c t i o n s t h r o u g h d i f f e r e n tp e r i o d s ,d i f f e r e n tr e g i o n s ,d i f f e r e n to b je c t so nt h ed e c o r a t i o no fr e a l i s t i ca n i m a l , r e a l i s t i ca n i m a l sf r o mw h i c hs u m m e du pt h ee r ao fp o p u l a rd e c o r a t i v ep a t t e r n s ,r e g i o n a l ,a n d t h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d e c o r a t i v eo m a m e n t a t i o n ,l o c a t i o na n dc o m p o s i t i o nr u l e s s h a n ga n dw e s t e r nz h o ub r o n z e sr e a l i s t i ca n i m a ld e c o r a t i o n ,r e f l e c t st h es h a n ga n d w e s t e r nz h o ud y n a s t yo ft w od i f f e r e n tr e l i g i o u sb e l i e f sa n ds o c i a ls y s t e m sb e t w e e n r e a l i s t i c a n i m a lo m a m e n t a t i o no ft h em o s tp o p u l a rt i m ei ss h a n gn e e dn a t u r a ld i v i n ep o w e rf o ra p e r i o do ft h e o c r a t i cr u l e ,w h i l et h e w e s t e r nz h o ud y n a s t ym o r ee m p h a s i st h a ni nt h e t h e o c r a t i cr u l eo fm a n ,t h r o u g has e r i e so fs y s t e mi se s t a b l i s h e d ,c o n s o l i d a t i n gt h er u l eo ft h e w e s t e r nz h o ur o y a lf a m i l yf o u n d a t i o n ,e l i m i n a t i n gt h en e e df o ra n i m a ld e c o r a t i o nr e p r e s e n t s t h ef o r c e so fn a t u r et oh e l p ,b r o n z eo r n a m e n t a t i o no nt h es u b s e q u e n ts i g n i f i c a n tr e d u c t i o ni n a n i m a lr e a l i s m t h i sa r t i c l ei sd i v i d e di n t oi n t r o d u c t i o n ,r e a l i s t i ca n i m a lo r n a m e n t a t i o nt y p o l o g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r e a l i s t i ca n i m a lo r n a m e n t a t i o ni nb r o n z ei nt h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s e n s e ,r e a l i s t i ca n i m a l o r n a m e n t a t i o nr e f l e c t e dt h es o c i a lc h a n g e sa n dt h er e a s o n sf o rt h ea n a l y s i sa n dc o n c l u s i o n st o b ed i s c u s s e di nf i v ep a r t s k e y w o r d s s h a n ga n dw e s t e r nz h o ud y n a s t yb r o n z e ,r e a l i s t i ca n i m a ld e c o r a t i o n , r e l i g i o na n ds o c i a l s y s t e m 图1a 型环眼鸱鹗纹 图2b 型i 式椭圆眼鸱鹗纹 图3b 型i i 式椭圆眼鸱鹗纹 图4c a 型i 式圆眼鸱鸦纹 图5c a 型i i 式圆眼鸱鹗纹 图6c a 型式圆眼鸱鹗纹 图7c a 型式圆眼鸱鸦纹 图8c b 型i 式圆眼鸱鹗纹 图9c b 型i i 式圆眼鸱鸦纹 图1 0a 型i 式无足蝉纹 图1 1a 型i 式无足蝉纹 图1 2a 型i i 式无足蝉纹 图1 3a 型i 式无足蝉纹 图1 4b b 型六足蝉纹 图1 5b c 型i 式四足蝉纹 图1 6b c 型i 式四足蝉纹 图1 7b c 型i i i 式四足蝉纹 图1 8a 型i 式蛇纹 图1 9a 型i 式蛇纹细部 图2 0a 型i i 式蛇纹 图2 lb 型蛇纹 图2 2c 型蛇纹 图2 3d 型蛇纹 图2 4a 型无鳍鱼纹 图2 5b 型四鳍鱼纹 图2 6c a 型三鳍鱼纹 图2 7c b 型i 式三鳍鱼纹 图录 图2 8c b 型i i 式三鳍鱼纹 图2 9龟纹 图3 0 旅盘鸟、鱼、虎嬉戏图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本人完全了解西北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人允许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北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f p 、缩e p 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等机构将本学位论 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或其它相关数据库。 墨差蓑妻毳萎裹霎亍盟指导教师签名:一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盏鹫指导教师签名,1 2 兰竺三二 乡。加年易月7 日 、f 。年易月7 e l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 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本 论文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北大 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 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2 咖年 日 扪刑7 毒阳 西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规范审核书 本人声明: 、刁、1 盔三型( 研究生姓名)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我指导下进 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其学位论文的撰写符合国家、学校 及相关行业领域要求的学术规范,书写格式符合西北大学研究生学 位论文规范,经我审阅已达到丛兰( 硕士或博士) 学位论文 水平,同意进行评审。 指导教师签名。不得盖章) 9 彦勉2 口乃年乡月7 日 西北大学硕 :学位论文 1 1 选题原因 第一章绪论 我国青铜器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大约在公元前二千年左右,中国的 青铜时代形成,以大量使用青铜兵器和青铜礼器为特征,经历了夏、商、西周和春秋时 代,前后大约十五个世纪【1 】。青铜器成为中国夏、商、周三代的代表性器物,集中反映 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风貌。尤其是将青铜器视为国之重器的商、西周时期,青铜器 被广泛应用于礼器、兵器,体现了“国之大事,在祀与戎”【2 】的时代特征。 正是由于青铜器在商、西周之际起着敬天祭祖的作用,才使得商、西周青铜器不论 从工艺技术还是装饰纹样都集中体现着那个时期最为优秀的物质文化。青铜器纹饰更是 体现了商、西周先民对于当时世界的认识和理解。青铜器的纹饰不仅仅具有装饰功能, 更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宗教等社会意识形态,研究青铜器纹饰的最终目的也正在于此。 动物纹饰作为青铜器纹饰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体现在早期社会中人与自然界之 间的关系外,更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青铜器动物纹饰可以分为幻想动物纹和写 实动物纹两种。幻想动物纹主要是指兽面纹、夔龙纹、风鸟纹等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的 神话动物形象。而写实动物纹是指蝉纹、蛇纹、鱼纹等现实世界中真实存在的动物形象。 在商、西周的青铜器上,幻想动物纹占据了主要的位置,是最常使用的动物纹形象。 这些动物纹饰的使用,与当时存在的“崇神拜鬼”的观念密不可分。虽然青铜器纹饰中 的写实动物纹较少,但是写实动物纹却更为直观的体现了商周时期先民对于现实世界之 中动物的认知。尤其是动物纹饰因地域不同,时代先后有别,流行风格迥异,为考古学 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资料。 研究商、西周青铜器的写实动物纹饰,正是因为这种考古学文化上的不同,期望从 中对商、西周社会有更为进一步的了解。 1 2 青铜器动物纹饰研究历史回顾及现状 我国青铜器研究历史悠久,所见论著极为丰富。尤其是西方考古学传入中国后,在 传统金石学研究的基础之上,运用现代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青铜器研究有了更为长足 的发展。 【1 马承源牢国青铜器【m 】上海:上海吉籍出版社,2 0 0 3 年:3 1 2 l 左丘明春秋左传注杨伯峻北京:中华书局,1 9 8 1 年 1 第一章绪论 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文章阐述铜器制作的目的及意义,两汉时期的文献中更是记 载了一些商周青铜器出土的情况。到了两宋时期,青铜器的发现和研究空前高涨,许多 专著出现,开创了金石学的研究传统。元、明两朝虽然著录不多,但是却出现了一批重 要的收藏家。至清乾隆、嘉庆以后,传统金石学再度兴起,青铜器的出土数量和研究成 果,全面超过两宋时期。二十世纪初叶随着西方考古学的传入,中国青铜器的发现和研 究进入新的阶段。 回顾二十世纪上半叶的青铜器研究,郭沫若先生编著的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和 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开创了青铜器研究方法的新面貌。郭沫若先生将西周器按时代 先后排序,东周器按国别排列,再对器物铭文内容加以解释,这种研究方法被后世广泛 应用。与此同时,容庚先生的商周彝器通考出版,该书上编为文字叙述,下编为器 物图像,实物资料与文献资料相结合,是学习和研究青铜器的重要书籍之一。尤其是上 编第六章论述“花纹”的部分,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对当时所见的青铜纹饰进行了系统的 整理,对每种纹饰给以规范命名,并结合文献论述其形状、流行时代等,确立了青铜纹 饰研究在整个青铜器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被誉为青铜器纹饰研究上的里程碑式的著作。 李济先生在对于殷墟出土青铜器的综合研究中,将纹饰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 十余年间先后发表殷商时代装饰艺术研究之比较觚形器的花纹所引起的几个问 题、殷墟出土青铜觚形器之研究、殷墟出土青铜爵形器之研究、殷墟出土青铜珲 形器之研究、殷墟出土青铜鼎形器之研究、殷墟出土伍拾叁件青铜容器之研究等, 形成了青铜器及其纹饰研究的体系。李济先生从制作方法上将殷墟青铜器纹饰分为刻划 范纹、刻划模纹、模范合作纹、堆雕模纹、浮雕模纹和深刻模纹6 类,从内容上将殷墟 青铜器纹饰分为浮雕动物头面、几何纹饰和弦纹,浮雕动物头面又分为真实动物和神话 动物。最早引进西方考古学概念,首次以“型”、“式”之名来划分纹饰类型【l 】。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考古工作在全国的开展,越来越多的青铜器出土,为青铜器研 究提供了丰富的新资料。 1 9 9 7 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青铜器全集几乎涵盖了之前传世和出土的主要 青铜器,是研究青铜器的重要的基础资料之一。 青铜纹饰的研究专著,首推马承源先生主编的商周青铜纹饰。该书分为综述和 图录两部分。综述部分简述了纹饰研究的意义,并将商周青铜纹饰划分为十大类,结合 文献记载和甲骨文、金文字形对纹饰进行了研究。图录收录了自夏代至战国青铜纹饰标 i l l 张光直,李光谟李济考古学论文选集【q 北京:文物出版社,1 9 9 0 年 2 西北大学颂:【学位沦义 本1 0 0 6 个。 1 9 9 5 年,朱风瀚先生古代中国青铜器出版,该书体例完备,资料翔实,堪称中 国古代青铜器研究集大成之作。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通论,论述了青铜时代的起源、 青铜器发现和研究的历史、青铜器的分类定名、纹饰铭文、铸造加工、仿造辨伪等内容。 下编分论,按照时代先后,地域远近分别论述了二里头文化、商代、西周、春秋战国、 以及东周时期边远地区的青铜器。 研究青铜纹饰方面重要的论文有陈公柔、张长寿先生先后合作发表殷周青铜容器 上鸟纹的断代研究( 1 9 8 4 年) 和殷周青铜容器上兽面纹的断代研究( 1 9 9 0 年) ,对 特定纹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陈梦家先生的分类观点基础上,根据2 3 3 件铜器上的纹 饰,将凤鸟纹分为三类2 5 式,并以6 8 个风鸟纹标本组成鸟纹图谱来展示鸟纹的演变, 附有“鸟纹断代表”和“殷周青铜容器鸟纹型式登记表”。根据1 3 3 件青铜器将兽面纹 划分为四型4 0 式,共用标本9 3 个,附有“兽面纹图谱”和“殷周青铜容器兽面纹型式 登记表”。 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 1 9 9 9 年) 将青铜器纹饰中 较常变化的鸟纹、兽面纹、窃曲纹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将青铜器按照器型划分种类,再 根据考古类型学对器物进行分型、分式,结合器物铭文、出土器群对西周青铜器进行断 代。在从新考察西周铜器主要器类发展谱系的基础上,建立起四要素俱全的青铜器相对 年代。 刘敦愿在美术考古与古代文明( 1 9 9 4 年) 中有一章提到“青铜器装饰艺术与纹 样母题研究 。根据文献记载并结合中、外民俗学、民族学资料,对兽面纹、枭纹、虎 纹、牛羊鹿纹、蝉纹及勾连纹、火纹等含义、功能及所反映的社会意识进行了研究,认 为兽面纹“不是有首无身,而是以首代身一;兽面纹与虎纹在先民心中具有辟邪 厌胜、镇恶驱鬼的功能;“枭类题材艺术作品的特别丰富与优秀,与中国古代的宗教崇 拜对于夜禽的重视有着密切的关系”;火纹的漩涡状源于钻木取火的钻痕等等。 谭旦同鬼神崇拜的商周时代中国历代纹饰考两篇、商周铜器史( 1 9 8 2 ) 等论 著中对青铜器的命名、时代特征、社会意识根源及其艺术风格均有论述。 林巳奈夫先生是日本国内研究中国古代青铜纹饰著作最多、成就最大的一位。他对 商周青铜器上的龙纹、几何纹、凤鸟纹、饕餮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 9 8 6 年出版专著殷 周青铜器纹饰之研究乃集大成之作。林巳奈夫对青铜纹饰的研究不仅重视从类型学方 面分析,也强调对于纹饰义理的探讨,注重结合古文字、古文献和考古实物资料的综合 第一章绪论 研究。认为青铜器上不同动物纹饰应该是不同部族的象征,其在青铜器上的装饰位置反 映了相应部族在当时的社会地位。 绝大多数的青铜器动物纹饰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幻想动物纹的研究方面。现实动物纹 饰研究更多的是对纹饰意义的探讨,以及从神话、宗教的角度分析写实动物纹饰所代表 的社会意识形态。关于写实动物纹饰研究的主要论文有:乌恩我国北方古代动物纹饰 【、论我国北方古代动物纹饰的渊源 2 1 、张光直商周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 3 1 、刘 敦愿中国古代艺术品所见昆虫崇拜一论商周时期“蝉纹 含义【4 】等。 现阶段对于青铜器动物纹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 将纹饰用于分 期断代方面的研究。以陈公柔、张长寿两位先生对殷商兽面纹和鸟纹的研究最具代表性。 他们运用类型学方法将兽面纹和鸟纹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类、比较和断代研究。( 二) 从神话、宗教、殷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以美国张光直先生、日本林巳奈夫先生、 英国艾兰女士最具代表。张光直先生认为青铜器动物纹饰,具有协助巫觋沟通天神的作 用。林巳奈夫先生认为青铜器上的动物纹饰,是甲骨文和金文中提到的“帝 的形象。 艾兰女士认为青铜器动物纹饰是“自然的象征,不同动物反映着不同的象征意义。 ( 三) 从工艺美术角度对青铜器动物纹饰进行归类分析。主要集中于对饕餮纹、夔龙纹、 神鸟纹的研究,所提出的观点反映了商、周两个时期不同的审美趣味【5 】。 目前,青铜器纹饰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 同青铜器铭文研究和器形研究的 广度与深度相比,纹饰研究尚有不足之处。( 二) 青铜器纹饰的类型学研究尚处于发展 阶段,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分析。( 三) 纹饰内涵意义的研究,以及我国研究青铜纹饰的 传统,都需要继承和发展。 青铜器写实动物纹饰,尤其是商、西周青铜器上的写实动物纹饰,在这样的学术背 景下,具备了独立研究的意义。 1 3 研究思路及方法 青铜器动物纹饰研究中大多数论文的研究方向着重放在以兽面纹为代表的幻想动 物纹饰方面,而忽略了写实动物纹饰。写实动物纹饰虽然少了神秘狰狞之美,但是却体 现了商周时期先民对于不同动物赋予的意义和认知。尤其是动物纹饰因地域不同,流行 1 1 1 乌恩我国北方古代动物纹饰【耳考古学报,1 9 8 1 年第1 期:4 5 2 1 乌恩论我国北方古代动物纹饰的渊源【j 】考古与文物,19 8 4 年第4 期:4 6 1 3 1 张光直商周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j 】考古与文物,1 9 8 1 年第2 期:5 3 4 1 刘敦愿中国古代艺术品所见昆虫崇拜论商周对期“辫纹”含义【j 】考古与文物,1 9 8 8 年第2 期:2 4 s l 朱风瀚中国古代青铜器【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 9 9 5 年:3 8 2 3 8 3 4 西北人学硕 学位论文 的风格迥异,这就为考古学研究提供了更大研究空间。 由于写实动物纹饰种类较多、数量较少,本论文选取在商、西周青铜器中出现数量 相对较多、纹饰特点更鲜明的鸱鹗纹、蝉纹、蛇纹、鱼纹、龟纹,作为研究写实动物纹 饰的主要对象。 本论文研究资料主要选自公开发表的商、西周青铜器的纹饰拓本、线图或照片,以 考古发掘为主,辅以较可靠的传世资料。断代不准确、纹饰不清晰或者型式不明的个别 器物一般不用于论文正文部分,但是其中对于分型分式或分期分区有价值的纹饰则作为 补充适当的予以采用。根据同类纹饰在形态上的固有差异,进行分类,使用大写英文字 母表示。同一类型若有必要可以依据不同纹饰构件差异化分亚型,使用小写英文字母表 示。根据同型( 或亚型) 纹饰的细节差异或者时代差异划分式,按先后顺序用罗马数字 表示。 本论文中的所谓“纹饰”,包括平面线纹、浅浮雕纹、深浮雕纹饰、首部凸出的纹 饰和立体饰件等。动物纹饰的分期采用三期说,即商代划分为:商代早期:公元前十六 世纪前十五世纪中叶,商代中期:公元前十五世纪中叶前十三世纪,商晚期: 公元前十三世纪前十一世纪。商代晚期又可分为殷墟时期前段和殷墟时期后段。西 周文化分期也采用了三期说,即西周早期:武、成、康、昭,中期:穆、共、懿、孝、 夷,晚期:厉、共和、宣、幽。 作为当时政治、宗教等社会意识形态密切相关的一种特殊载体,对于商、西周青铜 器纹饰的研究除了在类型学方面进行分析以外,还需要对其所蕴藏的社会意识进行进一 步的探讨,适当借鉴美术史、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领域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可以 更深入的发掘青铜器纹饰所代表的意义。 写实动物纹饰通常出现在不同类型的青铜器上,而且在青铜器上出现的位置也各不 相同,另外写实动物纹饰也多与不同的纹饰组合搭配进行装饰。这方面在目前尚属于青 铜器动物纹饰研究中较薄弱的环节。大多数论文将主要研究方向着重放在以兽面纹为代 表的幻想动物纹饰方面,而忽略了写实动物纹饰,本文将以写实动物纹饰作为研究对象。 力图在现有的青铜器资料以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凸显纹饰研究的重要性,运用相关领 域的理论和材料来发掘写实动物纹饰的深层含义,揭示写实动物纹饰与当时社会之间的 内在联系。 1 4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绪论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考古学的理论,对商、西周时期写实动物纹饰青铜器进 行类型学分析,并对写实动物纹饰所装饰的器物、所在器身的位置、以及动物纹饰之间 的组合意义进行归类总结。论文将以前人涉及较少的写实动物纹饰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 析。从写实动物纹饰中进一步探讨商、西周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 虽然本文查阅了不少相关的图录、著作,可是由于时间和条件的约束,难免存在不 足之处,资料的收集仍然不够全面。主要的基础资料来源于河南和陕西地区。虽然这两 个地区是商、西周青铜器的主要出土地,也是商、周的主要统治区域,但是所提供的资 料难免较为单一,从地域的广度上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只能够反映这一时期较为主流 的纹饰特征。另外,由于自身视野的局限,导致对考古学文化把握的不足,不能够更好 的运用资料中的信息,宏观的进行分析。对于商、西周青铜器上的写实动物纹饰的研究, 还有着更广阔的空间等待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6 西北大学颂 :学位论文 2 1 鸱鹗纹 第二章写实动物纹饰类型学分析 在出土的商、西周时期青铜器中,带有鸱鹗纹饰的青铜器数量较少,现笔者查阅的 数据共计十九件。其中鸱鹗型器9 件,鸱鹗纹饰4 件,局部使用鸱鹗造型的有6 件。 以鸱鹗为造型的鸱鹗型器,共计9 件,有妇好鹗尊( 青铜器全集一一三) 、鹗卣 ( 青铜器全集i i i 一三六) 、鹗卣( 青铜器全集i i i 一三七) 、幸支卣( 青铜器全集i i i 一三八) 、 亚兽鹗尊( 青铜器全集一三六) 、鹗卣( 青铜器全集一五三) 、鹗卣( 青铜器全集 一五四) 、鹗卣( 青铜器全集一五六) 、徙卣( 青铜器全集一五七) 。 运用鸱鹗纹与其它纹饰搭配装饰青铜器的鸱鹗纹青铜器,共计4 件,有妇好偶方彝 ( 青铜器全集i 六0 ) 、鹗纹觯( 青铜器全集i i 一三九) 、册告卣( 青铜器全集一一九) 、 徙犟( 青铜器全集六二) 。 在青铜器造型中,局部使用鸱鹗造型的青铜器,共计6 件,有妇好觥( 青铜器全集 一五一) 、象首兽面纹觥( 青铜器全集一五六) 、鹗纹觥( 青铜器全集i 一五八) 、 虎纹觥( 青铜器全集七八) 、盆非觥( 青铜器全集i v k - - ) 、鸟兽纹觥( 青铜器全集 八三) 。 2 1 1 鸱鹗纹的型式 这十九件带有鸱鹗纹饰的青铜器时代均为商代晚期,鸱鹗纹饰的眼睛有环眼、椭圆 形眼睛和圆形眼睛三种,羽翼也有很大的不同,有的羽翼似卷云,中间装饰雷纹,有的 羽翼中铸有夔龙纹。依据鸱鹗纹饰眼睛以及羽翼的装饰风格的不同,可以分为三型二亚 型八式。 a 型:环眼鸱鹗纹。仅1 件,收录于青铜器全集第四辑,第一五四号鹗卣。 整个器形为鹗型器,器盖为鹑首,器身为鹗身,带有羽翼。鸱鹗眼睛为凸出的圆形 环眼,鸱鹗羽翼为简单的卷云翼,上无纹饰。1 9 5 7 年出土于山西石楼二郎坡,现藏于山 西省博物馆( 图1 ) 。 7 第一口 窑目物蚊悼装型学分析 慈 誊 图1a 型环眼鸥鹗纹 b 型:椭圆眼鸱鹗纹。共3 件,根据羽翼的不同又可分为两式。 三件椭圆服鸱鹗纹均为鹗型器。器盖为鹗首,器身为鹗身,带有羽翼。椭圆眼周围 均无鳞纹环绕装饰。羽翼分为两种,一种羽翼上无装饰地纹,一种羽翼上装饰有地纹。 根据羽翼的装饰风格的不同,又可分为两式。 b 型i 式:仅1 件,收录于青铜器全集第四辑,第一五六号鹗卣。鹗型器。椭圆眼 鹗首,羽冀为简单的卷云翼,上无纹饰。湖北应城文化馆藏( 图2 ) 。 b 型i i 式:共2 件。妇好鹗尊( 青铜器全集i 一一三) ,椭圆眼鹗首,羽翼上饰有勾 雷纹。1 9 7 6 年河南安阳小屯m 5 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鹗卣( 青铜 器全集一五- - - ) ,椭圆眼鹗首,羽翼上饰有鳞纹。1 9 8 0 年河南罗山后李村出土,现藏 于河南省博物馆( 图3 ) 。 中目青铜器全集镕辑委员e 中国青锕嚣全集目r 自t z l # i 文物h l 版n ,1 9 9 7 年朦目一i 口 8 i 托大学碗 学位赴女 图2b 型i 式椭圆眼鸱鹗鲥1 图3b 型式椭圆眼鸥鹎纹仞 c 型:圆眼鸱鹗纹。共1 5 件。根据圆眼周围有无纹饰环绕可以分为两亚型,根据羽 翼的不同,又可分为六式。除了鹗型器外,还包括有局部使用鸱鹗造型和鸱鹗纹饰的青 铜器。 c a 型:共1 2 件。鸱鹗眼睛周围均为鳞纹环绕。根据羽翼的不同又可分为四式。 c a 型i 式:共7 件。鸱鹦眼睛周围为鳞纹环绕,羽翼为卷云翼,羽翼之上装饰有鳞 纹或者勾雷纹。侣非觥( 青铜器全集八二)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虎纹觥( 青铜器 全集七八) ,美国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藏:册告卣( 青铜器全集一一九) ,传河南安 阳出土,美国赛克勒美术馆藏:鹗纹觯( 青铜器全集i i 一三九) ,传河南阿阳出土,美 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图4 ) 鹗卣( 青铜器全集一三六) ,1 9 8 0 年河南安阳大司 空南m 5 3 9 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妇好觥( 青铜器全集一五一) ,商代 晚期,1 9 7 6 年河南安阳小屯m 5 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徙晕( 青铜器全 集六- - ) ,1 9 6 8 年河南温县出土,河南省博物馆藏。 :;:;i i 嚣i i 翥耋;:;i i ;籍豁臻i 嚣剡:;差:i 二鍪 9 镕口q # 目劫& 镕类! 折 图4c a 型i 式圆眼鸱鹗致 c a 型】i 式:1 件。鸱鹗眼睛周围为鳞纹环绕,羽翼以单条羽纹代表。鸟兽纹觥( 青 铜器全集八三)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图5 ) 。 图sc a 型式圆眼鸱骋纹埘 c a 型式:3 件。鸥鹗眼睛周围为鳞纹环绕,羽翼为轮廓,羽翼之中为夔龙纹。幸 支卣( 青铜器全集一三八) ,传河南安阳出土,英国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博物馆减( 图6 ) ; 鹗纹觥( 青铜器全集i n 一五j k ) ,商代晚期,传河南安阳出土,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 物馆藏:亚兽鹗尊( 青铜器全集i v 一三六) ,美国亚瑟赛克勒美术馆藏。 :;i i i i ;i 嚣;黪;:;蓊船臻凳i 虢品差;:i 1 0 目北 掌f ? 擘位谚i 图7c a 墅式圆眼鸱鹗纹日 c b 型:共3 件。鸱鹗眼睛为圆眼周围无纹饰环绕。根据有无羽翼可以分为两式。 c b 型i 式:2 件。鸱鹗眼睛周围无纹饰环绕,无羽翼。仅有鸱鹗面部作为装饰。妇 好偶方彝( 青铜器全集i 六o ) ,1 9 7 6 年河南安阳小屯m 5 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 瓣:嚣i ;l ;篓叁;i i 蕤:船臻凳i 髓”1 9 9 7 7 参;”。f l - - 5 - z :”1 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垒集三商田北京文物m 版社,年,原七 * 一iq 宴目物# 镕# 型譬n 祈 研究所藏( 图8 ) ;象首兽面纹觥( 青铜器全集i i i 一五六) 商代晚期,传1 9 3 3 年河南安阳 大司空出土,n 本白鹤美术馆臧。 c b 型i i 式:1 件。鸡鹗跟睛周围无纹饰环绕,羽翼为简单的卷云翼,羽翼之上无纹 饰。徙卣( 青铜器全集一五七) ,上海博物馆藏f 罔9 ) 。 图8c b 型i 式圆匪鸥鹗纹【1 1 图9c b 型式圆疆鸥鹗纹日 鸱鹗纹中最主要的是c a 型i 式鸱鹗纹。这种圆眼卷云翼,翼之上带有鳞纹或者勾 雷纹的装饰手法正是商代晚期较为流行的圆润繁复的装饰风格,将主纹和地纹明显分 开。 2 1 2 鸱鹦纹的分期与分区 这1 9 件带有鸥鹗纹的青铜器,只有7 件具有准确的出土地点。除了两件鹗卣分别 出土于山西和湖北外,其余五件均出自河南。9 件现藏于博物馆,出土地点不明的青铜 器之中,有4 件据传出土于河南安阳。鸱鹗纹出现的时间全部在商代晚期,出现的地点 也集中于商代的统治中心地区。说明鸱鹗纹是一种主要流行于商代晚期中原地区的纹 饰。 2 2 蝉纹 在出土的商、西周时期青铜器中,笔者所查阅的资料中带有蝉纹的青铜器共计8 9 件。其中蝉纹清晰的青铜器有4 7 件。首先,蝉纹可以分为有足和无足两类;其次,蝉 :;:;嚣;i i i 黧妻;嚣i 蓊:船摇嚣i 鉴i :豁参黯! 1 2 西北火学颁 学位论文 纹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圆而突出的眼睛,和呈三角形的身体。蝉的身形可以分为圆润饱满 的桃形、纤细狭窄的长三角形、整体相联的盾形三种。其中盾形专指蝉头与蝉身连接为 一体看上去就像一个整体盾牌的蝉纹。蝉纹中有的蝉纹有嘴部,有的蝉纹则没有。有嘴 蝉纹的嘴部分为两种,一种似裂开的桃子,称为桃形嘴;一种似“十”字形,在“十” 字一横处变化为向两侧裂开的桃瓣形,称为十字嘴。 2 2 1 蝉纹的型式 根据以上蝉纹的特点,可以将蝉纹分为两型三亚型六式。 a 型:无足蝉纹。共计3 6 件。蝉纹均为圆眼,无足。身体形态有桃形、长三角形 和盾形三种。根据蝉纹身体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三式。嘴部有无嘴和有嘴两种。在3 9 件无足蝉纹中,仅有5 件没有嘴,而且没有嘴的蝉纹主要是身形为盾形的蝉纹。其余有 嘴的蝉纹均为桃形嘴。 a 型i 式:共计2 1 件。蝉纹均为圆眼,无足,桃形身体。告宁鼎( 青铜器全集二 六) ,商代晚期,1 9 7 0 年河南安阳孝民屯南m l l l 8 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 图1 0 、1 1 ) ;曾鼎( 青铜器全集i i 三一) ,商代晚期,上海博物馆藏;射女鼎( 青铜器 全集i i 三三) ,商代晚期,上海博物馆藏;亚舟鼎( 青铜器全集i i 三五) ,商代晚期,传 河南安阳出土,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三角蝉纹鼎( 青铜器全集i i 三六) ,商代晚期, 传河南安阳出土,美国赛克勒美术馆藏;弹鼎( 青铜器全集i i 三八) ,商代晚期,传河 南安阳出土,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父乙鼎( 青铜器全集i i 五五) ,商代晚期, 1 9 7 8 年河南安阳孝民屯南m 1 5 7 3 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乳钉纹簋( 青 铜器全集i i 八四) ,商代晚期,1 9 7 9 年河南安阳孝民屯南m 2 5 0 8 出土,国社会科学院考 土 古研究所藏;登簋( 青铜器全集i i 九四) ,商代晚期,传河南安阳出土,美国弗利尔美 术馆藏;乒食觚( 青铜器全集i i 一一o ) ,商代晚期,1 9 7 4 年河南安阳孝民屯南m 1 9 8 f 。o 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兽面纹觚( 青铜器全集i i 一一三) ,无嘴,商代 晚期,1 9 8 5 年河南安阳梯家口m 3 出土,河南省安阳市文物工作队藏;兽面纹觯( 青铜 器全集i i 一二九) ,无嘴,商代晚期,1 9 3 5 年河南安阳武官北地m 1 0 2 2 出土,台北中央 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兽面纹觯( 青铜器全集i i 一三七) ,商代晚期,上海博物馆 藏。臀方群( 青铜器全集i i i 五九) ,商代晚期,传河南安阳出土,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亚址譬( 青铜器全集i i i 八) ,商代晚期,1 9 9 0 年河南安阳郭家庄西m 1 6 0 出土,中国 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鸢卣( 青铜器全集i i i 一三一) ,商代晚期,传河南安阳出土, 第一q 实嘲物尝型 *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臧;邑鼎( 青铜器全集l v 四) ,商代晚期1 9 8 5 年山西灵石旌介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减;鸟纹鼎( 青铜器全集六) ,商代晚期,1 9 6 7 年河北磁县下七垣 出土,河北文物研究所藏;龙纹觚( 青铜器全集六九) ,商代晚期,河南省博物馆藏; 亚獒卣( 青铜器全集一六四) ,商代晚期,1 9 8 5 年江西遂川出土,遂川县博物馆藏: 蝉纹鼎乙( 陕西一七六) ,西周早期。 图i oa 型i 式无足蝉纹1 1 1 图1 1a 型i 式无足蝉纹” a 型i i 式:共计5 件。蝉纹均为圆眼,无足,长三角形身体。司垒母方壶( 青铜器 全集九三) ,商代晚期,1 9 7 6 年河南安阳小屯m 5 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北单卣( 青铜器全集一一七) ,无嘴,商代晚期,1 9 5 0 年河南安阳武官北地m 1 出土,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兽面纹鼎( 青铜器全集i v 八) ,商代晚期,1 9 8 0 年河南罗山蟒张出 土,信阳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藏;。必卣( 青铜器全集六五) ,商代晚期,1 9 7 4 年广 西武鸣勉岭出土,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 图1 2 ) ;妇好斗( 河南i 一七0 ) ,商代后 期,1 9 7 6 年河南安阳小屯m 5 出土; :;i :;嚣;毖;:;嚣;蒸:船臻;鬻i 髓器差;:i :局部 1 4 目北 堂砸十学位论文 图1 2a 型i i 式无足蝉鲥” a 型式:共计1 0 件。蝉纹均为圆眼,无足,眼睛与身体连为一体的盾形身体。妇 好鼎( 青铜器全集四) ,商代晚期,1 9 7 6 年河南安阳小屯五号墓出土,中国社会科学 院考古研究所藏( 图1 3 ) ;妇好爵( 青铜器全集三) ,商代晚期,1 9 7 6 年河南安阳小 屯m 5 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亚址卣( 青铜器全集一二0 ) ,无嘴,商 代晚期,1 9 9 0 年河南安阳郭家庄西m 1 6 0 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兽面纹 簋( 青铜器全集四o ) ,无嘴,商代晚期,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执簋( 青铜 器全集四四) ,无嘴,商代晚期,上海博物馆藏;鸭形器( 河南i 一一二) 无嘴,商 代前期,1 9 5 1 年辉县琉璃阁商墓m 1 4 1 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妇好方量( 河南i 一五0 ) ,商代后期,1 9 7 6 年河南安阳小屯m 5 出土;蝉纹鼎甲( 陕西一) ,西周早期, 1 9 5 8 年宝鸡桑园堡西周墓出土,陕西省增物馆藏;蝉纹鼎乙( 陕西i v - - ) ,西周早期, 宝鸡市博物馆藏:蝉纹鼎甲( 陕西一七五) ,西周早期,1 9 7 0 年乾县临平镇出土,陕 西省博物馆藏: ”i 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四磷田北京文物出版社,1 9 9 7 年,原图一六五局部 】5 * 一q 女日物& 怖类型学* 析 图1 3a 型式无足蝉纹“j b 型:有足蝉纹。共计1 1 件。蝉纹均为圆眼有足。蝉纹包括有两足、四足、六足 三个亚型。身体形态有桃形、长三角形和盾形三种。根据蝉纹身体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 三式。嘴部有无嘴和有嘴两种。有嘴的蝉纹主要是一种似“十”字形,在“十”字一横 处变化为向两侧裂开的桃瓣形的十字嘴。个别有嘴蝉纹为桃形嘴。 b a 型:共计1 件。蝉纹带有两足,圆眼,桃形身体较为细长,嘴部为桃形嘴。戈卣 ( 青铜器全集一六o ) ,商代晚期,1 9 7 0 年湖南宁多黄材出土,湖南省博物馆藏。 b b 型:共计2 件。蝉纹带有六足圆眼,桃形身体较为细长无嘴。兽面纹壶( 青 铜器全集一三九) ,商代晚期,1 9 5 9 年山西石楼桃花庄出土,山西省博物馆藏( 图1 4 ) ; 兽面纹壶( 青铜器全集一四一) ,商代晚期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1 1 中目青目# 夸艇编辑委员十目膏嗣器全集= 商罔北京:文物m 版# ,l 盼7 年,h 目目月韶 1 6 西北大学颂,l # 证i 圈1 4 肋型六足蝉纹“ b c 型:共计8 件。蝉绞带有四足,圆眼。 b c 型i 式:共计6 件。蝉纹带有四足,圆眼,桃形身体。蝉纹鼎( 青铜器全集二) , 商代晚期,1 9 5 9 年河南安阳武官村一号墓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鬏鼎 ( 青铜器全集v 三九) ,西周早期,上海博物馆藏( 图1 5 ) ;蝉纹盘( 青铜器全集二四) , 十字形嘴,西周早期,1 9 7 4 年北京琉璃河二五三号墓出土,首都博物馆藏( 图1 6 ) :蝉 纹盘( 青铜器全集二五) ,十字形嘴,西周早期,1 9 5 5 年辽宁喀左马厂沟窖藏出土, 辽宁省博物馆藏;兽面纹卣( 青铜器全集v i 五五) ,西周早期,1 9 8 0 年山西省曲沃曲村 六0 八一号墓出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龙纹卣( 青铜器全集五六) ,西周早期, 1 9 8 0 年山西曲沃曲村六0 六九号墓出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图1 5m 型i 式四足蝉纹“ 鞴:;嚣;i 嚣| 黪;i ;煞l 嚣:掰噎:i ;:嚣翁喾:i ;孺; 1 7 第一q # 自物毁饰类垂$ n 析 图1 6b c 型i 式四足蝉纹1 j b c 型i i 式:共计1 件。蝉纹带有四足,圆眼,长三角形身体。作宝彝方鼎( 故宫一 一二) ,西周早期,清富旧藏。 b c 型i 】i 式:共计1 件。蝉纹带有四足,圆眼,眼睛与身体连为一体的盾形身体。子 申父己鼎( 青铜器全集v 三八) ,十字形嘴,西周早期,1 9 5 8 年河南伊j i l 出土,洛阳市 博物馆藏( 图1 7 ) 。 图1 7b c 蛐式四足蝉纹 蝉纹中最常见的是a 型i 式蝉纹,这种蝉纹均为圆眼,无足,桃形身体,除个别蝉 纹外,a 型i 式蝉纹都有桃形的嘴。圆眼,无足,桃形身体,桃形嘴都是较为典型的商 代晚期风格,这种装饰圆润华丽的风格在鸱鹗纹的眼睛和羽翼上均有表现,反映丁商代 晚期的审美趣味。 2 22 蝉纹的分期与分区 蝉纹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主要出现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虽然西周中、晚期仍 有蝉纹出现,但是数量上已经明显减少。a 型1 式、a 型式、b c 型i 式蝉纹集中出 现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a 型i i 式、b b 型蝉纹则出现于商代晚期;b a 型蝉纹流行于 商代晚期殷墟前段;b c 型i i 式、b c 型i 式蝉纹则流行于西周早期( 表1 ) 。蝉纹主要出 现在饪食器和酒器之上,随着西周饮酒之风的遏制,酒器数量和种类上的减少对蝉纹 :;i i ;i i 鬈毖;:;i i ;鬈:翳曷臻;i i 嚣釜高萋;i i :豁 1 8 两北人学硕i j 学位论文 的减少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表1 蝉纹分期表 蝉纹型式商代早商代中期商代晚期西周早期西周中期西周晚期 期殷墟前殷墟后 段段 a 型i 式 - - a 型i i 式 a 型i i i 式 - - ,- b a 型 b b 型 b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