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专业论文)陈独秀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pdf_第1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陈独秀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pdf_第2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陈独秀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pdf_第3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陈独秀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pdf_第4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陈独秀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近代中国是中西思想文化激荡的年代,裹挟着船坚炮利和精湛技艺的西学让 中国人眼前一亮,迷惑、耻辱、惊羡的复杂情绪笼罩着国人。经过几代人由器物 到制度层面的学习西方,中国的思想界变得扑朔迷离。在中西文化激荡的启蒙时 代,以民主、科学和反传统主义为思想图景的启蒙运动,寄寓了中国知识分子的 现代化之梦。作为敏感而且有责任感的陈独秀等一批时人可谓苦心孤诣、仗义执 言、共抒国难。作为中国人精神家园的传统文化历经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全 面西化、全面反传统一时甚嚣尘上,传统文化的劣势和不足被一一批判。可以说 他们既负载传统又反叛传统,即传统反传统。 本论题希望借陈独秀这一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独特文本,在经历欧风美雨,西 风日下的当时,敏感地捕捉时代赋予他们的那份焦灼、炽烈的启蒙图强、独立自 主的先行孤独的思想状态,尤其在新学、旧学、中学、西学一时俱下,作为中国 人精神家园的传统文化历经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时刻早期思想者的探索经验 和不足。 本文把陈独秀思想限定在1 9 2 1 年前陈独秀的思想,主要确定为新文化运动 前期至五四运动这一时间段、,陈独秀一生的其他时间段也略有提及,主要侧重 对其思想发展历程做简略的介绍和评述。本文主要从哲学文化的视角探讨作为思 想家的陈独秀在中国思想史上的作用与地位,对陈独秀作为政治活动家的一面暂 不涉及。笔者通过对陈独秀文本的解读,发现陈独秀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有 着割不断的联系。 作为中国早期的启蒙思想家和积极行动者陈独秀为唤起广大民众反对封建 专制制度,获取自由、独立、民主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其思想十分丰富,主 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提倡民主政治,反对专制制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简言之,陈独秀思想即民主和 科学。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复合体,体系庞大辉煌,涵盖广泛,但又无确切定义, 可谓见仁见智,以儒释道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系统的论述,这是陈独 秀着墨比较多的地方,这也是本论文集中讨论地方,将陈独秀视野中的中国传统 文化尤其是孔教总结为:孔教乃是以儒家经典学说为基准的涉及政治思想、伦理 道德、日常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的复合体,实质上是整个儒家思想一社会体系, 尤其是指儒家的君臣大义、等级观念、男尊女卑等一系列信条。那么这样一来, 陈独秀本人的模糊的批判和印象式的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就明朗清晰了,对释道的 批判和论述也基本上循此思路。 陈独秀的传统文化观表现出来,着重从陈本人对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 文化进行批判和创造,以及他的文学革命论和教育思想等方面进行阐释,力争忠 实于陈本人的看法和观点,客观地表述。 陈独秀的教育对象的观点是惟民主义、平民主义,教育目的是通过改造教育 来改造青年、改造社会塑造新青年达至新社会。陈独秀科学、民主思想贯穿在教 育实践中,并通过教育实践来加以体现和进一步的明确。 本文想通过考察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前后的学术思想。展现他的民主和科学 思想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他身上的负载,尽量较全面地阐明陈独秀与中国传统 文化的关系。从这一个案出发去感受个人命运、知识群体命运、时代命运和社会 命运就显得有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陈独秀思想民主 科学中国传统文化儒教 a b s t r a c t m o d e r nc h i n ai st h ea g ew h i c ht h ec h i n aa n dt h ew e s tt h o u g h te u l t u r e s u r g e s i sc o e r c in gt h ef i r ms h i pa r t ill e r yf a v o r a b l ea n dt e c h n i q u e w e s t e r nl e a r n i n gl e t st h ec h i n e s ea tp r e s e n to n eb eb r i g h t ,c o n f u s e s ,t h e s h a m t h ec o m p l e xm o o di sc o v e r i n gt h e p e o p l e a f t e rs e v e r a lg e n e r a t i o no f p e o p l ef r o mt h eu t e n s i lt ot h es y s t e ms t r a t i f i c a t i o np l a n es t u d yw e s t , c h i n a sc i r c l eo ft h i n k e r sc h a n g e sc o n f u s i n g l y i n i t i a t i o nt i m es u r g e s w h i c hi nt h ec h i n aa n dt h ew e s tc u l t u r e ,t a k et h ed e m o c r a c y ,t h es c i e n c e a n dt h ec o u n t e r t r a d i t i o n a l i s ma st h o u g h tp r o s p e c te n l i g h t e n m e n t ,h a s s t a y e dt h ec h i n a i n t e l l e c t u a l sd r e a mo f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a si ss e n s i t i v e m o r e o v e rr e s p o n s i b l ec h e nd u x i ua n ds oo no n eg r o u po ft i m ep e o p l ei tm a y b es a i dt h ep a i n so r p h a n e dv i s i t ,t os p e a ko u tf r o mas e n s eo f j u s t i c e ,a l t o g e t h e rt oe x p r e s st h en a t i o n a ld i s a s t e r h a sb e e nt h r o u g hr e p e a t e d l yt h eu n p r e c e d e n t e dc h a l l e n g ea n dt h e t e s t a st h ec h i n e s es p i r it u a lh o m et r a d it i o n a lc u lt u r e ,t h ec o m p r e h e n s iv e w e s t e r n i z a t i o n ,t h e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c o u n t e r t r a d i t i o nc a u s eac l a m o r f o r a w h i l e ,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i n f e r i o r i t ya n di n s u f f i c i e n tb y1 i c r i t i q u e s m a ys a yt h e mb o t ht h el o a dt r a d i t i o na n dt or e b e la g a i n s t t h et r a d i t i o n , n a m e l yt r a d i t i o n a lc o u n t e r t r a d i t i o n t h i st h e s i sh o p e db o r r o w sc h e nd u x i ui nt h i sc h i n e s en e a r c o n t e m p o r a r yh i s t o r yt h eu n i q u et e x t ,i nt h ee x p e r i e n c e ,t h ew e s t e r l y w i n d a tp r e s e n ta tt h a tt i m e s e n s i t i v e l yc a u g h tt h et i m ed e e p l y w o r r i e dt o e n t r u s tw i t ht h e i rt h a t ,t h eb l a z i n gi n i t i a t i o np l a n st ob e s t r o n g e r ,t h e i n d e p e n d e n ta d v a n c el o n e l yt h o u g h tc o n d i t i o n ,i nw a se s p e c i a l l y n e w s t u d y ,t h eo l dl e a r n i n g ,t h em id d l es c h o o l ,t h ew e s t e r nl e a r n i n gf o ra w h i l ea l lu n d e r ,h a db e e nt h r o u g hr e p e a t e d l yt h eu n p r e c e d e n t e dc h a l l e n g e a n dt h et e s tt i m ee a r l yt i m et h o u g h te x p l o r a t i o ne x p e r i e n c ea n dt h e i n s u f f i c i e n c ya st h ec h i n e s es p i r i t u a lh o m e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 t h i sa r t i c l et h ec h e r td u x i ut h o u g h td e f i n e dw h e n1 9 2 1a g oc h e nd u x i u s t h o u g h t ,t h em a i nd e t e r m i n a tj o nf o rt h en e wc u l t u r em o v e m e n t e a r l i e r p e r i o dt om a y4 t hm o v e m e n t st h i sf o ra w h il et h ec o m p a r t m e n t ,t h ec h e n d u x i ul i f eo t h e rt h ec o m p a r t m e n ta l s os l i g h t l yh a dm e n t i o n s ,t h em a i n s t r e s sm a d et h eb r i e fi n t r o d u c t i o na n dt h en a r r a t i o nt oi t st h o u g h t d e v e l o p m e n tc o u r s e t h i sa r t i c l em a i n l yf r o mt h ep h i l o s o p h yc u l t u r ea n g l e o fv i e wd i s c u s s i o nt o o kt h et h i n k e rc h e nd u x i u si nc h i n e s et h o u g h t h i s t o r yf u n c t i o na n dt h es t a t u s ,t e m p o r a r i l yd o e sn o ti n v o l v ea tt h es a m e t i m et oc h e nd u x i ua st h ep o l i t i c a la c t i v i s t t h ea u t h o rt h r o u g ht oc h e n d u x i ut e x td i s c o v e r e dt h ec h e n d u x i ut h o u g h ta n dt h ec h i n at r a d i t i o n a l c u l t u r er e s o u r c e sh a st h e r el a t i o nw h i c hd o e sn o tc u to f f f o ra r o u s e st h eg e n e r a lp o p u l a c ea st h ec h i n e s ee a r l yt i m ei n i t i a t i o n t h i n k e ra n dp o s i t i r ea c t i o nc h e nd u x i ut oo p p o s et h ef e u d a ld e s p o t i c s y s t e m ,t h eg a i nf r e e d o m ,t h ei n d e p e n d e n c e ,t h ed e m o c r a c yh a v em a d et h e e x t r e m e l ys i g n i f i c a n tc o n t r i b u t i o n ,i t st h o u g h ti se x t r e m e l yr i c h ,m a i n c o n t e n ti n c l u d i n gf o u ra s p e c t s :a d v o c a t e st h ed e m o c r a t i cp o l i t i c s ,t h e o p p o s i t i o nd e s p o t i cs y s t e m ;a d v o c a t e dt h en e wm o r a l s ,o p p o s et h e o l d m o r a l s :a d v o c a t e st h es c i e n c e ,o p p o s e db l i n d l yb e l i e v e di n ;a d v o c a t e st h e n e w v e r n a c u l a r1 i t e r a t u r e ,o p p o s e st h eo l d1 i t e r a t u r e i nb r i e f ,t h ec h e n d u x i ut h o u g h ti st h ed e m o c r a c ya n dt h es c i e n c e t h ec h i n a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i sac o m p l e x ,t h es y s t e mh u g ei s m a g n i f i c e n t 。c o v e r sw i d e l y ,b u tn o ta c c u r a t e l yd e f i n e s ,i tm a yb ec a r r i e s o nt h es y s t e mt a k et h ec o n f u c i a n i s ma st h em a i nc o n t e n tc h i n at r a d i t i o n a l c u l t u r et h ee l a b o r a t i o n ,t h i si sc h e nd u x i ui n k sq u i t em a n yp l a c e s ,t h i s a l s oi st h ep r e s e n tp a p e rc e n t r a l i s md i s c u s s e st h ep l a c e ,t h ec h e nd u x i u f i e l do fv i s i o ni nc h i n a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c o n f u c i a n i s ms u m m a r yi si n p a r t i c u l a r :t h ec o n f u c i a n i s mi si n v o l v e st h ep o l i t i c a lt h i n k i n g ,e t h i c s m o r a l s ,t h ed a i l y1i f ec u s t o mt a k et h ec o n f u c i a n i s tc l a s s i c a lt h e o r ya s t h ed a t u ma n ds o o ne a c ha s p e c tc o m p l e x ,i nt h ee s s e n c ei st h ee n t i r e c o n f u c i a n i s tt h o u g h t s o c i a ls y s t e m r e f e r st oc o n f u c i a n i s t sr u l e r s a n d t h em i n i s t e r sp r i n c i p l eo fr i g h t e o u s n e s s ,t h er a n ki d e a ,t h et r e a t m e n t o fw o m e na si n f e r i o r si np a r t i c u l a ra n ds oo nas e r i e so fc r e e d s ,t h e n c h e nd u x i ut h ef u z z yc r i t i q u e ,t h ec h i n a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b r i g h tc l e a r , t or e l e a s e da c r i t i q u ea n dt h ee l a b o r a t i o na l s ob a s i c a l l yf d l l o w st h i s m e n t a l i t y c h e nd u x i u st r a d i t i o n a lc t l l t u r ev i e wd i s p l a y s ,e m p h a t ic a l l yt o c a r r i e so nt h ec r i t i q u ea n dt h ec r e a t i o nf r o mc h c nt a k et h ec o n f u c i a n i s m a sr e d r e s e n t a t i v e sc h i n a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 ,a sw e l la sh i s1 i t e r a r y r e v o l u t i o nd i s c u s s e sw i t ha s p e c ta n ds oo ne d u c a t i o nt h o u g h tc a r r i e so f f t h ee x p l a n a t i o n ,a r g u e sv i g o r o u s l yf a i t h f u ly uc h e n t h ev i e wa n dt h e v i e w p o i n t o b j e c t i v e l yi n d i c a t e s c h e nd u x i u se d u c a t i o no b j e c tv i e w p o i n ti so n l yt h ep e o p l e p r i n c i p l e t h ed e m o c r a c y 。t h ee d u c a t i o ng o a li se d u c a t e st h r o u g ht h e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t r a n s f o r m st h ey o u t h ,t h e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s o c i e t yp o r t r a y s t h en e wy o u t ht or e a c ht ot h en e ws o c i e t y c h e n1 ) u x i ui ss c i e n t i f i c ,t b e d e m o c r a t i ct h o u g h tp a s s e st h r o u g hi nt h ee d u c a t i o np r a c t i c e ,a n d p r a c t i c e st h r o u g ht h ee d u c a t i o np e r f o r m st om a n i f e s tw i t hf u r t h e rb e i n g c l e a ra b o u t t h i sa r t i c l ew a n t st h r o u g ht oi n s p e c tc h e nb u x i u sa r o u n dn e w c u l t u r e mo v e m e n ta c a d e m i ct h o u g h t ,u n f o l d sh i mt ob ed e m o c r a t i ca n db e h i n d t h es c i e n t i f i ct h o u g h tc h i n a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o i lh i sb o d yl o a d ,a s f a r a sp o s s i b l ec o m p r e h e n s i r e l ye x p o u n d sc h e nd u x i ua n d t h ec h i n a 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 r e l a t i o n s e m b a r k s f r o mt h i s d o c u m e n t f e e l s i n d i v i d u a ld e s t i n y t h ek n o w l e d g ec o r r 豫u n it yd e s t i n y 。t h e t i m e d e s t i n y a n dt h es o c i a ld e s t i n ya p p e a r sh a st h es i g n i f ic a n c ea n dt h ev a l u e k e yw o r d :t h e nd u x i u st h o u g h t ,d e m o c r a t i c s c i e n c e , c h i n a 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 c o n f u c i a n i s i l l 。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彩? 塾绥其他教育机构 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 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眵 伺 并表示谢意。 e 咖了每苹只影。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黻储完全了趔豸缸j 5 雾张使用学位论文的髋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本人授出缸i 够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擗进行 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尚 签字日期:加严拳月 电话 邮编 月订日 陟铲 导言 巳-言 寸百 陈独秀是我国近现代史上杰出的思想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和总司令, 他高举影响现代中国的“民主”和“科学”两大旗帜,推动了中国社会启蒙的发 展。作为政治活动家的陈独秀,思想活跃,经历曲折,性格多面,是个颇受争议 的人物。陈独秀研究是学术界经久不衰的常新课题。 当前陈独秀研究表现以下几种态势: 第一,侧重对陈独秀生平著述和历史活动的考证发掘收集整理。比如说陈独 秀传记已经出了好几本,陈独秀与早期会党、陈独秀与中国名人、陈独秀家庭等 为背景,这种研究模式成为陈独秀思想研究的主体,都没有摆脱以时间为活动线 索写作人物传记的模式,思想研究张力比较欠缺。 第二,思想史上的考察。以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时期社会思潮为达到背景, 以陈独秀为个案,系统分析发掘他们那一个群体的思想发展的线索、经验、教训。 五四时期陈独秀思想研究,陈独秀与二十世纪社会思潮等时文论著蔚为太观。 第三,中国共产党党史上陈独秀的贡献和错误,以及与其他革命者的恩怨情 仇,虽然不同场合对陈独秀正名,但是在陈独秀与中共的研究中经常打擦边球。 当前陈独秀研究呈现多学科多视角的现状,文学上的,历史学上考证的方法,思 想史研究,哲学上的考察不一而足。如石钟扬教授的文人陈独秀、朱洪教授 的陈独秀的哲学思想、高力克教授的五四的思想世界等都是近几年研究 的新作,更深入到陈独秀本人的思想中解读。而并不仅仅从档案中去发掘他的生 平事迹。以上著作和文章都从不同角度推动和丰富了陈独秀研究。 本文主要从哲学交化的视角探讨作为思想家的陈独秀在中国思想史上的作用 与地位,对陈独秀作为政治活动家的一面暂不涉及。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陈独秀 的思想研究形成一个基本共识,认为陈独秀是个全盘反传统主义者。本文对此不 想着力匡正,但也不敢完全认同。笔者通过对陈独秀文本的解读,发现陈独秀思 想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有着割不断的联系。本文想通过考察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 前后的学术思想,展现他的民主和科学思想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他身上的负载, 尽量较全面地阐明陈独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一个时代的思想、精神资源主 要来自于自己的传统。对中国而言,中国具有其他国家所没有的数千年连续不断 的文明传统。一般而言,我们都是站在先人的文化土壤上发言。陈独秀饱受传统 陈独秀思想0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教育,可以大致背诵杜甫全集,与传统文化的渊源显而易见。 二十世纪仞年,是中西文化激荡的启蒙时代,以民主、科学和反传统主义为 思想图景的启蒙运动,寄寓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化之梦。这一中西文化激荡的 转型时代不仅突破了两千年儒教中国的思想传统,而且浓缩了欧溯二百年现代思 想史,这狂飙突进、峰回路转的思想历程,作为敏感而且有责任感的陈独秀等 批时人可谓苦心孤诣、鞠躬尽瘁、仗义执言、共抒国难,可以说他们既负载传统 又反叛传统,即传统反传统。本论题希望借陈独秀这一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独特文 本,在经历欧风美雨,西风日下的当时,敏感地捕捉时代赋予他们的那份焦灼、 炽烈的启蒙图强、独立自主的先行孤独的思想状态,尤其在新学、旧学、中学、 西学一时俱下,作为中国人精神家园的传统文化历经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时 刻,早期思想者的探索经验和不足,这些可以看作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如果 说本文欲有所创新,创新点也在此体现。 陈独秀思想是什么? 直言之为启蒙时期的民主和科学两先生。“国人而欲脱蒙 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即急起直追,当以科学和民权并重”。“ 陈独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定为何? 陈独秀服中的传统文化就是以儒家为核 心的思想、社会体制。孔教乃是以儒家经典学说为基准的涉及政治思想、伦理道 德、日常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的复合体,实质上是整个儒家思想一社会体系,尤 其是指儒家的君臣大义、等级观念、男尊女卑等一系列信条。 二十世纪初期中国文化的状况如何? 陈独秀在法兰西入和近世文明说到: “近世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古之道,而使人心、社会划然一新者,厥有三事: 一日人权说,一日生物进化论,一日社会主义是也。”。1 近代以来是中西思想文化激荡的年代,裹挟着船坚炮利和精湛技艺的西学让 中国人眼前一亮,迷惑、耻辱、惊羡的复杂情绪笼罩着国人。经过几代人由器物 到制度层面的学习西方,中国的思想界变得扑朔迷离,新学、旧学、中学、西学 一时俱下,融合批判淘汰洗练。作为中国人精神家园的传统文化历经前所未有的 挑战和考验,全面西化、全面反传统一时甚嚣尘上,传统文化的劣势和不足被一 一批判。 鉴于陈独秀本人的思想繁杂、丰富和多元,本文把陈独秀思想限定在1 9 2 1 年 【1 1 1 陈独秀:敏告青年,独秀支存第9 页 1 2 】陈独秀:法兰西与近世文明,独秀丈存第l o 页 - 2 - 岢苦 前陈独秀的思想,主要确定为新文化运动前期至五四运动这一时间段( 这一时段 可以说是陈独秀比较集中地论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时段) ,陈独秀一生的其他时间段 也略有提及。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复合体,体系庞大辉煌,涵盖广泛, 但又无确切定义,可谓见仁见智,本文将其界定为当时社会所通行,亦即陈独秀 所理解的以儒、释、道三家和具体内化为民俗、民风、社会心理、仪节、制度等 的复合体。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通过对当时社会思 想形态以及背景的系统考察,发觉其思想的缘起发展的过程,作出较为客观公允 的推理,力争得出清晰的脉络。本文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放在古、今、中、西的交 融并进中的视域中通过陈独秀这一独特文本的负载而展开。 二、文本解读的诠释学方法。文本的真正意义是一个不断展开和无穷尽的开 放过程,对其认识和发现也是无止境的。历史的时间间隔不仅不是理解的障碍, 而是理解的必要条件,理解是理解者的视界与理解对象的视界的对话、交流和融 合融合为新的理解提供可能性,理解就是在视界的不断融合中深化的。本文的展 开是在对陈独秀思想进行系统的考量、解读和对话过程中展开的。 陈独秀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陈独秀的生平及思想发展轨迹 陈独秀( 1 8 7 9 1 9 4 2 ) ,字仲甫,安徽怀宁( 今属安庆市) 人,是中国二十世纪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积 极传播者,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陈独秀于1 8 9 6 年中秀才。1 8 9 7 年入 杭州中西求是书院学习,开始接受近代西方思想文化。1 8 9 9 年因有反清言论被书 院开除。1 9 0 1 年因为进行反清宣传活动,受清政府通缉,从安庆逃亡日本,入东 京高等师范学校速成科学习。翌年返回,与柏文蔚等组织“青年励志学社”,在 中国第一次提出“科学与民主”的口号。t 9 0 3 年7 月在上海协助章士钊主编国 民日报。1 9 0 4 年初在芜湖创办安徽俗话报,宣传革命思想。1 9 0 5 年组织反 清秘密革命组织岳王会,任总会长。1 9 0 6 年入东京正则英语学校,后转入早稻田 大学。1 9 0 9 年冬去浙江陆军学堂任教。1 9 11 年辛亥革命后不久,任安徽省都督府 秘书长。1 9 1 3 年参加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被捕入狱,出狱后于1 9 1 4 年到日本,协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1 9 1 5 年9 月,在上海创办并主编青 年杂志( 一年后改名新青年) 。1 9 1 7 年初受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1 9 1 8 年 1 2 月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这期间陈独秀以新青年、每周评论 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先后发表了敬告青年、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 袁世凯复活、 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文学革命论等许多文章,高举 科学和民主两面大旗,反对封建军阀专制,反对封建迷信反对孔教;提倡科学, 提倡文学革命,反对封建的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和主将。1 9 1 9 年5 月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 十月革命后陈独秀开始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1 9 2 0 年初潜往上海,在共产国际 的帮助下,首先成立上海的共产主义早期组织,同时与其他各地的先进分子联系, 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主要创始人之一。1 9 3 2 年1 0 月,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 逮捕,判刑后囚禁于南京。抗战爆发后,他于1 9 3 7 年8 月出狱,先后住在武汉、 重庆,最后长期居住于四川江津。1 9 4 2 年5 月在贫病交加中逝世。 思想者的成长往往注重于内心的成熟和对人生世事变迁的敏感。陈独秀自幼 丧父,在封建大家庭的背景下成长,生活浸染着爷爷的棒头和母亲的眼泪,接受 的是旧式教育,但是陈独秀又有着倔强叛逆的个性。 鉴于家庭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也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陈独 一陈独秀的生平投思想篾艘轨迹 秀自然被安排接受封建主义的旧式教育。由于陈独秀父亲早逝,教育子孙的任务 便由祖父陈章旭承担。陈章旭老先生在亲戚本家中被称为“白胡爹爹”,索以严厉 出名,在实庵自传中陈独秀说道,孩子们一听到白胡爹爹来了,便停声不敢 哭,可见这位白胡爹爹的威严。陈独秀大约跟着祖父读书,由于陈独秀天资比较 聪明,祖父对之要求较严,期望也特别高,恨不得短时间内熟读四书五经。偶尔 陈独秀未能把书背出,祖父便会生气,便会用板子打他,在祖父最生气的时候, 怒目切齿,几乎发狂,一般的体罚变成了毒打。陈独秀对此本能地表示反感和不 满,面对毒打,总是倔的一声不哭。致使祖父“不止一次愤怒而伤感地骂道:这 个小东西将来长大成人,必定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强盗,真是家门不幸。”“1 祖 父信奉棒头底下出孝子的思想对陈独秀着实有一定的威权,但是陈独秀这种受外 力刺激影响而形成叛逆心理构成了他以后人生态度之一,强暴威权造成的对立面, 实在是社会政治生活和人类思想发展上的一个通则。在家庭中叛逆,即背叛固有 的家庭伦理,而评判的标准是内化人心的小传统也即家庭中尊尊、亲亲等的风俗 习惯,正所谓因政教而风俗,因风俗而成心理的社会生活和家庭传统中,陈独秀 被斥责为野孩子,“野”即是无教养,对传统家庭伦理的冲撞、无视和背弃。 随着陈老先生的过世,在温和善良的长兄和柔弱慈爱母亲的教育和关照下, 陈独秀的世界又开始了另一番场景。长兄陈庆元没有摆开封建小家长的架势,也 不用严酷的棍棒政策树立权威,以耐心来督促和辅导陈独秀读书,并教他读昭 明文选。昭明文选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入门书,是一部著名的诗文选集,由南 朝昭明太子肖统主要选录了先秦至梁的诗文词赋,文学色彩浓烈,此书比起其它 死拼硬凑、枯燥无味的八股制艺和字句晦涩的经书真可谓是另番天地,经书上千 瘪的道德说教和八股制艺中的游戏般的故弄玄虚更显苍白无力,所以由此也就开 端了陈独秀以浓郁的文学情感的昭明文选形式来抵制所谓的“桐城谬种”和 “玄学妖孽”的八股文,可见陈独秀籍借富有思想感情韵味的诗文获得了某种心 灵上的启迪。在实庵自传中陈独秀说道:初读文选时,“我也有点头痛, 渐渐读出味道来了,从此更加看不起八股文”。脚 当然此时陈独秀对八股制艺的抵制,还是更多地源于感性认识,还远没上升 到理性认识的水平。在面对科举可以荣宗耀祖的现实诱惑和强大的社会传统观金 【1 】陈独秀:实庵自传转引自朱文华 【2 j 陈狂秀:实鹰自传,。转引自朱文华 终身的反对派一陈独秀评传13 页 终身的反对派一睬独秀评传势13 页 5 陈蚀秀思想勺中固传统文化 也即慈母和长兄的期待,他毕竟还未能作孥决有力的抵制。1 8 9 6 年临考前一两个 月,在大哥的严格督促下,陈独秀默许配合下,以很低的名次通过县考和府考, 最后在院试中陈独秀将文选中的鸟兽草木的难字和康熙字典上荒谬的古 文填满篇皇皇大文,竟然蒙住了大宗师,取为第一名,虽然母亲乐的几乎掉下 眼泪,但陈独秀据此更加一层鄙薄科举。可见在这种极不合理的应试环境下,无 端的获得却更引申出思想者对获得本身合法性的怀疑,并进而激起其进一步的思 考,这本身是个极大的进步。陈独秀本人由于没有充分的应试准备( 县考和府考 可应证) 而无端中秀才,这本应为当事人激动不已的馅饼,反而成为冷观者审视 的起点,可见这科举制度设计本身正是问题症结所在,看到这一点,也正应证了 陈独秀的人格独特。 1 8 9 7 年乡试是举人资格的考试,是科举中的重要一环,对考生来说,一旦中 举,可以做官,鹏程万里,因此考生对之极为重视,社会各界把乡试当作一件大 事,称为“抡才大典”。当时陈独秀对举子业没有太大的兴趣,但又觉得这场灾难 是免不了的,不如用功考个举人以了却母亲的心愿,以后再去专心做点正经学问, 因此,在临考前,虽然多病,也还着重准备了考试的功夫,对八股文也勉强研究 了一番。 考试期间给陈独秀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绘州的大胖子,一条大辫子盘在头顶上, 全身丝不挂,脚踏一双破鞋,手里捧着试卷。在如火的长巷中走来走去,脑袋 左右摇晃,拖着怪声念他那得意的文章,念到最得意处,用力把大腿一拍,翘起 大拇指叫道:“好,今科必中! ”。这个近乎发疯的考生给陈独秀以极深刻的刺激。 这个“今科必中”的先生,使陈独秀呆看了一两个钟头。在这一两个钟头中,陈 独秀并非看他,而是由此联想到所有的考生的怪现状,由那些怪现状联想到这般 “动物”得志,国家和人民就要遭殃;又联想到所谓的“抡才大典”,简直是隔几 年把这般猴子狗熊搬出来开一次动物展览会;因此又联想到了国家的一切制度, 恐怕都有如此这般的毛病。这一两个钟头的冥想决定了我个人在往后十几年的行 动,也实现了由“选学妖孽”到康梁派转变,本来极为勉强的乡试,不料却得到 意外的收益。 由此看来t 在甲午中日战争后,虽然陈独秀和其他许多旧知识分子一样,思 想有所震动,但仍不明显,而正是在康粱鼓吹维新的思潮的影响下,在“抡才大 一陈独秀的生r 及思想发展轨迹 典”的刺激下,才真正有了觉昨是而今非的幡然醒悟,从而切实地接受维新思想, 与此同时,陈独秀在江南乡试后与科举制度的决裂,也不再是出于感性,而是上 升到理性的正确抉择了。这就意味着,一个土生土长的江淮青年,因其萌芽状态 的叛逆心理,加上现实社会政治文化的刺激,终于义无反顾地接受了维新思想。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思想转变逐渐变的明朗起来,在说国家中,陈独秀 道:“十年前,在家里读书的时候,天天只知道吃饭睡觉。就是奋发有为,也不过 是念念文章,想骗几层功名,光耀门楣罢了,哪知道国家是什么东西,和我有什 么关系昵? 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同本国,把我们打败了。”另外在 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中也流露出了思想转变的原因和经过,“吾辈少时,读 八股,讲旧学,每疾视士大夫习欧文谈新学者,以为皆洋奴,名教所不容也;前 读康先生及其徒梁任公之文章,始恍然于域外之政教学术,粲然可观,茅塞顿开, 觉昨非而今是。吾辈近日稍有世界知识,其源泉乃康、粱二先生之赐。” 陈独秀在忧患意识、爱国主义及自觉的启蒙精神的沉潜下由维新而革命,成 为乱党的组织者和宣传家,参加革命和会党组织( 政治伦理) 。此时陈独秀寻找从 根本上救国的途径,即从事扎扎实实的思想文化战线上的工作,重新向人民群众 作思想启蒙教育,期望通过发动一次比戊戌维新更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从更深 广的思想文化背景上来寻找改造中国的突破口。为此陈独秀的“教化革命”的内 容实质又不同于康有为的“道德礼俗,立国之本,不可变易也。一一发明中国教 化之美,知孔教之宣于中国而广大之”,。1 而应该是科学和民主,其明确宣称:“国 人而欲摆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和人权并重”。“1 经过二十多年的政治锻炼和文化学识的积累,陈独秀本人也已经具备了引发社会 新思潮、发动一场新的思想启蒙运动所必需的以科学和民主为核心内容的西方近 代社会政治观念和相应的西洋文化知识了,虽然这些知识还不能苛求其系统性、 完整性和具有高度的理论水平。 陈独秀首先在封建大家庭的教育和影响下长大,但是表现出对传统家庭伦理 的冲撞、无视和背弃。其次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表现出对科举考试的蔑视,但 懵懂中得秀才,家庭和社会各界纷然,恭喜、提亲、风水旺齐至,尤其是母亲主 f 1 】转引自朱文华:终身的反对派陈独秀评传l4 页 1 2 l 陈独秀: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独秀文存* 6 8 页 【3 】转引自束文华:终身的反对派陈独秀评传7 4 页 f 4 j 际挂秀:敬告青年,g 独秀文存势第9 页 陈独秀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婚,几代不旺的家庭一下子金榜题名、洞房花烛。表面一片繁荣上下其乐融融。 随后乡试的各种遭遇在陈独秀的脑海中翻腾,表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当 时流行的升官发财光宗耀主的社会伦理的背离,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自觉的启蒙精 神成长起来。再次陈独秀由宣传维新思想到走上曲折革命的道路。表现出了自觉 的革命精神,而此也正是违背政治伦理的。 以上可以看出具有批判和叛逆精神的陈独秀独立不羁、特立独行风格将影响 以后的时代精神风貌,但是我们也同时应当看到传统文化影响世道人心强大功能 在陈独秀身上也有所彰显。从他的学术经历看,早年蔑视科举,但在严格的传统 教育体制下不经意地打下了一定中国文化的功底,科举取士,时文学习浸染每个 读书人的心灵,具有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特性。在他退出了政治舞台后,又潜心 研究小学,而且颇有建树,应该说不会是简简单单地为了生计,似乎是一种更深 层次的复归,回到了中国文化的基部。 二际独秀对传统思想j 化的扬卉 二陈独秀对传统思想文化的扬弃 十九世纪后半期以来,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对中国的侵略加剧,中国的封建统 治阶级的日益腐朽,中国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各进步力量全力挺进,为 探索救国救民之路奉献各自的能量。许多仁人志士,为了救亡图存,提出各种救 国方案,通过办报刊、设学堂、组织社团,宣传民主思想,从事革命活动。作为 中国早期的启蒙思想家和积极行动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