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经济管理专业论文)林业现代化及其评价指标.pdf_第1页
(林业经济管理专业论文)林业现代化及其评价指标.pdf_第2页
(林业经济管理专业论文)林业现代化及其评价指标.pdf_第3页
(林业经济管理专业论文)林业现代化及其评价指标.pdf_第4页
(林业经济管理专业论文)林业现代化及其评价指标.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 毕业) 论文,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通过 我的努力取得的成果,并且是自己撰写的。尽我所知,除了文中作了标注和 致谢中已作了答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 果。与我一同对本研究做出贡献的同志,都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 了谢意,如被查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由本人承担应有的责任。 学位( 毕业) 论文作者亲笔签名:讹彭芋蛰 日期:驰对十;。 【) r 旷吖j 。,r 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福建农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 毕业) 论文的规定, 即学校有权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 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在年后解密可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本论文属于不保密。 f i 强:卿t 3 。 t 日期:硼。j ,? 。 咒妗弥 中 氢夸镒啼 献双 文名论签,笔业亲毕师0 教 位导 学指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论文 中文摘要 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并且基本实现现代化。在这样 的背景下,林业也需要现代化因为林业不仅是一项产业,而且是一项公益事业。 但是林业现代化的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目前对于林业现代化内涵和理论的 研究较少,不能为林业现代化的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其次,林业现代化发展 阶段划分的研究也较少,如果没有具体的发展阶段的划分,就没有阶段性的目标, 就会影响林业现代化的进程。再次,目前存在的少数林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虽 然能够反映出林业的三大效益,但是不能全面地体现林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基于 以上几个问题,本文探讨如下:首先,阐述了林业现代化的内涵,认为林业现代化 是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工业部门的介入、现代要素的投入、市场机制的引入和服 务体系的建立,依靠现代化工业装备林业,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全社会 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以满足人类 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其次,论述了林业现代化的理论依据是第一次 现代化理论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两次现代化理论不可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第一 次现代化指导林业通过工业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经济,加速进行物质积累,扩 大市场,为林业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第二次现代化通过 非工业化为林业提供知识和信息,加速林业知识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实质上是在第 一次现代化的基础上对第一次现代化的延续、发展和超越,使林业能够更好地满足 人们物质和精神的需求。第三,本文对林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划分进行了详细地探 讨。第四,构建了林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定量指标和定性指 标。第五,对福建林业现代化进行实证研究,将所构建的林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应用于福建林业现代化的评价中,并建立评价模型,通过专家咨询法获得评价指标 的标准值,采用加权平均法测算,得出福建省林业现代化评价值为6 1 4 4 分,依据 本文林业现代化发展阶段划分标准,福建林业现代化正处于林业现代化起步阶段, 而且是起步阶段的中后期。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找出福建林业现代化发展中存在 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比如加强第一产业的建设,林产工业结构的调整, 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增加林业的社会效益,增加林业科技投入等措施,以促进福建 2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论文 林业现代化的发展。 关键词:林业现代化林业现代化发展阶段评价指标 对羡 a b s t r a c t b yt h ee n do ft h em i d d l ec e n t u r y ,o u rc o u n t r yw i l la c h i e v et h el e v e lo f m i d d l ed e v e l o p e d c o u n t r ya n dc o m p l e t et h ec o u r s eo f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b e c a u s e i t i sn o to n l yai n d u s t r y ,b u ta l s oap u b l i ew e l f a r e ,f o r e s t r yn e e dt o m o d e r n i z e c u r r e n t l y f i r s t l yt h e r ei sl i t t l es t u d yi nt h ed e f i n i t i o na n d t h e o r yo ff o r e s t r y s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a n dw h i c hc a n tp r o v i d et h es u p p o r t s f o rf o r e s t r y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s e c o n d l yt h ef o r e s t r yd e v e l o p m e n ts t a g ec a n t b ed i v i d e da n dt h eo b j e c t i o ni so b s c u r e ,a tl a s t t h ec u r r e n tf o r e s t r y 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i n d e xs y s t e mi so n l yq u a n t i t a t i v ea n d l a c ko ff a c t o r s f e w s y s t e mo fa p p r o v a li n d e xw h i c hc a n tf u ll ye m b o d yt h em a i nc h a r a c t e r so f f o r e s t r y s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b a s i n go nt h ea b o v ea n ds t u d yo fd o m e s t i ca n d f o r e i g nm a t e r i a l s ,t h i sa r t i c l ed i s c u s s e st h ed e f i n i t i o na n dt h e o r y ,r e b u il d t h es y s t e mo fa p p r a is a li n d e xa n dm a k ead i v i s i o ni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s t a g e o ff o r e s t r y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i th e l i e v ef o r e s t r y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a p p l yt h e p e n e t r a t i o no ft h e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t h ei n v o l v e m e n to ft h ei n d u s t r y d e p a r t m e n t s ,t h ei n p u t so ft h ea d v a n c e df a c t o r s ,t h e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o f t h e m a r k e tt h e o r ya n dt h eh e l pa l lt h es o c i e t yt oc h e r i s ht h ef o r e s t r yr e s o u r c e s , t oo u t p u tt h ev a r i e t yo ft h ef o r e s t r yf u n c t i o n s ,t os a t i s f yt h ee c o l o g i c a l , e c o n o m ya n ds o c i e t yd e m a n do fp e o p l e t h et h e o r yb a s eo f t h ef o r e s t r y 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s h o u l db et h ef i r s t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t h e o r ya n dt h es e c o n dt h a t t h e yc a n tb ed i v i d e da n dc o n f r o n t e d t h ef i r s to n ea c c e l e r a t e st h e m a t e r i a l sa c c u m u l a t i o na n de n l a r g e st h em a r k e tb yi n d u s t r y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s p e c i a l i z a t i o na n ds c a l eo ft h ee c o n o m yt os e tu pt h em a t e r i a la n ds o c i e t y b a s e f o r t h es e c o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s e c o n do n ee x t e n d s ,d e v e l o p sa n d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论文 o v e r p a s s e s t h ef i r s to n eb y p r o v i d i n gk n o w l e d g ea n d i n f o r m a t i o n t h e r e b u i l d i n gf o r e s t r y o d e r n i z a c i o ni n d e xs y s t e mc o n c l u d e st h eq u a l i t a t i v ea n d q u a n t i t a t i v ef a c t o r s t h e n ,t h es y s t e mi sa p p l i e di n t ot h ef o r e s t r y 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i nf u j i a n w h i c hm a k e su sk n o wt h ed e g r e ea n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s t a g eo ff o r e s t r y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a tl a s t a c c o r d i n g l yt h i sa r t i c l es u g g e s t s s o m em e a s u r e sf o r t h ep r o b l e m s l y i n gi nt h ec o u r s eo ff u j i a nf o r e s t r y 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k e y w o r d s :f o r e s t r y 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d e v e l o p m e n ts t a g e o f f o r e s t r y 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a p p r a i s a li n d e x :m e a s u r e s : 4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论文 第1 章引言 1 1 选题的背景 林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又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 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人类的 前途和命运。当日趋恶化的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的时候人类生态意 识开始觉醒,并且把希望的目光移向林业。林业肩负着优化环境与促进经济发展的 双重历史使命,在实现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始终处于极其重要的基础和主体地 位,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林业不可避免地要进行现代化。 邓小平1 9 8 3 年指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为中国现代化 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建设现代化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提出了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将现代化建设的内涵表现出来了。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2 l 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这就是 “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 0 0 0 年翻一番,使人 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几十年的 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个世纪中 叶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祖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 义国家。”在全国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江泽民进一步阐述了现代化发展要求,到下 世纪中叶,“中国将进入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中国人民将达到现代化基础上的 共同富裕,中华民族将实现伟大的复兴”。从改革开放至今的2 0 多年的时间,特别 是在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我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生 活有了显著的提高,基本解决了温饱,2 0 0 0 年达到了小康标准,这些伟大的成就激 励着中国人民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继续实现现代化。林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的不可分割一部分,需要实现林业现代化。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林产品的需求呈现不 断增长的趋势,供需缺口进步拉大,尤其是木材、人造板、木浆造纸等在相当长 时期内仍是市场急需的产品。不能长期耗用大量的外汇进口木材及其产品。随着国 际社会对森林和环境问题的更加关注,林产品国际贸易必将受到影响,长期依赖国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论文 外资源,必将付出越来越商的代价,而又由于我国林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所以国 民经济对林产品的需求只能立足于国内,这就对林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林业是林产品生产和保护性资源经营相结合而以后者为基础的国民经济部门, 它既是一项产业,又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林业,改善环境,是促进农业稳产 高产的保障: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特别是振兴山区经济的重要途 径。林业在当今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林业现代化则是林业可持续 发展的必然选择。 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发达的林业是国家富足,民族繁荣和社会文明的 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建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如造林合格率和保存 率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括立木蓄积量稳步增长,多项林业生态工程顺利进行。 但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人们违背自然规律,对森林资源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利 用乃至乱砍滥伐,加上历代战乱掠夺破坏,阻碍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繁衍生息,森林 破坏严重致使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在我国尤为 严重。我国有近1 3 亿人口,但是森林覆盖率与人均森林资源占有量在国际后列,森 林资源不仅有限而且分布不均匀,森林植被远远不能有效发挥“绿色屏障”的作用, 不少地区草原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旱涝灾害频繁。日益加剧的生态危机成 了我国工业、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 林业的发展无论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看,从满足人们需耍看还是和先进国家相 比,差距很大,因此如何加速林业发展,实现林业现代化,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都 具有重要意义。林业现代化是发展我国林业生产的根本途径,只有实现了林业的现 代化,才能摆脱林业长期落后的面貌。 l _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 2 1 罾外学者关于现代化内涵的研究 基于“任何社会相对于过去的社会而言是现代社会”的认识,导致了人们对现 代化理解的混乱。勒纳认为现代化是“西欧和北美产生的制度和价值观念从1 7 世纪 以后向欧洲其他地区的传播过程,1 8 2 0 世纪向世界其他地区的传播过程”。这一 概念的内涵把现代化简单地理解为西方化,把现代化的进程看作是西方文明向全世 界传播的过程,强调现代化过程中的共性,把现代性和传统性对立起来。亨廷顿认 为:“现代化指社会有能力发展起一种制度结构,它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挑战要求。现 6 福建农林大学硕上论文 代化包括工业化、城市化、以及识字率、教育水平、富裕程度、社会动员程度的提 高和更复杂的、更多样化的职业结构”。”1 亨廷顿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认为政治现代化 是国家现代化的核心,现代化最显著的特征是国家政治制度的现代化,把现代化理 解为是一个包含人类思想和行为各个领域变化的多方面进程。布莱克认为现代化是 在可能对自然和社会现象寻求合理解释的创新的意识中显示出来的”。他从人类历 史发展演化的角度,提出现代化发展模式多样性的观点。帕森斯从社会学的角度将 社会演变分为原始、中间和现代社会三个阶段,认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始发原因, 现代化是工业化的晟终结果,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的传统性向现代社会的现代 性转变的过程“1 。这种分析和理解就使现代社会的内涵过于宽泛,并且认为现代化 是工业化的最终结果具有局限性。因为现代化是一定时期,一定条件的现代化,现 代化是相对的,也是发展的。吉尔伯特- 罗兹曼把现代化理解为整个社会在科学技 术革命的冲击下,业已或正在进行的转变过程,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蛀剧烈、最深 远并且显然是无可避免的一场社会变革”1 。人类学家曼宁纳什从传统性的联系和 区别中揭示现代性的内涵,认为“现代性”是一种社会的和心理的结构”l 。罗斯托 认为现代化是经济由不发达到发达的发展过程,社会消费由低级向高级上升的过程 。帕尔默和j 科尔顿( 1 9 8 8 ) 将现代化解释为:“2 0 世纪后期,全世界各民族 都还在经历现代化的历程。它有许多形式,其中,最明显的标志姓飞机、超级市场、 电脑技术和城市人口积聚。结果之一,是在文明的某些方面出现新的全球一致性。 这是一个过程。这是从现代化的动态过程来理解现代化的,并且认为不同国家的 现代化可以具有共性。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戴维波谱诺在社会学 中写道:“现代化是指较为典型的发生在传统的前工业社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 的一种广泛的内在社会变革”。a r 德赛认为:“现代化的目的在于把握、评估 和量化人类社会发生的巨大量变和深刻质变及其合理分界点的判断。这些巨大量变 和深刻质变开创了人类历史的一个新时代。通过现代化,人类将进化到一个理性阶 段的新水平,使其社会环境建立在富足的和合理的基础之上”。“ 以上所列的现代化的定义只是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对现代化定义的理解。当 然还有很多学者对现代化进行了探讨,但是学者们均立足于各自的学科领域给出了 富有本学科特色的现代化定义和内涵,归纳有如下几点:一是以亨延顿为代表的政 治学方向,认为现代化是传统政体向现代政体的转变过程,是政权合理集中化的过 7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论文 程。这种意义的现代化只是现代化的一个部分,即政治现代化,是政治创新的过程。 二是以罗斯托为代表的经济学方向,现代化是经济由不发达到发达的发展过程,社 会消费由低级向高级上升的过程。他们认为经济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其主题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经济现代化的过程其实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从 传统经济状态向现代经济状态的转变过程。三是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社会学方向,他 们对现代化的研究以社会进化论思想为指导,以研究社会结构功能的转化和变迁为 着力点,认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始发原因。现代化是工业化的最终必然结果。四是 以英克尔斯为代表的人文学家认为现代化是促使社会、文化和个人各自获得科学知 识,井把它运用于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五是以布莱克为代表的( 体制比较研究) 制度学 方向的学者从人类历史发展演化的角度,对不同国家的现代化历程进行比较与剖析, 提出了现代化演进是多样性的观点。 1 2 2 国内学者关于现代化内涵的研究 北京大学罗荣渠教授认为“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 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异常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理,导 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 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他把传统现代化的基本 特征概括为:民主化、法制化、工业化、都市化、均富化、福利化、社会阶层流动 化、宗教化、教育普及化、知识科学化、信息传播化、人口控制化等基本特征。同 时,罗荣渠教授又强调“作为人类近期历史发展的特定过程,把高度发达的工业社 会的实现作为现代化完成的一个主要标志也许是合适的”。“2 中国梁家全认为,现 代化是通过知识革命、技术革命、文化变革和社会革命,促使人类不断走向解放的 历史过程,直接表现为由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进步性历史变迁“。何传启研究员 提出了两次现代化的观点,他认为,世界范围内由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的转变过程 及其深刻变化为第一次现代化;由工业时代到知识时代的转移及其深刻变化的过程 为第二次现代化”“。严英龙研究员认为,现代化就是以市场原则为取向,以工业化 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现代生产力对传统生产力的代替,并引起经济、政治、社会、文 化的适应性变革的过程“。马崇明认为现代化就是指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在 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而导致的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以及社会结构的根本改变 ”。尹保云认为现代化是现代性在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三个层面的增加和扩展, 8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论文 人们以往所理解的“现代化”概念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局限于表层的经济现代化 ”。厉以宁教授认为,现代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下,经济、 社会、文化、习惯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发生重要变化的过程。随 着这一进程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以不断改善,社会的运行效率得以不断提高 1 。虞孝感认为,现代化是社会经济主要目标的实现程度,处在不同发展时期、发 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其现代化的标准有所不同“。这一概念所体现的内涵就是现代 化不是一个空泛、抽象的概念,而是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内 容十分丰富的目标集合体。 总的来看我国学者对现代化的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学者偏重认为丁业 化是现代化的最终动因,即现代化是工业化的结果。第二,研究的范围很广,涉及 历史、社会、经济、政治、哲学等学科。但是没有形成更为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 第三,就目前的现代化研究看,主体是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注重历史和社会的层面, 应用方面侧重于产业、科教、城市现代化的研究,在微观领域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如行为、心理现代化的研究。 1 3 研究的目的和拟解决的问题 1 3 1 研究的目的 本文章通过对林业现代化的内涵、理论依据和评价指标的研究,以期为林业现 代化的理论建设提供借鉴,推进林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为福建林业现代化的建设 提供可行的对策。为国内定量评价林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i 3 2 解决的问题 第一,林业现代化的内涵以及理论依据。 第二,林业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划分。 第三,林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9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论文 第2 章林业现代化的内涵以及理论依据 2 1 中国2 l 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含义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说到;“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 0 年,集中力量,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经过这个阶段的建没,再继续奋 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 家”。这里明确提出了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概念和目标要求。笔者对基本实现 现代化有如下理解: 第一,现代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比较客观的标准,是符合国际标准的现代 化,达到这一目标,才标志我国成为中等发达国家。 第二,现代化的水平还是基本的、初步的,有待进步发展、扩大和提高。因 为现代化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是一个长达数百年时间的历史历程,其内容 是不断创新、更新的,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地区,或者同一个国家或地区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现代化所达到的水平和实现的程度会有所不同。 第三。要符合我国的国情和特点。我国人口多,经济、文化落后,起步低,地 区发展差别大,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是我国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的历史时期,基本实现现代化即标志着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结束,也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一个新的发展进程的开始。 第四,基本实现现代亿表现为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但耍有发达的物质文明而 且要推进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实现整个社会和人的现代化,是包含物质、制度、 精神和环境等多个层面的比较完整的全面现代化。 2 2 林业现代化的内涵 张建国教授认为林业现代化就是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装备来武装林 业,用现代管理经济的科学方法来组织和管理林业,从而使林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 的提高,使森林和林业更好地为满足我国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需要服务。李克亮和宋宗水认为林业现代化就是在我国现有的林业基础上,逐步 地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装备林业,用现代经济管理科学方法来管理林业“。 以上林业现代化的定义在定意义上是林业的工业化,即通过林业的工业化实现林 j 0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论文 业的现代化,强调了工业化在林业现代化的作用物质产出,但是忽略了林业的 社会和生态效益产出。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纵观国内外学者对现代化的理解,虽然他们都 从各自学科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现代化,解释的是现代化的一个侧面,但是丰富了现 代化的内涵,使现代化更具有适应性。现代化不同侧面的解释与理解综合起来就构 建成了一个立体的现代化概念,使现代化不仅仅是涉及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等 单方面的现代化,而是概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全方位的现代化,同时现代 化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是具有具体内容的现代化”“。但是对于林业现代化,笔者 认为它是属于部门经济,现代化是一个火的概念,而林业现代化是局部现代化,是 小的概念,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部分,在实现现代化的广度和深度上具有局限 性,难以概含各个方面的现代化,林业现代化只能是部分实现现代化内容。罗荣渠 教授曾强调作为人类近期历史发展的特定过程,把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的实现作为 现代化完成的个主要标志也许是合适的。林业在国民经济部门中属于相对落后的 部门,在实现其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必然要依靠工业化来实现其规模化和专业化, 实现林业经济由不发达到发达的转变。但是林业不同于其他的产业,除了经济效益 外,还具有独特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也就是林业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不仅要 把林业工业化的实现程度作为林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的标志,而且在林业现代化同 时要凸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林业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历史性、世界性的概念。概括地说,林业现代化是 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工业部门的介入、现代要素的投入、市场机制的引入和服务 体系的建立依靠现代化工业装备林业,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全社会广 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的可持续发展的 产业过程,以满足人类目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林业现代化内涵就是林 业现代化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以产业化发展为动力, 以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为保障,实现林业资源、环境和产业协调发展,经济、生 态和社会的高度统一。 林业现代化要使林业在形态上成为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持续化,具有当 今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林业。林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中,林业现代化不仅是 一个现代生产要素引入或技术进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要素优化配置或制度创新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论文 的过程。现代化既是个时间概念,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作为一个过程,既 有时间特征,也有变化的特征。不同国家的林业现代化应该具有不同的道路,离开 一个国家特定的情况,将林业现代化这一复杂的历史过程简单地看作是对发达国家 林业现代化过程的认同和重复,忽视各国林业现代化的具体情况,必然会阻碍林业 现代化的顺利实现。 林业现代化还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所谓相对,是指在不同的历史对期,由于科 学技术和林业生产力的发展,实现林业现代化的具体内容和客观标准各不相同。林 业现代化没有一个或者一套不变的标准,仅是对世界少数国家林业所达到的先进状 态的反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林业现代化的内涵会发生变化,其标准也会不断 提高。林业作为一个特定的生产部门虽然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但是它的发展要 受到社会经济条件的直接制约。尤其是林业现代化不仅是技术发展过程,更主要是 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是技术、经济、社会条件互相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发展过程。 林业现代化的内涵就应当包含这些必不可少的社会经济内容。林业现代化的发展通 过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完善生产流通组织制度,不断提高“三大效率”( 土地生产 率、劳动生产率和林产品商品率) 和“三大效应”(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通过对林业现代化的认识将会不断的促进林业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2 3 林业现代化的理论依据 2 3 i 可持续发展理论 2 3 1 1 可持续发展内涵 可持续发展作为世界发展战略得到世界各国的承认,除了它有保证人类社会具 有长久持续发展能力的目标外,更重要的是它有极为丰富,深刻的内涵,即经济发 展与环境保护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 分可持续发展有如下几个含义:( 1 ) 可持续发展不否定经济增长( 尤其是穷国的经 济增长) ,但需要重新审视如何实现经济增长要达到具有可持续意义的经济增长, 必须将生产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减少每单位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压力,研 究并解决经济上的扭曲和误区。既然环境退化的原因存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之中,其 解决答案也应该从经济发展中去寻找。( 2 ) 可持续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环境承 载能力相协调。“可持续性”可以通过适当的经济手段,技术措旆和政府干预得以 实现。要力求降低自然资产的耗竭速率,使之低于资源的再生速率或替代品的开发 j 2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论文 率。要鼓励清洁工艺和可持续消费方式,使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废物数量尽量减少。 ( 3 ) 可持续发展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同社会进步相适应。“经济发展”的概念比 “经济增长”的含义更广泛。经济增长一股定义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注重 的是经济数量的增长,而发展则不仅使经济增长,还要使社会和经济结构发生进化, 实现一系列社会发展目标。( 4 ) 可持续发展承认并要求体现出环境资源的价值。这种 价值不仅体现在环境对经济系统的支撑和服务价值上,也体现在环境对生命支持系 统的存在价值上。应当把生产中的环境资源投人和服务计入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之 中,并逐步修改和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总之,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能动地调控自然一社会一经济复合系统,使人类在不 超越环境承载力的条件下发展经济,保持资源承载力和提高生活质量。 2 3 1 2 可持续发展对现代化的修正” 现代化要克服自身不可持续因素的实质在于:尽快发展经济,加大控制人口密 度,不断提高入口素质,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基本物质生活需 要。在此意义上,“现代化”是正面的,是指“好”的东西,它代表着高级与先进、 文明与发达。因为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轴心的,工业社会是以使用不可再生的非生 命能源为主要特征的。这些能源的使用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提高了生活的节奏。 机械化的大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生产力突飞猛进地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 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但是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生产中的剩余物绝大部分都没有回 收或利用,废物直接排入生态系统,从而污染了生态环境。过度的开发、利用和大 量废弃物的污染,己超出了生态系统的承受限度,严重损害了生态系统和功能,使 生态系统生产力下降。当今世界人口规模巨大、物质需求不断增长和社会生产迅述 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空气污染、水质污染、食物污染、噪声污染、生活 垃圾等。 现代科学技术给人类增加了超越自然的能力,但是并没有使人类摆脱对生物多 样性的依赖。由于人口膨胀,人类对食物、住房、能源和娱乐活动的需要,促使人 类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开发利用自然环境,因此破坏了各类自然生态系统,丧 失了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在古典现代化理论的指导下, 林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森林数量锐减,生物种类急剧减少。 由于经济的发展不能超越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扬弃经典发展方式,在开发和利 福建农林火学硕士论文 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爱惜和节约资源,做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同时并重,实 现人口与环境、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等方面的和谐。在此情况下,可持续发展引导 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并且修正现代化过程中的弊端。可持续发展为现代化走向健康 发展提供了保证,表现为如下方面: 第一,可持续发展把自然生态系统特别是林业生态系统纳入影响人类生存和社 会发展的基本变量中,从而开始了物质资料再生产,人口再生产和生态再生存,经 济持续,社会持续,生态持续并重的新时期。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个独立因素被重 视,甚至具有比经济系统基础性更强的地位。可持续发展能够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 长期完整性,长期保持森林生产能力和可再生能力,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内的生物多 样性和生物群落稳定性,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产品生产和环境服务放在统一的高 度来认识,追求系统整体效益和价值。可持续发展能够消除林业现代化过程中的消 极因素,能够使林业现代化更好地发挥其积极的进步因素。 第二,可持续发展要求体现人类实践方式的历史性变迁。由于把自然生态系统 纳入人类全部社会生活中,以及信息化和知识化提供的新技术,使可持续发展成为 可能。可持续发展通过节约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以及对人口的控制,为人类实 践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在此要求下林业现代化的生产方式逐步由追求通过增加 资源使用量的粗放型增长转向节约资源使用量的集约型增长。 第三,可持续发展提升了人类的精神生活,导致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根本变 革;还内含着人人平等的文化精神,为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 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问题严重,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 林业现代化建设,必须寻找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人口、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 展之路。 2 ,3 1 3 林业现代化是可持续发展实现的基础 首先,现代化过程中虽然导致了发展困境和危机,但是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离 不开工业文明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强大的物质基础,民主法制规范及现代化的人的理 性思维等等。特别是科学技术,它虽然也是一把双刃剑,但如果对它的未来发展做 出台理的价值上的约束,必然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基础。 其次,经济可持续发展使社会总资产不断提高,而林业现代化是缩小自然资产 下降的重要环节,是支持社会总资产保值和增值的条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不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论文 可少的物质技术基础。 最后,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林业现代化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持续发展是林业现代化的目标,而林业现代化又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手段和组成 部分。 2 3 2 现代化理论 2 3 2 1 经典现代化理论 2 0 世纪5 0 年代的一些学者认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就是现代 化,现代化代表了人类发展的方向,此后十几年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历史、 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学者,形成了诸多的现代化理论,成为当时阐述工 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革命性的有力理论,学者们称之为经典现代化理论( c l a s s i c a l 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t h e o r y ) 。 经典现代化理论不是单一的理论,而是不同领域学者现代化理论研究的集合体, 既是关于墙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先进国家扶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以及变 化的理论,也是关于发展中国家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及变化的理论。经典现代 化理论包括五个方面的现代化理论 第一,社会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或者 现代性取代传统性的过程。如帕森斯、马里昂列维、丹尼尔勒纳等人认为工业 化是现代化的始发原因,现代化是工业化的摄终必然结果,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 根本区别是社会结构的层次化和精细化、社会功能的专门化和多样化社会运行机 制的理性化和权威化,政府能力的综合化和集约化。其特征是城市化、福利化、流 动化和信息传播。 第二,经济现代化理论代表人物沃尔特罗斯托、西蒙库兹涅茨等认为现代 化的核心就是经济现代化,而经济现代化的主体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保证经济持续 增长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注重不同类型经济现代化成长模式与动力机制的研究, 注重经济现代化成长阶段特征的研究。工业化的过程包括机械化、电气化、标准化 和自动化几个阶段,其必然导致经济结构的变化,使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金 融和服务得i ;【发展。经济现代化理论包括工业现代化理论和农业现代化理论等其 特征有工业化、专业化和规模化。 第三,政治现代化理论代表人物塞缪尔亨廷顿、戴维伊斯顿、阿尔蒙德等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论文 认为现代化显著的特征是国家政治制度的现代化,主张政治民主化、自由化、分权 化和秩序化,强调政府权威的合理性和能力的有效性,提出政治现代化的过程是革 命化,进步化,全球化和不可逆化的过程。特征有民主化、法制化和科层化。 第四,人的现代化理论的代表人物阿里克斯英克尔斯、迈克勒兰德等认为人 是现代化的核心,人的现代化是实现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根本保证。提出 入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社会稳定、持续和健康发展的基石。一个国家现代化就是入的 价值观、心理素质、行为特征转变和培育的过程。特征有开放性、参与性、独立性 和平等性。 第五,制度学现代化理论的代袭人物西里尔布莱克和艾森斯塔特等主要从人 类历史演化的角度,对不同国家的现代化历程进行比较实证研究,提出现代化发展 模式的多样性特点,并对多样化的模式进行深入剖析。即从历史的和国际的、纵向 的和横向的角度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分析比较,并且发现现代化的规律。该理论实际 上是种综合的、跨学科的研究结果。 尽管在现代化理论中不同领域和不同学者对现代化的解释不相同,但是大家普 遍接受现代化的两个基本内涵。他们与现代化基本上大体一致“。( 1 ) 指发达国家 1 6 世纪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 2 ) 指发展国家在不同领域追赶世界 先进水平的发展过程。 2 3 2 2 北京大学同响现代化研究中心的两次现代化理论 1 9 9 8 年,中国学者何传启发表“知识经济与第二次现代化”一文,随后出版第 二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程的启示一书提出了“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它的主要观 点是: 第一,现代化是指1 8 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它包括从 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 代文明等各个方面的转变。传统和现代是相对的,是不断变化的,现代化是非线性 的,现代化是加速的,现代化是多条的,现代化是不同步的等。 第二,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1 8 世纪到2 1 世纪末现代化过程可以 分为两大阶段;其中,第一次现代化是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 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第二次现代化是指 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 6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论文 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第二次现代化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将来还有新的发展。 第三,两次现代化有不同的规律和特点。第一次现代的主要特点是工业化、专 业化、城市化、福利化、流动化、民主化、法制化、世俗化、信息传播和普及初等 教育等。第二次现代化的主要特点是知识化、分散化、网络化、全球化、创新化、 个性化、多样化、生态化、信息化和普及高等教育等。 第四,两次现代化是紧密相关的。在同一个国家和地区,第一次现代化奠定了 第二次现代化的物质和社会基础:第二次现代化在许多方面是第一次现代化的消除 和“反向”( 有些是对传统性的“回归”) ,在某些方面是第一次现代化的延续和发展, 在有些方面是新发生的,两次现代化相互影响和竞争,第一次现代化为第二次现代 化扩大了市场和资源,第二次现代化为第一次现代化创造了知识和市场,在公平贸 易条件下两次现代化是相互制约的。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成功地解决了经典现代化理论面临的困难( 经典现代化理 论不能解释发达工业国家2 0 世纪7 0 年代以来的发展) ,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提出了 全新的解释,预测人类社会的发展。第二次现代化与第一次现代化理论相比,有些 变化是新出现的,如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有些变化是对第一次现 代化的继承和发展,如政治民主化、平权化等;有些变化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否 定”,如工业比重下降,城市居民向郊区迁移、自然主义等。如果说第一次现代化是 对大自然的掠夺和征服,那么第二次现代化则是对大自然的保护和回归。第二次现 代化尚处于发展完善阶段,它的特点和规律都处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它的认识 非常有限。 2 4 林业现代化理论的选择 现代化理论发展到今天,已经从单纯的追求经济增跃转变为与自然共存的可持 续发展的现代化理论,不仅仅是在社会经济现代化的层面,而且对于各个层丽的现 代化理论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一次现代化,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 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在2 0 世纪5 0 年代经典现代化表现为 j 二业化、城市化和民主化。第二次现代化,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 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在2 0 世纪9 0 年代主要表现为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为基本特征。发展中国家迄今还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论文 没有实现第一次现代化,但是在第一次现代化中又包含了第二次现代化的内容。我 国是发展中国家,且第一次现代化的实现程度为7 3 。“,所以需要和其他发展中国 家一样不得不同时面对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的双重压力和挑战。 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物质生产扩大物质生活空间,满 足人类物质追求和经济安全。在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生活质量是第一位的,知识 和信息生产扩大精神生活空间,满足人类幸福追求和自我表现;物质生活可能趋同, 但是精神和文化生活将高度多样化。第一次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是技术创新、资本积 累和政治民主;而第二次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是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和专业人才。第 一次现代化进程中,经济是第一位的,也就是物质是第一位的。物质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