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骆驼祥子》形容词重叠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题目: 学科专业: 学位申请人: 指导教师姓名。 论文类型: 骆驼祥子形容词重叠研究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王震 齐沪扬教授 理论研究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从结构形式、语法功能和语义等方面,对骆驼祥子的形容词重 叠式作穷尽性的考察,以期对作品中的形容词重叠现象作较为全面的研究。全文 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并 对本文形容词重叠研究的范围作一界定。 第二章对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的研究现状作综合述评。形容词重叠是汉语语 法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现代汉语和方言语法学界对此已有丰硕的研究成果,通 过对形容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语音形式、语法功能和语义的研究作综合述评, 为我们研究骆驼祥子的形容词重叠提供了重要参考。 第三章主要采用量的统计和形式描写的方法,详尽地列举出骆驼样子形 容词重叠的各类形式,并对其逐一作详尽具体的考察。 第四章分析了骆驼祥子形容词重叠式的组合功能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 一方面通过对骆驼祥子形容词重叠穷尽性的考察,概括出其本身的语法特点; 另一方面,通过与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现象相比较,进一步归纳出老舍作品透露 出来的老北京话形容词重叠使用特点。 第五章从形容词重叠式的程度意义、形象色彩和感情色彩三个方面揭示了 :骆驼祥子形容词重叠语义的本质特征。 第六章是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考察和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并指出本文研 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形容词重叠骆驼祥子结构形式语法功能 语义 s u b j e c t :髓er e s e a r c ho nt h ea d j e c t i v er e d u p l i c a t i o no f “r i c k s h a wb o y m a j o r * l i n g u i s t i c sa n da p p l i e dl i n g u i s t i c s c a n d i d a t e :w a n gz h e n t h e s i ss u p e r v i s o r :p r o f e s s o rq ih u y a n g t y p eo ft h e s i s :a p p l i e ds t u d y a b s t r a c t r e s e a r c h i n gt h ea d j e c t i v er e d u p l i c a t i o no f r i c k s h a wb o y i nd e t a i l sf r o mt h e a s p e c t so fs t r u c t u r a ls t y l e s ,g r a m m a t i c a lf u n c t i o n sa n ds e m a n t i c s , t h i sp a p e ri sm a d e u po f s i xp a r t st og e tar e l a t i v e l y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s t u d yo f t h ea d j e c t i v er e d u p l i c a t i o ni n t h i sw o r k 1 1 崦f i r s tp a r ti si n t r o d u c t i o nw h i c hm a i n l yi n t r o d u c e s t h er e s e a r c h i n g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m e t h o d sa n dc o n t e n t so ft h ep a p e ra n dd e f i n e st h er a n g eo fr e s e a r c ho n t h ea d j e c t i v er e d u p l i c a t i o ni nt h i sp a p e r t h e n , i tc o m e st h es e c o n dp a r tw h i c hi st h e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r e v i e wo nt h ec u r r e n t s t u d yo fa d j e c t i v er e d u p l i c a t i o no fm o d e r nc h i n e s e a d j e c t i v er e d u p l i c a t i o ni so n eo f t h ek e ys u b j e c t so ft h es t u d yo nc h i n e s eg r a m m a r , a n dt h ec i r c l eo fm o d e mc h i n e s e a n dd i a l e c tg r a m m a rh a sa l r e a d yg o tr i c ha c h i e v e m e n t sa b o u ti t , w h i c hp r o v i d e ss o m e i m p o r t a n tr e f e r e n c e sf o ru st os t u d yt h ea d j e c t i v er e d u p l i c a t i o no f r i c k s h a wb o y b y g e n e r a lr e v i e w so nt h es t u d yo fs t r u c t u r a ls t y l e s ,p h o n e t i cf o r m s ,g r a m m a t i c a l f u n c t i o n sa n ds e m a n t i c so ft h ea d j e c t i v er e d u p l i c a t i o n t h et h i r dp a r tl i s t sv a r i o u ss t y l e so ft h ea d j e c t i v er e d u p l i c a t i o ni n r i c k s h a w b o y i nd e t a i l sa n df u r t h e rs t u d i e st h e mo n eb yo n e ,b yt h em e t h o d so fs t a t i s t i c so f q u a n t i t ya n df o r m a ld e s c r i p t i o n n e x tp a r ta n a l y z e st h ec o m b i n e df u n c t i o n sa n dt h ec o m p e t e n c ew h i c ha c t sa st h e s y n t a c t i cc o m p o n e n to ft h ea d j e c t i v er e d u p l i c a t i o ni n “r i c h s h a wb o y i ts u m m a r i z e s i t sg r a m m a r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b yt h es t u d y0 1 1t h ea d j e c t i v er e d u p l i c a t i o ni nd e t a i l s a t t h eo t h e re x t r e m e ,i tf u r t h e rs u m su pt h ea p p l i e df e a t u r e so fa d j e c t i v er e d u p l i c a t i o no f t h eo l db e i j i n gd i a l e c tf r o mm r l a o s h e sw o r k s ,c o m p a r i n gw i t ht h ea d j e c t i v e r e d u p l i c a t i o no f m o d e mc h i n e s e t h ef i f t hp a r tr e v e a l st h ee s s e n t i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a d j e c t i v er e d u p l i c a t i o n s e m a n t i c sf r o mt h ea s p e c t so ft h ed e g r e em e a n i n g , i m a g ec o l o r i n ga n de m o t i o n a l c o l o r i n go fa d j e c t i v er e d u p l i c a t i o n f i n a l l y , i ti st h ec o n c l u s i o np a r tw h i c hs u m m a r i z e st h em a i nc o n c l u s i o no ft h e t h ed i s c u s s i o na n da n a l y s i sa n dp u t sf o r w a r dt h ep r o b l e m si nt h es t u d ya n dt h ef u t u r e r e s e a r c hd i r c c t i o na sw d l k e yw o r d s :a d j e c t i v er e d u p l i c a t i o n g r a m m a t i c a lf u n c t i o n s “r i c k s h a ws o y s t r u c t u r a ls t y l e s s e m a n t i c s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 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 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声明并表 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2 震日期如f 岵心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上海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 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 规定。 作者签名童r 袈导师签砌j ,偷:刃吣西 蜿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1 1 本文研究的意义 作为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形容词重叠一直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重要 课题。与其他词类重叠相比,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不仅形式多样,而且表义丰富、 功能复杂,这也充分体现了汉语的灵活多样性。 自朱德熙的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开创了形容词重叠研究的先河,半个多 世纪以来,学者们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无论从共时研究还是历时研究,无 论从研究领域的广度还是分析研究的深度,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无论从哪个 方面,形容词重叠研究要得到更加系统、深入的发展,我们在重视研究方法、研 究理论创新的同时,仍应坚持对语言事实的调查和分析,密切关注语言的动态发 展。而要考察形容词重叠这一现象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轨迹,这就需要对它进行 断代或专书研究。本文对骆驼祥子中的形容词重叠现象进行全面考察,不仅 能为研究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提供一个参照和补充,同时对进一步探讨北京话形 容词重叠现象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和演变有着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1 2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本文在借鉴前贤成果的基础上,用统计的方法对骆驼祥子的形容词重叠 作穷尽性的描写,在描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语法上和语义上的全面考察。同时, 把对 骆驼祥子形容词重叠的共时研究和与现代汉语的形容词重叠相比较的历 时研究紧密结合起来。 鉴于对骆驼祥子形容词重叠研究的空白,本文的考察将就以下方面进行 尝试: ( 一) 对骆驼祥子形容词重叠的形式进行统计和分类描写; ( 二) 分析骆驼祥子形容词重叠的组合功能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 ( 三) 分析骆驼祥子形容词重叠的语义特征: ( 四) 尝试通过与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使用情况的比较,概括老舍作品形 容词重叠的使用特点。 1 3 形容词重叠的界定范围 李宇明曾提出,“重叠是使某语言形式重复出现的语言手段,是汉藏语系、 南岛语系( 又称马来一玻利尼西亚语系) 、南亚语系等亚太地区语言中常见的 现象。重叠之前的形式称为基式、重叠之后的形式称为重叠式。一但是关 第一章绪论 峨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于重叠的理解,语言学界却直存在着分歧。如:李宇明认为。没有基式就没有 重叠式。本文对重叠的理解较为宽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既包括 只运用重叠一种手段的单纯重叠( 如:怪怪怪) ,也包括重叠与其他手段相结合 的综合重叠( 如:糊里糊涂) :第二,既包括词的重叠( 含词组,如:赤裸赤 裸裸) ,也包括词缀的重叠( 如:黑洞洞、秃碴碴) ;第三,既包括有基式的构形 重叠( 如:漂漂亮亮) ,也包括无基式的,但重叠后成为形容词的构词重叠( 如: 静静懒懒) 。形容词的重叠式和重叠式形容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词的重 叠,是词形的变化,即同一个词出现表示不同语法意义的形式,属于构形法;后 者指音节或语素经过重叠后构成的形容词,属于构词法。但是因为它们不仅所表 示的语法意义基本相同,而且在句法功能上也是大同小异,所以都将其列入本文 的讨论范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深入地认识形容词重叠形态在语法中所起 的作用。 但是重叠中有一种情况既不是构形重叠,也不是构词重叠,而是一种“反复一 的修饰手法,即如: ( 1 ) 青是池水青是芳草天上有白,白,白的云我们是永,永,永在 一起( 殷夫青的游) ( 2 ) 三爷,你帮了我的大忙! 我,只要不死,永远,永远忘不了你的恩! ( 老 舍四世同堂) 上述例句中的“白,白,白 、“永,永,永 、“永远,永远 前后之间都有 明显的语音停顿,是反复的修辞手法,通过词语的反复加强了句子的语气和感情。 这种反复的修辞手法不属于本文的研究范围。 2 蛾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骆驼祥子和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研究述评 第二章骆驼祥子和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研究述评 本章将对骆驼祥子作家作品和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的研究作综合述评。 在对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研究述评中,我们主要从形容词重叠的语法、语义、语 音三个方面对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的研究进行简要的回顾。 2 1 骆驼祥子作家作品简介 骆驼祥子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创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以通畅的北京口语写成。书中运用大量的北京口语、方言、俚俗民谚,读来琅琅 上口、亲切自然,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经典作品。 老舍( 1 8 9 9 1 9 6 6 ) ,原名舒庆春,北京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享 有“人民艺术家 的称号。他出生于北京城一个贫民家庭,在底层市民的生活环 境中长大。他是中国“五四一以来文学史上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在他的作品中, 有浓重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北京味。 老舍的语言艺术得力于他对北京市民语言及民间文艺的热爱和熟悉。他大量 加工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把顶平凡的话调 动得生动有力一,烧出白话的“原味儿 来;同时又在俗白中追求精制的美,写 出“简单的、有力的、可读的而且美好的文章刀。老舍采用经他加工提炼了的北 京口语,生动鲜明地描绘北京的自然景观和社会风情,正确生动传神地刻画北平 下层社会民众的言谈心理,简洁朴实,自然明快。文字“极平易,澄清如无波的 湖水一又“添上些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一,这是老舍在我怎样写( 骆 驼祥子) 中的话。骆驼祥子的一大特色,就是鲜明突出的京味几。据黄杰俊 等利用微型电子计算机对 骆驼祥子) 进行语言自动处理一文,利用计算机 统计, 骆驼祥子全作近1 1 万字,只用了2 4 0 0 多个汉字,出现频率较高的都 是常用字。比如写祥子穷途末路,病体炎炎地为人家作丧事时,“在马路边缓缓 的蹭一。作品的叙述语言也多用精确流畅的北京口语,既不夹杂文言词汇,也不 采用欧化句法长短旬的精心配置与灵活调度,增加了语言的音乐感,在老舍手 里,俗白、清浅的北京口语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光彩。 老舍的作品远离二三十年代的“新文艺腔一,其中的北京味儿、幽默风,以 及以北京话为基础的俗白、凝练、纯净的语言,在现代作家中独具一格。老舍是 “京味小说一的源头,他在现代白话文学语言的创造与发展上,有着突出的贡献。 考察 骆驼祥子的语言特色对研究北京方言有着重要的意义。 3 第二章 骆驼样子和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研究述评圃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2 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研究述评 目前,语法学界普遍认为形容词重叠研究的开创者是朱德熙,他的现代汉 语形容词研究一文奠定了后人对形容词重叠研究的基础。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 在三个方面:( 1 ) 归纳了形容词重叠的基本形式及其读音基本规律:( 2 ) 探讨了形 容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和感情色彩:( 3 ) 揭示了“汉语的形容词重叠式和原式的 主要区别 。 之后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重视了对形容词重叠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 成果。现从语法、语义、语音三个方面来作以介绍。 2 2 1 形容词重叠的语法研究 形容词重叠的语法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语法形式的研究,另一 个是语法功能的研究。 2 2 1 1 语法形式研究方面 有关形容词重叠研究比较有成就的就是其中的分类研究。 朱德熙先生把形容词重叠的结构形式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完全重叠式,“单 音节形容词x 按照x x 的格式重叠,“双音节形容词x y 按照x x v y 的格式重叠; 第二类是不完全重叠式,如:x 里) ( 1 式;第三类是x y ) ( 1 f 重叠式。 吕叔湘发现了形容词重叠从式、a b b 式、从b b 式有两类不同的存在形式。 一种是词的重叠,另一种是重叠后方才成为形容词而后吕叔湘又全面分析了形 容词生动形式的构成,并对a a ,a b b ,a b c ,a x y z ,从b b ,a 里a b ,b a 队等各式 重叠格式和生动格式一一列表,分析它们的结构。 在方言形容词重叠的研究中,徐炯烈、邵敬敏( 1 9 9 7 ) 将上海方言形容词的重 叠式分为七类:单重叠( f l a ) ;分体双重叠( a a b b ) :整体双重叠( a b a b ) ;前重叠 ( a a b ) ;后重叠( a b b ) ;插入性半重叠( ( a 里a b ) ;修饰性半重叠( a b a c ) 。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对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形式的研究中,除了杨振兰、 石定栩等少数学者是对形容词的各种重叠格式研究之外,更多的是只针对形容词 重叠的某一种格式进行考察。这其中研究成果较多的是:a b b 式,如( a b b 式形 容词动态研究( 邵敬敏1 9 9 0 ) 、a b b 类形容词的构成要素及其性质( 戴莉 1 9 9 9 ) 、 现代汉语a b b 式形容词研究( 申跃2 0 0 8 ) ;从明式,如 略论从b b 重迭式的语义、语法、修辞和语用功能( 卞觉非1 9 8 5 ) 、双音节性质形容词的 a a b b 式重叠( 李字明1 9 9 6 ) 、汉语双音节形容词a a b b 重叠式的语法功能考察 ( 禹和平1 9 9 8 ) ;a b a b 式,如双音状态形容词的a b a b 式重叠( 王素梅1 9 9 8 ) 、 形容词a b a b 式重叠的种类形成时问及其他( 石锓2 0 0 4 ) 等等。 4 嗡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骆驼祥子和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研究述评 2 2 1 2 语法功能研究方面 从形容词重叠的组合能力上看,学者们普遍认为形容词重叠式一般不受程度 副词修饰,如不说“很干干净净 ;不能直接用“不 或“没”否定,如不说“不 亮晶晶没亮晶晶一;没有比较级,如不说“姐姐比妹妹漂漂亮亮一。吕叔湘还从 形容词重叠式与结构助词的搭配情况来论述它们的语法功能。他指出,修饰名词 性成分,无论哪种格式一般都必须带“的,如“清清的水,水汪汪的大眼睛, 干干净净的床单 ;修饰动词成分,般都带“地 ,如“随随便便地说 ;作谓 语,一般都带“的 ,如“眼睛大大的;在“得 字后作补语,从b b 式可省“的 , 其他格式不能省,如,“烫得平平的,收拾得整整齐齐 的 :前面加上指量短语 或数量短语后可作主语和宾语,必带“的 如:“那个胖乎乎的走过来了,买了 一个结结实实的一 从形容词重叠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上看,形容词重叠后可以作状语、补语、 定语、谓语,这一点是大家公认的看法。一些专家学者还就形容词重叠式与基式 在语法功能上的差异作出了细致的考察。如朱德熙先生发现基式的使用远不如重 叠式自由,作定语、状语时,基式要受限制,如可以说“薄纸;慢走一,但不能 说“薄灰尘;慢游 。而重叠式就不受什么限制,如“薄薄的灰尘;慢慢地游 。 石毓智则认为,重叠可以引起词语语法功能的确定化,因此,“基式的句法总是 比其相应的重叠式的句法活跃得多 张爱民根据形容词重叠式不同的次范畴小 类、形容词不同的重叠方式、重叠后不同的感情色彩来分别说明其作状语与作定 语、补语、谓语之间的区别,并对形成这些区别的原因进行了透彻的分析。王启 龙也发现,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在句法结构上与“d e 刀之间有很大的关系。 可见,学者们对汉语形容词重叠语法功能的考察是比较深入的。 2 2 2 形容词重叠的语义研究 形容词重叠后会产生语义的变化,其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 2 2 1 表示量 黎锦熙认为,形容词“重叠后可以产生特定的附加意义( 表示量的范畴) 。 关于“量 ,李宇明认为,引量是一种重要的认知范畴,这种认知范畴用语言 形式表达出来就形成语言的范畴。所有的词语重叠都与量的变化有直接或间接 的关系,因此可以说,词语重叠是一种表达量变化的语法手段,调量是词语 重叠的最基本的语法意义 。徐烈炯、邵敬敏在上海方言形容词重叠式研究中提 到,重叠之后“人们最容易感觉到的,首先是语义程度的不同 。并进一步指出: “利用重叠来强化说话人的语气,也是世界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一但它是如何 5 第二章骆驼样子和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研究述评圈上海师范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具体地表示“量 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朱德熙认为这和句法位置有一定的关系, 在状语和补语的位置上带有加重和强调的意味,在定语和谓语的位置上表示轻微 的程度。马清华赞同并补充了朱德熙的意见,认为在定语位置上从式有两种情 况:用于数量成分后表程度减弱,用在数量成分前表程度加深。李宇明认为形容 词重叠以表示量的增加为主。形容词重叠可以刻画度量,主要是让它向加大的维 度变化,表达“程度加深 。由于句法等因素,在特殊情况下才使度量向减小的 维度变化,具有“减弱程度的功能。邢福义、朱景松倾向于形容词重叠后表示 量的强调或加重。他们认为形容词重叠式无论作哪一种句子成分,都表示量的加 重,但这种量的加重限制在一定的极限之内。刘丹青则认为:“就重叠而言,它 新增加的内容还是强调,而不是程度。 其实,强调也是一种量度或程度的增加, 只是措词不同罢了。 2 2 2 2 表示状态 形容词重叠后表示状态,这是学者们认识较为一致的地方。刘丹青认为:“作 为状态形容词的各种重叠式主要用来再现事物的状态,给事物以主观的描写。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可变性、形象性、主观性。朱景松承袭前人的观点,认为 “形成特定状态是形容词重叠式从( 儿的) 、k a b b ( 的) 最根本的意义,并进一 步指出了这一语法意义的构成根据及其在语法功能上的突出表现,他的解释深化 了前人的认识。 2 2 2 3 表示主观评价 对此学者们的看法也比较一致。朱德熙认为:“形容词重叠式跟原式的词汇 意义是一样的,区别在于原式单纯表示属性,重叠式同时还表示说话的人对于这 种属性的主观估价。换句话说,它包含着说话人的感情在内。一冯成麟专门对形 容词重叠式的感情作用进行了全面的讨论,他在分析a 里a b 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时说:“像糊糊涂涂跟糊里糊涂固然都表示很糊涂的意思,可是第 二重叠式( 糊里糊涂) 另外还带着憎恶的感情。 此后,谢自立、刘丹青认为,形 容词重叠之后增添了“主观态度等新的语义要素一。张敏也认为形容词重叠式在 原式基础上增加的意义起码有三类,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跟原式比,重叠式可多 出某种感情色彩。劳 值得提出的是,关于形容词重叠的语法意义,还有两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 李宇明认为一些与空间性质有关的性质形容词,当它的复叠式( 包括重叠式) 在语 义上指向名词时,具有调整空间量的作用;朱景松提出了表能动意义的观点,认 为部分形容词的从o k 的) 、a a 髓( 的) 重叠式具有。激发主体能动作用的语法 6 蛾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骆驼祥子和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研究述评 意义。这些开拓性的创见为形容词重叠语法意义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2 2 3 形容词重叠的语音研究 形容词在重叠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音变现象,如变声、变韵、变调,并形成 了一定的节律。 2 2 3 1 变声变韵重叠研究 形容词重叠的变声变韵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汉语方言里。朱德熙先生提出了 变形重叠与不变形重叠、顺向重叠与逆向重叠的理论,他指出:“变声重叠顺向, 变韵重叠逆向,是不是所有汉语方言共性,这还有待于事实的验证。 而后陈亚 川、郑懿德运用朱德熙的这一理论分析了福州话形容词重叠式的音变现象。邓 玉荣也运用朱德熙的这一理论分析了广西藤县话形容词重叠式的音变现象。 2 2 3 2 变调重叠研究 关于形容词重叠变调研究,在现代汉语中颇受关注。如赵元任注意到汉语单 音节形容词重叠后,后一个的声调变为阴平。朱德熙对此深有同感,“不管基式 原来是什么字调,重叠以后第二个音节一律读阴平。一王启龙通过对单音节形容 词重叠式的读音及其音变的统计,得出“许多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第一个音节 儿化变阴平,但并不是所有的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都如此。一又如吕叔湘等现 代汉语八百词对双音节形容词a a b b 重叠式的变调研究,认为:“在口语中b b 常读阴平调,第二个a 读轻声,第二个b 常几化。 在其列出的2 3 2 个双音节形 容词,其中2 2 9 个可以按从b b 式重叠,1 0 7 个重叠后b b 变阴平,其余重叠后踮 不变调。王启龙通过统计发现,“实际上至少有一半以上的a a b b 重叠式中的明 是不念阴平的。 再如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对a b b 式形容词叠音后缀髓 读音的阐述:“单音节形容词的叠音后缀,不管原来是什么声调的字,也都念成 5 5 调值。一例如:“白生生、软绵绵、直挺挺、沉甸甸。一朱德熙还对形容词a 里 a b 式重叠的读音作了考察,认为a 里a b 式重音在第一音节,第二音节读轻声。 对此,王启龙则认为:“a b 式双音节形容词重叠为a 里a b 后,基本上是a 都念 本调,里念轻声,多数b 念阴平。一等等。 2 2 3 3 形容词重叠的节律研究 此外,还有很多学者专注于对形容词重叠的节律研究。例如李宇明根据音强、 音长和音高等超音段成分,总结出了河南泌阳话性质形容词重叠时的甲乙两种节 律模式;吕枕甲概括了运城方言重叠式的韵律特征;雷艳萍总结了丽水畲话形容 7 第二章 骆驼祥子和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研究述评圈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词重叠的语音节律,搿除a b a b 式之外,人们往往通过拉长、读重第一个音节的方 式以示强调,并且拉得越长、读得越重,就越具有夸张的意味。一 通过以上可以看出,目前现代汉语和一些方言的形容词重叠研究己经很深 入、很透彻,这对我们考察骆驼祥子的形容词重叠现象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 意义。 8 蜿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骆驼祥子形容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分析 第三章骆驼祥子形容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分析 :骆驼祥子形容词重叠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5 种:从,从b b ,a b b ,a b a b , a 里a b 。 邢红兵( 2 0 0 0 ) 曾指出,重叠结构的产生方式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虑:( 一) 重叠结构各个因素是如何重叠的:( 二) 重叠结构是由什么因素重叠而成的。从重 叠结构的内部因素如何叠用的角度来看,骆驼祥子形容词的重叠结构可以分 为两种情况:全部重叠结构,即结构中每个因素都重叠,例如:小小、迷迷糊糊、 自在自在等;部分重叠结构,即结构中只有部分因素重叠,例如:热辣辣,慌里 慌张等。 本章我们将通过具体地分析每种重叠式的重叠条件和详尽地列举出各类重 叠式的词语,对上述5 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作详细的剖析。 3 1 从式 3 1 1 单音节形容词的从式重叠 骆驼祥子中单音节形容词的从式重叠现象非常普遍,共出现了2 1 0 例o 如: ( 1 ) 他只能从眼角边显出点不满的神气,而把嘴闭得紧紧的( 第五回) ( 2 ) 祥子不敢再看了,茫然的低下头去,心中还存着个小小的带光的 绿袄( 第六回) ( 3 ) 直长而白亮的路,只有些冷冷的灯光,背后追着个侦探! ( 第十 一回) 我们把骆驼祥子中出现的能以a a 式重叠的单音节形容词统计如下: a 矮l 、暗i b 自8 、薄i c 脆i 、粗i 、长i d 呆2 2 、多3 、低i g 光l 、乖1 、高1 h 好1 3 、缓2 、狠2 、红i 、黄i 、活i 、欢i 1静1 2 、紧5 k 快6 、空2 l冷2 、懒l 、略i 、亮1 m慢4 9 、密i 9 第三章 骆驼祥子形容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分析悯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q轻8 r 热1 s 生1 w 微1 1 、歪2 、稳1 x 细8 、小5 、新1 、香1 y 远6 、严1 z 早8 、整l 、真1 注:表中例词后面的数字是其从式重叠在作品中出现的次数。 从上表我们能够发现,骆驼祥子中单音节形容词从式重叠的分布不是很 均匀,主要集中在几个常用的词语上。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慢 ,从重叠式 “慢慢 在作品中共出现4 9 次,占所有用例的2 3 3 3 。其余出现比例5 以上的 单音节形容词依次为“呆 、“好、“静一、“微 。我们认为这主要是与作者在文 中大量使用了口语和熟语有关,用词集中正体现了作者语言的习惯和特色。 在现代汉语中,没有量或程度区别的形容词是不能重叠的。朱德熙( 1 9 5 6 ) 指出,“现代汉语的形容词不是全部都有重叠式的。拿单音节形容词来说,有两 类是不能或很少重叠的。第一类是绝对的性质形容词,例如错,假,横, 竖,粉,紫等等。第二类是一些所谓坏字眼,例如坏,丑,臭, 歹,怪,野,穷,乱,破,腥,膻,脏,旧等等。一并 进一步说明,“这两类形容词之所以不能重叠,显然是跟重叠式有表示加重、强 调和爱抚、亲热两种感情色彩这个事实相关联的 。骆驼祥子形容词重叠的情 况并非全部如此,除了“错、假、坏、旧、穷、破 等词我们没发现有重叠式以 外,就朱先生所提到“绝对的性质形容词和搿一些所谓坏字眼的重叠式在骆 驼祥子中却出现了多例。例如: ( 4 ) 这样,他的希望就近便多多了( 第一回) ( 5 ) 太阳平西了,河上的老柳歪歪着,梢头挂着点金光( 第四回) ( 6 ) 糙糙的收抬好了,我出来看你,好,你没影儿啦! ( 第十二回) ( 7 ) 有一天,掌灯的时候,我还记得真真的,因为我同着两三个娘们 正在门口坐着呢( 第二十三回) 而且这些形容词的重叠也并非都如朱先生所指“有些坏字眼偶尔也能重 叠一,并且。多半是在状语和补语的位置上 。如上述例( 5 ) “歪歪一就出现在谓 语位置上。 另外在朱先生所举的例词中还有一些词,如:“臭 ,虽然在l :骆驼祥子中 没出现从式重叠,但却能以另外一种重叠形式出现: l o 峨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骆驼祥子形容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分析 ( 8 ) 我就不许你混身臭汗,臭烘烘的上我的炕! ( 第十五回) 3 1 2 从式重叠形容词 骆驼祥子中还出现了一些从式的重叠形容词。与形容词a a 式重叠不同 的是,这些词在重叠前并不具备形容词的性质,只有构成从式重叠后才具有形 容词的性质,是一种无基式的构词重叠。例如: ( 9 ) 眉棱棱着,在一脸的怪粉上显出妖媚而霸道( 第九回) ( 1 0 ) 祭灶那天下午,溜溜的东风带来一天黑云( 第十一回) ( 1 1 ) 虎妞刚起来,头发髭髭着,眼泡儿浮肿着些,黑脸上起着一层小 白的鸡皮疙瘩,象拔去毛的冻鸡( 第十三回) ( 1 2 ) 睁着眼看着黑暗,看见了一群拉车的,作小买卖的,卖苦力气的, 腰背塌不下去,拉拉着腿( 第十六回) ( 1 3 ) 回到家,她一头扎在炕上,门门的哭起来,一点虚伪狡诈也没有 的哭了一大阵,把眼泡都哭肿( 第十七回) ( 1 4 ) 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心中茫茫的有点热气,耳旁有一片雨声 ( 第十八回) 上述例句中,除了“茫茫一外,我们在 骆驼祥子中发现的这些“溜溜一 “棱棱 “髭髭 搿门门一“拉拉一等无基式的构词重叠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 这或许与作品由作者用北京的方言俚语写成有密切的关系。 3 2a a b b 式 a a b b 式形容词重叠在骆驼祥子中出现较多,共有8 0 例,构成这种重叠 式的情况有两种:双音节性质形容词a b 的构形重叠和非双音节词a 和b 的构词 重叠。 3 2 1 双音节性质形容词艋的构形重叠 这类重叠在l :骆驼祥子的形容词& a b b 式重叠中较为普遍,共有6 3 例。下 面我们按a b 的构词方式对它们进行了分类。 a b 的构词方式 例词例句出现次数 明明白白、规规矩矩、干干净净、 清清楚楚、马马虎虎、高高兴兴、 并列晃晃悠悠、漂漂亮亮、方方正正、 3 1 零零碎碎、老老实实、憋憋闷闷、 胡胡涂涂 第三章骆驼祥子: 形容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分析同上海师范人学硕+ 学位论文 四四方方、大大方方、痛痛快快、 偏正 9 热热闹闹、 动宾消消停停、窝窝囊囊、结结巴巴 4 迷迷糊糊、迷迷忽忽、迟迟顿顿、 主谓 l l 火火炽炽、迷迷胡胡 稳稳当当、安安顿顿、顺顺当当、 动补 6 结结实实 附加自自然然 2 从上表我们不难看出,最能构成a a b b 结构的是并列关系的形容词。这或许 与a a b b 式的结构特点有关,因为从b b 式结构音节均衡、整齐匀称,而词义上成 双成对的并列式形容词与这一结构特点很和谐,所以重叠能力强。 3 2 2 非双音节词a 和b 的重叠 此类重叠式中的a 和b 都是能分别成词的形容词,从和明也能分开独立使 用,如: ( 1 5 ) 余光散尽,黑暗似晃动了几下,又包合起来,静静懒懒的群星又 复了原位,在秋风上微笑( 第六回) ( 1 6 ) 满院花花绿绿,开着穷恶的花,比冬天要更丑陋着好几倍( 第 十七回) ( 1 7 ) 这么一想,他忽然的不那么昏昏沉沉的了,心中仿佛凉了一下 ( 第十八回) 一般情况下,这类重叠式中的a 和b 在意义上都是相关或是相近,a b 都不 能成词,所以这里的a a b b 都没有基式,是由a 和b 分别重叠后构成的,属于构 词重叠。在现代汉语中,这类形容词多用来形容性状兼容、具有可感性的事物。 此外,骆驼样子中还有一部分a a b b 重叠式形容词,如:歪歪拧拧、楞楞 磕磕、麻麻酥酥、傻傻忽忽、毛毛咕咕等,它们既不是双音节性质形容词a b 的 构形重叠,也不是非双音节词a 和b 的构词重叠。这些形容词在现代汉语中很少 出现,大多都出自方言,这些与作家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北京口语、方言和俚俗 民谚的创作特点密不可分。 3 3a b b 式 骆驼祥子形容词重叠a b b 式共出现4 l 例,大体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由 双音节性质形容词a b 构成;另一种是由单音节形容词a 和后加成分b b 结合而成。 1 2 阐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骆驼祥子形容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分析 3 3 1 双音节性质形容词a b 构成的a b b 式 骆驼祥子中出现1 5 例由双音节性质形容词a b 构成的a b b 重叠式。一般 来说,绝大部分能构成从明式的双音节性质形容词a b 都能构成a b b 式,只有少 部分词例外,如:明白、马虎、高兴等词,虽能构成a a b b 式,但不能构成a b b 式。对于一些既能构成从b b 式又能构成a b b 式的双音节性质形容词a b 而言,a b b 式的使用频率要比从舳式高得多,一般情况下,人们习惯于说a b b 式而少说从b b 式,只有在特别强调的时候才说从b b 式。例如: ( 1 8 ) 逃命是要紧的,可是赤裸裸的一条命有什么用呢? ( 第三回) ( 1 9 ) 门上的漆深绿,配着上面的金字,都被那支白亮亮的电灯照得发 光( 第六回) ( 2 0 ) 天完全亮了,屋中冷清清的明亮,二入抱着碗喝起来,声响很大 而甜美( 第十三回) 另外,一些不能构成a a b b 式的双音节性质形容词a b 也能构成a b b 式。例如: ( 2 1 ) 年轻轻的,不乘着年轻力壮剩下几个,一年三百六十天不能天天 是晴天大日头( 第八回) ( 2 2 ) 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些白光( 第十八回) ( 2 3 ) 他轰的一下,全身热辣辣的,不知怎样才好( 第二十一回) 3 3 2 单音节形容词 + 盼构成的a b b 式 单音节形容词a 和后加成分陷结合而成的a b b 式在骆驼祥子中出现频 率较高,共2 6 例,占所有a b b 式的6 3 4 。主要有:秃碴碴、潮渌渌、土混混、 白茫茫、痒刺刺、静悄悄、尖溜溜、绿汪汪、白花花、大咧咧、直挺挺、坏嘎嘎、 短撅撅、灰渌渌、直勾勾、灰茫茫、冷飕飕、毒花花、辣蒿蒿、臭烘烘、红扑扑 等等。 这里的单音节语素a ,在现代汉语中一般都可以单独成词,髓为重叠式语素, 但不存在相对应的a b 、a a b b 乃至a b a b 等变式。上述2 6 例中,除“土混混以 外,其余的单音节词a 都是形容词。“土混混的a 虽然是名词,但a + b b 重叠后 却是形容词,语法上称为构词重叠。我们这里重点讨论形容词a + b b 构成的a b b 重叠式。 3 3 2 1 形容词a 的条件 骆驼祥子中由单音节形容词a 构成的a b b 重叠式出现2 5 例,我们可以 按照类别对这些单音节形容词a 加以分类: 颜色:白、绿、灰、红 1 3 第三章 骆驼祥子形容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分析柳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性状:秃、静、尖、大、直、坏、短、毒 感觉:潮、痒、冷、辣、臭 总的来说,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口头语使用频率高的词易构成a b b 重叠 式。从分类列举的情况看,其实形容词a 能否构成a b b 重叠式缺少必然的规律性, 仅仅是一种语言的习惯。同一类形容词a 在构成a b b 重叠式时体现出一种不均衡 性,其不均衡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同一类词有的能构成a b b 式,有的却不 能。( 二) 能构成a b b 式的单音节形容词a 重叠能力又有强弱不同,有的能力强, 能构成好多个a b b 式,有的能力弱,只能构成固定的a b b 式。如颜色词“自”, 有“白茫茫 、“白花花 等,但“蓝x 一骆驼祥子却没有出现,在现代汉 语中也极少出现。 与从式情况差不多,单音节形容词a 在构成a b b 式重叠时,骆驼祥子与 现代汉语也存在差异: 第一,现代汉语中,一般也是“绝对的性质形容词 和“一些所谓坏字眼一 的形容词不能构成a b b 式。而骆驼样子使用较为普遍,如:短撅撅、坏嘎嘎、 臭烘烘等。 第二,戴莉( 1 9 9 9 ) 认为,现代汉语中,“表示形状的形容词:方、圆、扁、 平、偏、歪、斜、直、横、尖、秃中,除平、圆、直以外,其它的不能与 阴组合。一而在骆驼祥子中“秃、直、尖 等表形状的形容词仍能构成a b b 式,如“秃碴碴 、“直挺挺 、“尖溜溜 等等。 3 3 2 2 明的性质 目前语法学界对a b b 式形容词的构造方式尚无定论,原因就在于b b 的性质 很难把握。如果把词汇意义的完全虚化作为确定词缀的主要标准,那么a b b 式形 容词中的明大多数是词根,少部分是词缀。 现代汉语词典( 2 0 0 2 年增补本) 中标示的词缀总共也才2 0 个。那么,怎样才算是没有实在意义或意义完全虚化 呢? 我们可以根据朱德熙的观点:“真正的词缀只能黏附在词根成分上头,它跟 词根成分只有位置上的关系,没有意义上的关系。一在a b b 式词中,所有的b b 都居后,但并不等于后附;且从标示词性的特征看,不管a 是不是形容词,只要 与b b 组合都会构成状态形容词。因此,只有从意义上才能判定b b 的性质。因此 我们对骆驼样子中a b b 式形容词中的b b 作如下考察: ( 一) b b 可以单独成词,与a 组合后仍保存着原有的意义,这种表实在意 义的b b 是词根,不是词缀。如: ( 白。灰) 茫茫:没有边际,看不清楚 ( 静) 悄悄: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 1 4 喻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骆驼祥子形容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分析 ( 绿) 汪汪:形容充满水或眼泪的样子 ( 大) 咧咧:形容随随便便,满不在意 “茫茫 、“悄悄 、“汪汪 、“咧咧 都有词典义,与其前面的a 组成词后意 义也没有变化,显然,它们都是词根。 ( 二) b b 不能单独成词,这种情况b b 的意义比较难把握,应区别对待。 如:( 尖) 溜溜、( 白) 花花、( 直) 挺挺、( 冷) 飕飕、( 臭) 烘烘、( 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中心医院云计算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专题考核
- 2025杭州市临安区部分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3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广西百色干部学院公开招聘教研人员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黑龙江绥化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市委书记进校园”引才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年甘肃酒泉市玉门市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第一批)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南方石油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春季高校毕业生招聘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社会招聘(11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年甘肃省中共嘉峪关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重庆市人民医院伽玛刀治疗脑血管病适应证考核
- 大学课件昆虫
- 《古典音乐赏析课件》
- 信任评估模型构建-深度研究
- 尼康数码照相机D5600使用说明书
- 居间房屋租赁合同模板
- 《智慧化工园区系统运维管理要求》
- 外研版九年级英语上册期中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 第八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2024版研究生新中特教材课件
-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解析)
- 药品类体外诊断试剂专项培训课件
- 高中数学新教材选择性必修第二册《4.2等差数列》课件
- 建筑识图与构造 课件 项目8 识读建筑详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