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某办公楼设计.doc_第1页
太原市某办公楼设计.doc_第2页
太原市某办公楼设计.doc_第3页
太原市某办公楼设计.doc_第4页
太原市某办公楼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原市某办公楼设计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太原市办公楼结构设计2、建筑设计资料建筑面积约6500m2;层高:底层4.2m,2-6层层高3.6m,室内外高差0.6m。建筑总高度22.8m。建筑物总体呈长方形,如图 1所示。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三级,建筑的耐久年限为50年。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管井隔墙厚度为120mm,地上六层填充墙为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厚350mm,内墙厚200mm,所有卫生间及120厚管井墙体为粘土空心砖。本工程0.000为相对标高。图 1 结构柱布置图3、设计依据现行的设计规范、规程及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2);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4、基本数据工程地质报告摘要地质条件建筑场地位于城郊空旷地带,根据地质资料,该地区地下水埋深在12米以下,最大冻土深1.0米。工程地质勘查概况,见下表 1:表 1 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土层序号土层名称容重(kN/mm2)土层状态厚度/m承载力特征值/kPa杂填土17.0松散(稍密)1.0黏土17.2密实2.0300粉质粘土18.5密实6.0160粉土18.5密实7.8180粉土18.5密实7.0250本工程地质场地类别为类。基本风压为0.4kN/m2,基本雪压为0.35kN/m2。抗震要求。抗震烈度为8度,抗震等级为三级,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活载各层活载均为2kN/m2;屋面为上人屋面,活载也取2kN/m2二、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1、确定结构体系本工程采用框架结构,楼盖及屋盖均采用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框架梁柱及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40(,)。2、梁柱截面的确定横向框架梁a.截面高度框架截面的高度可按照高跨比来确定,即梁高故取。b.截面宽度考虑地震区,故取。纵向框架梁截面高度故取。截面宽度故取。次梁次梁a.截面高度故取b.截面宽度故取次梁a.截面高度故取b.截面宽度故取框架柱按轴心受压公式计算该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为三级,其轴压比限值为0.8;各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近似取14kN/m2。中柱: 边柱: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本设计的柱截面尺寸取。3、框架的跨度与柱高框架的跨度应取柱形心间的距离。框架的底层柱高取基础顶面至二层楼板顶面间的距离。根据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假定基础顶面到室外地面的距离为0.6m,室内外高差为0.60m,所以底层柱高为5.4m。除底层柱高外的其余各层柱的柱高均取层高,故本设计层层高均为3.6m。4、框架梁的布置图框架梁布置图如图 2图 2 框架梁布置图三、屋盖、楼盖设计1、计算简图的确定层楼板计算分块图如图 3图 3 楼板计算分块图2、屋面荷载及屋面板设计屋面板的厚度取100mm。屋面荷载隔热层: 保护层:40厚配筋C25细石混凝土 防水层:SBS(3+3)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找平层:1:3水泥砂浆20mm 找坡层:1:8水泥陶粒100mm 结构层:10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板底抹灰:10mm 恒载标准值合计: 活荷载标准值: 屋面板设计 A板设计A板长6.3m,宽4.2m,按双向板设计。 截面有效高度:方向跨中截面的,方向跨中截面的,支座截面的。;,;查表得知,。则在方向跨中:,可以故,配筋不应少于,配筋为B8150,实际配筋面积。在方向跨中:,可以故,配筋不应少于配筋B8180,实际配筋面积。 在方向支座:,可以故,配筋为B10150 ,实际配筋面积。在方向支座:,可以故配筋为B10200 ,实际配筋面积。B板设计截面有效高度:方向跨中截面的,方向跨中截面的,支座截面的。;,;查表得知,。则在方向跨中:,可以故,配筋不应少于,配筋为B8180,实际配筋面积。在方向跨中:故配筋B8180,实际配筋面积。 在方向支座:,可以故,配筋为B8180 ,实际配筋面积。在方向支座:故配筋为B8180 ,实际配筋面积。C板设计截面有效高度:方向跨中截面的,方向跨中截面的,支座截面的。;,;查表得知,。由于弯矩值很小,故无论是跨中还是支座处的配筋均满足最小配筋率即可,所以配筋均为B8180 ,实际配筋面积。3、楼面荷载及楼面板设计楼面荷载瓷砖地面(包括水泥粗砂打底): 现浇混凝土板:100mm 顶棚:20mm厚水泥砂浆抹灰 恒载标准值合计: 活荷载标准值: 楼面板设计A板设计A板长6.3m,宽4.2m,按双向板设计。截面有效高度:方向跨中截面的,方向跨中截面的,支座截面的。;,;查表得知,。则在方向跨中:,可以。故,配筋不应少于,配筋B8180,实际配筋面积。在方向跨中:故,只需构造配筋即可,配筋B8180,实际配筋面积。在方向支座:,可以故,配筋不应少于,配筋B8150,实际配筋面积。在方向支座:,可以。故,配筋不应少于,配筋B8180,实际配筋面积。 B板设计截面有效高度:方向跨中截面的,方向跨中截面的,支座截面的。;,;查表得知,。在方向跨中、在方向跨中、在方向支座、在方向支座弯矩很小,故配筋只需满足最小配筋率即可,所以,配筋为B8180 ,实际配筋面积。C板设计截面有效高度:方向跨中截面的,方向跨中截面的,支座截面的。;,;查表得知,。由于弯矩值很小,故无论是跨中还是支座处的配筋均需满足最小配筋率即可,所以配筋均为B8180 ,实际配筋面积。4、屋面次梁的设计(图 4)图 4 楼板荷载分配图次梁荷载,板传来的荷载 次梁自重 次梁粉刷 活荷载设计值: 荷载总设计值为: 计算简图如图 5所示图 5 次梁受荷载图内力计算弯矩设计值:剪力计算值:配筋计算a.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跨内按T形截面计算,翼缘宽度取;又,故取。C40混凝土,;纵向钢筋采用HRB335钢,箍筋采用HRB335钢筋,。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过程见表 2。经判别,跨内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表 2 梁截面配筋截面1B2弯矩114.97143.7235.930.0130.1390.0040.0130.1500.0048301122226配筋4B184B204B18实配101712561017b.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验算截面尺寸:,因为截面尺寸按下式验算故,截面尺寸满足要求。计算所需箍筋:采用B8双肢箍筋,计算支座B左侧截面。由可得箍筋间距按构造要求配置箍筋为B8150验算配筋下限值:弯矩调幅要求的配筋下限为实际配筋率为满足要求。单跨次梁设计对于屋盖中若干单跨次梁,可根据上述方法按单跨简支梁进行设计,在支座处按构造要求进行配筋,详图见结构施工图。5、楼面次梁设计次梁荷载,板传来的荷载 填充墙自重 次梁自重 次梁粉刷 活荷载设计值: 荷载总设计值为: 计算简图如图 6所示图 6 次梁受荷载图内力计算弯矩设计值:剪力计算值:配筋计算a.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跨内按T形截面计算,翼缘宽度取;又,故取。C40混凝土,;纵向钢筋采用HRB335钢,箍筋采用HRB335钢筋,。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过程见表 3。经判别,跨内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表 3 梁截面配筋截面1B2弯矩113.77142.2135.550.0130.0950.0040.0130.1380.0048211073255配筋4B184B204B18实配101712561017b.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验算截面尺寸:,因为截面尺寸按下式验算故,截面尺寸满足要求。计算所需箍筋:采用B8双肢箍筋,计算支座B左侧截面。由可得箍筋间距按构造要求配置箍筋为B8150验算配筋下限值:弯矩调幅要求的配筋下限为实际配筋率为满足要求。单跨次梁设计对于楼盖中若干单跨次梁,可根据上述方法按单跨简支梁进行设计,在支座处按构造要求进行配筋,详图见结构施工图。四、框架结构的侧移刚度计算1、横梁线刚度的计算在计算框架梁的惯性矩时,考虑梁为矩形截面。计算框架梁截面的折算惯性矩时,对于现浇整体式结构,中框架的折算系数为2,边框架的折算系数为1.5。横梁线刚度取值见表 4表 4 横梁的线刚度类别AB跨BC跨CD跨2、柱的线刚度计算柱的线刚度取值见表 5表 5 柱线刚度层次12-6结构的计算简图见图 7图 7 结构计算简图(注:图中数字为线刚度,括号内为边框架线刚度,括号外为中框架线刚度,单位:)3、横向侧移刚度计算(D值法)边框架侧移刚度D值得计算见表 6表 6 柱D值楼层一般层边柱0.310.13中柱0.620.24底层边柱0.470.39中柱0.930.49中框架侧移刚度D值得计算见表 7表 7 柱D值楼层一般层边柱0.410.17中柱0.830.29底层边柱0.620.43中柱1.240.544、各层柱侧移刚度之和(层间刚度)的计算26层 首层五、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1、荷载统计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可取:屋面及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屋面(上人):隔热层: 保护层:40厚配筋C25细石混凝土 防水层:SBS(3+3)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找平层:1:3水泥砂浆20mm 找坡层:1:8水泥陶粒100mm 结构层:10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板底抹灰:10mm 合计: 楼面:1-5层楼面荷载标准值瓷砖地面(包括水泥粗砂打底): 现浇混凝土板:100mm 顶棚:20mm厚水泥砂浆抹灰 合计: 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上人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屋面雪荷载标准值: 梁、柱、墙、门、窗重力荷载计算梁柱重力荷载计算见表8表8 梁柱自重计算列表梁柱编号梁(柱)宽梁(柱)高梁每米重量梁长L每根重量根数总重b(mm)h(mm)(b+40)h25/1000000(kN/m)(m)n横向框架梁3006005.107.232.4026842.40横向框架梁2503002.183.76.941390.19纵向框架梁3006005.10627.0012324.00次梁2505003.6350.4157.5071102.50次梁2002501.5050.463.007441.00柱(底层)6006009.603.935.10521825.20柱(一般层)6006009.604.944.10522293.20表9 墙体自重计算列表墙体墙厚墙高墙体每延米高墙总量墙长L每片墙片总重th容重(t40)h重量数n(mm)(mm)kN/m墙容重/106(kN/m)(m)kNkN底层横墙2403900175.46632.76311015.56底层纵墙2403900175.467.239.31261022.11底层墙体小计2037.67标准层横墙2403900175.46632.76331081.08标准层纵墙2403900175.467.239.31261022.11标准层墙体小计2103.19决定多层框架的地震荷载时,结构的计算简图可以认为是一多质点体系。产生地震荷载的建筑物重量集中于各层的楼盖处,各质点质量还应包括上下个半层范围内的恒载,50%的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1)集中于屋盖平面处的质点质量。屋面活载(50%) 屋面恒载 600mm高横向框架梁 800mm高纵向框架梁 次梁 填充墙 柱 门窗 合计:(2)集中于五、四、三、二层顶盖处的质点质量、。 楼面活载(50%) 楼面恒载 600mm高横向框架梁 800mm高纵向框架梁 次梁 填充墙 柱 门窗 合计:(3)集中于一层顶盖平面处的质点质量。楼面活载(50%) 楼面恒载 600mm高横向框架梁 800mm高纵向框架梁 次梁 填充墙 柱 门窗 合计:各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如图 8图 8 结构集中质量模型六、水平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级侧移计算1、横向自振周期的计算地震作用的计算即地震荷载的计算。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本设计的结构底部总剪力(即总地震荷载)可以按公式来计算,其中。横向自振周期计算见表 8表 8 横向自振周期计算层次各层重量总重量层间刚度611624.1811624.189920000.0130.28759735.3321359.519920000.0240.27449735.3331094.849920000.0360.24939735.3340830.179920000.0470.21429735.3350565.509920000.0580.167110158.1760723.676966000.1090.109注:上式中,对于民用建筑取,本设计取;对于第一组地震分组和类场地土取特征周期值。2、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本设计的建筑为8度地震烈度,地震影响系数,则相应于基本自振周期的的值为:所以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值为:因为,故需考虑顶部附加地震作用。对于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屋,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可以按照特征周期及结构的基本周期来确定,当时:故附加的集中水平地震作用为:则各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按下式计算为:剪力分配见表 9表 9 剪力分配层次层高高度重量剪力63.923.415402.90.2121851280.0251280.02553.919.511297.30.1556281032.3972312.42243.915.611297.30.1556281032.3973344.81933.911.711297.30.1556281032.3974377.21523.97.811297.30.1556281032.3975409.61213.93.911699.70.1653041074.7656484.3773、水平地震荷载下的地震验算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要求,本结构需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要对结构的变形加以限制,使其层间的弹性位移以及结构顶点的位移不超过一定的限制。其结构变形计算见表 10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层间弹性位移限值为。表 10 结构变形计算层次剪力刚度62095.479920000.0022431/16050.03197753580.449920000.0036061/9980.02973444795.429920000.0047991/7500.02612835740.409920000.0054831/6560.02132926415.399920000.0060271/5980.01584616837.976966000.0098191/5510.009819由表 10可知,结构层间刚度相对位移均小于,故其层间弹性位移满足要求。定点位移,满足要求。4、地震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由底部剪力法计算出来的每层的地震剪力,按照每榀框架的刚度比值分配到每榀框架上,而每榀框架的地震剪力按柱的刚度比值分配到每根柱子上,最后以反弯点法求结构的内力。现以kJ-4为例,其内力计算如下:地震剪力分配见表 11 每层地震剪力分配系数为:一般层底层表 11 剪力分配层次A、D柱B、C柱6243.0744.9776.575415.3376.83130.834556.27102.90175.233665.89123.18209.762744.19137.67234.421704.31156.40195.75柱的反弯点高度计算及柱端弯矩计算见表 12表 12 柱的反弯点高度计算及柱端弯矩计算 层次柱号6A、D0.410.210000.2144.9734.00 127.89 B、C0.830.320000.3276.5788.21 187.44 5A、D0.410.310000.3176.8385.74 190.85 B、C0.830.400000.40130.83188.40 282.59 4A、D0.410.360000.36102.9133.36 237.08 B、C0.830.450000.45175.23283.87 346.96 3A、D0.410.450000.45123.18199.55 243.90 B、C0.830.450000.45209.76339.81 415.32 2A、D0.410.500000.50137.67247.81 247.81 B、C0.830.500000.50234.42421.96 421.96 1A、D0.620.700000.70156.4591.19 253.37 B、C1.240.630000.63195.75665.94 391.11 注: 为标准反弯点高度比,有标准框架查表得到。由及查表得到,;当时,取倒数,并且值取负号“”由及查表得到,。由及查表得到,。梁端弯矩计算根据节点平衡来计算。框架的剪力根据框架弯矩,通过对梁或柱取脱离体,求某一点,则可以求出梁端或柱端剪力。框架轴力图即柱轴力图,根据框架剪力,取节点脱离体,求,即可求出柱的轴力。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图(左向)。框架的弯矩图由柱端弯矩和梁端弯矩可以直接作出,弯矩图画在构件的受拉边,不标正负号。弯矩图、剪力图及轴力图如图 9、图 10、图 11所示(内力是对称的)图 9 弯矩图(单位:)图 10 剪力图(单位:)图 11 轴力图(单位:)5、横向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风荷载标准值(假定风从左向右吹)基本风压是。由规范查得(迎风面)和(背风面)。C类地区,。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对于高度大于30m且高宽比大于1.5的房屋结构,应采用风压系数来考虑风压脉动的影响。本设计房屋高度小于30m,所以可以不考虑风压脉动的影响。区8轴线横向框架,其负载宽度为8.4m。沿房屋高度分布风荷载标准值(表 13)为: 表 13 风荷载计算层次61.01.322.20.770.415.126.05 51.01.318.60.710.430.2411.16 41.01.315.00.650.430.2410.22 31.01.311.40.650.430.2410.22 21.01.37.80.650.430.2410.22 11.01.34.80.650.435.2811.92 将风荷载换成作用于框架每层节点上的集中荷载,如图 12 风荷载作用图风荷载下的横向框架内力计算每品框架的风剪力按柱的刚度比值分配到每一根柱子上,最后以D值法求结构的内力。现以KJ-4为例,其内力的计算如下:风剪力分配见表 14表 14 剪力分配层次A、D柱B、C柱66.05 1.211.81511.16 3.465.15410.22 5.518.21310.22 7.5611.27210.22 9.6114.32111.92 13.28 16.62 表 15 风荷载下横向框架内力计算 层次柱号6A、D0.410.210000.211.21 0.92 3.45 B、C0.830.320000.321.81 2.09 4.43 5A、D0.410.310000.313.46 3.86 8.58 B、C0.830.400000.405.15 7.42 11.12 4A、D0.410.360000.365.51 7.14 12.69 B、C0.830.450000.458.21 13.30 16.25 3A、D0.410.450000.457.56 12.24 14.97 B、C0.830.450000.4511.27 18.25 22.31 2A、D0.410.500000.509.61 17.30 17.30 B、C0.830.500000.5014.32 25.78 25.78 1A、D0.620.700000.7013.28 50.19 21.51 B、C1.240.630000.6316.62 56.53 33.20 注:为标准反弯点高度比,有标准框架查表得到。由及查表得到,;当时,取倒数,并且值取负号“”由及查表得到,。由及查表得到,。柱端弯矩计算(设风荷载从左向右作用)柱下端弯矩:柱上端弯矩:根据节点力平衡条件可求得梁端弯矩梁端弯矩计算根据节点平衡来计算。框架的剪力根据框架弯矩,通过对梁或柱取脱离体,求某一点,则可以求出梁端或柱端剪力。框架轴力图即柱轴力图,根据框架剪力,取节点脱离体,求,即可求出柱的轴力。风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图(左向)。框架的弯矩图由柱端弯矩和梁端弯矩可以直接作出,弯矩图画在构件的受拉边,不标正负号。弯矩图、剪力图及轴力图如图 13、图 14、图 15所示(内力是对称的)。图 13 弯矩图(单位:)图 14 剪力图(单位:)图 15 轴力图(单位:)七、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1、横向框架内力计算计算单元取4轴线横向框架进行计算,计算单元宽度为8.4m,如图所示。直接传给该框架的楼面荷载应为梯形荷载,如图中水平阴影所示,计算单元范围内的其余楼面荷载则通过次梁和纵向梁以集中荷载的形势传递给横向框架,作用在各个节点上。计算简图如图所示,基础顶面离室外地面为0.6m,底层层高5.4m,其余各层层高为3.6m。图 16 荷载分配图图 17 一榀框架图梁截面惯性矩考虑现浇楼板作用,边跨,中间跨。AB、CD跨梁BC跨梁顶层柱,中间层柱底层柱荷载计算(1)恒载计算:a、屋面框架梁线标准值屋面恒荷载 框架梁自重 梁侧粉刷 b、楼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楼面恒荷载 框架梁自重 梁侧粉刷 填充墙自重 墙面粉刷 c、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A柱、D柱:边跨纵向框架梁自重 纵向框架梁侧粉刷 墙侧粉刷 纵向梁框架传来次梁自重 纵向框架梁传来屋面自重 集中荷载 B柱、C柱:中跨纵向框架梁自重 纵向框架梁侧粉刷 纵向梁框架传来次梁自重 纵向框架梁传来屋面自重 集中荷载 d、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A柱边跨纵向框架梁自重 纵向框架梁侧粉刷 填充墙自重 墙侧粉刷 纵向梁框架传来次梁自重 纵向框架梁传来楼面自重 集中荷载 B柱中跨纵向框架梁自重 纵向框架梁侧粉刷 纵向梁框架传来次梁自重 纵向框架梁传来楼面自重 集中荷载 C柱中跨纵向框架梁自重 纵向框架梁侧粉刷 纵向填充墙自重 纵向填充墙侧粉刷 纵向梁框架传来次梁自重 纵向框架梁传来横向填充墙自重 纵向框架梁传来横向填充墙粉刷 纵向框架梁传来楼面自重 集中荷载 D柱中跨纵向框架梁自重 纵向框架梁侧粉刷 纵向填充墙自重 纵向填充墙侧粉刷 纵向框架梁传来横向填充墙自重 纵向框架梁传来横向填充墙粉刷 纵向梁框架传来次梁自重 纵向框架梁传来楼面自重 集中荷载 恒荷载作用下结构的计算简图荷载等效: (2)恒载内力计算经结构力学求解器计算得:恒荷载的弯矩图见图 18图 18 恒荷载弯矩图恒荷载的剪力图见图 19图 19 恒荷载剪力图计算柱底轴力还需考虑柱的自重,恒荷载的轴力图见图 20图 20 恒荷载轴力图(3)活载计算。经验表明,对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不超过5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框架结构,采用满布荷载的计算精度可以满足设计要求,但对跨中弯矩乘以的系数。本建筑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取2.0,故可采用满布荷载计算。a.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b.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A、D柱B、C柱活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见图 21图 21 结构计算简图荷载等效:(4)活荷载内力计算由结构力学求解器计算得:活荷载弯矩图见图 22活荷载剪力图见图 23活荷载轴力图见图 24图 22 弯矩图图 23 剪力图图 24 轴力图2、横向框架的内力组合框架梁的内力组合结构的抗震等级可根据结构的类型、地震烈度、房屋高度等因素确定,本设计的框架为三级抗震等级。本设计考虑了四种内力组合,即1.2恒+1.4活,1.2恒+0.91.4(活+风),1.35恒+1.0活以及1.2(恒+0.5活)+1.3震。此外,对于本工程,1.2恒+1.4风这种组合与考虑地震作用的组合相比较小,对设计不起控制作用,故不予考虑。各层梁的内力组合结果见表 16框架柱的内力组合本设计取每层柱顶和柱底两个控制截面。考虑四种内力组合,即1.2恒+1.4活,1.2恒+0.91.4(活+风),1.35恒+1.0活以及1.2(恒+0.5活)+1.3震。此外,对于本工程,1.2恒+1.4风这种组合与考虑地震作用的组合相比较小,对设计不起控制作用,故不考虑。各层柱的内力组合结果见表 17表 16 各层梁的内力组合梁 编 号截面荷载内力调幅恒载调幅活载风载(左)风载(右)地震(左)地震(右)12恒+1.4活1.2恒+0.91.4(活+左风)1.2恒+0.91.4(活+右风)1.2(恒+0.5活)+1.3左震1.2(恒+0.5活)+1.3右震1.35恒+1.0活内力选取KL601左-39.97-6.323.45-3.45127.89-127.89-56.81-51.58-60.28114.50-218.01-60.28-218.01104.84 50.3310.49-0.880.88-34.3034.3075.0872.5074.7222.10111.2878.44111.28右-46.50-7.71-1.051.05-44.1044.10-66.59-66.84-64.19-117.76-3.10-70.49-117.76-53.87-11.18-0.880.88-34.3034.30-80.30-79.84-77.62-115.94-26.76-83.90-115.94KL602左-44.22-7.331.05-1.0544.10-44.10-63.32-60.97-63.62-0.13-114.79-67.02-114.7982.0452.1810.84-0.660.66-28.0028.0077.7975.4477.1132.72105.5281.28105.52右-43.80-7.33-1.051.05-44.1044.10-62.82-63.12-60.47-114.290.37-66.46-114.29-52.02-10.84-0.660.66-28.0028.00-77.60-76.91-75.25-105.33-32.53-81.07-105.33KL603左-46.61-7.711.05-1.0544.10-44.10-66.72-64.32-66.96-3.22-117.88-70.63-117.88105.4053.8711.18-0.880.88-34.3034.3080.3077.6279.8426.76115.9483.90115.94右-37.69-6.32-3.453.45-127.89127.89-54.08-57.54-48.85-215.28117.24-57.20-215.28-50.33-10.49-0.880.88-34.3034.30-75.08-74.72-72.50-111.28-22.10-78.44-111.28梁 编 号截面荷载内力调幅恒载调幅活载风载(左)风载(右)地震(左)地震(右)12恒+1.4活1.2恒+0.91.4(活+左风)1.2恒+0.91.4(活+右风)1.2(恒+0.5活)+1.3左震1.2(恒+0.5活)+1.3右震1.35恒+1.0活内力选取KL501左-27.57-7.019.50-9.50224.85-224.85-42.89-29.94-53.88255.02-329.59-44.22-329.59146.16 35.1410.73-2.562.56-65.1265.1257.1952.4658.91-36.05133.2658.17133.26右-29.35-7.42-7.2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