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专业论文)制度供给与行为选择的背离对郑州市农民工工伤维权的实证分析.pdf_第1页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制度供给与行为选择的背离对郑州市农民工工伤维权的实证分析.pdf_第2页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制度供给与行为选择的背离对郑州市农民工工伤维权的实证分析.pdf_第3页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制度供给与行为选择的背离对郑州市农民工工伤维权的实证分析.pdf_第4页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制度供给与行为选择的背离对郑州市农民工工伤维权的实证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创性声明 i i ii ii ll i tii iti iiii i i : y 18 3 2 8 7 5 1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 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 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 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剃乍嘶吼矽体白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郑州大学。 根据郑州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 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郑州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者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人离校后发表、使用学 位论文或与该学位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郑 州大学。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 日期:劲d 年岁月l oo | 日 摘要 摘要 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一个群体,正是这个群体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做出了巨 大贡献,但是现实中他们的收入和国民待遇却与贡献不成正比,且工伤事故屡 屡发生。他们工伤维权的行为趋向及其引发的诸多公共管理问题,已成为学术 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国家及各地政府已经出台不少的相关政策法规,但是作 者在进行实际调研时却发现,正式的规章制度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能,而构成 非正式制度的风俗、习惯却对农民工受到工伤后的维权行为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农民工在选择非制度化的维权方式时,宁愿放弃法律维权的高额赔偿,而选择 非利益最大化的维权方式。针对农民工工伤维权的行为选择,作者认为不单单 是媒体所描述的维权“难”的程序问题,隐藏在后面的是更深层次的构成制度 最基础层面的社会秩序问题。因此作者在进行访谈和维权行为分析的同时,也 对影响农民工价值判断,参与制度运作的另外两方主体政府及工作人员、 用工方进行了必要的访谈和分析,并力图以小样本的案例深刻剖析产生这些问 题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人类社会能够有序的向前推进离不开制度的约束和规范,制度最终体现的 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社会成员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这种游离于正 式的约束制度之外的行为方式,只会让社会发展陷入混乱或者低效率。作者认 为非制度化维权模式会阻碍社会良性、有序的进步与发展,政府应该建立能够 制度性纠错的机制,构建农民工维权的系统环境,优化社会运行效率和民众的 福利收益,进而才能够使制度沿着提高社会正效应的方向演进。 关键词:制度供给农民工工伤维权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m i g r a n tw o r k e r si nc h i n ai s au n i q u eg r o u p ,t h i sg r o u ph a sm a d eg r e a t 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t oc h i n a su r b a n i z a t i o np r o c e s s b u ti nt h er e a l i t y , t h e i ri n c o m ea n d n a t i o n a lt r e a t m e n ti sn o ti np r o p o r t i o nw i t ht h e i r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 a n di n d u c t r i a li n j u r y a c c i d e n t so f t e nh a p p e n t h e i rb e h a v i o rt e n d e n c yo fm a i n t a i nl e g a lr i g h t si ni n d u c t r i a l i n j u r ya c c i d e n t sc a u s e dm a n yp u b l i cm a n a g e m e n tp r o b l e m s ,h a sb e c o m et h ef o c u si n a c a d e m i ec i r c l ea n ds o c i e t y s t a t ea n dl o c a lg o v e r n m e n th a si s s u e dal o to fr e l e v a n t p o l i c i e sa n dr e g u l a t i o n s b u ti na c t u a l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t h ew r i t e rf o u n dt h a tt h ef o r m a l r u l e sa n dr e g u l a t i o n sa r ei n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t h ec u s t o m sa n dh a b i t sc o n s i s t i n gi n f o r m a l s y s t e mh a v eaf a r - r e a c h i n gi n f l u e n c eo nm i g r a n tw o r k e r s b e h a v i o ro fm a i n t a i n i n g r i g h t s a f t e ri n d u c t r i a l i n j u r y m e l lc h o o s i n g t h ed e 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 i z e dm e t h o do f m a i t a i n i n gt h e i rr i g h t s ,t h em i g r a n tw o r k e r sw o u l dr a t h e rg i v eu pt h eh i g h c o m p e n s a t i o no fl a w , b u tt oc h o o s eu n m a x i m i z a t i o nb e n e f i tm e t h o d f o rm i g r a n t w o r k e r s b e h a v i o rc h o i c e t h ea u t h o ra r g u e st h a ti sn o to n l yd e s c r i b e di nt h em e d i a r i g h t s ”d i m c u l t ”p r o g r a mp r o b l e m ,b u ti st h ed e e p e rs o c i a lo r d e rp r o b l e mo ft h eb a s i c a s p e c t so fs y s t e m t h u sw h e nt h ea u t h o ri n t e r v t e wt h em i g r a n tw o r k e r sa n da n a l y s e t h eb e h a v i o ro f m a i n t a i n i n gr i g h t s ,a n da s l oa f f e c tt h ev a l u ej u d g m e n t ,t w oo p e r a t i o n s y s t e m - - - t h eg o v e m m e n ta n dt h ee m p l o y e r t h e nt r i e dt ou s es m a l ls a m p l eo fc a s et o s t u d yt h ec a u s e so ft h ep r o b l e m sd e e p l y , a n dp u t sf o r w a r dt h e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h u m a ns o c i e t ye o u l d n tb ea d v a n c e dw i t h o u tc o n s t r a i n ta n dr e g u l a t i n gs y s t e m t h eu l t i m a t ee x p r e s s i o ns y s t e mi s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o ft h es o c i a lm e m b e r s ,r e f l e c t s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t h ep o w e r , t h ef r e ei nf o r m a lc o n s t r a i n ts y s t e mb e h a v i o rw i l l o n l ym a k es o c i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i n t oc h a o so rl o we f j f i c i e n c y t h ea u t h o rt h i n k st h e n o n - 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 i z e dr i g h t sm o d ew i l lh i n d e rs o c i a lp r o g r e s s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i n b e g i na n do r d e r t h eg o v e r n m e n ts h o u l de s t a b l i s hs y s t e m a t i ee r r o rc o r r e c t i o n m e c h a n i s m ,a n dc o n s t r u c tt h es y s t e r ne n v i r o n m e n tf o rm i g r a n tw o r k e r sm a i t a i n i n g r i g h t s ,t oa r r i v ea tt h es o c i a le 伍c i e n c ya n dt h ep u b l i cw e l f a r eb e n e f i t s w h i c hc a n m a k es y s t e me v o l v ea l o n gt h ed i r e c t i o no fi m p r o v i n gt h ee f f e c to fs o c i e t y k e y w o r d s :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s u p p l y , m i g r a n tw o r k e r s ,i n j u r y , r i g h t s i i -rrll 目录 目录 摘要i a b s t r a c t i i 1 引言1 1 1 选题背景和意义1 1 2 文献综述2 1 3 研究方案3 1 3 1 概念界定3 1 3 2 理论工具6 1 3 3 实证分析7 1 3 4 案例说明7 1 4 论文结构和研究创新8 2 农民工工伤问题及维权现状9 2 1 郑州农民工工伤问题现状9 2 1 1 安全作业环境差9 2 。1 2 后续生活无保障9 2 1 3 劳动能力减弱9 2 1 4 心理成本更高1 0 2 2 维权途径及行为选择:1 0 2 2 1 维权的途径分析l o 2 2 2 小结1 4 3 维权的行为分析1 5 3 1 工伤农民工:弱势地位与生存理性1 5 n l 目录 3 1 1 维权的成本考量1 5 3 1 2 行动资源的匮乏1 6 3 1 3 维权的效仿行为1 8 3 1 4 约定俗成的旧观念1 8 3 2 用工方:制度规避与利益纠结1 9 3 2 1 劳动合同签订1 9 3 2 2 工伤保险缴纳2 0 3 2 3 用工方的利益纠结2 1 3 2 4 用工方的制度规避:2 2 3 3 政府和执行人员:制度供给与实际作为2 2 3 3 1 追求失常利益2 3 3 3 2 消极行政作为2 3 3 3 3 政令不通和法规不畅2 4 3 3 4 执行力和公信力缺失2 4 4 维权的制度分析2 6 4 1 制度供给现状2 6 4 1 1 制度供给处于虚置状态2 6 4 1 2 现有制度供给刚性不足:2 7 4 1 3 制度与运行环境不相容2 7 4 1 4 制度在实践环节执行不力2 8 4 2 制度困境的原因分析2 9 4 2 1 从制度供给的角度分析2 9 4 2 2 从制度需求角度分析3 0 5 制度供给的反思与建议:3 3 5 1 完善政策执行监督机制3 3 5 1 1 劳动监察自治3 3 5 1 2 完善效能监督3 3 i v -li-r 目录 5 1 3 完善行政行为立法3 3 5 2 建立制度性纠错机制3 4 5 3 优化制度运行的系统环境3 4 5 3 1 建构能够容纳冲突的制度环境3 5 5 3 2 加强普法教育和技能培训3 5 5 3 3 鼓励成立农民1 二自组织3 5 5 4 转变观念构建服务型政府3 5 5 4 1 重视社会回应3 6 5 4 2 政务信息公开3 6 5 4 3 完善服务制度:3 7 6 结论3 8 参考文献3 9 附录4 1 致谢:4 7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4 8 v 1 引言 1 引言 1 1 选题背景和意义 农民工群体一直处于社会边缘,游离于农村与城市之间,从讨薪风暴、跳 楼、上访到“开胸验肺”和“断指证清白 ,种种异乎寻常的行为不断被媒体报 道着,引起社会大众唏嘘一片。他们似乎已然接受这个称谓,他们知道自己的 处境,他们多数知道政府对农民工的相关政策非常“照顾,国家出台有关农民 工相关制度,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强有力的措施,但是工伤事故为何还是频频 发生,屡禁不绝? 与此相对应的参与制度运作的三方行为主体:政府相关部门 具体执行人、用工方,他们的行为选择与制度供给之间是什么状态? 种种行为 选择的背后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现阶段解决农民工工伤维权,就要对制度设计和供给本身进行分析。一方 面,相关制度已经覆盖到各种范围、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但是这些制度规定 却几乎处于虚置状态,对用工方的约束和制约没有太大成效。另一方面,在制 度运作时,参与的三方主体各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制度运作的具体执行人员更 是缺乏监督和约束,没有监督行政人员执行效能的体制,就会让制度供给处于 虚置状态。现有制度供给更应该关注制度实施的实际操作过程和行动者可采用 的维权模式,没有真实性的前提,任何制度的建构与供给都不会是有效的,没 有完善的监督机制,更会为社会发展增添矛盾与不稳定因素。 社会是一个大系统,参与其中的各群体都是子系统,在这其中的任何系统 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农民工的行为选择必定和与 之发生联系的其他行为主体有着不可分割的特性和共性,因此研究工伤农民工 维权的问题就非常有必要分析与之联系的其他行为主体的行为选择状态,以及 置于其中的相关制度供给,这些因素都不能割裂开来单独对其行为进行分析。 现有的对工伤农民工的维权研究多是引用官方发布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也多 是对农民工群体或个体的行为进行研究,缺乏客观真实性。工伤农民工是一个 现实性非常强的问题,没有深度、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做研究基础,其价值性就 注定不会很高。由农民工问题衍生的诸多社会问题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也必 定会对社会的稳定和有序发展产生破坏性的影响,这种不良的后果将会在很长 1 引言 一段时间内不能消解甚至付出代价。在目前的情况下,无论出发点是为能够切 实解决工伤农民工的维权问题还是为了学术积累,进行高质量的实证研究无疑 都是非常必要的。 1 2 文献综述 农民工是在我国特有的二元户籍制度及经济发展背景下产生的群体,西方 国家没有与此完全相对应的称谓,因此对农民工工伤维权行为研究也就更少。 而我国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后,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许多国内学者从不同角 度对农民工问题进行关注和研究,但是对工伤维权的研究多是从社会学和法学 的角度进行研究的。 从制度和行为角度分析的主要是清华大学的孙立平教授,他在守卫底线 转型社会生活的基础秩序一书中对官煤政治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虽然不 是专门对工伤农民工维权行为做的专著,但指出以此产生的农民工生命安全问 题就成了官煤政治的牺牲品。他指出政府的制度供给初衷是好的,但是制度的 实施情况并不理想,相关制度供给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尽管有政府,有各种 正式制度,但真正起作用的已经不是由这些政府和正式制度构成的显性秩序, 而是由另外一些因素构成的隐性秩序。1 “在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等小煤矿 聚集的地方,出现了一种专门处理死亡事故的服务组织,负责办理医院 死亡证明、封锁消息、异地火化、家属赔偿谈判等一系列事情。还有倒卖邻省 多余死亡指标的。2 孙立平教授非常尖锐的指出基层政治中的制度虚置情况, 针对矿难频发,对农民工的生命威胁,“国家的强力部门已经成为维护另一种 秩序的工具 。3 乔庆梅教授在郑功成和黄黎若莲合作的“中国农民工问题与社 会保护”项目中的工伤问题上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撰写了调研报告“农民工与 工伤保险”。乔庆梅教授通过大量案例和统计分析,从农民工职业结构和职业伤 害风险分析了农民工工伤现状,指出安全生产和作业环境差是农民工职业病首 要问题,用事实统计数据加以分析和印证,并从工伤保险的角度分析农民工工 伤维权难的问题。 农民工工伤维权行为不仅和制度有着密切联系还和工伤保险制度有着直接 1 孙立平守卫底线一转型社会生活的基础秩序【m 】,北京:社会科学f ;版社,2 0 0 7 1 9 3 2 孙立平守卫底线一转型社会生活的基础秩序【m 】,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0 7 1 9 5 3 孙立平守卫底线一转型社会生活的基础秩序【m 】,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0 7 1 9 7 2 i 引言 联系,工伤保险也是农民工现阶段最为迫切需要的社会保障之一。社会保障学 者和法律界许多学者对此作了单独研究,司马俊莲在农民工社会保障障碍及 对策探析一文中指出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对于农民工个人和用工单位都是规 避风险的一种防范制度,但是工伤保险制度的最后效果还是依赖于制度的供给 和具体执行层面的有效监督上。作者对此观点持肯定态度。 上述研究都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农民工工伤维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工 伤保险制度和实施都有着建设性的指导意义和理论依据。但是目前的研究对制 度和行为之间的契合度研究还不够,具体的制度实施情况以及农民工维权行为 的分析比较单一,不够系统。 1 3 1 概念界定 1 3 研究方案 1 3 1 1 制度的相关涵义 自从人类社会形成以来,能够合乎秩序的运转和发展,不得不承认这归功 于制度运作的结果。我们日常生活中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什么事 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去做,实际上就是一个制度( 或者规则) 的问题, 这不仅是指法律上的约束,还包括长期沉淀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行为。制度体现 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社会成员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在社会发展 进程中,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与交往习惯,慢慢根据地域等因素的不同,形成各 种各样的习俗、规范,由于人们对理性力量的崇拜,这些习俗和规范经过长时 间的历史沉淀,最后演化为制度。制度的发生、形成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经 过无数人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完成的。从另一层面上讲,制度是人们渴求秩序的 结果,在本质上是那些具备有限理性的人,长期生活在复杂的环境中,对于自 身利益诉求的考虑作出的必然选择。制度的产生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基于人 类有机会主义倾向,为了克服人们的这些弱点而应运而生的。一个有效地制度 在其主体行为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时候,能够规范并纠偏,在主体行为选择高 出群体预期的时候,会给予奖励。 凡勃伦和康芒斯最先将制度作为一个整体性的概念纳入科学的范畴进行研 究,也因此成为制度学派的奠基人。之后的科斯和威尔姆森将制度引入经济学 3 l 引言 领域,对交易成本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取得了巨大的反响,并形成了新的研 究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在此基础上,新制度经济学派研究的集大成者经 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提出了对制度的认识:“制度是指以宪法、法律、法规为 基本内容的正式规则和以习俗、传统、习惯等形式存在非正式规则交错构成的 一整套的规则体系及其实现机制。4 本文的制度分析是以此概念为基础进行的逻 辑分析。 制度作为研究分析的对象,有着丰富的内涵:首先,制度与人的行为和动 机有着内在的联系。制度是历时性的,从人类以往的制度来看,都是人的利益 诉求及其行为选择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里 的上层建筑就是指意识形态、制度,制度不仅和现实的组织体制有着密切联系, 也与现实中的人有着密切联系。如果没有制度的作用,那么人们的行为不受制 约,社会发展只会陷入混乱或者低效率。其次,制度是政府为人民提供的公共 产品。政府供给制度并不是针对某个人的,它是一种公共规则,但制度这种公 共产品有可能具有排他性。制度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有可能是大多数占有 社会资源的合意,这就不能惠及社会中的所有成员。最后,制度是有层次的。 一般分为根本制度、体制制度和具体制度。顾名思义,根本制度就是指人类社 会发展而长期积淀形成的制度,如封建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体制制度是中观 层次的,是社会系统下的一些制度,如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具体制度就是微 观层次的较为具体的行为准则或规章制度,如工伤保险制度、财务制度。 通俗的讲,制度就是社会游戏的规则,它虽由参与其中的人们所构建,但 又反过来用以约束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行为。制度也可以被比作地球引力,无 时无刻不在起作用,强烈的影响着置于其中的人们的行为,但制度同时又是看 不见摸不着的。 制度这个社会游戏规则都是由政府生产和供应的。政府的制度供给比企业 的产品供给更为复杂,制度供给是政府对民众要求、意愿的整合与输出,也就 是制度的生产,是与制度需求相呼应的,它是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而制定提供的 法律,规则或者准则。由于市场的趋利性,公共产品的供应需要政府提供,政 府在这里是充当生产制造商的角色。但是制度供应也许是有政府因为内生变量 而有意识的设计提供的,也可能是根据时间的流逝而逐步演化发展过来的,两 种方式有不同的特点。 4 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 】,刘宁英译,上海:三联出版社,1 9 9 4 3 5 4 1 引言 为了更细致的分析制度供给与行为选择的关系,本文主要从制度供给的层 次上分析。文中相应的制度供给主要是指与工伤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及地 方出台的具体办法、措施。 1 3 1 2 维权行为及参与主体 行为是人类生命特征的外在表现,行为学家认为人的行为受两方面的因素 制约:个性特质和环境。个性特质又包括自身的性格和知识储备。性格是人本 身先天所具有的行为本能,比如智力和体能,知识是后天通过一系列的有意无 意的学习积累形成的,包括风俗习惯、科学知识、思想理念等。每个人都会因 为两方面的原因形成自己的行为特质,而知识对人的行为又有决定性的作用。 一个知识丰富的人在其行为选择方面会比较趋于理性和预见性,能够克制自己 的冲动,而没有储备知识的人会比较鲁莽,易受他人影响。现实生活中,一个 人的行为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和牵制,这也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之分, 因此人类控制自身的行为不仅需要自身提高思想认识还受到周围人群的影响和 牵制。 行为研究有宏观和微观之分,本文主要是宏观的行为研究:维权中涉及的 多方主体的行为规律和后果,以及控制和检测方法,为政府进行有效的制度供 给提供决策依据。从国家层面上对群体的控制可以说是统治,因为人类的活动 总是要受到各种制度的制约,才能有序的生存和延续。社会上的各种群体为了 相融共生、有序的活动,就需要通过不断的交涉和妥协,最后演化为制度。前 面已经提到制度不仅是明文规定的法典还有社会习俗、道德伦理的约束。因此 农民工工伤维权的行为选择不仅是单个群体的行为选择还是要受到其他群体的 影响和牵制。 农民工工伤维权的行为选择是宏观视野下的多方主体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行为不是一方主体的行为选择,而是参与制度运作中的几方主体共同作用和 影响的结果。与工伤维权相紧密联系的主体主要有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和用工 方,单一对农民工工伤维权行为进行分析是片面和不联系实际的,行为选择本 身都是受他人影响和制约的。本文对制度供给和行为选择的契合度的研究是以 工伤农民工维权的行为选择为切入点,以此研究制度运作中的参与主体可以更 直观的解析当前制度供给中的问题。 对农民工维权实践产生影响的主要是三方行为主体:农民工本人及家属或 5 l 引言 工友、用工方、政府或相关部门行政人员。农民工作为工伤维权中的主体,处 于弱势地位和生存理性等其他方面的考虑,其行为会受到多方影响和困扰。 用工方是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发生劳动关系的雇佣方,劳资矛盾是市场化 不可回避的问题。作为地方企业,一个理性的组织团体,要维持自身的运转和 经营,并最大化的回避矛盾和规避制度带来的约束,追求组织的利益最大化。 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与雇佣工人和代表政府的行政人员发生关联行为。本文研 究工伤农民工的维权行为,为了更客观的了解真实情况,也选择有包工头、车 间主管、化工厂老板进行深度访谈。 政府或相关部门执行人员是与农民工维权行为选择产生至关重要影响的一 方主体。政府行为和执行人员的行为代表着整个公共权力运行的方向,并体现 着执政党的价值理念,维系着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发展。政府提供制度、政策、 规章等公共产品,具体实现的过程需要其执行人员的认真履行,政府人员的行 为要受到老百姓的评判,影响着政府的权威与形象。农民工维权中的政府行为 具体体现在劳动监察部门、社会保障部f - j 年l l 相关的行政执法人员的具体行为, 他们的行为体现着政府的意志。政府行政改革已经进入瓶颈期,先前一些政府 人员的权力寻租等肆意妄为现在虽然有很大的改观,但是民众对政府人员的行 为还是抱有不信任甚至是仇视的态度,这在访谈中都有体现。 1 3 2 理论工具 凡勃伦和康芒斯将制度作为一个整体性概念纳入科学范畴进行研究,说明 了制度在人类生活中的影响和作用,人类社会能够有序的向前推进离不开制度 的约束和规范。本文以制度学派的经典理论为理论工具,研究农民工维权行为 的动机和社会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制度是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制度 不仅可以约束人们使社会朝着正效应的方向演进,也会因为不合适宜而发生变 迁。因此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相应的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而变迁的, 这又取决于置于制度框架下的人们的行为选择。制度供给不能忽视其框架下的 各个群体的需求,制度的践行需要具体的人的行为来实现,当制度供给不能满 足人们的行为需要时就会处于虚置状态,社会就会面临无序和冲突,对社会的 稳定发展将会造成不可估计的冲击。 维权需要现实的行动支撑,实践中的人们的行为总是受到周围各种因素的 制约和规制,不能单独将一个群体的维权活动割裂开来进行分析,这样有失偏 6 1 引言 颇,因此本文在分析维权行动中辅以行为学和系统学的方法对参与制度运作的 三方主体行为进行分析,更全面的剖析了工伤维权的实践问题。 1 3 3 实证分析 工伤农民工维权问题是十分急迫,现实性很强的问题,虽然社会学、人类 学等学科的研究已经做出大量的实证研究,但是因为制度的实施还有地域性的 区分和特点,针对郑州地区的工伤农民工的现状有必要进行重新梳理和研究。 文章对各种参与其中的主体,及其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做出理论和逻辑上的归 纳和分析。虽然实证研究本身存在固有的局限性,对研究者的社会资源整合能 力,研究者的个人能力和学术素养都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只有这种与现实结合 紧密的研究才真正具有决策参考的价值,得出的结论也更具有可检验性和普适 性。 本文所采用的实证分析,是在对深度访谈的十几位农民工的案例和几位施 工方领导、维权律师、化工厂老板访谈上做出总结和一些初步判断,并运用相 关理论进行分析的。社会学类的实证研究一般都是建立在描述和解释案例的基 础上,遵循从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最后得出经验性的概括和理 论。以此为鉴,本文依托多个群体访谈的典型案例,再辅以多个访谈获得的资 料,运用制度学、系统分析、等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力图深层次的探讨工 伤农民工的行为选择背后的原因及其制度供给。而理论分析对这些案例的研究 会引入更深一个层次的理解,也能够对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和疑问做出一般性的 解释。 1 3 4 案例说明 单个的案例显然不具有足够的说服性,为尽量概括总结出问题的实质,文 中选取的案例尽可能的覆盖到多个行业,多个行政区域。深度访谈的农民工案 例是作者参与“城市新移民的问题与对策”课题调研时的材料,还有多个在街 头工地或厂矿随机访谈的农民工案例和几位厂矿老板、律师。因此可以说对工 伤农民工的关注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访谈的案例毕竟还是受作者能力 和社会资源的局限,没能够从更广泛的范围内选取适当的案例。对于案例是否 属于典型案例,本身也是理论界争论的问题,案例的选取本身就有很大的局限 性,只能是尽可能的从案例事件中发现最为普遍的问题和疑问所在。因此本文 7 l 引言 选取的案例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概括性和一般性的。 根据“新城市移民的问题及对策 课题中对数十位农民工的访谈和数十位 用工方的深度访谈,对工伤问题进行了梳理、归纳和总结。因为有些客观条件 的限制,不能够全面的覆盖到各行业,但是尽力访谈了几种行业。访谈的目的 是要了解农民工在工伤维权中法律制度和相关保障制度及政策的运作情况,农 民工是否实际享有法律所赋予的权利,用工方是否履行其义务。所访谈的内容 都包括心理因素、劳动合同签订的现实情况、工伤保险的缴纳、工伤待遇赔付, 更对被访者发生工伤后的实际行动作了详细询问和了解。 1 4 论文结构和研究创新 文章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指出本文选题背景和意义,并界定相关概 念和现在的研究概况。并说明选取案例的情况,指出制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及 其重要性。第二章是农民工工伤现状的介绍。虽然国家和社会都予以这个群体 很高的关注,但是仍然没有解决其中的根本问题。他们不仅是受到肢体上的伤 害,更多的是心灵上的伤害和更高的心理成本的付出,进而导致可能的行为选 择发生质的改变。这个群体面临的是更严重的境况:因伤返贫或无后续生活保 障,这对社会稳定是一种潜在的威胁。文中以具体案例辅以说明。第三章维权 行为分析。农民工维权的行为不单是他们自己可以选择的,而是多方因素牵制 和影响而做出的行为选择,文中也辅以案例加以印证。文中不仅对农民工行为 做一分析,并对参与制度运作的用工方和政府部门人员的行为都做出梳理和分 析。第四章是维权的制度分析。这是对几方主体的行为进行的总结和原因分析, 运用制度学的相关理论从制度供给、制度需求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第五章是 对维权困境的反思并提出作者的意见和建议。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运用行政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并辅以第一 手资料的实证分析。对农民工工伤维权这一现实性很强的社会现象,不仅对农 民工维权行为进行研究分析,还对参与制度运作的,对维权行为有深远影响的 政府及工作人员和用工方,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二,指出制度供给和行为选择 如果契合度不高的情况下,非正式制度在社会群体中的广泛存在和影响,会导 致正式制度失去应有效能而带来的可能后果。第三,文章最后,根据制度实践 情况,提出“监察自治 的新思路供决策者参考。 8 2 农民工工伤问题及维权现状 2 农民工工伤问题及维权现状 2 1 郑州农民工工伤问题现状 2 1 1 安全作业环境差 如果没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即使是受过工伤的农民工还是会继续留在城 里打工,他们大多数依然从事高强度的作业。从调查情况看,郑州安全生产作 业环境不容乐观,大多数高工伤风险的工厂老板没有按照要求为工人佩戴应有 的防护措施,特别是小型民营企业很多都没有按照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改善生 产环境。即使相关单位来查,执行力度也不到位,或者就是没有强制执法权, 督查人员走了之后还是没有任何改善。农民工受了工伤还是要继续生存,大多 数还是难以避免生产环境对自身生命安全的威胁,还是要继续在没有安全保障 的生产环境中劳动。据了解,2 0 0 9 年郑州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 3 1 8 起, 死亡2 8 9 人,受伤1 4 4 3 人,据统计这还是安全生产最好的一年。 2 1 2 后续生活无保障 访谈农民工表示受了工伤最怕的是后续生活保障。无论是断了指头还是腿 脚不灵便,或者更严重的是瘫痪,都会对以后的生活产生极大的不便。工伤之 后,康复期过去,如果再复发就会产生更多的问题,包括继续治疗的费用,即 使治愈,也会对以后的行动产生很大的影响。从事高危作业的农民工或者流动 性强的农民工很少有劳动合同,因此社会保障几乎是没有的,这多少从现实意 义上讲,他们一旦受了工伤最担心的就是后续生活保障的问题。 2 1 3 劳动能力减弱 劳动能力减弱是农民工受了工伤后必须面对的问题。面对不同级别的工伤, 劳动能力也不同程度的减弱。农民工在社会化大生产中,最具竞争力的就是其 吃苦耐劳的劳动力资本,他们极少受过正规的教育,在知识储备上没有优势, 更难以从事脑力劳动。如果劳动力这一资本直接受到损害,影响的就是农民工 的劳动价值及以后的生活能力。在对受过工伤的农民工进行访谈时,他们有的 轻微触电的或者断个手指的,都会表示不太影响继续劳动能力,而伤残比较严 9 2 农民工工伤问题及维权现状 重的有些转行,有些回到农村也无法继续务农。伤残严重的农民工也因为户口 等问题也很难进入到残疾人协会,得到协会的帮助。 一 2 1 4 心理成本更高 作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身份地位的原因,在生活等方面都要付出较高的心 理成本,而受了工伤后,会因为行动的不便付出更高的心理成本。一方面,这 会对他们在再次就业中造成干扰。因为无论受了什么程度的工伤,劳动能力就 会相应的降低,会致使他们在汹涌的劳动大军中受到用工方的严厉挑剔。另一 方面,受了工伤也会对他们自身的生活造成很多影响。出来务工的农民工一般 是家庭里劳动力较强的或是家庭的顶梁柱,如果受了伤,劳动能力贬值,意味 着对整个家庭不同程度的影响。即使他们选择返乡务农,在较封闭的农村,也 会受到别人的议论,进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变化和价值判断,产生一些自卑、抑 郁、焦虑,甚至仇恨等心理问题,进而影响他们以后的行为和生活。特别是较 为年轻的还没有对象的农民工,他们对以后的生活如果产生绝望或厌世的情绪, 很难说不会对社会稳定造成影响。因此,受了工伤的农民工,所要承担的心理 成本会更高。 2 2 维权途径及行为选择 2 2 1 维权的途径分析 出了工伤事故,通常情况下,农民工倾向于最简单的方式处理事情,毕竟 工伤的这种特殊情况要求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治疗,第一时间拿出诊疗费用,这 才能达到效用最高的结果。而行为选择的判断标准就是是否行之有效。很显然, 如果出了事故,当事人和用工方用最快方式私下达成协议得到赔偿,这种途径 被普遍视为最快捷和最有效用。但是事实情况却是复杂而无奈:出了事故后, 农民工对自身权益的维护只能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合法的维权模式,另一种是 非法的维权模式。在合法的维权模式中又有三种行为方式:其一是制度化的权 益维护行为;其二是非制度化的权益维护行为;三是保持沉默,不选择任何维 权行为,自动选择放弃维护自己的权益。制度化的维权行为模式是指根据国家 有关法律规章规定,权益受到侵害的农民工可以选择的维权行为模式,例如: 进行劳动仲裁、起诉用工方、向劳动监察大队举报、寻求法律援助等等。非制 1 0 2 农民工工伤问题及维权现状 度化的权益维护行为是指国家相关法律规章制度没有明确规定,工伤农民工在 合法的情况下可选择的行为模式,例如寻求当地农民工自己组织的帮助,或者 通过网络媒体的力量,引起社会的关注来寻求帮助等等,简单的说就是“法不 禁止皆可行 的行为选择模式。而非法的维权模式就是比较极端的,明显违反 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方式,例如:暴力胁迫老板、打砸公共基础设施以泄愤等 等。在现实境况的实践中,这几种情况又有交集,甚至一件工伤维权事件会同 时使用几种行为模式。 图1 农民工维权行为模式 2 2 1 1 合法的维权行为模式 选择合法的正式制度的维权模式的农民工,大部分是年轻的农民工群体, 他们拉不下面子,但是更多是因为这部分群体多少受过教育,普遍在小学以上, 初中以下文化水平。他们知道寻求法律援助,或者请律师打官司。但是他们的 自尊心也很强,因此承受的心理成本更大。选择合法的非制度化维权模式和私 了、协商的农民工多数是出来打工时间比较长,有经验的农民工,他们一部分 是了解媒体对此类事件的关注度,效仿一些工友的维权行为,达到自己的预期 目的就可以了;一部分是觉得没有必要和用工方的关系闹僵,因为即使受了工 伤还是要继续生存的,到哪里工作都是有劳动风险的。更值得关注的是选择私 了和协商的农民工往往都是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要么是走正式维权途径的程序 很漫长,要么是想要多获得些经济赔偿,这也是现在维权行为的灰色区域,更 2 农民工工伤问题及维权现状 容易产生和激化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使事态恶化,令农民工的维权行 为走向极端,或者用工方逼急了也会做出恶意的处置行为。 案例0 0 8 的郭工就是触电受了工伤,但是他觉得是自己不小心,没有埋怨用工方的劳 动保护措施不到位,即使胳膊受伤也是选择放弃索赔。5 案例0 0 4 的吕先生说:“正式途径没有效果,很耗时间,都是找省政府静坐,如果政府 说这样违法他们就说自己不懂法。”他一般都是选择制度化的维权模式和非制度化的维权模 式相结合。6 访谈案例b 曹某在一家制造业做车工,2 0 0 9 年8 月份,作业时被机器切掉右手两个指 头肚,车间主管及时将他送往郑州管城区一家小型医院,并做了手术,把肚子上的皮移植 到手指上,住院一个月。曹某因远亲介绍来这个工厂打工,没有劳动合同、工伤保险、人 身意外险,住院时单位填写的其亲戚的名字。住院期间第一次手术费l 万2 千元单位拿了 后就不再支付其他的护理费、伙食费和停工期问的t 资。曹某很无奈,还借了工友的一部 分钱,最终选择回到车间继续t 作。2 0 0 9 年底1 2 月份,因第一次手术愈合不彻底,指头发 炎,肿的很大,再次住院,这次是写的曹某自己的名字。和厂里协商拿医疗费,但是厂里 主管回应:“是他干活不小心弄伤的手指头,厂里本来就不应该负责的。厂里一年受伤1 4 个人,只有一个断腿的赔了钱,其他人都自己走了,受伤时给曹某做手术的费用已经够对 得起他了,如果他还想继续干就同来干,如果不满意就走人,这次费用肯定是不会给的。” 曹某多次找厂里协商朱果,后请求法律援助,但是援助中心的法律顾问说他没有劳动合同, 第一次住院也是其亲戚的名字,无法工伤认定,比较麻烦,他很失望。又通过工友的亲戚 找到一位律师,哭了几次,说自己:“年龄不小了还没有女朋友,这手指头义成这样了,还 能干啥活挣钱! 以后的生活都没有希望了。”律师张某觉得曹某很可怜,积极帮助他寻找证 据。曹某虽然没有合同,但是有上作证,上有公章,有厂里的饭卡,可认定事实劳动关系, 现正在进行劳动仲裁。期间律师和厂里领导接触时,厂负责人对律师说:“管他弄啥,是他 自己不小心! 我还不说他耽误厂里正常生产,让他赔偿损失了。回头随便给你介绍俩客户 都比这挣的钱多! ”曹某说:“张律师那边能让厂里赔3 万,我觉得能给l 万就可以了,到 时候一定谢谢律师! 张律师说我人太老实、太可怜,执行款到位后,少给点律师费就可以 了。7 案例c 刘某属于劳务派遣工,在一个公路维修公司做的电工,和中介劳务公司签订劳 务合同,劳务公司也给他缴纳有工伤保险。他在2 0 0 9 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