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评价方法.doc_第1页
景观评价方法.doc_第2页
景观评价方法.doc_第3页
景观评价方法.doc_第4页
景观评价方法.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评价的理论基础对城市景观现状进行评价(评估),是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基础工作。根据评价的着眼点不同,可以将城市景观现状评价分为三类:11体验性评价着眼于市民对于城市景观质量体验的评价。其中可分为市民(或专家)对于城市景观体系的一般体验性评价和对于特定城市景观的视觉美感评估。其成果多为描述性的定性评价。1.2技术性评估着眼于评价主体在城市生活中的适宜程度的评价。与之伴随的通常有一系列的技术性指标作为评价的标准。这些指标是长期以来在实际工作中逐步积累的经验值。1.3综合性评估着眼于城市景观资源之整体价值评估,以确定城市整体风貌和发展方向。体验性评价和技术性评价通常都要在对于城市景观现状的综合性评价中运用到。这种评估的结果,大都是一系列的综合指数值。评价必然地带有价值标准。在对城市景观现状评价中,评价所依据的价值尺度是至关重要的。以不同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同一城市的景观状况,其评价结果可能会有天壤之别。本次研究的价值标准除基本的视觉美感外,对构成城市景观整体风貌的各个侧面都纳入评价项目。以文章开篇所述“经营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为最基本的价值标准。具体的说,城市景观现状评价还包括1.4景观美学质量评价城市景观现状的美学质量评价是评价的核心。对其美学质量的评价,真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为它不仅取决于城市景观物之客体,而且受评价者的审美观、审美情趣、甚至受审美时的心境、情绪等主观条件的深刻影响。现在,世界上景观美评价的学术流派主要有四派: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认知学派以及经济学派。其中专家学派以形式美评价为主,这也是景观美的主要体现。1.5景观现状价值评价城市景观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还应进行资源性或其经济性的评价,作为产业,有规模和容量要求,还要考虑其可以进入性以及区位条件等。1.6景观影响评价城市景观影响评价则是景观现状、评价中涉及内容最广的评价,目的是防止景观的人为破坏,保证景观的可持续利用。景观影响评价中,首先要作景观影响因素的识别,也就是要搞清有那些人类活动会影响到景观现状;其次要进行景观影响评价,即明确影响对象、影响方式、影响程度等;最后,景观影响评价还需寻求避免影响或减少影响的途径与方法。城市景观是一个有不同空间范围的概念。不管多么大尺度的景观影响评价,有一点是共同的,即:景观是一个关于评价对象的整体的印象或概念。景观对象之美,不仅要求其本身具有美的特质,而且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形成一种整体性的美,这一点对于城市景观的规划建设是至关重要的。2.景观评价方法自然风景是自然遗迹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之一,在人类向大自然进行大规模开发的今天,保护和利用自然风景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这种保护和利用的前提就是风景景观的评价。 与其它自然资源相比,自然风景是较难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价的,这是因为,风景并不仅仅依赖于自然的景观特性和其深广的内涵,而且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观赏者的主观评定。也正是因为如此,风景景观评价自古以来都是定性的,随着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推广,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心理学家、美学家、地学家、生态学家和建筑、园林工作者开始对自然风景做系统的研究;并使风景由定性的分析转向定量分析。尽管这项研究工作的历史并不长,但已产生了积极的结果,随着研究的深入,在实验方法和技术上,及建模所用的数学方法上,都在不断前进。现将自然景观评价中常用的几种方法作一概括的介绍。 2.1.调查分析法(Descriptive lnventorles)调查分析法(Daniel,Terrc等1976)应用较广,其前提是:风景的优美程度是与各景观要素相关联的,即通过评价景观区域 (Landscape Province)内所有与风景有关的要素,来确定风景价值。如美国国土管理局(Burcau of Land Management)在风景景观评价中,就提出7个风景要素:地貌、植被、水体、色彩、邻近风景、奇特性、人文景观。在踏勘的基础上,先对每个要素逐一分级评分,如地貌、植被和色彩的给分范围是15分;水体、邻近风景的给分范围05分;稀有性 (奇特性)给分范围15分;而人文景观的评分范围是42分。然后将总分相加,根据总分,把风景划分为A(19分)、B(1218分)、C级(11分)。 从对各项因素的评分范围,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权重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加权记分法,用公式表示: 其中, 就是 因素的权重, 是要素 的评分值, 是要素的总数。 这种调查分析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它能在大范围进行评价,且可在不同风景类之间进行比较。其主要缺点是:对每个要素的评分标准必须作详细规定。该方法看起来是一种客观的评价方法,但实际上仍有较大的主观性,首先每个要素的权重是人为规定的;其次,每个要素的得分值也是由少数调查者给定的。 2.2.民意测验法(Survey and Questionairs)这实际上是一种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其前提是:人们对自然风景的欣赏程度,是与风景景观的优劣程度相联系的。通过向游人提问进行统计、汇总,来评价某一景观区域内的风景。提问可以是口头上的和表格式的;它可在现场进行,也可用信件传递的方式。根据问题的性质,可分为自由式和限定式两种。前者如:您对这个风景区的感受如何?、您最喜欢这个风景区的哪个景点?等,被调查者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完全自由的;后者实际上是一种多答案的选择法,如威斯特(Patric CWestl982)考察风景区的质量与游人密度的关系时,对游人是这样提问的:看到其他人在风景区中,您是否觉得有些扫兴?供选择的答案是完全不是,有点,非常有影响,不知道。 这种方法,旨在通过总结被调查人的心理反映,来评价自然风景。其最大的优点就是承认并利用了风景景观的优雅程度是主客观两者结合的产物这一特点,把大多数人的意志作为评价的客观标准。它尤其是在调查游人对某种景观的心理感受方面应用较广;诸如摩尔 (Thomas AMore)(1980),海米特(Willam EHammitt)等(1983)对游人情感与风景娱乐环境的研究;兰格瑙(Edward E.Langenau,Jr)及莱温(Ralph L.Levine)等所做的间伐对森林风景的影响及游人心理的反映等研究,都采用了上述方法,效果很好。 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提问选词要严谨,同时尽量通俗化,但又具有公认的标准含意。据笔者的一点工作体会,用专业术语常常会带来麻烦,如果必须用时,则也应尽量多加说明。另外,这种方法在回收答卷时(特别是邮件方式的)较为困难。 来源:考试大2.3.认知评判法(Perceptional Preference Assements)它与民意测验法相似,也是通过统计公众的观感来确定风景景观的优美程度,只是认知评判法更直观、更概括。它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利用照片、幻灯片,必要时甚至用草图作为直接的评价对象。评价者不必到现场去,也不必知道照片上的风景取自何处;当然,必要时 (为验证图片评价的结果)也可到现场进行评价,如伯西(Robert OBrush)(1979)的工作。正是因为这一点,给工作带来了许多方便,如在公众的取样方面,和景观的取样方面,都有了更大的自由性。但随之也出现了问题,即图片能够客观地反映风景的真实程度如何,怎样克服由于摄影技术、构图等对评审者的影响等。 以上问题归结起来,实际上是在什么角度、什么方位来拍照,照片的数目又该多少的问题即对评价对象的取样问题。旦尼尔(Terry CDaniel)和波思特(Ron SBoster)(1976)提出系统的随机取样法(Systematic Random Sampling)。首先把欲评价的景观区域等分为几个子区,然后,在每个子区内,由随机数表、决定方向;采样者沿此方向,每隔一定的距离,在视平高度,拍下眼前景观;反复进行直到取足一定数目的照片为止,其数目是根据样地大小来决定的。 这种取样方法,有时会出现照片数目过多的问题,而且并不能充分反映某些景观特点。1981年斯罗德(Herbert Schroeder)和旦尼尔采用了对角线取样法,该方法也较为简单,先是随机确定样区的对角线,然后,沿对角线向外、向内都拍一定数目的照片。 直观评判法根据具体的实验程序,又可分为如下几种:对偶比较法(Paired Comparison),顾名思义,这种方法是通过风景样点(照片等)之间的两两比较让被调查者选出他喜欢的一张,如此反复地进行比较和挑选,使每一样点(照片)都有与任何其它样点配对的机会。最后,根据每一样点被选中的概率来决定风景的优劣程度。据有关研究证明,对偶比较法与其它方法相比,所得数据较为准确,所建方程的复相关系数也较好(r=0.84);但其缺点也同样很明显,即要求实验次数很大如10张照片,其至少的组配次数是45,(即N=C=45)可想而知,如果照片数目较多,实验就无法进行。 等级排队法(Ranking Procedure或RankOrder Methods),该法与上述的对偶比较法相类似,只是将一对样点扩大到多个样点,令评价者将各样点(照片或幻灯片)按其所好排队。一般来说,评价者的辨别能力也只限于区分10张照片并将其排出名次。样点过多,该方法也不适用。但当样点较少(15)时,它明显地比对偶比较法简单,且也能取得较好的结果。 采集者退散逐个评分法(Individual Rating Procedure)这种方法是评价者对被评价对象的每一个样点(每张照片、幻灯片)逐一评分, 一般采用10分制。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样点数目不限被评选点的取样也可随心所欲,有较高的效率,目前的评分研究都基于此法,如布洛西(Robert OBrush)(1979),斯罗德(Herbert Schroeder)(1981),安德逊(Linda_MAnderson)(1981)等。但由于评定的标准不一致,往往使实验数据不能明显地反映风景样点之间的差异。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可将初始评分值进行标准化,使初始分数转化为标准分数(2分数),公式为:3.实例应用分析3.1.植物景观评价指标及资料来源绿地中的植物景观至关重要,根据植物的生态特性和景观的多样性变化,评价指标体系由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两部分构成。定量指标以植物造景中应用植物为基础,包括物种多样性、生活型结构多样性、观赏特性多样性、景观时序多样性、景观空间多样性。考虑植物景观的观赏效果与周围环境或其他景观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选择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之间的和谐、与其生长环境的和谐以及与整体环境的协调等作为定性指标。2005年7月调查上海松江城区11块绿地的上述8项指标,定量指标的数值主要通过Simpson指数公式计算。定性指标通过专家评分法进行量化,分值采用10分制,以“10,86,4,2 的等级分值代表好、较好、中等、差和极差4,具体见表1。上海松江城区11块绿地植物景观评价指标数据表1绿地物种多样性生活型结构多样性观赏特性多样性景观时序多样性景观空间多样性与硬质景观的和谐性与生境的和谐性与整体环境的协调性10.79450.28290.68730.51620.625088820.42000.00000.42000.00000.480066630.81000.48000.41740.63500.700068840.00000.00000.50000.00000.185086450.37500.37500.32000.37500.585066460.26470.11810.16290.07440.720066470.73140.50930.63530.55890.640086880.85490.46940.51660.45790.660088890.88220.23110.69630.62240.5450868100.19960.06890.10270.50000.5800888110.76250.29230.60420.52940.70008883.2.评价与排序根据表1资料,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主成分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分别对11块绿地的植物景观进行综合评价。AHP模型中,通过征询专家的意见并结合实践,按表1评价指标的顺序给出各指标的权重依次为:0.13、0.10、0.12、0.12、0.13、0.13、0.13、0.14。各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及秩见表2。绿地植物景观各方法的评价结果及排序表2绿地AHP法得分秩主成分法得分秩灰色关联法得分秩16.772521.352513.7681224.07409-1.148782.7320436.645950.681373.4963643.220511-1.804692.6530954.57708-2.4208102.52071063.803010-2.4609112.44781176.665240.908163.4954786.808211.350123.7709196.608960.918453.48778105.005671.276243.60105116.753931.348333.76643由表2可知,不同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不相同。3.2.1Kendalls W 协和系数检验由表2计算得:W=0.887,=26.606,由此可知,在置信概率为99的情况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