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专业论文)论行政伦理失范的利益根源.pdf_第1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论行政伦理失范的利益根源.pdf_第2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论行政伦理失范的利益根源.pdf_第3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论行政伦理失范的利益根源.pdf_第4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论行政伦理失范的利益根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 第 i 页 摘 要 在政治哲学与道德哲学视阈中,国家应当保证行政实践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但行政实践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制定决策与执行决策的行为,而是一种行使公共权 力的行为,它追求公共利益的实现。然而在行政权力的行使过程中,经常出现行 政主体违背行政规范与行政制度,假公权以济私利,导致公共权力的滥用和腐败, 从而导致行政伦理的失范。我们认为,产生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 最根本的原因却与利益有关,在本文中我们以利益为契入点,探析行政伦理失范 的直接根源,进而为防止行政实践的道德失范作出努力。 在前言部分,主要从利益视角阐述研究行政伦理失范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 对当前关于此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在第一章,主要考察行政伦理失范的含 义与表现,从行政制度与行政个体以及行政组织三个维度归纳行政伦理的失范。 在第二章,主要探析个体利益对行政伦理失范的影响,个体利益的过分张扬与过 度压抑都会导致行政伦理的失范。在第三章,主要考察公共利益在何种情况下会 导致行政伦理的失范,行政人员的角色冲突,以及公共利益的虚幻化都可能引起 行政伦理的失范。在第四章,主要从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相互关系考察行政伦 理的失范,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发生对 立与冲突,从而导致行政伦理的失范。 关键词:行政伦理;行政伦理失范;个体利益;公共利益; abstract 第 ii 页 a b s t r a c t in the visual threshold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moral philosophy, the state shall guarantee in the reasonableness and legality of administrative practice, but administrative practice is not a kind of simple behavior in decision- making and implementation, but a kind of exercise of public power, which pursuit the public interest.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exercising administrative power,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administrative subject violate administrative norms and institution and use of public power for private interests appears frequently, which cause the public power to be abused and corruption, then, it leads to administration ethical anomie. we thought that the reasons lead to produce administrative ethics anomie is various, but the fundamental reason is relative to interests, in this paper we ll try to explore this fundamental reason and practice efforts to prevent administration ethical anomie occurring. in the preface, we will elaborate the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of studying the administrative ethics anomie from the angle of interests, and card the current researching situation of this question. in the first chapter, meaning and performance of the administrative ethics anomie will mainly be examined, and we will to inducti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dministrative ethics anomie from three dimensions that are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and administrative individual and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to the administrative ethics anomie from individual interests; we think that excessive publicity and excessive depressive of individual interests will both leads to the administrative ethics anomie. in the third chapter, we mainly study in what kind of situation that public interests will cause the anomie administrative ethics, we think that role conflict of the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 and the unrealized of public interests are likely to cause the anomie. in the fourth chapter, we research the anomie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 mainly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interests and public interests, our opinion is that public interests and individual interests are consistent in essence, but the contradiction and conflict between them often occur in real life, which leads to the anomie. keywords: administrative ethics, administrative ethics anomie, individual interests, public interests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 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吉首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 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 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吉首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 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 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吉首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 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 研究生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前 言 第 1 页 前 言 第一节 选题依据 随着权力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国家在行政职能的承担与实践上必须 与此同步,但现实的状况并非如此,由于社会事务与个体利益以及集团利益的不 一致,使政府的行政职能往往偏离本身的合理逻辑,导致行政行为的非道德倾向, 从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视角来说,行政行为在本质上是公共权力的执行与实现的 行为,若行政行为的公共权力属性没有得到合理的界定与约束,就极有可能异化 为政府或行政人员的单向度权力行为,如此,行政权力必将导致腐败。正是基于 这种危机的考虑,我们试图从道德视角考察现代政府行政行为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即进行行政伦理维度的考察。 行政伦理是公共行政领域中的伦理。主要是人们关于行政活动对错的判断过 程,以及判断的理由,这主要涉及行政主体行动的正当性与合理性,亦即领导、 决策和执行等行政管理活动的合法性问题,它既包括公务人员个体在行政管理实 践中的道德观念,道德活动与道德规范,也包括行政主体作为群体及组织机构在 行政活动中所应遵循的价值规范。也就是说,行政伦理是一个多维度的伦理范畴, 既包括行政主体的道德品格,也包括行政组织的行政品格,在行政组织这一结构 中,又包括作为领导的行政主体与作为团队的行政组织,因此,任何一个层面的 行政主体都需要在受到道德伦理的约束与规定,而不仅仅遵守行政规范与行政法 律。而当前的行政行为并没有真正体现出合道德性,行政人员的不作为,在行政 职业能力上的缺失与不足,行政组织在责任与义务承担上的推诿与主体资格的泛 化,以及行政人员在公共事务中表现出来的官本位意识与官本位角色,这些现象 都是对行政伦理本身的偏离,要真正确立服务型政府,必须在政治、法律与道德 等维度建立全方位的有序系统,保证行政组织与行政人员的道德品格,当然,行 政人员在行政行为过程的失范总有其原因,诸如权力对权力的压制,利益对权力 的渗透,或者行政人员的道德品格不够,我们认为在各种原因中,利益对行政伦 理失范的影响尤为显著,因此,我们在本文中以利益对道德的影响为契入点,考 察行政伦理的失范,唯有如此,行政伦理的失范与行政权力的异化才能有效地约 束与控制。 前 言 第 2 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本质上讲,行政伦理失范是行政权力异化的现象。行政权力本来是一种公共 权力,它所涉及的对象是公共事务,其所追求的是一种公共利益,其运行过程也 称作公共管理过程。然而,在行政权力的行使过程中,行政主体往往会置行政伦 理的规范和原则于不顾,损害公共利益,假公权以济私利,导致公共权力的滥用 和腐败,这种状况就叫行政伦理失范。 这是国内学者张国庆在其著作公共行政 学中对行政伦理失范概念的界定,他将行政伦理的失范与行政规范结合起来, 指出了行政公共权力在行政伦理中的重要性,按照学者张国庆的观点,行政伦理 的失范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行政规范的失效。可以说,当前国内关于行政伦理的研 究并不鲜见,也并不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早已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张康之 的著作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就是从伦理视角对行政行为进行考察,他认 为政府的行政行为应当与伦理道德结合起来,在行政行为中突显伦理道德的作用, 并追求“公正”、合理的行政目标,张教授认为公正与正义是公共行政伦理指向 的核心和重点。学者王伟在其著作行政伦理概论和中国现代行政伦理建设 与公务员行政行为规范中均对行政行为进行了道德维度的考察,指出了加强行 政伦理建设可以降低政府行政官员的道德风险,同时可以确保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王伟认为公共行政行为必须在行政人员的道德塑造中获得实现。此外,孟昭武教 授的行政伦理研究是一本较为系统的行政伦理著作,他从行政规范、行政组 织、行政人员以及道德教育等方面思考了行政伦理的学科结构与体系,对整个行 政伦理领域的研究具有直接的意义。 除了这些著作,在中国期刊网中可以查阅到一些关于行政伦理的硕士论文与 学术论文,诸如韩艳春行政伦理制度在我国的构建与完善,在这篇文章中, 韩艳春考察了西方行政制度的优势与劣势,特别考察了西方行政制度的道德韵味, 进而对我国行政制度的建构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认为我国的行政制度虽然突现出 比较明显的科层制特点,但科层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服务型行政伦理制度提供 相当的便利与价值。王冬行政伦理视野下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则将行政伦理与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结合起来考察,认为服务型政府本身就是渗透了行政伦理的政 府形态,只有在行政伦理的视阈下服务型政府才能更好的建立起来,否则服务型 政府是不完善的。杨镌靖在其硕士论文社会转型期我国行政伦理失范及其治理 路径研究考察了当前我国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治 理路径,他认为社会转型期间的行政伦理存在着明显的失范,失范的原因是多方 面的,包括行政伦理发展本身的滞后性,行政管理制度的缺陷,以及行政伦理制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80 前 言 第 3 页 约机制的不健全与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他进一步认为,要解决行政伦理的失范, 必须根据失范的原因寻找相应的对策,在行政组织、行政人员以及管理制度等方 面进行全方位的行政伦理制度。此外,在期刊论文中,学者肖勇认为当前行政伦 理的失范表现出多种类型,包括经商型、权力寻租型、公款公贿型以及贪污腐化 型等八种形态, 他认为要解决行政伦理失范,应当将道德制度化,而行政伦理制 度化的进一步形态是法律化,也就是说,对行政权力异化的约束必须通过法律的 强制力才能得到实现。 二、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行政伦理学的发展显然远远早于中国,并且行政伦理学在西方已成为一 门独立的学科,2 0 世纪 3 0 年代,伍德罗威尔逊的政治与行政二分形态受到行政 管理学的冲击,西方社会开始关注行政行为中的“责任”与“权力”以及“效率” 等范畴,这些范畴对公共行政权力的运行与实践产生影响,2 0 世纪 7 0 年代后,公 共行政中的伦理问题越来越重要,行政伦理的地位与作用不断加强,与之有关的 研究开始突显出来,随着理论研究的发展与增多,在深度上也得到提高,其中登 哈特的公共事务中的伦理学:解决公共组织中的道德困境、库珀的负责任 的人员与行政伦理学手册以及路易斯的公务中的道德挑战是行政伦理 研究中的代表著作。登哈特认为公共领域的行为充满了各种冲突与困境,而道德 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冲突与困境。库珀则从行政人员本身考察了行政行为中的合 理性,库珀认为行政行为与行政人员本身的态度与道德品格有关,故在公共行政 行为中,行政人员要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在这个层面上说,行政人员的道德品 格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路易斯则在其著作中考察了行政行为的各种矛盾,与登 哈特有相近的研究思路,路易斯认为行政行为的很多冲突缘于道德冲突,包括角 色冲突与两难选择等,要解决这些冲突必须在制度与规范上渗透伦理与道德的力 量,以道德来约束行政行为。在这些研究之外,库珀在其另两篇著作行政伦理 学手册与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中进一步拓展了行政伦理的研 究,前者被视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行政伦理学著作,后者则是美国引用与学习最 广的一本教材,在这本著作中,库珀引用了大量的现实案例、信息与理论,然后 分析了西方行政伦理的特点,在结构与理论设计上建构了西方行政伦理的学科体 系。 从以上国内外现状来看,较多的关注了行政伦理学本身的学科建设,在这方 面,西方行政伦理的研究早于我国,也相应完善的多,因此,西方行政伦理研究 为我国此领域的研究提供了许多理论资源,也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理论依据, 而从国内研究来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借鉴与消化西方行政伦理资源,自已独立 肖勇.行政伦理失范的克服途径:行政伦理制度化,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3(6). 前 言 第 4 页 的理论并不多。具体来说,关于行政伦理的研究较多囿于行政组织与行政主体的 道德品格,而对行政伦理失范的具体根源缺乏有深度的思考,若找不到行政伦理 失范的直接根源,就难以找到有效的解决路径,而对这一根源的思考构成了我们 这一课题的研究动因,我们认为,行政伦理失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利益对公共权 力的影响,这种利益并不仅仅是具体的经济利益,还包括政治利益、道德利益等 方面,因此,我们将以此展开思考,从利益维度探求行政伦理失范的根源,进而 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三节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1 、从理论层面来说,将行政伦理与利益结合起来考察,是行政伦理研究的的 必然逻辑,本文从利益视角考察行政伦理的失范,直接突显公共权力异化与腐化 的根源,有助于充实与拓展行政伦理的进一步研究。 2 、从实践层面来说,有助于行政人员与公务员进行角色定位,填补行政行为 中的伦理缺位,推动政府的长远发展,为行政事业建立伦理基础,进而促进服务 型政府的建立。 3 、在创新上,文章以利益为研究视角,拓展了当前行政伦理囿于行政组织与 行政主体的局限性,直接突出了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这是对行政伦理研究的深 化与发展。 第一章 行政伦理失范的多维度考察 第 5 页 第一章 行政伦理失范的多维度考察 行政伦理的失范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行政规范的失效与失语,在行政行为中, 行政主体应当在规范与制度的指导下展开自己的行为,行为合乎规范是行政主体 的基本要求,若行政主体在遵守行政规范方面缺乏足够的责任,那么规范对行政 主体的效用将不存在,必然导致行政伦理的失范。同时,从制度伦理来说,行政 行为并不是单纯的遵守行政规范的过程,任何制度都难以顾及到所有的行政事实, 特别是行政行为中的冲突与悖论,在这种情况下,行政规范就无法为行政主体提 供合理的命令与建议,只能依靠行政主体的行政素质与道德品格。此外,还有第 三种情况,即行政规范在某些情况下并不合理,若机械地按照行政规范只会导致 非正义的结果,那么行政伦理的失范就不可避免。因此,我们认为行政伦理的失 范既有法理上的原因,又有行政主体与现实环境的原因,而在所有的原因之中, 利益具有根本的影响力。在进一步展开行政伦理失范的研究之前,我们有必要对 与之相关的范畴进行考察,包括行政伦理本身的思考,这是对行政伦理失范研究 的逻辑起点,同时,我们更有必要对行政伦理的失范进行概念上的界定,以及对 行政伦理失范的表现进行概括。 第一节 行政伦理 行政伦理失范与行政伦理本身难以分开,从关系上说,行政伦理失范只能建 立在行政伦理本身的基础之上,没有行政伦理本身的存在形态,就无所谓行政伦 理的失范,但进一步来说,即使行政伦理的失范得到了有效的解决,行政伦理并 不必然完全正义与合理,因为按照罗尔斯的理论,制度本身应当是正义的,行政 伦理同样如此,若行政规范与行政制度本身不正义,行政伦理就不可能完善。尽 管如此,我们仍有必要对行政伦理与行政伦理的失范进行概念上的界定与理解。 从概念上说,行政伦理是一个混合概念,它包含了行政学与伦理学两大学科, 我们可以说行政伦理是从伦理视角对行政学进行考察的学科,也可以说是对行政 领域的道德难题进行考察的学科,前者的中心词是伦理,后者则是行政,可见, 对行政伦理如何界定影响到行政伦理学的学科性质,并进一步影响到对行政伦理 学范式的研究,我们以为,行政伦理是伦理学在行政领域的拓展,在学科性质上 属于伦理学,而行政伦理本身应当是对行政主体、行政组织、行政实践以及行政 关系进行全方位的伦理思考。它应该是“渗透在行政、公共行政与政府过程的方 方面面,体现在诸如行政体制、行政领导、行政决策、行政监督、行政效率、行 第一章 行政伦理失范的多维度考察 第 6 页 政素质等等,直到行政改革之中。” 可见,行政伦理并不是仅仅是对行政领域道 德难题的思考与反思,而是从整个伦理学维度对行政领域进行考察,因此,我们 认为行政伦理是“行政领域中的伦理,准确地说是公共行政领域中的伦理,也可 以说是政府过程中的伦理。” 只有对整个行政领域进行伦理学的考察与思考,行 政本身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才能得到证成。 从主体上说,行政伦理是行政个体伦理与行政制度伦理的统一,既然行政伦 理追求行政过程中的道德完善,那么个体的伦理约束与制度的伦理安排就同样重 要。在行政个体维度,行政伦理要求行政人员在行政行为中坚持责任、公正的价 值观,并将行政人员的职业品格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从行政规范的他律转换 到行政品格的自律,任何行为都以个体的具体实践得以展开,行政行为同样如此, 所以行政伦理的个体维度构成了行政合法性的内在规定。同时,个体是社会多重 角色的综合体,个体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承担的角色并不相同,这就要求行政个 体在社会行为中秉持自己的职业信念与道德品质,保持自己品格的稳定性与持续 性。除了对个体的要求之外,行政伦理的制度化尤为重要,行政制度必须保证自 身的正义性,这需要行政制度自身体现出公平、正义的价值,实现制度的道德化。 可见,行政伦理是一个集宏观与微观于一身的范畴,它要求所有的行政关系 都应当受到伦理与道德的思考,从根本上说,行政伦理是一种与各种利益相关的 范畴,“特定的利益关系原则是行政伦理的本质所在,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是行 政伦理最基本的组成要素,特定的主体性价值是其基本结构,特定的约束机制是 其基本的功能,特定的范畴构成其基本体系,特定的文化内涵又映了行政伦发展 的基本机制。” 因此,对行政伦理必须进行全方位考察,而要探究行政伦理的失 范,同样必须从最根本的角度为契入点,脱离利益关系与权利义务关系考察行政 伦理的失范是不周全的。 第二节 行政伦理的失范 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主体应当遵循相应的行政规范,诚如在前文中所说, 行政主体与行政规范的关系是多维的,一方面要保证行政规范本身的正义性与合 理性,另一方面要保证行政主体在行政实践中对行政规范的理解与内化,除此之 外,行政主体还有责任与义务矫正不合理的行政规范,促进行政制度本身的正当 与完善。这些要素构成了行政伦理的内在规定,然而,在现实的行政实践中,行 政主体往往出于各种因素违背行政规范,从而导致行政伦理的失范。从概念上说, 王伟等.行政伦理概述.人民出版社,2001.64 王伟等.行政伦理概述.人民出版社,2001.63 张国庆主编.行政管理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522 第一章 行政伦理失范的多维度考察 第 7 页 行政伦理的失范就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实践中对行政规范的违背与不顾,利用公 共权力满足私人利益,从而导致行政权力的腐化,损害公共利益。在政治哲学上, 行政伦理的失范是行政权力异化的一种表现。这种异化往往在利益的趋使下成为 现实,按照自由经济学家布坎南的观点,行政伦理的失范总是在利益发生冲突的 时候发生,他说“当一个人被他自己的利益所驱使的行动影响他的利益的时候, 就出现冲突”。 当这种冲突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的时候,行政权力就会成为谋取 私利的工具,行政伦理的失范就不可避免。 实质上,行政伦理所关涉的是公共权力与公共利益以及私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按照西方传统政治哲学的观点,国家行政组织只是个人权利让渡从而组成的社会 结构,它的目的是维护每个人的财产以及人身安全,虽然当代福利经济学家认为 国家的功能不只是维护每个人的基本生存权利,还必须承担促进社会整体幸福的 使命,但国家行政组织本身是一种公共组织是没有疑义的,它应当是一种公共权 力,而不能作为谋取私利的手段。一旦行政主体违背了表达公共利益的行政规范 的时候,行政伦理的失范就发生了,此时,行政主体不再以公共利益为圭臬,而 是倚借行政权力为自己谋取利益,或者在行政权力的运行过程中,放弃或偏离公 共价值与公共目标。当然,导致行政伦理失范的利益并不必然指经济利益,还包 括政治利益与价值选择等,如果说,经济利益是一种最基本的利益类型的话,那 么就可以说政治利益与价值选择是一种由经济利益派生出来的利益类型。在马克 思主义理论中,利益具有根基性的意义,他认为绝大部分社会关系都建立在经济 利益的基础之上,道德同样如此,马克思指出:“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 基础。” 因此,对行政伦理失范的考察必须以利益为切入点。 第三节 行政伦理失范的表现 既然行政伦理的失范与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那么对行政伦理失范的归纳就 应当从利益入手,在中国共产党纪律条例中,行政伦理的失范包括政治类失范、 组织人事类失范、经济类失范、失职类失范、违反社会公德类失范和违反社会管 理秩序类失范等七个大的类型。 这一归纳虽然涉及到了行政伦理的所有方面,但 从类型学来说,将政治、经济与失职、违反社会公德进行并列并不合理,并且这 七种类型存在重合与重复。学者肖勇则认为,行政伦理的失范具有八种形态,包 括经商型、权力寻租型、公贿型、贪污腐化型、卖官卖爵型、渎职型、泄密型、 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20 世纪 80 年代的政治经济学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8:49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年版:167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9- 37 第一章 行政伦理失范的多维度考察 第 8 页 与隐匿财产型。 这八种型态将行政伦理失范的所有类型都体现了出来,可以说相 当全面,无论哪一种形态,都是对行政规范本身的违背,进一步来说,这八种类 型除了渎职型与泄密型不是与经济利益直接相关之外,其它类型都直接与经济利 益相联系。除了以上对行政伦理失范的归纳之外,还有学者从行政主体进行划分, 认为行政伦理的失范包括:1 、部分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价值观念扭曲;2 、 官场变市场,将市场交换原则引入权力行使运用过程中,导致腐败现象频繁发生; 3 、权力扩张,利用手中权力为小团体、部门谋取利益;4 、弄虚作假,虚报浮夸; 5 、行政职业伦理规范差,缺乏行政责任感。 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若不 能在利益的诱惑面前坚持自身的道德品格,就极有可能导致行政权力的异化,以 权力谋取私人利益,或者在行政实践中不作为,或者导致渎职行为。我们以为, 既然行政伦理关涉行政规范与行政个体以及行政组织三者关系,那么对行政伦理 失范的表现也可能依据三者进行归纳。 一、行政制度本身的不合理 罗尔斯认为,正义是制度的首要美德,在他的理论中,正义的制度应当包括 平等与自由两个原则,即保证每个人在制度面前具有相同或一致的平等权利,同 时制度又要对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予以倾斜,在两个原则的排序上,前 者具有优先性,但必须同时考虑后者在制度中的实际价值,若一个制度不能同时 包含两个正义原则的话,制度本身就不可能完善。从我国行政制度来说,受长期 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政治科层制的影响,行政体制并不合理,诸如行政职能化过强, 对经济干预过多;在行政组织方面,政府机构膨胀,行政人员数量过大;在权力 分配方面,权力过于集中;在具体的行政决策中,民主的决策程序没有得到实际 的运行;在行政监督与权力制约方面,强有力的行政监督部门并没有建立起来, 即使以人大会为主要监督力量的机构发挥的监督作用仍十分有限,这部分缘于监 督机关的实际地位过低,无法实现监督职能。另一方面,行政制度本身缺乏权威 的立法机关,在当前中国,各行政机构仍表现出唯上不唯下的权力格局,行政部 门独自制定行政规范,以致行政权力的归属与分配相互抵触与消解,导致行政伦 理的失范。 二、行政个体的伦理失范 在任何社会中,正义的制度与正义的公民缺一不可,诚如学者林火旺所说: “一个理想的社会需要良好的制度,但是徒法不足以自行,所以还需要良善的公 肖勇.行政伦理失范的克服途径:行政伦理制度化,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3(6). 徐凤琴.我国社会转型期间的行政伦理失范及构建途径,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4(01). 第一章 行政伦理失范的多维度考察 第 9 页 民,正义与公民是支撑一个理想社会的两根支柱”。 与林火旺的观点一 致,慈继伟教授同样认为,即使在一个正义的社会中,如果没有具备正义感的公 民的话,这种正义状态是极其脆弱的,他说道:“如果社会上一部分人的非正义 行为没有受到有效的制止或制裁,其他本来具有正义愿望的人就会在不同程度上 效仿这种行为,乃至造成非正义行为的泛滥。” 这种正义观并不仅适用于整个社 会,同样适用于行政管理领域,在行政行为中,若一部分公务员能秉持正义的理 念,但更多的公务员却在倚借公共权力谋取利益而不会受到惩罚,在这种环境下, 这部分原本具有正义理念的公务员就极有可能效仿那些以权谋私的人。因此,行 政个体的道德缺失就必然导致行政伦理的失范。此外,在当前中国行政实践中, 行政个体普遍存在不作为行为,在其位不谋其政,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公仆意识, 常常发生渎职行为;另一方面,行政个体在行政职业能力上水平不够,综合素质 不高,不能很好地应对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难题与挑战,这些都是行政伦理失 范的表现。 三、行政组织的伦理失范 从主体上说,行政组织也从属于行政主体,它以整体性的角色履行行政使命。 但行政组织通常会出现集体无意识,从荣格心理学来说,集体无意识与人的后天 经验有关,他认为在人的个体意识之外,还有一部分是超越了个人生活经验的不 依赖个人经验而存在的具有人类普遍性的与集体性的心理活动,这种无意识心理 虽然具有遗传性,但社会交往也能导致集体无意识的形成,这与慈继伟教授所说 的正义环境的脆弱性极为一致。在行政管理实践中,若部分行政主体出现了行政 伦理的异化,就会影响到其他主体的行政实践,当行政个体的伦理失范出现普遍 化之后,行政组织的伦理失范就产生了。这是行政组织伦理失范的表现之一。另 一方面,行政组织的伦理失范还表现为行政效率与行政公平的背离与冲突,在行 政实践中,既要保证行政管理的公平,还要在公平的基础上追求行政管理的效率, 而现实的情况是,行政管理缺乏效率,反应能力偏低,对公共事件的应对与处理 缺乏时效,同时,在解决行政事件过程中,不能秉持公平与正义的理念,人情与 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行政行为的展开。正是由于这些情况的存在,行政组织 的伦理失范就不可避免。 通过以上的分析,行政伦理的失范是一个综合性的范畴,既包括行政制度本 身的不合理,也包括行政个体的伦理失范,还包括行政组织的伦理失范。在西方 政治哲学体系中,政治制度本身是一种公共权力组织,它自身的目的性价值只能 通过公共利益的提供获得实现,一旦行政制度不以公共利益为目的,就必然发生 林火旺.正义与公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序言. 慈继伟.正义的两面.三联书店,2001,引言. 第一章 行政伦理失范的多维度考察 第 10 页 权力的异化,而这种异化本身又往往出于利益的原因,因此我们在考察行政伦理 的失范时,应当以利益为切入点展开我们的思考。 第二章 从个体利益角度看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 第 11 页 第二章 从个体利益角度看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 诚如上文的分析,行政伦理的失范通常发生在利益的分化与冲突过程中,并 且利益作为人类社会交往活动的根源性因素,它本身是一个综合性范畴,既可以 表现为实际的经济利益,又可以表现为无形的政治利益或者道德利益。从主体的 人来说,不同主体承载的利益形态也不相同,按照国内学者易小明教授的观点, 人是个体、群体、类三重存在样态的统一, 那么,与之对应的利益也可以划分为 个体利益、群体利益与类利益。故我们在探讨行政伦理失范的利益根源的时候, 我们有必要从主体维度展开我们的思考。 第一节 利益的内涵及其伦理意蕴 利益是指主体与客体间的一种关系,并由这种关系派生出来的价值事实,人 类生存本身就建立在利益的获取与满足的基础之上。从主体来说,利益的主体通 常是人,而客体是物,故利益是能满足主体需要的事物。在辞海中,利益具 有两种含义,一是好处;二是佛教用语。犹言功德,指有益于他人的事。 利益既 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价值判断,也是客体对主体的价值,即能满足主体的需要、 愿望或要求。从价值哲学角度来说,利益具有两个层次的内涵,即形而上维度的 人类生存方式,它指向人的精神生存与道德存在,这一个层次与人的理性精神相 关,包括个体精神生活的提升、对幸福感的追求以及每个的全面发展。另一个层 次是人的具体的生存方式,主要指向人的生理性存在与物质生存,在这一个层次 中,人必须获得一定的物质利益维持生理机能的运动与平衡,保证人的生命存在 的完整性。 正是基于利益的形而上与形而下两个维度的涵义,有学者认为利益是整个人 类活动的核心:第一,一切社会学科的核心是利益。学科的发展来自人们的研究 与开发,一定有基本某种利益的驱动,当这种利益驱动力下降之后,这一学科的 发展也将从大多数人的视野中消失;第二,一切人类的活动的核心是利益。人类 的活动有生产活动与非生产活动,前者包括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活动,也包括 开发人文信息资源的活动;后者则产生于人类活动过程的冲突与合作,人类要解 决这些冲突与合作,必然需要通过利益的协调与平衡,这显然仍围绕利益而展开; 第三,一切人类关系的核心是利益,人类的关系是由社会资源的所有关系决定的, 易小明. 论人的三重属性的变化发展规律 j , 天津: 道德与文明. 2 0 0 5 ( 3 ) 夏征农等. 辞海( 缩印本) . 上海辞书出版社, 1 9 7 9 . 7 3 6 第二章 从个体利益角度看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 第 12 页 进而引申出权力与地位的关系,这种关系仍然由利益决定。 人类的存在离不开利 益,生理性存在如此,精神性存在同样如此,而在所有的利益范畴中,经济利益 又构成了利益的核心,诚如有学者所说:一切经济学的核心是经济利益,一切经 济活动的核心是经济利益,一切经济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利益。 实质上,经济利益 不仅构成经济学科的核心范畴,同样构成了所有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的基点,构 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既然利益是一切人类实践活动的中心,那么对利益的追求与不断满足就是人 类的基本生存方式,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发展的历史阶段包括三个层次, 首先是建立在人的依赖基础之上的阶段,然后是以物的依赖基础之上的阶段,再 次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阶段。但无论哪个阶段,都必须建立在利益的不断创造与不 断满足的基础之上,马克思说:“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 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 身,而且这样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 因此,生产满足人的基本需 要的生产活动是人类活动的基础的话,那么只有在这种基础之上才能获得进一步 的发展,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 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 可见,人类的存在本身就是一 个获取利益与满足利益的过程,马斯洛也持有同样的观点,在马斯洛的需要五层 次论中,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的满足是进一步满足其它需要的基础,只有在形而 下的具体利益得到实现的时候,形而上的精神利益、人类的幸福感与自我发展才 有可能,这也是利益本身蕴含的伦理意蕴。 进一步来说,既然利益与人的生存方式联系在一起,那么人的生存样态的不 同表现必然承载着不同的利益类型,从人的属性上来说,包括个体属性、群体属 性与类属性三重样态,作为具体的个人来说,个体利益是最为直接的,它直接满 足个体的生存需要与发展需要,但个体的人又同时是社会性的存在,即个体总是 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人构成群体性存在样态,然后在利 益维度上表现出群体利益,群体利益以一种集团性的样态与其它群体发展关系。 进一步来说,人作为一个物种,与其它物种相区别,并在与其它物种相区别、相 联系的过程中认识自我,通过生产活动改变自身,同时改变整个自然界。在这种 维度下,人类表现出一种类的利益。可见,从主体的人来说,利益就表现出三种 利益形态,在三种利益形态中,个体利益无疑是最直接的,它直接关照人的个体 性生存,而群体利益则关照人的社会性存在样态,类利益作为一种整体性利益表 孔爱国. 邵平. 利益的内涵、关系与度量.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0 7 . 4 洪远朋等. 经济利益关系通论 m .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 9 9 8 .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 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 9 9 5 . 7 9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 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 9 9 5 . 7 4 第二章 从个体利益角度看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 第 13 页 现出人与自然他者的关系。在考察行政伦理失范的过程中,利益主体的不同表现 影响到行政行为,我们可以分别进行思考。 由于行政过程是由一个个现实的具体的人来完成的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大 多数人的共同利益)的过程,因此个体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是行政过 程中的基本问题。同时,利益是个人和组织一切行为的内在驱动,行政机关及行 政人员也有利益满足的需要。在现代行政条件下,随着利益的分化和利益群体的 不断产生和发展,必然出现多元化的利益关系。法哲学家庞德认为利益是一种包 含愿望与需要的综合范畴,他把个人的一些要求、愿望或需要称为利益,认为利 益是“人们个别地或通过集团、联合或亲属关系,谋求满足的一种需求或愿望, 因而在安排各种人们关系和人们行为时必须将其估计进去” 。 在具体的社会领域, 庞德将利益置于法学的视阈下进行思考,认为社会是公共领域与私域组成的,公 共领域的利益既为公共利益,而私人领域的利益为个人利益,公共利益与个人利 益的维度之外,庞德认为国家作为整体具有更广泛的利益,就是社会利益。 尽管 庞德对利益的划分与一般意义上的利益划分并不一致,但我们仍可以以此作为我 们思考行政伦理失范的切入点。 第二节 个体利益与行政伦理失范 在行政领域,个体的行为应当受到行政规范的约束,只有在制度的约束下个 体的行政行为才具有合理性与合法性,但诚如在前文中所分析的,个体所遵守的 制度与规范本身必须是正义的。但是,在本身正义的规范与制度环境中,个体主 体仍然会由于利益的原因导致行政伦理的失范,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个体 利益的过分张扬会导致行政伦理的失范,另一方面,个体利益被过分挤压也会导 致行政伦理的失范。 一、个体利益本身蕴含了行政伦理失范的可能因素 虽然个体利益是人的个体性存在的直接证明,但个体同时是一种社会性存在 者,因此人的个体利益必然内含着群体的利益和类的利益,在某种意义上说,人 的利益就是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统一。 首先,人是自然发展的结果,人自身的自然规定着人的生命欲求的必然,每 个人对自我利益的优先考虑使行政伦理的失范具有可能性。诚如马斯洛所说,人 的生理需要的满足是其它需要满足的基础,只有在生命本身得以维持的前提下, 人的其它活动才能得以展开,包括自我意识的产生与提升,进一步来说,人的自 我意识产生以后,这种自然的生命欲求自然进入到每一个正常人的自我意识中, 美 罗? 庞德. 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m . 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8 4 . 2 2 张宏生. 谷春德. 西方法律思想史m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0 . 3 0 8 第二章 从个体利益角度看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 第 14 页 因此,每个人的自我意识的事实出发点都是自我的存在与需要,那么,作为个体 的人在社会关系中必然应当首先满足自身的利益需要,这在西方政治哲学与功利 主义伦理学中得到充分的表现,西方政治哲学认为,个人的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前 提,社会、群体以及国家都建立在个人先在性的逻辑起点之上,故个人权利具有 优先性,在当代自由主义者诺齐克与哈耶克的学说中,个人权利永远具有逻辑上 的优先性,哈耶克认为,“个人的自由不只是许多价值中的一个价值,而且是大 多数其它价值的渊源与条件”。 诺齐克更是认为,个人权利只要是通过合法的途 径获得的,就具有永远的绝对优先性,与这种观点一致,罗尔斯也认为,“正义 否认为了一些人分享更大利益而剥夺另一些人的自由是正当的,不承认许多人享 受的较大利益能绰绰有余地补偿强加于少数人的牺牲。” 显然这种自由主义的观 点与功利主义伦理学思想具有很大程度上的一致性,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源 于功利主义伦理学,在功利主义者看来,个体的苦乐感是最基本的意识,而趋乐 避苦就成了功利主义者的道德主张,因此,以功利主义为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主 张对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追求,认为每个个体在追求自我利益的时候会客观的促进 整个经济总量的增加。可见,无论是西方政治哲学,还是西方功利主义,个体权 利与个体利益具有逻辑上的先在性,而个体利益的满足在个体行为中存在事实上 的优先性,这种优先性体现在每一个个体的现实活动中。当然,这种行为的优先 性是基于人的生命活动本身的自发的优先。这种自发地从自我利益出发的优先性 思维表现在人的行为中就是每个个体的为我性存在,即人的行为总是表现出为我 的目的性特征。故个体在社会交往关系中,以个体利益作为自己的优先选择就具 有可能性。 其次,人作为一个种类,其延续和发展是众多个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个人 与他人以及社会的关系中,个体利益往往会受到外界的制约,若个体利益长期受 到外在力量的制约而无法自我实现的时候,一旦个体利益具备了挣脱外在力量的 樊笼的时候,个体利益就极有可能出现膨胀,成为极端的个人主义,此时,在个 体利益无法受到制约的情况下,行政伦理的失范就难以避免。与自由主义思想相 异,在社群主义者与看来,任何社会个体的存在是由他人与社会先在地决定的, 其他人的存在、人的群体的存在是人类内部每个个体存在的前提和边界。即每一 个个体均不可能脱离群体而存在,个体存在必须以群体存在为基础和前提,必然 以群体的存在为自己的存在方式。每个共同体内的每一个个体都面临着共同的处 境、有着共同的利益要求,在共同体内由每个个体让渡一部分利益而形成的关乎 每个人的利益称为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来源于个体而又成为个体利益实现的条件 和限阈。因此,在这种理论下,公共利益相对于个体利益又具有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