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试讲稿.doc_第1页
游褒禅山记试讲稿.doc_第2页
游褒禅山记试讲稿.doc_第3页
游褒禅山记试讲稿.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课前我先提问大家一个问题:在初中我们学过的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都有哪些篇目呢? (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 )那么,谁能告诉我:这类文章有何特点?( 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情感怀 。一般以叙为主,感为辅。)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在掌握文言知识的基础上看看它与以往的游记有何区别?检查诵读效果,及时正音(详见幻灯片)、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句式1、 学生讨论交流预习题目(下面我们来疏通文意,首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重点文言字词、句式。)2、 学生代表前面展示交流成果(现在,请各个小组选派代表上前展示交流成果。)3、 师生共同点评展示的交流成果、在理清整体行文思路的基础上感知本文的写作手法。(大家疏通了文意之后,现在让我们理清全文的行文思路,并感知本文在写法上与初中所学游记有何区别?)1、本文的标题是游褒禅山记,那么那些段落写游山的经过?其余段落又写什么呢?一(1、2):记叙游山经过。二(3、4):议论游山心得。三(5):记叙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2、从行文思路上分析并感知本文的写作特点(叙议结合,因事说理,叙为辅,感为主 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相关文言知识疏通了文章大意,并理清了文章的整体结构。那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游褒禅山记,看看作者游褒禅山的心得到底是什么呢?1、 文章第三段说“于是余有叹焉”,请问:作者“叹”的是什么?2、 人们要领略到“非常之观”,需要具备哪些条件?3、 第三段末尾说“此余之所得也”,那么作者最后总结出来的“得”是什么呢?4、作者针对“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件事得出的结论是什么?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治学之理5、归纳本文的主题思想。作者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和所感,阐明了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以及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在理清行文思路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第三段。1、 教师引导学生背诵2、 学生展示背诵成果3、 师生评价学生的背诵情况、练习:请同学们用几句话来总结一下学习这篇课文的心得体会。、结语:最后,请大家跟我一起来读一篇学生的学习心得,并以此作为学习这篇游记的结语。(师生诵读)几乎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远大志向,但真正可以踏上成功彼岸的人却为数不多,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探寻“志”的过程正如入华山洞的过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当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时,会发现路会变得越来越窄,兴许有时还会碰上电闪雷鸣的坏天气。大多数人会被这样的情景吓坏,或是埋怨暴雨后的小路过于泥泞,因此不愿再前进,于是,他们就这样背离成功而去。而那些“不怠”的人终会在黑暗中发现那个代表着希望的小光点,然后在柳暗花明中找到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