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福州地区流动初中生孤独感状况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pdf_第1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福州地区流动初中生孤独感状况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pdf_第2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福州地区流动初中生孤独感状况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pdf_第3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福州地区流动初中生孤独感状况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pdf_第4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福州地区流动初中生孤独感状况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j0、_,。,一蔫, 摘要 a b s t r a c t 耽es t u d yi n v e s t i g a t e d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f l o a t i n gc h i l d r e n sl o n e l i n e s sa n d e x p l o r e d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l o n e l i n e s sa n df a m i l yf a c t o r s t 0 t a l1 17 1c h i l d r e ni n j u n i o rs c h o o l , i n c l u d i n gf l o a t i n gc h i l d r e na n du r b a nc h i l d r e na n dr u r a lc h i l d r e n w e r e a s s 岱s e db y u s i n g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s ( f e v - c v , e t c ) ,1 1 br e s u l t ss h o w e dt h a t : 。1f l o a t i n gc h i l d r e nh a ds i g n i f i c a n th i g h e rs c o r et h a nu r b a nc h i l d r e n , b u th a dl i t t l e d i f f e r e n c ef r o mr u r a lc h i l d r e n0 1 1t h ed i m e n s i o n so ft o t a ll o n e l i n e s s ,a p p r a i s a lo f 也e i r c u r r e n tp e e rr e l a t i o na n dp e r c e p t i o n so ft h ed e g r e et ow h i c hi m p o r t a n tr e l a t i o n s h i pn e e d s a r en o tb e i n gm e e t 2o nt h ed i m e n s i o no ff e e l i n go fl o n e l i n e s s ,g e n d e ra n d g r o u pi n t e r a c t i o n i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c o m p a r e dw i 廿lu r b a na n dr u r a lc h i l d r e n , m i d - t e r mo n e sw o r ei n c l i n e dt o p e r f o r mw o r s e t h e r ea r e n t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r e n c e sb e t w e e nt h es h o r t - t e r ma n dl o n g - t e r m o n e s 3 髓es h o r t - t e r mf l o a t i n gc h i i d r e nh a v et h el o w e s ts c o r eo nt h ed i m e n s i o n so f f a m i l y l i f ei n d e x ,c o h e s i o n , i n t e l l e c t u a l 一叫t u r a lo r i e n t a t i o na n d m o r a l - r e l i g i o u se m p h a s i s 4 乃ep h y s i c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d 砑en o n - p h y s i c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a r er e l a t e dt o c h i l d r e n sl o n e l i n e s s 5 田尬d i f f e r e n c e so ft o t a ll o n e l i n e s sa m o n gt h et h r e eg r o u p sw o r ec a u s e db yt h e p h y s i c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d 耽en o n - p h y s i c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 61 1 1 ei n f l u e n c eo nt h ec h i l d r e n sl o n e l i n e s sw h i c hc a u s e db yt h ef a m i l ye n v i r o n m e n t i sd i 矗梳a m o n gt h ef l o a t i n g , u r b a na n dr u r a lc h i l d r e n k e y w o r & :l o n e l i n e s s ,f a m i l ye n v i r o n m e n t , f l o a t i n gc h i l d r e n m 广 一 一1。1 、 、 中文文摘 中文文摘 孤独感是一种广泛的体验,是人的归属需要的反映。它是一种主观体验或心理 感受,大多源自人际关系缺陷,是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消极体验。中学阶段,学 生的生理和心理都还很不成熟,很多人都无法逃避“孤独”的痛苦人生体验。以往 的研究表明,家庭功能、家庭结构和父母教养方式等方面对儿童的孤独感均有一定 程度的影响,流动儿童的家庭处在变动和不稳定之中,其家庭环境的各个方面均有 其特点。而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流动儿童的关注都集中在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方 面,从家庭环境的角度对流动儿童孤独感的状况进行解释的研究较少在以往研究 中,家庭环境的划分有多种方法,如将家庭环境分为主观环境和客观环境:家庭显 性环境和家庭隐性环境;家庭物质环境和家庭心理环境等,但多数学者将家庭环境 分为家庭硬环境和软环境。因此,本研究中也将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分为家庭硬环 境和软环境两部分来讨论。其中,家庭软环境包括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 立性、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道德宗教、组织性、控制性因子和父母教养方式; 家庭硬环境是客观存在的状况,是家庭中可以用量化指标来评判和衡量的环境因素, 包括家庭类型、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家庭中的子女数、家庭生活指数和社区 环境指数。本研究的目的是找出流动儿童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家庭环境的若干因素与 孤独感之间的相关联系,进而揭示在“流动 状态下儿童孤独感变化与发展的规律, 为开展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提供资料;并通过研究提供流动儿童成长与发展的特殊性 资料,促进社会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 参考。 通过对以往国内外有关孤独感的研究进行综述,重点综述了孤独感的涵义和研 究历史、孤独感的测量、儿童孤独感的各种影响因素、流动儿童孤独感的实证研究 以及家庭因素对儿童孤独感的影响。然后针对前人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本研究的研究 构想和理论假设。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以来自福州市普通校和混合校的初中生共1 4 7 1 名学生为 被试。笔者分别采用家庭环境量表( f e v - c v ) 、自编儿童家庭背景问卷和邹泓修订 的初中生孤独感闯卷来调查流动儿童的家庭软、硬环境状况及其孤独感状况,考察 了以混合校中流动儿童为代表的流动儿童孤独感的特点,并探讨了家庭因素对孤独 感的作用。 v 龟iii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研究具体分为三部分研究一考察了流动儿童孤独感的特点。研究二探讨了家庭 软环境特点与总体孤独感的关系,并且描述了流动儿童家庭软环境的特点。研究三 进一步考察家庭硬环境对总体孤独感的作用,并描述了流动儿童家庭硬环境状况的 特点本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 ( 1 ) 流动儿童在总体孤独感、“对目前同伴关系的( 消极) 评价一和“社交需要未 满足感 维度上,高于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之间差异不显著。且流动时间在7 年 以下的儿童的孤独感与中短期流动儿童相比,得分有下降趋势。 ( 2 ) 在纯孤独感维度上,性别与群体类别的交互作用接近显著,城市儿童、短期 流动、中期流动、长期流动、农村儿童五种群体类别的男生差异显著,流动时间在 7 年以上的男生的纯孤独感与中短期流动儿童相比,得分有下降趋势;但不同流动 时间的女生纯孤独感差异不显著。在“社交能力的( 积极) 知觉 维度上,城市儿 童的分数显著高于流动儿童,将流动儿童按照流动时间划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流 动儿童后,发现只有流动时间在半年到6 年的儿童分数显著低于城市儿童和农村儿 童,而短期流动儿童、长期流动儿童、城市儿童和农村儿童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 3 ) 随着流动时问的变化,家庭硬和软环境中家庭生活指数、亲密度、知识性、 道德宗教观维度都出现了变化,情况较为复杂。但是总的来说,流动时间在半年到 3 年的儿童在以上各维度的分数基本都是最低的。 “) 家庭硬环境和软环境对儿童的总体孤独感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在家庭硬环 境方面,家庭生活指数和社区环境指数越低,子女数在三个以内时,子女数越多, 儿童总体孤独感越高;在家庭软环境方面,家庭的矛盾性越高,家庭的亲密度、娱 乐性、情感表达、组织性越低,父母越少采用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儿童的总体孤独 感越高 ( 5 ) 从家庭硬和软环境的角度,来解释流动与城市、农村儿童总体孤独感的差异。 城市儿童在家庭硬和软环境的各维度状况上都要显著的好于农村和流动的儿童,其 生活环境更有利于儿童孤独感的降低。流动儿童与农村儿童相比,家庭生活指数和 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维度上,分数都要显著低于农村儿童;在社区环境指数、 矛盾性和组织性维度上,农村儿童与流动儿童的差异并不显著。 ( 6 ) 家庭硬环境和软环境状况与孤独感的关系在不同群体间存在差异。在总体孤 独感方面,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相似,更多的受到来自家庭软环境的影响;具体到 父母教养方式方面,流动儿童又与农村儿童相似,母亲权威型教养方式对总体孤独 。10l 岛 ,_ 气 中文文摘 感有重要的预测作用;在具体孤独感的方面,家庭的亲密度和家庭生活指数对于流 动儿童的具体孤独感维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总之,本研究探讨了流动儿童孤独感的状况,并就流动儿童孤独感与其家庭环 境的若干相关进行研究,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希望自己的研究结果能为促进 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提供一些借鉴。 v 一j 1 ,、k罗 目录 钿 、 中文摘要。 a b s 仃a c 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问题提出 第一章 研究一 i m 。v - l - - 1 - 1 0 - - 1 3 - 具体研究。 流动儿童孤独感的特点 1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结论。 。- 1 3 一1 3 - - 1 4 _ 一2 3 一 研究二流动儿童家庭软环境特点及与孤独感的关系。j 。2 4 1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结论 一3 5 研究三流动儿童家庭硬环境状况特点及与孤独感的关系 1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结论。 第二章综合讨论 。3 6 - 3 6 一 - 3 6 5 3 一流动儿童孤独感的特点。 1 1 流动儿童总体孤独感的特点 1 2 流动儿童具体孤独感的特点 二流动儿童家庭因素的特点及与总体孤独感的关系。 2 1 家庭软环境因素的特点及与总体孤独感的关系 2 2 流动儿童的家庭硬环境状况及与总体孤独感的关系。 2 3 综合讨论家庭显、软环境因素对总体孤独感的影响 - 5 5 - - 5 5 - 5 5 一5 6 - 5 9 5 9 一6 1 三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在家庭环境因素上对自尊预测模式的比较6 4 i x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_ 。,。_ _ _ 。- _ l 。_ - _ _ _ _ _ _ 一_ 一 四研究评价 4 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4 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三章结论。 附录1 。 附录2 。 6 5 。6 5 一6 6 一 - 6 7 - 附录3 。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 个人简历 x 6 9 7 1 - 7 2 - 7 7 8 3 一8 5 - 8 7 t : ,j 1 ,f。,孓 一 、 h 7 如 i 、 1 孤独感 1 1 孤独感的定义 绪论 一文献综述 孤独感研究始于美国学者r o b e r ts w e i s s 认为父偏爱因子、父惩罚因子与母关心理解因子可较 好的预测儿童的孤独感 8 3 0 流动儿童随父母来到陌生的城市生活,其家庭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些 研究中仅研究了家庭环境中父母教养方式对流动儿童孤独感的影响,这对于我们全 面把握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的变化及其对儿童孤独感的影响机制还是很不够的。 3 3 流动使儿童家庭因素发生变化 对于家庭环境的分类,许多学者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将家庭环境划分为 主观和客观环境、硬和软环境等棚1 嘲砌盯1 ( 李松,2 0 0 7 ;缪建东,2 0 0 7 ;鲍立铣, 2 0 0 1 :伊在然,1 9 9 7 ) 。但是多数的学者则将家庭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 林莉, 2 0 0 7 ;江英,2 0 0 6 :傅思苑等,1 9 9 9 ) ,所谓的家庭软环境是指家庭的心理环境阳1 ( 林莉,2 0 0 7 ) 。它包括亲密度、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情感表达、文化性、道 德宗教、组织性、娱乐性、控制性因子和父母教养方式旧旧( 傅思苑等,1 9 9 9 , 林 莉,2 0 0 7 ) 。而所谓的家庭硬环境是客观存在的状况m 1 ( 江英,2 0 0 6 ) ,是家庭中可 以用量化指标来评判和衡量的环境因素瑚1 ( 林莉,2 0 0 7 ) 。不同学者对家庭硬环境 叠 p 所包含的因子有不同的理解0 ,江英( 2 0 0 6 ) 认为家庭硬环境包括父母的文化程度、 职业、家庭结构以及家庭经济状况 7 0 0 傅思苑等( 1 9 9 9 ) 认为家庭硬环境包括经济 状况、家庭人数等咖1 。且侯娟等( 2 0 0 9 ) 认为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家庭生活指数 和家庭居住的社区环境四个指标可以较好的衡量流动儿童的家庭经济情况k n l 。 因此,综合前人的观点,本研究也将家庭环境分为家庭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 来讨论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的特点。用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 文化性、娱乐性、道德宗教、组织性、控制性因子和父母教养方式因子来衡量家庭 的软环境状况;用家庭类型、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家庭中的子女数、家庭生 活指数和社区环境指数来衡量家庭的硬环境状况。 搿流动 既给儿童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一些有利条件,也给这些儿童的发展带 来了许多新的问题懈1 ( 张秋凌等,2 0 0 3 ) 。具体来说,在流动儿童家庭的硬环境方面, 一方面,邹泓等( 2 0 0 4 ) 的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儿童都认为,到城市后吃的、 穿的比原来好,对其在城市的生活基本满意。另一方面,但流动儿童的家庭收入与 城市家庭相比,他们的收入仍然偏低 7 z l 。流动儿童的家庭还时时面临着:( 1 ) 家庭 收入低下,收入不稳定;( 2 ) 职业素质低下,缺少发展机会;( 3 ) 居无定所,缺乏稳 定性的问题;( 4 ) 家庭开支大,生活状况差( 谭舒等,2 0 0 8 ) 。这些也给流动儿童心 理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作用m l 。 在流动儿童家庭的软环境方面,流动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 方面包括:( 1 ) 城市生活提高了父母的教育期望,也改变了家长的教育观念。根据 关颖等2 0 0 2 年对青年流动人口的调查,发现青年流动人口中相当部分的人对孩子的 教育期望过高,其中,希望孩子上了小学、初中就满足的占2 9 ;希望孩子高中或 中专毕业的有6 ;有高达6 5 6 的人希望孩子能达到大学以上学历 7 4 1 0 在教育观念 上,张秋凌等( 2 0 0 3 ) 通过访谈发现,家长到城市后受学校正规管理制度和城市整 体氛围的影响,更注重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更加关注孩子的学习和发展,并有意 识地去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汹。( 2 ) 家长将孩子带在身边,满足了孩子对亲情的需 要,这对于促进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也有重要的作用。消极的方面包括:( 1 ) 部分 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减少。由于家长忙于生计、大多数亲人不在身边和居住地不稳 定等原因影响,儿童的社会交往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懈1 ( 张秋凌,2 0 0 3 ) 。( 2 ) 由于 流动家庭的经济境况窘迫、住房面积狭小、面临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较大,又处于经 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因此家庭成员之间也容易互相抱怨、产生心理不平衡,导致夫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妻关系紧张和恶化( 缪建东,2 0 0 7 ) 。而夫妻关系的恶化是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重 要根源,会对儿童的心理造成伤害,不利于儿童人格的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流动使儿童的家庭因素发生了改变,这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这些因素对流动儿童的孤独感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呢? 相对于非流动的城市和农村儿童,流动儿童的孤独感状况到底如何? 4 这是本研究主 要探讨的两个问题。 二问题提出 1 已有研究不足 1 - 1 流动儿童孤独感的研究不足 随着中国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为了一定的经济目的从农村、 乡镇流入城市,而他们的子女因为父母长期外出务工而成为留守儿童或流动儿童。 目前,国内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工作已涉及心理学诸多学科领域,并且取得了比较丰 硕的成果,但对流动儿童的研究颇少。 大量研究表明,情绪对于人们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影响,对于半成熟、半幼稚 的青少年来说更为明显m ( 马玲,2 0 0 3 ) 如杨明( 2 0 0 4 ) 认为积极的情绪可以对 人体活动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消极的情绪如愤怒、忧郁等,如持续过久或强度过 大,可以导致神经活动机能的失调m 。而孤独感作为个体适应社会的重要指标,是 在若干情绪变量中,研究最多的m ( 杨雪梅,2 0 0 5 ) 。但以往对流动儿童孤独感的 研究多是简单的考察了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在孤独感、应对方式上的差异,在揭示 这种差异的来源时,单一的从父母教养方式来考虑,笔者认为这是不全面的。 1 2 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方面有待了解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流动儿童的关注都集中在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方面,对 其家庭环境方面的研究较少,而且多为理论性探讨。在揭示流动儿童家庭环境与其 心理健康关系的实证性研究中,研究者多考虑的是家庭环境中的家庭经济地位因素 n q n n ( 申继亮,2 0 0 7 ;方晓义,2 0 0 8 ) ,只有候娟等( 2 0 0 9 ) 的流动儿童家庭环 境的特点及其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综合考虑了流动儿童家庭硬环境和软环境中的 各因素n 。由文献综述可知,家庭因素中,家庭结构、家庭功能、父母教养方式等 都可以对儿童的孤独感产生影响,但目前国内的研究几乎只考察了父母教养方式这 一因素对流动儿童孤独感的影响。更不用说,对流动儿童家庭硬环境和软环境状况 。缪建东主编,同一片蓝天下z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探索和建议,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7p 4 8 , p 绪论 进行全面的考察,并探讨其对流动儿童孤独感的影响了o , 考虑到流动儿童的庞大数量,了解其孤独感现状,弄清由乡村到城市的“流动” 对其家庭环境的改变和家庭环境各因素与其孤独感的关系,笔者相信将有利于促进 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和为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提供一些借鉴。 2 研究思路 。 随着社会发展,城市流动人口的家庭化倾向越来越明显,数量庞大的流动儿童 随之产生,其身心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人口素质和社会的稳定团结懈1 ( 许晶晶, 2 0 0 6 ) 。孤独感是个体适应社会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流动 儿童的孤独感状况。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已经发现城市儿童、农村儿童与流动儿 童在孤独感上存在差异,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差异呢? 已有的研究表明家庭功能、家庭结构、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中的子女数都可以 影响儿童孤独感。但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重要的因素呢? 流动儿童从农村来到 城市,他们的家庭环境中经济条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父母教育观念的改变 等因素无疑会对其心理产生影响,故本研究试图对家庭硬环境( 包括家庭类型、父 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子女数、家庭生活指数、社区环境指数) 和家庭软环境( 包 括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就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 组织性、控制性、父母教养方式) 两方面来全面考察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特点,并 以孤独感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系统考察家庭环境对流动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同时 进一步比较流动儿童、农村儿童和城市儿童在上述指标上的差异。 3 总体研究假设 3 1 流动儿童的孤独感高于城市儿童和农村儿童,但随着流动时间的增长,其孤独 感有下降趋势,具体孤独感维度也出现相关的变化。 3 2 流动儿童家庭硬环境状况各因素与其孤独感存在相关,家庭硬环境状况越好, 如家庭生活指数和社区环境指数分数越高,儿童的孤独感分数就越低,反之亦然。 3 3 流动儿童家庭软环境状况各因素与其孤独感存在相关。家庭软环境状况越好, 儿童的孤独感分数就越低。 3 4 相比于农村儿童和流动儿童来说,城市儿童的家庭硬环境和软环境状况都有利 于降低儿童的孤独感。流动儿童与农村儿童相比,虽然家庭环境硬状况好于农村儿 童,但身处异乡,故流动儿童的孤独感高于农村儿童。 3 5 家庭硬环境和软环境状况对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孤独感的影响机制有所不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同o 4 研究意义 4 1 研究的理论意义: 流动儿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特殊社会群体,社会对流动儿童问题 的关注越来越多,但目前国内学界对流动儿童心理发展状况的研究关注较少。本研 究拟系统探讨家庭环境因素对于流动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希望以此丰富心理学有关 孤独感的研究。 4 2 研究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主要有如下两点:首先,找出流动儿童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家庭 环境的若干因素与孤独感之间的相关联系,进而揭示在“流动”状态下儿童孤独感 变化与发展的规律,为开展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提供资料;其次,通过研究提供流动 几童成长与发展的特殊性资料,促进社会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干预,为心 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参考。 童 j 第一章具体研究 第一章具体研究 研究一流动儿童孤独感的特点 l 研究方法 1 1 研究对象 根据1 9 9 8 年国家教委、公安部发布的 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流动儿 童( 或称作“流动人口子女”) 是指6 至1 4 岁( 或7 至1 5 岁) 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 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儿童少年。而福州市的流动儿童主要就读的是公立的混 合校,因此。本研究主要选取了混合校中的流动儿童来作为流动儿童的代表。另外, 对照组儿童选取了混合校中不流动的农村儿童和福州普通学校的学生。本研究采取 整群抽样法,被试共11 7 1 名初中学生,从群体类别上包括三类,分别是: 1 1 1 混合校中的流动儿童( 以下简称流动儿童) :抽取福州市三所招收流动儿童的 混合校,共4 0 6 人。这些学生均是随父母外出打工流动到福州,就读于混合校,且 从老家出来的流动时间不等。这些学生的流出地涉及1 3 个省、市,其- 中以四川籍学 生比例最大,占4 4 6 ;其次是福建省占2 8 9 ;接下来分别是重庆市( 8 5 ) 、江 西省( 5 7 4 ) 等。 1 1 2 农村对照儿童( 以下简称农村儿童) ,主要是混合校中就读的福州郊区农村儿 童,共9 7 名。这些学生均无随父母流动到外地的经历。其父母主要在福州郊区从事 农业生产,或到内市打工谋生但平时均在家居住。 一 1 1 3 城市普通学校的对照儿童( 以下简称城市儿童) :选取福州市的一所普通初中 的3 个年级共6 个教学班的学生共6 6 8 名他们都没有随父母流动到外地的经历。 其父母是持有福州市户口的常住居民,均在本市工作。被试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 1 。 表l i 被试基本情况表 t a b l ei lt h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t h es u b j e c t s 城市儿童 流动儿童 农村儿童 总计 5 1 4 69 7 5 7 65 9 51 1 7 1 盟瓣蜥 一3 6 男一驼船 一5 o 女一她埔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2 研究工具 1 2 1 邹泓修订的初中生孤独感闯卷 本研究采用北京师范大学邹泓教授1 9 9 3 年编制的初中生孤独感问卷,问卷只 有2 1 道题目。该孤独量表共有四个维度:纯孤独感( f e e l i n go fl o n e l i n e s s ,纯情 感体验) 、对目前同伴关系状况的( 消极) 评价( a p p r a i s a lo ft h e i rc u r r e n tp e e r r e l a t i o n ) 、对自己社交能力的( 积极) 知觉( p e r c e p t i o n so fs o c i a lc o m p e t e n c e ) 和对重要关系需要未满足程度的知觉( p e r c e p t i o n so ft h ed e g r e et ow h i c h i m p o r t a n tr e l a t i o n s h i pn e e d sa r en o tb e i n gm e e t ) ( 7 8 1 这四个维度代表了孤独 感的不同侧面。 问卷共2 1 题。除社交能力评价的高分代表积极评价外,其他3 个纬度的高分均 代表消极评价。要求被试在四点量表上作答。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作 1 - 4 分,社交能力知觉纬度反向计分后再和其他3 个纬度的分数相加,作为总体孤 独感分数,总分越高,表示孤独感越强。孤独问卷各维度的同质性信度在0 7 2 9 到 0 8 3 6 之间,各维度与问卷总分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在0 4 5 9 到0 8 6 8 之间。 1 2 2 儿童家庭背景闯卷 1 2 2 1 儿童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年级、户口类型。 1 2 2 2 流动状况问卷:老家、出生地、在老家生活的年数和离开老家的年龄、到 福州的年龄和曾到过几个城市等。 1 2 2 3 自编儿童家庭硬环境问卷:家庭硬环境是指家庭客观存在的状况,包括父 母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等,该问卷共1 2 个题目。 1 3 施测过程 以班级为单位,采用纸笔团体施测方式。主试为受过专门培训的福建师范大学教 育学院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施测前先由主试按照统一的指导语予以说明,调查结 束后对问卷填写情况进行检查,保证没有漏题等情况,并收回所有问卷。 1 4 数据处理 删除无效问卷后,将数据录入数据库,使用s p s s l 5 0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j 2 1 流动儿童与对照组儿童在总体孤独感和具体孤独感上的比较 2 1 1 流动儿童和对照组儿童在总体孤独感上的比较 0 , 第一章具体研究 袁1 2 城市、流动、农村的男女生在总体孤独感上的分数( m s d ) t a b l e1 - 2t h ev a l u eo f t o t a ll o n e l i n e s so f t h e 曲,r 删a n df l o a t i n gc h i l d r e n 以总体孤独感为因变量,采用3 ( 群体类别) 2 ( 性别) 的多元方差分析,具 体情况见表1 - 3 : 表1 3 不同群体类别和不同性别在总体孤独水平上的比较 t a b l e1 - 3 l h ec o m l m d t o no f d i f f e 瑚tg r o u l 嚼w i t hd i f f e r e n tg e n d e ri nt h el e v e lo f t o t a ll o n e l i n e s s 注l 表示p o 0 0 1 ,袭不p 城市儿童,在“社交需要的 未满足感 上,农村儿童分数 流动儿童 城市儿童,这两个维度上多重比较结果均 与总体孤独感的相同,都是流动儿童分数显著高于城市儿童,在“社交能力的( 积 极) 知觉 三个维度上,则是城市儿童分数显著高于流动儿童。另外,在“社交需 要的未满足感 这一具体维度上,性别主效应非常显著,男生的社交需要未满足感 第一章具体研究 高于女生,如图卜1 。 圈1 - 1 男女生在社交需要未满足感维度上的分敦 f i g1 - 1t h es c 嗍o f b o y sm dg - i r i si nt i 壕d 衄盘l s i o 】凹o f 珥扰印t i 咄o f 也cd c f t ow h i 曲i m p o l k 蛆t w l a t i o n s h i pn e e d s 眦n o tb e l n gn l e d 根据以上结果,在纯孤独感维度上,三类儿童的分数差异不显著。在“对目前 同伴关系的( 消极) 评价、“社交需要的未满足感 上,流动儿童的分数均显著高 于城市儿童,在“社交能力的( 积极) 知觉”维度上,城市儿童的分数显著高于流 动儿童。在以上三个维度,农村儿童与流动儿童、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差异均未 达到显著水平,并且在这三种群体中,在各个维度上的男女生的得分差异情况是相 同的。另外,在“社交需要未满足感”上,男生的分数显著高于女生。 2 2 不同流动时间的儿童与对照组在总体孤独感和孤独感的具体维度上的比较 为了更加细致地了解流动状况对儿童自尊的影响,在此部分的研究中引入流动 时间。总的流动时间的计算是用他们的实际年龄减去其随父母离开家乡到外地生活 的年龄( 自述) ,得到流动生活的总时间。依照在每一年时间上的儿童分布的频率, 并且考虑到儿童来福州的年级,本研究把全部4 0 6 名流动儿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 短期流动,即流动时间为3 年及以下的儿童( 占3 0 1 ) ;第二类是中期流动,即流 动时间为为3 - 6 年的儿童( 3 9 3 ) ;第三类是长期流动,即流动时间为7 年及以上 的儿童( 为3 3 6 ) 。 2 2 1 不同流动时间的儿童与对照组在总体孤独感上的比较 图卜2 描绘了城市、农村、短期流动、中期流动、长期流动五类儿童在总体孤 独感上的得分: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1 - 2 不同类别的男女初中生在总体孤独感的平均分 f i g1 - 2t h e m e a n s o f m a l e m d 侥m a kj 瑚蛔雠l k d i f f e r e n t t y 呻i n o a e t o t a l l o n e l i n e s s 性别 一女 舅 以总体孤独感为因变量,采用5 ( 群体类别) 2 ( 性别) 的多元方差分析,具 体情况见表1 - 6 : 表1 6 不同群体类别和不同性别在各具体维度的比较 t a b l e1 - 6t h ec o m p a r i s o no f d i f f e r e n tg r o u p sw i t hd i f f e r e n tg e n d e ri ni ne a c hc a t e g o r ys p e c i f i c 删o l l s 从方差分析的结果来看,类别的主效应显著,多重比较结果显示,短期流动、 中期流动的儿童总体孤独感分数显著高于城市儿童,短期与中期流动儿童的孤独感 之间差异不显著,城市儿童、农村儿童、长期流动的儿童之间差异不显著。另外, 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性别与群体类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综上所述,短期、中期流动儿童的孤独感要显著高于城市儿童,但是短期与中 期流动儿童的总体孤独感之间差异不显著,城市儿童、农村儿童、长期流动的儿童 之间差异不显著。 鲰 他 饥 饥 城 饥 皆昌羹独感 2 2 2 不同流动时间的儿童与对照组孤独感具体维度的比较 此部分内容主要是探讨城市、短期流动、中期流动、长期流动和城市五个群体的 儿童在孤独感具体维度上的差别,表1 - 7 描述了五类群体的儿童在各个孤独感具体 维度上的分数: 表i - 7 描述了五类群体的儿童在各个孤独感维度上的分数( m 士s d ) t a b l e l - t t h e s c o r e s o f t h e f i v e g r o u p s o f c h f l d m s 缸a l i d h 3 黜i o n s o f l o n c l i n 嚣s 似士s d ) 流动儿童 城市儿童 男女 短期漉动 男女 中期流动长期漉动农村儿童 男女男女男女 纯孤独摩1 0 0 8 - 4 -9 6 0 +1 1 1 2 + 1 0 2 6 +1 0 6 2 - t -1 0 2 5 1 -9 2 5 +1 0 5 0 +9 3 9 + 1 0 3 2 4 3 8 3 53 9 2 44 2 9 74 1 0 63 6 6 2 3 8 0 03 4 0 13 8 3 34 1 1 24 4 5 2 同停关系9 0 7 4 8 5 1 4 1 0 7 3 9 3 1 - 1 -9 6 2 4 9 2 3 4 9 3 1 士9 0 7 4 9 2 9 4 9 6 0 4 - 评价 3 4 0 23 1 7 3 3 4 2 43 4 0 22 9 0 23 3 3 93 i i i3 2 9 3 3 4 2 73 7 1 5 社交需要5 9 9 4 5 3 5 +6 3 6 - 1 -5 9 0 4 6 8 0 4 5 6 7 4 6 3 2 +5 6 7 4 6 4 1 6 2 6 4 - 未满足感2 1 9 81 9 2 92 2 5 82 0 1 2 2 1 7 41 7 2 72 4 4 92 2 9 72 5 8 42 7 3 1 社交能力1 9 3 5 4 -1 9 4 7 - 4 -1 8 5 2 士1 9 4 2 4 1 8 6 6 1 8 4 7 4 1 9 3 5 :1 1 9 0 7 + 1 9 3 6 - 4 -1 9 3 5 4 知觉 3 1 4 8 3 1 1 73 7 7 03 0 1 22 9 8 73 1 2 33 0 7 73 7 2 5 3 4 7 22 9 2 8 以纯孤独感、同伴关系评价、社交需要未满足感和社交能力知觉四个维度为因 变量,采用5 ( 群体类别) 2 ( 性别) 的多元方差分析,具体情况见表1 8 ; 表1 8 不同群体类别和不同性别的漉动儿童孤独摩在各具体维度的比较 t a b l e1 4t h ec o m p a d m no f l b cf l o a t i n gc h f l d r m 轩锄d i 蜘0 嘣j 弹耐md i f f e r e n tg e 眦l e a 变异来源 纯孤独感对目前同伴关系社交需要社交能力的 的( 消极) 评价未满足感( 积极) 知觉 7 9 06 9 0 3 2 8 2 *25 4 4 *群体类别 1 3 性别 2 4 9 61 2 2 1 4 4 2 8 群体类别性别2 1 7 11 7 3 81 4 0 81 1 0 2 群体性别与性别的交互作用在纯孤独感维度上接近显著,f ( 4 ,9 6 7 ) = 2 1 7 1 , p = o 0 7 0 ,进一步做简单效应检验,短期流动男生的纯孤独感显著高于农村男生和长 1 9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期流动的男生,与城市男生的差异接近显著,与中期流动男生差异不显著;中期流 动的男生显著高于长期流动的男生,与城市、农村、短期流动男生差异不显著。城 市男生、农村男生、长期流动的男生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流动时间的女生纯孤独 感差异不显著。见图卜3 ,不同流动时间的女生纯孤独感差异不显著。 圈1 3 不同群体类别的男生在纯孤独感体验上的得分 1 q k l1 - 3 t h e & 嬲o f e o 孵i n t h e d i m e n s i o n s o f 删i n g o f l o n e u n e s s f 羹 墓 除了发现不同群体类别的男生在纯孤独感体验上差异显著外,还发现在“对目 前同伴关系的( 消极) 评价一、“社交需要未满足感”、“社交能力的( 积极) 知觉 三个维度上,类别的主效应显著。但是随着流动时间的变化,它们出现了不同的趋 势,其具体情况见图1 - 4 、图1 - 5 、图1 - 6 。具体分析如下: 根据多重比较结果,并结合图1 - 4 来看,短期流动的儿童在“同伴关系( 消极) 评价 维度上的分数显著高于城市儿童和长期流动的儿童,与其他类别的儿童的得 分差异不显著;中期流动的儿童的分数显著高于城市儿童,与其他类别的儿童的分 数差异不显著。可见,主要是由于长期流动的儿童的分数变低,打破了原有的“短 期流动、中期流动儿童的总体孤独感分数显著高于城市儿童,而城市儿童、农村儿 童、长期流动的儿童之间差异不显著”的模式。 根据多重比较结果,并结合图1 - 5 来看,短期流动的儿童在“社交需要未满足 感”维度上的分数显著高于城市儿童,与其他类儿童差异不显著;中期流动的儿童 分数显著高于城市儿童,与其他类儿童差异不显著;城市儿童的分数显著低于短期 流动、中期流动儿童,与长期流动类儿童、农村儿童差异不显著。符合原有的“短 期流动、中期流动儿童的总体孤独感分数显著高于城市儿童,而城市儿童、农村儿 第一章具体研究 童、长期流动的儿童之间差异不显著 的模式。且从方差分析的结果来看,性别在 社交需要未满足感维度上有显著的主效应,进一步比较表明,男生在社交需要未满 足感的分数要显著高于女生。 根据多重比较结果,并结合图1 - 6 来看,中期流动儿童在“社交能力的( 积极) 知觉_ 上的分数显著低于城市儿童和农村儿童,与其他类儿童差异不显著。而短期 流动儿童与其他类儿童之间差异不显著。可见,主要是因为短期流动儿童在“社交 需要的( 积极) 知觉 上分数不够低,才打破了原有的“短期流动、中期流动儿童 的总体孤独感分数显著高于城市儿童,而城市儿童、农村儿童、长期流动的儿童之 间差异不显著”的模式。 根据以上结果,发现在“对目前同伴关系的( 消极) 评价 、“社交需要未满足 感 、“社交能力的( 积极) 知觉 三个维度上,分别由于长期流动的儿童和短期流 动的儿童分数的变化,所以与五类儿童在总体自尊上的差异模式有所不同。在性别 上,男生在社交需要未满足感维度上的分数要显著高于女生。此外,在纯孤独感维 度上,性别与群体类别的交互作用接近显著,进一步进行简单效应分析后,发现不 同群体类别的男生差异显著,即短期流动男生的纯孤独感显著高于农村男生和长期 流动的男生,与城市男生的差异接近显著,与中期流动男生差异不显著;中期流动 的男生显著高于长期流动的男生,与城市、农村、短期流动男生差异不显著。城市 男生、农村男生、长期流动的男生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流动时间的女生纯孤独感 差异不显著。在社交需要未满足感维度上,男生的分数要显著高于女生。 图l - 4不同群体类别的学生在同伴关系评价缝度上的得分 眦1 4t i l e s c o r m o f t h es t l l d 胁舶m t b e d i 鲰m 帅i n m d i m e r b i o m o o , p p r 削o f r b e b q 咖t p e a l 删o u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田l - 5 不同群体类别的学生在社交需要未满足感维度上的得分 f i g1 - 5t h a s c o r a o f t h e s t u d t s 詹锄md i 蜘o r 叫芦缸m 埘删咖o f l m c c p f i o n s o f t l 碡d e g l t o w h i c h i l 丑p o r t j l t i - 柏 w a i t般+ 动种荚 图i - 6不同群体类别的学生在社交能力知觉维度上的得分 f i g1 - 6t h e s c o r e s o f t h c s t u d e n t s f i o m t h e d i f f m 粗o m u l s l a t h e d h 矗i | i 岫o f 舅耐q ,豳叫o f m c i s lc o n l p 曲m c 4 = 2 2 第一章具体研究 3 结论 3 1 从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农村儿童比较来看,流动儿童在总体孤独感和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