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内衣文化探源中文提要 中文提要 2 0 世纪初,我国的内衣体系随着传统服饰的消亡而逐渐融人西方服饰体系, 技术及设计上一味模仿西方而失去了自己的民族特色,这对于我国内衣产业的长 远发展是不利的,鉴于此,挖掘我国传统内衣文化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文从中国古代典型内衣的称谓及其各个历史时期的显著外部特征入手,着 重研究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内衣的形态与结构、色彩与图案纹样、材质与技艺三方 面的内容;分析我国古代内衣的形态特征、穿着理念、纹饰色彩寓意及其民俗性 与多元性;论证我国古代内衣所反映出来的中国古代意识形态、文化价值与创造 理念等。通过诠释内衣这一传统服饰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探索将其艺术精华 运用于现代内衣设计的方法与途经。 继承传统的目的在于发扬与创新,所以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发扬传统内衣 文化,探讨符合现代时尚理念的传统服装创新设计,以使优秀的传统艺术与人文 精神在现代服装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本文主要针对中国古代内衣中的上衣体系 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内衣肚兜色彩纹饰材质技艺文化特征 作者:孙有霞 指导教师:沈爱凤 p r o b ei n t oc h i l l a s 卸c i e n tu n d e n v e a rc u l t u r e a - b s t r a c t p r o b ei n t oc h i n a sa n c i e n tu n d e r w e a rc u l t u r e a b s t r a c t i n 也eb e 蛐go f 也e2 0 mc e n :t u 】c t l i i l a su n d e r 、e a rs y s t e mb l e n d e di i l :t 0t h e w e s t e md r e s ss y s t e mg r a d u a l l yw i t ht l l ee x t i i l c t i o no ft l l e 仃j 猫i t i o 砌d r e s s ,i th 玛s i m p l y i l i l i t a t e dt h ew e s to nt l l et e c l l l l o l o g ya n dd e s i g na i l d1 0 s ti t so w nn a t i o n a lc h a r a 9 t e r i s t i c s 1 1 1 i si sd i s a d v 锄t a g e sf o r 也el o n g - t e m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l l i n a sm l d e 刑e a ri n d u s t 哆i l l v i e wo ft t l i s ,i t sn e c e s s a d ra n di i l l p o r t a i l tt 0e x c a v a t ec m e s e 仃a d i t i o n a lu n d e n e a r c u l t l l i e b e 西n i l i n g 晰t 1 1 1 k 印p e l l a t i o no fc l l i n a s 觚c i e mt y p i c a lu i l d e r 、盯锄d 也o d i s t i n g u i s he x t 明:1 a 1c h 张烈e r i s t i c si 1 1e a c hh i s t o r i c a lp 嘶o d s ,n l i sp a p e re m p h a s i z e so n t l l es h a p eo f 廿l e 弛c i e n tu n d e n ) i ,e 甜i i ld i 岱:r e n tp e r i o d ,n l ec o l o ra i l dp a 他m ,1 em a t e r i a l a n ds k i l l ,锄a l y z c st l l ec h i l l e s ea i l c i e n tu n d e r w e a rs h 印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w e a r i n gi d e 嬲, l i n ed e c o r a t i o n 锄dc o l o rm e a l l i n g 鹤w e u 嬲i t sf o l kc u s t o ma i l dp l u r a l i s m ,锄dp r o v e s t h ec h i i l a s 觚c i e n ti d e o l o g y ,c u l t u r ev a l u e 锄dc r e a t i o n i d e ar e n e c t e db yc 【l i n e s e a n c i e n tu n d e r 、e a l b ye x p l a 珊【n g t l l e d e e p c u l t u 】融i n t e 璐i o nc o n t a i n e db yn l e l l i l d e 朋e 碣i te x p l o r e sh o w 也ea r t i s t i ce s s e n c ec 锄b eu s e di n t ot l l em o d c mu i l d e r v v e a r d e s i g n t h ep u r p o s eo fi 1 1 l l e r i t i n gt 1 1 e 仃a d i t i o ni sf o rd e v e l o p m e n t 锄di 1 1 i l o v a t i o n 1 1 1 e9 0 a l o f 仳sp a p e ri st od e v e l o pt l l e 砌i t i o i l a ll l l l d e n e 瓯d i s c u s sm ei 加o v a t i v e 缸稍i t i o n a l d r e s sd e s i g nw m c hi su pt 0t :h em o d e mf - a s h i o ni d e t 0c a n yo u tm e0 u t 曲m d i n g t r a d i t i o n a la r t 趾dh u m 觚s p i r i ti i lm o d e md r e s s t l l i sp 印e rm a i l l l y 觚a l y z e s 趾d r e s e a r c h e sm eu p p e r 、e a rs y s t e mo fc h j n a s 锄c i e n tu n d e 刑e a r k e yw o r d s : u n d e r v v e a r d u d o uc o l o rl i n ed e c o r a t i o n m a t e r i a ls l ( i nc u l t 眦吼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i i w h t t e n b y :s u l ly o u x i a s u p e i s e db y :s h e na i f e n g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的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 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 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州大学 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 责任。 研究生鎏名:砸瑟一日期:2 皇早每! 竺仓! - b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文 合作部、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 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 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 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 包括刊登)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论文的公布( 包括刊登) 授权苏州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 导师签名: - 卅涌弘 中国古代内衣文化探源引言 引言 内衣,专指贴身穿着的衣服,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直接依附于人体体表之上。 可以说在所有艺术门类中,内衣服饰艺术最贴近人类的生活,它与人相贴相依、 时时为伴,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终其一生,无不与内衣发生最直接、最密切的 关系。 然而中国传统内衣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忽视,它不象其它冠服、朝服、军戎 服等,自周代往后的每个朝代建立之初, 遵守的服饰规范。而对于中国古代内衣, 均有“服制”,并严格规定各个阶层必须 各个时期的“服志 中均没有明确的记 录,更没有法定的伦理规范与造型状态,我们只是从野史、文学及绘画作品之中 偶见关于内衣的隐约记录和描述。内衣被认为是隐私的羞于见人之物,在中华服 饰文化中的名份可以说是低微的。然而,它依然是一种古代文化现象,是一种传 统审美载体,它通过多姿的色彩、富于想象力的纹饰、精美的制作技艺来抒发对 美的追求,对情意的表达及对身体表现的企望。尤其在民间,中华内衣表现出更 缤纷的浪漫色彩,在中国传统外部服饰伦理化、程式化的基调上增添了一分生机, 成为中华服饰史中精彩的一笔。 同西方紧身内衣相比,二者在名称、结构、性能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差异: 中国古代内衣的称谓随着朝代的演变各不相同;结构上讲求平面形态的奇巧分割 与布局,在平面中追求线条的神韵;色彩上变化多端,有不同的色彩寓意和功利 内涵;擅于用图形表现人们喜庆吉祥、祁福消灾的愿望。因此,中国古代内衣具 有很强的民族性、民俗性,反映出中国古代人们的审美理念及文化风情。 中国古代内衣文化探源一、中国古代内衣简述 中国古代内衣简述 中国内衣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绚丽多姿,在每个重大历史时期,内衣也会 随着人文背景的不同而追逐世风,并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称谓,发展至明清时期, 始以成熟的“肚兜 的形式定型下来,及至今天,演变转型为“文胸”、“胸罩” 等。这一过程,是从内敛性、礼教性的传统内衣文化向修形塑身、强调性感的西 式内衣文化的演变,这种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女性审美观念与情感需 求的不断变化,同时又折射出不同的社会文化。 中华服饰中的内衣在古代通称为“近身衣,也称之为“亵衣”、“小衣”、“胁 衣”、“衷衣 等,从名称可以看出它不能轻易示人的服用性质。“亵 字包含着亲 近而不庄重的意思;“小”字表明内衣的尺寸和地位;“胁字明示内衣的穿着部 位;“衷 字指内里、贴身之意。可见,这些名称确立了内衣的性质,同时显示了 古人用语的意境与情趣。随着各个时代审美意识和成型技术的不断变化,内衣的 形态与称谓更加细致而形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段均有新的形式出现。 ( 一) 内衣之初商周时期的内衣 中国在服饰起源初期,人类最早用来遮盖身体的服装被称为“芾 。古人将皮 毛先遮于前体,再遮后体,后来用骨针将蔽前与蔽后的两片连缀缝合起来,形成 了最早的“裳 。这种先围体前的方式,表明原始人类从四肢伏地爬行到双腿直立 行走的过程中,为了保护生殖系统和腹部免受伤害,从而保证人类后代繁衍的一 种方式。这种最早的服饰,也是最早内衣的“芾”,强调了内衣最贴体最具防护 性的功能。芾的产生,为后来衣裳形制的完备和内衣的完善奠定了墓础。 商周时期,随着礼仪制度和服饰等级制度的形成,羞耻感己被人们所重视。 人们认为需要遮掩的隐私部位不再以下体为主,而是更加注重上身的私密,从当 时诗文和史书的零星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已经有以下几种内衣名称出现。 心衣: 也称作为“膺心衣”,出自诗经楚辞九章悲回风:“纠思心以为攘兮,编 愁苦以为膺”( 注释1 ) 。心衣的称谓内涵颇深:一方面它从字面意义上体现了内衣 的实用功能,是对“胸”、“心 部位的遮掩;另一方面,“心”在古汉语中也指思 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因此,我们可以感受到“心衣”的称谓包含着人们的思想、 2 中国古代内衣文化探源一、中国古代内衣简述 意念和情感的寄托。 相衣: 也称“相服”,东周时期的一种近身衣。说文解字- 衣部日:“相,日日所 常衣、“相,近身衣也。( 注释2 ) 从“相”的造字结构上分析,“衣”和“日” 组合,也能反应出“日日所常衣 的意思。 可见,“相服也是作为贴身内衣而存在的。 泽: 商周时期,有一种名叫“泽”的内衣,诗经全注秦风无衣:“岂日无衣, 与子同泽。一( 注释3 ) 据汉代郑玄解释,因为这种亵衣紧贴身体,可以吸收体内排 出的汗泽,故以“泽”字命名。汉代干脆将它称之为“汗衣,也有称“汗衫 。 以上是我国较早关于内衣的一些文字记录,然而,对于较早时期内衣的形制 与形态,我们i 已经无从考究。 ( 二) 形制初定秦汉时期的内衣 自秦汉起,内衣的样式更加多变,名称更加丰富,内衣的形制已经有了明确 的记载,已初显女性内衣的雏形。同时,中国历史上常见的几种内衣称谓在此时 已经基本确立。 “汗衣”、“鄙袒 、“羞袒: “汗衣 其实是“鄙袒”或“羞袒”的另外一种称呼,也是前朝“心衣 、“膺 心衣的承袭和演变。相传汉高祖刘邦是“汗衫一词的发明者:楚汉交战时, 刘邦从战场上回到营帐,一看自己的内衣,已全部被汗水浸湿,于是戏称其为“汗 衫 。由此流传开来,汗衫就成了内衣的别称。直到今天,人们仍然经常如此称呼。 此类名称清晰地显示出将内衣的功能价值导入名称之中,即贴身受汗及遮羞。 “抱腹 、“帕腹 、“心衣: 东汉刘熙在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尔雅注疏释名释衣服中称:“帕腹, 横帕其腹也。抱腹,上下有带,包裹其腹上,无上裆者也。心衣抱腹而施钩肩, 钩肩之间施一档以奄心也。这里的“奄”,同“掩 ,就是遮掩之意,从制式的描 述上来看,都是单片形式,以系带来连结穿着。 从以上对“抱腹”、“帕腹 、“心衣”的描述可以看出,三者均以功能和身体 的部位来命名,正是后来中华典型内衣形态“肚兜 的前身。 中国古代内农文化探源一、中国古代内衣简述 ( 三) 自由随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内衣 魏晋南北朝,它是一个朝代名称的复合词,所包括的朝代或国家,可以多达 几十个,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战争最连绵不断的一个时期;是汉族服 饰同其他各民族相互影响、融合的一个重要时期;是思想言论“百家争鸣”、精神 自由解放的一个时期。在这样的政治文化背景下,中华内衣表现出的风格是:“不 为礼俗所拘,以袒露、宽博为境界的装束风度,与以士大夫为首的阶级所崇尚的 虚无、轻蔑法度、落拓不羁的精神相匹配”( 注释4 ) 。这时的内衣体系更加完善, 花样名称更加繁复,在延续前朝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新的形制: “柄裆” 柄裆是胸前、背后各有一衣片的一种新服饰形制,是南北朝时期特有的。“帕 腹”与“裥裆”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后片。观其古代遗物中裥裆穿在俑身 上的形象,其形式应为无领无袖,前后两片,腋下与肩上以襻扣之,男女均可穿 着,既可穿着在衣服内部,也可着于外,且有绣、有 棉、有夹。梁代王筠所写的诗行路难中云:“裥裆 双心共一袜,帕腹两边作八榻。襻带虽安不忍缝,开 孔裁穿犹未达。”( 注释5 ) 即描述了裥裆的形象,此 处柄裆是指束于体内的的一种,类早世间着在胸间的 “相服”。后来,柄裆形式运用于军服之中,制成柄裆 铠,改为铁皮甲叶,套于衬袍之外,从此失去了褊裆 作为内衣的意义( 如1 1 ) 。 “抱腰” 抱腰也称围腰,是南北朝 时期内衣的一种。抱腰上下有 带,抱裹其腹上,围之于腰腹 之间。由此可见,抱腰与两裆 相似,同属内外皆可穿的服饰 形制( 如图1 2 ) 。 褊裆和抱腰的出现丰富 了古代内衣的形态,特别是褊 裆“内衣外穿”的方式,可谓 图卜l 南北朝文侍佣 上海博物馆存:着红色柄裆 图卜2 北齐校书图卷中的人物:胸背有二相连搭于肩上, 类古之心衣,夏日穿着以掩胸腹 局隘溯越 中国古代内衣文化探源 一、中国古代内衣简述 是开创了内衣外穿的先河。虽然古代内衣在结构、款式上并不十分吻合人体,更 没有现代内衣的矫形功能,但在其穿着意识上、个性表现上与现代内衣有共通之处。 ( 四) 开放飒爽隋唐时期的内衣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 展的高峰期,政治、经济的稳固 发展及与异族文化的相互交流, 使唐朝的服饰具有开放、袒露、 尚健硕丰腴的特性。“以宫女形象 为代表的内衣形象呈现给世人的 是一种养尊处优、锦衣玉食、闲 来无事、奏乐自娱的华贵、惊艳 式宫女的外在符号。依赖近身 图卜3 永泰公主墓的壁画( 局部) 上衣极短, 裙子高束至胸部,胸部半露。 衣来展示乘间欢合、相许以私的习俗与生活方式,是当时社会风尚开放的 一种态度”( 注释6 ) 。自此始,内衣的情色价值更为显现。在许多壁画和陶俑中可 以看到唐朝女子这种开放式的穿着。如永泰公主墓的壁画( 如图1 3 ) 中就有用流 畅笔触描绘的女子形象:身穿长裙、外加小衫和披帛,直襟领口开至胸口以下, 坦率地裸露出丰满的胸部。这一点即便跟现代服装相比,也是非常开放的。 在这种服饰状态下,为了露出的胸、肩的美观,唐代女子的内衣选择无肩带 式,这也是唐代内衣发展的最主要的成就,主要的有: “抹胸” “抹胸”,是一种有前片无后片,上 可覆乳,下可遮肚腹的内衣,故以此而名 之。在胸下部系一阔带,胸前有一排扣子 系合,或用其他带子系束。唐代画家周畴 簪花仕女图( 如图1 4 ) 描绘的女子, 裙子高束在胸际,抹胸穿着在裙子里面, 无带,胸际为“一字形”的包缠式。抹胸 在唐代也被称为“诃子”。 图卜4 唐代画家周防簪花仕女图局部 内穿高腰线无肩带抹胸或吊挂式抹胸 自从“抹胸在唐代出现之后,往后 一千年,中国女性的内衣,除了形状、名称稍有不同,其基本形制并没有什么大 中国古代内衣文化探源一、中国古代内衣简述 的改变,可以说“抹胸”主宰了中国妇女一千年的内衣款式。 ( 五) 简洁朴素_ 宋代内衣 受理学的影响与制约,宋代人们的美学观点相应也发生变化,整个社会的舆 论主张服饰不应过分奢华,而应该崇尚简朴。由此,宋代衣冠服饰总的说来比较 拘谨和保守,式样变化不大,色彩也不如以前那么鲜艳,总势趋于平和淡雅、简 朴素洁,女性服饰特点趋向窄、瘦,在这种服饰状态下,此时的内衣必然趋于短 而窄。 宋代的内衣在名称上依然承袭了唐代的习惯,典型的代表依然是“抹胸”和“裹 肚”,但是在形制上却是大不相同,系带重新成为内衣的主宰。 “抹胸 继续盛行,“裹肚”与之并行 图1 5宋代淡土黄素绢抹胸左图转引自潘 健华著 中国古代内衣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末徐坷所作清稗类钞十三 册服饰类日:“抹胸,胸间小衣也。 一名袜腹,又名袜肚。以方尺之布为之, 紧束前胸以防风之内侵者,俗谓之兜 肚。 ( 注释7 ) 可见抹胸其实就是现在 的肚兜,又叫兜肚、兜兜、缚肚、帕腹 ( 如图1 5 :宋代的抹胸由腹部的长方 形和胸乳部的三角形构成,上端及腰际 束带,材质为素绢) 。 “裹肚 是在宋时的另外一种贴身内衣,与 抹胸形制是极其一致,因其不覆盖后背,仅仅覆 于胸腹部而得名,二者的差异在于抹胸比裹肚更 加短小( 如图1 6 ) 。 “抹胸”与“裹肚 为清代“肚兜”的流行 奠定了基础。 图l 一6宋画衫内着有裹肚。图 片引自周锡保著中国古代服装史 ( 六) 个性、奔放元代内衣 辽、金、元时期,是以少数民族为主的政权统治。由于游牧民族入侵中原, 促使中华服饰文化胡汉合流,使中华传统服式逐渐向结构的简化和功能的合理方 面改进。由此这一时期的内衣比较富有异域情调,在名称与形制上除了沿袭前代 6 中国古代内衣文化探源一、中国古代内衣简述 的“抹胸”以外,还出现了富有特色的“汗塌”、“合欢襟”。 “抹胸 崇尚简洁 辽代的女性“抹胸”非常简洁,仅用一横幅布帛,裹于胸部;契丹女子大胆 得将“抹胸”作为“女飚”( 女子相扑运动员之称) 的比赛服装。 “汗塌”、“汗替” “汗塌”也称“汗替”,是元代很多地方男女老少都穿用的内衣,其实就是汗 衫,顾名思义,其功能就是用来吸汗。“汗塌”、“汗替”的称谓在暗示功能的同时也 隐喻着元代的游牧民族勇猛强悼的个性特征。 “合欢襟” “合欢襟”是元代一种非常有特色的内 衣,在胸前用一排密密排列的“盘花扣”扣 合,后背用交叉的两根带子相连,并有带子 垂下,用作收紧之用。合欢襟的面料用织锦 的居多,图案为四方连续。这种内衣具有明 显的异域情调( 如图1 7 ) 。 囹觯鹇 图l 一7甘肃漳县徐家坪出土的元代 “合欢襟” 从以上几种内衣的形制可以看出,元代内衣更加重视功能性、实用性,而不 是过于注重装饰形式。 ( 七) 多元发展明代内衣 明代是我国市民气息最 浓厚的一个朝代,明代的服 饰文化也到了一个比较发 达的水平,明代内衣的发展 已经到了鼎盛时期。人们开 始追求内衣的多样性和开 放性,在形制的基础之上追 求绚丽的色彩和纹饰,作为 身体包装最内在的内衣“充 当了对禁欲主义反叛的符 号。以“露”来表达对身体 神秘性的抗争,在中华服饰 图l 一8明代的各种主腰样式 a :明代五彩绣盘龙纹套头式红绸缎主腰( 图片选自潘健 华云缕心衣中国古代内衣文化) b :金瓶梅诗话中的插图( 转引自周锡保中国古代 服装史) c :浅棕色素绸扎带主腰( 图片选自潘健华云缕心衣一 一中国古代内衣文化) 7 中国古代内衣文化探源 一、中国古代内衣简述 文化中体现对理学禁欲主义冲击的一大表征”( 注释8 ) 。 明代典型的内衣是“主腰 。 主腰 主腰是明代对束身内衣的一种称呼。主腰的繁简程度和形制不一,有的类似 于抹胸,仅仅一方布帛,以带缚于胸间,并加以刺绣( 如图1 8 a :明代五彩绣盘 龙纹套头式红绸缎主腰,仅以一根简约的绳带在颈部套戴) ;还有一种如图1 8 b 所示的主腰,围在妇女胸前后背,露出肩臂及胸上部,以纽扣扣之或用横带束之 ( 注释9 ) ;如图1 8 c 所示,称之为“主腰 的贴身内衣,外形与背心相似:开 襟,两襟各缀有三条襟带,肩部有裆,裆上有带,腰侧还各有系带,将所有襟带 系紧后形成明显的收腰。 可见,主腰的样式是很多样的,从图1 8 a 可以看出,这时已经越来越接近“肚 兜 的形式。 ( 八) 成熟发展清代内衣 清朝是满族建立起来的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族是中华民族大家 庭中资格很老的民族之一,有着悠久民族文化传统。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后,鉴于 形势,颁令在服饰发型等生活风习上的“十从十不从”,其中的“男从女不从 使 清代妇女服饰仍然保持了很多的明代特点。从总体上看,清代的服饰,当是在满 族服饰基础上兼收并蓄汉服的优秀传统后,形成的一种独具特 色的衣冠服饰。 此时,女性的内衣有了成熟的发展,是对前代传统内衣的 传承和完善,清代完成了中国传统内衣形式“肚兜”的定型。 肚兜 中国最传统的女性内衣“肚兜 在清代基本定型,在形制、 色彩、图形上都已经非常完善,保存下来的实物也比较多。“肚 兜又称“兜肚”,很明显是从功能和身体部位两方面来命名 的,一般做成菱形。上有带,穿时套在颈间,腰部另有两条带 子束在背后,下面呈倒三角形,遮过肚脐,达到小腹( 如图1 9 ) , 系束肚兜用的带子并不局限于绳及带,富贵之家也有用金链、 银链、铜链等,也有的用红色丝绢。红色为“肚兜 常见的颜 色,且一般饰以有各类精美的刺绣。 8 图1 9 图画日报中的 人物( 转引自周锡 保中国古代服装 史) 中国古代内衣文化探源 一、中国古代内衣简述 至清末,人们渐渐从封建等级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肚兜得到了更加全 面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尺寸大小随意自由;纹饰的内容更加广阔;功能性与装 饰性同行并进;技艺更加繁复精美等,使“肚兜”更具魅力和文化价值。 至民国时期,中华内衣已经逐渐接纳西方内衣文化中“修形塑身”的观念, 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 概括中华内衣历史发展的特点大致有两点: 一是称谓上多种多样,有很强的文化性、趣味性;二是形制上一脉相承,以 胸、腹部为遮护的主要部位,最终以“肚兜 的形制固定下来。比如心衣、汗衣、 抱腹、帕腹、诃子、抹胸、主腰、裹肚、兜肚、肚兜等,称谓虽然不同,在形制 上却具有相通之处,它们一路走来,发展成为具有深刻内涵的中国传统内衣形态 ( 见表1 中国古代内衣的历史沿革) 。 表1 :中国女性内衣历史沿革 朝代名称特点 秦汉抱腹背部袒露无后片 南北朝褊裆较短,前后身各有一片,既可着于内,又可着于外 唐诃子上胸及庙背袒露,外披罗纱,面料考究,色彩缤纷 宋 抹胸“上可覆乳卜口j 遮肚”,用纽扣或带子系结,单夹和形式不一 兀合欢襟 由后向前系束,在胸前用一排扣子或绳系合,面料为织锦 明主腰围在腰腹前,裸露肩部和胸上部,形成明显收腰 清肚兜成菱形,以棉、丝绸居多,有各类精美的刺绣 9 中国古代内衣文化探源二、我国古代内衣的形态特征 二、我国古代内衣的形态特征 我国古代服饰侧重于将造型元素在二维空间里做各种装饰性很强的分割和组 合。静态下的服装造型虽然具有很强的平面感,但是通过人体的举止行动演绎出 整体服装形态,追求人衣合一的至高境界。 以下以制式比较完善的清代女性内衣肚兜为主,从形态结构和穿着方式两方 面分析其特点。 ( 一) 形态结构 中国古代内衣在款式、结构上的安排与经营中,没有复杂的立体造型,而是 以平面形态的分割为主,在平淡中追求创意和神韵。 1 、平面特点 肚兜的款式造型可谓简之又简,仅仅是一块两侧和上端附带的布帛。主要使 用“平裁式”的方法,裁剪出不同的形态。分别有各种几何形以及具象的外形, 同时在边缘的处理方面也独具匠心。 r _ ( 1 ) 注重外形及分割 r 、露l ? i j ,7 、 点一一ji 在不同的平面分割中,以长方 - 二上 ! 、? j 7 。j,j 、誊夕 形、三角形、t 形、菱形与半圆形等 q 篇篇莞暑慕茹昙川! 多繁i 爹管7 个以上不同的几何形组合而成,形成 h 1 。一 、弋歹7 不同的平面分割效果。例如,三角形 图2 1 各种造型的内衣:a 单纯几何形式 b 复合几何形式 与长方形的结合、t 形与长方形的结合、 菱形与半圆形的结合变化多样,在分 割中显得错落有致( 如图2 1 _ b ) 。 另外还有象形式的形态结构,即指款 式造型以某一动、植物的实物形状作为结 图2 2 利用各种图形营造外型的内衣构外观,体现一种高度浪漫而富于幻想的 创意理念。中国古代内衣在结构上的象形 1 0 圆8暑 中国古代内衣文化探源 二、我国古代内衣的形态特征 仿摹,与图腾寄寓的内涵一致,均试图通过图腾形象来祈福消灾,借此颂扬人生 的价值理念。常见的象形造型有“虎形( 符) 衣”、“元宝兜”、“如意兜”、“葫芦 兜”等( 如图2 2 ) 。 ( 2 ) 注重分割的形式 在不同的平面分割中,中国古代内衣非常重视对胸际、下摆两个部位的处理, 并且使用各种工艺手法使分割看上去自然而顺理成章: 胸际线一般采用适合边缘的形式进行分割,一般使用刺绣、另布或花边拼接 的方法,营造出各种图形,比如使用如意纹、花卉 纹进行分割( 如图2 3 ) 。 内衣下摆的形态在古代是非常讲究和重视的。 对于具有后片的内衣,前后摆势的形态一般都为“前 圆后方”型,合乎“天圆地方”的说法,在这种格 调的基础上,另外有多种形态的变化。 2 、结构形式 中国古代内衣的结构形式,分遮覆前胸后背的 “双片式”与仅遮覆前胸的“前片式”两种。 ( 1 ) 前片式 图2 3 内衣在胸际线上的多种分 割方式 前片式指以一个几何形态作为式样的基本单元而构成款式。它属于前片独立 式,仅仅遮覆前胸。前片式凭借某一简约的几何形来实现款式造型( 如图2 1 、图 2 2 、图2 3 ) 。单纯、洗练、简洁的平面造型为图纹装饰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表现空间。 ( 2 ) 双片式 双片式内衣由前后两片衣片构成,不但遮掩前胸,还覆盖后背。前胸与后背 的相连接处有两个位置:胸侧与肩部。成年女子内衣以肩部相连为主,孩童及男 式内衣以胸侧相连为主( 如图2 4 ) 。 图2 4 双片式结构的内衣 中国古代内衣文化探源二、我国古代内衣的形态特征 ( 二) 穿着方式 中国古代内衣在穿着方式上以“束带”为主要特色,即以绳带进行各种系扎、 缠绕及吊挂等,完成内衣的穿着。利用束带系扎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通过系扎的 松、紧程度,调整适合的身体围度,从而略去了本该在裁剪上考虑的人体尺寸的 问题。 聍h 币扎呔( 拽搭肚奉) 套 尤【找值筚奉) 图2 5 内衣的穿着方式示意图 图片引自潘健华著中华内衣辨析 在裹缠覆盖的连接处一般内里钉有揿扣, 之后根据穿着者的实际胸围来确定。 系扎的位置主要在前胸、后腰、胸侧、 后颈的部位。方法主要有多种,比如,仅 用一根绳带在颈部系扎,看起来就像吊挂 的形式,随意而放纵;或者在颈部系扎的 基础上,另外在内衣的左右两侧以两根或 多根系带绕过后腰系扎,能够随心所欲的 进行身体的塑型;还有一种是针对双片式 的内衣,前后片在腰部一侧缝合,在另一 侧用单根系带穿过扣眼抽扎,这种方式在 小孩的背心中较为常见,便于穿脱。 此外,中国古代内:致在穿着方式上还 有一种包缠的形式,即通过对衣片在身体 上的缠裹、包覆来完成着装行为。这种方 式简单易行,便于将内衣紧紧的裹覆身体, 以作固定。揿扣的位置可以在内衣成型 另外,中国古代内衣偶尔也会用一种套头的穿着方式( 如图2 5 ) 。 在以上几种穿着方式中,往往也会采用绳带系扎与纽扣缔结相结合的方式。 因此,中国古代内衣的穿着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束带,不仅能够自由的调节适合 人体的内衣尺寸,同时也是一种装饰。 鸶叠 中国古代内衣文化探源 三、我国古代内衣色彩及图案纹样 三、我国古代内衣色彩及图案纹样 我国古代内衣的特色,除了简洁平面的造型以外,还体现在它斑斓的色彩和 富有想象力并具有深刻内涵的图案纹样上。其色彩之丰富、图案之精美令人叹为 观止。 ( 一) 我国古代内衣的色彩体系 由于中国古代内衣受制度与礼教宗法的制约相对较弱,它一经摆脱等第标识 的功利之后,显得更为自由浪漫,寻常百姓也可以大胆服用各种禁忌的色彩,内 图3 1 色彩斑斓的古代内衣 衣的用色比外在服饰更为宽容自由,人们给予内衣色彩设计及创意以无限的可能。 浓烈色与含蓄色、黑白灰色与金银色人们大胆而纵情地运用可以找到的任何 色彩来传颂情感,智慧得描绘出女性内衣姹紫嫣红、春色满园的形象意境,表现 出极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图3 1 ) 。其艺术价值体现在:色系丰富、手法多样、 寓意深刻等方面。 1 、两大色彩风格特点 中国古代内衣色彩或浓烈热情, 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或温情含蓄,对比中求和谐,统一中求变化, ( 1 ) 浓烈激情 我国特别是清代以来的古代内衣,常以 多重色彩的组合来形成对比与差异,在间 隔、镶嵌、叠加等不同处置中营造出浓烈、 欢快、繁纷的色彩效应。 浓烈激情的色彩以色相对比、明度对比 慰一 鬻豳 图3 2 视觉强烈的色彩组合 中国古代内衣文化探源三、我国古代内衣色彩及图案纹样 为常见形式。色相对比是巧妙地运用反差较大的颜色构成浓烈反差,常将色环上 距离较远的色彩搭配在一起,如红与绿,蓝与黄,黄与红,蓝与红,紫与浅绿等; 在名度上擅于使用明暗反差较大的色彩,以形成强烈、分明的画面效果( 如图3 2 ) 。 同时,补色运用的手法不一。比如:滚嵌勾勒内衣的主要色彩确定之后, 用其对比色将外轮廓或图形边缘包围勾勒,来烘托主要的色彩,使之浓烈而清新、 鲜明而富有体积感;间隔安插将强烈对比的不同色彩根据图形的需要安插在 同一个平面之中,产生丰富的对比效应,起到喧闹、繁纷的装饰效果,并常用黑、 白等的中性色来分割,以缓和强刺激的对比力度。 ( 2 ) 温情含蓄 并非所有的传统内衣都会使用热情似火的色彩,还有另外一种完全相反的风 豳滋_ 1 i ; 有略微差别的几种颜色,通过图形的安排, 一以多种明度或纯度接近的颜色来获得调和, 2 、色彩的调和方法 中国古代内衣色彩之间的相互协调, 我们进行色彩调和非常典型的范本。 ( 1 ) 使用渐变的方法 渐变的方法是古代内衣色彩搭配中 最常见的一种方法,主要表现在“晕色” 的技巧上。所谓“晕色”,就是一个基调 的色彩,在它不同的明度、纯度或色相上 作多色的并列,形成色彩的渐变推移。“晕 色”有“三色晕”、“四色晕”及“多色晕”。 1 4 格同时存在,就是以差别较弱及“无 彩色系”的色彩配置,经过不同的面 积、方位的安排,产生调和、统一的 色彩情调,显得温情而含蓄、古朴而 典雅。 在颜色的使用上常用的形式有: 使用同色一一仅选用与底色相近的 一种色彩,或者是选择仅仅在明度上 构成单色的韵律美感;使用近似色 形成较弱的对比( 如图3 3 ) 。 有多种巧妙的方法,直至现在,仍然是 图3 4 古代内衣中色彩的渐变调和 多堕菱蘸挚鬻 中国古代内衣文化探源三、我国古代内衣色彩及图案纹样 四色晕,指在每个不同组合色彩的推移后,再增加一道白色,使色彩更为丰富统 一,画面更加具有层次感( 如图3 4 ) 。 ( 2 ) 借助无彩色及金银色 古代内衣中,常将黑、白两种“无 彩色系”的色彩作为内衣的背景色, 将图形变化多姿的色彩置于调和之 中;或者使用黑、白做边缘处理,起 到缓和色彩对比的独特效应;或者将 黑白色有组织安排的置于两个对比强 烈的两个颜色之间,已达到调和的目 的( 如图3 5 ) 。 图3 5 黑白色做底色的内衣 内衣在装饰上使用金银,一般用作点缀与图形的边缘勾勒,起到强化色彩对 比或调和的作用,同时也反映出服用者追求富贵、奢华的心理。 ( 3 ) 使用色彩的面积分割 通过对我国古代内衣色彩的研究,我们会发现古人非常明确的领会到,相同 面积的对比色彩之间会产生抗衡,对比效果强烈。于是,内衣被很智慧得分割打 散,形成大小不同的面积上的分割,以削弱强烈色彩之间的对比。分割的形式多 种多样,有衣片本身的裁片分割,有使用第三种颜色以框、线的形式进行分割, 也有设计不同的图形有意造成的分割。 3 、色彩使用的内涵 中国古代内衣同外服相比较,其私密性、内服性使之受中国传统服色尊卑有 别的制约较少,色彩的使用上比较随意自由,特别发展至近代,内衣已经成为一 种民间文化。人们利用内衣的不同色彩来体现着不同的内涵与功利取向,主要表 现在两个方面: ( 1 ) 服务于视觉效果 中国古代内衣的色彩设计中, 择用色彩时以视觉的效果为主,并 根据图形的式样来选择,有时候忠 于客观现实的实际色彩,有时却是 非常浪漫得随意发挥。例如,儿童 图3 6超现实的色彩搭配 中国古代内衣文化探源三、我国古代内衣色彩及图案纹样 内衣的款式为“虎 的形态,为了确保形象的栩栩如生,其面料染色与绘、绣的 色彩均选用黄色调;对于花草植物,在绣纹色彩的运用上分别以红花、绿叶相伴 衬,此类色彩运用忠实于现实生活的仿摹。在另一方面,同一个画面的同一片花 瓣或叶片中,可以使用红、绿、黄、白、蓝等多种颜色进行搭配,同一条金鱼的 身体可以被多种色块进行分割,这种配色完全是为了画面的需要,体现了古人在 配色上的大胆与肆意( 如图3 6 ) 。 ( 2 ) 体现美好的愿望 中国古代内衣色彩与外衣色彩别贵贱、分等级的功能不同,主要借助色彩来 抒发心中的情感,主要是以追求吉祥如意为主。内衣中的用色习惯跟中国古代传 统色彩观念是相通的,各个色彩都包含着不同的象征与寄寓,并带给人以不同的 联想:比如,红色象征着吉庆、婚嫁、消灾、火热,故婚庆喜嫁运用大红大金, 本命年服用大红肚兜以消灾;黄色是富贵的象征,同时又是佛教推崇的颜色;绿 色和蓝色被认为是自然清丽、质朴含蓄的颜色;黑色预示着深沉和神秘、稳定和 力量。这些不同的色彩设置,传达的不仅是美妙的视觉感应,也传递着服用者丰 富的心灵寄托。 ( 二) 我国古代内衣的图案纹样特点 在古代内衣中所使用的纹样主要是中华几千年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民间服饰图 纹,这些图纹都是人们在与天地万物的交汇中,在千万年生活历程中的感悟。这 些图纹的形成,是一种集体对天地万物无意识的渗透与影响,是人们的意识对客 观世界的主观反映,这种反映受中华民族自身心理的制约,是一种民族心理的体现。 民间服饰图纹的传承是自然而然和约定俗成的,在内衣中也是如此,往往前 人创新的格局成为后人学习的范本,本是个别性的图形在不断的被模仿中就转化 成普遍性的了,成为一种典型的图纹,进而成为某种实物的象征或者某种精神的 寄托。 用吉祥图案作纹样是中国传统内衣纹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大特色就是具 有祈福纳吉的内涵,充满了智慧与哲思。 1 、图案纹样的表现手法及结构布局 中国古代内衣艺术中的图纹表现并不仅仅局限于每个独立的纹样形象,还体 现于纹样与衣片结构造型的匹配与和谐,其在表现手法、布局安排等方面都具有 很深刻的艺术性。 1 6 中国古代内衣文化探源三、我国古代内衣色彩及图案纹样 ( 1 ) 表现手法 在纹饰的造型手法上,中国古代内衣的纹饰表现出很强的艺术性。概括起来 说,是写实与变形、省略与添加、具象与抽象手法的综合运用,主要遵循“均衡” 这一造型美的原则,在对各种图形形象的处理上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在创作中 往往不受自然形态的限制,随意造型,按照自己想像的形态进行创作。 古代内衣中对于花卉形象的描绘非常代表性得体现了上述手法的综合运用, 比如,人们在遵循“红花绿叶”自然生长规律的前提下,进行了大胆的想像和夸 张。以民间经常表现的题材莲花为例,花瓣往往仅在外形上尚保留住莲花的特点, 整个花瓣的形态,可以进行形的分割,同一株莲花可以拥有三种不同颜色的茎部, 莲花上面也可以直接续接出藤蔓,看起来匪夷所思却是整个造型形式的需要。 如图3 7 a 中的麒麟图形,刻意夸张麒麟的勇猛威武,在头部和尾巴上使用银 图3 7 富于想象力的奇异形象( 潘健华云缕心衣中国古代内衣文化) 色的两片来装饰,以增加人们心目中祥瑞仁兽的神秘感,身体的花纹上活纹与鳞 纹共用,形神兼备;图3 7 - b 中狮子纹样的创意之处在于狮子尾部意想不到的生成 出一只“寿桃”与“如意纹”,使原本凶猛的狮子变得憨态可掬,妙趣横生:图3 7 c 中将“寿桃、佛手、石榴”三种的不同果实结在同一棵枝蔓之上,构思奇巧。 由于在古代内衣的常常描绘某种动物、植物或者人物等不规则的图形,故每 个纹样的刻画上常采用均衡的方法,这种方法完全符合现代形式美的法则中的“均 衡”,采取同量不同形的骨架。当然,古代内衣中的图形也常会用到对称式的结构 安排,但仍然以不完全对称式为主,即纹样形象、大小、色彩或者手法表现上有 一些小局部的变化。 ( 2 ) 布局安排 由于受中国古代内衣尺寸大小的限制,图案纹样必须充分考虑到形态、面积 在内衣上布局。古代女性在对内衣艺术的创造过程中,经过漫长岁月的传承和创 1 7 中国古代内衣文化探源三、我国古代内农色彩及图案纹样 新,逐渐形成了一套合理具有高度审美意义的典章程式,概括起来有居中式、满 地式、镶缘式三种主要形式。 图3 8各种构图布局的方式:a 、居中式b 、满地式c 、边缘式d 、混合式 居中式的图形处于在内衣的中心部位,常描绘具有主题性的一个单独纹样, 比如一个人物故事情节、一组花卉图文等( 如图3 8 a ) ;满地式是指图形纹样在整 个内衣面积上大铺大展,底纹几乎被图形完全遮住,满地式构图的图形饱满,气 势庞大,给人一种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如图3 8 - b ) ;镶缘式的构图重在突出内衣的 边缘处理,比如下摆和胸际,常以二方连续的纹样进行装饰( 如图3 8 c ) 。 事实上,在实际的制作过程中,往往是三种布局方式的结合( 如图3 8 一d ) ,姑 且称之为“混合式”构图。因为中国在民间传统上非常重视服饰边缘的处理,在 内衣方面也不例外,特别对于居中式的构图,最后一般都会在边缘做绣花装饰。 2 、图案纹样的题材 以下以形制纹样比较完善的近代汉民族肚兜作为主要对象,来研究古代内衣 纹饰题材的内容,通过总结,内衣服饰的纹样大致概括为:花草、动物、字符、 人物等。 ( 1 ) 花草 花草图案是古代内衣中最常利用的图形,审美之外,借以传送欣欣向荣的生 命,并通过花草纹样传递各种愿望。莲花、牡丹、荷花、宝相花、兰花、玉兰、海棠、 菊花、松、竹、梅等很多常见的植物都被赋予特殊的意义。 ( 2 ) 动物 中国古代有许多已成定式的祥瑞动物,用于内衣的主要有龙、风、麒麟等主 观臆造幻化的神异形象,也有狮子、虎、蝙蝠、鹿、鹤、鸡、鸳鸯、鱼、蟾蜍等 世间禽兽。 龙凤是各种神异动物中最常见的一种,是中国的图腾形象,是古代帝王与帝后 中国古代内衣文化探源 三、我国古代内衣色彩及图案纹样 的化身。在中国古代内衣中,龙纹常运用于宫廷,且多为用于男式内衣;风纹在 内衣图腾中被寄寓为祥瑞之禽,用来表现女性的化身,结构上以“团风”为主, 在四周配以云彩或花草作装饰,象征女性的美貌温柔及其华美多姿;内衣上的麒 麟形象被视为人间太平盛世的吉祥物和降幅送子的使者,与其他载体比如建筑相 比,内衣上的麒麟形象更为浪漫富有装饰性,这是由于在内衣的制作中可以使用 各种不拘的缝绣方法及任意搭配颜色所决定的。 一些被赋予特殊含义的世间禽兽也常被用来做内衣纹样的题材。比如,喜鹊 纹样用来表达喜兆;用鱼纹代表“年年有余”;用鸳鸯寓意忠贞的爱情;用变形的 老虎、金狮形象作为驱邪避恶、祈保平安及喜庆活动的符号。 在应用时,常将动物和植物的图形结合在一起来表现,比如吹箫引凤、莲生 贵子、彩蝶恋花、风戏牡丹等( 如图3 9 ) 。 ( 3 ) 字符 在古代内衣 中常常会用到一 些特殊的字符来 表现人们的意 愿。“寿”、“福” 图3 9 各种题材组合的表现手法从左到右依次是: 吹箫引凤、莲生贵子、彩蝶恋花、凤戏牡丹 是常用的单字,意喻对长寿和福运的祈盼。另外也有的用“四字纹”进行装饰, 如民国时代保留下来的一件肚兜上,绣了“天下为公”四个字,是主人高尚的道 德情操的表达或标榜( 如图3 - 1 0 ) 。再如明代的一件主腰,在后背上用丝线交叉缀有 五颗银币,上面分别刻有“风调雨顺”、“天下太平”、“国泰民安”、“极乐逍遥”、 “早升仙界”的字样,来隐喻“后辈( 背) 有钱” 的期望,分别表达着服用者祈求平安、向往“仙 境 的意向( 如图3 1 1 ) ( 注释1 0 ) 。 图3 一l o 字符在古代内衣上的应用 1 9 3 1 1 明代“后背有钱”主腰 中国古代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河南新乡学院诚聘高层次人才10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湖南邵阳市新宁县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新宁县金融服务中心公开选调工作人员3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江苏省人民医院宿迁医院(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层次人才引进48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福建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校招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2025江苏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招聘2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智能电力系统远程监控方案
- 2025湖北恩施硒茶集团招聘财务人员拟聘对象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德州天衢新区面向山东省省属公费师范生公开招聘教师(12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人民币配套资金借贷合同5篇
- 可追溯性食品供应链优化-洞察及研究
- DL-T-1878-2018燃煤电厂储煤场盘点导则
- 【顺丰控股财务报表探析探究14000字(论文)】
- 【农村电商发展探究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4500字】
- 地震逃生知识培训
- 《济南市城镇燃气领域重大隐患判定指导手册》
- 人工智能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 资料员之资料员基础知识题库及完整答案(各地真题)
- 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
- JJG693-2011燃气泄漏检测仪器检定规程
-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实习报告及实习成绩考核鉴定表模板
- 电缆电线技术标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