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家庭社会资本影响中职生教育选择的 问题研究 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张娟 指导教师张学敏教授 摘要 家庭在做出对子女的教育选择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被费孝通 先生称为差序格局的社会中,社会资本对选择的影响是使得家庭从单面个体进入环境中,把 价值判断和文化纳入了选择的参考框架之中,从微观层面为主的分析扩展到宏观层面,从而在 相互认同的群体中做出选择。具体到中等职业学校的家庭社会资本状况也影响着学生的教育 选择,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经分析,中职生父母受教育状况偏低、职业构成以农民和工人 居多、整个家庭的经济收入处于社会工薪阶层及以下的先决条件,构成了这类家庭社会资本 静态特征的低起点,低层次;与之关联地形成了社会资本网络差异同质性多于异质性、网络 分布集中、网络构成单一、网络顶层处于社会中低位层次的动态特征。中职生家庭社会资本 的这些共性特征从影响群体、影响方式、影响决策者的见解等方面对子女教育选择行为产生 了影响,即家庭社会资本特征与中职生教育选择行为存在关联。 产生这种关联的原因,一方面为中职生家庭社会网络的横联系多于纵联系,强联系多于弱 联系的特征;另一方面为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受传统观念与现实背景的双重压迫而缺乏竞争力, 最终使得教育选择过程中的弱势主体与弱势客体结合。因此,要完善这一“弱弱结合”的局 面,应从学生家庭社会资本的网络特征和中等职业教育自身两条路径出发,在积极拓宽信息 渠道,弥补社会资本弱势家庭选择劣势,增强教育选择的能力的同时,提升中职教育的竞争 力,形成对社会资本优势家庭的资源吸引力。 关键词:家庭社会资本中职生教育选择 影响 鞭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荚文捅要 s t u d yo nt h ei n n u e n c eo ff a i n i l ys o c i a lca p i t a l t os e c o n d a i vv o c a t i o n a le d u c a t i o nc h o i c e s m 萄o r :v o c a t i o n a le d u c a t i o ns t u d e n t :z h a n gj u 釉 s 弹e 丽s o r :p r o f e s s o r 压嬲gx u 蹦曲 a b s t r a c t 致垴c 撕蹶c 激o i so fe 赫l 由e 鑫遮钿敲i l y 撇甜b ym 强y 蠹d 瞄,e 蹭e c 耋a l l y 撖也e c u l t i l r a le n 慨n m e i l to f 蕊i n 毛s o c 主越c a p i 铽i sa 稚i 掰】弦渤域f a e 协l - s o c 主奎e 鑫p i 越m 氇k e s e d u c a t i o n a lc h o i c e s 丘o mm em i c l d - l e v e lt ot h em a c f o l e v e l ,雒dm a 垂( e sac h o i c 霉i n 鑫 g r 0 1 | pw i ma 删r e c o 鲥t i o n s p e c i f i ct om es e c o n d a 巧v o c a t i o n 越s c h o o l s ,m es 饿e o f 蠡魏i l ys o c i a lc a p i t a la 雎c t s 戗l ee d _ u c 撕o nc h o i c c ,a n dh a sac 鲫蜥nd e 铲e eo f p 稚i 硼猫t y - b y 娃l e 跹a l y s i s ,c h 蹦娥两s t i c so fs o c i a lc a p i t a la b o u tn l c i l y ,谢l i c h e 毯l 鼹泌s e n d a 搿v o 倦i 鑫薹s c h o o l ,i sl q w 贸s t 娥纽gp o i 盛被dl o wl e v e l s , 勰s o c i a t c dt of o m li t sd y n 锄i ec h a r a c t 商s t i c so fs o c i a 薹e 印i t 鑫l ,w 撼馥i s 嚣e 矧i z 甜 d i s t r i b u t i o nn e t 、o r k ,a s i n 西en e 觚o r k ,as o c i 击n e 觚o r ko ft h el o wl e v e lw i 也 h o m o g e n u sm o r et l l a nh e t e r o g e l l e i t yt h e s ef e a t m s a 1 1r e l a t o dw i 血p a r e n t s e d u c a t i o n a lb a c i k 粤o u n d ,就n p l o y i n e n ts t a :t u s 姐di n c o m el e v e l s o ,s o c i a lc a p i t _ a l 吐毅曩c 戋e 基s 谯c so f 氆e s e 触i l i e sr e l a l e dw i ms e c o 秘d a 堪v o c a t i o n a lc h o i c e 弧e 托渤建o f 鑫s c 主磁鳓,潍妇:o n eh a n d ,i s 也e 鼠越l y c i 毡lc a p i 试w i m h o r i z o n t a ll i 赫( a g em o r et h a nl o 髓垂蚀d i n 砖l i l 墩a g 霉s ,鼓玲鼓gl i l 浓a g e sm o 托也躲w e a 薹【 l i l l l ( a g e s ;o nm eo t h e rh a r i d ,i su n m p e t i t i v es e c o n d 戤yv o c a 鲑傩啦e d u e 懿i o n 髓d 嚣缣e o p p r e s s i o no ft r a d i t i o n a lc o n c 印t sa n dp m c t i c a lb a c k g r 0 1 m d mo r d 盯t os o l v et h i s p b l e m ,w es h o u l da c t i v e l ye x p a n dm ec h a n n e l so fi n f o r m a t i o na 1 1 de 1 1 量l a l l c em ea b i l i 够 o f 曲o i c e 幻嫩a k e 坤f o f 也ed i s a d v a n t a g e d 钿m l i e so ns o c i a lc a p i t a l ,a n da tn l es 锄e t 主礅e ,铂翠v o 也e 戤纽翔c 专主v 滋e s so fs e 烈l a 掣v o c a t i o n a le d u i 嗽i o 憩a sar e s o l 糟 k 眄w o r b :f 瓠n i l ys o c i a lc a p 黼;s e c 0 粼i a 搿v o 训o n a l 洳a :t i o nc | h o i c e ;i l 】融u e n c e 图表目录 图1 影响中职生教育选择的人群( 父母除外) 1 5 图2 中职生家庭社会资本影响教育选择的程度分布1 5 图3 影响家庭教育选择行为的人群分布16 图4 中职生家庭社会资本影响教育选择行为的方式1 6 图5 学生家庭选择中等职业教育的直接决策者1 7 图6 中职生家庭类别分布17 图7 中职生家庭现居住地分布:l8 图8 中职生家庭中父母亲的教育背景分布18 图9 中职生家庭中父母亲的职业状况分布19 图1o 中职生家庭经济状况分布。19 图1 1 中职生家庭社会资本之网络差异2 0 图1 2 中职生家庭社会资本之网络文化水平分布2 1 图1 3 中职生家庭社会资本之网络职业状况分布2 1 图1 4 中职生家庭社会资本之网络经济水平分布2 2 图1 5 中职生家庭网络顶层之最高政治级别分布2 2 图1 6 中职生家庭网络顶层之最优经济状况分布2 3 图1 7 中职生父母亲教育背景与网络文化水平的比较2 6 图1 8 中职生父母亲职业状况与网络职业状况比较。2 6 图1 9 中职生家庭经济水平与网络经济水平比较2 7 图2 0 影响人群的阶层分布与中职生家庭社会资本的网络阶层构成比较2 7 独创性声明 本人提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出版过的研究成果,文中己加 了特别标注。对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撰写曾做出贡献的老师、朋友、同 仁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衷心感谢。 学位论文作者:孑钦芎磊签字日期:。即彦年每月夕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阕。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院( 筹) 可以将学位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口不保密, 口保密期限至年月止)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彳锭v 甭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2 0 年4 月j i l 日 签字日期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导论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1 政策与现实的矛盾呼唤中职招生问题的新视角 ( 1 ) 政策上:国家大力提倡职业教育,保障中职教育招生 2 0 0 2 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到:“要以中等职业教育 为重点,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2 0 0 5 年3 月2 日,教育部部长 周济在教育部召开的“贯彻落实全国职教会精神经验交流会暨2 0 0 5 年度职成教育工作会议” 上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大力促进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职业教育 内部的协调发展,促进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都要求中等职业教育有一个大的 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今年( 2 0 0 5 年) 下决心增加招生 1 0 0 万人,达到6 5 0 万人,争取2 0 0 7 年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规模大体相当,协调发 展。”他还进一步指出:“即使到2 0 2 0 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4 0 左右,仍有6 0 以上 的学生需要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和培训,中职教育规模必须在今后几年内成百万地加快发展。 ( 2 ) 实际中:中职招生情况暗淡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难”问题依然严峻。自1 9 9 9 年以来,相对于普通高中教育 而言,中职招生数先是急剧下降,至近两年略有回升,但总体趋势依然不尽人意,这里可由全 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历年中职教育占整个高中阶段教育的比重看出来:5 5 1 6 ( 1 9 9 8 年) ,4 8 6 4 ( 1 9 9 9 年) ,4 1 3 6 ( 2 0 0 0 年) ,3 7 7 1 ( 2 0 0 1 年) ,3 7 8 5 ( 2 0 0 2 年) ,3 6 2 6 ( 2 0 0 3 年) ,3 8 8 1 ( 2 0 0 4 年) 。很明显,中职教育由1 9 9 8 年占整个高中阶 段5 5 1 6 的比重下降到2 0 0 4 年的3 8 8 1 ,这与我国大力发展中职教育的愿望相去甚远。 而且,生源的减少必然带来生源质量的低下与招生市场竞争的激烈和无序,严重制约了中职教 育的健康发展。 因此,政策与现实的矛盾促使诸多学者对中职招生难问题的原因展开了研究,有些从中 职自身的教育水平分析,从师资建设、专业设置等方面入手,有些从国家传统文化观念的角 度进行解读,等等,但依然存在的现实问题启示我们必须从新的视角寻找症结,以使得问题 的解决更全面。 2 社会资本在中国具有的本土化的分析视角 康有为、梁漱溟和费孝通等人对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的不同特点早就做出了深入的思考。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导论 康有为把中国社会称为家族社会、宗法社会,梁漱溟把中国社会称为“伦理本位”的社会, 费孝通则形象而深刻的把中国社会称为“差序格局”的社会。总之他们对中国社会有一个共 同的判断就是情大于法。情大于法既是对中国人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判断,也是对中国人 思维方式的判断,因为行为和交往都是思维的表现。当中国人习惯在人情关系的基础上来看 待中国社会生活时,那么人们的视野里就必然要突现社会资本的意义与作用,原因一,社会 资本实际上就是以承认个人之间感情关系为前提的,个人之间的感情或关系是社会资本存在 和发生的基础。原因二,当情大于法时,社会中的一部份资源和资本要被放到情感关系中运 行,才能有效实现其增殖和回报的作用,而这些不是在个人关系上形成的资源和资本也被嵌 入社会关系时,意味着社会资本得到了扩张和膨胀。所以,在情大于法的社会中,社会资本 的意义与价值也就比其他国家更为丰富。当然,虽然他们研究的是中国2 0 世纪前半叶的社会 特点,但他们对中国社会传统特点的揭示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中国今天的现实就是在不断 复制着被康有为等人论述的中国社会的传统特征。 现今的中国距完全法制化的社会还有一定差距,因此现实中的中国人仍习惯于在社会圈 子中思考问题和开展行动,这是根植于几千年文化传统之中的,已经积淀在人们心里底层的, 难以割舍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因此不能简单的批评或试图摧毁它,而是承认、引导和利用它。 社会圈子就是社会关系,正像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描述的那样,中国人习惯徘徊于其中 的社会圈子就像一个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泛起的水波纹一样,虽然以投入点为中心的水波纹 可以一波一波的向外散开,但是不仅联系水波纹之间的纽带是亲缘和地缘的有限的熟悉关系, 而且水波纹向外扩散的力度是逐渐减弱的。 总之,中国社会在文化传统、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等方面同西方社会有不同 的特点,这些不同的特点决定了社会资本在中国社会中的内容与形式比在西方社会更复杂, 地位与意义比在西方社会更重要。同时也为分析国人的一些行为方式,决策特点起到了本土 化的理论借鉴作用。 3 结合本土背景,从家庭社会资本的视角探寻中职生教育选择的问题 人在做出选择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社会资本对选择的影响是使得人从单面个体 进入环境中,把价值判断和文化纳入了选择的参考框架之中,从微观层面为主的分析扩展到 宏观层面,从而在相互认同的群体中做出选择。显然社会资本对人选择的影响不言而喻,因此 笔者联想到我们教育中,在面临升学之类的教育选择时,同样偏离不了社会资本对我们选择 行为的左右,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被费孝通先生称为差序格局的社会中,人脉关系一定程 度上影响着我们教育选择的类型等等。因此作为教育类型之一的中等职业教育选择也不例外。 同时结合我国实际,通常情况下中,家长是孩子教育选择的主要决策者,所以笔者产生了以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 】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8 第2 8 页 2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导论 父母为主的中职生的家庭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其中等职业教育选择的疑问,或者说中职生家庭 在面临子女的教育选择时,即选择了中等职业学校的这部分群体中,其家庭社会资本在其中发 挥了怎样的作用,不同的选择行为下其家庭社会资本是否有其一定的关联特征,特别是选择 了中等职业教育选择的学生其家庭社会资本具有怎样的特征,等等。 总之,笔者试图,从社会资本的视角,结合中国特殊的本土背景,探寻中等职业学校学 生家庭社会资本的特征及由此对中职生教育选择形成的影响,希冀从这些特征与影响的规律 中,挖掘其背后的原因,从社会资本角度给困难中逡巡的中职招生问题一些新的分析视角, 同时也希望对教育公平特别是职业教育与社会分层问题给予一定阐释和突破。 ( 二) 文献综述与选题意义 1 相关文献综述 关于本研究的文献综述,笔者分别参照了以下三部分的相关文献研究。 ( 1 ) 社会资本理论一般综述 社会资本是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相对应的一种资本形式,它包括信任、规范和网络, 这个社会资本的概念也是我们后面研究的基础。 关于社会资本理论综述的研究很多,笔者在这里主要借鉴科尔曼的社会理论的基础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 9 9 0 ) 张文宏的社会资本:理论争辩与经验研究( 社会学 研究2 0 0 3 年第4 期) ,吴敏、张玉申、陈国平的转型期中国社会资本特性探讨( 经 济论坛2 0 0 6 年第7 期) ,周长城,王培刚的定义社会资本:一个整体视野的分析与考察 ( 甘肃社会科学2 0 0 5 年第2 期) ,邹宜斌的社会资本:理论与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经 济评论2 0 0 5 年第6 期) ,张方华的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综述(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 0 0 5 年第4 期) 和武美闯在其2 0 0 6 年4 月提交的硕士论文居民家庭社会资本与收入的理论与实 证等几篇文章作为梳理社会资本理论的依据。 总之,尽管目前人们对社会资本的定义方式并不精确,往往把社会资本的功能、作用机 制、及其赖以产生的社会脉络相混淆,这往往又导致其所涉范围不明确。从不同的视角来看, 事实上存在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如个体( 拥有) 的社会资本和团体( 拥有) 的社会资本、学生 家庭内的社会资本与家庭外的社会资本、封闭性的社会资本与开放性的社会资本、微观层次 的社会资本与宏观层次的社会资本等。尽管不同学者对社会资本概念的具体表述不尽相同, 但是这些不同的表述中存在相通的成分,他们都认为社会资本是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相对 应的一种资本形式,它包括信任、规范和网络。这个社会资本的概念也是我们后面研究的基 础。 3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导论 ( 2 ) 家庭社会资本的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外资料对家庭社会资本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主要是从家庭内与家庭外社会关 系网络对其进行不同角度的研究,笔者本次研究主要是着眼于家庭外社会资本的研究。 有关家庭社会资本的概念界定,在已有研究中主要从家庭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阐释。本 研究主要参照李宏利、张雷的家庭社会资本及其相关因素( 心理科学进展2 0 0 5 年1 3 期) 一文,该文中把家庭社会资本看作社会资本理论应用于家庭发展研究的重要体现。从影响儿 童发展的角度来关注家庭社会资本。该文主要综述了家庭社会资本与儿童发展结果的研究进 展,指出了影响家庭社会资本的因素,以及家庭社会资本影响的可能性结,还指出家庭社会 资本的现有研究特点与未来发展趋势。该文中对部分研究者认为家庭社会资本主要来源于家 庭内部的社会关系网络和外部关系网络两种归纳。家庭外部的社会关系网络主要指社会资本 允许把人际关系当成资源,以实现个体目标与个体需要完成的任务,并认为社会资本关注于 个体益于获得的支持网络的重要性,以及某种凝聚力与整合水平上的邻里的作用。具体来说, 社会资本的形式主要包括来自于邻居的支持,非正式的社会控制以及邻里的凝聚力与信任等, 这就承认了家庭外社会资本的存在。 关于家庭社会资本的测量,武美闯在其2 0 0 6 年4 月提交的硕士论文居民家庭社会资本 与收入的理论与实证中谈到“对家庭社会资本的直接测量几乎是不可能的,需要用各种替 代指标来近似地替代家庭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的概念和家庭这个研究对象对家庭社会资本替 代指标的选择起着指导作用,按照我们的理解社会资本包括信任、规范和网络,我们用网络 规模、社会参与程度、信任程度和网络顶端四个变量测量家庭社会资本”。 综合以上研究,目前国内外资料对家庭社会资本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主要是从家庭内与 家庭外社会关系网络对其进行不同角度的研究,家庭内的社会资本大多数是与亲子关系、儿 童心理等联系在一起,相对而言家庭社会资本的外部社会关系网络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测 量点的纬度也不易把握。笔者本次研究主要是着眼于家庭外社会资本的研究,希望能在这个 方面就个人能力做出一些研究补充,以弥补此领域的不足。 ( 3 ) 教育选择的研究综述 各研究者对教育选择的研究角度不同,关注的重点也不同,但是前辈学者对普通教育选 择的研究可以为笔者研究中等职业教育选择的提供借鉴,使得对本次研究中的中等职业教育 选择的主体、方式等得以确定。 目前国内教育选择的研究中有些是对西方教育选择理论的介绍与参考应用,如曲恒昌在 西方教育选择理论与我国中小学入学政策( 比较教育研究2 0 0 2 年1 2 期) 一文中系统的 阐述了西方教育选择的哲学基础、内容、原则、类型、方式和理论基础,并对我国中小学的 教育选择政策提出了若干建议。 4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导论 有些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我国教育选择进行分析,如周玲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 科学版) 2 0 0 3 年第2 期发表的文章教育服务与教育选择中指出教育选择,是指人们在教 育消费的过程中发生的以不同教育服务为对象的选择活动。她指出教育选择的主体应是作为 消费者的学生及其家庭,教育选择的客体在新的制度环境中应该是多样化的,这种多样化表 现为存在大量的、具有不同办学特色的学校,这里“特色”决不是以升学率高低为标准。徐中 伟在其文章个人教育成本与教育选择的经济诱导( 教育与经济,1 9 9 4 年第4 期) 中 从个人教育的直接和间接成本的角度分析了教育选择的影响因素,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条件下,非经济因素对教育选择的刺激作用会逐渐弱化,而经济因素的刺激作用会住家增强, 主张当前情况下不仅从长期收益的角度还要从近期收益的角度来增强对教育选择的诱导使其 显性化。华中师大的白正府2 0 0 4 年6 月提交的硕士论文教育选择风险及其规避中,把教 育选择界定为教育需求者作为教育服务的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支付能力购买教育机会 时,对教育机会的类型、品质等进行的一系列选择。同时他把教育选择根据选择主体的不同 分为国家、企业和个人的教育选择。 还有部分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教育选择与社会分层问题进行一些关联阐述,如人大社会学 系的刘精明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 0 0 4 年第1 期上发表的教育选择方式及其后果一文 中论述到教育选择是教育与社会分层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教育选择是教育场域中各种力量 之间的争斗过程,与教育场域中存在的三种主要力量( 国家、社会阶层和个人) 相对应,教育选 择也存在三种基本的方式,即制度选择、社会选择和技术选择,这三种选择方式导致不同的教 育选择后果。同时指出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都会理性地对待他们所面临的选择,尽可能地去 调动他们所拥有的各种社会、文化或政治资源来获取这样的受教育机会。这一过程是复杂的, 选择的方式中包含着两种对立的倾向,即考试选择在形式上的平等和社会选择的优势传递。康 建琴、张亮的论教育选择功能的价值及其合理化兼谈结构功能主义和冲突理论视域中 的教育选择功能(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0 5 年第5 期) 中指出结构功能主义 和冲突理论对教育的选择功能提出了不同观点,前者肯定教育选择功能在促进社会发展中的 重要作用,而后者则持相反的观点。本文在对二者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选择功能的 必然性论点:对待教育选择功能的关键问题不是消除,而是如何促进其合理化运作。 同时又根据研究教育选择类型的不同,分别针对国内外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选择 和高等教育选择问题有一些阐述。此类型的文章有和震在聊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3 年第1 期的美国基础教育政策改革的择校取向、李守福的教育选择与选择教育兼论 公立高中是否该收“择校费”( 比较教育研究2 0 0 3 年1 2 期) 、朱振伟的从信息经济学 的角度谈高等教育的选择( 现代管理科学2 0 0 3 年第九期) 等。 然而直接针对职业教育选择的研究文献就目前资料所限,国内只有张创伟的关于职业 教育选择策略的若干基础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一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 0 0 3 年第5 期) 和职 5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导论 业教育机会选择需要良好的信息服务环境支持( 职业技术教育2 0 0 4 年第7 期) 两篇。 分别是对选择策略和选择的支撑环境问题的论述。前一篇文章他是从接受职业教育主体的角 度,试图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视点,从人才需求变化的视点,从人的适应性、个体特性的视点,对 职业教育选择策略作了一些基础的分析。后一篇他提出了学生对职业教育机会选择的正确与 否,其关键因素是环境是否提供了与选择有关的信息。指出目前信息在学生选择中的作用不 大,提倡政府应自建职业教育信息服务机构并通过“用者付费”的方式扶持民间信息机构。 总体而论,这两篇文章与本研究所要论述的职业教育选择问题还有一定的概念分歧与角度差 异。 从以上综述得知对教育选择的研究角度不同,关注的重点也不同,这些教育选择整体上 是以中小学为主的择校选择和一部分高等教育为辅的教育权和教育类别选择,对职业教育选 择的研究寥寥可数,特别是针对中等职业教育选择的直接研究几乎没有。但是前辈学者对普 通教育选择的研究可以为笔者研究中等职业教育选择的提供借鉴,使得对本次研究中的中等 职业教育选择的主体、方式等得以确定。 2 选题意义 ( 1 ) 丰富社会资本在教育特别是在职业教育中的研究 关于社会资本的研究,主要来源自于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领域。在经济学领域,古 典经济学家虽然一直以来认定土地、劳动和物质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三个实际性要素,但对非 物质因素在经济生活中的积极作用也有所提及,这种影响经济活动和发展的非物质性因素就 是社会资本。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提出市场需要某种道德情操。在社会学领域, 帕森斯之后出现的新经济社会学正式而系统地涉及到了社会资本的研究。在政治学领域,哈 佛大学的罗伯特普特南的研究颇有影响,他以实证研究为依据,说明了2 0 世纪8 0 年代以 来美国的社会组织和群体的社会资本含量的变化。 在教育中研究社会资本的要从科尔曼本人对社会资本在儿童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经验 分析开始,之后也引起了更多学者的关注,但有些是从心理学意义上家庭父母对子女关注程 度来研究,或者从宏观层面上研究教育中的社会资本,凸现教育对社会资本的解释作用。总 体上社会资本应用于教育的研究与其它学科比较而言相对较少,特别是相对于大教育中的分 支职业教育而言,应用社会资本进行研究的更是寥寥,因此本论文从社会资本的视角来分析 职业教育的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丰富社会资本与教育( 职业教育) 的研究,扩充教育学研 究的理论视角。 ( 2 ) 补充职业教育在社会分层中的地位、意义的理论分析 决定社会分层的因素有多种方面,除了暴力、政治斗争等因素以外,公共教育是重要的 因素之一,因为它是促进社会流动的必要条件,这里的社会流动主要指社会身份和地位的升 6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导论 降。构成社会的各阶层的成员所处的位置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他们的地位有潜在改变的可能 性。处于优势羹鏊位的阶层。有保持其地位靛倾蠢性;面处于劣势她饿魄阶层,有提升自己地 位的倾向性。在知识经济社会,要获得社会晋升,一个主要的途径就是升入更高一级的学校, 接受更高层的教育,获得更高层次的学历。因为不同的教育程度是左右你进入何种职业的 重要因素,而不同职韭享有不同的社会声望和社会地位,那么中等职业教育这一处于中间阶 层的教弯形式在社会分层中又扮演的怎样舞色,以家庭社会资本的分摄视焦来看,它是否在 重复和固定着家庭社会资本的特征等等,这些问题的思考都将一定程度上补充职业教育与社 会分层的理论分析。 ( 3 ) 关注职业教育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柔性因素 从家庭社会资本籀度看待率职生教育选择的问题,扩展了中职招生难阍题的分析视焦, 为闯题的解决提供另路径,一定程度上对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方面也绘与了些启示与参 考,在注重政策制定刚性要求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政策执行环境中诸如家庭社会资本、家庭主 要交往网络、家庭信任等柔性因素对中职生教育选择的影响。 ( 4 促进教育和谐豹建构 社会资本的研究就是从个体或团体之阕的结构资源出发,从社会关系阙络之中发握并利 用实现目标的社会资源,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无形资产。因此以 共同的价值规范认同和信任为基点建立起来的社会资本与和谐社会追求的人与入之间,人与 物之阉协调发展瞻意义吻合。同酵和谐社会离不开教育的和谐,丽教育与社会分层问题是体 现教育和谐的重要层薅,特别是针对职业教育这种和普通教育相比处于冷清角落里的楣对弱 势的教育形式。因此结合中等职业教育重要的社会意义,从构建和谐教育的长远目的出发, 笔者试图通过运用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分析其对大众中等职业教育选择行为之间的影响, 以此对霹谐社会孛教育和谐的这一层露镌建构增添些耨的分析视蕉。 (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l 。研究思路 本研究首先在理论梳理的前提下对家庭社会资本与中职生教育选择两个概念进行界定, 在此基础上展开针对中职生家庭社会资本对其中职教育选择影响机制的调研。 本次调研豹前提假设为中联生的家庭社会资本对其中等职盘教育的选择行为存在的一定 程度的影响,势且这种影响是通过其家庭社会资本的特征来体现的,因此透过具体的对中职 生家庭社会资本的静态与动态特征的调查与描述,来明确中职生家庭社会资本的特征,从而 由此来验证其对中职教育选择行为的影响,最终引发我们去挖掘、思考其影响背后的些深 层阀题。 7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导论 2 研究方法 ( 1 ) 文献法:对目前社会学、经济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等学科领域有关社会资 本理论及与教育选择的研究,进行分析与梳理,找出对本研究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的理论。 ( 2 ) 调查法:本研究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家庭社会资本进行调查,以此获得该类学 生家庭社会资本静态与动态特征及对教育选择影响的初始数据。 ( 3 ) 统计分析法:通过运用e x c e l 软件,对本次调查的数据进行图形分析,以便为后期 的深入探讨提供直观的数据与分布的参考。 ( 4 ) 访谈法:针对调查的具体情况,辅助性地与中职学校的学生和老师( 包括一部分家 长) 展开非正式的访谈,帮助笔者的调研在间接客观问卷的基础上获取一些直接的感官体验, 进一步丰富对研究的理解。 8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一、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 一) 社会资本理论 1 国外学者的阐述 ( 1 ) 皮埃尔布迪厄的社会资本理论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 p i e n eb 0 u r d i 即) 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 集合体,那些资源是同对某种持续性的网络的占有密不可分的,这一网络是大家共同熟悉的, 得到公认的,而且是一种体制化关系的网络,也就是说,这一网络是同某个团体的会员制相 联系的,它从集体性拥有的资本的角度为每个会员提供支持,提供为他们赢得声望的“凭证”, 而对于声望则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理解。 社会资本的积累和投资依赖于行动者可有效动员的关系网络的规模,依赖于与他有关系 的个人拥有的经济、文化和符号资本的数量和质量。所以,社会资本的生产和再生产预设了 对社交活动的不间断的努力,这意味着时间和精力的投入、直接和间接的消耗经济资本。布 迪厄的概念本质上是工具性的。 ( 2 ) 詹姆斯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 j 锄e sc o l 锄锄) 认为,所谓社会资本,就是个人拥有的、表 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财产,它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组成,主要存在于人际关系和社 会结构中,并为社会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它的形成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按照 有利于行动的方式而改变。社会资本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义务与期望;信息网络; 规范与有效惩罚;权威关系;多功能社会组织和有意创建的社会组织等。 ( 3 ) 福朗西斯福山的社会资本理论 美籍日裔社会学家弗朗西斯福山( f r 龃c i sf u k u y 锄) 在第三世界季刊( 1 1 1 i r dw 础d q l l a r t e r 】y ) 里谈到:罾社会资本对现代经济的有效运行起着重要作用,它组成了现代社会的文化 部分。自启蒙运动以来,现代社会在其他方面是以正式制度、法律准则及理性为基础组织起 来的。构建社会资本一般被视为“第二代”经济改革的一项任务。然而,跟经济政策或经济 制度不同,社会资本并不能简单地通过公共政策来创造或制作。给社会资本的定义是:它是一 种有助于两个或更多个体之间相互合作,可用事例说明的非正式规范。 ( 4 ) 罗伯特普特南的社会资本理论 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罗伯特d 普特南皿o b 鲥d p l 】衄锄) 给社会资本下的定义是指社 。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的价值【j 】世界经理人周刊,w 州吼i 能o - o 咖2 0 0 3 6 1 6 9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能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社会 资本提高了投资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收益。普特南主要从“社会资本存量”这个概念来 研究社会资本,他将社会资本与公民参与网络联系起来,认为对个人行动的促进完全是繁荣 社群,或者说是丰富了社会资本存量的副产品。 ( 5 ) 亚历山大罗波茨对社会资本的表述 亚历山大罗波茨( a 1 e j 锄d r 0p o r t s ) 看来,社会资本是个人通过他们的成员身份在网络中 或者在更宽泛的社会结构中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获取能力不是个人固有的,而是个人与他 人关系中包含着的一种资产。社会资本是嵌入的结果,他区分了两种社会资本,第一,使价 值和规范内化,能够驱使一个人建立社会联系,或者因为一般道德命令而把资源转让给别人: 第二,有限团结,可以推动一个人建立社会联系,或者因为认同内部人集体的需要和目标而 把自身的资源转让给他人。 ( 6 ) 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 林南( l 柚n 趾) 认为,“社会资本是从嵌入于社会网络的资源中获得的”。 社会资本植根于 社会网络和社会关系中,因此,社会资本可被定义为嵌入于一种社会结构中的可以在有目的 的行动中涉取或动员的资源。按照这一定义,社会资本的概念包括三种成分:嵌入于一种社会 结构中的资源:个人涉取这些社会资源的能力:通过有目的行动中的个人运用或动员这些社会 资源。这种资源不为个人所直接占有,而是通过个人直接或间接的社会关系而获得。通过对 社会资源的强调,就将行动者有目的的行为放到了一个结构中去考察,承认了结构对于行动 者选择行为的影响。 他把社会资本的功能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促进了信息的流动。第二,社会关系人可 以对代理人( 如组织的招募者或管理者) 施加影响,这些代理人在有关行动者的决定( 如雇佣或 提升) 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第三,社会关系资源及其被确认的与这个人的关系,也被组织及 其代理人视作这个人的社会信任的证明,某些信任反映了个人通过社会网络和关系,他( 她 的) 社会资本涉取资源的能力。第四,社会关系被期待着强化身份和认可。 2 国内学者的阐述 ( 1 ) 从关注社会网络关系,直接以社会资本为对象的理论研究角度 这方面的研究学者主要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张其仔他在其专著社会资本论 中,结合了经济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有关研究成果,一方面,他把社会网络视为一种最重 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又把社会网络视为资源的一种重要方式,力图建立一个 林南社会网络分析与地位获得走出囚徒困境一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 c 上海:三联书店,2 0 0 3 第1 5 3 页 1 0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分析社会网络的规范体系他把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网络,将社会学中的网络分析理论和社会 交操理论引进对经济行为的考察,通过对厂商行为、产权制度选择、人口压力和劳动力转移 以及社会资本再生产方面的研究来分析社会资本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 2 ) 从社会资本功效的研究角度 。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我国社会学者李培林、边燕杰和李路路等。他们的研究主要是从社 会关系网络功能的角度展开,着重分析探讨社会资本对企业发展、产权制度选择和创新、职 业与地位的获取以及宏观层次上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等问题。 3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无论是国外学者,还是国内学者对社会资本理论的阐述都集中体现在一个核心问题上,即 社会资本的本质特征是一种社会关系,体现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信任、社会 规范、互惠和社会网络之上。这也是笔者本次研究的理论出发点,我们对社会资本理论的理解 主要重要从个体的角度出发,个体之间的交往关系构成本次社会资本理论的主要内涵,在这 种关系网络中所蕴涵的资源、信息等也是我们要关注的内容。 ( 二) 概念界定 1 家庭社会资本 ( 1 ) 社会资本 目前,对于社会资本的定义多种多样,不同的研究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角度对其 给予了不同的界定。 布迪厄:从个体角度出发,社会资本是一种通过对“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 的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体。 最初正式提出社会资本概念的布迪厄,他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通过对“体制化关系网 络”的占有而获取的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体。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 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这种“体制化网络关系”是与某个团 体的会员制相联系,获得这种身份就为个体赢得“声望”,进而为获得物质或象征的利益提 供保证。 普特南:从群体角度出发,社会资本是一种组织特点,如信任、规范和网络等。 普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组织特点,如信任、规范和网络等。像其它的资本一样, 社会资本是生产性的,它使得某种难以实现的目的有可能实现,社会资本通过对合作的促进 而提高了社会的效率。 科尔曼:从社会关系网络出发,社会资本是一种社会关系。 在科尔曼看来,由于某些行动者的利益部分或全部处于其他行动者的控制之下,行动者 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相互进行各种交换,甚至单方转让对资源的控制,其结果就形成了持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期嬲掣嘲嗍喇鳓_ 嘲蝴嘲嘲唧蝴掣明舅嗍曼曼曼篡曼曼曼舅曼曼舅曼曼墅曼曼曼皇曼曼曼翼曼舅曼曼笪鬯曼,曼,曼哆辨缈学嘲嘲唧蒯熬粥喇鼢趔蹴煳獬卿。笋辫辫 续存在的社会关系,这种持久存在的社会关系,不仅是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同时是一种个 人资源,这就是社会资本。 林南:从资源角度出发,社会资本是一种为起内部成员提供的资源。 他认为,社会资本是从嵌入于社会网络的资源中获得的。社会资本植根于社会网络和社 会关系中,因此,社会资本可被定义为嵌入于一种社会结构中的可以在有目的的行动中涉取 或动员的资源。 总的来看,尽管对于社会资本,不同的作者在表述上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的意义和指向 是相同的,即大都或明或暗地认为社会关系网络是社会资本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通过这种 关系网络能够获取各种有效的资源。 ( 2 ) 家庭社会资本 概念 家庭系统是存在于更为广泛的社会生态背景下的社会网络,其特征所构成的社会资本可 能受到邻里以及社区、学校等社会资本的影响。家庭社会资本可能包括家庭内社会资本( 父 母投入与期望、亲子间的情感支持等) 与家庭外的社会资本。 本研究所阐述的家庭社会资本是特指家庭外的社会资本,以家庭为圆点,围绕家庭父母 形成的社会关系资源网络。由于社会资本强调社会交互行为,因此家庭社会资本可以看作是 以家庭为圆心向四周扩散的小规模关系网络中社会交互的体现。它的存在形式是家庭成员( 主 要指父母) 为行动者的关系网络,本质是这种关系所蕴含的,在相关家庭之间可转移的资源。 简言之,家庭社会资本发源于以父母为主体的人际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是稳定的,而非即时 的:是非正式的、私人领域内的关系,而不是正式的组织成员关系或公共领域内的关系:是 因行为、情感的投入而变化的关系,而不是僵硬不变的合同式的关系。 形态划分 在本研究关于家庭社会资本的调查中,笔者把家庭社会资本分为静态和动态的两方面, 在此基础上展开各个相关子项目的调查分析。所谓静态的家庭社会资本是指家庭中以父母为 主的家庭成员的一些先赋因素,诸如职业、教育背景、稳定的家庭经济年收入及家庭户籍类 别、家庭现居住地等相对固有的,较少变化的家庭特征;与此相对应动态的家庭社会资本指 以父母为主的社会关系网络的纵深度( 网络顶层) 、延展度( 网络规模) 、差异度( 网络差异) 等相对而言处于发展变化中的社会资本特征。家庭社会资本的静态特性是动态特性的前提, 动态特性是静态特性的后续。笔者认为正是在这两种特征前后呼应,形成了一个家庭或一类 家庭相对稳定的社会资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而对其子女的教育选择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总之,本研究把家庭社会资本对中职生教育选择的影响作为研究基础,此时的家庭社会 资本己不是仅仅围绕个别家庭的特殊化资本,而具有了一种社会意义,代表一定群体的特征、 遵循一定行为规范的集群式的社会资本。它对这个群体中的每个个体( 家庭) 起着规范、价 1 2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值认同的作用,影响着群体中个体家庭的诸如合作或非合作的行为。 3 中职生教育选择 ( 1 ) 教育选择 选择就是主体依据一定的标准或准则加以挑选的过程。教育选择指的是受教育者及其家 庭在教育消费过程中以不同教育服务为对象的选择。 ( 2 ) 教育选择的主体一家庭 教育选择的主体应该是受教育者及其家庭或者说受教育者及其家长。家庭是社会的基本 组成单位,家庭中的每一个个人自然地结成了有着共同利益的团体。很多情况下,家庭成员 集体协商并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参加到社会活动中去。就教育选择行为而言,在受教育者年幼 没有能力独立进行教育选择的时期,是由其父母代替进行选择的。即使在受教育者有了独立 进行教育选择的能力之后,和个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TR 6277:2025 EN Blockchain and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ies (DLT) - Data flow models for blockchain and DLT use cases
- 【正版授权】 ISO/IEC 15444-16: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JPEG 2000 image coding system - Part 16: Enhanced encapsulation of JPEG 2000 images into ISO/IEC 14496-12
- 【正版授权】 ISO 17744:2025 EN Plastics - Determination of specific volume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pvT diagram - Piston apparatus method
- 【正版授权】 ISO 10286:2025 EN Gas cylinders - Vocabulary
- 【正版授权】 ISO 1382:2025 EN Rubber - Vocabulary
- 【正版授权】 CISPR 12:2025 FR Vehicles,boats and devices with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or traction batteries – Radio disturbance characteristics – Limits and methods of measurement f
- 古代武学考试题及答案
- java各种排序面试题及答案
- 基护标本试题及答案
- 医学饮片考试题及答案
- 广西2025年公需科目学习考试试题及答案4
- 代加工板材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地质勘查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肝炎的分型及护理
- 高中语文38篇课内文言文挖空一遍过(教师版)
- 2025年高考真题物理(四川卷)-2
- 企业负责人财税知识培训
- 【前程无忧】2025校招人才素质洞察白皮书
- 船舶制造公司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年中国石油化工自动化仪表产业发展动态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
- T-CRHA 028-2023 成人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